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教材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教学的内容,包括我们的民族文化,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非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文化内容的学习,学生的视野会更开阔思想会更丰富,思维会更活跃,交流会更得体。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特定社会中成员所拥有的信仰、思想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进行文化交流。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灌输语法知识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开展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英语课标》中指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文化导入,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发展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要想充分扩大学生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必须采取多种方式。
1通过英语词汇,进行文化对比。
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言等,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西方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听别人的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等是一种侵犯,因为那些是属于与提问者无关的内容。而通过用谈论天气的办法来打开与西方人谈话的话题是非常明智的。所以当在教学有关天气的内容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出这一文化背景,并告诉学生谈论天气的方法多种多
样,如Lovely day,isn’t it? It’s a fine day, isn’t
it?等等。凡是遇到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教师就适当提醒学生。中西方人给动物和颜色的文化附加意义也不是一样的,如在中国,有人听见You are a lucky
dog必然生气,但在英语中lucky dog是“幸运儿”, “clever dog” 意为“聪明的人,“It rains cats and
dogs”意为“下倾盆大雨”,“爱物及乌”的英语表达是Love me,love my dog;“人人都有得意之时”的英语表达是Every dog has his
day。在美国,狗作为宠物对人们极其重要,被看作家庭中的一部分。“红色”在我们汉语文化中象征“欢乐、吉祥、喜庆、热烈”,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在英语文化中“red”
却与“危险、暴力、流血”相联.红茶在英语中叫“black tea”,而非red
tea.数字“thirteen13”在中国没有什么,但是在西方国家却是不祥的象征。原因是西方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而在最后的晚餐上第十三个人的出现,出卖了耶稣,使耶稣蒙难,因此13
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一般来说西方国家门牌号,没有13号,电梯也没有13层。九年级Unit 10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专门讲到了西方人见面的文化礼仪,谈论不同国家的风俗礼仪,学会尊重他人。日本人和韩国人第一次见面“bow”,巴西人和墨西哥人第一次见面“kiss”,美国人第一次见面shake
hands,而我们中国人第一次见面 “shake hands”.从而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餐桌礼仪table
manners的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餐桌礼仪,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能懂有关不同国家的饮食eating
habits,生活习俗customs,提高对文明生活的认识。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词汇的正确读音和意义,还应教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不对应文化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通过节日文化,介绍背景知识。
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如九年级的第二单元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Mid autumn Festival 及西方的万圣节Halloween
。这是一个典型的节日文化单元。圣诞节是为纪念耶稣诞生而在12月25日举行庆祝活动的节日。12月24日晚上被称为圣诞夜Christmas
Eve,是家庭团聚,共进晚餐,互赠礼品的时间。孩子们还会期待着圣诞老人Santa
Claus在圣诞夜送来礼物。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死后复活的重大节日。复活
B. 如何在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中国人,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他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的表达都有一种较为固定的方式,这种较为固定的方式还会对他的英语学习产生某种制约作用。因此,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报刊选读的教学中就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英语报刊选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
由于文化的多样性,所以在英语报刊选读课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熟练地掌握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对目标语文化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和评价立场,同时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具体说,必须遵循如下的原则:
1关联性原
英语报刊中的内容非常广泛,信息量也极大,反映的是英美国家及其文化的方方面面,是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最理想的材料。面对这样一种材料,要使自己的教学能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应在海量的新闻中选择那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新闻作教材,要注意它与目的语文化的关联性。在英语报刊选读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将与目的语文化有关联性的新闻作为教材,只单纯地直接向学生讲西方的文化或生活习俗,就会破坏课堂教学的连贯性,会使教学内容显得不着边际;另一方面,也会使教师的关于文化的讲授显得空洞与枯燥。因此,重视关联性,就成了英语报刊选读课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2引导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矛盾,一直是教师在探讨的一个问题,而引导性恰恰是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其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尤其在英语报刊选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常常要鼓励学生重视教材中相关事件或论述的文化背景。但文化背景是十分宽泛和复杂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和风俗习惯,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因此,在如此丰富的领域中,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也更不可能自主地将报刊中的相关材料与其文化背景之间建立起联系。这时,教师就应充分发挥其引导性作用。可以通过提问式、讨论式或启发式等方法来引导学生,使之逐步形成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使之能自主地选择相关的信息并将其向相关的文化背景延伸,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思辨能力。
3交际性原则
英语报刊作为一种英语国家的新闻媒体,其特点决定了对它的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接受大量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的同时能学会更好地运用英语来达到成功地与人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在英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就应侧重于引导学生理解各种文化现象之间的不同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并将之与自己的母语文化作对比,也能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敏感性,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如此才能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英语文化,直至将自己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之中去,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灵活应对,从而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文化休克”的状况。
4层次性原则
文化有其层次性,因此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这也就是说,语言文化知识是非常广泛的,所以教师不可能通过一次或若干次的关于文化的讲解就能让学生对异域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该通过有选择地、分阶段的讲解以使处于初级层次的学生首先打好英语语言的基本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介绍应限于其浅层文化,如词汇、术语、专有名词、谚语、成语和习俗等。而在较高级的阶段,则要从交际需要的角度出发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避免文化上的误解和冲突。另一方面,贯彻层次性原则还要求教师要考虑同一学生群体中不同学生对语言文化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的不同这一因素。考虑到这一点之后,教师在文化引入的选择上,就会设法既使程度稍差的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又使层次稍高的学生也能从中受益。
二、英语报刊选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
在英语报刊中,新闻报道的题材包罗万象,词语浩如烟海,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教育等广泛的领域。面对如此状况,教师不可能也无必要做到面面俱到,相反,必须根据对学生进行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需要而有所选择。笔者认为,这种选择很重要,选择应以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为重点:
1思想意识
思想意识中包括英语国家人们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社会风俗等。例如,宗教代表着英语国家某个时期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信仰
,同时也体现出了那个时期、那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基督教、圣经及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对欧美国家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该国的新闻媒体中的成员,其记者在写新闻或介绍他们的某些政界人士的
政见或讲话时,引用一些宗教经典就是很自然的。如,the writing on the
wall(出自《圣经》,意为“灾祸将至的预兆”);再如Pandora’s
box(意为潘多拉的魔盒。该典出自希腊神话,比喻“灾难之源”或“是由于不明智的干预而引起的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
此类词汇或短语常常会见诸英语报刊。如果我们不能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如果我们只从字面上对之加以解释,那就会造成误解。
2政治历史背景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无论是其中的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都与该国的历史发展和政治制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英语报刊中,政治总是其中的重头戏;而在关于政治新闻的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又常会针对自己的读者群而大量地使用一些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表达方式。如,meet
one’s
Waterloo(1815年,由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英、德、荷等国联军,在滑铁卢与拿破仑决战,结果法军大败,拿破仑从此一蹶不振,被放逐到一个海岛上,结束了他的一生)。这个成语是大败或遭到决定性的惨败的同义词,如果我们对该历史事件有所了解,那么我们就能很准确地理解其中的含义;反之,则不可能对之有准确的理解。
3文学艺术
无论是英语国家还是其他国家,都有其源远流长的关于文学艺术的历史。传统逐渐积累沉淀,就形成了他们的语言中的某些词汇所特有的文化喻意。英美报刊文章中常包含着英美国家深厚的关于英美等西方文学尤其是其中的古典文学的底蕴。例如,美国《时代》周刊曾把尼克松访华说成是Nixon’s
Odyssey to
China。其中,Odyssey原为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一部英语史诗,该史诗描写Odyssey在古城特洛伊陷落之后所经历的一段漫长而艰难的历程。在这篇报道中,作者如此表述,则是意在用来喻指中美关系正常化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过程的。对此,如果我们不了解Odyssey在这儿是“漫长历程”之意,那么我们就难以理解Nixon’s
Odyssey to China的真正含义。
三、英语报刊选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虽说是教学应因材施教,虽说是教无定法,但在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运用恰当的方法,就肯定能激发学生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肯定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1对比类比法
对比类比法是指将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相同与不同。英语报刊中的新闻报道均具有时新性,反映的是其最新的时政动态。所以,将中英文化的比较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报刊选读课的教学中,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的意识,有助于化解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例如,对“吴老师”的称呼,绝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按中国的习惯总会使用teacher一词,中国老师也会认为这很自然,可英语本族语者对此则会很反感,认为这是不礼貌的。teacher是一种职业,不能作为称呼。我们可以说Mr.Wu,但不能说Teacher
Wu。Sir可以被作为尊称来称呼老师,如Thank you,sir类似的还有madam,Miss,Mrs.和Mr.
2扩展性
教师在讲解某一词汇或介绍某一背景知识时,不应仅仅停留在对该词或该背景知识的表面意义的讲解上,而应该扩展该词的文化内涵,或应对该背景知识加以延伸。词汇构成了语言的物质外壳,而在其物质外壳的后面则隐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history一词,由其构成可以扩展到英语语言和文化中的性别歧视问题;而当谈到数字“13”时,就不应该只讲“13”这个数字所代表的厄运,而应该将其扩展到中英数字文化中的异同中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利用多种教学媒介和教学手段
英美报刊选读课的教学,传统教学资源是纸质教材和英美报刊,资源的局限性造成了教学手段的单一性,也造成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等问题的出现。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报刊,其特点是它的时效性和时新性。由于传统的纸质教材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能使用的往往都是“旧闻”,这也导致学生无法把握英语语言文化的发展。目前,互联网的普及不仅可以使英美报刊选读课的教学手段变得丰富多样,同时也能消除传统英语报刊选读教学中存在的总在使用“旧闻”的尴尬状况。首先,教师可以登陆英语国家各大权威报纸的官网,取得他们最新的新闻报道。其次,教师还可以针对自己要阅读的报刊文章或新闻报道,收集一些与该类报道相关的英语国家地道的、原汁原味的图片、电影、电视、幻灯和录像等资料,以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能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C.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渗透
即开展课堂演讲,创设课堂活动,注重课外阅读,重视英美文化知识,开设英语第二课堂等,以期丰富学生的英美文化知识,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D. 如何在阅读课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
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等等。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Language Teaching: A Scientific Approach)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到语言。”如此可见,掌握和了解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五种途径:
一、 通过词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也是语言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且能体现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词汇的文化意义,尤其那些英汉意义差别较大的词汇。了解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记忆,而且也是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例如dog一词,在汉语中,常带有“令人讨厌、卑鄙”等含义,像“走狗”、“狗奴才”、“癞皮狗”、“狗腿子”、“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而在英语中,西方人对dog却情有独钟,认为dog是人的忠实朋友,表示“忠实”、“友好”、“可爱”等意。因此,在英语习语中,人们常用dog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例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clever dog(聪明的小孩)、a top dog(身居高位的人)、work like a dog(拼命地工作)、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An old dog barks not in vain.(老年人做事有经验)等等。另外,英语中有许多词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典故,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例如:笔者在讲授“cook one’s goose”一词时,告诉学生这一词组出自于一个典故。中世纪时,欧洲战争十分频繁。有一天,一个城镇遭到猛烈进攻。城镇的居民为了表示对敌人的轻蔑,把一只大鹅高悬在城头塔楼之上,并大喊大叫。由于当时英国人把鹅当作是愚蠢和无用的象征,他们用这种把鹅高悬城头的做法来嘲弄和侮辱对方,更加激怒了攻城者。攻城军队恼羞成怒,一边更加猛烈进攻,一边堆积柴草,纵火烧城。最后,攻城者烧毁了整座城市,城头之鹅当然也化为灰烬。如今,“cook one’s goose”用来比喻“毁掉某人、毁了自己”。
二、 通过语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
现行的教材(人教版)每个单元的阅读课文都集中反映了中西方的“知识文化”。因此,教师可结合所学教材对有涉及关文化知识的语句加以注释,做到语言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解释到哪里。例如:在SB3Unit1 Madame Curie 中出现了“In 1903 Marie and Pierre Curie were given the Nobel Prize for Physics.”这一句子,然后笔者就向学生讲述有关诺贝尔奖的情况:The Nobel Prizes are honors given every year since 1901 for outstanding work in physics, chemistry ,physiology and medicine,literature and for peace. In 1968,a prize for economic science was added.
The Nobel Prizes were established under the will of Alfred Nobel, a Swedish inventor of explosives. The fund began with $9,200,000. In 1969, winners received $73.000 each. The Peace Prize is presented in Oslo, Norway, and the others in Stockholm,Sweden, on the anniversary of Nobel’s death, December 10.
又如,在讲授SB2Unit 10 At the Shop一课时,笔者通过“No matter what he’s wearing,Tod, just show him the cheapest.”,“I don’t know why he is in a tailor’s shop. Just look at his clothes.”等句子,向学生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Money is everything.”的价值观以及“Judge a person by his clothes.”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通过语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
语法规则虽然是一些程式化的、约定的东西,但也包含有文化的成份。例如:英语中的格、数、性、人称、时、体、语态、语气等语法范畴都有强制性的,有时可以省略,这种差别可以从英国国家的历史、民族性格、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加以解释。例如:笔者在比较“to sit on a chair”与“to sit in a chair”的区别时,告诉学生“to sit in a chair”指人小椅大,看来是座落其中,而“to sit on a chair”则是指人大椅小。又如:对附加疑问句的回答,汉语往往以其陈述部分来判断是与否,而英语只针对其谓语动词或系动词一个词回答,如:“You don’t know me.”的肯定回答是:“Yes , I do .”(不,我认识他),否定回答是:“No, I don’t.”(是的,我不认识他)。
四、通过课文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
现行的教材(人教版)中每个单元的阅读课文都是围绕一个话题而展开的,而这一话题集中反映了西方的知识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置文化语境,使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日常阅读中得以实现。例如:笔者在教授SB3Unit 13 New York一课时,在学生了解New York 的概况后,提问学生:“If you have a chance ,will you go to New York .”许多学生都表示愿意。因为它是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102层高的Empire State Building 拥有200多个公司的World Trade Center 以及all-night buses and restaurants ,告诉学生纽约确实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但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最后引用«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片头句:“If you like him ,send him to New York .If you hate him ,send him to New York .”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纽约既然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大都市,又是一个危机四伏,尔虞我诈的地方。又如,在学完SB1Unit 22 Britain and Ireland 一课时,笔者告诉学生英国的全称是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即英国分为4个部分:Scotland, Eng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他们有不同的民族:Scottish, English, Welsh and Irish。通过了解英国的历史和民族,学生就不会说出“You are from Britain,so you are English.”这样唐突的问题。同时给学生讲解为什么英国人见面时总喜欢谈论天气。这是由英伦三岛的地理位置,天气等原因决定的,三面环海,海洋性气候,天气变化无常,人们对天气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于是,天气就成为人们喜爱谈论的话题之一。
五、通过课外阅读文学作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
虽然现行的教材(人教版)每个单元都有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但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来说,仅掌握教材中的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在科学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补充相关的内容,拓宽文化资源。为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文化,笔者经常从«英语报刊选读»、«中国日报»、«21世纪»、«广州英文早报»、«英语周末»、«英语知识»、«英语学习»、«英语世界»、«英语沙龙»、«学英语»、«英语周报»等英文报刊上选摘一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体育、艺术等方面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总之,英语教师应在讲授英语知识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介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消除文化障碍,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E. 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
1. 小学英语进行文化意识渗透的必要性
1.1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dward 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背后的东西就是文化。文化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两者交叉渗透。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它也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文化的方方面面,从风俗习惯到历史宗教,从物质文明到社会制度,从价值观念到审美情趣等等。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是用语言来记载,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也要用语言来描述,社会制度、价值体系、信仰、世界观等也需要用语言来表述,语言可以记录文化各个层面的内容,它就像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同时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二者互相影响、密不可分。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因此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即语言的变化反映文化的变化,同时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语言的变化,二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所以语言教学必然离不开文化教学。
1.2学习语言的目的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有些教师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极其有限,而中西文化差异的范围又那么广泛,因此没必要把功夫花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其实,这种观点是极其片面的。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以它为工具进行人际交流与沟通,我们用英语这门外语交际自然涉及跨文化交际。要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但要具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交际提供前提,同时语言的得体性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要想运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进行恰当、得体的交际,仅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为成功交际提供保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对文化的渗透。
1.3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语言技能都无法脱离文化层面,单词、短语、成语、句子、语篇等各个层面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在教学PEP Book1 Unit4 We Love Animals时,一般我们都会用到:I like…这个句式。有个学生说:“I like pigs.”,不少学生都笑了出来,于是我便问了一些学生“What do you like?”不少学生特别是女孩子告诉我“I like cats.”于是我给他们解释了一下,虽然pig在我国一般有着“好吃、懒做”的含义,是贬义的,而在西方却是财富的象征;相反cat在西方则指的是魔鬼的化身,如“She is a cat.”不是说她像猫一样很可爱、很温柔,其真正的含义是指她的心地很恶毒。经过了这番解释后,学生们才恍然大悟。在和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时,如果套用我们的文化,必然会导致交际的失败。
1.4所学目的与文化意识的增强,促进小学生对本国文化的了解。
作为中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是应该把自己的祖国放在心中的。只有学好了自己本国的语言,了解了本国的文化,才能更好的理解外国的文化,才能更好的运用外语。因此,在进行外语文化的学习当中,我们应该自觉的将我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对比,了解两中西文化的异同,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培养文化意识,逐步地让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
1.5开放的信息社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
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要培养适合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
2. 曾经的“英语文化”的课堂失误
2.1顾此失彼,淡忘整体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曾经只把目光聚焦在语言的学习和传授上,而忽略了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缺乏整体的把握,注意力只放在对孤立句子的理解上,纵使满纸中英文注释,可是对文章的整体意思还是不甚了解。因此,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语言和文化知识的讲解,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成一个整体来讲授。
2.2违背规律,机械操作
文化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人类的生存环境就是一个浩如烟海的文化海洋。英语文化主要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英语文化知识的缺乏,会导致对英语现象的理解不深刻,甚至产生误解;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习惯于中国文化的思维,遣词不当或不得体,甚至出现语用失误,使交流受阻,影响沟通与合作。我曾经使学生将初读机械地分为:第一遍读,画出不认识的单词,借助音标把音读正确;第二遍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讨论;第三遍读,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阅读应是一个综合的心智过程,美国学者W. S.格雷把阅读的心理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反应、综合四步,这四步在每次的阅读活动中都存在,只是侧重不同。为了将课文读通读顺,让学生多读几遍本无可厚非,但像这样违反认知规律,将读的心理过程分化为几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分散到每次的阅读活动中,将会妨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2.3割裂文章,只抓重点
我有时只从语言学的角度单纯强调语言符号系统开展教学,即语音、语法和词汇教学;有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记生词,学语法,念课文。这实际上只看到了语言的表象,会造成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面。作为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文化意识的渗透和能力培养,着眼于实践活动和技能掌握,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不仅仅注重语言点、知识点的传授,还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接受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而在教与学中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
3. 渗透文化意识的措施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面对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能和不同背景文化的人进行日常交际呢?怎样才能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呢?我结合PEP英语教材,在把握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的前提下,通过与学生学习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循序渐进地渗透文化意识。主要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3.1创设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非英语语言国家的儿童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难以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阻碍了英语学习。作为教师,我们要精心设置英语课堂环境,甚至形成开放的课堂环境,把学生带出教室,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多元文化。 在这个环境里,逼得每个人都要用英语去交流信息,这样的“环境气候”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是不可缺少的。
小学生喜欢动手和游戏,因此以游戏来吸引他们,以此产生对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能加深记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能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接的文化知识。
3.2激活教材内容,比较文化差异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我们一定要结合课文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注意比较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从而学会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其中我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3.2.1通过词汇渗透文化意识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泼、最具生命力的成分;它最能体现社会的和时代的变化。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判断。
如“dragon”一词,在大多数西方国家,dragon是“邪恶”的象征;而在汉语中,“龙”却是古代帝王的标志。在教授单词时我还列举了西方国家中既是姓又是颜色的一些单词,如White怀特(白色)、Black布莱克(黑色)、Green格林(绿色)等。最后我还补充了有趣的习语:black tea(红茶),White House(白宫),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的)。通过比较和补充这些知识,可让学生一些颜色在西方文化中的涵义,减少学生受母语影响而造成的理解错误。
3.2.2通过课文渗透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英语交际活动来展开的,这些内容可以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和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生理、心理特点,创设条件,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语言环境,给他们提供“舞台”,让他们开展角色表演,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运用。
如有学生过生日,我设计场景,让学生模拟购买生日礼物。抽签决定谁担任售货员,谁担任顾客。“Can I help you?”“I want a Teddy Bear for my friends. Today is his birthday.”“Do you like this one?”“Oh. Great. How much is it?”“Ten yuan,please.”买好礼物后,到小寿星“家”过生日,现场播放“Happy Birthday”歌曲。教材中适合角色扮演的任务还有很多,如祝贺,就医,过节,旅游等都可以通过学生参与,表演,体验来完成。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看短片,模仿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还可以让学生观察碟片或录像中的辅助语言,让他们咀嚼其中文化知识,树立文化意识。
在教授“How nice!”时,要向学生渗透:在英语国家,当别人用“How nice!”夸奖你的东西时,你应爽快地回答:“Thank you!I’m very glad to hear that.”又如,在教“How old are you?”时,就应该适时告诉学生,中国人对年龄问题没有太多的禁忌,但是要尽量避免向英语国家的人打听他们的年龄,因为他们对这个问题很敏感。在他们眼里,young代表生机、希望,old 则代表无用、累赘。“收入”、“去向”和“婚姻状况”等问题也是他们不愿随便被问及的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个人隐私,不宜当成话题来谈论。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适时了解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差异,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
3.2.3通过歌曲渗透文化意识
英语中有许多曲调优美、语言幽默的歌曲。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精心挑选了几首歌曲,让学生听听、唱唱、动动、演演,在学习唱歌、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在演唱《Old Macdonald》”一歌时,我让学生分组轮唱,边唱边叫,这儿呱呱,那儿汪汪,小鸡唧唧,老牛哞哞,猪仔噜噜,绕口令似的词,越来越快的节奏,同学们唱得、笑得气都喘不过来。在教学歌曲《There was an old lady》时,我先告诉学生,有位老太太吞吃了一只苍蝇,问学生老太太会怎么样,有的学生说她大概会死的。果然歌中就有这样的歌词。随后,我让学生想办法救救她,学生们七嘴八舌,有人提出让老太太吃蜘蛛。原来,接下去的歌词大意是:为捉蜘蛛吞下小鸟,为捉小鸟吞下猫咪,为捉猫咪吞下小狗,为捉小狗吞下山羊,为捉山羊吞下老牛,在吞下老牛以后,老太太死了。当然,这是一首荒诞的歌,但其中体现出西方人的特有的幽默感,并在不知不觉中传授了物物相克的生物链知识。有些儿歌很好地体现了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如果将他们融入英语教学之中,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学到语言,并感受到语言的文化内涵。
3.3 通过文化比较,渗透文化意识
英语如果能在比较中学习和运用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说打招呼吧,中国人见面很喜欢用“吃饭了吗?”来互相问候,而若你对英美国家人士说这话,他们很可能会误认为你要请他们吃饭,这就需要在教学时加以说明。
如PEP Book1 Unit1 中有一句话“Bye, Miss White!”,此时我告诉学生,这里的Miss是指女教师,英美国家习惯称呼老师Sir,Mr.或Miss,而teacher是指职业,一般不作为称呼语用。再如,在学到“How old are you?”时,我告诉学生,在中国打听年龄很平常,但在国外问年龄,特别是问女士年龄时,她们往往会说“Sorry, it’s a secret.”,因为在西方人认为年龄、收入、等属于个人隐私,随意打听显得不礼貌。这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具体语境中影响交际的文化因素。通过两种文化的比较,了解了英美国家的文化禁忌,我们才不至于陷入“虽能发音,却不会说话(说话不得体)”的尴尬境地。教会学生讲话并不难,教会学生说话得体却不易。说话得体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增加文化底蕴,增强文化交际意识。
3.4巧借节日文化,介绍背景知识
节日是儿童最喜欢的日子,东、西方各国都有各自的节日。我们开展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我们经常举行新年晚会、生日晚会、圣诞晚会、庆祝母亲节和父亲节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主题活动中感受节日文化。
在新年联欢会上,唱《Happy New Year》,制作贺卡互相祝福。在圣诞之夜活动中,让学生听听歌曲《Silent Night》,体会圣诞的宁静与祥和,然后许个心愿再互赠礼品,感受友情和亲情。西方有个Valentine’s Day(情人节),通常我们认为这是情人之间的特殊日子,忌讳向孩子提及,而我告诉学生:在英国等许多西方国家,人人可为此庆祝。并让学生自制爱心卡,送给朋友、老师、父母或任何喜爱的人。同时我又不失时机地教唱《Valentine’s Day》,让学生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和动物、珍惜生命、珍惜生活。此刻情人节的含义已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延伸。谈到鬼,我们第一感觉就是阴森森、凄惨惨,令人毛骨悚然,但西方国家的鬼节(万圣节,11月1日)前夕,即Halloween却深受孩子的喜欢。10月31日,是传说中去世的人回家的日子,那天各家各户都在门前放置用南瓜做成的灯笼为鬼魂引路,模样恐怖,孩子们装扮成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挨家挨户敲门乞讨。他们对主人说:“Trick or treat or something to eat?”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糖果、糕点送给孩子们。鬼节竟然能如此有趣、好玩,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但学生听后非常有兴趣
3.5借助直观教学手段,体验异国文化氛围
使用电教手段这一现代数学手段,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克服文字符号过于抽象、单调的缺点,向学生传递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视野,丰富感性认识,有效地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和灵活的教学手段。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熟悉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对语言的理解,更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如何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风俗习惯,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个棘手难题。而互联网的教育网站里有大量的知识信息,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我在网络上寻找并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化背景知识,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上课时利用多媒体直接将网页展示在学生面前。例如我在为英语兴趣小组选择上课内容时,在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下载了以下背景知识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英国人见了面喜欢谈天气,这大概与该国天气变化无常有关。学生对网络获得的英语知识接受得快,掌握起来轻松。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使用地道的英语进行交际,从而提高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
3.6开拓第二课堂,拓宽文化视角
课堂教学之外,组织一些文化色彩比较浓厚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解外国文化的愿望。
本学期我承担了我校英语团队辅导员一职,我将我们的团队活动定位为“文化大讲堂”。每周三下午的活动过程中,我都会向我的队员们介绍一些西方礼仪方面的内容,包括交谈礼仪、饮食礼仪、拜访礼仪、礼仪“禁忌”等等。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并且队员们我鼓励大胆想象和创造,将一系列礼仪知识进行小品表演,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既学到了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增加了实践的机会,起到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此外,我还提供一些书籍和资料,让学生查阅某些重要节假日的来历,了解各国人们是如何度过这些节日的,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西方文化。
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关系。曾有位学者说过,一种语言必然深深扎根于该民族文化之中,它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心态、思维方式等无不在其语言中体现出来,为了适应这个世界,为了更好的交流,我们即要掌握外语,又要掌握相关文化知识,才能充分展现交际功能。教学中的文化资源开发,生成,利用使学生形成对文化特有的敏感和洞查力,给了孩子学习语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是单纯的语言交流,而能从简单的语言交流中透露出某种文化气息,让孩子做语言的使者,做最自信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