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楠楠登英语考卷答案和千玺有关,真爱粉能做对吗
易烊千玺的弟弟易烊昱华,前段时间因为快速恢复二阶魔方登上热搜。从此千玺弟弟楠楠的大名易烊昱华,也暴露在众人的眼前。之前很多人都觉得易烊千玺的弟弟叫“易烊千楠”,会和千玺的名字非常相似,但没想到楠楠的大名也有着另一层深意。
⑵ 现代文阅读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藏中,传统节日有着…
曾妙然:文言文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影响的,从古代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尽管如此,文言文对白话文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它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历史进程。文言文是智慧与文化承传的工具,因而绝对不能放弃!文言文有许多优点,像我们所学过的《与朱元思书》等就有文字精炼,文笔优美的特点,从字里行间便能透露出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可文言文的缺点也不少。文言文很难懂,也不容易普及,被社会所接纳。但文言文又一直是高考的重点之一,近年来还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如果想要去了解文言文的含义,必须是经过深刻文化教育的。正因如此,“五四运动”后,人们发起了“提倡白话,反对文言”的白话文运动。白话文是以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使现代汉语的源头。但文言文对我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进步。它能把几千年前古人们的智慧、才艺、累积的经验、成果,传递给我们。像去年学过的一篇文言文:《口技》,文中把各种场景绘制的活灵活现,张弛交替着进行描写,鲜明简洁。开头与结尾的“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更是神来之笔,从侧面写出了口技人的技艺高超。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重视文言文的学习,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传承!这么尽心构思的文言文,我们能不学吗?叶晓媚:中学生是否应该学习文言文?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有不同的见解。我认为,接触一些关于文言文的知识是没有害处的。我们现在的学生应该试着去学习古代文言文,去理解它,欣赏它,这样,我们就可以保留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文言文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祖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文言文中有一些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都是白话文无法取代的。其中一些内容也往往体现了作者的美好品质和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乐趣。罗赞:我认为中学生可以学习文言文,但是不必在生活中说,知识了解一下就行了。1.文言文是我国数千年的书面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文化。我们不应该接受了新的文化,就放弃这些古人流传下来的“宝藏”!2.文言文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尤其是历代的圣贤书.名著都是由文言文的形式流传下来的。3.文言文是古人表达情感的工具,阅读文言文作品,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人的内心世界。探索古人的情绪变化。也能今昔对比,吸取古人的教训。以上这些观点,是我对文言文的看法。沈龙:我认为应该学习论证:1:首先,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历史悠久而文化古物保存最完整的国家,其著名的古物有秦兵马悀,还有许多石拱桥,当然在文化古物中言文言也不例外,既然文言文是中国一大古物那么就不应失传,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学习呢论证:2:我们上语文课也就学习课文中的词语,语句等等,那么学习文言文虽不在实际生活中用到但对文学也不是没有用的,当你掌握了很多的言文言中的词语含义后也许你对文学知识以及少量现代文也少不了一点帮助呀!论证:3:我们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学会交流后别人便会瞧得起你,那么不但不会觉得你古板,反之,会认为你学识渊博,性格方面别有一番风趣呢!严苑珊:我认为中学生有必要学习文言文,但不应在同一册书上安排太多。文言文是我国古文的智慧,一个字或一个词便有多种读音代表多义。文言文的出现说明那个时候的文化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标志着我国古代的进步。文言文意思广泛,一般我们写的400--500字的作文,文言文便可以少很多字,译成文言文就大概100--200字左右了。这也是文言文的特点。但,文言文说起来很绕口,不像我们平时说话那样顺,且复杂。而且我们学的文言文大部分都是要背的,背起来自然也较辛苦。所以我认为一册书安排一个单元的文言文也就足够了。程碧淳:我认为中学生应该学习文言文。虽然1919年发起的“白话文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但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学习它。第一,文言文印证着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人应该去了解中国那悠久的历史。第二,文言文中有古人们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有人们几百几千年的智慧结晶,记载着当时的一些事物等,值得我们去学习。像苏轼的千古名句:“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郦道元的:“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出了三峡两岸连绵不连的山。第三,文言文是中国的特有文化之一,我们也希望它能一直延续下去。第四,本人欣赏古人能将细微的情感变化准确的用简短的文字描绘出来,能将意思用短短的文字表达出来,真是一字千金!林思思:应该。因为:1.它里面含有一些古人伟大的思想,让同学们知道;2.增强同学们的阅读能力;3.当同学们写作文时,就有多一份材料可用,不会使文章很空洞,也会让人觉得文章很有内涵,作者很有文采;4.如果初中不学,高中才学,就会因没基础,没地基础,没地基而一塌糊涂,也会增加高中生的负担;5.既然百益无一害,何不学之,那岂不是就太浪费古人的知识了?且这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不学就愧为中国人了!曾嘉睿:我支持正方观点:要学文言文辩述如下:1、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题材,具有一定民族特色。为了让现代中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历史演变过程。该学!2、文言文是中国现在所使用的白话文的雏形,虽然许多字义和读音与现在不同,但为了中学生能在字音字义上更好了解现在与过去的区别。所以要学!3、通过学文言文,我们中学生可以从中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该学!4、古代优秀的文言文流传至今,先辈为了能使我们能赏析到这些经典的文言文,努力的保存。如果不学岂吥辜负了保存这些精华的人们吗?所以该学!5、文言文寄托着古代诗人的豪情壮志、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对朝廷社会的不满之情……充分表达出那一时期人们的思想变化过程。所以该学!6、许多经典的文言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及一些伟大的思想。现代中学生就应该学习这些思想及精神,学习这些精髓。这些将对我们的好品行的养成,起重要作用。杜璇: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艺术结晶,它集聚了先人的智慧。所以,我觉得学习文言文是必要的。学习文言文,一方面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功底;另一发面,经过我们不断的学习,可以使这种文学艺术一直保留下来,为我国文化遗产做一点贡献,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提升人的修养、气质,更具有浓郁的书香气息……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先人的智慧,引用名人的事例。就好像我们要学习历史一样,从前人的失败中总结出经验,吸取教训,这样才不会重蹈覆辙,使我们掠过一些不必要的坎坷,发展的更快,就象是我们站在先人的肩膀上选择了成功!处在初中中页的学生(半熟的时期),更应该多学习以一些文言文,增强文学修养,免得误入歧途,俗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便是国家的未来,所以,我觉的应该学习文言文,吸取先人经验,扩充我们的知识量,让我们变得比别人更高,让国家更强!沈楠楠:许多人对文言文表示怀疑:中学生,学文言文,好不好我认为,学文言文,还是有利的.文言文总是在抒发先人的思想和感情,爱国情怀,思乡情怀,牵挂恋人……在简单的字里行间,抒发了现代人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情.文言文既有作者对国家,祖国山河,情感的抒发;又有饱含深意的中国寓言独具中国特色.古文(文言文)用凝结的语言来讲述一件事情或是阐述一个意见是完美的……文言文作为一个现代人对古代人怀着敬仰的回顾,是对他们精神的继承.文言文每个字都有丰富的意蕴,好象每个字都有生命.人们,不能忘本,古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的继承.所以,我觉得中学生已具备学习,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有必要去学习这种文化.杨景茜:文言文是中国语文史的重要一部分,.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没有忽略文言文的存在.文言文无处不在,像空气一样,不可缺少.小时候,我就开始背古诗、宋词、论语、三字经等.真是佩服中国古人的才华.古文简短易懂,别具一番风格,如品咖啡一般,越品越精,越品越细.所谓“浓缩就是精华”果然不假.文言文并不逊色于现代文,即使有人会忽略它,但人们写文章时,总会时不时引用几句古文,使他的文章更添光彩.多学习古文,也会增强对文字的理解程度.一旦开始学古文,便会觉得古文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写作的时候,加上几句古文进去,更能显出自己的文采,使得自己的作文在众多考卷之中,能够脱颖而出.与朋友们聊天时,时不时来上一句,更鹤立鸡群.文言文是中国从古至今语言文化一个不可磨灭的桥梁,也是中国历史从古至今的一个转折点.人们决不可忽视这个似大非大,似小非小的古文,它有时轻于鸿毛,有时,却重于泰山.人们不可缺少文言文,何况中学生呢曾洁萍:我认为中学生应该学习文言文,因为首先,文言文是我们这个拥有着五千年的古国所有的一笔无价的文化财产。从文言文中,我们可以从古人那里获得很多从现代文都学不到的。其次,文言文的语言简洁,一个字往往包括了很多东西。最后,我们还可以在文言文中知道古人的一些日常用语的表达习惯。邵新月:关于中学生是否应该要学文言文?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但对于我个人来说并不喜欢文言文。我认为古人写的文言文很古板,不生动,也不通俗易懂。让人看了半天,却还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并且还要抠字眼。这就更让人扫兴了。当然,我也不是一味的反对。因为文言文毕竟是古代精神文明的结晶,对中国的历史是起了很大作用。让人更加了解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也许我写得很矛盾,但这的确是我对文言文的看法。唯一希望的是,以后每册书中的文言文尽量少一点。因为量太多了,让人乏味。张穆: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学生不需要学文言文,因为文言文是个繁琐的事情,想要了解它的具体意思,还需要对照注释查找翻译,根本调不起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还影响语文的综合成绩。我认为每册语文书都有35%多的文言文,是极其不符合常理的,当每个学生看到有那么多的文言文,大部分的学生就会对这册书感到失望、绝望。即使学生才华横溢,有多么高的文学素养,也无法展示出来。学生有三怕:1、作文2、周树人(鲁迅)3、文言文而且日常生活中也用不到文言文的“知乎者也”,如果你真的喜欢文言文,用文言文与别人交谈或交流,不理解你的人,还以为你在卖弄文采。如果你是想了解古代文化的精髓而去了解文言文,那不必浪费那些查找注释的时间,你完全可以去图书馆查找白话文介绍古代文化的书籍和资料,没有必要一个字一个字来对照注释了解文言文的意思。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工作效率,这是一件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在这个现代化建设的城市里,招聘公司逐渐把注重才华的注意力转向一个人的能力和品德,如果你只会那些“知乎者也”,尽管你的文学素养很高,而不具备能力与品德,招聘公司照样也会把你拒之于千里之外。所以,我认为中学生不需要学文言文,因为文言文既繁琐,又不常用,还浪费时间,也不是一件容易学的事情
⑶ 第五届上海市中学生现代文阅读大赛等第查询
预初初一组
一等奖 徐汇 张江集团学校 王舒羽 83
一等奖 闵行 文来中学 钱婧 83
一等奖 浦东新区 上海市实验学校 张鸿 82
一等奖 普陀 进华中学 徐晓毓 81
一等奖 普陀 北海中学 秦震赟 81
一等奖 闵行 上宝中学 李菡琰 81
一等奖 金山 蒙山中学 赵彧青 81
一等奖 徐汇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王雪帆 80
一等奖 闵行 文来中学 沈晓寒 80
一等奖 普陀 进华中学 王子宸 79
一等奖 普陀 梅陇中学 刘啸云 79
一等奖 闵行 文来中学 郁圣超 79
一等奖 徐汇 西南模范中学 王寅樱 78
一等奖 闵行 上宝中学 王晓睿 78
一等奖 徐汇 民办华育中学 邵泽昊 77
一等奖 闵行 上宝中学 刘心然 77
一等奖 闵行 文绮中学 徐费悦 77
一等奖 浦东新区 上海市实验学校 丁欣怡 77
一等奖 金山 蒙山中学 杨吴悦 77
一等奖 崇明 民一中学 杜婧怡 77
一等奖 崇明 东门中学 施楠楠 77
一等奖 徐汇 民办华育中学 许怡晨 76
一等奖 长宁 延安初级中学 晏子琳 76
一等奖 普陀 洛川中学 顾艺珺 76
一等奖 浦东新区 上海中学东校 朱晓帆 76
一等奖 金山 蒙山中学 何佳楠 76
一等奖 青浦 青浦一中 张伊美 76
二等奖 徐汇 民办华育中学 钱鄅萧 75
二等奖 普陀 江宁中学 盛睿 75
二等奖 闵行 文来中学 陆珏婷 75
二等奖 浦东新区 澧溪中学 李咏琦 75
二等奖 金山 蒙山中学 于文心 75
二等奖 金山 民办师大实验中学 孙智雯 75
二等奖 青浦 青浦一中 王殊雅 75
二等奖 普陀 梅陇中学 姚晨蕾 74
二等奖 杨浦 复旦二附中 游双嘉 74
二等奖 嘉定 新城初级中学 徐煜 74
二等奖 嘉定 嘉一联中 周璜忱 74
二等奖 崇明 崇明实验中学 朱思窈 74
二等奖 徐汇 民办华育中学 郭理涵 73
二等奖 徐汇 民办华育中学 朱佳蔚 73
二等奖 普陀 远东学校 朱亦如 73
二等奖 杨浦 复旦二附中 唐昊天 73
二等奖 闵行 文来中学 田毅 73
二等奖 浦东新区 金苹果学校 冯硕 73
二等奖 浦东新区 上海中学东校 朱金晶 73
二等奖 徐汇 民办华育中学 周泽龄 72
二等奖 徐汇 张江集团学校 潘雨薇 72
二等奖 徐汇 西南模范中学 彭晨辰 72
二等奖 普陀 兰田中学 孙嘉璐 72
二等奖 闵行 上宝中学 蒋晓航 72
二等奖 浦东新区 上海市实验学校 朱岚晞 72
二等奖 浦东新区 南汇二中 唐启迪 72
二等奖 崇明 民一中学 朱沈晔 72
二等奖 崇明 正大中学 朱婷 72
二等奖 徐汇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张巍云 71
二等奖 徐汇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林钦儿 71
二等奖 徐汇 西南位育中学 王兆鋆 71
二等奖 徐汇 民办华育中学 邱雨 71
二等奖 普陀 北海中学 王蕾 71
二等奖 普陀 曹杨二中附校 黄采颐 71
二等奖 闵行 上宝中学 胡镇宇 71
二等奖 闵行 上宝中学 姚舒宁 71
二等奖 闵行 上宝中学 付昊皓 71
二等奖 闵行 文来中学 江亦纯 71
二等奖 金山 民办师大实验中学 张予立 71
二等奖 金山 上海市民办金盟学校 方 沛 71
二等奖 青浦 豫英实验学校 姜依琳 71
二等奖 崇明 民一中学 姚佳卉 71
二等奖 崇明 崇明实验中学 王舒琪 71
三等奖 黄浦 明珠中学 刘忻玮 70
三等奖 徐汇 民办华育中学 徐琛昊 70
三等奖 徐汇 张江集团学校 石燕瑶 70
三等奖 虹口 迅行中学 朱莹 70
三等奖 杨浦 复旦二附中 陆惊鸿 70
三等奖 杨浦 民办凯慧中学 毛戈洋 70
三等奖 闵行 文来中学 盛新琳 70
三等奖 闵行 文来中学 罗佳莹 70
三等奖 浦东新区 新竹园中学 罗涵 70
三等奖 浦东新区 南汇二中 李昕元 70
三等奖 崇明 三烈中学 施宇妹 70
三等奖 崇明 民一中学 施 雯 70
三等奖 徐汇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宋翊蔚 69
三等奖 静安 市西初中 徐芝宇 69
三等奖 普陀 进华中学 赵诣 69
三等奖 普陀 中远中学 赵悦琳 69
三等奖 普陀 中远中学 李路 69
三等奖 杨浦 复旦二附中 陈伊纯 69
三等奖 杨浦 复旦二附中 刘闾甫 69
三等奖 杨浦 复旦二附中 沈逸非 69
三等奖 杨浦 兰生复旦中学 朱逸玮 69
三等奖 闵行 上宝中学 杨海琼 69
三等奖 闵行 上宝中学 徐曼迟 69
三等奖 浦东新区 浦东模范中学 张妍 69
三等奖 浦东新区 上南中学东校 杨蓉 69
三等奖 浦东新区 上南中学东校 吴立蓓 69
三等奖 奉贤 奉贤实验中学 蔡彦敏 69
三等奖 金山 蒙山中学 陆佑程 69
三等奖 金山 上海市民办金盟学校 刘国语 69
三等奖 嘉定 嘉一联中 邓叶辉 69
三等奖 崇明 民一中学 施易欢 69
三等奖 崇明 民一中学 陈坤 69
三等奖 崇明 正大中学 王佳明 69
三等奖 崇明 东门中学 唐汝衡 69
三等奖 崇明 崇明实验中学 许敏 69
三等奖 徐汇 张江集团学校 黄稚林 68
三等奖 静安 市西初中 俞晏如 68
三等奖 普陀 梅陇中学 周尧 68
三等奖 杨浦 民办凯慧中学 朱以健 68
三等奖 杨浦 兰生复旦中学 古宇昕 68
三等奖 闵行 上宝中学 刘怿赟 68
三等奖 闵行 上宝中学 胡祉晴 68
三等奖 闵行 上宝中学 梁佳琪 68
三等奖 闵行 莘光学校 张奕晨 68
三等奖 闵行 莘光学校 张芷萱 68
三等奖 浦东新区 浦东模范中学 陈成 68
三等奖 浦东新区 上海市实验学校 宁啸威 68
三等奖 浦东新区 南汇二中 顾本 68
三等奖 奉贤 奉贤实验中学 徐婧 68
三等奖 奉贤 奉贤实验中学 詹佳楠 68
三等奖 金山 蒙山中学 李妍 68
三等奖 松江 西外外国语学校 史艺彬 68
三等奖 崇明 民一中学 杨璐璐 68
三等奖 崇明 民一中学 秦嘉贝 68
三等奖 崇明 崇明实验中学 袁令 68
三等奖 崇明 崇明实验中学 张弛 68
三等奖 崇明 东门中学 陈帆 68
三等奖 卢湾 卢教院附属中山中学 陶泉清 67
三等奖 徐汇 民办华育中学 刘懿凡 67
三等奖 徐汇 张江集团学校 刘倩余 67
三等奖 静安 育才初级中学 吴静远 67
三等奖 普陀 进华中学 徐婧怡 67
三等奖 普陀 兰田中学 王佳云 67
三等奖 杨浦 兰生复旦中学 毛斯筱 67
三等奖 杨浦 兰生复旦中学 李晶菁 67
三等奖 杨浦 兰生复旦中学 张天翼 67
三等奖 闵行 上宝中学 龚逸涵 67
三等奖 闵行 上宝中学 陈梵谷 67
三等奖 浦东新区 上海中学东校 陆逸波 67
三等奖 浦东新区 坦直中学 王志伟 67
三等奖 浦东新区 南汇二中 张远东 67
三等奖 浦东新区 南汇二中 杨丹婷 67
三等奖 奉贤 奉贤实验中学 刘春静 67
三等奖 奉贤 奉贤实验中学 夏研 67
三等奖 金山 金山初级中学 吴鼎蔚 67
三等奖 金山 蒙山中学 潘紫奕 67
三等奖 金山 民办师大实验中学 葛晨倩 67
三等奖 松江 茸一中学 周楠 67
三等奖 青浦 青浦一中 朱雨昊 67
三等奖 嘉定 新城初级中学 熊从为 67
三等奖 崇明 民一中学 王昕瑜 67
三等奖 崇明 民一中学 杨雨倩 67
三等奖 崇明 东门中学 吴彩妮 67
优胜奖 徐汇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徐立瑄 66
优胜奖 徐汇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孙嘉玥 66
优胜奖 静安 市西初中 周天慈 66
优胜奖 普陀 曹杨二中附校 钱莺 66
优胜奖 闸北 扬波中学 李旻 66
优胜奖 杨浦 民办凯慧中学 陈宇恺 66
优胜奖 杨浦 兰生复旦中学 朱文琪 66
优胜奖 杨浦 兰生复旦中学 盛智明 66
优胜奖 闵行 上宝中学 陆晴雯 66
优胜奖 闵行 文绮中学 施悦 66
优胜奖 闵行 文绮中学 吕星怡 66
优胜奖 浦东新区 上海中学东校 宋心意 66
优胜奖 浦东新区 上海中学东校 陈马梓嵘 66
优胜奖 浦东新区 上南中学东校 罗康麒 66
优胜奖 浦东新区 六灶中学 杨淋 66
优胜奖 浦东新区 南汇二中 周舟 66
优胜奖 金山 蒙山中学 谢隽 66
优胜奖 松江 三新学校 王雨凡 66
优胜奖 嘉定 封浜中学 王紫怡 66
优胜奖 崇明 民一中学 王昊成 66
优胜奖 卢湾 兴业中学 李沁莹 65
优胜奖 徐汇 西南位育中学 陈英阑 65
优胜奖 徐汇 民办华育中学 朱恺洁 65
优胜奖 徐汇 南模初级中学 沈妍 65
优胜奖 长宁 市三初级中学 白安可 65
优胜奖 普陀 兰田中学 李金晶 65
优胜奖 普陀 远东学校 胡少芬 65
优胜奖 闸北 扬波中学 刘佳睿 65
优胜奖 杨浦 民办凯慧中学 宋依琳 65
优胜奖 闵行 上宝中学 方季堃 65
优胜奖 浦东新区 沪新中学 易小萌 65
优胜奖 浦东新区 上海市实验学校 张雨桐 65
优胜奖 浦东新区 南汇二中 潘译文 65
优胜奖 浦东新区 南汇二中 张依然 65
优胜奖 浦东新区 傅雷中学 齐亚苹 65
优胜奖 奉贤 奉贤实验中学 翁子璇 65
优胜奖 金山 钱圩中学 黄雨琦 65
优胜奖 金山 民办师大实验中学 钱淑娴 65
优胜奖 金山 上海市民办金盟学校 盛晓馨 65
优胜奖 嘉定 迎园中学 沈炀 65
优胜奖 嘉定 封浜中学 邓卫平 65
优胜奖 崇明 新光中学 陆一成 65
优胜奖 崇明 东门中学 唐舒展 65
优胜奖 崇明 宏达中学 吴培培 65
优胜奖 徐汇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杨丞霖 64
优胜奖 徐汇 西南位育(东校) 冯岳澄 64
优胜奖 徐汇 淮海中学 赵华秀 64
优胜奖 徐汇 淮海中学 黄诗韵 64
优胜奖 徐汇 南模初级中学 赵思懿 64
优胜奖 普陀 曹杨二中附校 于晟赟 64
优胜奖 普陀 兰田中学 秦璐怡 64
优胜奖 杨浦 思源中学 俞风云 64
优胜奖 杨浦 民办凯慧中学 李琨 64
优胜奖 闵行 上宝中学 赵铮言 64
优胜奖 闵行 莘光学校 王亦晴 64
优胜奖 闵行 莘光学校 陆茗 64
优胜奖 闵行 文来中学 黄志贤 64
优胜奖 浦东新区 由由中学 胡清怡 64
优胜奖 浦东新区 上海市实验学校 孙凡斐 64
优胜奖 浦东新区 坦直中学 曹晨晨 64
优胜奖 浦东新区 南汇二中 瞿怡 64
优胜奖 浦东新区 傅雷中学 倪薇薇 64
优胜奖 奉贤 奉贤实验中学 钱唐一能 64
优胜奖 金山 蒙山中学 赵一羽 64
优胜奖 青浦 豫英实验学校 钱骋 64
优胜奖 青浦 青浦一中 徐依凡 64
优胜奖 青浦 青浦一中 王宇轩 64
优胜奖 嘉定 新城初级中学 黄嘉蔚 64
优胜奖 崇明 正大中学 张奕欣 64
优胜奖 黄浦 明珠中学 袁天屹 63
优胜奖 卢湾 卢教院附属中山中学 董桂辰 63
优胜奖 徐汇 西南位育(东校) 田源 63
优胜奖 徐汇 西南位育(东校) 张嘉文 63
优胜奖 徐汇 民办华育中学 张若愚 63
优胜奖 徐汇 民办华育中学 许哲琴 63
优胜奖 长宁 市三初级中学 王子璇 63
优胜奖 普陀 梅陇中学 张雯婷 63
优胜奖 普陀 北海中学 林子良 63
优胜奖 普陀 兰田中学 岳心悦 63
优胜奖 闸北 扬波中学 徐明放 63
优胜奖 虹口 迅行中学 宋韵婕 63
优胜奖 杨浦 民办凯慧中学 陈浩 63
优胜奖 杨浦 市光学校 吉雨蒙 63
优胜奖 杨浦 市光学校 杨嘉嘉 63
优胜奖 闵行 七宝二中 朱怡雯 63
优胜奖 闵行 上宝中学 潘艺博 63
优胜奖 闵行 上宝中学 蒋星雨 63
优胜奖 闵行 文来中学 黄奕程 63
优胜奖 闵行 文来中学 李依扬 63
优胜奖 闵行 文来中学 王嫱 63
优胜奖 闵行 文绮中学 翁恺龄 63
优胜奖 浦东新区 新竹园中学 樊之喻 63
优胜奖 浦东新区 上海中学东校 缪钰鑫 63
优胜奖 浦东新区 上海中学东校 周韧 63
优胜奖 浦东新区 上海市实验学校 王天 63
优胜奖 浦东新区 南汇二中 瞿立晨 63
优胜奖 浦东新区 南汇二中 万诗琪 63
优胜奖 金山 蒙山中学 周宏磊 63
优胜奖 金山 上海市民办金盟学校 陆佳怡 63
优胜奖 金山 上海市民办金盟学校 龙佳明 63
优胜奖 崇明 民一中学 周清原 63
优胜奖 崇明 东门中学 沈于蓝 63
优胜奖 崇明 崇明实验中学 黄诗韵 63
优胜奖 崇明 崇明实验中学 杨心怡 63
优胜奖 浦东新区 南汇二中 冯心呈 63
优胜奖 崇明 大公中学 展振 63
优胜奖 崇明 崇东中学 张雪红 63
优胜奖 崇明 登瀛中学 蔡琪雯 63
优胜奖 浦东新区 上海中学东校 潘颜 63
初二初三组的打不下了。要的问我拿。
⑷ 怎么样才能培养好孩子的阅读习惯
9个月至1岁的孩子看的图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画面清晰、干净,最好一物一图,如一只苹果、一只鸡、一条狗等。因为1岁孩子的平面视觉经验还很有限,所以画面一定要简单明了,不要杂乱。二是色彩鲜艳、明快,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三是内容对于孩子有一定熟悉性。当孩子看着图片时,父母要说出该物品的名称,让他跟着学发音,这是为了将音和图在大脑里建立起联系,为以后认图、说话做准备。 1—2岁的孩子可以看由大幅图画组成的书了,内容最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如房屋、日常生活用品、动物、玩具等。图书的画面要简单,色彩要鲜明,配的话语、儿歌要简单、押韵、有节奏,适合孩子听、学、说。 2—3岁的孩子语言飞速发展,所以父母可以和他一起读一些情节简短、有趣、与孩子熟悉的事物有关、以图画为主的故事书。父母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要用简短的语句把故事内容讲清楚,还可以一边读一边让孩子在书中找出讲到的事物,或让孩子重复父母讲过的话。 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会自己翻书看了,而且经常会将他喜欢的书主动给父母,缠着父母讲故事。对于喜欢的故事,能不厌其烦地听很多遍,甚至能断断续续地复述出来,孩子已经从阅读中找到了乐趣,阅读也将越来越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将为孩子展现现实生活难以企及的美妙! 3—4岁的孩子需要内容上更丰富多彩的图书了,如有关动物、小朋友的故事。故事里不仅要有孩子熟悉的事物,还要有一些新鲜事物,要有较多的细节和情节,以便孩子在看书听故事时能学到新知识。当然书中仍然要有较多的图画,以适合孩子的胃口。 这个阶段的亲子阅读要有更多互动的成分,父母在讲故事的时候,要学会对孩子巧妙地提问,也要鼓励孩子向自己发问。通过阅读,不仅丰富了孩子对外界的认识,扩充了孩子的语言词汇,更重要的是在互动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及自己尝试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孩子的回答,父母不必强求与书中故事的一致性,孩子可能会想出一个您根本没有想过的答案,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生气,不要彻底否定他:“不对,刚才妈妈怎么讲的,爱吃萝卜的是小白兔呀!”或许在这种情况下,您这样说会更好:“妈妈倒没有想到小松鼠也爱吃萝卜,您怎么知道的呢?那刚才故事里说谁最爱吃萝卜呢?”既尊重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及想象力,也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有意注意的能力。毕竟书里的东西并非是完全的真理,阅读也不是孩子学习常识的唯一途径。对于早期阅读而言,比起一丝不苟地回答问题来说,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一种能阅读的兴趣与习惯。 4—5岁的孩子可以看有故事情节的连环画了,因为这时候孩子在语言能力方面又上了一个台阶,比起2—3岁儿童的字词、简单句要精彩得多了,能够灵活地与成人进行日常对话,而且喜欢自己编故事;在认知能力上也同样大大地进步了,充分表现出具体运算期的特点,能很生动、形象地思考问题,喜欢自我尝试解决问题。 因此,这个阶段孩子的图书,其故事内容可更复杂些,还可以让孩子读一些真实故事,以使孩子了解较多的生活细节、生活常识、简单的待人接物方式、社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等。书籍的形式以连环画为佳。父母要用“为什么”、“怎么办”、“后来呢”等问题向孩子提问,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要试着引导孩子自己看书,让孩子学着自己看图片来理解故事,然后再与父母交流。这样不但能促进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逐渐成为阅读的主人。 5—6岁孩子阅读的面当然更是广泛,而且从形式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更多的图文并茂,让孩子开始在阅读中欣赏文字,虽然不强求孩子记住那些文字,但早期的看会给孩子留下痕迹,相当于一种潜伏学习,而且有图片对照,更容易留下印象。这些都可以作为入学的准备。 这时候的父母,更要多鼓励孩子自己看书,而且能保持一定的时间(比如15分钟),能与父母主动交流阅读内容,能根据阅读的内容提出问题。而且父母可以充当耐心的听众,听孩子给自己讲故事,甚至可以鼓励孩子根据阅读的内容自行组织、编撰新的故事。其实这个时候的孩子是非常喜欢编造的,在前面“语言能力”的章节中已经讲过,他们会很自然地生活在故事情节里,尽管在父母看来好像是谎言。当然,父母仍然可以和孩子一起来阅读,相互分享阅读时的天伦之乐! 7-9岁的孩子阅读有了更深的意义,其一就是帮助孩子巩固所学的文字,所谓“耳濡目染”,记忆文字也是这样,经常看到就自然记住、记牢了,这比翻来覆去地写有趣也有效得多;其二,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随着孩子识字量的增加,应不断地鼓励孩子通过阅读来寻找“答案”,去发现问题,去认识世界,去探索未知。根据以上两点,可以为这个时期的孩子选择这样的书籍:有拼音的图书,一来巩固拼音学习,二来利用拼音帮助孩子阅读、学习生字;经典儿童书籍,比如童话、寓言、神话、十万个为什么等,用动人的情节或者有趣的问题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儿童报刊、杂志等,鼓励孩子用阅读来了解现实,认识世界;老师建议的课外书籍,一般为了扩充孩子阅读,学校老师也会做相应的指导建议,父母可以根据老师的意见,为孩子购买适当的书籍。 但不管是哪一类图书,篇幅上都不应太长,应以短篇为主,因为孩子的识字量还很有限,对文字的兴趣需要逐日培养。 另外,阅读兴趣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父母可以利用生活的点滴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比如经常提出问题(为什么鼻子长在嘴巴的上面、为什么先打雷才下雨等),引导孩子通过阅读去寻找“答案”或者“线索”;在特殊的日子(如孩子的生日、过年)送孩子一本有意义的书;经常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等地方。 10岁以上的孩子在法律上已经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了,就是说对某些行为有了自我负责的能力,从另一方面讲也就意味着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了更高的选择与决断需要。如果说,这之前的阅读,父母有着很强的主导性,那么这以后就越来越孩子主导了,也就是说这个时期孩子的阅读,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自身,当然父母仍然可以建议与适度引导。相对小学1—3年级的孩子而言,10岁以上的孩子识字量大大提高,阅读速度也快了很多,所以可以读一些中长篇著作,特别是中外经典的作品,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思考能力。最好建议孩子做阅读笔记,将好词好句好段摘录下来,或者练习写读后感等随笔。 总之,这个时期的阅读不仅会对孩子日后的写作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着潜在的意义,所以父母一定要因势利导,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过多干涉。 当然,这个时期父母仍然可以和孩子一起来阅读,相互分享阅读时的天伦之乐,分享阅读后的思想与见地!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不论对于什么年龄的孩子,当图书选好后,建议父母在给孩子看的时候,参考以下几点: 一是如果您与孩子一起看书,请让孩子与您在一个方向看书,比如坐在您的怀里或者身边,便于他识记看书的顺序,进行模仿翻书页; 二是选择固定的时间,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会逐渐养成期待看书的好习惯; 三是父母语言要清晰、舒缓,具有感染力,以便孩子听与学习; 四是要有耐心,阅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培养好了,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不断去激励孩子。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每幅图要让孩子多看几遍,一个故事可以多讲几遍,不要像成人翻阅一样一遍而过,孩子的基础毕竟有限,他需要时间来认识与记忆,而且孩子往往看到“旧”的画面会有一种喜悦与兴奋感,因为这些是“老朋友”;
⑸ 祝福一文,我想再读一遍
第一课时
按教材课文顺序,本来开学第一堂课就应该讲《祝福》,但对于这篇我讲过不止一次的很熟悉的名篇,我却踌躇起来。记得当时我对学生解释为什么不先学《祝福》时,我是这样的说的:“虽然我从假期里就开始备这篇课文,可是我还没有想清楚如何讲。如果草率地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对不起鲁迅。”因此,我把第一单元的小说暂时放了放,而先给学生讲文言文单元。我想以此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备课。
尽管如此,一个月过去了,临到上课我的教学方案仍然没有明晰。我当然可以设计一个可以”讲”得比较精彩的教案,但我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学”。这篇课文的参考资料浩如烟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仅凭我已有的对鲁迅记这篇文章的理解,都可以把这篇内涵丰富,思想厚重的文章“讲”好。但是,现在我思考的或者没有把握的,不是我如何“讲”好,而是如何让学生“学”好?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都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这是我现在坚定不移的原则。尽可能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悟课文,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哪怕是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这比我个人滔滔不绝或慷慨激昂地精辟分析更为重要。
既然如此,在有一个大体教学设想的前提下,我更追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随”学生课堂表现之“意”)而非教师课前预想的教学步骤的精确性。“礼教杀人”无疑是《祝福》要表现的主题,但我不应该让学生抽象地知道这个结论,而应该让他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受到心灵的触动,进而认识到“礼教”何以能够“杀人”;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认识到,“礼教”不仅仅是恶人杀人的凶器,也是无数普通的人甚至是善良的人,无意杀人的工具;不仅仅过去有旧的礼教杀人,今天也同样有新的礼教杀人,而且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是“杀人者”!当然,学生所获得的这些认识,应该依靠他们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的思考、彼此间的研讨以及和教师的互动交流,而不是教师我一个人的灌输。正如我几年前所说的:“教师主要的作用是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然后让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当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不要老想着把自己对课文“深刻的领会”、“精彩的分析”、“独到的见解”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哪怕学生只领悟出了5分,也比老师灌给他10分强!”
因此,虽然我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还没有考虑成熟,但我仍然带着没有写完的教案走进了教室。我决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调整教学程序,甚至改变课前我的某些预想,怎么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考,怎么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感情,怎么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怎么有利于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走进鲁镇,进而联想到今天的时代甚至连想到自己,我就怎么上。一切见机行事,一切随机应变。我相信,只要学生动起来了,这堂课就一定会成功。
带着这样的自信,我开始了祝福》的教学。
正式学习课文之前,照例子是由学生轮流上台讲解的古诗欣赏。今天轮到由汪洋同学当“老师”,她把秦观的《鹊桥仙》抄在黑板上,然后给同学们讲解她对这首词的理解:“今天我给同学们讲的是《鹊桥仙》,首先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作者秦观,字子由,他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刚开始她开有点腼腆,但讲着讲着便越来越大方,最后她说:“……尤其是最后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们知道,传说中牛郎和织女一年才能见一次面。这首诗里用得最好的一个字是‘传’字,整首诗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下面我把这首词读一下,请同学们跟着我读,鹊桥仙秦观……”
学生们开始朗读:“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学生朗读完后,我感慨地说:“读这首词,我最大的感受是,做现代人真是幸福,相爱的人之间那需要什么‘飞星传恨’?发个伊妹儿――哦,不对,连发伊妹儿都不用,打个手机就行了。相比之下,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没有这么幸福了!”
就这样,由对汪洋推荐的《鹊桥仙》的简单评论,我过渡到了今天要学的课文:“我们今天开始学《祝福》。我先问一问,哪些同学课前已经把课文完整地读过一遍了?请举手。”
少数同学举起了手。
我数了数,说:“还不到一半。不过不要紧的,因为考虑到同学们课业负担比较重,我们把预习也放在课内。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课文认真认真地默读一边,已经读了一遍的同学再读一遍。在读的时候,要用上脑子,一边读一边想。把让你若有所思,或者让你怦然心动的地方,或者产生了联想的地方在书上做个记号,也可以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遇到不认识的字查一下,把音注上,总之读了以后书上要有读过的痕迹。读的过程就是自己感悟和发现问题的过程。我打算用三节课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来研讨这篇课文。好,现在你们自己读吧!李老师在这儿没有作任何提示,也没有设置任何问题,先让你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受。读完以后我们在互相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感受,可以就全篇谈总的印象,也可以从某一个细节出发谈自己的体会,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我希望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能发言。”
学生们打开书,开始静静地读。我看到严忠孝在读的时候拿出辞典查生字,便表扬他:“看,严忠孝正在查辞典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学生们继续自读,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祝福》(鲁迅)
我巡视了一圈,看到每一个学生都在认真地读课文。然后我也打开书,再次仔细读课文,估计着学生可能在哪些方面会有所感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
二十五分钟过去了,我看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阅读完毕。我说:“好,很多同学都读了一遍。但是你们读过的书是否留下你们的笔墨痕迹呢?”我把我的教材扬起来,翻开课文给大家展示,“大家看李老师的书,里面有读的时候写的心得批语,还有许多地方我做了勾画。我举一个例子,第10页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三行,“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我就想,这句话有它的意思,又比如12页倒数第二自然段:“直着眼睛”,“日夜不忘”,我就划出来。还有14页倒数第四自然段,倒数第二行,“急得流泪”,我都勾画出来。这些地方都是让我有所感触的地方。你们有没有呢?当然,你们不一定画出这些句子,但你们可以勾画出来你们自己有感触的。李老师给大家说这些,就是要大家明白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读书,那就是带着心去读。我越来越感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渐渐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大家都习惯于形象化,比如喜欢看图片,看电视剧,取代对文字本身的理解与想像,越来越失去了阅读文学作品本身,也就是对文字本身的细细品味,鉴赏,联想、共鸣等等,没那个耐心了。我们的阅读理解力在退化,这是人类的悲哀。人们即使在读书时,也是基于抓情节,找结局,其实,就这篇小说而言,你要找结局,结局开头就给你摆出来了:祥林嫂死了。但祥林嫂为什么会死?这一个过程更需要我们关注和研究。这才是真正读小说。”
这段话我的确是有感而发,我就是想提醒我的学生,在图文信息时代,我们还应该尽可能学会和保持一种古典的阅读。
“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我又把话题转到课文,“我不知道同学们读这篇小说以后,理解到什么程度,感受到什么程度?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言,你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许鲁迅的作品离我们比较远,我们理解起来会有一些障碍,但不要紧,我想知道在老师没有作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你们自己能够读出些什么东西。哪位同学说一说?”
平时从不发言的杨晓龙第一个举起了手,我热情地鼓励他:“好,请晓龙说说。”
杨晓龙说:“读这篇文章我觉得有些话我读不懂,但是我觉得我还是理解了一些。我觉得这篇文章像一部电影,一个又一个的形象和场面,先从现在说起,展示一个结局,然后产生一个回忆,是怎么发生的。作者把事情的发生记叙很详细,描写也很生动,例如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动作,还有他对人形外貌的描写,都非常好。”
杨晓龙的语文成绩不太好,他今天居然能第一个主动发言说出自己的这些感受,我很高兴,对他的发言予以充分的肯定:“说得非常好!的确是非常好!我说他‘非常好’有两个含义,第一,他读懂了结构,他说课文先写出了祥林嫂的结局,然后再通过回忆写祥林嫂的不幸,同时是他还读出了课文中用了许多生动的描写。很好!第二,晓龙原来是不发言的,今天居然今天他第一个发言,勇敢表达自己的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说得很好,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现在小龙变大龙了!呵呵!”
全班同学自发地为杨晓龙热烈鼓掌。
杨晓龙的发言,意义不仅仅在于他说出了他对课文的感受,更在于他开了一个主动发言的好头。我班有许多同学平时也是不爱发言的,这妨碍了课堂交流,我决定趁势再说几句:“呵呵,同学们都用掌声表达对晓龙的敬佩。我想,晓龙你在举手前其实可能也经犹豫过,也历过思想斗争的,但你最后战胜了自己。下一次李老师再让同学们写《灵魂的搏斗――即一次战胜自己的经过》这篇作文的时候,你谈一谈怎么鼓起勇气发言的。”
我的话刚说完,杨晓梅也举手了。我笑者对她说:“好,晓龙说完了,晓梅也要说。”同学们也笑了。
杨晓梅说:“我读了以后第一感觉是愤怒。而且还有对祥林嫂的同情,她是一个悲剧人物。我愤怒的是当时制度的残酷及人情的冷漠,她的悲剧与当时的社会有很大关系,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
她的理解我认为是对的,但我不希望学生们只是抽象笼统地说结论,而应该紧扣课文,因此我插了一句话提示道:“比如--”
杨晓梅回答:“比如没有遵从她的意愿就把他嫁人。周围的人就因为他是寡妇就歧视她。他遭受了许多不幸以后那些人不但没有同情她反而对他嘲讽,如果人们不这样,如果人们能够安慰她,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产生。”
杨晓梅的发言一开始就用了一个词开概括她的感受,这让我很高兴,而且觉得这是一个很好阅读方法和状态――所谓“厚书读薄”,如果能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自己读后的感觉,就算是真正“读进去”了也“读出来”了。我临时决定也引导其他同学这么做:“刚才杨晓梅用了一个词‘愤怒’来表达她的读后感。我请下面的同学在发言的时候也先用一个词概括自己的感悟。”
张长春举手发言说:“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读后的第一感觉,是沉重。”
“哦,你读后的心情是沉重。”我点头,然后面对杨晓龙问:“晓梅读出了愤怒,长春读出了沉重,我这儿追问一下晓龙同学,如果你用一个词来表述你的心情,你会用什么词?”
杨晓龙想了想,说:“实话实说,我读了之后心情很平静。”
我说:“嗯,这也是你真实的心情。你没有像晓梅一样深入课文人物内心。不要紧,可能学完了这篇课文以后,你的心情就不平静了。好,长春继续说。”
张长春说:“虽然封建时代过去了,但是在农村封建思想依然占据人们的思想。文中所描写的四婶,就是因为要避讳,而祥林嫂是个寡妇嘛,所以就不允许他动筷子之类的,祥林嫂就不愉快。后来祥林嫂第二次又回到她家里,四婶就更看不起她了。在文中有一句话:‘不早不迟,偏偏要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祥林嫂后来想拿祭品,四婶就说,‘你放下罢’,她就像受了炮烙似的。这里的一个细节描写反映了祥林嫂当时的心理状态。人们不断地对他抱以歧视的眼光。所以在这时候,祥林嫂的精神就彻底崩溃了。后来她就麻木了,头发花白了,我读到这里就觉得正是这些因素把一个人逼向了绝路。”
“很好,这是你的理解。”我想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好,汪洋举手了,那你说说你的感受。”
汪洋站起来说:“我感到的是悲哀。这不仅是祥林嫂一个人的悲哀,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悲哀,那时候的人已经非常麻木了,对什么事情都没有想法了,就连那个短工对她的死都是很淡然的。课文里面有一段:‘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我根本想象不出来,现在四十岁的人还很年轻的,而她的头发已经全白。这时候,祥林嫂已经没有悲哀了。她的眼睛转才显示出是一个活人,仿佛行尸走肉似的。”
我忍不住赞同道:“对,祥林嫂外貌上没有任何表情,实际上是说她已经彻底绝望了。我们平时如果要说的对任何东西都失去了希望,可以说是--”
学生们情不自禁齐声说:“万念俱灰!”
“对,万念俱灰!”我重复了一遍,“祥林嫂正是这样。”
裴丹举手站了起来:“我到的是控诉,因为我觉得这篇文章是鲁迅替祥林嫂写的控诉书。我觉得这控诉书是祥林嫂用一生的血泪写成的,她是一个非常质朴善良的人,勤劳能干的人,她不过就是希望有吃有住,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
“对不起,我插一句,”我忍不住插话说,“鲁迅说过,历来的中国人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另一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是哪一种?”
学生们说:“想做奴隶而不得。”
我说:“对,其实,祥林嫂还没有奢望做人,他对于做人的种种权利和自由是没有什么奢望的。仅仅是想做奴隶,想为人当牛做马,可这都办不到。好,请裴丹同学接着说。”
裴丹继续说:“她丈夫死了,她就帮工。后来再嫁,那时候再嫁是被歧视的,那些人专门用她的伤口伤害她。小说中的‘我’--我想不是鲁迅--被问,是不是有魂灵?看来她已经对人世间彻底绝望了。所以我想这是一个悲剧。”
我问:“你祥林嫂用生命写了一份控诉书,她控诉谁呀?”
裴丹回答:“控诉冷漠的社会。”
魏铭江同学发言:“我读出了虚伪。题目是《祝福》,所谓的祝福是指一种祭祀,但是从后面讲,魂灵有没有存在,‘我’知识比较丰富都不知道,但人们却麻木地对不存在的鬼神加以祝福。这是多么虚伪!”
我说:“我觉得铭江说得非常好,对天上的神灵祝福,对身边的人却充满冷漠。”
魏铭江补充了一句:“所以我觉得人很虚伪!”
“是的,实际上曾经嘲笑过她的人,将来也可以与她的下场一样,被别人嘲笑。”我说。这时候我看到不少同学还举着手要求发言,但我看下课时间到了,我赶紧小结道:“真想不到,我还没有讲,同学们自己就悟出了这么多!不少同学的发言非常精辟。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还有一些同学要求发言,下堂课还可以说。等同学们发表意见以后,我再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和大家交流。好,下课!”
第二课时
今天的语文课是两节连堂。课间,听课的一位老师对我说,刚才有学生读错了两个字,我没有及时纠正。我谢谢她的指正,表示一会儿上课便纠正。
因此,第二节一上课,我便说:“刚才我们听课的老师指出了上节课同学们在读错的字,这里我纠正一下。‘纤云弄巧’的‘纤’应该读什么?”
有学生说读qian,有学生说读xian。我明确说:“这是一个多音多义字,这里应该读xian。还有一个字,是课文上的,就是‘炮烙’,应该读pao
luo。大家一定要留心这些容易读错的字。”
本来,上节课已经有不少学生发言谈了自己的感悟,我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表我的看法,但是,还有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想发言,我应该尊重学生。于是,我说:“好,我们接着来交流。”
李文思举起了手,我说:“好,我们请李文思谈一谈。”
李文思说:“我读出了讽刺。我觉得这篇小说在写法上体现了鲁迅一贯的晦涩风格……”
我纠正道:“不是晦涩,是隐晦,或者说含蓄。是吧?”
李文思点点头,继续说:“他揭示和抨击了那个社会,让人们对那个时代不幸的人产生了同情。我想祥林嫂的形象不是一个人,而是许多人的缩影。她的不幸也不是哪个人造成的,而是是整个社会还有传统文化综合造成的。”
“嗯,所谓不幸,就是我刚才所说,她自己愿意做奴隶但是做不到。”我问,“那这叫什么?”
李文思说:“悲哀!”
黄泳说:“我说说读《祝福》之前与读了之后的不同感受,读之前我看题目便想文章肯定写得很幸福的事情……”
“对不起,打断一下,”我问,“这里的‘祝福’与我们平时说的‘祝福’有什么不同?”
学生们说:“这里是名词。”
我说:“对,这里是名词,从书上看,‘祝福’是新年时一种祭祀天地、祈求赐福的风俗。而我们平时说的‘祝福’是……”
“是动词。”这次是学生把我的话打断。
“对的。”我说,“我们说‘祝福你’,显然是作为动词用。好,请黄泳接着说。”
黄泳说:“读完之后,我才知道写的并不是幸福,而是不幸。我觉得祥林嫂真是一个很善良朴实的人,但在社会里却被那些人嘲笑,对祥林嫂来说十分不幸,我很同情她。”
我说:“刚才你谈到标题祝福,我就在想,初初一看题目与内容不是很吻合的。那么,同学们说鲁迅用祝福做标题和内容有没有联系?”
学生们说:“有!”然后大家七嘴八舌地分析起来。
我归纳大家的发言道:“就是说,这一切事件的背景‘祝福’,即在祝福的的背景下发生的。还有,祥林嫂很多不幸的遭遇,她所受到的冷遇和嘲讽,都和‘祝福’有关,祝福时。她想做这做那,人家不要他做。最后,她是在祝福的时候死去。”
朱雅兰发言谈她的理解:“我读了这篇小说很难过,还有一些疑惑。难过的是他很悲惨,她自己唯一的孩子死了……”她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很凝重,声音有些哽咽。
我也缓缓说道:“是的,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人读到祥林嫂念叨她的孩子这几段都会难过的。”
朱雅兰继续说:“虽然说开始的时候人们都和他一样的难过。但是我觉得第一次难过也不对劲,文章说‘满足地去了’,这不是真的悲哀,而是满足自己的某种感觉。但她非常勤快,教材第12页上写,四叔还是用了一句话,‘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读到这里我在想,她没有对不起大家,为什么要说她‘不干不净’呢?还有第13页形容柳妈是一个善女人,但是实际上是她杀了祥林嫂,我觉得一个善女人是不会去杀别人的。”
我忍不住为她的发言叫好:“说得太好了!”
同学们也鼓起了掌。
我说:“是的,朱雅兰说得好,柳妈不杀生,但是杀了一个不幸的人。”
杨晓梅赶紧举手:“我不同意朱雅兰的说法。我觉得柳妈本意是无意的,不能说她杀人是有意的。”
我说:“对,本来善良的人,因为某种观念便在无意中杀了人,这就是鲁迅的深刻的!李老师非常高兴,我想说但没说的,你们都感悟到了。”
王楠楠发言说:“我读出的是惆怅,在那时,人与人之间难道真的就没有同情吗?许多人嘲讽,包括主人家都用这样一种看电影的心态看她,还有她的婆婆把她弄回去,完全把他当牲畜买卖。”
“嗯,祥林嫂的确像畜生一样被买卖。”我说。
王卓说:“我觉得特别孤独,为祥林嫂孤独。仿佛有一个很大的箱子,把所有的人装进去,然后那些人又造了一个箱子,把祥林嫂装进去。”
我表扬道:“比喻得非常好!那个箱子是什么?大家都接受了,谁不接受,谁就是另类。好,你接着说。”
王卓继续说:“祥林嫂第一次被鲁四老爷接纳,有过片刻的高兴。后来被绑架回去有逼着嫁人,有了孩子,孩子死了,大家看她笑话。她可以不理会他们,但他很想找个人倾诉,他看到一个小孩子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但是没有任何人理解她,大家都在排斥她。大家并没有想,祥林嫂的孩子死了,她很难过,然后给她一点点安慰。”
“是呀,”我感叹道,“那些取笑祥林嫂的人,不少也是母亲呀!”
王卓又说:“后来与柳妈聊,感觉到柳妈仿佛是关心她,后来她听了柳妈的话,拿了那么多钱去捐门槛,她很希望大家体谅她,她不是一个肮脏的人,她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和大家一样的人。之所以最后祥林嫂变成那样的人,就是在那种情况下,大家还不接纳她,四婶说‘你放着吧,祥林嫂’,这使她彻底绝望了。”
我说:“我注意到王卓提到的细节,就是祥林嫂有过希望,因为她去捐门槛。在捐了门槛之后,她觉得我终于把自己换回来了。他没有任何思想顾虑。但是‘你放着吧,祥林嫂’,这对她的精神是沉重的一击!大家注意一下,她去拿筷子和酒杯时,心情是怎样的?鲁迅用的什么词?”
学生说:“坦然。”
“听了那句话之后呢?她的精神有什么变化?请也找一个词。”我说。
学生迅速在书上找到了:“失神。”
“对!”我说,“因此她的手才像炮烙一样。听了这句话以后,也不敢再去取烛台,失神地望着,从‘坦然’到‘失神’,是从希望到绝望,这个变化很明显。”
苏畅说:“我读出了批判,就是鲁迅对那个社会的批判!当时鲁迅笔下的女人和现在的女人相比,现在的女人幸福多了!还有,这篇小说中的祥林嫂让我想到了巴金《家》中的鸣凤,祥林嫂被人卖了,鸣凤也被她的主人送给别人做小老婆。但我觉得鸣凤的地位还是比祥林嫂要高一些。”
苏畅能够将祥林嫂与鸣凤作比较分析,虽然观点比较幼稚,但这是他自己的感受,我非常高兴:“大家听!苏畅能够由祥林嫂联想到鸣凤,这说明苏畅同学的确是在用心阅读。不过,他说鸣凤比祥林嫂的社会地位要高一些,是这样的吗?大家认为呢?”
苏畅说:“他们都是在当奴隶,但是祥林嫂是被迫给几个人当奴隶,而鸣凤只当一个人的奴隶。”
朱雅兰提出不同看法:“我觉得她们两人不一样,鸣凤结过婚,与主人比较熟悉,她比祥林嫂要好一些,毕竟有人与她交心。”
汪洋也举手说:“我觉得鸣凤的命运比祥林嫂要好一些,她有过爱情,她爱觉慧,我觉得觉慧也是爱她的,她还享受过爱情。而祥林嫂则没有爱和被爱过,她与第一个丈夫有没有爱情不知道,她与第二个丈夫也只是交易。”
杨晓梅补充了一句:“是被交易。”
我说:“对,是被交易,因为她根本就没有主宰自己命运的自由。卫老婆子说她第二次嫁人后交了好运了,这个‘交好运’,不过是指有了一个依靠,并不能说就有了爱情。”
杨晓梅又说:“和祥林嫂相比,鸣凤要勇敢得多,她敢捍卫自己的爱情,她宁愿离开人世,以死抗争!”
学生从分析祥林嫂到谈到鸣凤,进而比较两个人的形象,这是我没有料到的,学生们分析得如此有见地――虽然还有些幼稚,更是我没有想到的。看来,课前我低估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再次感慨,只要给学生以机会,学生的思想便会迸发出许多让我们惊喜的精彩。
虽然,对我的课堂来说,鸣凤实属“不期而遇”,但杨晓梅提到鸣凤的自杀,这给了我一个抛出我要提的问题进而把学生的讨论引向深入的契机:“她们两个是有一些不同的,但也有共同的,就是她们的地位都是一样的,而且结局都一样,死了。但她们也有不同之处,所谓‘不同’,鸣凤之四是自杀,而祥林嫂是……对了,祥林嫂是自杀还是他杀?”
这个似乎突如其来实则我早就准备好的提问,让学生一下子没有思想准备,有的说“自杀”,有的说“他杀”。
我说:“其实,‘他杀’也就是被谋杀,这个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剩下的无非两种可能一种是自杀,还有一种自然死亡,也就是饿死饿死等。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冻死饿死,还是自杀?大家先再仔细看一下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直接和间接的答案或线索,然后我们再来交往讨论。”
学生们重新开始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前后左右地讨论起来……
几分钟过去了,我对大家说:“好,现在我们统计一下,哪些同学认为是自杀的,请举手。”
多数学生把手举了起来,我数了数,共23个同学。我说:“看来是多数,23个同学认为自杀。那么没有举手的13位同学认为是非自杀的。好,现在两派同学把方位调整一下,相同看法的同学坐在一起,我们来辩论一下:祥林嫂究竟是自杀的,还是冻死饿死的?注意,双方发言都要以理服人,也就是说一定要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学生很快调整好座位,两方人马相对而坐,并开始准备发言。
我宣布辩论开始:“先请认为祥林嫂是自杀的同学陈述他们的观点。”
黄泳第一个发言:“我认为祥林嫂是自杀。课文刚开始就写她提出了一个问题,人死以后有没有魂灵,‘我’不跟她说有也不说没有,只是说‘或许’‘未必’‘说不清’,然后她就走了。我从她问这个话的意思揣摩,她有想死的欲望。”
康婕补充说:“还有一句,她问死掉了的人会不会见面?这也说明她想死。”
杨晓梅说:“原来她以为如果她捐一个门槛就可以赎罪,但是结果还是没有能够赎罪,所以她就绝望了,他可能感觉死亡可以减轻自己的罪。”
我说:“你的意思是说,祥林嫂的绝望让她产生了自杀想法?”
王楠楠说:“书上这句话很重要,‘不迟不早,偏偏在这个时候。’这是第七页上面的一句话,四叔说的,‘可见是一个谬种’,如果是自然死亡,四叔就不能说是‘谬种’。”
金薇又说了一个依据:“她不是问‘我’吗?她提的问题本身就说明已经有自杀的动机了,她和‘我’非亲非故,如果不是已经有这种想法了,她是不可能问这个问题,‘我’对人死后能否见面虽然没有明确肯定,但也没有明确否定,她觉得可能还有点希望,于是她就自杀了。”
我说:“我现在不表态,保持中立。让你们把话说完。认为祥林嫂是自杀的这一派,还有没有话要说?”
⑹ 请问在阅读理解妈妈是最美丽的里面短文第二自然段中小鸟们吃惊的原因是什么
在冬天的冷风里。从小到大,没有人对我这么好过,我接过她手里的蛋糕,把她的手握在我的手心里,给她暖着。她说我知道你压力很大,不要怕,我们一起来分担好不好?她真是天真啊,那时的我也真是天真啊。被爱情迷住了眼睛的人,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出来,什么话都能说出来。
我们在学校附近找了小房子,住在一起。我已经确定保送上研了,给她买了很多书,让她考研。每天一起上课,听讲座,去食堂吃饭,晚上我出去工作,她就在家里等我。她买减价的水果,一个个削了皮,切成一块块给我吃,她还第一次学会用蜂窝煤炉子做饭……我知道她是那么爱我,我也是全心全意地对她。都说恋爱最花钱,但是我没有多花什么钱,还给家里多寄了三百块,她说是给我妹妹买新衣服的,我们这一个月可以吃最便宜的菜。她跟家里说起了我,父母都要求见一见。我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还是被他们家吓了一跳。她家住的是那种特别高档的复式房子,装修非常豪华。她妈妈说因为她是独女,希望结婚后也住在一起。她爸爸一直都皱着眉,看着我破旧的牛仔裤和旧衬衫。我觉得这个贫富的对比太像电影或者小说里的镜头了,实在让人无法接受。我无法忘记她爸爸跟我说的一句话:我家楠楠从小没吃过一点苦,没受过一点委屈,这是我们父母的本分。小伙子,你能做到吗?我没有答,我知道我做不到。同时我也知道了她为了跟我在一起,牺牲有多大。不住好房子不住宿舍,跟着我挤小平房,好衣服不穿,长年穿运动服。过去有那家饭店新开张,她爸爸一定开车带全家去吃,现在她跟着我吃水煮白菜。她把生活费省下来,帮我交学费。
⑺ 张楠楠:雅思阅读中,强调句有哪几种体现
(1)“it”引导的强调句
1)It + is/was + 被强调部分 + that/which/who/whom/whose + 句子的其他成分:
在这一结构中,如果被强调部分是人,用"that",“who”,“whom”;如果被强调部分是物,用"that"或“which";强调状语时,只能用"that",不能用"when",“where” 和"why";强调的主语是复数,主句的谓语动词也得用单数。
It was uncle Bill、whose telephone number I lost.
It was we that/who arrived there first.
It was because it rained heavily that they didn’t go outing.
③作表语的形容词不能用于强调句式。
误:It is beautiful that Helen is.
④“No matter”+“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加强语气:
Tom is absolutely right in doing this job.
This is just the word the author uses in his article.
He is nothing if not careful.(=He is very careful.)
They are the truest of friends.
The very act stepping on this soil was for me a far greater adventure.
The newspaper reporters got excited at the very sight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
It is beautiful song that Helen is singing.
2)“It+情态动词+be+被强调部分+that+…”表示强调:
It must be Mike that is listening to the music.
It might have been John who was in the traffic jam.
It would have been at that time that he went to live in London.
3)“It is/was + not until+被强调部分+that+…”表示强调:
It was not until dark that she realized it was too late to go shopping.、
It is not until the radiant energy falls upon matter that it becomes heat energy.
Who was it that interviewed Betty.
Where was it that you were born?
Could it be at the meeting that I met the,teacher?
He told me that it was because he was ill that they decided to return.
[注]在疑问句中,当宾语是"them"时,强调时应改为"those"
Did the professor regard them such contempt? →
Was it those that the professor regarded with such contempt?
5)对否定句中的某部分强调时,要注意"not"的前移:
6)在“It is/was……”之后可用“肯定+否定”或“否定+肯定”形式,以加强对比含义。
It is you not me who should be blamed.
It wasn't a knife but a dagger that I saw under the desk.
It was e to luck rather than judgment that the driver succeeded in avoiding an accident.
(2)助动词“do'’用作强调
1)用在肯定句或祈使句的谓语动词之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有“的确,一定”的意思,而且要重读。
Do tell me what happened.
They did work very hard last month
We waited and waited for Betty.Finally Betty did come along.
Cars moved very slowly in the 1920s,but,they did move more quickly than in 1910.
2)和“never/not/little/hardly/scarcely/rarely/seldom/only/well”等词连用放在句首,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要求用倒装形式,这时"do或did"不重读。
Not a word did she say ring the discussion.
Rarely/Seldom do I get invited into the office alone.
Only in the afternoon did I see her.
(3)表示强调的其他形式强调的词汇及其用法
1)“ever,whatever,the devil,the hell,on earth,in the world,under the sun,what it is”等含有“究竟,到底”意义的词语,用以加强语气,表示强调:Whatever do you mean?
I had no choice whatever.
There can be no doubt whatever about it.(这件事毫无疑问。)
Who ever was in the room?
Who the devil is she?
Where the hell have you put the book?
Nothing on earth could make her happy.
I must be the happiest woman on earth.
How in the world did he get the information?
I never in the world have believed such an obvious lie.
I don’t know what it is that has made him so angry.
When I try to understand what it is that prevents so many.
2)“by all(possible)means(当然,务必…,尽一切可能…),by no means(决不…),not...at all(根本不)”表示强调:
They should go by all means.
We must help her by all possible means.
I didn’t do it at all last night.
He is by no means a pleasant man to deal with.
3)"by far (…得多,尤其更…)”强调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或最高级:
This is better by far.
We are walking by far the slowest.(“by far"也可放在最高级之后。)
[注]“by far”用于比较级时,一般置于比较级词之后,若置于之前应在二者之间加“the”
⑻ 急求校园课本剧,反映中学生心理
A:楠楠 B:小俊爸爸 C:小俊妈妈 D小俊 E:小雯 F楠楠妈妈 G:楠楠老师
镜头一:这个城市下了第一场大雪,看着窗外的雪花,楠楠坐在电脑前不知道该怎么做,人寂寞的时候真的很脆弱,难道就一直这样下去吗?不经意间,泪水已经溢出了眼眶,顺着脸颊滑落下来.“真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我该怎么办!”许久,敲出了这几个字。
旁白:眼前的这个女孩名叫楠楠,今年22岁,本应该是女孩子最快乐的时光,但她却很痛苦失落,很怕与外人接触,不愿意与过去的好朋友、同学交往,甚至很难和母说上一句完整的话。只有一台电脑陪着她,还有就是等他的电话,哪怕是一个信息都会让她反反复复的看上好几遍。事情要从去年的冬天说起。那时楠楠大三了,课程不是很紧,有着大把的时间去写论文、找工作、甚至是规划自己的未来。楠楠的英文很棒,一天好朋友小雯找到楠楠和她商量一件事。
E:“楠楠,介绍个英文家教的工作给你,是对夫妻要帮他们的女儿找个英文老师,这个小女孩妈妈经常出差,爸爸也要工作,所以女儿的学习就管不了了。这不,我一下就想到你啦,星期六和星期天,每天两小时三十块钱。你看这样不是挺好的嘛。”
A:“也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好吧。”楠楠笑笑。
旁白:很快,楠楠和小女孩的家长见了面,家里只有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在。小女孩叫小俊,她的妈妈工作很忙,频繁地到外地出差,几乎顾不着家,小俊的爸爸是一个自由职业者,因为爱人要经常到外地出差,所以他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十分辛苦,尽管如此,他依然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条,把孩子照顾的好好的。
B:“小俊,这位大姐姐就是你的英文辅导老师了,你要好好听课啊。”
D:“好的,我会好好听老师讲课的。”
A:“小俊这么聪明,肯定能学好英语的。”
B:“那就请老师开始上课吧,有什么事就叫我。”
旁白:小俊的爸爸说完,就去忙着准备晚饭了。楠楠心里不禁想:真是一个好爸爸。屋外飘着雪,可在他家里一点冬意都没有。楠楠带来的英文辅导书厚厚的一本放在玻璃桌上,旁边还有男主人沏的一杯热茶,在孩子做题目的空隙,她仔细端详着这个陌生而温馨的小屋,非常喜欢这个家的布置,很精致简约,处处流露出主人的细腻。
D:“老师这个单词我看不懂。”
A:“哦,这读“WILL”英文中的将来时态。你看,比如说……”
旁白:时间久了,楠楠和小俊还有他爸爸的关系相处的非常好,也渐渐地了解这个家庭的一些情况,知道楠楠的妈妈是个热爱工作的人,不太能顾到家,家里所有的大小事也就由小俊爸爸一个人承担起来。或许是不经意间,楠楠对这个孩子的爸爸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她觉得他是个好爸爸、好男人。楠楠喜欢去他的家,除了帮小俊辅导英文外,时常帮他做些家务活。刚开始他总是觉得楠楠帮助他很过意不去,但慢慢的他发现女儿的英语越来越好,在班上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回家之后也十分高兴,他觉得这都归功于楠楠的帮助,日子长了,他也喜欢上了这个温柔善良的女孩。
镜头四:
B:“明天还来吗?小俊快考试了,我想麻烦你帮她好好复习一下。”
A:“嗯,那好,我明天下午来。小俊,你要乖哦,好好看书。”
D:“老师放心,我一定把试卷做好,明天拿给你看!”
A:“好,那我走了。”
B:“那明天我做你最喜欢吃的糖醋鲫鱼。”
……
A:“祝你生日快乐!”一只漂亮的蛋糕出现在小俊爸爸的面前,着实让他感到十分惊喜,还有人记得给他庆祝生日,她真的很体贴人。
D:“祝爸爸生日快乐!”小俊这时也跑出来祝贺爸爸的生日。
B:“呵呵,已经很久没有人给我过生日了。”
D:“是啊,楠楠姐叫我先别告诉你,给你一个惊喜!爸爸喜欢吗?”
B:“喜欢,谢谢你楠楠,有人给我过生日真好。”
A:“只要你喜欢就好,我们一起吹蜡烛!”
B:“真不知道要怎么感谢你。”这时的小俊的爸爸眼睛里流露出来都是感激,感激楠楠在他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带来了一份惊喜。
旁白:楠楠突然觉得他应该有一个人在他的身边照顾他,楠楠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小俊的爸爸,可是……三个人很开心得过了一个生日,小俊的爸爸让孩子早点休息,准备送送楠楠,当把楠楠送到楼下的时候,他突然觉得还要说些什么,于是就问楠楠:
B:“小丫头,你有男朋友了吗?”
楠楠沉默了一会说:
A:“你的问题很突然,就像我喜欢上一个人一样很突然。”
B:“呵呵,小丫头,你喜欢上谁了?”
旁白:刹那间的安静,突如其来的话让楠楠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想和他在一起,说我爱他吗?他会怎么想?楠楠知道他是有家室的人了,但她不想随便搪塞他的话,或许这是一次机会,让楠楠表达对他感情的机会。他们离得那么近,似乎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体温和呼吸,过了很久,楠楠鼓足勇气对他说:
A:“我喜欢你。”
B:“楠楠,你还太年轻,而我是有孩子的人了。”
A:“我知道,但我只想告诉你我真的感受。”
A:“我知道我不该说出来,或许我该回学校了。”
B:“我送你回学校吧。”
A:“不用了,谢谢。”说完,楠楠就径直朝车站走去。
B:她离我越来越远了,我的心情就像是从山间流过的一条小溪,清澈温暖,想感激她。
B:转身,先发个信息给她。
A: 我从包里掏出手机,给他发个信息!
B:“你说的是真的吗?”
A:“我是真心的。”
旁白:他们同时收到对方的信息。
楠楠走在寂静的马路上,夜幕笼罩着她脸上流露出来的甜蜜。
第二天,小雯看到楠楠就说:
E:“昨天去哪了?又去给人家带小孩啦。”小雯俏皮地和楠楠开着玩笑。
A:“别拿我开心了,我是给小俊去上课的,你又不是不知道。”
E:“知道,知道。我就是太了解你了。”
A:“什么意思啊,不过……”
E:“不过什么?”
旁白:楠楠半天没吭声,小雯似乎感受到了什么,轻轻的问
E:“怎么了?”
A:“我可能喜欢上他了。”
E:“唔,他是有家的人了啊。”小雯轻轻地提醒着。
A:“嗯,是的,所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E:“这个人不适合你,不值得你爱。”
A:“不,他是一个好父亲,是一个好男人,他一个人照顾家照顾孩子,而我只想照顾他。”
E:“你还是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吧。”
旁白:小雯在努力地劝说楠楠,她知道她这样下去不行的,可是楠楠对小雯的话一点都听不进去。她继续每个双休日去小俊的家里帮她辅导英文,而小俊的爸爸总是热情招待楠楠,晚上送楠楠回学校,日子久了,他们之间的感情日益加深,都很关心彼此,几乎每天都要发信息给对方。
D:“爸爸,你看天气预报说明天要大幅度降温了,哈哈又要下雪了!”
B:“是吗?明天你多穿点衣服啊!”
旁白:这时,小俊的爸爸拿起手机给楠楠发起了信息:
B:楠楠,明天降温了,你要多加衣服,下午放学我去接你来我家吧。
A:我知道了,你也是,洗菜不要再用冷水了,到家就把电厨宝插上,用温水洗。
B:嗯,你早点睡,我和小俊都想你。
A:会的,我也想你,晚安。
B:晚安。
镜头六 老婆闹事
小俊的妈妈从外地回来了。从进门的第一步就感觉这个家有点变化了,家里东西的摆放得错落有致,比她在家里的时候更加整洁了。她感觉到似乎是有一个人在用心的张罗着这个家。
她和他在看电视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了,他拿起手机就朝阳台的方向走去,她没有清楚的听到他在说什么,但是他躲躲闪闪的表现让她更加迷惑了。将近半个小时过去了,他才从阳台走进来,她就立刻问他。
“刚才是谁的电话?你要到阳台去接?”她不满的问。
“一个普通朋友的打过来的,没什么事!”他随意地回答她的问话。
“普通朋友?既然是普通朋友那还要到外面去接听啊?”
“你管那么多?天天只知道工作,这个家你付出了多少?”他有些愤怒了。
“怎么?连谁给你打的电话我都不可以知道吗?”
“没有必要告诉你!”
“我一定要知道!”说着想从他的手中抢过手机。
“你闹够了没有?”他大声的说,说着把手机往裤袋一装,转身离开了客厅。
“你……你给我站住!”她的情绪有点激动了。
可他还是没有听她的话,只留给她一个冷冷的背影走出了她的视线……
经过上次的争吵以后,她和他就开始打起了冷战,彼此之间都没有说话。而且她也不止一次看见他在接电话的时候都在明显的回避着她。他的这些行动足以让她感觉到自己的爱人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她也曾多次问过他,他所说的“普通朋友”到底是谁?可他却始终没有告诉过她答案。她想知道“普通朋友”是谁这个结从此就在她的心中深深地埋下了。
一天,他在午睡的时候,他的手机又响了,她想趁他没醒过来的那一瞬间,偷偷地从他的裤袋里取出手机看个究竟,但就在此时,他醒了,她的想法没有实现。
傍晚丈夫洗澡的时候,他放在桌上的手机响了,她好奇的拿过来看了一看,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叫“宝贝”的发来了一个新信息。她心理忽然有一种莫名并且强烈的感觉——就是非常想要看看这个信息,看看这个信息的内容。于是,她选择了“阅读”键,“很想知道你还好吗?天气有点凉,衣服多穿点。”她看了这个信息后,心理陡然一惊,在想这个人到底是谁呢?在我出差的期间,难道是他发生了什么事?这个想法更促使她决定要问他一个究竟。“你还好吗?一个人在家时可以听听音乐,要不给我发发信息,累了注意休息!想你!”这个信息是她又看他手机里的其他信息的内容。她看了这个信息,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她将他手机里所有的信息都看了,包括近期通话的来电显示内容也看了,上面显示最多的就是一个叫“宝贝”的名字,而且信息内容都是非常关心和照顾他日常生活起居的话。这些信息让她想起了自她出差回来后,他一次次接电话时为什么回避她的大概原因。片刻,丈夫洗完澡出来了,朝她笑了笑问“这些天累了吧?早点休息!”说着就走到电脑桌前座下。
她手里拿着他的手机走到电脑桌旁边(指着手机里的信息)说:
“这个信息是谁给你发的啊?”
他立刻从她的手中抢过手机对她说:
“什么信息?(他看了看信息)恩……那是……那是一个普通朋友发的,怎么了?”
“普通朋友?普通朋友会给你发这样的信息?”说着从他的手中夺回在他手上的手机。
“你在瞎说什么啊?你不要闹了,一回来就这个样子,谁能忍受得了你啊!”
“好啊!现在你这样对我了是吗?你倒是给我说清楚,她究竟是谁!
“你这样不理智,我没什么可以跟你说的!”
“你不说是吧?还是说不清楚,既然你说不清楚,那就说明你心里有鬼,我现在就要知道这个信息到底是谁给你发的?”她说着的同时欲想拨电话。
可他却迅速站起来又抢过她手中的手机。说:
“你闹够了吗?”
“你说什么?‘我闹够了吗’?我出差在外工作容易吗?今天你一定要给我解释清楚!”
“那我在家里照顾孩子,还要照顾这个家容易吗?”
⑼ 求新鲜作文 最好原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
哈哈!”告诉你一件新鲜事,外婆竟然学上网。新鲜,真新鲜。
那天,我正准备去上作文辅导课,外婆突然问起我,说:“我看你天天在电脑里玩,那有什么用呀?”
“外婆,您这可就不懂了,那叫上网。”
“上网可以干些什么?”
“那可多啦!聊天、看新闻、玩游戏、查资料等等,数也数不清呢!”我绘声绘色的说。
“行啦,行啦,上课去吧。”
12点多钟,我回来了。“啊,外婆不见了,她能上哪儿去呢,她刚到衡阳,人生地不熟的,怎么可能出去呢?”我越想越着急,还大声叫了几次,都没人答应,我都快急死了。渐渐的,我小声抽泣起来,突然,我听见一阵笑声,连忙随着声音走过去。“哈哈哈”真让我破涕为笑,你猜怎么着,外婆正在上网看笑话呢!我跑到外婆身边,对她说:“新鲜,新鲜,外婆你……哈哈。”我捧腹大笑,好不容易才止住,便故意打开窗户朝天上看:“今天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的呀。”
“这又怎么了,今天早晨见你说上网那么好,我不信,便找来邻居小王帮我调电脑,这不,我正在看笑话呢,哈哈,真好笑,这电脑功能没想到这么多……”外婆说的都陶醉了。
“您不总说:这些年青人,上网都学坏了吗?”
“哎呀,以前不懂吗,如果在不赶上你们,我就要落伍了。”
“好,以后上网我教你。”
“太好了!不过我现在想和别人聊天,你来教我。”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以后,每天都能看见外婆在电脑前,聊天、看新闻……过了不久,外婆都有八个网友了。有时,我还经常与外婆争电脑玩,每次外婆都说:“年青人吗,学的时间还多了,你就让让我这把老骨头吧。”我说不过她,没办法,只好让外婆了。一个多月过去了,我见外婆年青了许多,快60岁的人了,却像40岁的人,皱纹少多了,每天都笑嘻嘻的,我为外婆感到高兴。
外婆上网,真是一件新鲜事呀!
在荔枝公园的一个角落,一个男孩正站在那儿钓鱼。突然,他一不留神,脚底一滑,踩在一层厚厚的青苔上,“咚”的一声掉入了水中……
你猜那个男孩是谁?在下是也。且听我徐徐道来。
“爸爸,今天我带姑姑去荔枝公园里领略领略南国风光,OK?”
我问爸爸。“NO PROBLEM,但是你要先将这张英语试卷写完。”说着爸爸耍杂技一样从身后拿出一张题目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的题目。“OH,MY GOD!”当我写完英语试卷后,爸爸才放行。
当我拿着鱼竿和姑姑一起感到荔枝公园的时候,已经快三点半了,钓鱼台肯定每座位了!于是我们赶快跑进了荔枝公园的大门,直冲钓鱼台。可当我和姑姑赶到钓鱼台的时候,“满人”的牌子已经挂在上面了。“真倒霉啊!”我嘴里嘟哝了一句。突然,我眼前一亮,面不真是有一个钓鱼的“风水宝地”吗!我急忙跑了过去,从岸上跳到了河水上的一块石头上。其实我说的钓鱼的“风水宝地”就是在河水上的一块大石头。站好了后,我马上上好诱饵,远远的抛到了河中央。这果然是一块“风水宝地”啊!果然,还没有到五分钟,浮标就动了动,我急忙轻轻的拉了拉了鱼竿,吃竿的力量不小,肯定是条大鲫鱼。我等到钩子钩到它的嘴巴的时候,我急忙站起身来,可没想到脚一打滑,掉进了水中。呛了几口水后,姑姑连忙把手伸给我。我抓住她的手爬了上来。等我爬上岸时,我急忙把掉在水里的鱼竿,鱼跑了!大鲫鱼就这样不见了!要知道,我是第一次钓到这么大的鱼啊!
这就是我的寒假“历险记”。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这么好的天气,我们怎么可以错过呢?
吃过午饭后,我们一家兴致勃勃地去爬后山。我们沿着石头砌成的石阶拾级而上,来到了后山的山顶。站在山顶向下望去,一辆辆汽车像一只只甲虫在路上行驶着。一幢幢房子像一盒盒火柴盒聚集在那里。
我正享受着大自然阳光的沐浴,忽然从半山腰的山谷中传来了汽车飞驰而过的声音。我觉得好奇怪:“这儿怎么也有汽车呀?”仔细一看,在山谷之间有一段200米左右的公路;这段公路非常与众不同,路面十分平整、宽阔。汽车在公路上风驰电掣般奔驰而过,一会儿就无影无踪了。我心里正纳闷:“两座山的山谷中怎么也有段公路呢?”我便叫起来:“爸爸妈妈,快来看呀!着里有段公路!”爸爸妈妈闻声赶来,爸爸笑着说:“楠楠,这段公路就是今年刚开通的‘金丽温’高速公路!汽车钻过面的山洞就到了石溪,钻过后面的山洞就到平演了。”
我听了,不禁惊讶地张开了嘴巴。现在的交通是越来越发达了,竟然在山谷之间都铺设了高速公路。真是一“路”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呀!高速公路给人们带来了快捷、安全、舒适。以后大家出门就方便多了!
今天可真是个意外的收获啊!在山腰上也能看到奔驰的汽车,真是见新鲜事!
在我们学生梦寐以求的寒假里,你们的爸爸妈妈肯定带你们到许多地方玩,可我就因为病魔来袭,所以一个寒假里,我至少有一半在自己家里度过的。可是,就在放完寒假前的几个星期,在晚上的时候,就到了一次龙宫岩里玩。为什么回这样呢?事情就是这样了。
就在我生鳃线炎的最后一天晚上,我朋友来到我家玩。他就看见我这个寒假都在家里过的,他就把自己到那里,玩了什么,玩的开不开心,那里是什么样子,都一五一十的告诉我。我就把他的每一句话都编成了一幅图画。
就在当天晚上,我就做了一个梦,就是梦见我到龙宫岩那里玩的情形:当我和我的妈妈、爸爸还有弟弟,在一个石洞口面前,在洞口的上方就刻着三个字“龙宫岩”。我和我弟弟就一蹦一跳的跳到洞里去了。刚开始洞里没什么模样,但是你越往里面走,你就会觉得越潮湿,越冷。当你走了一段时间后,你的眼睛就会习惯了黑暗,那你就会看到了许多钟乳石。当你走到了路程最后的时候,眼前就会有一座大大而又是用冰做的龙宫宫殿(因为在龙宫岩里比较冷,如果每个一段时间向龙宫宫殿撒水,这样就可以维持龙宫宫殿的形状了。)当我进到龙宫宫殿里面是,身体感觉非常寒冷,可有被这壮观的景色所吸引住了。唯一遗憾的是准备座上龙王宝座的时候就被闹钟给吵醒了。我被吵醒后座在床上想了好几秒钟,是因为那龙宫宫殿实在太漂亮了。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