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的哥哥史铁生 史岚 的阅读答案。
抬头仰望天空,天空是一面大大的玻璃,大得没有边际。玻璃后面好像是另一个世界,有些人靠近玻璃向下观望,就像坐观光电梯,里面人来人往。人们一律穿着黑衣,大多表情凝重,也有的行色匆匆。
我不记得我哭喊了些什么,总之我是冲着玻璃拼命地哭喊了。他——我哥哥,不知怎么从里面走出来了,一下就到了我的跟前,就像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一样,他胳肢我、捏我,跟我说:“你别哭,以后要是想我了,就到这儿来找我,到这儿就能看见我。”
我醒了。我从来没有做过这么清晰的梦,梦里的情景清楚极了,身上甚至有刚刚被他捏过的感觉。是啊,这么长时间没见面了,真想他。
我们兄妹年龄相差十二岁多,按照属相应该算是十三岁。在我刚开始的记忆中他就已经是个大人了。那时,他快念完初中了,因为“文革”学校不上课,他过得很逍遥。有时妈妈忙,他就去幼儿园接我。我们住在北京林业学院的宿舍,那时候操场上经常放电影,他想看,我也吵着要看,他只好一只手拿折叠椅,一只手抱着我去操场。因为我那时太小,看不太懂电影,经常看到一半就闹着要回家,他只好无奈地抱我回家。为此很多年以后他还经常提起,说我耽误了他看多少好电影。
还记得他插队走的那天,我和妈妈去学校送他。我那时五岁多,看到满街的大红标语,学校里锣鼓喧天、彩旗飘舞,还很兴奋,根本没注意到妈妈眼里含着泪水。他和同学们一起走了,我和妈妈回到家,这时我才猛然看到妈妈已经是泪流满面了,我也意识到要有好长一段时间见不到他了,于是赶紧跟着妈妈一起哭。过了不久,我们也被下放,要去云南了,妈妈写信给他,他从陕北回来和我们一起去云南。记得我们在昆明玩了几天,他就要返回陕北,我当时一点都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只是好奇他下次探亲是回北京看奶奶还是来云南看我们。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放学回来,看见妈妈哭了,我当时没敢问,晚上妈妈告诉我哥哥病了,我们可能要回北京。我不知道哥哥病得多严重,但是回北京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
我们回到北京的家,见了奶奶,铁桥哥哥当时也在。
好像没过几天,哥哥就从陕北回来了,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他走路需要一只手扶着墙,走得有点慢,但样子是高兴的,见到我们和邻居有说有笑。八岁的我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
爸爸一边带着哥哥到处看病,一边给我联系学校。由于我在丽江的学校不正规,户口又没落实,学校领导没有马上答应要我。爸爸只好提起哥哥,因为哥哥是这所学校毕业的特别优秀的学生,这么多年了,学校的老师们都没忘记他。于是我就插班上了二年级。可是我慢慢发现爸爸越来越沉默,有什么事只写信跟妈妈说。哥哥的情绪越来越差,病情也不见好转。我开始担心了,好像每天都悬着一颗心,老觉得要有什么不幸发生。
不久,哥哥走路越来越费劲了,他动不动就发脾气。看见他把鸡蛋羹一下扔向屋顶,把床单撕成一条一条,我吓得已经不会哭了,只是大气不出地看着,盼着这一天赶紧过去,可是又怕明天还会发生什么。我亲眼看见他把一整瓶药一口吞下,然后疼得在床上打滚,看见他一把摸向电源,全院电灯瞬间熄灭。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恐惧和绝望。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但有时候哥哥的情绪会变得很好,也许是暂时忘了病,他会高兴地和我玩儿,使劲地捏我、胳肢我,讲鬼故事吓我。我们俩一起在床上打滚,我夸张地叫唤。只有这时候,爸爸和奶奶才会露出笑脸。不久,哥哥住进了友谊医院。
哥哥在友谊医院一住就是一年多,他和医生、护士们都成了好朋友。我经常看见医院的走廊里挂着漂亮的黑板报,他们说那是哥哥写的;有时候哥哥又会拿来一本油印的医书,那是用他坐在病床上一笔一画刻的蜡版印成的。医生、护士每次见我们都夸他,也会惋惜命运对他的不公。我清楚地记得他是扶着墙走进了医院,一年多后,是朋友们背着、抬着他回到了家。
出院后的第一辆轮椅,是爸爸和邻居朱二哥一起设计、找材料,再拿着各种零件找地方焊接,最后自己组装而成的。有了它,哥哥就可以从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里出来,在院子里自由活动。他的第一辆手摇的三轮轮椅,是他的同学们凑钱买了送给他的,他摇着它去过好多地方,包括天坛。
在这期间他看了好多书,还自学了英语,后来又到街道工厂去干活。我去过他工作的街道小工厂,他管它叫小作坊。几间低矮的小平房,十几个大爷大妈每天在这里往一些旧家具上画山水、仕女。仕女的脸美不美,关键要看哥哥怎么画——他负责画脸,用他们的行话叫开眉眼。有时候,他摇着轮椅从工厂下班回来,会神秘地冲我伸过来一个拳头:“猜,是什么?”然后还没等我回答就张开手——是五块钱,是他领到工资给我的零花钱。
那时候,每到周末,他的小屋里就会挤满他的同学,他们聊天、唱歌、争论,热闹极了。这时候我总是坐在一边听着,觉得他们真了不起,崇拜他们什么都知道。我还经常翻看他的书,他那里老有好多书,是他的同学或朋友们带来的。后来我发现他在一大本一大本地写东西,他不说,开始也不让我看,但我知道他开始写作了,而且相信他一定能写成。
那些年文化和娱乐活动很少,所以看电影成了人们期盼的事。交道口电影院离我家不远,有时,我会花几毛钱买两张电影票,然后他摇着轮椅,我在旁边跟着。他把轮椅停在角落里,就坐在轮椅上看,看完我们一路聊着电影的内容回家。那段时间,我和哥哥经常交流,他心平气和地给我讲了好多事。
有一阵儿,他尝试着给一个工艺美术厂画彩蛋,我负责把鸭蛋抽成空壳。后来,妈妈为了让他开阔眼界,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我们俩一起兴奋地跟着电视学英语,看《动物世界》。他最爱看体育节目,我也不懂装懂地跟着看。
可是老天爷并没有饶过我们,我后来才慢慢体会到了妈妈心里承受着怎样的痛苦。哥哥的病虽然暂时平稳,但终身残疾是肯定的了。作为母亲,她要时时担忧儿子的将来,担忧他的生活和幸福。妈妈是请事假回来的,云南的单位早就停发了她的工资,而且一直在催她回去,可是家里又确实离不开她,当时她的心里承受着怎样的煎熬啊!本来就体弱多病的她身体每况愈下,终于有一天承受不住了。1977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她突然开始大口吐血,爸爸和邻居把她弄到哥哥的轮椅上,送去医院,她住进了重症病房。我去看她,她让我别害怕,嘱咐我照顾好哥哥,说她做个手术就好了。手术做完了,她一直昏迷。大家想尽一切办法,可是情况越来越糟。不到十四岁的我,守在妈妈身边,看着她艰难地呼吸着,我感到那么无助。当她在昏迷中痛苦呻吟、大声叫喊的时候,我吓得浑身发抖,躲到隔壁卫生间里打开水龙头,让流水的声音压过妈妈痛苦的叫声。终于,妈妈熬不住了,在昏迷了一周之后,扔下我们走了。哥哥的好朋友燕琨大哥背着哥哥去见了妈妈最后一面。
我居然没有哭,我不知道怎么办,哭不出来,整个人都傻了,隐约觉得这回这个家的天真塌了。送走妈妈之后好久,我不知道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只是机械地做着该做的事。如果能够就这样慢慢忘记痛苦该多好!可是我没料到,痛苦会慢慢地又如此强烈地向我们三个人压过来,让我们好几年都缓不过气来。
我不知道怎样描述我们三人当时的境况,我们表面上还像往常一样,忙着各自的事。哥哥仍然到街道工厂去干活,业余时间仍在写作。爸爸每天去上班,回来料理家务。我上中学。学校离家很近,中午放学回家,邻居朱大姐一家已经帮助哥哥进了门。我要么热一热爸爸早晨做好的饭,要么就和哥哥一起捣鼓点吃的,然后再去学校。我们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看似平静的日子,但我知道,我们的心里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对妈妈越来越强烈的思念,就像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把我们的心撕扯得支离破碎。
哥哥那么年轻就废了双腿,未来一片迷茫,偏偏他从小就优秀而要强。直到我也做了母亲,才真正体会到妈妈面对这样一个残疾的儿子,心里要承受怎样的痛苦。就像哥哥在文章里说的,上帝看妈妈实在熬不住了,就招她回去了。妈妈在天堂一定是个幸福的人。
妈妈走后不久,我们搬离了前永康的小院,住进了雍和宫大街26号的两间平房。在这里,哥哥的作品开始发表了。那时候家里经常会来好多人,有哥哥的同学——恢复高考后,他们大多考上了大学,还有文学圈里的作家、编辑。他们经常把哥哥的小屋挤得满满的。他们谈文学、谈时事、谈大学里的所见所闻,也谈对将来的想象。这段时间,家里总会有好多的文学书籍和期刊,我拼命地看,爱看极了,心里对文学充满了向往。也是在这段时间,哥哥的同学孙立哲因为受到“四人帮”牵连,也因为身体突发急病,身心备受打击,不愿意自己在家。他索性搬到我们家,我们在一起生活了一年多,像一家人一样。
记得那时候,我每天放学回家,爸爸一般还没回来,立哲哥哥已经在做饭了,我赶紧帮忙。他特会指使我,我忙来忙去地跟着他转,最后饭还是算他做的。不过他也挺有本事,有时候不知从哪弄来一条鱼,过几天又弄来一只鸭。基本上是哥哥凭着想象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然后我和立哲哥哥动手。不管味道如何,我们都吃得香极了。也有的时候,他们俩情绪都不高,躺在床上长吁短叹,后来我越发理解了他们当时的无奈。周围的同龄人都上大学或工作了,可他俩却因身患疾病,前途迷茫。尽管这样,他们都没放弃自己想要做的事儿,哥哥一直坚持写作,立哲哥哥一边在火炉上熬着药,一边趴在床上看着厚厚的医书,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
哥哥后来成为那么多人喜爱的作家,写出了那么多优秀的作品,但我知道他不会忘记我们一起度过的那段艰难的日子。他也许会和我一样有个永恒的梦,但我愿那梦不再是痛苦的,愿我们还能在梦里相见。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们一起闲聊时就经常谈到生死的话题。我常常问:“死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一切都消失,什么都没有了吗?”他说:“可能不是,等我死了,一定会想个办法告诉你。”我现在会常常想起他的这些话,会在心里和他聊天。我告诉他:我去给父母扫墓了,清明的时候我们去地坛了。参加完小水的毕业典礼,我告诉他:小水毕业了,开学就要读研了……我知道他也会用他的方式告诉我:他那里不再有病痛,他在那里能跑能跳……我们用我们特有的方式交流着,许多话不用说,但都能懂。天上、人间,相距并不遥远。
㈡ 我想学好英语和文学,但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循序渐进的学好它,各位业界人士指点一下吧!!
学习关键在于你的兴趣,往往你的兴趣越大你学习的动力越大,建议你从最基本的最感兴趣的开始。不知道你现在还在上学还是已经毕业,建议你能够融入英语与文学的圈子里,相互鼓励相互交流,这样的话容易学下去,贵在心有恒
㈢ 专论小说的文学理论书籍
《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写于一八八五年,是坪内逍遥的文艺评论,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理论著作。
明治以后,日本文坛流行两股风气,一是继承了江户幽默传统的戏剧文学,二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目的的政治小说。而《小说神髓》主张,文学应当排除道德和功利主义,立足客观描写。坪内逍遥提出的“写实主义”对近代日本文学的诞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卷主张小说最重要的是应该描写人情,并进一步阐释应描写当世的面貌和风俗,下卷则论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
《小说稗类》
喜欢读小说、写小说的人应该能体贴胡适把明、清之际的许多小说家“拉拔”到和古文家等高甚至更高一等的地位上去。虽然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只写到中唐的元、白诗便戛然而止,压根儿没从小说上说明白:中国文学是如何“永永脱离了盲目的自然演化的老路,走上了有意创作的新路”的。然而,在《白话文学史》书成近70年后,胡适的意见乃至于诸多考证研究与观念的发明,不该只被看成是“奖掖小说”、“揄扬当代”而已。他所触及的课题倘若不被进一步发现、开展,喜欢读小说、写小说的人恐怕也“永永”不会明白:从施耐庵到吴跌人是如何……
《巨匠与杰作》
毛姆对十大小说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的研究,可说是文学批评的典范之作。此处所涉及的,既有此类体裁之所以伟大的一些标准,亦有削弱其力量的瑕疵与异端。由一位小说巨匠所著的《巨匠与杰作》,实在是一部独一无二、不可估量的文学指南。
1 小说的艺术
2 亨利·菲尔丁和《汤姆·琼斯》
3 简·奥斯汀和《傲慢与偏见》
4 司汤达和《红与黑》
5 巴尔扎克和《高老头》
6 查尔斯·狄更斯和《大卫·科波菲尔》
7 福楼拜和《包法利夫人》
8 赫尔曼·麦尔维尔和《白鲸》
9 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
10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拉马佐夫兄弟》
11 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
12 尾声
《文学讲稿》
了解纳博科夫的艺术观,有助于阅读这部《文学讲稿》。不同于他的文学创作,在这部《文学讲稿》中,纳博科夫以简洁明晰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明确地表达了他对所讨论作品的看法。可以说,观点鲜明、独到是这部《文学讲稿》的一个特点。《文学讲稿》的另一个特点,是从本文出发,从分析作品的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入手,抓住要点,具体分析,充分突出了作品的艺术性,点明了作品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文学讲稿》还有一个特点,即较多地引用了作品的原文。这一方面保留了此书原为课堂讲稿的本色,另一方面也具体说明了作者的见解是如何形成的。饶有意味的是,经过纳博科夫的讲解,作品中那些原来并未显示出深长意味和特殊价值的文字,就像突然暴露在阳光之下的珍珠,骤然发出绚丽的光彩。
中译本序言
原编者前言
前言
优秀读者与优秀作家
简·奥斯丁(一七七五——一八一七)
《曼斯菲尔德庄园》(一八一四)
查尔斯·狄更斯(一八一二——一八七O)
《荒凉山庄》(一八五二——一八五三)
居斯塔夫·福楼拜(一八二一——一八O)
《包法利夫人》(一八五六)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一八五O——一八九四)
《化身博士》(一八八五)
马塞尔·普鲁斯特(一八七一——一九二二)
《斯旺宅边小径》(一九一三)
弗朗茨·卡夫卡(一八八三——一九二四)
《变形记》(一九一五)
詹姆斯·乔伊斯(一八八二——一九四一)
《尢利西斯》(一九二二)
文学艺术与常识
跋
附录
《小说的艺术》
我并不擅长理论。以下思考是作为实践者而进行的。每位小说家的作品都隐含着作者对小说历史的理解,以及作者关于“小说究竟是什么”的想法。在此,我陈述了我小说中固有的、我自己关于小说的想法。
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就使他的作品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他的行为、他的宣言、他采取的立场的附庸。
第一部分 受到诋毁的塞万提斯遗产
第二部分 关于小说艺术的谈话
第三部分 受《梦游者》启发而作的札记
第四部分 关于小说结构艺术的谈话
第五部分 那后边的某个地方
第六部分 六十七个词
第七部分 耶路撒冷演讲:小说与欧洲
《小说鉴赏-》
美国新批评派学者布鲁克斯和沃伦合编的一部短篇小说鉴赏集,是新批评理论观点和方法在小说批评与理论领域的体现。选用各种题材和多种风格的短篇小说,加以分析讨论和互相比较,提出鉴别好小说的一些原则,阐述小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小说批评与赏析的范例;目的是为了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提高他们的鉴赏力,使读者更新近于成功小说的真谛。
作为新批评派细读式批评和理论阐述的名著,本书帮助新批评派在美国大学的文学讲坛中确立了“文学批评”的地位,对文学教学与批评实践影响深远。它既是一本文学教科书,也是文学爱好者的自修读物。本书采用中英文对照,对于广大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文学爱好者和英语专业的师生来讲,它又是一部极佳的小说读本和难得的英语阅读材料。
《悠游小说林》
《悠游小说林》由安贝托·艾柯在美国哈佛诺顿所作讲座的六篇演讲稿汇集而成。在《悠游小说林》中,艾柯讨论了小说的形式和手法,包括作者是如何向读者发出寻找模范读者的信号,模范读者和模范作者的关系如何,以及叙事是怎样带领读者一步一步地迷失于小说深不可测的空间。
书中引文非常广泛,从爱伦·坡到曼佐尼,乔伊斯到普鲁斯特,甚至是流行小说作者伊安·弗莱明和米奇·斯皮兰。喜爱电影的艾柯还讨论了许多有关电影叙事的问题,包括《卡萨布兰卡》是否是邪门电影,或者怎样对一部色 and情电影作出鉴别。当然,全书的中心是对法国作家奈瓦尔的《西尔薇》的叙事分析,艾柯在书中深刻解剖,又把她迷人的魅力还原给了读者。
这几本都是我认为不错的,可能会帮到楼主吧
这几本个人觉得还是很有用的。。
另外觉得 如果楼主写的关于小说中环境的理论支持或者与小说中环境设定相关的论文的话,稍微的涉猎一些美学方面的论著也是会有点帮助的。
总之,楼主写论文加油啊!!!
㈣ 英语文学的分类
威尔士和罗马时期留下来的遗产,几乎被低地日耳曼民族(随后是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入侵彻底摧毁,所以直到中世纪早期才出现第一批英语文学。当时使用的语言是各种盎格鲁萨克逊方言,其中得到普遍承认的最早的“英语”文本是卡德蒙的赞美诗(Cædmon's hymn)。早期不列颠文化中,口头传唱的传统非常盛行,大多数文学作品写出来就是为表演用的。史诗很受欢迎,但是只有一首《贝奥武夫》(Beowulf)流传到了后世,现在已经视作盎格鲁萨克逊人的民族史诗。
现存的手稿中,很多盎格鲁萨克逊语诗句可能是从大陆上的早期维京或日耳曼战争诗歌“弱化”改编而来,不过当时的那些方言却和今天的挪威语甚至冰岛语非常相近。这类诗歌传入英格兰时,仍然是遵循口头继承的传统,辅音押头韵的大量存在也帮助了盎格鲁萨克逊民族记忆这些诗歌。这种韵律是日耳曼语族的一个特点,不同于罗曼语族的元音押尾韵。但当坎特伯雷的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Canterbury)和其门徒建立早期的基督教修道院时,书面文学才正式登场;而且很可能为了照顾基督教读者而对这些文学进行了改编。
抛开比较原始的诗句外,维京战争诗歌仍然充满了血腥和仇恨,诗中频繁的押韵描绘出在阴霾的天空下刀光剑影的画面,总是留给读者一种危险就在眼前的感觉。没有事物能够永垂不朽,贝奥武甫罄尽一生与怪兽战斗,但最终死在它手中。这种世事无常、繁花开尽终有时的悲哀渗透进了基督教,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文学未来的发展。例如,何处是(ubi sunt)的主题反复出现在《哈姆雷特》中,很多詹姆士一世时期的诗歌更是极其明显。除去复辟时期和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相对轻松乐观外,忧郁与焦虑的主题受到英语作家广泛的偏爱,从哥特小说、前浪漫主义一直到近代浪漫主义的诞生都弥漫著这种情绪。
另外古代英语诗歌可以大体分为两类:宗教诗和世俗诗。 威廉一世1066年征服英格兰后,也带来了诺曼语(Norman),不过古英语诗歌仍然继续传播,古英语也仍在广泛使用。13世纪早期英格兰独立后,英语才真正开始转变。随著诺曼人进入主流文化,法语也渗入社会下层,改变了很多古英语的语法和词汇。虽然英语并没有转变成罗曼语言,不过乔叟的英语比之前一个世纪的英语要贴近今日很多。一般英语使用者读乔叟的作品(中古英语)是有困难的,但仍能领会大意;读《贝奥武夫》就必须要用近现代译本了。
中世纪末期(1200-1500),骑士爱情的主题进入英格兰,作家们开始书写浪漫作品,形式有韵文或散文等。最著名的作品是亚瑟王的故事。诗歌《高文与绿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就包含了当时文学的很多重要特征:亚瑟王时期的背景、侠义骑士的行为举止和宗教寓意等。
此时期的英语戏剧非常宗教化。城镇中上演神秘剧(mystery plays)庆祝主要的宗教节日,相对不太正式的面具哑剧(Mummers play)也传达著基督教的思想。
英格兰文学史上第一位大作家是杰弗瑞·乔叟(1340-1400;Geoffrey Chaucer)。他使用中古英语写作,最著名的作品为《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是一群去坎特伯雷(Canterbury)的朝圣者在旅途中各自讲述的故事,敍述形式迥异。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因此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和故事的内容也是形形色色。虽然乔叟是英语作家,他也受到了欧洲文学发展的启发,特别是意大利。《坎特伯雷故事集》深受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的《十日谈》(Decameron)的影响。文艺复兴已经逐渐向不列颠传来。 1476年印刷家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将印刷机引入英格兰后,白话文学开始蓬勃发展。宗教改革带来了白话文的礼拜仪式,最终产生了《公祷书》(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对英语文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英语文学的文艺复兴一直延伸至17世纪中叶查理二世复辟为止,在戏剧、诗歌等方面产生了莎士比亚、马洛、斯宾塞、琼森等一批闻名世界的文学大师。
伊丽莎白时期
伊丽莎白时期(伊丽莎白一世于1558年至1603年在位)的英格兰社会从几近分裂的混乱状态逐渐发展到富有强大,因此称作英格兰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英语文学也是盛极一时,尤其是在戏剧方面。
◆戏剧
意大利文艺复兴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罗马戏剧,开始与传统的中世纪神秘剧渐行渐远。意大利剧作家尤其对塞内卡(Seneca)感兴趣,他是古罗马时代有名的悲剧作家和哲学家,是尼禄和普劳图斯的导师。不过,意大利悲剧有一点和塞内卡的理论不同:允许在舞台上展现血腥与暴力;在塞内卡的戏剧中此类场景都是通过角色敍述出来的。英格兰的剧作家对意大利戏剧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一大群意大利演员在伦敦定居下来。乔凡尼·傅罗瑞(Giovanni Florio)将很多意大利词汇和意大利文化介绍进英国。伊丽莎白时代动荡不安,意大利多起政治暗杀使民众对教廷的恐惧有增无减。所以,将这种暴力呈现在舞台上,对伊丽莎白时代的英格兰观众来讲更有感情净化宣洩的作用。
威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便出现在这个时期。他借鉴早期伊丽莎白戏剧的传统,创作出了至今仍没有其他英语戏剧能够超越的钜作。虽然他作为诗人和剧作家出名,但本身并不是从事文学职业,可能接受的正式教育也不多。当时律师、贵族等“大学才子”(university wits)垄断了英语舞台,他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但极有天赋,多才多艺。莎士比亚在成为诗人之前也做过演员,在戏剧之外的工作也让他有很强的优势。他的作品很少单调,因为面对的观众群很广,各个阶层的人都能从中找到感兴趣的东西。虽然很多戏剧都比较成功,但他在晚期(詹姆士一世统治早期)才写出自己最高峰的作品:《哈姆雷特》、《李尔王》(King Lear)、《马克白》(Macbeth)、《终成眷属》(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暴风雨》(The Tempest)等。莎士比亚的词汇量大得惊人,后世的英国作者们都多多少少受到他艺术上或语言上的影响。
伊丽莎白戏剧领域其他著名人物有克利斯托弗·马洛(1564-1593;Christopher Marlowe)、托马斯·德克(Thomas Dekker)、约翰·弗莱彻(John Fletcher)和弗朗西斯·博蒙(Francis Beaumont)等。20世纪小说家和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认为,如果马洛不是29岁时在酒馆斗殴中被捅死,凭藉他的才华能够与莎士比亚一争高下。马洛只比莎士比亚晚几个星期出生,因此应该对他非常熟悉。但马洛的戏剧主题不同,著重强调文艺复兴文人的道德问题。他对近代科学的发展带来的新事物既着迷又恐惧。戏剧《浮士德博士》(Doctor Faustus)中借鉴了德国的传说,讲述了一位科学家和魔法师浮士德博士为渴求科技与魔鬼定下契约的故事。马洛本人的生活非常放浪,不过很多人怀疑这只是掩盖,他其实是伊丽莎白一世的密探;他的死是王室的敌人预先策划的。马洛作品使无韵体诗文更加完善,将活力和宏伟加入其中,夸张法也是他常用的手段之一。
博蒙特和弗莱彻虽没有马洛出名,但在当时也受欢迎。学界普遍认为他们帮助了莎士比亚完成了一些巅峰时期的作品。“城市喜剧”的形式也在这个时期得以发展。
◆诗歌
16世纪末期,英语诗歌的特点是语言复杂精美,有海量对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引用典故。这段时期最著名的诗人包括斯宾塞(Edmund Spenser)和菲利普·锡德尼爵士(Sir Philip Sidney)。斯宾塞的名作有《仙后》(The Faerie Queene),由于他的诗韵律精美,也被称为“诗人中的诗人”。
除戏剧外,莎士比亚也通过改编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h)的模式创造出英语的十四行诗(Shakespearean sonnet)。十四行诗由外交官和诗人托马斯·怀亚特在16世纪早期引入英国。随著印刷文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用于谱曲的诗歌也流行起来。
詹姆士一世时期
詹姆士一世于1603年至1625年在位,这段期间内英国的建筑、艺术、文学都独具特色。
◆诗歌除去莎士比亚外,17世纪早期的主要诗人包括约翰·邓恩(John Donne)和其他玄学派诗人。受到欧陆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同时选用基督教神秘主义和情色主题,玄学诗歌运用指南针、蚊子等新奇的或“没有诗感”的物体来达到惊奇的效果。诗中体现出来的恐惧和焦虑也象征著近代地理科学发现对传统思想的冲击。邓恩的代表集是《歌与十四行诗》(Songs and Sonnets),他的诗体现出来的内容和感受非常现实,并没有太强的诗化色彩。
◆戏剧
如上所述,莎士比亚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都是在此时期完成。他死后,诗人和剧作家本·琼森(Ben Jonson)在这个时代最为著名。不过,琼森的审美观事倾向于中世纪的,而不是都铎王朝。他笔下的角色都遵循着旧时的“体液理论”。琼森强调四元素的不同造成了人的行为差异,创造出已经有些陈词滥调的形象;而莎士比亚早已转向了近代心理学。但琼森对文体的掌握得心应手,也是个出色的讽刺大师。他写的《狐坡尼》(Volpone)就讲述了一群骗子被另一个骗子高手戏耍的故事,表达了善恶有报的主题。
其他与琼森风格相近的作家有博蒙和弗莱彻(Beaumont and Fletcher)。他们两人合作也创作出精彩的喜剧《烧火杵之王》(The Knight of the Burning Pestle),对新生的中产阶级和暴发户进行了讽刺。两个人作品的主要价值之一在于,他们描绘了封建制度和骑士精神早已经变成了势利的象征,而新兴的社会阶层正在逐渐升起。
这个时期内,“复仇戏剧”(revenge play)也很流行,主要人物是约翰·韦伯斯特(John Webster)和托马斯·基德(Thomas Kyd)。乔治·查普曼(George Chapman)也写了两篇复仇悲剧,但他主要的贡献是翻译了《荷马史诗》。译本对其后所有的英语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世的济慈(John Keats)也是受到了荷马史诗的启发才写出了很多著名的诗篇)。
◆散文
詹姆士一世的英皇钦定本《圣经》是当时英国历史上最大的翻译工程之一,1604年开始,1611年结束。从威廉·丁道尔开始,一直有人致力于将《圣经》翻译为英文,发展到这时达到了顶峰。英皇钦定本成为英国国教(圣公会)的标准版本,也是英语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詹姆士一世亲自领导这个项目,监督下属的四十七位学者。1970年后完成了一部更准确的译本,其后也出现很多版本;不过相比较而言詹姆士一世的诗句最为出色,格律模仿了希伯来语原文的韵文。
培根是这时期另一位散文家,在文学上的代表作有文笔优美的《散文集》。
查理一世时期
查理一世于1625年至1649年在位,期间国王和议会冲突不断,最终爆发英国内战。保王党诗人(Cavalier poets)的作品是这个时期比较有名的文学。这些诗人是在英国内战中支持查理一世的一派,包括琼森等。
共和与护国政体时期
1649年至1660年为共和时期(the Commenwealth),中间(年-1659年)则穿插著护国政体时期(the Protectorate)。这段时间清教统治者严禁公开的戏剧表演,给英语戏剧的发展造成沉重打击。
约翰·弥尔顿在这个时期很活跃,著名散文有《论岀版自由》等。
玄学诗人安德鲁·马维尔在这段动荡的时期内也很有名。
日记作家约翰·伊夫林和萨缪尔·佩皮斯也描绘出了当时的文化与社会景观。 英语文学的新古典主义时期,从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起,到1798年浪漫主义宣言《抒情民谣集》岀现结束。18世纪的英格兰受到法国起源的启蒙运动影响,称作“启蒙时代”或“理性时代”。诗歌风格非常古典;现实风格的小说十分流行;哥特式小说也很有市场;到18世纪末时,感伤主义小说也逐渐兴起,最终由浪漫主义取代继承。
复辟时期
查理二世于1660年(实际)至1685年在位(复辟时期则一般延伸至1689年)。其间诗歌、戏剧、散文等体裁的分段时间并不相同,但大体都于17世纪末期结束。
◆戏剧
允许剧院重新开张后,出现了“复辟喜剧”形式,对新贵族和崛起的资产阶级进行讽刺。前一代人的社会动荡不安,随之引发社会人群大规模的阶层流动,这些都为“礼俗喜剧”(comedy of manners,也译作世态喜剧、社会风情喜剧等)提供了素材。第一位职业女性英语小说家、剧作家阿芙拉·班就出现在这个时期。爱尔兰岀生的威廉·康格里夫也是复辟喜剧最有名的剧作家之一。
◆散文、小说
约翰·本仁创作了英语文学中最著名的宗教寓言故事《天路历程》,风格借鉴自英文《圣经》,笔法具体详细又十分生动,即使是社会最底层的民众也能够阅读。全篇贯穿著“生命即旅程”的主题。
◆诗歌
约翰·弥尔顿在1667年出版经典的宗教史诗《失乐园》,在强调自由意志和选择的基调上讲述了圣经中人类堕落的故事;除此之外还著有《复乐园》和《力士参孙》。
约翰·德莱顿也是有名的诗人、文学批评家和剧作家。他最高成就在讽刺诗方面,押韵偶句也十分出色。他的诗歌被蒲柏和约翰逊等人借鉴,在18世纪的影响很大。
奥古斯都时期
在当代文学批评界的时间划分中,英语文学的奥古斯都时期(Augustan Age)大体岀现在1700年至1760年左右(有人认为可以延伸到1789年),其间在位的君主有安妮女王、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或加上乔治三世)。这段时期英语小说迅猛成长,讽刺文学遍地开花,戏剧从偏重于政治转向通俗的情节剧。当时资本主义蓬勃发展、重商主义成为一门正式的价值体系,贸易经济深入人心,哲学上经验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诗歌
不少诗人很大程度上受到古拉丁文学的启发,体裁极为正式,在亚历山大·蒲柏的作品中能清晰体现岀来。蒲柏本人坚定支持新古典主义的发展,他认为当时社会的现存体制已经很理想,但也非对道德、文化的急速沦丧视而不见。他的代表作有《秀发劫》(或《夺发记》)、《论人》、《论批评》和《笨伯咏》等,也翻译了《奥德赛》和《伊利亚特》。
托马斯·格雷1751年写成《墓园挽歌》(或《乡村墓园挽歌》、《挽歌辞》等)是英语文学中最著名的挽歌之一。格雷写作十分谨慎、极为斟酌用词,注重形式和诗句的完美。诗歌外观精美,诗意复杂间接,人工雕琢的迹象十分明显。当时很多人都属于这一派,称作墓园诗人(有时候也叫“前浪漫主义诗人”),抒发著忧郁的情绪和对自然的热爱。
◆小说
英语小说直到18世纪才开始广泛流行。到18世纪中叶时,经过知名作者的努力,小说形式已经完全巩固了地位。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在当时非常流行。鲁滨逊象征著当时英国社会典型的中产阶级形象:大英帝国的建设者,先锋殖民者,辛勤劳动和清教坚忍性格的化身。
乔纳森·斯威夫特的经典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出版于1726年,其中的“小人国”也已经成为儿童文学的一部分。但原书的主要目的在于讽刺当时英国社会和政府中各种荒诞可笑的现象,小说中其他三个国家,尤其是“天空之城”犀利揭露了人类社会的弊病和恶习。
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完成于1749年,对人性善恶有深刻的描绘。菲尔丁认为,小说的目的不应该只有娱乐,也要指导读者,要通过真实描写现实生活来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他试图保留古典作品中的史诗风格,同时又忠于现实。语言轻松亲切、惟妙惟肖;词句逻辑性很强,也很有韵律;作品的整体构架也经过精心的设计。
劳伦斯·斯特恩的《项狄传》创作于1760-1770年中,风靡全欧。书中所用的风格是后世意识流作品的前身。
偏爱书信体小说的塞缪尔·理查逊在1740年出版了《帕蜜拉》,1748年出版了《克拉丽莎》。他的作品十分注重宣扬当时的正统道德观,尤其是最有名的这两本都是在讲述妇女的贞操品行。理查逊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小说家,作品影响到了卢梭、歌德、珍·奥斯汀等人。
托比亚斯·斯摩莱特是苏格兰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对后世的狄更斯影响很深。
◆戏剧
爱尔兰剧作家理查德·布林斯利·谢立丹的经典之作是1777年的《丑闻学校》(或《造谣学校》),文学界认为此剧是英语“礼俗喜剧”的巅峰之作之一。他的戏剧经常强调人类的道德性。
当时同样出名的剧作家还有爱尔兰的奥利佛·戈德史密斯,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威克斐牧师传》。
◆其他
萨缪尔·约翰逊1755年完成了第一部英格兰人写成的英语字典。除此之外,他还是有名的文学批评家、诗人、散文家、传记作家等。他非常著重人类愿望的虚荣性,在文学创作上标准相对保守,强调作者应该领会普世的真理。
浪漫主义文学
蒸气机的运用使英格兰城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化使城镇扩大,圈地运动和农场私有化使乡村人口迅速减少。很多失去土地的贫农涌进城市到工厂里工作。五个词的含义改变:instry(工业,曾指创新)、democracy(民主,曾是贬义词,指暴民统治)、class(带上了阶级含义)、art(艺术,原来的意思只有工艺、手艺)和culture(文化,原来只和务农有关)。与此相反,工人们的惨境、新生的阶级冲突和环境污染使人们对都市化和工业化产生了厌烦情绪,促使文学家转而重新去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和价值。人们将大地母亲视做唯一的智慧源泉,机器带来的丑陋只有大自然才能够将其化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十分强调自然和本能相对文明的优越性,这种思想很快就为几乎所有欧洲诗人接受。
英语文学的浪漫主义时期一般认为从1798年《抒情民谣集》发表正式开始(之前有几位先驱),到1832年沃尔特·司各特爵士辞世和改革法案(Reform Act 1832)通过结束。当时在位的君主有乔治三世、乔治四世,还可以算上威廉四世。
◆先驱
威廉·布莱克和罗伯特·彭斯。
◆湖畔派诗人
英格兰首先出现的浪漫主义文人是湖畔派诗人等一小群友人,包括骚塞、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等。他们为文学界注入了新鲜的情感主义和内省的理念;英语文学中第一部浪漫主义宣言就出现在《抒情民谣集》的前言中。这部集子大部分都是华兹华斯的功劳,柯勒律治也贡献了著名的《古舟子咏》。不过两人对浪漫主义的理解大相迳庭:柯勒律治努力要把超自然的事物现实化(就像今日的科幻电影中运用特殊效果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一样);华兹华斯则希望通过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或湖区的自然风光来使读者自己进行丰富的想象。
◆积极浪漫主义
“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包括拜伦、雪莱、玛丽·雪莱和济慈等,和第一批湖畔诗人描写田园风光不同,他们的作品鲜明体现岀对抗传统的战斗性。
拜伦受19世纪讽刺文学的影响很深,在这几人当中是最“不浪漫主义”的。他生活方式风流放荡,对上流社会外表虚伪内在淫乱表达著极端的不满。第一次去欧洲旅行后,他写下了《海罗德公子游记》的前两诗章,以模拟英雄史诗般的嘲弄手法讲述了一位年轻公子在欧洲的游历,同时也对英国社会进行了极其尖锐的讽刺。虽然此诗和另两篇《异教徒》和《海盗》的岀版带来了巨大成功,但英国国内盛传他和异母姐姐乱伦,迫使他离开英格兰去欧陆避难。1816年,他在日内瓦湖畔结识了雪莱夫妇和雪莱的助手约翰·波李道利。虽然波李道利著名的作品只有一篇短篇小说,但这篇引进英语文学的《吸血鬼》值得一提。
雪莱和拜伦十分相像:也是富裕贵族出身,信奉无神论和自由思想,迫于性丑闻逃离英格兰。他先是因为无神论从大学赶了出来,后是因为支持爱尔兰独立从英格兰赶了出来。之前娶过一位16岁少女哈莉特·维斯布鲁克,但很快就抛弃了对方选择了玛丽(哈莉特随后自杀)。哈莉特不同意他对自由恋爱和无政府主义的理想,也没有受过足够的教育能够与他文学辩论。雪莱的代表作是《西风颂》,尽管他声称绝不相信有神的存在,但普遍认为这首诗是对泛神论的致敬,承认了大自然中的精神存在。
玛丽·雪莱是哲学家、革命家威廉·高德温的女儿,与雪莱兴趣相投,自己也是一位诗人。和已故的母亲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一样都是女权主义者。玛丽不是因为诗歌出名,而是作为科幻小说之母广为人知。科学怪人的故事提前预计了今天的器官移植、组织再生等技术,也提出了今天仍在困扰人类的道德伦理问题。但这个故事同样也很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虽然“怪物”聪明善良,但因为周围人对他的恐惧和他本人的绝望使其终于沦为杀人的机器。
约翰·济慈可能不是很同意拜伦和雪莱的极端革命理念,不过他对泛神论的崇拜和雪莱一样十分重要。济慈对古希腊的事物很感兴趣,他对艺术的强调尤其体现在《希腊古瓮咏》中,这种情感为浪漫主义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后来也启发了沃特·佩特和奥斯卡·王尔德等人为艺术而艺术的理念。
㈤ 鲍勃迪伦出过书吗最好英文原版
有一篇采访评委的报道,解释过这个问题,我把报道粘贴给你。
针对这些问题,有媒体采访了诺奖评委霍拉斯·恩格道尔,请他为这届诺奖评选解密。
恩格道尔曾任瑞典学院常任秘书10年之久,因劳累过度,他于2009年请辞该职,但他仍是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的5位核心小组成员之一。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过程中,他的阅读趣味与选择至关重要。在恩格道尔看来,鲍勃·迪伦创造了当今最伟大的一些诗歌。
歌词应该被看作文学的一部分
记者:把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是一个容易做的决定吗?
恩格道尔:既容易,又困难。说容易,是因为瑞典学院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支持这个决定的。说困难,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每一次评选,都意味着要对候选人做全面彻底的研究,这个准备过程要持续好几年。在这个决定中,没有任何随机的成分。
记者:今年的评奖结果引来了不少争议。许多人质疑鲍勃·迪伦是否配得上得诺贝尔文学奖,歌词是否应该被看作文学,鲍勃·迪伦的歌词是否达到了伟大诗歌的标准。对此你怎么看?
恩格道尔:不管瑞典学院做出什么选择,几乎永远都会引来争议。在我服务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的19年,几乎每年的结果都会引发争论,或者更糟糕的是,还会引来关于评奖结果的政治和美学性质的质疑。这种纷争是诺奖活力的一部分。很显然,既然我们把奖颁给了鲍勃·迪伦,就说明我们认为歌词应该被看作文学的一部分,我们相信鲍勃·迪伦的歌词体现了最高水准的诗性表达。
他的歌曲有一种强大的语言动力
记者:现任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长莎拉·丹纽尔将鲍勃·迪伦的歌曲与荷马、萨福的作品相比,这种观点是瑞典学院其他成员普遍认同的吗?
恩格道尔:这是我们讨论的许多层面当中的一个——鲍勃·迪伦的艺术与古老诗歌之间的相似性。和鲍勃·迪伦的歌曲一样,这些古老的诗歌也是被歌唱或吟咏的。我个人在此还会提到奥维德,特别是他被流放后写下的作品,它们和迪伦后期的作品有相似性。
记者:通过授予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认可了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你看来,鲍勃·迪伦作品中最突出的诗歌品质是什么?
恩格道尔:鲍勃·迪伦有一个非常独特而权威的诗歌声音,它既是坚决的,又是嘲弄的,既是无我的,又是自我反思的。从主题上来看,他的文本既有敏锐的日常生活的观察,又有一闪而过的“灵视”意象。他的词汇量庞大,有一种美妙的混杂性。他是押韵大师,这让他能够省去解释,即便在没有容易理解的逻辑时也能将歌曲统一起来,而且每一句歌词都试图超越前面一句。这让他的歌曲有一种强大的语言动力,这一点又被他独特的演唱发音所加强。结果是,他创造了今天我们所拥有的最伟大的一些诗歌。
文学应该将非虚构作品囊括进来
记者:通过承认鲍勃·迪伦,瑞典学院是否在传递这样一个信号——“我们在试图拓宽对文学的定义”?
恩格道尔:诺奖是一个独立的奖项,不是文学政治的工具。不过今年的奖项确实传递了一个信号。拓宽对文学的定义,是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的话题——不仅扩展诗歌的概念,将音乐诗歌包括进来,同时,文学应该将非虚构作品囊括进来,只要这些作品在形式和创作上带有文学品质。
记者:在鲍勃·迪伦获奖前,美国已经有23年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你曾批评美国作家“太孤立、太狭隘”,这一评价在美国文学圈引来了很多不满,许多人认为这一评价过于“欧洲中心主义”。今年将诺奖授予迪伦是对美国文学传统的一种承认吗,也许是广义的美国文学传统?
恩格道尔:我的批评主要是针对美国的文学体系,而不是美国作家。我的出发点是,我认为在美国的批评家、出版商——更可惜的是——在美国读者的意识中,外国文学,尤其是非英语文学,是极为边缘化的。给鲍勃·迪伦这个奖,至少应该说明瑞典学院不是反美的。而且当我们通过鲍勃·迪伦来承认美国歌曲写作的主导地位时,我们采取了一种更宽泛的视角。
㈥ 文学圈是一个什么样的圈
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美国许多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英语语文教学提出了挑战, 他们认为以教授语文技巧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与人们的 阅读行为不相吻合,同时也不符合儿童的阅读习得的自然发展规律。 美国阅读教育专家戈德曼提出阅读是一个“心理语言猜谜游戏” ,他认为阅读过程不仅仅是译注文字密码,更重要的是理解该文字在特殊文化环境中的独特含义。
“文学圈”的引入与实践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重大革新。在这种开放性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融民主与多元为一体,尊重学生的自由表达与独到见解,关注他们情感、审美、创造力、交流合作与自主学习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帮助学生通过在“文学圈”里的阅读,发现自我、提升自信、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与思维品质,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并使他们获得终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㈦ 文学圈是什么意思
就是由许多喜欢文学的人聚集的圈子。
㈧ 请问谁能帮我找找茅国权和Jeanne Kelly的资料,就是《围城》英文版的译者
美国印地安娜大学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了英译本。译者是珍妮·凯利和茅国权。珍妮·凯利,美国威士康辛大学中文系硕士。茅国权,香港新亚书院毕业,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威士康辛大学
企鹅经典文库至今已设立70年,以入选标准极严而在英语文学圈影响极巨。针对该文库收入《围城》一事,英国的中国文学学者和翻译家蓝诗玲(JuliaLovell,朱丽娅·洛弗尔)日前在英国《卫报》刊出长文,以《大跃进》(Greatleapfor-ward)为题,回溯中国现代文学走向西方的历史,并剖析了其在西方始终影响甚微的原因所在。
中日在西方的文学图景
文章首先对比了中日两国在西方世界映射出的完全不同的文学图景,并认为,冷战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1950年代,作为美国改造军国主义日本,借以抗衡共产主义中国之计划的扩展,美国出版商诺普夫(Knopf)书局精心选择、翻译了一批现代日本小说,并以此构建出一幅温情脉脉、忧郁敏感、充满异国唯美情调、与战前穷兵黩武、侵略成性的好战国家全然不同的日本文学图景,将其贩售到西方,三岛由纪夫和川端康成为那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后来则以村上春树和吉本芭娜娜(BananaYoshimoto)最为西方读者所熟知。
日本文学进入欧美主流出版界之时,“竹幕”掩映下的中国,其富于真知的现代作家和作品也与西方隔绝。在英国大学课堂上出现的中国文学,以政治挂帅之作为主。因而在英语读者的心目中,对中日两国的文学一度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印象:中国文学是枯燥的宣传工具,日本文学则充满了美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在文学评论界,扬日贬中的惯性思维也延至今日。(蓝诗玲对中国文学现当代时期的年代定义——19世纪末至1976年为现代,1976年后为当代——与中国学者有大不同。)
文章说,中国现代小说过去至多被视为关于中国状况的某种信息来源,或是更糟的一无是处。但是,此种局面现已大为改观。企鹅现代经典文库首次收入了一部20世纪的中国小说《围城》。虽晚于日本文学入选50年,但中国小说以如此形式突临于英语圈读者,仍好比一次大跃进。
《围城》企鹅版难称完美
钱锺书的《围城》原作出版于1947年,不久即被从中国文学库中抹去,1976年之后,才为中国读者和评论家重新发现,并被奉为现代经典。
蓝诗玲介绍了《围城》的内容,然后说,企鹅的这一版本难称完美,它采用的是1979年珍妮·凯利(JeanneKelly)和茅国权(NathanK.Mao)没有灵性的老译本,其对话的翻译,尤其呆板而没有特色(woodenannidiomatic)。英国主流出版社的轻率由此可见一斑,似乎已先入为主地认定了中国文学在美学上的贫乏,从而丧失了对译文质量的要求。
在过去20年间,英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数量一直在稳定增长,但轰动之作几乎没有。究其原因,恐系以往译文对原作的曲解,使英语读者缺少对中国文学一脉相承的认识,从而大大影响了对当代中国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很多出版商认为中国现代小说不仅少有人知,也缺少文学价值,难以吸引读者,因而在编辑过程中马虎行事,令大量粗劣的译文轻易付诸出版。或许由于中国文化距离英语读者实在相距过远,中文之艰深亦是难以逾越的屏障。而两相对比,中国当代电影——特别是张艺谋的作品,却在国际上大获成功,盖因电影无需过多为语言的翻译问题操心。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西方上影响甚微的另一个原因是,100年来中国极度动荡的历史,使作家承受了过多关于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重负,文学创作因此屡遭毁弃。
蓝诗玲女士将钱锺书、沈从文和张爱玲,分别比作中国的伊夫林·沃、屠格涅夫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并指出,优秀的中国文学同样具有普世意义,而不仅仅是一国历史简单的窗口。
㈨ 读书的英语小报内容
先画好边框,然后选好要写的内容,根据内容的量画好图案,边框。读书小报的内容一般有:读书名言,读后感,读书小故事和读书的小笑话。
读书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教材的兴趣。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读书小故事: 1.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定义
指学校(通常指小学)中为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而开办的报纸,一般会以彩色图文并茂的方式活泼生动地表现出来,甚至可以通过阅读富有人生哲理和智慧的文章,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感想和收获,并撰写自己的读书心得,在纸上、黑板甚至墙上用硬笔书写、美化,或者写一些关于名人的著作,歇后语,成语接龙,故事,古诗,谜语等等。
编辑本段
怎样写
写读书名言,读书计划的注意事项,一个好文章的赏析或体会,可以加上一两个小笑话,加上一些关于读书的图片。
读书名言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明代学者)
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读书计划注意
读书计划
1 找出要读的书
2 时间安排 (每月几本书 平均几个星期看完)
3 每本书的作者的简介
4 每本书的读后感
文章赏析
作者好象是以一个西方人的口吻来写作的,但无论如何还是脱不了自己东方女子的灵气,最后一段“独自归来的路上,瘦影在地。——过去的一百二十分钟,憧憬在我的心中,如同做了一场好梦”,怎么看也这不可能是一个美国人的内心独白。以我看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概在于以国外人的视角来看一个旅居美国的中国女子的心底世界,但如果真是这样,不得不说冰心在本文上并没有获得十足的成功。
如何正确读书:博览精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方法,也是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如今的出版物浩如烟海,其中优秀作品不少,但也充斥着不少无聊甚至有害的文章.如果不加以选择而一概接受,不仅会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还会危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我们要引导学生选择那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如古今中外大家作品,科普文章,时文选萃等,把好阅读第一关.
其次,要教给学生朗读,默读,精读,跳读,速读,听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口眼耳神并用,高效率地完成阅读任务.
第三,阅读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培养成勾画圈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加深对关键语句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反复地读,反复地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章的主旨.
名人名言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歌 德
编辑本段
读书小报的内容
常用栏目
读书之声
读书之歌
好书好读
书斋细语
书斋天地
书声地带
快乐书城
飘满书香
书海拾贝
名人读书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老翁指点,遂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凿壁借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巴金的读书方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有许多好处:
(1)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有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的亲身经历。他说:“‘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来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正常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读书”。
(2)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象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3)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说:“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神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顾炎武自督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毛主席怎样读书?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一带向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书、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讯,五真正十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
开放分类:
媒体,读书,报纸,美术作品,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