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一、 教师要以身作则,起示范作用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教师的文化品位、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征服学生。首先,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做到衣着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大方得体,精力充沛,神采飞扬,讲究仪表修养艺术。其次,教师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够爱岗敬业、刻苦自律、团结同仁,具有善良、正直、无私、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再次,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由于各学科内容具有交叉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具有丰富的英语本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相关的边缘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根本上由“工匠型”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应注意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感化学生。
二、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因势利导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高中英语教材中提到,张衡发明了地动仪(seismograph),贾思勰撰写了《齐民要术》(Qimin Yaoshu),介绍了上海的高速列车(maglev train)、北京的科技中心(Zhongguancun),还介绍了中国在基因技术、航空航天、疾病治疗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树立为国争光的理想。
2.培养学生不畏艰苦、勇于探索的精神。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容易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等坏毛病,一遇到困难就萎靡不振、举步不前,没有拼搏精神。英语教材中介绍了不少名人的奋斗史和成功史,如Madame Curie在条件极其简陋的实验室中不断实验、不断失败、不断探索,最终发明了镭,两次荣获Nobel Prize;又如Oprah Winfrey,不但是地位低下的黑人,而且自幼家境贫寒,但她通过艰苦的奋斗,成为美国著名Talk Show的主持人……通过对这些名人事迹的学习,学生们受到了心灵上的洗礼和震撼,教师再进一步挖掘这些名人身上的优良品质,鼓励学生学习他们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文明意识。教材中有不少单元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可掌握一些科学的生活常识,如Healthy eating介绍了大量的healthy food和junk food及这些食品对健康的好处和危害,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又如Good Manners谈到了就餐时应遵循的table manners,告诫学生要讲文明、守礼貌;Saving the Earth谈到了全球面临的问题,如pollution,poverty,hunger等,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养成文明、健康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观念。英语教材中有好几个单元介绍了英文戏剧、诗歌和音乐,如The Necklace,The Merchant of Venice,A Garden of Poems,The Sounds of the World等。跌宕起伏的剧情、文笔优美的诗歌、悦耳动听的音乐,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启迪智慧,丰富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及培养他们豁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生活情趣、有高尚品位的人。
5.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高中教材和阅读材料大量介绍了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历史渊源、价值观念、法律法规等。通过学习英美文化,学生们可受到另一种文化熏陶,才能更深地理解英语语言,领悟到英语的精神实质。也有利于他们拓宽国际视野,形成世界意识,提高他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三、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未来社会要求人们要能够自主学习,并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要由教学的“独奏者”转变成“伴奏者”。教师可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组织教学。小组合作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言习得。同时,小组活动使学生间的关系更融洽,学生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珍视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并团结一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人文素养是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循循善诱,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把英语语言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内化为个人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
B.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语文课程语文素养人文素养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论述颇多,不再赘言。而“人文性”却是以往在《语文教学大纲》(下简称“大纲”),包括试用版和试用修订版都不曾提及的。试用版认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这里强调的是“工具性”和“思想性”。试用修订版则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这里已看到了语文的“文化性”和语文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无疑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但科学文化素养并不等于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是强身之道,而人文素养则是立身之本,《标准》第一次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从“思想性”到“科学文化素养”再到“人文性”,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程的本来面目越来越清晰了。因此,什么叫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人文主义是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核心──争取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和发展。“文艺复兴”的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与文学的复兴”,其变化的基础就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人文主义肯定了人是生活的创造者或主人,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人身依附。而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人为地强化语文的政治因素,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或者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要么用烦琐的分析肢解课文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要么用无休止的做题取代学生读写的语文实践,要么用所谓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忽视了人最根本的思想和情感,忽视了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的教学必将导致社会的人文缺失──疯狂追求物质享受,“官本位”思想大行其道,对情感的无比冷漠,等等。最近发生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成都的“微波炉烹小狗”,和学生自杀的频繁上演,使大家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又怎么了?他们为何如此不知珍惜生命?殊不知,这正是我国教育一向“重科学,轻人文”结出的恶果,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必须指出的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因如此,《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段话指出了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是说,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绝不是在培养语文能力之外另外“附加”提高人文素养的环节。现仅以《雪孩子》(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课为例,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指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1、反复诵读,加深理解: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简单地说就是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语文实践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其中对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决定作用的是读。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高尔基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大量而有台阶性的诵读训练,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课文,并获得不同的心灵感悟。教学时教师的范读能很快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去,使学生在初步了解了故事的大概情节的同时产生了一个个疑问:为什么会有雪孩子?雪孩子为什么会动呢?雪孩子的鼻子为什么是红的?……这些问题之所以过于浅显,是由于学生尚未深入学习课文,因此教师不必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自由多读几遍课文。在多次诵读中,伴随着学生的思考,以上问题多半会不答自解:有雪孩子是因为课文一开头就介绍到“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有雪当然可以堆雪孩子;雪孩子会动是因为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读图,学生也不难发现雪孩子的鼻子原来是用胡萝卜做成的,所以是红的。学生一方面通过诵读自己寻求到了答案,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有深意的问题,像“小白兔家为什么会着火?”“雪孩子为什么要去救小白兔?”“雪孩子怎么会飞到天上变成云呢?”“雪孩子还会回来吗?”“他回来后小白兔会跟他说什么?”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仍然不用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再次在反复诵读中自己去寻求答案。
2、体会意境,感受美好: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仅如此,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学生还经历了情感的体验,逐渐接受到文化、审美的熏陶:“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这里描写的是下雪时银装素裹的自然美。“看着可爱的雪孩子,小白兔真高兴。他和雪孩子又唱又跳,玩得很开心。”这是小白兔与雪孩子和谐愉快的纯真美。“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了。”这是雪孩子舍己为人精神美,以及雪孩子“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的意境美。《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阅读时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显而易见,良好的语文素养无疑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感悟生命的宝贵,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人必定把“生命”看成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从而珍惜它,讴歌它。在教学时,我们应努力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建立他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世界。传统的教学在知识传授上往往过于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或思想性,在教学手段上则经常采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老师引导学生质疑,再由学生回答的方法。然而,这种“为学习而学习”的“师本位”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本身已经忽略了对学生的关怀,忽视了对个体发展的关怀。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人文的。阅读是一种自主的、多元的行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阅读感受,正是“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种林妹妹”,教师怎能限制学生的所疑所惑、所感所悟呢?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提问,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还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总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怎么说都可以
C. 如何通过绘本阅读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
——对小班绘本教学《小兔孵蛋》的分析与思考“绘本”不同于一般的故事书,它是一种适合低幼儿童阅读的图画书,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书籍。本文通过对绘本《小兔孵蛋》的阅读指导,阐述了幼儿园绘本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提出了对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与体会。 一、 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绘本是一种阅读材料,因此绘本阅读首先应该是一种阅读活动,应该用阅读的方式来进行。在《小兔孵蛋》中,我以“这个蛋宝宝是谁的呢?”来引出课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感受,幼儿有了第一次自主阅读的机会,在这次阅读活动中,孩子们阅读常规非常好,发言也很积极。当孩子们在书中找到了蛋宝宝是乌龟妈妈的时候,也体验到了成功感,更加激发了孩子阅读的热情。但接下来的环节,却一点点在远离绘本教学的模式,大部分的时间是用在教师提出问题和幼儿回答问题上,没有了幼儿的自主阅读,整个活动有点偏向于看图讲述。其实,绘本教学本质意义上和常规的看图讲述故事教学相通而不相同。关键就在于它的自身特点是图文并茂,情节发展有序的书本式的表达。所以,我们还是要给予幼儿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做到“初读”、“熟读”和“细读”,把幼儿为主的学习融合在绘本教学之中。 二、递进式的提问设计 歌德说过:“想要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所以,教师的提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在《小兔孵蛋》活动中,可以围绕三个提问设计展开,“蛋宝宝是谁的?”“这个蛋宝宝怎么变成乌龟宝宝的?”“小兔子在哪里发现了这个蛋宝宝?”有了这条线索后,幼儿对绘本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同时,递进式的提问对幼儿也有一定的挑战性。由浅入深的提问,不仅开阔幼儿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当然提问的形式还有很多种,比如猜想式提问,开放式提问等等。 三、 有侧重点进行绘本阅读在活动中,幼儿的常规很好。《小兔孵蛋》绘本共八页,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绘本页数过长或者孩子的阅读能力水平有限,那必须有侧重点地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安排好各个环节的时间。 总之,绘本教学主要以幼儿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领为辅,所以必须是手不离本,眼不离图,用图引出文字,用文字补充图意。
D. 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体现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简言之就是一个人的学识深浅、能力强弱、精神境界高低的综回合反映。个人的人文答素养质量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全社会不同群体的人文素养决定着社会整体人文素养的质量。人文素养是社会“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学生阶段正是各方面知识、能力、精神的重要积累和养成阶段,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培养时期。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教师应尽的重要职责。《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就是通过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让他们不但学会学习,更学会做人,能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魅力、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目前正在进行的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树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英语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与情感和人文
E.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抄养,简言之就是一袭个人的学识深浅、能力强弱、精神境界高低的综合反映。个人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全社会不同群体的人文素养决定着社会整体人文素养的质量。人文素养是社会“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学生阶段正是各方面知识、能力、精神的重要积累和养成阶段,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培养时期。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教师应尽的重要职责。《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就是通过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让他们不但学会学习,更学会做人,能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魅力、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目前正在进行的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树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英语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与情感和人文
F. 如何在绘本阅读中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
开展小学绘本阅读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专解阅读内容,培养学生连属贯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修养。而如何在绘本阅读中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也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从充分利用绘本阅读中的插图资源,从视觉角度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施创造性阅读指导等三个方面来举例浅谈何在绘本阅读中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
G.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一节好的课其实就是各个教学环节的优化,如导入、目标、导读、总结回与作业等方面的优化.
1、导答入的优化:导入课的方法很多,例如题目导入法
2、教学目标的优化:依据课文特点,依据文体特点学习品析语言的方法,教会方法,然后让他用你教会的方法去学习.作为一个教师,心中特别应该有一个方法目标,同样一个问题,不同年级是不一样的.应该考虑七年级教会,八年级提升,九年级拔高.
3、导学过程的优化:导学思路艺术化,教材处理,导学方法科学化.不同的课文用不同的思路设计.
H. 如何在绘本阅读中提升孩子的读写能力
"读"即阅读,是幼儿认知和阅读经验的积累过程,也是幼儿对环境、事物、情感的感悟过程。
它需要家长注重画面和文字的配合,调动幼儿听觉和视觉感官的参与,让幼儿在"有声有色"的阅读活动中爱上阅读。
1、有声:声情并茂讲绘本在绘本阅读中,孩子更喜欢用耳朵而不是用眼睛"看"绘本。因为孩子注意时间短,家长要声情并茂地讲绘本,并配合动作和神态演绎绘本内容,以吸引幼儿投入到活动中。
2、有色:兴趣盎然猜绘本
阅读绘本与幼儿的想象力发展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绘本丰富的插图弥补了文字的不足,一般孩子可以通过阅读画面来理解故事。家长可以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注意画面中的细节,阅读前后两幅图之间如何串联起一个故事。
让孩子可以在引导之下,充满兴趣地猜测故事的发展,感受画面中流露的情感,尽情遐想画面以外的世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更喜欢可以"玩"起来的阅读材料。家长们可以充分挖掘绘本的游戏性。
3、小孩子善于运用肢体语言与形态语言来表达他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让幼儿适当地"动"起来,将绘本教学融入到游戏活动中,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维持幼儿对绘本的持久兴趣。
这三点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实现与绘本的对话,诱发了孩子阅读的主动性,让孩子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为绘本教学带来了生机和乐趣。让孩子与绘本图书交朋友,这不仅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充实孩子的内心世界,赋予孩子多种发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