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科技翻译就业怎么样
建议不要在上理念语言啦,上理的其他学院其他专业还是可以的。在上海,只要你努力,就业肯定是没问题的。不过语言类就业相比其他管理类专业偏窄
⑵ 上海理工大学新生入学英语考试有什么内容啊,会很难吗求学长学姐解答
嗯哼~学来弟不用太担心源,他只是对你英语一个评级,然后分大英3,2,1,大英预备2,1,以前是根据这个来分考4级的时间,现在大家网上都能自己报了,什么时候想考都可以,还有一个差别就是选课的差别,我是大英2,要上大英2,3,4和一项课外的英语课,课外英语例如中级口译,科技英语什么什么的,然后大英预备2就上老老实实上大英预备2,大英1,2,3,每个人都只上4学期的英语课,其它没差别,考试一般来说不难的,么有听力,有没有作文我倒忘了,好像有0 0~忘了。。。
⑶ 上海理工大学英语科技翻译专业怎样 如果想去上外读研究生是选择上理科技翻译好还是川外好
论专业来说,肯定是川外的翻译要比上理好的多。但是,上理离上外近内,有地理优势,考研究容生的话弄资料,听课什么的方便。这看个人吧,我考研究生的时候这两个学校都去了,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川外。毕竟是专门的外语院校,师资什么的应该要好点。
⑷ 上海理工大学 英语科技翻译专业的理科课程是什么难度
我是万方毕业生 学的国际贸易
感觉会计专业还是很不错的 至少就业形势很好 还有就回是教学质量很高
只要你答热爱这个专业 一定能学好 我很多老乡都是学的这个专业 现在都在国企 还有考上公务员了 总之 这个专业对毕业后的就业 和考公务员 都是很有前途的
⑸ 上海理工大学新闻传播专业836中国文化通论615传播学原理2011年以前的真题
在2011年科技研究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参考书目考试科目代码测试科目名称参考书目101思想政治理论,上海大学的国家考试科目的国家考试科目201英语国家考试科目202俄罗斯国家考试科目203日本204英国国家考试科目为211翻译硕士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242俄语(二)“俄罗斯”(卷1-3 1-2册)黑龙江大学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日本243(B)“新日本”(卷1-3 1-2册),周平,陈小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44德国(二)德国(1-3份1-2图书为主)戴鸣钟,高等教育出版社245法国(2)管道,302,301数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数学2“法语”(1-3卷,1-2书籍为主)国家考试科目数学考试科目303 357英语翻译专业的研究生教学科目的综合能力,399管理类联考国家考试科目408计算机科学专业基础的综合性国家考试的基础委托编制的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的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448中国有关专业的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601数学写作网络知识分析数学分析“中国东部编译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613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叶易干燥的编辑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614局,“公共管理”(第三版) ,朱倩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615通信原理“通信的一般理论”(第二版),戴远光,金冠钧主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 616基础英语考试内容:词汇,语法,读,写618普通物理①“第六版的普通物理”程手珠河荣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大学物理第三版“章三挥编,清华大学出版社。619光学光学教程第三版妖气六月原来,华东师范大学,光学教科书的编写团队适应,高等教育出版社。620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宣部,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的621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部长,兵工显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01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归柯体嗯王王军秋英,科学出版社,2003年802传热的热转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03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童锯嗯耿编辑器,杨仕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04微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三版)周荷琴,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应用光学①2004805“工程光学”郁道银,潭衡英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②工程光学,李凝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 806测量和控制电路的测量和控制电路黄国雄编辑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807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编胡寿松,科学出版社,2004年808传感器技术①“传感器”强锡富编辑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3(2)非电量电测技术“闫中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二版809信息工程网络技术(1)计算机通信网的基础上”尚杰顾,编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09(2)数据与计算机图形学的通信WilliamStallings编辑器,高等教育出版社影印810运筹学“运筹学教程”马良的基础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1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第四版)“,盛步骤,谢式千,潘称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6月2008年814管理管理芮明杰,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出版社,2005年6月815教育学望道君,国文的一位编辑,人民教育出版社,5月二零零九年816,传热,学校B(1)传热第4版,章西仁泽培美飞鸣版,北京:中国建筑和工业出版社,2001②“第4版的(1)传热,杨仕明,陶文铨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7宏观与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月2007②阴博诚的编辑器的“西方经济学一个简明指南上海人民出版众议院,2005年③在”微观经济学:一个现代化的角度看“瓦里安与上海人民出版众议院最新版本④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中国金融和经济出版社,最新版本的818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栾勤奋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819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薛荣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的编辑,2008 820机械原理,机械原理“邹慧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821材料力学①”简明材料力学(2)在长刘轰阌,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②“材料力学”(上下两),刘烘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22结构力学(1)结构力学I,II,龙驭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②“结构力学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概念,阮淑明,零陵编辑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823普通化学普通化学”(第五版),普通化学,浙江大学的研究小组编译,王明华修订,高等教育按。 824水体污染控制项目(1)排水工程(两卷),第4版“,张子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②”水污染控制工程“(两卷)·第二版,高廷耀辜过韪编辑器,高等教育出版社。 825交通工程简介①“交通工程”(第二版)福田EDS交通出版社,2008年7月。邓学军②“交通运输工程院院士,主编,2003 - 7 1版,人民交通出版社。(3)”交通工程“,李江,2002-2005年7 1版,人民交通出版社。827电路”电路。 “邱相关信源编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五版828电子科技”电子技术“(模拟和数字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的第一个四版829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教程”周师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30固态物理①:固态物理学黄堃,韩宇智,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固态物理学方君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31高等代数(1)“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编译,高等教育出版社②高等代数教程“(上,下册),王萼芳编辑,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832电动力学电动力学” ,向前,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83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介绍,”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叶堆乒编辑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法顾玉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层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34思想道德的培养和法律基础“思想道德培养和法律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关键教科书修订在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835食品化学食品化学张,编着,中国轻工业工业出版社,1999836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导论(修订版),张岱年,方克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37 C + +编程(1)C程序设计”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C语言编程问题系列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838翻译(英语 - 中国翻译),不指定参考书目839工程热力学乙(1)工程热力学“第5版,连粤明,力和能量,吴家,谭羽非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②“工程热力学第1版,主编刘保兴,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40色彩色印刷色”刘屋虺编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二版841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①数据结构(C语言版),吴为民,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②2007年3月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三维材料(第四版)白中英,科学出版社,2008年01843电工电工基础技术基础“,年鉴,编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⑹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详细情况
、学科概况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该学科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的效率。并针对由于世界经济不断变化所产生的新的管理问题,研究创新建立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推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上海理工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1984年设立系统工程硕士点、1991年设立工业工程硕士点,1998年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是上海市非重点院校中唯一设有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校。
本学科点现拥有教授20名,其中博士导师16名,副教授10名。该学科点与美国、德国、加拿大及台湾和香港地区开展广泛的合作、学术交流。本学科十分重视科研活动,曾先后完成国家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及各类省市级基金项目50多项、在二级学术刊物以上发表论文500多篇、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20项,目前在研项目3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项目10多项。
二、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该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有较高管理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有宽广坚实的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系统深入的管理知识,并能正确地运用管理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广泛了解国际上有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正确的观点、理论、方法或科学地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解决重要的实际问题。能够独立开展业务工作、教学工作和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具有继续学习、创新、提高的基础和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的文献资料,并撰写专业论文,具有较好的听说能力,具备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所需的水平。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和学习任务。
三、业务范围
(一)学科研究范围
我校本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有:
1. 管理科学:运筹学算法及其应用软件研究、组合优化的智能算法研究,特别是蚁群算法研究、决策科学中的方法论研究,特别是模糊决策方法研究、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与控制研究、与物流及交通相结合的智能装载与配送算法及其软件研究。
2.工业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企业知识管理理论、方法、工具与应用、企业管理模式、复杂制造系统运作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研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3.管理工程(含工商管理): 管理工程与行为科学的交叉研究、管理工程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知识评价研究、管理机制的设计技术研究、具体行业的管理工程方法研究。
4.系统工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研究、区域规划、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系统动力学、城市交通污染控制
5.信息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分析方法与工具、知识获取、挖掘、评价、管理、互联网上供需网络研究及应用、信息安全管理。
6.科技管理: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技术创新机制研究、中小企业创新体系的研究、知识管理等
(二)课程设置
管理学前沿,经济学前沿和科学研究方法论。
四、主要相关学科
管理学门类下设的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及有关二级学科;经济学门类下设的应用经济学及有关二级学科;理学门类数学科学下设的运筹学与控制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系统科学及下设二级学科。
⑺ 上海理工大学 大学英语A(4)课用的新教材叫什么名字
分快班跟慢班的!快班是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是外研社的吧!然后慢班是内新世纪大容学英语,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整套教材是分四类的,综合教程,阅读教程,快速阅读,视听说教程!也就是你上面所说的精度跟泛读的吧!^_^我们平常也这么叫的!
⑻ 上海理工大学中美合作专业
中美合作专业的是管理学院的,跟中英学院不是一回事!它是完全一本招生!中英学院还分计划内跟计划外的,他的计划内才是一本招生!你要找这个专业就从上海理工的主页进管理学院的网站,然后查找相关专业,因为它只是一个专业,中英是一个学院,所以这个没有专门的网站!出国的机会是有的!
晕……看了一下,你的那个应该是外院学院的吧!这是我帮你倒外语学院网站查的!
英语(国际贸易)(中美合作)
专业介绍
本专业系上海理工大学和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1996年起联合开办的合作项目,课程设置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注重英语语言实际运用技能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设有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八级测试。
培养既熟练掌握英语又懂得国际贸易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时取得上海理工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及美方的相关证书。
主要课程
英语精读、泛读、口语、写作、高级英语、实用英语语法、翻译理论与实践、高等数学、第二外语、会计学、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营销管理、商务统计、广告营销学、外贸函电、电子商务、商务谈判等课程。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美国专家授课。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既熟练掌握英语实际运用技能,又具备相当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适合在对外贸易企业、外资企业、国外驻中国领事馆和文化机构、政府机构从事商务、管理、翻译、咨询等工作。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⑼ 上海理工大学050201英语语言文学是教育部上海市重点学科吗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不是上海理工大学的重点学科。
她的重点学科如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
一、学科概况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研究能量以热和功及其它相关的形式在转化、传递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以及按此规律有效地实现这些过程的设备及系统的应用科学及应用基础科学。
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使节能、提高能效和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促进用能设备和系统的总能化、集成化、自动化、无污染化以及向多元化能源结构转移的趋势。
本学科包含了6个二级学科。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推动,使本学科成为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持续发展,不断更新的应用体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是一切生产活动和科学、文化活动的驱动力,是社会日常生活的必要保证。能源与材料、信息一起,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应用于交通、工业、农业、国防领域,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并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同时又几乎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密切有关,推动人类利用能源与现代动力技术的发展。本学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将日益加强和突出。
光学工程(0803)
一、 学科概况
光学工程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表征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的理论基础-----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主干学科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铸造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及非线性光学,揭示了光的产生和传播的规律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早期,主要是基于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拓宽人的视觉能力,建立了以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光谱仪和干涉仪等为典型产品的光学仪器工业。这些技术和工业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世纪中叶,产生了全息术和以傅立叶光学为基础的光学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特别是六十年代初第一台激光器的问世,实现了光亮度和高时---空相干度的光源,使光子不仅成为了信息的相干载体而且成为了能量的有效载体。随着激光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崛起,光学工程已经发展成为以光学为主的,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技术等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新兴学科分支,如激光技术、光通信、光存储与记录光学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全息和三维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学、光电子和光子技术、激光材料处理和加工、弱光与红外热成像技术、光电测量、光纤光学、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仪器及器件、光学遥感技术以及综合光学工程技术等。这些分支不仅使光学工程产生了质的跃变,而且推动建立了一个规模迅速扩大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光学产业和光电子产业。
近些年来,在一些重要的领域,信息载体正在由电磁波段扩展到光波段,从而使现代光学产业的主体集中在光信息获取、传输、处理、记录、存储、显示和传感等的光电信息产业上。这些产业一般具有数字化、集成化和微结构化等技术特征。在传统的光学系统经不断地智能化和自动化,从而仍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对集传感、处理和执行功能于一体的微光学系统的研究和开拓光子在信息科学中作用的研究,将成为今后光学工程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校光学工程专业设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国内较早设立该专业的高校之一。本校于1998年获光学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也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获批)。学科带头人是著名光学专家庄松林院士。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还有一批高学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分别致力于光学工程领域的不同方向上。我校光学工程学科也紧跟国内外工程光学学科发展的主流,在学科方向、科研项目、课程设置方面都有不断的更新。目前已逐步建立了几个有显著特色的研究方向,包括信息光学、光电精密测试技术、光通信器件及集成光电子技术等。本学科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历年来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市、部级的纵向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年均科研经费五百多万左右。学科师资力量比较强,有院士1人,正高级9人,副高级19人。
二、 培养目标
应在光学和光学工程专业的研究领域中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国际的学术研究前沿,能够从事理论和实验研究并作出创造性的结果,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应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胜任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科研、教学、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三、业务范围
(一)学科研究范围 光学工程一级学科覆盖光学仪器、光电子技术、光信息、光电检测技术等学科。这些学科所包含的范围大致是:
1.光学仪器:光学仪器学,光电检测技术,光学系统设计,光学元件加工工艺学,薄膜光学及技术,近场光学及纳米检测技术,辐射度学和色度学,光谱技术,红外技术,空间光学,海洋光学,天文光学,生物医学光学及视觉光学,非光波段的光学仪器和光学综合装置及工程设备,还有一些新型的高精度的光机电一体化的仪器,如亚微米级光刻机,光盘存储器,纳米扫描探针显微镜,激光武器等。本专业主要研究现代光学仪器设计理论和方法,近代光学和光信息处理,视光学及眼科光学仪器。光学仪器的图象融合、处理、理解和识别技术,光学仪器的特种工艺技术。
2.光电子技术:激光器及其单元技术,激光雷达,激光材料处理和加工;激光应用,微结构光学和光学集成,光纤光学及技术,非线性光学技术,光电材料,器件及技术上。我校光电子技术主要研究光纤技术应用,光通信技术,薄膜波导技术,超高速大容量光通信器件技术,集成光回路技术,微光器件,光学及传感器等特种材料研究,液晶光电子器件,光纤传感器等。
3.光信息技术:光通信器件和系统,成像技术,机器视觉,光学信息处理,遥感技术,显示技术,光存储与记录,全息术和三维成像,光计算,自适应光学。
4.光电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是同时采用现代光学技术和电子学技术的手段结合计算机技术对各种对象实施检测的综合技术。本学科研究方向是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科重要研究运动目标速度与位移检测、零部件尺寸与表面质量检测、光散射颗粒检测技术、光信息获取技术与装置。
(二)课程设置
与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有关的专业课:高等光学、导波光学、颗粒测量技术、光纤与通信技术、光波导耦合理论、现代光学技术与传感器等;另外与博士学位研究工作有关的国际发展动态综述,由教授主持,博士研究生定期报告研究工作的进展。
应具有坚实的系统工程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并撰写论文摘要;具备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技术从事科学研究或实际工程工作的能力。
三、业务范围
(一)学科研究范围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复杂系统行为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运筹与决策,最优化理论与应用,人一机系统综合集成。
(二)课程设置 运筹学,控制理论,管理学,系统科学,决策分析,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交通工程,人工智能,系统动力学原理,信息工程,算法分析与设计,模糊统计与模糊决策,组合优化,随机过程,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系统建模与仿真,计算机网络理论与技术,复杂系统分析,经济系统分析(宏观和微观)等。
四、主要相关学科
系统科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应用数学,应用经济学。
四、主要相关学科
物理学,仪器科学和技术,电子科学和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系统工程(081103)
一、学科概况
系统工程是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系统工程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和突出。系统工程以工业、农业、交通、军事、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领域中的各种复杂系统为主要对象,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和应用数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基本工具,以优化为主要目的,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解决带有一般性的系统分析、设计、控制和管理问题。系统工程与控制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从事各种系统的组织管理,包括规划、计划、调度、预测、决策、优化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5)
一、学科概况
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主要是研究获得、并保持低于环境温度的原理与方法,实现该条件所需要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低于环境温度的条件下工程应用。根据温度的不同,它又可划分为制冷工程和低温工程两个领域,前者涉及低于120K的问题,后者涉及高于120K的问题。本学科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它的地位越显重要。本学科在机械、冶金、石油、化工、食品保存、人工环境、生物医学、低温超导以及航天技术等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二级学科与相邻几个二级学科有共同的学科基础和内在联系,但又有区别于相邻学科的研究内容。本学科的有些研究内容与流体机械及工程以及化工过程机械的有些研究内容比较接近,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
我校在1981年和1986年先后获得国内首批“制冷及低温工程”的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并在1988年培养出国内第一位获“制冷及低温工程”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本专业为省部级重点学科,科研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原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教学方面曾获全国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本专业除招收制冷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外,特别欢迎及其他跨学科的考生和有关产业、研究部门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前来报考。
二、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近代制冷与低温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动向;掌握制冷与低温领域中的测试、信息处理和分析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从事科研的能力;能解决制冷和低温工程领域理论或实践方面的问题并有新的见解;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硕士学位获得者可胜任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或相应的科技管理工作。
三、业务范围
(一)学科研究范围
制冷低温设备与系统,冻结和冻干过程机理,低温生物医学技术,冷量储存及输送技术,制冷及低温系统的自动控制及计算机模拟,制冷及低温工程的测量技术和测试设备,制冷、空调与低温技术在有关领域中的应用以及节能。
(二)课程设置
基础理论课 现代数学方法概论,现代测试技术,制冷与低温技术,低温生物医学技术,制冷与空调应用新技术,动力工程学术报告,高等热工学,数值传热学。
专业课 制冷换热器传热强化,制冷系统测试与控制,制冷压缩机新技术,环保新工质,药品与食品冷冻干燥技术,药品与食品冷冻干燥技术,制冷与空调装置仿真,吸收吸附制冷原理及应用,热泵技术,食品冷冻冷藏装置。
课程设置应体现加强理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四、主要相关学科
本一级学科内的二级学科: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与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相关一级学科中的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二级学科。
印刷工程
印刷出版重点学科介绍
一、学科概况
印刷出版重点学科设有光学印刷工程、传媒管理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所属的数字传播实验室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实验室,现代传播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是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出版印刷学院。学院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出版高级人才培训基地,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上海研究基地。上海印刷集团、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等多家大型出版印刷集团、公司、出版社等在我院设立技术研发、产学研和人才培训基地等。
本重点学科涵盖我校印刷工程、包装工程、数字印刷、出版编辑学、传播学、广告学、动画等本科专业,并与艺术设计学、工业设计等专业密切相关。印刷工程专业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上海印刷学校的印刷技术专业。编辑出版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的出版专业。数字印刷专业是由我校申请设立的目录外专业,也是目前我国唯一独立设置该专业的院校。
印刷出版学科主要是研究现代印刷技术、现代出版与传播与印刷光学工程等领域的现代技术、工作原理与方法,研究现代印刷出版与传播的工作装备、仪器与设备及其最优工作状态,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的最佳工作条件等。本学科围绕数字印刷、数字出版和印刷出版数字化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应用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人均拥有图书量或印刷用纸消耗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学科涉及“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的九大领域中的七个,也涉及国家重点推进的四大文化产业项目,是我国尤其是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21世纪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提高,学科地位将越显重要。本学科涉及新闻媒介、移动流媒体、数字印刷与出版、按需印刷与出版、新媒体、知识产权(版权)、出版文化与经济、中国优秀文化传承及其光学工程、机电一体化、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诸多领域。
本学科围绕纸质出版物、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媒介出版物,以印刷复制技术为纽带,把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意设计、版权服务、发行与传播等形成有机的整体,实现学科内各专业领域的融合与交叉渗透,凝练本学科特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本学科现有我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才4名,正高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18名,副高职称专家近37名,聘有行业知名专家、学者、教授20余名。本学科带头人和主要成员的科研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原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教学方面曾获全国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上海市优秀教材奖等多项奖励。
二、学科主要研究范围
现代印刷技术、防伪印刷技术、印刷光学工程、包装创意产业、出版文化与出版史、出版产业经济、数字传播、数字印刷与出版、按需印刷与出版、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与发展战略、动漫画产业与政策、印刷集成系统、复合出版系统、绿色出版与印刷、印刷装备制造与自动化等。
医疗器械工程
2005年9月,“医疗器械工程”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我校医疗器械学科在全国最早开展医疗器械专业人才培养,在行业内声誉很高。在近年的学科建设中,学院通过筛选队伍、优化人选、引进人才,形成了包括生物力学与医械工程技术、医学信息与医学仪器、医疗器械热科学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科研梯队。同时,引进博士学位人才十几人。
主要研究方向的优势、特色及发展前景
1、生物力学与医疗器械工程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生物力学为基础,研究生物力学、热力学在血流循环系统、人工心脏瓣膜测试、人体假肢、药物制备技术及消防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本研究方向在心肌桥模拟、内皮细胞应力培养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理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属于国内外这一领域创新性的研究;在人工智能下肢、新型药物制备工艺等领域亦具有一定的研究特色。生物力学、热力学是医疗器械工程的重要基础,其与医药工程结合在血流循环治疗与检测仪器、人工假肢及新型药物制备等医药装备的开发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医学信息和医学仪器
医学信息和医学仪器方向主要研究对人体生理病理信息进行检测和成像,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交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理解生命过程和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提供新的手段。近年来在上述有关领域已经取得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其中在医学高频超声成像、医学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核磁共振功能成像(MRI)及其处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一些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用于医学信息检测和成像的医学诊断仪器是医疗器械的重要内容,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医疗器械热科学
医疗器械热科学应用低温工程学与生物医学相结合进行细胞/组织保存、肿瘤冷热治疗、医疗器械开发等方面的基础性与应用开发研究。生物系统热科学及低温生物医学在我校已具有20多年的历史,在低温冷刀优化设计、血管低温断裂的防止、量热式生物传感器测量技术、生物活体低温保存、低温医学手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方向为医疗器械的设计与改进、组织器官的保存、药品的开发与储存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且在多个领域保持了技术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预期成效
力争通过三年的学科重点建设,提升学科的整体实力,并实现硕士点的突破。
培养出多位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和成果的青年学术骨干,以及一支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主的学术梯队,为进一步的学科发展构筑坚实的人才高地。
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多学科交叉的实验研究基地。建设公共基础研究实验平台(包括医学、力学、热学和机、光、电等专业基础学科)和专业研究实验平台(包括生物力学与医疗器械工程、医学信息与医学仪器和医疗器械热科学)。
力争在三个研究方向各培育出一到两个在该方向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特色科研项目。
使本学科在科研经费、高质量论文、研究成果的转化率以及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处于国内同类学科院校的前列。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5)(同上)
光学工程(0803) (同上)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
一、学科概况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该学科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的效率。并针对由于世界经济不断变化所产生的新的管理问题,研究创新建立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推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上海理工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1984年设立系统工程硕士点、1991年设立工业工程硕士点,1998年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是上海市非重点院校中唯一设有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校。
本学科点现拥有教授20名,其中博士导师16名,副教授10名。该学科点与美国、德国、加拿大及台湾和香港地区开展广泛的合作、学术交流。本学科十分重视科研活动,曾先后完成国家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及各类省市级基金项目50多项、在二级学术刊物以上发表论文500多篇、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20项,目前在研项目3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项目10多项。
二、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该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有较高管理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有宽广坚实的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系统深入的管理知识,并能正确地运用管理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广泛了解国际上有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正确的观点、理论、方法或科学地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解决重要的实际问题。能够独立开展业务工作、教学工作和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具有继续学习、创新、提高的基础和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的文献资料,并撰写专业论文,具有较好的听说能力,具备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所需的水平。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和学习任务。
三、业务范围
(一)学科研究范围
我校本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有:
1. 管理科学:运筹学算法及其应用软件研究、组合优化的智能算法研究,特别是蚁群算法研究、决策科学中的方法论研究,特别是模糊决策方法研究、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与控制研究、与物流及交通相结合的智能装载与配送算法及其软件研究。
2.工业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企业知识管理理论、方法、工具与应用、企业管理模式、复杂制造系统运作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研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3.管理工程(含工商管理): 管理工程与行为科学的交叉研究、管理工程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知识评价研究、管理机制的设计技术研究、具体行业的管理工程方法研究。
4.系统工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研究、区域规划、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系统动力学、城市交通污染控制
5.信息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分析方法与工具、知识获取、挖掘、评价、管理、互联网上供需网络研究及应用、信息安全管理。
6.科技管理: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技术创新机制研究、中小企业创新体系的研究、知识管理等
(二)课程设置
管理学前沿,经济学前沿和科学研究方法论。
四、主要相关学科
管理学门类下设的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及有关二级学科;经济学门类下设的应用经济学及有关二级学科;理学门类数学科学下设的运筹学与控制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系统科学及下设二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