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有效开展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一.情景式口语教学法——让学生想说
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有很多学生不愿开口说话,担心自己开口会说错,会遭人耻笑。这样“不语”的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位置。根据这一点,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可渐渐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渐渐地让学生产生想用英语表达的愿望。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高于抽象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事或物比较了解,而对只限于书上看到,学到的容易忘记。基于此英语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从“零”开始的学科,教师要绞尽脑汁把这虚无缥缈的东西在学生脑中留有深刻印象,就得靠依靠现实的生活情景了。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另一方面,增强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教What are you doing?时,设置一个情景:让一个学生捧着本书,然后回答:I’m reading 。这样既实际又贴近生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
再者,小学生爱玩、爱动、好表现自己,因而把课文的对话创设成情景,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进行交流,学习语言是最恰当不过了。如复习“Let’s eat”(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们进入到餐厅里,再以“Old MacDonald has a farm”这首歌,营造了一个气氛,接着把帽子戴上,此时教师变成了“waitress”(女侍应),手里的书变成了侍应手上的托盘,而学生们则变成了顾客,让学生尝试向我提出各种要求:如I like hamburgers. I like hot dogs. Can I have some cakes? 也尝试着让学生提出各种建议,如:Have some juice. Have some ice creams等。还要尝试着运用上各种礼貌用语,赞美用语,如Thank you. You’re welcome. Oh, it’s nice. I like it 等。学生们兴趣浓厚,他们在模拟的情景中尝试交流并进行交际,活学活用地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了。
二.直观式口语教学法——让学生会说
直观的教具在教学里一向手到重视。在一些学校多媒体设备不完备,资源缺乏的情况下,直观教学是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低年级儿童心理学表明低年级儿童在学习外语时心理和生理上有很多优势,短时记忆力强,好奇心重,模仿力强但较为直观,缺乏抽象能力。因而通过直观教学则能弥补这一不足。利用教具可以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授(Fun of English 3A) Unit3 This is my father. 是在教水果类单词时,老师可自带一些水果,或者可让学生带一些,让学生有直观感受到单词所对应的实物,同时对照实物练习口语的过程中,减少了学生内心中对英语单词的翻译过程,能直接见实物将英语单词脱口而出,学会用用语表达,从而做到快速而又自然地运用单词,而并非死记硬背式的单纯记忆。
对于高年级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可利用图片,挂图等直观教具,结合讲故事,复述等教学方法来充分练习学生的口语,从而在说的过程中巩固句型,语法等,例:Fun of English 5B)Unit4 Halloween,该单元中目标在与学生能运用句型;“What do you like?”,“Do you like…?”,“I like…”在A部分的教授中,可以利用挂图,学生听录音的基础上,用讲述的口气,将课文内容讲述给学生,并且让学生理解后根据挂图提示复述出课文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完成教学,还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内容,灵活的编写。
三.游戏式口语教学法——让学生敢说
游戏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兴趣,并最大限度的保持这一兴趣,使学生资源,愉快地说英语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英语教学中,采用游戏是练习学生口语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首先,所用来的游戏应符合以下三条基本标准,1)它们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课堂教学多样化;2)它们能增加学生对外语的理解;3)它们将诱导学生去说这种新的语言。其次,采用的游戏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可采用些简单的,易操作的游戏。例如:在复习水果单词时,先把水果放在一只盒子里,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手去摸一摸,让学生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用英语说出该水果的名称,接着要求学生找一找该单词的“好朋友”;或者出示字母卡片,让学生排队组成一个个水果单词。这些活动比单纯让学生读单词有效得多。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则要组织些有难度的游戏,并有适当的奖惩制度。在学生明白游戏规则后,应尽量多的给学生参与的机会。由学生自行组织并参与其中。如,Fun of English 5B Unit6 A PE lesson中对指令的学习,可由老师师范,先发号指令“Put your hands on your shoulders”,“Touch your nose with your finger once”,而后,由学生自己发号指令,其余学生做,做错的给予惩罚;或是让学生分成6~8组上前表演。一个到两个学生发号指令,其余组员按指令做动作来练习。
对于游戏的选择上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同时可有选择的改变,结合直观教学手段,呈现实物,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说英语,用英语来交流,达到“寓教于乐”。
英语口语的教学不仅仅限于教学,在小学教育中低年级英语的课时约每周三节,中、高年级每周英语课时为4节。因此,可以看到除了完成正常的英语教学任务外,用于学生练习口语,开口说英语是少之又少。尽管教师在课堂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开口练习口语,但这些时间是非常少的。再者,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是与周围环境的脱离,在课余时间形成良好的英语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最有效地便是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它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很能激起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多方面发展英语才能。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活动课时间给学生欣赏一些英语卡通片,利用课前和课上的五分钟,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英语歌曲,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感受英语氛围,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的环境。教师只有在英语教学中真正将视、听、说相结合,让学生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达到英语口语的提高。
四、儿歌式口语教学——让学生乐说
儿歌是少儿口头传唱的歌谣,它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是语言的启迪,是孩子们最有效的学习工具。英语儿歌由于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浅显,节奏明快,是活在孩子们口头上的英语文学。它很容易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保持少儿的学习动力,是非常适合孩子门学习的一种形式,也是英语口语教学的一种方法。
为了增加学生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把一些孤立的单词用儿歌串连起来,帮助学生记忆,并运用,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不知不觉得喜欢上用用语进行口头表达。下面笔者就将自己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几类英语儿歌作简单介绍:
1.联想式儿歌:儿童自言自语,用英语儿歌表达自己感兴趣的的事物。
Birds, birds, fly, fly, fly;
Birds, birds, I like birds.
Cats, cats, catch, catch, catch;
Cats, cats, I like cats.
2.对话式儿歌:儿童之间一唱一和,以对儿歌的方式展示一段真实的生活情境。
Matter, matter, what’s the matter?
Cold, cold, I am cold.
Jacket, jacket, here’s a jacket.
Thank you, thank you.
Not at all.
Six, six, six o’clock;
Up, up, get up.
All right, all right.
Goodbye, goodbye.
Seven, seven, seven o’clock;
School, school, go to school.
OK, OK.
See you, see you.
3.问答式儿歌:儿童一问一答,可以就有趣的问题自问自答,也可以互相问答。
Doing, doing, what am I doing?
Sweeping, sweeping, I am sweeping.
Doing, doing, what am I doing?
Washing, washing, I am washing.
……
Blue, blue, what is blue?
Sky, sky, sky is blue.
Green, green, what is green?
Grass, grass, grass is green.
以上四种口语教学方法只有综合使用,循序渐进,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才能让学生的英语表达逐步从“不想说”“不会说”“不敢说”“不愿说”的尴尬处境中走出来。
总之,英语口语教学不只是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了英语日常口语,了解了语言的文化含义,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见解的能力。
B.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口语
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有很多学生不愿开口说话,担心自己开口会说错,会遭人耻笑。这样“回不语”的学生在课堂上答始终处于被动位置。根据这一点,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可渐渐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渐渐地让学生产生想用英语表达的愿望。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高于抽象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事或物比较了解,而对只限于书上看到,学到的容易忘记。基于此英语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从“零”开始的学科,教师要绞尽脑汁把这虚无缥缈的东西在学生脑中留有深刻印象,就得靠依靠现实的生活情景了。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另一方面,增强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教What are you doing?时,设置一个情景:让一个学生捧着本书,然后回答:I’m reading 。这样既实际又贴近生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
C.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口语
《新课标》指出“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和良好的语感,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显然,加强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当当代外语教学的趋势,也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努力方向。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小学英语也得到了新生。这是新课改的一个大的突破。但在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给教学的目的性、持续性产生了障碍。
1、吸引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我们只有让课堂吸引学生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喜欢英语,说英语。因此,在之前的两次实习过程中,我一直采用游戏、实物、歌曲、故事等多种教学方法配合我本人的各种动作、语言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英语课堂充满期待和喜爱。 例如:在教学“mouse、house”这两个单词时,我先拿出画有图画的卡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他们会说出相应的单词,然后,我紧接着说“It'a”,学生接后面“It'a mouse/house”然后我边说边问“Do you like the mouse?”马上就会有学生回答“Yes”我就说“Yes.Ican.”重复练习两次。接着由肯定回答提出否定回答的表达形式,可能极少数学生知道,于是我就说“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老师是怎么回答的呢?”学生们一下子来了星期,热闹、活跃的课堂气氛便悄悄展开了。这样,师生在教学中处于平等的地位,搭配形象的直观教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口语交际习惯。
2、充分利用课堂、提高效率、让学生想说 学生习得语言得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得成败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
首先,教师要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好教材。《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小学英语教学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即所教的语言内容要来源于小学生的生活,为他们所熟悉,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的兴趣,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起说的欲望,冲锋展示自己的愿望。
其次,教师要精心用英语组织好教学,利用好一切“媒体”,如:图片、实物、幻灯、录音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意识地开口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设计游戏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 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的游戏情景,是将课堂教学和快乐学习有效结合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而又乏味的复习过程变得同样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练习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于学习。在游戏情景中,学生深入学习自己的角色、积极表演,在玩中复习巩固既符合孩子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同时调动了学习节奏和氛围。尤其使对于小孩子,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将游戏活动运用于英语课堂,这绝对是孩子们乐于做的事情。但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这一环节做得还不够。过程中要注意其“度”的把握,不能太放纵学生们以至于把课堂变成了游戏的天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快乐轻松,但却没有学到任何知识。那样子,即使课堂气氛再活跃,学生再怎么“喜欢”上这一堂课,这都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因此,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这一环节,教师必须注意“度”的把握,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英语口语的提高。
4、角色扮演,进行对话训练 对话在英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部分。
对话是在一定情境下的习惯性语言,脱离了情境,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具体的题目范围让学生练习听说,如:自我介绍、问路、约朋友等可启发学生想出他们喜欢谈的题目一起练习听说。这种方法较适合中低年级学生。这些对话表演,可帮助学生了解对话这些对话表演,可帮助学生了解对话内容,逼真地再现对话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地感觉,大大激发了他们内在的表达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对话活动,加深了对于对话内容地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口语地训练。
5、通过合作性讨论,加强口语训练 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它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与课堂讲授相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地兴趣,拓宽学生地参与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口语锻炼地机会。课堂教学是练习胆量,口语表达地主点。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不喜欢英语是因为胆子太小,缺乏自信,怕说错,在课堂上不敢举手,而且常存侥幸心理,希望老师不要点到自己,而老师们为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安全感就很少提问他们。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就成了哑巴学生,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在课堂中设置辩论赛,辩论赛固有的规则使老师完全成为学习中的配角和观众,每个组员都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而学生的口语表达就在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中,得到了提高。而这种没有说的对与错、只有说的多与少之分的环境无疑是没有压力的,学生较喜欢参与的。
6、营造课间口语环境 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在课堂上,缺少运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再加上他们平时不太愿意开口说英语的特点,口语能力很难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了提高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常常和学生进行课前简单的对话问候,随着时间的增长,可对对话内容进行提升,这样的语言实践,不仅使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得到了英语口语的锻炼,而且使其他学生对英语口语感到新奇,并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态,从而加入开口说英语这一行列。这一尝试能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学生运用的口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克服开口说英语的畏惧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7、开展班级口语交流 为了让学生所学到的口语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运用,体现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的原因,激发学生学英语的成就感,可引导学生扩大口语交流对象的范围,使学生的口语走出班级,走向校园。教师可在学校开展教研小组,由教师举办“英语角”活动。教师可为活动制定相应的规则,活动中尽量使用英语,对于每次活动中优胜的小组可进行奖励。校园内开展的口语交际的英语角活动成了学生们课堂语言实践的场所,使学生在这种交流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并由此转化为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动力,进而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8、开辟校园英语空间 校园英语空间,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利用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无形”的资源。例如:英语角。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说出来。
激烈的挑战竞赛,让学生在玩中交流,提高口语运用能力。 让学生进行课前即兴演讲;举行英语故事比赛;英语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参与的活动,创设英语氛围。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得到一定的提高,也可使一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能主动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前面各项的基础上开展这一总体活动,可使学生英语口语提升很大的进步空间。
由于学生不敢开口、不喜欢说英语,以及个性差异等因素,要令每一个学生都大胆开口说英语,并非易事。性格的差异也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程度不同。开朗、活泼的学生喜欢发言,他们不觉得说英语事多么困难的事情,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而那些内向的学生则不敢举手发言,生怕说错了。这就造成了小学生英语成绩的差异,这种现象使得他们的口语水平也存在着悬殊。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上课怕发言、怕说英语、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在学生起来回答后,哪怕他说的答案事错误的,也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是很 有帮助的。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老师亲和的声音、和蔼的面容、老师的鼓励„等等这些因素都能帮助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在口语训练中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所收获地,并且有一种成功地喜悦。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和英语口语能力已在无形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通过这些方式使得学生激起内心想说英语的欲望,让学生在快乐、自由、轻松的氛围下学习英语,在其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爱上说英语,乐于说英语。
D.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的口语课堂教学效率
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是交际性原则,英语口语——学生说些什么是交际的主要内容。小学英语教学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和认知的特点与其他口语教学有所不同。兴趣是小学生认知的动力,他们头脑中没有很明确的求知欲,只有事物本身很有趣,很新鲜才能激起他的这种认识新事物的动机。因此,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提出了情景式、直观式、游戏式和儿歌式四种口语教学法。
一.情景式口语教学法——让学生想说
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有很多学生不愿开口说话,担心自己开口会说错,会遭人耻笑。这样“不语”的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位置。根据这一点,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可渐渐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渐渐地让学生产生想用英语表达的愿望。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高于抽象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事或物比较了解,而对只限于书上看到,学到的容易忘记。基于此英语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从“零”开始的学科,教师要绞尽脑汁把这虚无缥缈的东西在学生脑中留有深刻印象,就得靠依靠现实的生活情景了。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另一方面,增强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教What are you doing?时,设置一个情景:让一个学生捧着本书,然后回答:I’m reading 。这样既实际又贴近生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
再者,小学生爱玩、爱动、好表现自己,因而把课文的对话创设成情景,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进行交流,学习语言是最恰当不过了。如复习“Let’s eat”(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们进入到餐厅里,再以“Old MacDonald has a farm”这首歌,营造了一个气氛,接着把帽子戴上,此时教师变成了“waitress”(女侍应),手里的书变成了侍应手上的托盘,而学生们则变成了顾客,让学生尝试向我提出各种要求:如I like hamburgers. I like hot dogs. Can I have some cakes? 也尝试着让学生提出各种建议,如:Have some juice. Have some ice creams等。还要尝试着运用上各种礼貌用语,赞美用语,如Thank you. You’re welcome. Oh, it’s nice. I like it 等。学生们兴趣浓厚,他们在模拟的情景中尝试交流并进行交际,活学活用地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了。
二.直观式口语教学法——让学生会说
直观的教具在教学里一向手到重视。在一些学校多媒体设备不完备,资源缺乏的情况下,直观教学是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低年级儿童心理学表明低年级儿童在学习外语时心理和生理上有很多优势,短时记忆力强,好奇心重,模仿力强但较为直观,缺乏抽象能力。因而通过直观教学则能弥补这一不足。利用教具可以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授(Fun of English 3A) Unit3 This is my father. 是在教水果类单词时,老师可自带一些水果,或者可让学生带一些,让学生有直观感受到单词所对应的实物,同时对照实物练习口语的过程中,减少了学生内心中对英语单词的翻译过程,能直接见实物将英语单词脱口而出,学会用用语表达,从而做到快速而又自然地运用单词,而并非死记硬背式的单纯记忆。
对于高年级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可利用图片,挂图等直观教具,结合讲故事,复述等教学方法来充分练习学生的口语,从而在说的过程中巩固句型,语法等,例:Fun of English 5B)Unit4 Halloween,该单元中目标在与学生能运用句型;“What do you like?”,“Do you like…?”,“I like…”在A部分的教授中,可以利用挂图,学生听录音的基础上,用讲述的口气,将课文内容讲述给学生,并且让学生理解后根据挂图提示复述出课文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完成教学,还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内容,灵活的编写。
三.游戏式口语教学法——让学生敢说
游戏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兴趣,并最大限度的保持这一兴趣,使学生资源,愉快地说英语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英语教学中,采用游戏是练习学生口语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首先,所用来的游戏应符合以下三条基本标准,1)它们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课堂教学多样化;2)它们能增加学生对外语的理解;3)它们将诱导学生去说这种新的语言。其次,采用的游戏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可采用些简单的,易操作的游戏。例如:在复习水果单词时,先把水果放在一只盒子里,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手去摸一摸,让学生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用英语说出该水果的名称,接着要求学生找一找该单词的“好朋友”;或者出示字母卡片,让学生排队组成一个个水果单词。这些活动比单纯让学生读单词有效得多。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则要组织些有难度的游戏,并有适当的奖惩制度。在学生明白游戏规则后,应尽量多的给学生参与的机会。由学生自行组织并参与其中。如,Fun of English 5B Unit6 A PE lesson中对指令的学习,可由老师师范,先发号指令“Put your hands on your shoulders”,“Touch your nose with your finger once”,而后,由学生自己发号指令,其余学生做,做错的给予惩罚;或是让学生分成6~8组上前表演。一个到两个学生发号指令,其余组员按指令做动作来练习。
E.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可以通过看电影、听英文歌曲,或者在网上学英语等多种方式来提升英语口语,其实学习英语只靠在课堂上学习是不行的,还需多加练习,贵在坚持
F.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质量
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是交际性原则,英语口语——学生说些什么是交际的主要内容。小学英语教学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和认知的特点与其他口语教学有所不同。兴趣是小学生认知的动力,他们头脑中没有很明确的求知欲,只有事物本身很有趣,很新鲜才能激起他的这种认识新事物的动机。因此,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提出了情景式、直观式、游戏式和儿歌式四种口语教学法。
一.情景式口语教学法——让学生想说
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有很多学生不愿开口说话,担心自己开口会说错,会遭人耻笑。这样“不语”的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位置。根据这一点,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可渐渐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渐渐地让学生产生想用英语表达的愿望。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高于抽象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事或物比较了解,而对只限于书上看到,学到的容易忘记。基于此英语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从“零”开始的学科,教师要绞尽脑汁把这虚无缥缈的东西在学生脑中留有深刻印象,就得靠依靠现实的生活情景了。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另一方面,增强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教What are you doing?时,设置一个情景:让一个学生捧着本书,然后回答:I’m reading 。这样既实际又贴近生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
再者,小学生爱玩、爱动、好表现自己,因而把课文的对话创设成情景,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进行交流,学习语言是最恰当不过了。如复习“Let’s eat”(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们进入到餐厅里,再以“Old MacDonald has a farm”这首歌,营造了一个气氛,接着把帽子戴上,此时教师变成了“waitress”(女侍应),手里的书变成了侍应手上的托盘,而学生们则变成了顾客,让学生尝试向我提出各种要求:如I like hamburgers. I like hot dogs. Can I have some cakes? 也尝试着让学生提出各种建议,如:Have some juice. Have some ice creams等。还要尝试着运用上各种礼貌用语,赞美用语,如Thank you. You’re welcome. Oh, it’s nice. I like it 等。学生们兴趣浓厚,他们在模拟的情景中尝试交流并进行交际,活学活用地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了。
二.直观式口语教学法——让学生会说
直观的教具在教学里一向手到重视。在一些学校多媒体设备不完备,资源缺乏的情况下,直观教学是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低年级儿童心理学表明低年级儿童在学习外语时心理和生理上有很多优势,短时记忆力强,好奇心重,模仿力强但较为直观,缺乏抽象能力。因而通过直观教学则能弥补这一不足。利用教具可以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授(Fun of English 3A) Unit3 This is my father. 是在教水果类单词时,老师可自带一些水果,或者可让学生带一些,让学生有直观感受到单词所对应的实物,同时对照实物练习口语的过程中,减少了学生内心中对英语单词的翻译过程,能直接见实物将英语单词脱口而出,学会用用语表达,从而做到快速而又自然地运用单词,而并非死记硬背式的单纯记忆。
对于高年级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可利用图片,挂图等直观教具,结合讲故事,复述等教学方法来充分练习学生的口语,从而在说的过程中巩固句型,语法等,例:Fun of English 5B)Unit4 Halloween,该单元中目标在与学生能运用句型;“What do you like?”,“Do you like…?”,“I like…”在A部分的教授中,可以利用挂图,学生听录音的基础上,用讲述的口气,将课文内容讲述给学生,并且让学生理解后根据挂图提示复述出课文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完成教学,还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内容,灵活的编写。
三.游戏式口语教学法——让学生敢说
游戏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兴趣,并最大限度的保持这一兴趣,使学生资源,愉快地说英语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英语教学中,采用游戏是练习学生口语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首先,所用来的游戏应符合以下三条基本标准,1)它们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课堂教学多样化;2)它们能增加学生对外语的理解;3)它们将诱导学生去说这种新的语言。其次,采用的游戏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可采用些简单的,易操作的游戏。例如:在复习水果单词时,先把水果放在一只盒子里,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手去摸一摸,让学生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用英语说出该水果的名称,接着要求学生找一找该单词的“好朋友”;或者出示字母卡片,让学生排队组成一个个水果单词。这些活动比单纯让学生读单词有效得多。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则要组织些有难度的游戏,并有适当的奖惩制度。在学生明白游戏规则后,应尽量多的给学生参与的机会。由学生自行组织并参与其中。如,Fun of English 5B Unit6 A PE lesson中对指令的学习,可由老师师范,先发号指令“Put your hands on your shoulders”,“Touch your nose with your finger once”,而后,由学生自己发号指令,其余学生做,做错的给予惩罚;或是让学生分成6~8组上前表演。一个到两个学生发号指令,其余组员按指令做动作来练习。
对于游戏的选择上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同时可有选择的改变,结合直观教学手段,呈现实物,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说英语,用英语来交流,达到“寓教于乐”。
英语口语的教学不仅仅限于教学,在小学教育中低年级英语的课时约每周三节,中、高年级每周英语课时为4节。因此,可以看到除了完成正常的英语教学任务外,用于学生练习口语,开口说英语是少之又少。尽管教师在课堂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开口练习口语,但这些时间是非常少的。再者,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是与周围环境的脱离,在课余时间形成良好的英语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最有效地便是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它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很能激起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多方面发展英语才能。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活动课时间给学生欣赏一些英语卡通片,利用课前和课上的五分钟,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英语歌曲,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感受英语氛围,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的环境。教师只有在英语教学中真正将视、听、说相结合,让学生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达到英语口语的提高。
四、儿歌式口语教学——让学生乐说
儿歌是少儿口头传唱的歌谣,它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是语言的启迪,是孩子们最有效的学习工具。英语儿歌由于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浅显,节奏明快,是活在孩子们口头上的英语文学。它很容易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保持少儿的学习动力,是非常适合孩子门学习的一种形式,也是英语口语教学的一种方法。
为了增加学生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把一些孤立的单词用儿歌串连起来,帮助学生记忆,并运用,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不知不觉得喜欢上用用语进行口头表达。下面笔者就将自己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几类英语儿歌作简单介绍:
1.联想式儿歌:儿童自言自语,用英语儿歌表达自己感兴趣的的事物。
Birds, birds, fly, fly, fly;
Birds, birds, I like birds.
Cats, cats, catch, catch, catch;
Cats, cats, I like cats.
2.对话式儿歌:儿童之间一唱一和,以对儿歌的方式展示一段真实的生活情境。
Matter, matter, what’s the matter?
Cold, cold, I am cold.
Jacket, jacket, here’s a jacket.
Thank you, thank you.
Not at all.
Six, six, six o’clock;
Up, up, get up.
All right, all right.
Goodbye, goodbye.
Seven, seven, seven o’clock;
School, school, go to school.
OK, OK.
See you, see you.
3.问答式儿歌:儿童一问一答,可以就有趣的问题自问自答,也可以互相问答。
Doing, doing, what am I doing?
Sweeping, sweeping, I am sweeping.
Doing, doing, what am I doing?
Washing, washing, I am washing.
……
Blue, blue, what is blue?
Sky, sky, sky is blue.
Green, green, what is green?
Grass, grass, grass is green.
以上四种口语教学方法只有综合使用,循序渐进,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才能让学生的英语表达逐步从“不想说”“不会说”“不敢说”“不愿说”的尴尬处境中走出来。
总之,英语口语教学不只是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了英语日常口语,了解了语言的文化含义,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见解的能力。
G. 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真正掌握”。口语训练是英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英语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需要教师花大力气的难点,学生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怕开口,羞于开口的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说,会说,善说.作为英语教师,应当寻求对策,加强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英语口语交际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无法实施起来的原因 1.1 基础知识薄弱,学生无法开口。丰富的交流需要丰富的知识支撑。大部分小学生英语英语词汇量很少, 他们甚至不会读口语句,更谈不上进行口语活动。而且有部分学生在口语练习过程中明显的表现的很紧张,焦虑,甚至害怕。在焦虑畏惧等的影响下,学生用于记忆和思维加工的能量减少,使学生的语言输出效率降低。在课堂上学生常常表现为沉默,无法开口。 1.2 课堂脱离语境,学生不敢开口。交际教学思想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语境之中。由于母语的影响,学生平时缺少像学习母语时真实的语言环境,英语口语练习也往往是教师控制的、机械的操练。师生间、生生间、学生和文本之间缺乏信息上、情感上有意义的交流,学生缺少轻松愉快说英语的氛围。学生在课堂上不乐于参与、不敢开口。 1.3 班级人数较多,学生没机会开口。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现在大多数学校是大班教学,即每班有超过三十个学生,相当多的班级甚至达到五六十个学生,学生间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些给教师组织口语训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课堂上许多学生没机会开口。 然而教学实践证明,小学英语课堂仍是说英语、用英语交流的主渠道。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从课堂教学抓起,了解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多方位、多角度地实施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优化小组学习,发挥评价激励功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全体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地“说”起来。 2.1 实物创设情境。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在英语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多说、多练。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反复单调地操练,会变得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低。如果通过具体表演和反复做游戏,那么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例如,我在教学Is this a\an ……?这个句型时,把它和以前的句子连起来组成一组小对话,通过实物作道具来完成。我事先准备好苹果、梨、香蕉、动物(玩具)、汽车(玩具)等装在一个小纸箱里,然后请一个学生上来,被蒙着眼睛从箱里拿出一件物品,其他同学便问:“What is it ?”他则猜测:Is this a/an---?若说错了,则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这样同学们就来兴趣了,争着想来一试。又如,在教学到别人家做客,主人和客人在进门时的对话,我就地取材,让一个学生做客人,在门外站着。一个学生做主人,在教室内站着。客人敲门(按门铃),主人问:“Who is it? ”客人在门外回答:“It′s me.”或“I′m┅┅”然后主人开门说:“ Come in,please .Sit down ,please.” 虽说这个对话比较简单,但低年级的学生要说好、练好也要花时间才能做到。采用这种情景对话能使学生的兴趣倍增,争着来练习,表演对话。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下学习并运用了语言,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教会他们观察,真是一举多得。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 2.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交际情景氛围。口语交际课在进行教学时用人或实物体现不出气氛,就需要多媒体制作软件来帮助完成课堂教学。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语言对学生口语发展影响不可低估。要让学生从小学会理解、分析、判断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选择和利用合适的信息源,逐步培养学生的陈述、说明、辩论的能力,培养人际和谐交流的态度。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十分感兴趣。根据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内容,还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逼真、更生动。 2.3 学生表演创设情境。交际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听说过程是一个理解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过程。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浓厚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
H.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口语是传递信息的主要渠道。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求人们必须具有高质量的口语交际水平。《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两点: 1、示范引导,提高说话能力 创设说话情境,使学生有表达的欲望,这是说话训练的第一个环之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示范,加以引导,让学生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这一课时,狼和小羊的对话很形象,讲到此处,我引导学生想一想,你能当这个狼吗?试试好么?然后,教师进行示范:狼很想吃小羊的样子。在教师的启发示范下,大家争先恐后,跃跃欲试,在尝试中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2、辩论赛场,激发表现欲望 辩论,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见解,揭露对方的缺陷,以使自己的观点有立足之地。辩论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辩论中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精心筛选,严密组织语句,锻炼了自己的听、说、读的能力。如教学《放弃射门》时,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营造课堂辩论的气氛,辩论的观点上“福勒放弃射门,到底应不应该?”正方和反方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还可以使用自己查找到的资料。这样,课堂显得非常热闹,学生们的表现都非常精彩,言辞犀利,很有“辩论”的味道。整个教学从教师的包办中走出来了。教师没有任何暗示性的语言偏袒某一方,课堂上,教师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学生不再感到发言是一种痛苦,一种无奈,一种负担,而是自己用智慧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I.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效性
一、对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理解
Dialogue(会话)来自希腊文dialogos一词。Dia不仅有“二”的意思,而且有“之间”、跨越、通过的意义;logos包含有思想,理性、判断的意义。组合起来,Dialogue含有意义之流动的意思,即意义在个体之间或通过个体而流动。Dialogue的学习是交流的过程,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只有在交际活动中才能被有效的掌握。因此,交际既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
小学英语会话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交际能力,提高会话技巧,最终习得并自如地驾驭语言能力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目前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存在的低效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常出现会回答问题而不会提问的现象;交流时不能自然地引发话题;经常无话可说,有时不知从何说起;会话内容单一,经常出现为回答而回答的现象,回答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不符;大部分学生只能针对所学的对话做一些替换练习;多数学生在语境中自主交流有一定的困难;学生会读会背不会运用或在具体的应用中反应会慢几拍等。
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把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归纳为重词句,轻交际;重活动,轻情景;重机械操练,轻意义练习。重词句,轻交际主要表现为会话课教学中过分关注对词汇与句式的教学,忽视了语言交际,枯燥的词句练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打折扣,无法达成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重活动,轻情景主要表现为:会话课堂中缺乏能促使学生思考的会话活动,大量的机械练习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呆板,使得课堂交流缺乏生动性和鲜活性。重机械操练,轻意义练习主要表现为:教师过多地关注活动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而忽略了语言活动的实际效果,致使教学目标未能达成。
三、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情景性
交际离不开语境,因此会话教学也应该力图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下进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情景,在自然的情景中习得语言,使用语言并最终提高语言。情景下的语言才是生活中的语言,自然生成的语言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和使用场合,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情感,内化语言,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行程和发展。
(二)整体性
整体语言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的整体性,认为语言知识不能肢解,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在会话教学中,处理会话文本的环节应该特别注意整体呈现。语言输入和输出都应该遵循整体原则,通过听、看获取功能表达方式,通过说、演培养学生真实交际能力。
(三)活动性
现代外语教学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要求创设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反复感知,体验,操练语言并最终掌握语言。活动的设置要求多样性,实效性强,并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
(四)主体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课程基本理念里,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此所有的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已知未知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生理特点,尊重爱说爱唱爱动爱演的天性,设计出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并在此过程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小组活动互帮互助,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面,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五)生活性
目前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课堂存在明显的非真实交际现象,很大的原因是设计的情景并非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离学生实际较远,从而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或者仅仅套用词汇句型完成虚假交际。因此,会话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真实的课堂让他们充分理解语言使用的意义,从而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使用的距离。
四、创设语境是提高会话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语境的定义很广,而且不同学派、不同学科的人们对其认识也各有不同。一般而言,语境就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它包括以下三个要素:一个要素是语言语境,即文章或言谈中话题的上下文或上下句;另一个要素是人们交际时所共处的社交语境,即说话人使用语言和听话人理解语言的客观环境,如交际场所、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等(非语言语境);第三个要素是交际双方各自不同的认知环境,即各自不同的经验、经历、知识等足以影响交际认知的种种情况。
语言展示情景,情景又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在某种语境下学习外语,或所学习的外语材料包含着一定的情景,则学习者容易理解和记忆。会话教学离不开情景,语言交际更离不开情景,学习只有通过交际活动才能真正掌握语言。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某些真实的情景搬入课堂,但却能模拟真实的情景,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语言。因此,在会话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在语境中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创设语境提高会话教学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笔者在2014东城区基本功大赛中授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下册unit9 Hot soup第三课时。教材中呈现了Ken和Ann 去厨房取食物这样一个对话范本,其中包含了运用Is that water cold?来询问食物的特点,从而很自然运用I want…/I don’t want来表达自己是否需要。这个场景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的交际意义非常突出,因此设计合理有效的语境显得非常必要。
(一)巧设大语境,自然贯穿各个环节
【大情境呈现】 PPT图片呈现Ann’s birthday这个大情境。
T: What’s that?
Ss: It’s a birthday party.
T: Whose birthday party is it?
Ss: It’s Ann’s birthday party.
T: Ann, Ken and their friends are singing and dancing at the party, but Ann isn’t here now. Where is she? Can you guess?
S: Maybe she is preparing the food.
本课时的会话内容呈现的是Ann 和Ken在厨房取餐的一个场景,对于一节完整的会话教学来说,情景太过单调,人物单一,不利于学生大范围的参与和情感的真实投入,因此,本课巧妙设计了Ann的生日聚会这个大情境。另外,教材提供的对话文本和听力练习,板块的痕迹较重。如果按照传统的板块教学模式,会使孩子们学习起来思维产生断裂,知识的学习显得生硬,语言的使用非常牵强。而生日party这个大情境的设置,使所有的板块很自然地融入情境中,学生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思维非常连贯。
(二)创设小情景,运用语言真实交流
【情景一】视频呈现小主人公Ann在厨房为朋友们准备食物的场景。
T: Ann prepares some yummy food and drink for her friends. What are they in the kitchen? Can you guess?
Ss: Maybe some chicken, some hot dogs…
T: Let’s watch a video! What food or drink can you see in the kitchen?
Ss: I can see some cold milk/hot soup/sweet ice cream…
视频真实地再现了Ann在厨房里向伙伴们介绍美食的情景,孩子们乐于知道Ann的生日聚会都有哪些好吃的食物,因此注意力很集中,通过观看视频和谈论食物唤起了相关食品词汇以及部分形容食物的形容词,从而使词汇的复习应交际的需要而产生。
【情景二】课堂呈现孩子们在生日聚会上品尝相关美食的情景。
T: Are you thirsty or hungry now? Here’re some food and drink at the party. Let’s have a look! Here’s an orange. Is that orange sour? You can come here to eat it.
部分学生上前品尝橘子,香蕉,牛奶,果汁等并向全班同学汇报品尝后的结果。
Ss: Is that orange sour? Is that milk cold? Is that juice sweet?
S: No, it isn’t. It’s sweet./Yes, it is.
品尝聚会上美食的真实情景激发了孩子们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的愿望,使本课的难点句型在轻松的交流氛围中得到突破,同时答案也是基于孩子们亲身品尝而得到,他们乐于参加这个活动,乐于使用语言进行问答。
【情景三】视频呈现生日聚会上孩子们向主人Ann取餐的情景。
T: It’s dinner time! Ann’s friends go to the dining room. Ann can help them.
What do they want? Let’s watch!
Ss: They want some sweet corn/sweet juice/ hot noodles.
T: Do you want to eat or drink at the party? OK! I am Ann now. Who can come to choose your favorite food.
三个学生模仿视频中取餐的对话上前来取餐,与老师完成四人一组的取餐示范。
T: Let’s do a group work. Four students in a group. One is Ann. The other three students choose your favorite food from Ann.
取餐的情景设计使最终的产出活动依然紧紧围绕真实交际而展开。在模拟的语言情境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基于真实的交流,表达相对真实的需求。因为情境设置的真实合理,使孩子们的语言输出不再局限于本课学习的句型,而是孩子们自然调动了已有的语言知识,使对话显得更加真实和多样。
会话教学是一种比较难操作的课型,作为教师,关键要根据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句型和难点句型,通过创设情景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操练语言的机会,巧妙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提高会话教学的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