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语口语 > 如何初级学口语英语

如何初级学口语英语

发布时间:2020-12-30 06:42:36

Ⅰ 怎么学会初级英语口语要能实用的。

前提是先把自己语音语调学好。可以找些简单的音频 反复模仿。这基础上 再好好说 平时也内需要大量阅读容,记忆的单词运用到口语中。不要担心 刚开始好好开口说就好。不要害怕出错,慢慢口语就提高了,长期事业,不可急于求成。

Ⅱ 怎么学习初级英语口语

怎么学习初级英语口语?学习初级英语口语的法宝无疑就是多说、多练、多听、多读,再加上坚持不懈的精神,相信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当然还是要看自己的基础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符合自己的基础,要适合自己的学习,网上最近比较火的rebootEnglish英语口语还是不错的,这对于不同基础的人学习,如果你的基础不好的话,可以先配入导入式课程,然后才可以学习,如果你想学的话,建议上网多了解下,毕竟这只是我的看法

Ⅲ 怎么学初级英语口语

要想学好英语:1.方法正确;2.坚持。
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是:通过大量听读内原汁原味的英语来学习单词,容
语法和句子结构。而不是孤立的背单词和语法
。。。。
http://bbs.ly.shang.com/apps.php?q=diary&uid=891414&a=detail&did=24749

Ⅳ 初级水平怎么样学英语口语

1.多读,多来说,多写,多听,源多练!
2.平时多积累一些词汇,从基础开始,从口语开始!。
3.多跟老师和老外进行交流,多研究
4.最好是看一些资料和光碟。属于日常口语方面的 ,能锻炼自己的口语和听力
5.记忆词汇的时候要掌握内在规律,比如 发音方面的 词形方面的 意义方面的等等
6.可以多看一些英语类的节目,英语类的书籍。
7.比如先看题,再读文;跳读法;略读法;逐步提高。
8.可以多听,收音机广播,还有录音等等。 http://hi..com/ooxcza/blog/item/2329af2ced0e6e3bb8998ff0.html

Ⅳ 初级者如何学英语

入门阶段一般可分成两个部分。一个以语音为重点,一个以语法为重点。说到语法,有些初学者往往以为就是指语法的理论。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语法里是有不少条条,它们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和归纳作用。千变万化的语言,一经点破,就成了有规律可循的东西,这当然给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语法理论在入门阶段,不能不讲,也不能多讲。钻得过早、过细、过深,不但会不必要地耗费时间精力,而且会产生不良后果。入门阶段应强调技能训练,突出的就是一个“练”字。所以与其坐在海边反复读游泳手册,不如下海扑腾它一两个小时。语法中多数条条并不难懂难记,但要熟练掌握就要千百次地苦练。英语中he和she的差别谁都知道,但有些人学了一辈子还在混。有一些学理工科出身的初学者,往往习惯于从语法规则出发,然后以相应的规则组装成句子。他们的毛病往往是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也就是说是过分重视知识,而忽视技巧。结果,有些初学者虽然每一个难句都能用语法分析得一清二楚,却仍然听不懂说不出,没有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所以,在入门阶段,不宜打破沙锅问到底,在一般情况下,不如把复杂的语法看成一些不同的句型去模仿。不然,就有可能像寓言里的“蜈蚣”,当它的朋友问它:“你这么多脚怎么决定先迈哪条腿呢?”,它就愣住了。结果本来走得好好的,就因为想弄清理论上应先迈哪条腿,而从此不会走路了。

这里顺便说说我对各种练习的看法。入门阶段要强调练,练就要做各种习题,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实际上习题可以设计得千奇百怪。不同的习题当然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但有必要突出重点。在入门阶段,我主张要少做以弄清概念为目的的练习,而要多做有利于实际使用,有利于技能熟巧,有利于思想表达的练习。我特别对各种是非题,选择题有保留。因为这种练习容易导致非此即彼的简单的思维模式。也容易导致钻牛角尖。更重要的是它的目的只在于弄清概念,而不涉及语言技巧的实际操练。现在我国各级学校,学生深受题海战术之苦。有的学校和学生不得已把做题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参加各种考试作为各项教学工作的核心。这是一种极其有害的做法。习题中大部分仅仅是为了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如用温度计测量人的体温。不能误认为做习题就能掌握一种语言。正如用体温计不能使病人退烧一样。现在全国考托福成风,结果影响到正常的英语学习。使人以为托福考好了,英语就学通了。这又是一种严重的误解。社会上还流行各种教学生如何取巧得高分的培训班,教学生画圈如何画得快,猜得准。我说句笑话,这样的考试如果得了满分,这位学生的英文也许什么地方出了什么毛病。就像我70年代听说过的一个学生,他用9元人民币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据说那车会骑了以后,正常车反而不会骑了。我担心目前这种考试会成为这种9元钱买来的二手车。习题和考试自然有它们的用处。但一个英语程度好的人能对付习题和考试,并不等于说会对付习题和考试的人英语程度就好。语言教育家们都认为,英语水平高低只有一个可靠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人利用它能表达多少思想,表达到什么深度以及表达得如何精确,生动,流利。

入门阶段要突出一个“练”字,就是要勤用眼,勤用耳,勤用嘴,勤用手,勤用脑。在我看来,这里最最重要的是要尽快攻下听说关。必须尽早学会张嘴说话。什么时候能做到“言论自由”了,学习英语的大门也就敞开了。

要解决听说入门,先要练语音,其次要结合基本语法,基本词形变化,口头反复操练基本句型。初学时,练的当然是简单的套话,但万丈高楼也就从此而起,不能眼高手低。普通成人初学者往往会说的不想说,因为觉得太简单幼稚。想说的又不敢说,因为怕犯错误让人看笑话。结果是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说就错。成人的丰富思想,反而成了心理障碍。学习效果反而不如一些无所顾忌的孩子。记得我二十几岁大学刚毕业时曾教过一批准备出国的优秀中年科学工作者,其中一位就是现在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当时我就说服他们跟我这个毛头小伙子一起咿呀学英语,讲“Little Tom”之类的小故事,天天一起操练一些最简单不过的东西。但一年半强化训练的结果表明,这种基本训练即使对这些尖端科学的中年学者也是有效的。
不了模仿。为此,朗读、背诵、复述都是必需的。我至今仍相信熟读唐诗三百首那句老
所谓听说能力,在入门阶段,实际上离话。东西背多了,迟早会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我还认为,在入门阶段,所谓听说的能力,首先就是听懂别人问题以及向别人提问题的能力。任何事物,能学会以不同问句形式(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意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等),以不同人称,不同时态、语态,问清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后果等等,并能流利作答,将是入门阶段了不起的成就。当然练习问答,最好有人对练。实际上,听说能力培养的前提是一个人要有交流思想的愿望和兴趣。性格过分内向,平时就沉默寡言,一天下来,连本国语也难得说几句的人,听说关要顺利过去肯定十分困难。听说训练,当然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先从日常生活开始,逐步扩大题材。这就涉及到多听多读的问题,因为吸收语言的途径无非靠眼睛看和靠耳朵听两条。现在学习英语条件好了,练习听,不论软件或硬件都有现成的。但据我平时观察,不少学生听得不够,也听得不精。五十年代时英语教师中常常提“精”和“泛”的关系,认为两者应有机结合,不能偏废。我至今仍然认为这是一条真理。我主张学生应该有计划地精听一些东西。一周准备一小时左右的材料,每周的材料反复听它七八次,听到当年我儿子听“地道战”那种程度。即使做不到倒背如流,起码也要做到听来毫无困难。如此坚持四年,肚子里有这么二百小时左右的地道英语垫底,听的困难就该解决了。不仅听,这些呼之欲出的熟悉的声音,肯定也会为说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听说能力要想提高自然还必须和阅读结合起来。读的东西多了,词汇量大了,语言现象熟悉了,听力也会受益。实际上,阅读不入门,听说也难入门。所谓入门,简单说,我认为就是要开始大量阅读,读出味道来,养成习惯。读多少才算大量阅读呢?入门阶段是否可以定它一个50-100本的指标?我大学刚毕业时,因为学生时代政治运动,社会工作太多,加上起点太低(从ABC学起),所以基础太差,恐怕比不上今天刚入学的优等生。后来逼得没办法,只好下苦功,利用工作之余苦读。记得当时每周要上课18-24小时,每天还要下班辅导几小时,集体备课几小时,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几小时……,基本上不到晚上10点没有时间看书。就这样我几乎每天攻读到半夜一二点,星期日也基本上都背一个书包,带几个馒头,在紫竹园读一整天。甚至有时进城购物,也一路看书。走到城里,买东西来不及了,但书已看完了一半,又欣欣然空手看着书回校。一年多下来,就这样利用当时工余的可怜巴巴的一点时间,读完了一万四五千页书。事后发现,就这点书成了我英语学习的一个转折点。我并不希望年青人机械模仿,今天有人再捧着书边读边在路上走,也太危险。我只想说明阅读的作用非同小可。读些什么呢?学生们常常问。我的意见是不妨随心所欲。爱看爱情故事,就从爱情故事入手,爱读侦探小说,也不妨先看侦探小说。总之,根据个人兴趣、需要、条件决定,听其自然。因为开始时,最要紧的是要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以后读到一定程度,人们自然会有扩大范围的要求和能力。不过,从配合听说训练考虑,不妨先读些当代的小说;尤其是多读些剧本和电影脚本。因为这些书里活的语言多,学了就能用。当年我有段时间里专门读Shaw, James, Barry和Galsworthy等人的全集,就觉得对自己的口语很有帮助。总之,我不赞成过早结合理工科或其它的专业。我相信,专业英语如没有一般英语的雄厚基础,很难真正学通。当然,从长远看,读的材料也不能过偏。兴趣要广泛些。和饮食一样,挑食不好。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一定要合适。满篇生词,阅读时大部时间在查词典,一小时只看两三页,读起来就索然无味了。也失去了大量阅读的本意。所以材料中生词难点不能过多,不能达到语言学家所说的“frustration level”(使学生感到沮丧的程度)。一种合适的材料,读起来应该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为此,一小时七八页恐怕是起码的速度。总之,一开始材料不怕容易。只有容易,才能大量;而只有大量,才能入门。要不要查词典?开始时能不查就不查,能猜就猜。要不要记笔记?如是自己的书,精彩的地方做个记号也好,以后有空可以再重点翻翻,加深印象。但犯不着记太多笔记。记多了,花时间太多,也影响连贯阅读,而且成了一本词典,反而用处不大。这样泛泛读会有收获吗?肯定会有。这种收获也许不能具体计量,但它一定会成为你学习语言的丰富源泉。阅读入门以后,当然还要不断提高。记得北外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提出过学生要过简易读物关,简易原著关(比如中文的英译本)和一般原著关三关,我觉得这一条今天也仍然站得住。

大量阅读的关键是要解决词汇量太少这个拦路虎。这就成了美国小说里的“第22条军规”。要大量阅读必须有大量词汇,要有大量词汇又必须大量阅读。鸡和蛋,谁先谁后,很难说清。也许这就是两种东西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意思。在实际操作中,我认为特别需要记住的一点是,要扩大词汇,首先要学会区别对待“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也就是说不能满足于在教师指导下一个词一个词细细抠,而应该大量接触。对这大量的新词,可以只求辨认,不求甚解。只有降低掌握这些词汇的要求,才能在短期内扩大数量。反过来,也只有扩大了这些词汇,阅读中才不至于寸步难行。以后阅读大量开展了,大量的“消极词汇”就会“积极”起来,原来的“点头之交”就会成为你的“亲密战友”。

为了扩大词汇,还要学会联想,学会比较,学会举一反三。一个词的词形、发音、词义、用法都会有一些有趣的特点,能帮助我们记忆和掌握。见到一个词不妨同时想想它的同义词、反义词、派生词。在英美中学里有一门拉丁文课,据说对掌握构词法极有帮助。我们没有这门课,但同样应该重视构词法,以扩大我们的词汇。

扩大词汇能不能通过背词典的办法?我知道有不少人下过这种功夫,我本人就是一个(我曾经背过一本小词典,每天背一页,撕一页)。但回头来看,除非有特殊情况,比如在敌人牢里的革命者或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一般不必出此下策。因为词典收集的词不分轻重缓急,没有上下文,不利于多快好省地学习掌握。通过大量阅读来扩大词汇要容易得多。不过,在特定时期,为一个明确目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一些词汇突击,还是可取的。记得我在大学一年级学完以后,利用一个暑假强记了三千多常用词,到了第二年,学习就显得十分主动,阅读起来也大大减少了困难。后来年级举行写作比赛,居然得了第一,使我当时受宠若惊,从此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突击单词当然要一批一批来,恰到好处,而且一定要和阅读结合起来,不然死记硬背的东西很难在记忆中持久,也不可能学活。

以上我谈的主要都是入门阶段的一些问题。英语学习进入高级阶段以后,当然还有很多挑战。比如写作问题将日益突出。翻译能力的培训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技能之外,知识又成为永无止境的探求的目标。一个学外语的人最终必然还会涉及文、史、哲、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要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终不能停留在语音语法词汇上。总还有整个文化素质的问题、人文修养的问题、理想的问题和气节的问题。不过这一些都不是本文的题目了。

Ⅵ 怎么学习英语口语

高中有一些学生学习英语没有兴趣,学习成绩总是提高不了,怎么办?
坚持早上读课文,争取背下来,初中就是这么过来的,高中不要求全背,但是也要背一部分,英语就是靠背,背会了考试自然想起来,对听力、阅读、作文都有很大提高,信手拈来。
英语学习方法:
英语学习六原则
英语学习应遵循以下六大原则。这些原则都是"常识"性的。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说:一个人必须依据语言、逻辑和"简单的常识"来决定问题和建立自己的行动计划。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你按照常理去做,你就可能成功。你违背了常理,就不可能成功。当然,成功与否还取决于你的"努力"。 这一次,你若按照常理去做,并且下工夫,那你就要成功了!
一、简单原则
学习英语:从简单的开始

运用英语:简单-好、更简单-更好、最简单-最好

上大学的时侯,英语老师让我们大量阅读英语。有些同学就借来原著,第一页看下来就有20几个生词,第二页还有20几个......到了第五页已不知道第一页所云;到了第十页已不知道前九页讲的是什么。阅读变得异常艰难和单调,体会不到有任何收获,读英语原著变成了查英语词典、记忆生词的过程,变成个苦差事。因此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就放弃了。

其中有人又做了第二次努力,结果还是放弃。原因何在?我想它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常理。

所谓"循序渐进"就要求你从"简单"开始。学习、使用英语都要遵守简单原则。当年,我碰巧是从英语简易读物开始的。现在,书店里有好多套把原著简写成的"简易读物"。我先读那些用500~800词简写成的读物,后来又读用800~1500词简写成的读物,再后来就读用1500~2500词简写的作品......我能读进去,因为我读懂了;读懂的感觉特别好。当一个人有了成就感时自信心就诞生了,并越来越强,也就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外国的英语文学作品仿佛带我走进了一个不同的国家,一个不同的文化,一个不同的生活,结识了一些不同的朋友。在走入另样的文化、生活、人物,风俗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神往,一种强烈的欲望。每时每刻都想读!

只有从简单的开始,才容易入门,才容易产生"兴趣",才容易把事情进行下去。英语阅读应遵守"简单原则",听、说、写都应从最简单的开始,因为简单原则有巨大的优点:

1、造就成就感,培养自信。

2、增加兴趣。

3、语言朗朗上口。

4、易于学以致用。

但是很多中国学生对简单的语言往往不屑一顾,只求理解而不去尝试着使用自己学到的东西。中国学生在学英语中最喜欢追求一个字--"难"。尽管学了很多难的东西,却不会"用"。而事实上,简单的东西如能灵活、准确地使用才是真正重要的。比如从口语来说,人们并不是看一个人会说多么难的单词,关键在于看他能否熟练运用最简单的单词、句型、语法来表达情感、思想。英语国家人们**常生活的交流是通过有限数量的单词和简单的句型来完成的。

Plain English(简洁英语)在英语国家已成为趋势:即在说或写英文时都力求简单。而中国学生尽管学了很多难词,复杂的结构,但就连用简单词和结构来表达思想都做不到;有时用了很大的词,一方面不妥,再者也很难让别人明白。其实当你透彻理解英语中的"小词","简单表达方式"时,才能熟练地用简单英语交际。

当然这并不是说"难的单词"和"复杂句型"一点儿也不能用,或者说没有用,我只是说应该少用或尽量不用。但目前"简单英语"即是"最好英语"的潮流是千真万确的。其实你同外国人面对面交流,你就会惊喜的发现,他们讲的英语是那么的简单,你甚至会反问自己学了多年的复杂英语用处何在?

学会容易的东西,并把容易的东西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才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所在。

二、量的原则
多-好,更多-更好,最多-最好。

中国人学习英文,精读、精听、精说有余,但泛读、泛听远远不够,大量的乱说就更不够了。没有量的变化,怎么能有质的飞跃?因此,中国人学习英语在注重"精"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泛"。比如学习英语阅读,如果没有读到足够的数量,就无法熟练地阅读英语。若要学习听力,那就大量地听各种磁带,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看英文电影。如要学习英语口语,那就尽量多说英文。学习英语不能太急于求成,因为只有有了"量",才能有"质"的飞跃。

量的积累是必须的。许多人学习英语时,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一本书就代表一个水平。比如,当读完一本初级阅读书时,就会说"我的阅读水平达到初级了",学完一本高级阅读书,便狂欢"我达到高级阅读水平了"。刚刚读了一本初级口语书,就认为已有初级口语水平。读了一本高级口语书,就认为已有高级口语水平。其实,英语学习有一个"点-线-面"的关系。一本书只是一个点,无数本书连成一条线,更多的线形成一个面。所谓"水平"就是面的问题。就拿阅读来说,首先要读大量初级书。当你读完30本初级读物书后,在你读第31本初级读物时已没有几个生词,能轻松地读懂,并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时,那你就可以读中级水平的读物了。仅仅读过一本初级水平的读物,基础根本没打好,就急于读一个更高水平的读物,那必然就会"欲速则不达",自然不可能学好。也就是说,无论处于何等英语水平,在相应水平上的量的积累是必须的。英语听力、口语、写作的学习亦应遵循这一原则。

语言的学习是培养一种感觉,而感觉要数量的积累来培养。俗话说水到渠成。同样的道理,达到了一定的量,"语感"就产生了。这时应再把感觉上升到理念,将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思维中,英语就能运用自如。请注意量的积累在基础阶段最为重要。金字塔的魅力就在于它完美的建筑结构。有宽广深厚的基础,才能造就塔尖的辉煌。学好英文的道理是同样的。 基础必须打牢,也只有在基础打牢的前提下,才能学好英文。

在量的积累阶段,也应该遵循正确的学习方法。

以阅读为例,一套简易读物分六级,每一级有五六,一本只有100页左右,不超过一个星期就可以读完一个级的读物。你在读的过程中,不要太多拘泥于语法,可以偶尔体会一下语法的作用,但主要精力放在理解小说的主题上。要注意,我们是在通过英语获取信息,了解文化、生活,吸收新的思想。你要读进去,才能读得快。不要研究语言,要树立数量第一的观念,尽量快速地读。这样一来,坚持读三四个月,英语的阅读水平就会迅速提高。

总有人问,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学好英语。这问题不好回答,因为没有衡量学好英文的标准,并且学习英语的速度也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你必须有正确的学习英文的方法。实际上,学习英语如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你很快就会入门。从入门到能用英语交际也就是一二年的工夫。因此,如果一直是按照正确的方法做,你很快就能学好英语。

三、重复原则
英语有句谚语"Repitu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重复是技能之母)"。你可以回忆一下你学习任何一种技能的过程。无论是游泳还是骑自行车,都是重复同一类动作的过程。 任何技能的获得,当然包括英语这项语言技能,均来自重复。一种事情重复多了,便产生了芯鹾蜕羁痰陌盐铡R虼耍诜⒄褂⒂锛寄苁保灿Ω米裱馗丛颉1热纾谠亩潦保蹦愣凉玻氨境跫抖廖锖螅鸵谡猓玻氨局姓页鲆槐咀约鹤罡行巳さ睦炊粒保氨樯踔粒玻氨椤M模蹦愣凉玻氨局屑端降挠⒂锒廖锖螅陀Ω迷谡猓玻氨局姓页鲆槐咀约鹤罡行巳さ睦炊粒保氨樯踔粒玻氨椤Q疤涂谟镆惨袷刂馗丛颉1热缢担谔耍玻芭坛跫队⒂锾Υ糯螅鸵谡猓玻芭桃烟拇糯? 选出一盘,再把这盘磁带听上20遍。在刚开始学习英语口语时,重复原则就更为重要。因为,刚学习英语口语,背诵一些英语后,就找同伴来练,反复重复已学内容。 "重复原则"与"量的原则"缺一不可,要有机地把两者统一起来。学习英语中的任一项技能:阅读、听力、口语、写作,都必须在量的原则的基础上,再反复重复。英语中一定有一些你理解的很透并且已经掌握了的单词或句型,你可以灵活自如地使用它们来交际。请注意,这些熟练掌握了的词和句型一定是你重复过无数遍的,这些被重复的东西已经变成了你的一部分,因此你能把它们运用自如了。重复是人记忆的最重要途径,重复使人准确、深刻理解事物本质、内在规律。 量的原则要求你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强调一个"泛"字。而重复原则要求你将同一件事做很多遍,也就是强调一个"精"字。如此看来两者相互矛盾。但是矛盾是必然存在的。我想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矛盾的。因为只有两个矛盾体,才能产生最大的动力使主体前进。好的英语学习方法也应力求矛盾的统一。既要有数量的积累,把面铺开,又要同时将一本阅读书、口语书、一盘磁带、一部电影学透彻。在量的基础上把部分内容学"精",这是很重要的。

四、模仿原则
语言是人们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形成的认同符号,其运用"规则"可依。孩子学语言是个模仿的过程,他们每天模仿父母、周围的人、电视等一切可以模仿的东西,并且模仿得越来越象,突然有一天,他们停止模仿了,并且逐渐形成融合自己个性特征的语言方式。

作为英语学习者,必须模仿已有的东西,不经历到位的模仿的"创新"意味着错误。创新源于模仿,模仿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你通过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语的灵魂、精髓,然后,才可能谈到自己的语言风格。

学习英语时,模仿原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学习语音时,要大量地重复练习音标、单词发音,朗读句子和文章。而在练习过程中,尽量模仿"音标发音和单词发音,同时模仿句子的音调和节奏。模仿对学好语音至关重要。如果你要学习英语口语模仿亦很重要。在学口语时,要尽量模仿你已经读过的东西和已经听过的东西。当然,如果你模仿你已经用"重复原则"所读过的和所听过的,效果就会更好。如果你要学习英文写作,模仿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你要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名家的文章,重复地读过多遍而能真正理解了后,就要一丝不苟地去模仿。模仿得越像越好,这是英语学习最基本的常识。

我的一位朋友英语口语很棒,当他谈到学口语的秘诀时,他总是说"外国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外国人怎么写,我就怎么写。"真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五、突击原则
若想学好英语,需要采取一个个"速战速决"策略,找到"快速进入角色"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把学习坚持到底。你还记得你是如何学会骑自行车、游泳或开车的吗?你是否是通过短时间的"大量突击"练习才掌握这些技能的呢?学习技能的要素是一样的,那就是去无数次的突击训练。当然,学英语或许不像学会骑自行车、游泳那么简单,但驾驭和使用英语语言的确是掌握和培养一种技能。学习一种技能,突击原则是最重要的。

我在学习英语时就运用了这种突击强化的方法。我最初开始学习英语,先突击英语阅读三个月。从简易读物开始,坚持天天最大量地来读。通过突击英语阅读,不但学到了词汇,还熟悉了各种语法现象,更了解了一些西方的生活、文化和思想。紧接着,又去强化听力,经过三个月的听力突击之后,再回过头强化英语阅读。强化完阅读后,再强化听力。强化完听力后,再强化英语口语。按照这个原则,进行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的突击强化。按照这种方法来学英语,进步是飞快的。 英语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强化正确意念的过程:强化单词发音的意念,强化单词用法的意念,强化句型的意念,强化组织思想的意。比如,你若要突破语音,就应该安排一段时间(比如15天)。在这15天内,天天学语音,听语音,模仿语音,学"死去活来"。15天之后,感觉语音有了大的进步,掌握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停下来。请注意,在模仿的同时,你还应该把自己的语音给录下来,认认真真地找出自己发音的问题,加以纠正。过一段时间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来突击语音。你这样反复突击五到六次,你的语音定将成为最棒的。句型、阅读、语法、听力、口语也都要有这样一种反复突击强化的过程。

一个人的精力不可能总是充沛的,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就会变得单调,因此就要采取间隔突击强化的方法。英语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由一个个强化突击阶段所组成的。

六、兴趣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首先要有兴趣并努力发展这一兴趣。如果你对英语没有兴趣,那就不会有持续的干劲和动力,英语学习将很难坚持下去。反之,一旦你对英语有了兴趣并努力地发展这一兴,那么,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去做,带着强烈的欲望去读英语,听英语,说英语,写英语。你就会主动地找人去练英语,找一切可以提高你英语的机会去提高你的英语水平。不知不觉中你的英语就会提高。不知不觉中你就把英语学会了。所以"兴趣"对学好英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尽管知道兴趣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培养和发展自己对英语的兴趣。

英语学习误区
对已经不喜欢学习英语或学习英语陷入困境的而又不得不学的英语学习者谈一谈

不得不说,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去学习英语实在是事倍功半,或是收效微乎其微,学不好导致不喜欢学,不喜欢学更学不好,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必须转变学习英语的观念和方法,逐渐培养兴趣和信心,才能最终走上正路。

很多处于这种心态的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只是用来应付各种考试,比如为了拿4/6级证。他们觉得学习英语对他们将来的事业和发展不会有什么作用或用途不大,觉得学习英语是在浪费时间。其实我也不同意要让所有的人从中学一直到大学都学习英语,的确,对很多人来说,工作后接触英语的机会很少。是否要让英语在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占有这么重要的位置这个问题现在国内的教育界人士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要想改变一定会需要些时间,既然大的方针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我们还是要去学英语的。既然要学,为什么不让自己先感兴趣起来,从而选择一种比较轻松的学习方式?

从初中到大学,在我身边总会看到有很多刻苦学习英语,在英语学习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收效微乎其微。或者他们学习4个小时的东西可能我半个小时就可以掌握了。还有很多人由于屡战屡败,最终发誓再也不学英语了。看到这些人我觉得很难过,为我们的英语启蒙及英语基础教育难过。这也是我长期以来立志要做一名英语教师的原因。由于在初学英语的时候没有专门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低下。做不喜欢做的事,当然不会做好。即使做好了,也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觉得这是一种浪费。

其实学好英语并不是很困难的一件事,特别是如果只为了学到高考或是大学英语4/6级(CET-4/6)的水平,即使是英语专业4级(TEM-4),我觉得只要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和心态,再多努努力,都不会有什么问题。本人中考英语142/150分,高考122/150,大学英语四级(CET-4)85分,英语专业四级(TEM-4)62分(03年英语专业四级由于难度较大,过级分数由60分降到56分,我的作文仅得6/20分,其中小作文满分5分一般都可以拿到2分,难道我15分的大作文才得4分?至今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这么低。03年“专四”最难的听写部分拿到12/15分)英语专业8级(TEM-8)成绩还没有下来。当然,分数并不能说明一切,身边有很多比我分数高很多的同学,但是关键在于我学英语的确没有怎么“努力”,就是很轻松的去学一些,也没有像很多人那样刻苦,平时接触和学习英语比在课堂上系统学习的时间多。

首先,有一点是肯定的。讨厌学习英语的人在他们刚刚接触并学习英语的时候并不会讨厌它。这种对英语厌烦甚至抵触的心理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恶化的。这种厌烦的心理产生的原因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由于教师对英语教学中兴趣培养的忽视,也可能是教师传授英语知识的方法或手段比较死板,比如可以表现为:

1. 过分强调语法规则的讲解,所谓的死扣语法。

2. 题海战术。即让学生做大量高难度的英语知识习题,让学生在做题犯错的挫折与失败中学习英语。

3. 忽视对学生口语发音规范化、地道化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发音一塌糊涂,不敢张口说出英语。

4. 教师讲课缺乏激情,照本宣科,做活字典似的老师。

5. 没有向学生详细讲解该如何正确的记忆单词,致使学生在记忆单词过程中饱受遗忘之苦。

6. 强调英语学习的应试目的,忽视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作用,导致在课堂上缺乏师生交流的互动。

7. 授课教师缺乏个人魅力,不能吸引学生,讲课不能引人入胜。

从上面可以看出,教师对英语初学者的启蒙和指导作用是多么重要。可能教师无意中对某方面教学的忽略,会导致很多学生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力。

客观地说,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特别是英语的基础教育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革,涌现了许许多多好的英语一线教师。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这些教师大多数存在于省级重点学校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学校中,对于大多数普通学校,这种教师数量有限,而且正在不断流失。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英语学习者不能仅靠教师的传授,更需要自己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学习语言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拿我们学习母语汉语的过程来说,我们在出生几个月后,就开始了牙牙学语,周围环境的影响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我们在会写汉语前就已经可以非常熟练的运用汉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而且我们没系统学习过语法就可以出口成章了,在学习汉语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做过这么多单项选择题。随着我们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中对汉语知识科学系统的学习,使我们使用汉语更加熟练和规范,可以更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和倾听别人。同时,我们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从开始学习到熟练运用汉语,大概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在这个阶段里的每一天,我们都在使用它,学汉语时使用汉语,学其它学科也是用汉语。使我们的语言能力在学习和使用中不断进步。

人类具有学习语言的本能,而且人类已经习惯于在我们上面提到的那种规律下学习语言,然而我们对外语的学习却是逆道而行。就拿我们学习英语来说,在我们还不怎么会说的时候,却先学习了语法。在我们不太会读的时候却已经学会了一些单词的拼写。而且我们一般只在课堂上才能说几句已经成套路的英语或者用英语造几个句子。用这种违背人类学习语言规律的方法学外语,势必会给我们学习造成很多障碍。比如,单词拼写不准确,容易遗忘;语法不扎实,运用不灵活,受母语影响严重。另外发音更是一塌糊涂,即使单个单词发音准确,但句子的语调、重音和停顿也很不地道。

这么多困难摆在眼前,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挫折和气馁。所以,学习英语一定要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尽量让自己学习英语的过程符合学习汉语的规律,也就是顺应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

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完全的英语环境下学习英语,但可以想法设法,千方百计的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比如,可以每天听英语广播、看英语频道电视节目;或者每天看一部英文电影或连续剧;或阅读一些英文报纸和杂志。其实,创造一个“被动的”英语环境并不难,但仅仅被动的去听和看是不够的,我们要主动的运用英语去表达和沟通。比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多用英语和老师交流;课下找机会多接触外籍教师;或是多和口语比较好的同学切磋,甚至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国外的朋友用英语进行文字或语音的交流(可以用Pal Talk这个软件)。即使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让自己扮演两个角色进行即兴的英语对话。

总之,学习英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仅仅在课堂上学习。我们要在生活中时时刻刻留意着英语。多看些国际新闻,多了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奇闻轶事,即使是通过汉语来了解这些,对我们学习英语仍然会有所帮助。

也许有人会问,怎样做才算在生活中留意英语了呢?其实我们可以从留意各种英文缩写开始。比如,我们去银行,可以看到ICBC(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去吃快餐,可以看到KFC(Kentucky Fried Chicken),Macdonald’s;去保险公司,可以看到PICC(People’s Insurance Corporation of China);看新闻可以经常听到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APEC(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UNESO(United Nation Ecation and Science Organization)等等。用电脑,更会遇到很多英文,比如PC(Personal Computer)、CD-ROM(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IE(Internet Explorer)、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等等。使用数码相机会经常看到AE(Automatic Exposure)、AF(Automatic Focus)等。

Ⅶ 如何学习英语初级口语这本书

要想学好英语口语,就必须首先做到四个最基本的要求:“听,说,读专”。
听,是听的细;说属,是说的懂;读,是读的准;写,是写的对。
听,要做到听的细。一周必须要用两到三天的时间来花费一两个小时听磁带,一边拿着书,一边还得跟着磁带大声读出来,这样可以能够更快的,而且不易忘记的顺利记住。
说,要做到说的懂。把英语文章或单词的汉译重新说一遍,要保持翻译的时候不能卡壳,要翻译的顺畅,像语文那样也要做到翻译的用词准确,句子通顺,有条件的童鞋可以找老外一起练习:
读,要做到读的准。(如果发音不准的先学音标)听一些英语材料,跟着读,一开始可以调慢速,一句一句跟着读。

Ⅷ 初级英语口语怎么学习

什么是口语?

从对语言的认知过程来看,人类从来都是先会说话再会认字的。学英语也应该先学说话,即学习英语口语,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大多数都是通过书面语在学英语。我们应该清楚,口语是不同于书面语的。人们说话时随意性很大,而书面语则讲究文字的选择和语法规则。

书面语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直接记录人们说话内容的,另一种则按照书面语的规范,由写作者花费脑筋创作出来的。而口语不是这样,绝大多数的人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说话,达到直接交流的目的。因此,学习英语口语也应当从简单明了,便于掌握的口语材料入手。

学什么口语?

从两个方面了解这个问题。第一是英语的区域性问题。你要学哪个国家或地区的英语口语呢?英国话?澳大利亚话?新西兰话?美国话?加拿大话?这些不同国家的英语都在发音、词汇、表达方式(语法)上有不同程度的区别。尤其在口音上更为明显。这也是许多英语学习者英语学了多年但听英语仍很吃力的一个主要原因。至于有的英语教师说“管他什么地方的英语,只要是英语就行”,这实在是在误导学生!想想看,以上不同地区的人相互见面也得花些时间熟悉彼此的发音和用语,之后才能真正交流,何况我们这些学习英语的外国人呢。不同地区的华人用汉语交流时不也是如此吗?英语区域变体的这个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另有一个问题更重要:哪个档次的口语。您学习哪种人的说话方式:一般老百姓直白的表达?文化人讲究的说话方式?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那样高级的语体?我们必须清楚,以上每一种说话方式都存在发音、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特殊性和相对应性。而这个问题又都罩在“非正式”和“正式”两种语言环境之中。您需要好的老师和书籍告诉你什么是“非正式场合里的英语”,什么是“正式场合的英语”。换言之,学习说话最终的层次应该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口语学什么?

前边两个问题清楚了,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学习内容:英语的口语到底学什么?这个问题将影响您的整个学习过程,涉及学习时间的设定、付出的精力乃至金钱的多少。根据语言学习的性质和规律,学习外语口语的内容应该归纳成以下三个方面:
词儿,串词儿,习惯发音。

1、词儿

词儿就是学校里讲的词汇。首先的问题是量:多少词汇才能让你会说话?想想你平常说汉语时能用多少个单字和短语就可以得出答案。英语也一样。英语民族比汉语民族思维方式或许要简单得多,说话所用的词汇会更少,有人统计过,大约三百个已经足够了。

如果我们定到三百个词儿,接下来的问题就非常具体了:它们是什么?答答是简单的:描述自我的词儿,描述他人、他事的词儿,社交的词儿。这三百个词儿应该是英语本族人口语会话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你背单词和短语的时间应该花在这上面。

2、串词儿习惯

习惯就是按英语本族人的口语习惯把词儿串起来的能力,这可以叫“口语语法”。我们把串起来的句子分为三个方面:描述自我的句子,描述他人、他事的句子,社交的句子。您应该学习这些方面的句子或句式。此外,还要弄清楚英语本族人口语中经常使用的动词时态。

3、发音

首先要确定选哪国的英语口音:英式的?澳式的?美式的?选定哪种英语口音要看您学习的目的:到哪一个国家留学或定居?您工作的外企公司是哪国的?如果这都不是您的直接目的,学哪一种口音似乎无关紧要。但重要的是,无论您选择哪一种,您最好要学像,学说外国话最忌讳的是南腔北调。

学习英语口语发音的内容有三个:音、腔、调。首先要掌握单音的发音要领。单音不要搞得太细,因为单音发得再准,如果没有让英语本族人听着顺耳的腔也不能算地道地表达。“腔”指的是英语单词音节的轻重和在话语中高低的变化(在中国语音书上称“节奏”)。中国人说英语不地道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腔不到位。显然,发音学习的主要精力要放在腔上。此外,你得学会英语本族人用语调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变化的习惯。这是学习说英语的高级境界。

最后,学完以上三个方面之后您必须根据下边几个标准来检测自己的口语水准,看看您是否能达到:100%的准确性;100%的地道性;文化差异的知晓性。

建立什么口语系统?

我们必须清楚:作为外语,对一般人来说,不可能把英语什么都学会,也没有必要。那么我们必须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呢?不在英语国家生活工作的人至少应该学会和掌握如下的英语口语能力:对自我他人和一般事务的描述能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的解说能力;对国内外话题的会话和讨论的能力。

能使自己具备这几个能力的是“功能英语Functional English”、“会话英语Conversational
English”和“主题英语Topical English”。至于“情景英语Situational
English”在非英语的中国没有太大用处,因为,“银行英语”、“饭店英语”、“酒店英语”等之类的情景英语(其实应该属于“职业英语Occupational
English”)在各个英语国家都有不同的表达系统。

围绕上面三大能力的学习和掌握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口语系统。但必须保证,这个系统中的语言是国际英语共用的部分,而非英、美、澳特定的英语口语。

英语口语学习方法

明确的学习方向有了,就要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方法得当的话既省时省力也省钱。有人怪口语上不去是没有语言环境。出国到英语国家?到英语角?找讲英语的老外单练?让我们分别来看看这几个方面。

1、到英语国家

能到英语国家去练习英语,直接与英语本族人交流当然是最佳的选择,但能够这样做的人为数并不多。有的人在英语国家生活了几年乃至十几年,照样说不好英语。如果学习方向和方法得当,不去英语国家一样可以学好英语。关键在于解决跟谁学,学什么,怎么学这几个问题。此外,学以致用,学习和练习有机地结合,并持之以恒才有效果。学到的技能如果不大量练习,久而久之一定会忘记。

2、到英语角

如果去英语角的目的是学习就不对了。其实应该把那里当作练习英语表达的地方,在那里充分展示自己,建立起说英语的信心,锻炼自己与不同的人说英语的胆量和能力。去那里要的是一种志同道合的氛围。如果没有时间去,你还可以自言自语,把自己想象成两个人在对话。

3、找老外单练

除非是训练有素的语言教师,一般的英语老外惟一的用处是:作为你操练口语的“活靶子”,把自己学到的说话内容在英语老外身上得以验证。不要期望一般的英语老外会对你口语方面有什么好的指点,不建议你跟老外谈语法,谈语言学习规律。

4、找口语培训班

学英语口语如果从练发音(对腔和调进行大量练习)都需要专业的老师指导,而系统的口语学习和主题练习很有必要,这些都是自学、英语角以及找老外学习所得不到的指点。如有时间和资金支持,人数少、课程体系完善以及好的师资对口语的帮助会很有效。

Ⅸ 关于初级英语口语如何学

背诵一些短篇,然后对着镜子练习。熟能生巧!

阅读全文

与如何初级学口语英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公的家教老师女演员 浏览:788
圆明园题材电影有哪些 浏览:806
欧洲出轨类型的电影 浏览:587
看电影可以提前在网上买票么 浏览:288
有没有什么可以在b站看的电影 浏览:280
今晚他要去看电影吗?翻译英文。 浏览:951
林默烧衣服的那个电影叫什么 浏览:133
哈莉奎茵与小丑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509
维卡克里克斯演过哪些电影 浏览:961
什么算一下观看的网站 浏览: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浏览:296
朱罗纪世界1免费观看 浏览:311
影院容纳量 浏览:746
韩国最大尺度电影 浏览:130
八百电影 浏览:844
手机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浏览:182
韩国有真做的电影么 浏览:237
欧美爱情电影网 浏览:515
一个女的去美国的电影 浏览:9
金希贞的妻子的朋友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