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时,对中国非常推崇,当时正是元朝初期的忽必烈当政,当时的中国确实非常富庶吗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是可以肯定的,关于站赤的旁证已经足够,毕竟官方行为并不是随便一版个哪一个外国权人都能知道的。至于茶,长城,裹足没有记载的疑问,杨志玖先生和黄时鉴先生的解释都已足够充分。但是波罗的记载自吹成分很大,应该审慎研究,比如襄阳献炮和扬州为官,都是存在问题的。而其关于中国富庶方面的记载也要分而论之,首先波罗混迹于元朝上层统治阶级,蒙古人掠夺了整个东亚和中亚数百年积累的财富,其上流社会的奢靡程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波罗不会蒙语和汉语,对中国的整体情况只能听其他色目人介绍和自己猜想,并不十分客观。
② 马可波罗前往中国和回国的大致路线
地图我没有 只能说下大致路线 建议你找下《世界五千年》这本书 里面说的很详细(内虽然是给小孩容子看的)
1271年马可波罗离开威尼斯 向南进入地中海(威尼斯在意大利 就是那个大靴子 最上端 稍微玩过大航海时代的人会知道)然后 横渡黑海 进入两河流域(就是现今的伊拉克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到达巴格达
继续 从巴格达出发 沿着波斯湾经过霍尔木兹海峡
从霍尔木兹上岸 穿过伊朗的一个大沙漠 向阿富汗前进 继续穿过帕米尔高原 走了15天 到达喀什(新疆)
从喀什出发后走了一个半月到达敦煌 继而走过玉门关 穿越河西走廊 到达上都(元朝两都之一 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此时已经1275年了
回国路线如下~
1292年春 从泉州启航 航行3个月到达爪哇国后 在苏门答腊修船 继续航行5个月 在马六甲海峡遭遇风暴
之后他们在阿拉伯海(印度西北)遭遇海盗 被抢夺了大量财物 经过两年两个月才到达波斯
之后又经过一年才返回威尼斯 此时已经是1295年末 马可波罗离开威尼斯也有24年
③ 既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提到了中国之行,那他为何没有提到筷子等特有的中国事物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商人,同时也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圣人,尤其是他著有《马可波罗游记》。让西方的国家了解到了中国的繁华和富饶,据历史记载中,西方第一个人到中国访问的就是马可波罗,他在1275年见过元朝的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他游历了中国很多的地方,记录了中国的很多的物产。但是《游记》中却没有记载中国特有的事物,例如筷子、茶叶、印刷术等这种独具代表性的中国产物,所以很多人对马可波罗是否来到中国而提出质疑。我觉得马可波罗没有记载中国特有的事物与以下原因有关。
最后就是马可波罗,因为受到的教育程度比较低,所以不会刻意去关注别的国家的文字。而且在周游的过程中他接触的汉人比较少,再加上他也不认识汉字,所以就没有留意当时的汉字书法以及印刷技术。
④ 《马可波罗在中国》读后感
因为整个马可波罗游记是分成了四大部分,你是只要他在中国时的这部分吗?还是连他在丝路上的这一段也要?
我还是把整个马可波罗游记读后的一些想法都写一下吧。
一、 其实最大的感受是,沧海桑田。大地的变化,自然的变化,曾有的辉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改变了。人只是时间中的一个过客,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当时喀什的美景现在已是一片黄沙,大都也已不复见。而千千万万人中,又有几个是把这一切记录下来的,而我们过完一生后,我们又经历了什么?对这世界有什么贡献?或我们与这个世界又互动了什么?
当然,也有一点感慨,马可波罗游记成书于1299年而且是在狱中,由狱友所写。论走完这趟路的,其父,叔,还走了两次,当然,其他商贩虽不至于那么远,但却真的无人留下什么文献,所以沧海桑田,世界在变,天天都在变,只是有多少人真的在乎呢?又有多少人留有记录呢?
而他到中国时是元代,现在都已经是中国了。三个朝代的变化,中国由极强,到极弱,再又强盛,现在的北京,年年有沙尘暴,再不注重环保,覆盖了喀什的沙,会盖掉多少辉煌?
二、人生的目的不就是来学习与感受的吗?而我们匆匆的过完一生,又留下了什么记录呢?似乎只能存在脑中,虽然,书是由他的狱友-Rustichello da Pisa所写,但在一个没有飞机汽车的时代,没有马可与其父亲和叔父一起的这趟旅程,单就Rustichello如何妙笔生花也难成如此详细和伟大的作品。是以,特别觉得徐霞客是多么的了不起。
三、宗教的力量实在伟大,它引动出来的人心的坚持又是多么的伟大。中国玄奘,西天(今印度)取经,马可波罗是为天主教教皇送回信,一走就是万里路。
而且,可以在马可波罗游记的多数章节中看到他在内心中与神的对话,不论是在辛苦的沙漠中,或在大都的繁华中,其实,人的心智在是旅程中最大的收获。
以下有一段其中的故事,我觉得蛮有意思的,其实,宗教不外人性,
为了得到上帝的恩惠,巴格达的基督徒们,不论男女老幼都日夜跪在地上,泪流满面,祈祷上天保佑,除此之外不做任何别的事情。经过这样八天的祈祷,终于得到了上帝的启示。一个主教——教徒们的生活楷模——在梦中受神的指示,让他去寻找一个补鞋匠,但他的姓名却不得而知,只说是一只眼睛的人。如果找到此人,就可以依靠神的恩惠,并将大山移走。 独眼补鞋匠替基督教徒祈祷 他们终于找到了这个补鞋匠,将神的启示告诉了他。但是,补鞋匠却表示自己不配做这样的事情,他的道德品质不足以获得如此浩荡的神恩。不过他最后被那些吓坏了的可怜的基督教徒们苦苦哀求所打动,终于答应他们向神祈祷。大家应当知道这个补鞋匠是一个道德高尚、心地纯洁、热爱宗教的人。他虔诚地信仰上帝,定期参加弥撒和其它祭神的典礼。他又乐善好施,严格地遵守斋戒等教规。 有一次,一位漂亮的少女来到他的店中,要求补一双鞋。当她伸出自己的脚,无意中暴露了一部分玉腿,它的美丽引起了补鞋匠的一丝邪念。不过,他马上想起了福音书上的一段话:“当你的眼睛犯了罪,应当将它剜下抛去。因为,一个人独眼进天国比两眼齐全而被投入地狱,受火的煎熬要好得多。”于是他马上拿起工具将自己的右眼剜出。你可以从这个行动来判断他的信仰是多么的坚贞不渝。 规定的期限终于到了,基督徒们很早就做完了弥撒。然后他们庄严地向那座山脚的平原前进,十字架被摆在队伍前面做前导。哈里发认为这只不过是基督徒们虚张声势,是一种无谓的繁文褥节。他也同样带着许多卫队来到现场,为的是一旦基督徒们移山失败,就立刻加以屠戮。 独眼补鞋匠的祈祷使山移动 这个虔诚的鞋匠,跪在十字架前,双手高举向天,很谦恭地祈求造物主大发慈悲俯视地上,凭着他的名字的光荣与荣耀,以及基督教徒的信心和忠诚,而给予他的信徒以帮助,使他们能够完成这个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任务,并借此向那些蔑视他的法力的人展示自己的威力。他祈祷完毕后,大声叫道:“我用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命令你,山啊走开!” 他话音刚落,山便移动了。同时地面在一种奇异、惊恐的力量下晃动起来。哈里发和周围的护卫队被这个奇迹惊得目瞪口呆,陷入一片慌乱之中。他们中间许多人当场就皈依了基督教,就连哈里发本人也秘密地改奉了基督教,常在自己的衣服里挂着十字架,直到他死后人们才发现这个秘密。因此,回教徒不准他葬在他祖先的陵园中。所有的基督徒——聂斯脱利教派和雅各派人——为纪念上帝赐于他们的恩惠,从那以后每逢奇迹显示日,都要举行一种十分庄严隆重的庆祝典礼,并且在显示日前进行斋戒,以表示永远不忘。
其实就是小说或故事中也有教化,西游记不也如此?
四,其他诸如游记中,叙述各风土,民情,时代背景,文化比较与战争,对学习历史学的贡献,人类学的研究帮助,我就不再一一分析了。
最后,只是想说,既然这是读后感,你自己看过本书吧?
因为它原文为当时意大利文写的,后来我们看的都是译本,并有所改编。如果你有英文本,或有资料可以看到。请分享一下,谢谢。
⑤ 马可波罗在中国时的故事有哪些
1.《行纪》的第二卷,杭洲有详细的记述。书中称杭州为"行在","天城",称苏州为"地"。"行在"是南宋时代对杭州的一般称呼,指帝皇行幸所在的地方;而"天城","地城",也就是我国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一种译称。对于号称天堂的杭州,马可波罗更是赞不绝口。
他《行纪》里记载杭州人烟稠密,房屋达160万所,商业发达,说"城中有大市10所,沿街小市无数"。并说杭州人对来贸易之外人很亲切,"待遇周到,辅助及劝导,尽其所能"又讲到杭州市容整齐清洁,街道都用石铺筑;人民讲究卫生,全城到处有冷热澡堂,以供沐浴之用,户口登记严密,人口统计清楚,对西湖的美丽和游览设施,书中更有详细的记述,马可波罗称赞"行在城所供给之快乐,世界诸城无有及之者,人处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由于他对杭州特别赞赏,所以几次来到这里游览。
2.在《马可波罗行纪》中,还有专门的篇章谈元代通行的纸钞和中国使用已久之煤。马可波罗记述忽必烈在京城设有造币局,先以桑树皮制造纸张,然后以它制印纸币,这种纸币不但通行国内,就是在和外商贸易中也有流通。他还说到在中国北方亲自见到"有一种黑石,采自山中,如同脉络,燃烧与薪无异,其火候且较薪为优"。毫无疑问,这是说的我国境内蕴藏丰富的煤炭,其实我国以煤作为燃料,早在汉代便已经开始。马可波罗在这时还当作"奇异事物"来记述,说明欧洲在13世纪用煤还不普遍,而中国在元代则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⑥ 马可波罗访华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布莱新东西
⑦ 马可波罗真的有来过中国吗
马可波罗有来过中国。《马可波罗游记》是其在狱中口述,他人代笔完成,代笔者对其口述内容作了很多修改,造成文章内容的诸多漏洞和疑点,让学术界争论不休。
自从《马可波罗游记》七百年前问世后,即有人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特别是马可波罗本人是否真的来过中国一直存在争论。在现存的元朝史料中,没有马可波罗这个人的蛛丝马迹。虽然他在游记中声称曾在杨州做过三年的地方官,但是杨州县志上却找不到他的名字。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十七年之久,可是他的游记却没有提到汉族文化中最能唤起外来人好奇心的独特风味——长城、中医、筷子、茶叶、毛笔字、缠足。所有这些都被人用来作为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证据。然而,如果仔细阅读全书,这些疑问都可以有很好的解释。无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如何吹嘘自己,他仍然是个小人物,中国史料中没有他的名字是毫不奇怪的。长城在元朝远远没有她在明朝时重要,也没有象现在那样雄伟壮观,是个旅游热点。蒙古人不用中医,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说忽必烈朝廷里的御医是个希腊人。马可波罗在中国主要同蒙古人和西域穆斯林人交往,因为他们是中国的统治者,并且他不会说汉语,远离汉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这可能是书中没有提到筷子、茶叶、毛笔字、缠足的原因。
⑧ 你认为马可波罗行记是如何描述中国呢请结合当时中国发达的科学家发现少记原因
当时的中国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领先水平,当马可波内罗第一次来到中国后,为中容国人民创造出的灿烂文明和发达的经济文化而感到惊叹。因此,他的游记在纪实上又添加了自己的主观感受,从而使得游记富有传奇性和夸张的成分。
比如他在游记里写到,中国皇帝的皇宫是用黄金做房顶,金砖铺地。实际上,当时的皇宫只是在屋顶上刷了一层金粉。而所谓的金砖,只是因为烧制这种砖的工序极为复杂,耗时长久,从而造价十分昂贵,几乎等同于黄金,因而被称作金砖。况且当时马可波罗到皇宫后看到光鉴照人的地面在四周金碧辉煌的映射下,金光闪闪,他以为全是用黄金做成。他把这些都写进了他的游记里。
⑨ 马可波罗英文简介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1324年],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记》,《东方闻见录》)。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马可·波罗游记》,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记。16世纪意大利收藏家、地理学家赖麦锡(Ramusio)说,马可·波罗在1299年写完《游记》,“几个月后,这部书已在意大利境内随处可见”(注:Lach,p.35.)。在1324年马可·波罗逝世前,《马可·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现存的《马可·波罗游记》有各种文字的119种版本。《马可·波罗游记》在把中国文化艺术传播到欧洲这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研究马可·波罗的学者莫里斯·科利思(MauriceCollis)认为马可·波罗的《游记》“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是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导致了欧洲人文科学的广泛复兴”
⑩ 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吗
应该来过.《马可波罗游记》是其在狱中口述,他人代笔完成,代笔者对其口述内容作了很多修改,造成文章内容的诸多漏洞和疑点,让学术界争论不休.
自从《马可波罗游记》七百年前问世后,即有人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特别是马可波罗本人是否真的来过中国一直存在争论。在现存的元朝史料中,没有马可波罗这个人的蛛丝马迹。虽然他在游记中声称曾在杨州做过三年的地方官,但是杨州县志上却找不到他的名字。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十七年之久,可是他的游记却没有提到汉族文化中最能唤起外来人好奇心的独特风味——长城、中医、筷子、茶叶、毛笔字、缠足。所有这些都被人用来作为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证据。然而,如果仔细阅读全书,这些疑问都可以有很好的解释。无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如何吹嘘自己,他仍然是个小人物,中国史料中没有他的名字是毫不奇怪的。长城在元朝远远没有她在明朝时重要,也没有象现在那样雄伟壮观,是个旅游热点。蒙古人不用中医,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说忽必烈朝廷里的御医是个希腊人。马可波罗在中国主要同蒙古人和西域穆斯林人交往,因为他们是中国的统治者,并且他不会说汉语,远离汉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这可能是书中没有提到筷子、茶叶、毛笔字、缠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