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突破口语英语
这个问题太大了,其实口语破冰并不难,但是如果没有训练对象或者自己不好意思张口,很难突破的。最好是有一个环境,大家都讲英语,或者跟外教什么的去交流,不用害怕,相信自己能应付得了。坚持一下就突破了。
B. 英语口语需要如何突破
般来说,衡量一个人口语水平高低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口齿是否清楚;
2.流利程度;
3.语法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4.内容是否充实,逻辑是否清楚。
这些是衡量会话能力的主要标准。针对以上标准,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大致可分作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进行模仿。背诵。复述练习。目的是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流利程度,培养英语语感。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如阅读。做练习题,听英语磁带,看英语录像和电影等,来扩大词汇量。掌握英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扩大知识面和训练英语逻辑思维能力,准备会话前,要对常用的词(组)、短语等熟练掌握,“熟练”是与人会话的前提,只有熟练,在会话时才能流利。熟练的标准就是要达到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主要进行大量的会话练习,与他人对话、讨论,基础好的可练习口译,自己讲英语故事等等。
(一)模仿
模仿是学习外语主要方法之一,模仿的原则:一要大声模仿。这一点很重要,模仿时要大大方方,清清楚楚,一板一眼,口形要到位,不能扭扭捏捏,小声小气地在嗓眼里嘟嚷。刚开始模仿时,速度要慢些,以便把音发到位,侍把音发准了以后,再加快速度。直到能用正常语速把句子轻松他说出来,脱口而出。
大声模仿的目的是使口腔的肌肉充分活动起来,改变多年来形成的肌肉的习惯运动模式(汉语发音的运动模式),使嘴与大脑逐渐协调起来,建立起新的口腔肌肉的运动模式(英语发音的运动模式)。若在练习时总是小声在嗓眼里嘟嗓,一旦需要大声说话时,就可能发不准音,出现错误。二要随时都准备纠正自己说不好的单词。短语等。有了这种意识,在模仿时就不会觉得单调。枯燥,才能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模仿,这种模仿才是真正的模仿,才能达到模仿的目的,也就是要用心揣摩、体会。三要坚持长期模仿。一般来说,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不是短期模仿所能达到的,对于有英国英语基础的人学说美国英语是如此,对于习惯于说汉语的人学说英语更是如此。过度需要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取于自学者的专心程度。练习模仿是件苦差事,常常练得口干舌燥,此时一定要坚持,喝口水继续练。练模仿和烧水是一个道理、今天烧把火,水刚热,就把火撤了,明天又是如此,水永远也烧不开。
模仿的标准:模仿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模仿好了呢?简单他说就是要“像”,如果能够达到“是”就更好了,但不一定要达到“是”。“像”是指模仿者的语音,语调等都很接近所模仿的语言,“是”就是不仅在语音。语调等方面都很接近所模仿的声音,而且非常逼真。连嗓音也基本一样,简直可以以假乱真。我们不要求也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
模仿的具体方法,第一步,模仿卑词的语音。模仿时要一板一眼,口形要正确,口腔肌肉要充分调动起来,刚开始模仿时,速度不要过快,用慢速模仿,以便把音发到位,待把音发难了以后,再加快速度,用正常语速反复多说几遍,直到达到不用想就能用正常语速把句子轻松他说出来(脱口而出),对于自己读不准或较生疏的单词要反复多听几遍,然后再反复模仿,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练,在那些常用词上下功夫,尽量模仿得像一些。 第二步,模仿词组的读法。有了第一步的基础,这一步就容易多了。 重点要放在熟练程度和流利程度上,要多练一下连读。失去爆破、不完全爆破,同化等语音技巧。 第四步,段落及篇章模仿,重点在于提高流利程度。打开录音机或收音机跟着模仿,“他”说你模仿,同步进行。目的要提高口腔肌肉的反应速度,使肌肉和大脑更加协调起来。
模仿练习时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害羞心理。害羞心理一方面源于性格,一般性格内向的人,讲话时易小声小气,这对学习英语语音语调很不利,要注意克服。另一方面是源于自卑心理,总以为自己英语水平太差,不敢开口,尤其是当与口语水平比自己高的人对话时,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是学好口语的前提。
(二)复述
学英语离不开记忆,记忆不是死记硬背,要有灵活性。复述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训练口语,记忆单词。句子的形式。
复述有两种常见的方法。一是阅读后复述,一是听磁带后复述。我认为后种方法更好些,这种方法既练听力,又练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提高听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克服听完就忘的毛病。
具体方法:要循序渐进,可由一两句开始,听完后用自己的话(英语)把所听到的内容说出来,一遍复述不下来,可多听几遍,越练重听的遗数就越少。在刚开始练习时,因语言表达能力、技巧等方面原因,往往复述接近于背诵,但在基础逐渐打起来后,就会慢慢放开,由“死”到“活”。在保证语言正确的前提下,复述可有越来越大的灵活性,如改变句子结构,删去一些不大有用或过难的东西,长段可以缩短,甚至仅复述大意或作内容叙要。
复述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一般来说,所选资料的内容要具体生动,有明确的情节,生词量不要太大。可选那些知识性强的小短文。开始时可以练习复述小故事,有了基础后,复述的题材可扩展开些。
复述表面看慢,实际上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如果时间较充足,可以在口头复述的基础上,再用笔头复述一下,这样做可以加深掌握语言的精确程度,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C. 如何短时间突破英语口语
就是多听听力多练习啊,还有就是多读读多说说,要坚持啊
D. > 如何突破英语口语
一般来说,衡量一个人口语水平高低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口齿是否清楚; .流利程度; 3.语法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4.内容是否充实,逻辑是否清楚。 这些是衡量会话能力的主要标准。针对以上标准,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大致可分作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进行模仿。背诵。复述练习。目的是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流利程度,培养英语语感。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如阅读。做练习题,听英语磁带,看英语录像和电影等,来扩大词汇量。掌握英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扩大知识面和训练英语逻辑思维能力,准备会话前,要对常用的词(组)、短语等熟练掌握,“熟练”是与人会话的前提,只有熟练,在会话时才能流利。熟练的标准就是要达到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主要进行大量的会话练习,与他人对话、讨论,基础好的可练习口译,自己讲英语故事等等。 (一)模仿 模仿是学习外语主要方法之一,模仿的原则:一要大声模仿。这一点很重要,模仿时要大大方方,清清楚楚,一板一眼,口形要到位,不能扭扭捏捏,小声小气地在嗓眼里嘟嚷。刚开始模仿时,速度要慢些,以便把音发到位,侍把音发准了以后,再加快速度。直到能用正常语速把句子轻松他说出来,脱口而出。 大声模仿的目的是使口腔的肌肉充分活动起来,改变多年来形成的肌肉的习惯运动模式(汉语发音的运动模式),使嘴与大脑逐渐协调起来,建立起新的口腔肌肉的运动模式(英语发音的运动模式)。若在练习时总是小声在嗓眼里嘟嗓,一旦需要大声说话时,就可能发不准音,出现错误。二要随时都准备纠正自己说不好的单词。短语等。有了这种意识,在模仿时就不会觉得单调。枯燥,才能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模仿,这种模仿才是真正的模仿,才能达到模仿的目的,也就是要用心揣摩、体会。三要坚持长期模仿。一般来说,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不是短期模仿所能达到的,对于有英国英语基础的人学说美国英语是如此,对于习惯于说汉语的人学说英语更是如此。过度需要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取于自学者的专心程度。练习模仿是件苦差事,常常练得口干舌燥,此时一定要坚持,喝口水继续练。练模仿和烧水是一个道理、今天烧把火,水刚热,就把火撤了,明天又是如此,水永远也烧不开。 模仿的标准:模仿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模仿好了呢?简单他说就是要“像”,如果能够达到“是”就更好了,但不一定要达到“是”。“像”是指模仿者的语音,语调等都很接近所模仿的语言,“是”就是不仅在语音。语调等方面都很接近所模仿的声音,而且非常逼真。连嗓音也基本一样,简直可以以假乱真。我们不要求也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 模仿的具体方法,第一步,模仿卑词的语音。模仿时要一板一眼,口形要正确,口腔肌肉要充分调动起来,刚开始模仿时,速度不要过快,用慢速模仿,以便把音发到位,待把音发难了以后,再加快速度,用正常语速反复多说几遍,直到达到不用想就能用正常语速把句子轻松他说出来(脱口而出),对于自己读不准或较生疏的单词要反复多听几遍,然后再反复模仿,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练,在那些常用词上下功夫,尽量模仿得像一些。 第二步,模仿词组的读法。有了第一步的基础,这一步就容易多了。 重点要放在熟练程度和流利程度上,要多练一下连读。失去爆破、不完全爆破,同化等语音技巧。 第四步,段落及篇章模仿,重点在于提高流利程度。打开录音机或收音机跟着模仿,“他”说你模仿,同步进行。目的要提高口腔肌肉的反应速度,使肌肉和大脑更加协调起来。 模仿练习时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害羞心理。害羞心理一方面源于性格,一般性格内向的人,讲话时易小声小气,这对学习英语语音语调很不利,要注意克服。另一方面是源于自卑心理,总以为自己英语水平太差,不敢开口,尤其是当与口语水平比自己高的人对话时,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是学好口语的前提。 (二)复述 学英语离不开记忆,记忆不是死记硬背,要有灵活性。复述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训练口语,记忆单词。句子的形式。 复述有两种常见的方法。一是阅读后复述,一是听磁带后复述。我认为后种方法更好些,这种方法既练听力,又练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提高听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克服听完就忘的毛病。 具体方法:要循序渐进,可由一两句开始,听完后用自己的话(英语)把所听到的内容说出来,一遍复述不下来,可多听几遍,越练重听的遗数就越少。在刚开始练习时,因语言表达能力、技巧等方面原因,往往复述接近于背诵,但在基础逐渐打起来后,就会慢慢放开,由“死”到“活”。在保证语言正确的前提下,复述可有越来越大的灵活性,如改变句子结构,删去一些不大有用或过难的东西,长段可以缩短,甚至仅复述大意或作内容叙要。 复述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一般来说,所选资料的内容要具体生动,有明确的情节,生词量不要太大。可选那些知识性强的小短文。开始时可以练习复述小故事,有了基础后,复述的题材可扩展开些。 复述表面看慢,实际上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E. 怎样提高英语口语
首先要多听,可来以拿高中书本源附带里面的磁带,用复读机多听,仔细听,听多了,可以试着离开课本,去练习听力。
还可以上一些英语网站,听听英文歌曲,看英文电影。
如果你是打基础,可以对着英文内容听,听多了,熟练了,就可以直接尝试不看文章,看看自己能不能听懂。
多练习,祝你提高口语顺利~!
F. 如何将英语口语和英语思维相结合
在很多人身上,中国式英语是很显著的一个错误,包括我自己也是,回别看我是英语翻答译专业的学生,但是我有很多中国式英语,甚至连我的思维有时候都是偏向于中国式的,所以我建议那些没有英语思维的人,可以找一些翻译方面的书来看一下。
我今年上大二,新开了一门课叫做翻译导论,学完这本书你真的能纠正好多思维方面的错误,你知道中文思维和因为思维的侧重点不同,而且翻译的方式不同,他们句子的中心不同,所以你在讲口语的时候就会格外的注意到这几点,避免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外国语专业的最难学的专业就是翻译专业,他需要掌握两种语言,包括说话还有写作,还有听力等,所以你可以去学一下翻译方面的书籍,这样可以纠正你的思维,并且学到一些地道的口语表示方法。
G. 如何通过自己练习提升英语口语
首先,你要清楚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口语不是翻译,也不是造句”
第一,要认清口语和翻译的关系。
很多人天真的以为,那些口语很好的中国人,是他们翻译得很快,一个词语,一个句子,能立刻想到对应的英文。我不会讲英语就是我翻译得太慢了,一个词语我要想很久才能想到对应的英文单词,短语,固定用法,句子也是!我需要更多的练习,对话训练能锻炼我翻译的速度和反应速度,只要我多说,那就能慢慢加快到能进行正常交流的速度。
这种认识是大错特错,能用英语交流的人,说英语的时候是根本不会想汉语的。
你应该有过体会,在英语交流中,如果你听到每个字,每句话,都要去想中文意思,再理解,那肯定听不懂,人家都说哪里去你还在想第一句,甚至前半句。
如果你要说什么,你都要先想好汉语,然后翻译成英文说出来,那肯定行不通,
想一句话得花多长时间?谁能站在那等你磕磕绊绊的半分钟说一句话?说出来都还狗屁不通,而且你根本没那么强的翻译能力,每句话都能把你卡住。
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如果按照翻译式的思维去听一句话,正常语速下,一句话到第四个单词,你就开始跟不上了。真正会说英语的人,当他们在说英语的时候,思维模式就是英文模式,我们就称为英语思维,并不会在中文和英文之间切换。
有英语思维就能进行听说交流,没有英语思维就不能,这个就是绝对的分水岭。你要问那些做口译的,同声翻译的是怎么回事? 那你要清楚,那些人是有了英语思维,有了正常使用英语的能力,然后再去学的翻译这项技能。翻译,是在你已经掌握两种语言的条件下,经过专门的训练而获得的一项技能。
第二,口语也不是造句。
语言也不是思考的结果,不是通过造句形成的。你现在说英语的时候,说一句话要去回忆单词,然后通过语法规律把单词组合一起,组成句子,这就是造句,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但是你想想,你在说汉语的时候,你在脑子里思考的仅仅是你要表达的观点,你不会去思考句子本身啊,你不会去想用什么词,什么句型,一瞬间都不会去想。
你应该有过这种经历,面对老外的时候就没话说了,为什么?当你在用母语交流的时候,在听,在说的时候,你脑子里会不断的思考对方的观点,和自己要表达的观点。但是,当你在用英语交流的时候,你脑子里全部都是语言本身,你在努力的理解对方的句子,单词,回忆自己要用的单词,句型,语法,你没有空间去思考观点,所以这时候,你的反应就是,我跟他没啥好说的。
语言不是造句,而是一种反复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所以,你可以去调查,对话练习对于口语的提升效果是极其有限的。但是目前,不管是外教、陪练,还是英语角,这些模式都是对话练习,对话练习的本质就是翻译和造句练习,每听一句都要去翻译,每说一句话都要去造句,没有触及到英语思维这个本质的问题。
有了对口语的基本认识,那么你还需要一样东西——耳朵
十聋九哑,在任何国家,不管说什么语言的国家,天生的聋子,那一定是哑巴,这个是自然规律。能听得懂一种语言,只要没有心理或者生理障碍,那就能说这种语言,说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这个也是自然规律。你凭什么认为你能不受规律的限制,在听不懂英语的情况下就能说英语呢?
听”是音频信息输入,“说”是信息输出。信息是必须先输入了才能输出。这点很好理解,你不把水先注进桶里,你也别想从桶里倒出水来。所以,我们能说是因为我们能听。
而且信息的输出量必然小于信息的输入量,因为中间有损耗。我们口语水平会受限于我们的听力水平。
有人说,我没听过,但是在书上看过的内容,那也是信息输入啊,不对,阅读那种是视觉信息的输入。只有听,那才是声音信息,你要说,那需要的是声音信息。
想想有些去上外教口语课的同学,对方说什么都听不懂,只有不断的尬尴的回应yeah~~yeah~ahuh,装作很认真的在思考,然后心里一直盼着快点结束,这是何苦呢?一个小时几百块钱学到了什么?
其实除了上面说的“听力”和“英语思维”,还有第三个元素,就是表达体系的建立,语言文化特质等等,这个在这里不多述了,如果前面两项问题能够解决,那么这些问题应该已经被顺带解决得差不多了,即使还没解决,那么也问题不大,基本的交流不会受影响。
要解决口语,其实就是解决听力和英语思维问题,但是这两样东西水就深了。我看很多人练习听力的方式是简单粗暴,就一直听,坐车听,躺床上听,这样是不行的。听得懂的始终是听得懂的,听不懂的就是无效信息,你再怎么听也是听不懂。你去看阿拉伯电视台,每天听,听10年,20年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或者你去听狗叫,你听10年就听懂了吗? 无效信息始终是无效信息。我们在SEST赛思学员的听力安排中,就是SEST标准化英语学习系统的精听部分,设计了很复杂的操作流程,就是为了提高听力训练的效率,一般情况下,按照合理的训练,10小时以内长度的听力材料就基本能解决听力问题了。总之听力是个精细活,针对不同阶段的选材、训练方式都要认真考虑,不能简单粗暴对待。
而英语思维问题的解决,并不是说有一种训练叫英语思维训练,也不是说有一种理论、方法,看懂了就具备英语思维了,这个很复杂。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听力和阅读训练加入一些元素和技巧,包括对单词的处理方式,让学习者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慢慢形成英语思维。
没有条件去找外教,找陪练的你,其实是幸运的,你至少站在一个正确的起点上了,只要路线正确,那一定能达到终点,需要考虑的就剩下效率高低,速度快慢问题。
H. 如何快速突破英语口语
英语口语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实际练习,最理想的方式还是和母语为英语的人练口语,这样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无论从词汇的选择上,语音语调上都能够得到比较实际的提高.
英语口语练习确实是多多益善的,但如果平时不能与母语为英语的人练口语的话,我们也可以找一些次之的方法自己来练口语,这样也可以有一定的提高,即使一个人独自练口语的时候没有人和你互动进行交流,但是只要开口说了,你就能逐渐找到说英语的语感,增加熟练程度,同时也可以增强你的信心.
自己练口语也有很多方法,也可以训练不同的英语能力,比如我们可以自己找一些听力资料来反复的听,或是大量的观看原生电影,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英语听的能力,另外自己一个人练习的时候恐怕要属“说”这个环节比较困难了,因为没有一个交流的对象,我们自己对话就会感觉很怪,甚至很难进行下去.
其实自己练习说也是可以的,这里介绍两个方法,首先我们可以对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等等在心里都可以用英语进行表达,如果有条件最好大声说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先不要考虑自己说的是否正确,语法是否无误,先要能够说出来,在自己有限的英语条件下把一件事情叙述完全.
另一个方法就是摸你对话,我们可以找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充分想象你在和一个人进行谈论这个话题,你可以分别饰演角色A和B以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英语语言的阻止,这样的练习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无论哪种最关键的就是我们一定要坚持练习,每天都要练口语,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否则在有效的方法也没用的.
I. 如何培养口语中的英语逻辑思维
我个人经验是首先要真的理解你说描述的话题,而不是仅靠背诵。事实上如果真的对文章话题大致框架即使不写出来也可以脱口而出——这些就需要长期英文逻辑思维写作和阅读的培养。但是,如果时间紧迫的话,建议你:
1.首先能把话题的脉络结构清晰的在脑中列出。
2.然后仔细考虑下,在写这个话题的时候你搜集了哪些资料——为什么选择这些资料?筛选掉的资料有哪些,为什么筛掉?——清楚的说出为什么选择这些资料而删除那些资料
3.以往的口语比赛中考官都是哪些人,他们平时有怎样的风格?喜欢怎样的提问方式和回答方式?
4.不知道你的口语比赛是什么话题?如果是和社会,商业,经济类有关系的,你还需要看些时政,考虑哪些时事要闻与你的话题有联系并能支持你的论点或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是计算机类、信息系统,物流,你需要从现实生活中举例说明其实用性。
5.英语也好,中文也好,平时的应变能力绝对起到关键作用。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不要紧张,跟着感觉走。实在答不出就说“sorry”,否则如果你不能自圆其说还要坚持回答的话只能说多错多。因为影响即时答辩的人其实是你自己,你的上句话和下句话之间没有可以支持的依据(其实经常有人跑题),那别人就很可能就这个问题一直追着你问(“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个词有时并非好事)
6.如果出现第5条情况,你就想办法转移他人注意力让这个话题就此打住吧。
7.再补充一句,在西方人的思维中事情往往没有绝对的对错。如果你只想着用你的观点去说服别人那么你一定会出现第5条的情况。记住最重要的是,让你自己的观点是成立并无懈可击的。即便别人对观点有别的想法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人们看事物的角度总有不同。你所要做的就是“自圆其说”,这是重点中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