『壹』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一、引言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渗透和文化教学是很重要的。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文化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各个层面的作用,充分发挥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功能,有意识、有个性地进行文化教学,带领学生捕捉、理解和欣赏文化差异并能进行有效得体的跨文化交际。
二、文化意识渗透的重要意义
这是在一项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现状的研究项目中所做的教师学生对于课堂活动的看法对比调查的结果,从此表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其实非常渴望了解更多的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介绍,而我们教师却恰恰忽视了学生的这个渴求。我们教师忽视语言文化的教学而过分重视语言技能的结果常常导致学生不能真正自如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给学生今后的语言学习造成了障碍。
三、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几种方法
1.充分利用课文文本,引导学生解读语言背后的文化。文化意识的渗透要自然得体,否则将会给学生一种突兀甚至是本末倒置的感觉,那么,结合所学课文内容渗透文化意识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我们使用的人教版Go for it英语教材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进行文化教育的载体。这套教材以话题为主线,所涉及到的跨文化教学的内容相当广泛。只要我们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性,善于从课文文本中捕捉、理解和引导学生欣赏文化差异,都能使学生受益匪浅。
例如在七年级上的Unit 1当中我们可以适度地介绍中英文姓名的差异,再比如讲到家庭成员这些表示称呼的词时,学生常常会提出疑惑:为什么英语中的一些称呼有些只区分男女性别,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比如我们中国人区分爸爸的姐妹要叫姑姑,妈妈的姐妹要叫阿姨,而英语里统统称呼为“aunt”,这其实是由他们的文化决定的,他们推崇男女平等,这样不区分配偶双方的性别的称呼就显得男女平等。因此,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子外甥或侄女外甥女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不仅指的是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也包括对自己本国语言文化的了解渗透。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2 What’s the matter的Section B 3a这个语篇中就介绍了用中国传统方式怎样让我们保持健康。A healthy lifestyle ,the Chinese way.我们教师也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告诉我们的学生中华医学博大精深,丰富地蕴藏着我们祖先的智慧,现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也在世界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让学生大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充分利用学校各项教学资源(讲座、英语沙龙、英语广播等)开展语言文化渗透。笔者所在的一所初级中学是一所以英语为特色的学校。我们利用每周五的中午英语广播时间,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例如在English culture 栏目中我们就会结合恰当的时机向学生介绍英美国家的节日习俗、风土人情等。比如:在11月份我们就介绍Halloween的一些习俗:When Halloween arrives,the children will wait to wear colorful costume,wear strange masks and carry a light “Jack Light”to others’homes,asking the people for the great holiday gift.If the owners do not give candies or gifts,children will throw eggs into their houses which is called trick or treat.我们甚至还会介绍一些地道的英语俚语、谚语等。这样做效果不错,所编制的节目很受学生的欢迎。我们还鼓励学生投这方面的稿件,让他们体验感受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在每半个学期举办的英语文化周活动中,我们会开展英语文化讲座、英语文化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让我们的文化意识渗透也能做到“润物细无声”。笔者以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也许做得远远不够,但我们要始终保持着这份传播英语文化的使命感,不断尝试新的更具实效性的做法。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我们应不辱使命!
3.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内涵。词汇教学在英语课堂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如果我们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个阵地,也能很好地进行语言文化的渗透。例如在词汇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拘泥于如何准确发音和正确拼写,而是如何运用,并着重介绍或补充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必要时进行汉语文化比较,了解文化内涵。如:在教授颜色的单词时我们可以解释中西文化的差异。红色在中国表示喜庆,而英语中的red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白色white在中国人眼中代表悲哀而在英语中却是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礼的幸福,所以英语中会有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a hite man(高尚的有教养的人)和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这样的表达。让学生知晓词汇同样会折射和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信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必须要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英语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学。我们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逐步推进语言文化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好基础。
『贰』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1. 教师需要有“文化抄意识”培养的理袭念;
目前,部分教师难以理清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不能很好地开展文化意识教学,甚至根本不重视。因此必须改善这一点。
2.学生没有正规的系统的渠道来理解西方文化;
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教材、杂志、网络和电视等间接途径,很少有学生亲自到西方国家或是和西方人交往而直接感受西方文化,从而使得学生的西方文化知识大多是间接经验,被动的信息接受方式,使得学生文化知识获取的主动性降低,导致文化知识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过于零散。因此要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西方文化。
关于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1 教师需强化文化意识培养的观念
教师就应当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隐含在英语语言结构之中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
2.学生是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文化意识养成的积极性。语言的应用和跨文化交流是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提升学生文化意识养成的兴趣.
『叁』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1.从日常生活中渗透文化意识
从问候语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习惯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在我们的文化中,根据时间与场合,我们的问候方式是:吃了吗?忙着呢?去哪儿?等,在打招呼的过程中通常不会注重答话的内容,只是友好的问候。如果无视文化之间的差异,就会对双方交流造成很大的差异。
对于上述这种现象,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平时多收集、观察外国文化资料,例如:建筑、生活、报刊、服饰、风俗、节日方面的图片,然后在课前的几分钟与学生一起进行“Daily talk”交流,这种方法不仅能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文化视野,还能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跨文化的意识。另外,在教学中,老师应该主动补充教材内容,对文化意识进行渗透。例如,在跨文化的讲座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展览,或者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的活动或者表演等,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基础文化知识体系。
2.用体态渗透文化和交际意识
虽然小学生的年级很小,但是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发展过程,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避免灌输式教学对学生造成的心理抵触,而是应该将文化教育的知识、态度、能力目标系统的融入英语教学中,在学生不知不觉的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通过恰当的体态语言渗透到各种文化交际意识中。在这里的体态语言主要包括:神态、姿势与手势。在教学正确运用体态语言,不仅能带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更好的掌握西方文化。例如:西方人是“O”,表示“OK”,中国的点头表示“可以”等。
3.积极组织文化活动
在节日文化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力度,将直接影响跨文化交往过程;在亲身经历跨文化实践的过程中,生成跨文化能力与态度。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演唱蕴涵了英语国家文化,通过观察、观看、模仿各个场景的姿势、手势以及面部表情,能够更加深入的体会到语言文化。
『肆』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文化意识
引言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1983)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其中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 (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例如“爱人”这个词如果不懂它的特定含义,在与英美人进行交际的时候就可能被误解为英语里的“lover”即情人的意思。可见,词语的褒贬不同会给理解和交际带来很大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词语用法时,要向学生说明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词的字母意义,而且要知道它的褒、贬意义,避免在使用上犯错误,这就是结合词语丰富文化内涵。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与词语有关的文化;与篇章有关的文化;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然而,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分析
1.教师需要有“文化意识”培养的理念;
目前,部分教师难以理清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不能很好地开展文化意识教学,甚至根本不重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把英语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当作教学的全部内容,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导致学生收集、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英语水平难以获得显著地提高。尤其是以中考为中心的功利教学下,大部分教师都将精力用于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上,即使在课堂中开展了文化意识教学,其目的也只是为了让学生在中考中多拿几分而已。
传统的语言学理论,如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龙费尔德结构注意语言学理论等,都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教学,将文化和语言割裂开来,认为语言形式和语言教学技能是语言教学的中心。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导致教师忽视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识培养教学水平。虽然初中英语教材日益重视文化因素的加入,部分课文介绍了了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内容,但是,部分老师没能够有效的利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文化意识培养作用,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赶进度,往往将教材中task部分省去。
2.学生没有正规的系统的渠道来理解西方文化;
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教材、杂志、网络和电视等间接途径,很少有学生亲自到西方国家或是和西方人交往而直接感受西方文化,从而使得学生的西方文化知识大多是间接经验,被动的信息接受方式,使得学生文化知识获取的主动性降低,导致文化知识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过于零散。与此同时,来自间接经验的文化知识,使得学生难以充分理解西方社会的一些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过于重视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中蕴含的社会文化规则和文化内涵,导致难以准确、得体地使用语言。这是由于词语概念意义容易掌握,而词语的文化内涵与外延较难掌握,从而导致学生常常不能恰当、准确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语言交流的意图,难以运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1。教师需强化文化意识培养的观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文化意识培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效果。因此,为了实现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就应当加强教师文化意识培养能力。首先,认清英语教学和文化意识培养的关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引导学会自觉地运用文化对比与语言对比掌握中西方文化间的异同。其次,提高引导学生分析、把握文化差异问题与文化冲突问题,将文化意识的培养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为了更好地将文化意识培养渗透到英语的语音、词汇与句子等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应当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隐含在英语语言结构之中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 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实际语言水平,将文化意识教学内容进行有序排列。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承载的文化意识培养内容极,注意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将教材中蕴涵、注释的文化信息整合起来。例如,在初二教材中涉及到“Food and Drink”, “Buying and Selling”等与文化相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应当有意的将相关的文化知识引入到课堂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把握文化意识培养的量与度。
2. 激活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文化内涵。
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了解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间的区别是学生误用、错用英语的重要原因。中英文化差异大量存在于在人们的交流与交谈中,如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言等。为此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文化比较,帮助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比如在教学新标准英语七年级第一册有关“Birthday“这一单元时,我借这个话题告诉学生:中国人和西方人面对“赞赏”表达的方式不同,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习惯“谦虚”地说“没什么”以示礼貌,而西方人则比较直率,常常会高兴地道上一句“Thank you. ”特别是英国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英国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会当面打开礼物加于称赞,所以在教学present(礼物)这一单词时,我会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的现象,并通过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用所学英语开展交际活动,进行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交际片段对比让学生在生动真实的语境中将这个特殊的方式牢记心间。如:“今天是你的生日,你的衣服真漂亮!”“哪里哪里。”“这是为你准备的生日礼物,请收下。”“不用这么客气。”“Today is your birthday. You are so beautiful.” “Thank you!” “Here is your present!” “Oh, what’s this? ” “Oh. It’s a pen. Thank you!”
3.设计英语活动,体验文化差异。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例如在教学 《What’s your favorite festival?》一课中,我结合他们已有了近三年英语知识的积累,在教学中国四个节日的时候,我设计了“以旧带新”的环节,用“Happy New Year”与“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两首歌曲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再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系列以往所接触过的中西方节日的图片,如Spring Festival, Christmas, Halloween, Thanksgiving Day, Flag Day and so on.并请个别学生对这些节日进行简单的一句话介绍,如此很自然地将旧知识渗透进新知识的教学中。然后我又采取中西对比的方式进行板书,学生在板书的提示下对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节日进行更进一步的比较。如
Spring Festival Christmas
Lantern Festival Halloween
Dragon Boat Festival Thanksgiving Day
Mid-Autumn Festival
最后我设计了Say you say me的环节,由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用What’s your favorite festival?来猜测好友最爱的节日,好友可用与图片相关的短句或者通过相应动作表情来提示,但不许出现该节日的英语说法,进行交流。这是一个拓展性的活动,其目的是在真实情景中灵活运用新知识进行口语交流,使学生能主动表达自己,学会正确地谈论中西方文化,让英语课堂真正生活化。
学生是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文化意识养成的积极性。语言的应用和跨文化交流是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提升学生文化意识养成的兴趣。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是文化意识培养的基础,教师围绕着培养学生文化意识这个中心,指导学生牢牢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通过语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语言知识中蕴含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知识,加强英语运用和跨文化交际的引导,激发学生运用英语的渴望。
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意识的养成是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关键。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地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将文化意识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彭琴仙. 2008.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小学教学设计, (10)4--6
2. 教育部.2001.日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潘洞庭.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J].外语学刊.2007(6)
4. 王美渝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伍』 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须培养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写作作为衡量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的教学重点, 但同时也是英语学习者普遍认同的难点。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生写出的文章语法上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读起来总觉得很别扭。这就是制约学习者写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在写作时使用的是中式英语,并不符合英语的思维和表达习惯。我们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只是重视语言的正确性。老师讲授的都是语言知识点,很少赋予其真实的语言环境,很少强调文章的连贯和内容的统一。另外,教师很少在文化层面上分析语言的差异,以致很多学生虽然能够很好地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但是总是用汉语的思维习惯去进行英语表达,结果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高。所以,如何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让学生写出来的英语文章更符合英语的思维模式,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思考。
一、中英文写作模式的差异
(一)在篇章结构方面
受东方思维螺旋式特点的影响, 中国学生的作文往往写作目的含糊不清,先面面俱到地将细节介绍清楚,然后归纳总结; 而习惯直线式思维方式的西方人更倾向于演绎推理的写作模式,多采取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风格,喜欢开篇或段落首句点题。
(二)在句子结构方面
英语句子在表达时首先传递的是最重要的信息,然后才是一些次要的和修饰性的成分, 各句子成分的位置相对严格,即先说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再跟上时间、地点等状语成分;而汉语句子各成分的位置不是那么严格,往往会依照内容的重要性或者情节发展的需要来安排句子结构。所以对于很多习惯于先用汉语组织语言再去字字对应地翻译成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写出来的句子就会出现句法混乱、随意性太强的状况。
(三)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在写作中表现出许多不同点
比如崇尚集体主义的中国人在写作时多用概括性语言,分析问题也重视顾全大局,在进行观点阐述时,追求全面、具体,把自己所了解的正反两方观点一一陈述,平均用力;而强调个人主义的西方人写文章时一般从个人视角出发, 着重表达的是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非分明、立场明确。二、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渗透跨文化意识
英汉两种文化在思维上存在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写作时从句子结构、段落分配到篇章布局都体现出了太多的不同之处。这无疑给中国想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学习者带来很多的困惑和障碍。为了让学生写出的英语文章更流畅、更地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这一课必不可少。教师应该根据英文写作的普遍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和了解到两种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和在写作中的具体体现,合理安排写作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加强和渗透。
(一)加强文化输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锐性。一旦教学过程中遇到关于西方的社会风俗、历史背景、价值取向等话题时, 教师应该借机用相关的故事典故、时政新闻等信息作为补充材料,引导学生去体会西方特色的思维习惯和社会文化。同时,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提示和帮助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和习惯, 熟悉和了解西方人不同的表达方式, 经常引导学生去注意和分析在写作中这些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同。这样必然会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鼓励他们尝试更地道的英语表达,从而提高写作水平。(二)增加目的语的输入想要实现地道的输出,地道的输入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就像我们在学汉语的时候经常说的那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英语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英语原文。同时,通过收听、朗读和背诵的方式广泛接触地道的英语表达,培养英语语感,才能在写作的过程中正确而娴熟地驾驭语言。在课堂上,在学生阅读文章时,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考中文写作的特点去分析英语文章的篇章结构,了解两种语言在写作上存在的思维模式的差异。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适当模仿英语文章, 尽量学着用英语的篇章结构特点来组织语言。多次反复的练习之后,争取让学生接受这种模式, 并使之成为进行英语写作时会自觉去参考和运用的形式。
三、注意思维模式的转变
不同的文化特征决定了中西方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且这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对于人的影响必然是根深蒂固、很难改变的。如果学生能够实现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无疑会大大促进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要让英语知识非常有限的学生在构思文章的时候完全摆脱汉语的影响真正实现英语思维是不可能的。思维模式的转变应该通过反复练习和强化逐步实现。所以,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汉语来完成某些环节的工作, 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一样可以使其对英语写作起到促进作用。比如在写作之前,当学生在进行素材收集和内容构思时,运用英语可能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困难, 而汉语的运用则能保证其思维活动少受干扰、流畅连贯。一旦他们开始写作,进入表达方式的选择和篇章结构的安排时, 汉语思维难免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应该采取一些练习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比如将顺序颠倒的一组句子重新排列等,来帮助学生体会英语语篇结构的特点,强化写作中的英语思维习惯,促进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文化和思维习惯的差异在写作中有着集中的体现, 所以脱离了灌输跨文化意识的写作教学是不可取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帮助他们掌握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方式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教师应该注重跨文化意识的渗透, 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用英语思维模式来表达自己的能力,最终实现用正确、流利、地道的英语来表达思想的目标。
『陆』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文化意识教育
试谈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引言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1983)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其中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 (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
『柒』 英语作文关于提高传统文化意识100字
Traditional Culture Won't Be Lost
It seems we are living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moder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s every day.Hearing the blaring of horns the moment you step out of your house,seeing the so called "pop" the moment you open your eyes,you can't help thinking,"Will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be graally lost?"
Many people believe so.They may put right in front of you all the evidences they can dig out.They may argue that people are rushing to restaurants instead of cooking at home,listening to pop music but not traditional,wearing in a way people couldn't imagine ten years ago.Modern people like the air of freedom,not to be restrained by traditions.They offer this long list,only trying to confirm that this world is full of fashion,competition and tempta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fading
and will be lost at last.
Though we are now living in a world in which undeclared aggression,war,hypocrisy,chicanery,anarchy are part of our daily life.Though this is a skeptical age,and our faith has weakened,our confidence in some aspect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and would never be lost.
Wouldn't you agree that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lways credited with modesty,politeness and respectfulness,which have always been treasured for more than five thousand years?Even in this modern world,people still admire those with good manners,those who are polite to others or respectful to old people.
Wouldn't you agree that our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is beautiful and artistic and our Chinese tea culture is always an appealing treasure to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So there may just be some changes in our lifestyle or our attitudes towards life,but little change occurs to some fundamental aspects of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that people still treasure in hear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ill never be lost,I believe.
『捌』 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中的文化意识包括哪四个用英语回答
大几的?大一?大英综合书上的?卖弄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