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举例对比中文语法与英语语法的异同急用 谢谢。。
语法的东西我个人认为最最关键的是能充分了解句子的结构,认清其组成成分,尤其是有从句存在的情况。
看到句子先划分主语的“主谓宾”,然后是主句的“定状补”,从句本身以一个整体当成主语的一个“定状补”成分。
然后才是在“把从句恢复成正常语序”的基础上,按主句的分析方法,分析从句的“主谓宾、定状补”。
“主谓宾、定状补”,你应该结合汉语的句子中相应成分的应用习惯进行判断,建议你可以用初中语文中划分句子成分的符号和方法来划分英语的句子。我觉得汉语语法在这点上能对你的英语语法学习有相当大的帮助。
划分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也是自己书写英文句子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是:
1、词组搭配:这个只能通过字面的理会、背诵、实际应用来增强对词组的感觉。这个理会过程有个经验告诉你,就是一些词组前后词并不是平等的,而是有所强调、有所弱化或否定,比如上面的too..to...强调的是too,着重描述too后面描述的一种状态的程度,弱化(这里包含否定含义)的是to后面的描述,所以在理解上加入了“不能”这个否定词。
2、语序颠倒:一般是1)疑问句中“宾、定、状”成分变为疑问词提前引起语序变化;2)特殊单词(如so、neither)提前指代前面描述表示强调;3)从句中谓语以分词形式提前引起从句的语序颠倒。
3、成分位置调整:某一个句子成分(分词短语或从句,也有时是名词)太长,如果保持其位置会引起其他成分的理解的时候,对该成分在其原位置前后做适当的调整。
4、主被动态的分析,这个和汉语是相通但又有所不同,关键是要在汉语表述基础上去尝试加入“被”的理解,即去体会名词与动作的单词描述之间能否加上“被人”的含义。如汉语“花瓶打碎了”在英语上就应该按“花瓶被人打碎了”来翻译。主动态的分析对“动词选择是现在分词还是过去分词作从句”的应用有直接的影响。
5、前后一致,主要表现在动词上,汉语语句中没有这方面的描述,但是英语语句要突出这个内容。主要在时态、单复数、第三人称上去注意。单复数、第三人称的注意完全靠个人细心。时态一致要靠你依据上下文描述对动词发生时间点的判断。
当然也会在一些词的用法上需要注意前后一致,比如前面“漫雪飞舞”说的“No,I haven't”,如果按中文习惯回答yes,就是前后不一致了。
至于固定搭配(如there be、be going to、would like to do)、时态应用什么的,只能多多记忆,多应用来加强这方面的语感。
以上个人看法,可能说多了,有些散乱。总之是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有相同的地方、有相近的可以通过适当注意应用来贯通的。绝对的差异个人觉得并不是很明显(至少现在想不起来)
⑵ 从语言学的角度(语音、词汇、语法)分析汉语和英语的不同
(1) 语音方面,汉语有声调,英语没有,汉语的音节开头的部分只能存在一个辅音内,英语存在辅音连缀容。
(2) 词汇方面,汉语多采用“词根+词根”式的复合式构词法,而英语则使用词根加词缀的构词方式。
(3) 语法方面,汉语基本上没有词形变化,语序和虚词重要,而英语存在词形变化。
⑶ 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比较
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的比较
首先来看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的一致性。
汉语里有主谓宾、动词、名词、形容词,英语也有。比如,“孩子们喜欢漂亮的花朵。”翻译成英文则是“Children like beautiful flowers.”在这句话当中,汉语与英语的主语分别是“孩子们”和“Children”,谓语是“喜欢”和“like”,宾语是“漂亮的花朵”和“beautiful flowers”。动词、名词、形容词也很明显是一致的,汉语与英语中用来修饰名词的定语同时又是形容词的“漂亮的”和“beautiful”也一一对应。在这种句子结构完全一致的情况下用汉语分析英语或反之都是可以的,而碰到两种语言不一致的地方,就坚决不能用泽中语言的语法套用那种语言的语法。平时在课堂里,都是英语语法讲得多,汉语语法讲得少,因此同学们对英语语法更为熟悉,对汉语语法反倒生疏。易用语法知识去分析问题,就很容易用英语语法的只是去分析汉语句子。比如英语里有“a red apple(一个红苹果)”,“a”是冠词,而汉语里却没有冠词。同样,英语里没有量词,谁要是“a piece of news(一条消息)”中的“piece”说成是量词,英国人也决不会同意。所以一定要注意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的区别。
下面来详细分析二者的不同点。
第一,在词类方面不一样。汉语的名词里有方位词,如“里、内、外、上、下、前、后、左、右、中”等,其中的几个在英语里溶入了介词,如in、on、behind,有的成了形容词,如inner、outer、outside、middle。因此,见到了汉语的方位词,就不能说它们是介词或形容词。汉语的许多动词后面能够加“着、了、过”,于是大家容易认为“着”是现在时,“了、过”表示过去时,但汉语中的“着、了、过”并不表示“时态”。“他昨天吃着饭还看书呢”, “他明天看着电影还会想到我的”,这里的“着”与两个句子的过去时与将来时显然无关。
第二,在句子成分方面不一样。汉语里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六大句子成分,英语还有一个补语。英语中用状语表示汉语用补语表示的意思,而在汉语中,则用宾语表示英语里的表语。我们见到“他在这儿逗留了三个小时(he stayed here three hours)”,就不能把“三个小时”当作状语而要当做补语。在句子“他是学生(he is a pupil)”中,就不能说“学生”是表语,而应当是宾语。其他的句子成分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汉语里有把字句,如“他把书包拿走了”,“把书包”要分析为状语。英语里则没有把字句,或者说,在英语中,汉语的“把字句”被译为“被动句”。我们可以说“He takes the schoolbag.”或“The schoolbag is taken by him.”前者的 “takes schoolbag”构成了整个句子的动宾部分,后者则由“The schoolbag”做主语,“taken”做表语,句子的结构已经完全改变。第三,句式方面不一样。英语里当然有一些非主谓句,如“Wonderful!(妙极了!)”但是这样的句子极少。汉语里面的非主谓句则很多。除了一个词构成的非主谓句,如:“棒!”“好!”之外,汉语里还有大量由各种短语构成的非主谓句,如“好球!”、“我的帽子呢?”、“我的老天爷!”、“你这个小鬼!”、“瞧你!”、“下雨了。”、“刮风了。”等。如果用英语表现这些意思,则需要用一个主谓宾或主系表皆齐全的句子,如“It is raining(下雨了)、where is my cap(我的帽子呢?)” 。更特殊的是,在汉语里,有一种主谓语句。“他脸色苍白”、“这个人鼻梁很高”、 “这里的树,杨树居多”这些句子的谓语都是主谓短语。而在英语中,这种句式结构是无法表现的。
呵呵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祝楼主进步哈 圣诞节快乐O(∩_∩)O哈!
⑷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汉语与英语有哪些不同
汉语是表意的,象形的,英语是表音的;英语的音位比汉语多,达50个左内右,汉语31个;容汉语是单音节,且音节的数量和变化比较简单,英语是多音节,数量多而且变化复杂;汉语单音节只有一个重音,英语重音根据音节的变化而变化;在词汇方面,一、二、三级结构的词汇英语都超过汉语;从语法上讲,英语是屈折语,词形有变化,汉语是孤立语,词形无变化。
⑸ 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的比较
据我所知 ,中文一开始应该是没有语法的 ,语法这个东西是从西方引进的,在专中国以前连标点符号都没有,属更妄论语法了 。
如果你是对英语真正感兴趣,应该就不用太多理会语法问题,自己找点英文文章多读读,以后再用英语的时候,“语感”就特强烈了,这也是为什么国人自己说汉语并不会在说每句话前想想正确的排序是什么,谁在谁前头。
当然,如果你学英语是有一点过目的的,那么不妨多看看语法,有时候你可以把英语语法和中国文言文语法作类比,很有意思的。
还有我认为,他到网吧上网 这句话如果以我的语法思路来说,应该是他 到网吧 去上网。 这样一个结构。如此看来,去上网不也是到网吧的目的状语么。
语言这个东西是相通的。
⑹ 从词的本质角度,英语词语和汉语词语有怎样的区别
一般而言英语词和汉语词的语义差别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一种语言里有些词在另一语言里没有对应词。
2.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上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两回事。
3.某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语言里只有一两种表达方式,而在另一语言里则有多种表达方式,即在另一种语言里,这种事物或概念有更细微的区别。
4.某些词的基本意义大致相同,但派生意义的区别可能很大。
(一) 汉语和英语中有些没有对应词的例子
汉语中有个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激励人们坚持锻炼身体。“三伏”和“三九”在英语里是什么呢?一个年轻翻泽对几个加拿大人说 three fu和 three nine。听的人当然莫名其妙。他只要说 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ring the hottest days; 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ring the coldest weather就可以了。
一个中国青年到附近游泳池去游泳,一会儿就回来了。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人和一个外国朋友都感到奇怪。他解释说:“游泳池里人太多,水太脏,早该换了。简直象芝麻酱煮饺子。”这个比喻很别致,很生动,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朋友笑了,而那个外国人既没有吃过“芝麻酱”也没有见过“煮饺子”,丝毫不觉得这个比喻幽默,难怪他显出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西方人形容某地人多、拥挤不堪,常说 It was papked like sardines(塞得象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这种比喻有些中国人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欣赏其妙处,因为见过打开的沙丁鱼罐头的人很少,看到过一个又小又扁的罐头盒里,紧紧塞满整整齐齐的几排手指头长的沙丁鱼的人是不多的。
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说明某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文化中有,在另一种文化中则没有。
例如,汉语中“干部”这个词译成英语时往往用cadre。但是英语中的 cadre与汉语中的“干部”不同。而且 cadre不是常用词,许多讲英语的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即使认识它的人,在说到它时,发音也不一样——有三四种读法。因此有人建议用official(官员;行政人员;高级职员人functionary(机关工作人员;官员),administrator(行政官员)等代替cadre,但这些词没有一个与汉语中的“干部”完全相同。
同样,汉语中没有表达 cowboy 和hippie(或hippy)的意思的对应词。这两个词是美国社会特有的产物。cowboy与美国早期开发西部地区有关,关于他们的传说总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传奇色彩。在汉语中译为“牧童”或“牛仔”,反映不出这些意义。汉语中把 hippie音译成“希比士”或“希比派” 也没反映出60年代那些中国人觉得行为古怪的美国青年的特点。译成“嬉皮士”可能稍好一些,不过这个词也会造成误解,因为那批青年并不都是“嬉皮笑脸”的人,其中有不少人对待社会问题很严肃,对社会怀有某种不满情绪,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众不同:往往蓄长发,身穿奇装异服,甚至行为颓废,染上吸毒恶习,等等。这就要在词典上或译文中加解释性说明了。
在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方面的用语中也可以举出不少例子。例如汉语中的“斗争会”这个词可以译成 struggle meeting,但这种译法说明不了这种会的内容。反过来,美国的revival meeting是什么样的活动,中国人很难猜测,除非亲自到现场看过这种宗教气氛极浓、歇斯底里般的信仰复兴集会。同样,中国人对bingo party和 bingo game往往一无所知,有些词典中bingo的汉语注释是:“一种用纸牌搭成方块的赌博”(《新英汉词典》),“排五点一种赌博性游戏」”(《英华大辞典》),读者查到此词仍然不得要领。
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也有类似现象。多数英美人从来投有睡过中国的“炕”(kang,a heatable bricked),没有吃过“冰糖葫芦”,(candied haws on a stick),也没有用过中国的“秤”(steelyard)。大部分中国人没有住过美国的 motel(专为开汽车的游客开设的、有停车场的旅馆),没有吃过 hamburger(牛肉饼;汉堡牛排;汉堡包),也不需要在上班时由time clock,(出勤记录钟)证明他们是否按时上班。类似这样的英语词在汉语中都找不到对应词,连词义相近的词也没有,因为根本没有这种概念。这种情况十分普遍,无需在此多说。
一在表示自然现象的语言中,汉语中“节气”的概念在英语中是没有的。(应当指出,把“节气”译成 solar terms,大部分西方人仍然不懂。)如一部常用的现代《汉英词典》中,把“雨水”译成 Rain Water(2nd Solar Term),把“惊蛰”译成 Waking of Insects (3rd Solar Term),把“清明”译成,Pure and Brightness(5th Solar Term)。这些名称不另加解释就没有什么意义。但有些“节气”的名称在英语中确实有对应词:春分=Spring Equinox;夏至=Summer Solstice;秋分=Autumnal Equinox;冬至=Winter Solstice。
在表示自然力和宇宙方面,汉语里有些传统的古老的词,如“阴”“阳”,在英语里没有对应词,《朗曼现代英语词典》对“阴”和“阳”的解释是:“按道教的宇宙观,‘阴’和‘阳’是两种力量,这两种力量的本质产生了宇宙,保持宇宙和谐。‘阴’表示黑暗、雌性、消极的。‘阳’表示光明、雄性、积极的。”
“阴”和“阳”的概念作为中医治疗基本原理的一部分已沿用了许多世纪,然而,这些原理却很难对西方人讲清楚。中医理论里所说的“寒”、“上火”等概念,也很难用英语词表达,只能做些解释。如“上火”,就说是“内热过多”,然后再描写一下症状。在《汉英词典》中“阴”、“阳”两词只好分别注释为:(in Chinese philosophy, medicine,etc.) yin, the feminine or negative principle in nature;yang ,the masculine or positive principle In nature. 与《朗曼现代英语词典》一致,但西方人还是不易明白。
以上例证足以说明差别之大。造成这些差别原因是多方面的:或是由于环境和传统有所不同,或是由于工业和技术发展的水平有差异,或是由于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不一样,等等。
(二) 有些概念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但它们又不是完全同义的
有些懂一点英语的中国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用lover一词,外国人对此颇为惊讶(因为lover表示信夫或情妇的意思)。外国人不理解,一向在这类问题上谨慎小心的中国人,为何公开声明自己有 lover呢?应该记住,相当于汉语中“爱人”这个词的英语词就是:husband(丈夫)或wife(妻子);frience(未婚夫)或fiancee(未婚妻)。
美国总统的夫人和州长的夫人常称为First Lady,有时译作“第一夫人”,但一些中国人看到“第一夫人”字样会发生误解,以为既然有“第一夫人”就有“第二夫人”甚至有“第三夫人”、“第四夫人”等,从而得出一种错误的印象:“白宫的主人居然搞了好几个老婆!”
中国人问别人的“籍贯”时,可能指place of birth或where a person is from(本人的出生地或来自某地),也往往指where a person’s parents or ancestors came from originally(父母或祖先来自何地)。有时候两个地方是相同的,但也常常不同。在英语中没有与“籍贯”对应的词。Place of birth 只表示本人出生的地方,与祖先的任何情况无关。这种差别有时会造成混乱,填写身份证、个人履历表、护照等时尤其如此。
下面再举一些英汉两种语言中“貌合神主”的词语的例子。
1、指“处所”、“机构”等的词语:
high school ≠高等学校 high school 是美国的中学。英国的中学叫 secondary school,
service station≠服务站 service station 是给汽车加油及进行简单维修的地方。
Rest room ≠休息室 在美国英语中,rest room 是剧院、大商店或大建筑物中的一间房子,里面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这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汉语中的“休息室”应译为英语中的lounge 或 lobby。
2、指“人”的词语:
busboy ≠ 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或司机 busboy 与公共汽车没有任何关系,它指的是在餐馆中收拾的碗碟,擦桌子的杂工。(美国英语)
goldbrick ≠ 金锭 goldbrick 不是用以称赞人的词,它是美国英语中的俚语,指逃避工作的人,尤其是爱偷懒的士兵、懒汉。
大忙人≠ busybody 英语的busybody相当于汉语的“爱管闲事的人”。汉语中为“大忙人”可译为 a very busy person,也可以直接说: He/She is always busy. He/She is always busy with something.从词的组成看,人们会认为 goldbrick和 busybody是褒义词,其实都是贬义词。指“政治活动”、“社会活动”等的词语:
political campaign≠政治运动 political campaign指英美政府职务的候选人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争取选票而组织的活动,即竟选活动。
改善生活≠improve one’s standard of living 在英语中improve one’s standard of living表示“提高生活水平”的意思,而汉语中的“改善生活”则不然;《人民日报》一则新闻中说:“我的邻居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隔三差五,到街头饭馆改善一次生活。但每次都是去一家私人饭馆。她说,原因不是别的,就是这家小饭馆服务态度好,总听到一声‘里边请’。”按中国的习惯用法,“改善生活”在一般情况下指吃一顿或几顿比常吃的伙食较好的饭菜等。
3、成语,谚语,常用语法:
令人发指≠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 前者用于看到或听到某种暴行等而十分“气愤”的场合,后者用于看到或听到某种可怕的事物而十分“害怕”的场合,相当于“令人毛骨惊然。”例如:The sight made his hair stand on end —he thought it was his dead brother's ghost.( 这个景象使他毛骨谏然,他以为这是他哥哥[或弟弟]的鬼魂出现了.)英语中有 to bristle with anger一语,表示“气得毛发竖起来”,但多用于动物,不用干人,除非用作比喻。
自食其言≠to eat one’s own words 前者指说了话不算数,答应了的事不去做。后者指收回自己说的话,一般多用于强迫别人收回所说的话,使他丢脸。例如:He told everyone he was absolutely certain that his article would be published by the Times,but when the letter of rejection came, he had to eat his own words.(他逢人就说《泰晤士报》必将发表他的文章。退稿之后,他只好收回自己的话。)
to get a kick out of something≠被踢出去 前者是非常道地的英语成语,多用于口语,意思是“欣赏…或从…中得到极大愉快”。如:I got a kick out of watching those kids perform; their play made me realize how strange and funny we grown-ups must seem to them.(我非常欣赏孩子们的表演。他们演的戏使我意识到。在他们看来,我们这些成人多么古怪和可笑。)这与“踢”这一动作本身毫无关系。
To blow one's own horn (or trumpet)[/color] ≠各吹各的号 前者是个成语,表示“自吹自擂”,一般用来形容某人炫耀自己的成就、技能、智力等。很象汉语中的“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如: If he’s so successful,why does he have to keep blowing his own trumpet?(既然他干得很出色,干吗要整天自我吹嘘呢?)汉语中的“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号”则表示两个或几个人各于各的事或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能协调一致,与英语中的 each doing his own thing相近。
(三) 同一个事物、生物或概念,在某些语言中可能只用一个词来表达,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有几个或更多的词来表达。
一般地说,表示同一概念的词越多,词义就区分得越细。如汉语中只有“骆驼”一个词,它相当于英语中的camel,可细分为dromedary(单峰骆驼)和Bactrian camel(双峰骆驼)。但据说,阿拉伯语中有400多个词来表示“骆驼”,因为骆驼曾是大多数阿拉伯人的重要交通工具。这400多个词可以区分骆驼的年龄、性别、品种、大小等,甚至还可以区分骆驼能否驮重物。据说最少有一个词指怀了孕的骆驼。
在用汉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表示亲属的词语常常在彼此理解对方的意思方面会造成很大困难,因为不是所有的称呼都可以找到令人满意的对应词。英语中Linda's brother married Michael's sister 这句话就和很难译成汉语,因为不知道brother 是指Linda 的哥哥还是弟弟;sister是指Michael的姐姐还是妹妹。在汉语中,则有许多称呼来指各种具体的关系。请看下表:
汉语词
英语词
必要的英语解释
祖父(母)
grandfather paternal grandfather(mother)
外祖父(母)
grandmother maternal grandfather(mother0
父亲
father
母亲
mother
兄(姐)
brother elder brother(sister)
弟(妹)
(sister) Younger
brother(sister)
伯父
elder uncle
叔父
younger uncle
姑父
Husband of father’s sister
舅父
Mother’s brother
姨父
Husband of mother’s sister
姐夫
husband of elder sister
妹夫
husband of younger sister
上表仅列出部分亲属关系,至于“姨公(婆)”、“堂(表)兄弟(姐妹)”、“嫂子”、“弟妹”、“小舅子”、“侄”、“外甥”等用更细致的方式来区分的亲属关系,在交际中所造成的困难更大。西方人对这些汉语称呼束手无策。Relative(亲戚)一词简单得多,就用它来表示一切亲戚关系。
应该指出,在不用名字而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称呼长辈时,按英语习惯,往往降一辈来称呼。例如:granncle (指与祖父同辈的男亲属)可称Uncle或Uncle Jim,Uncle Henny 等。实际上,用Granncle Liu, Granncle Chen 这类来称呼一个人,听起来不太顺耳,而且许多西方人也不喜欢别人用grand-之类来强调自己上了年纪。
在汉语中一般只用“公”和“母”(或“雌”和“雄”)二字来区分禽兽的性别。在英语中则往往各有单独名称,小动物也另有名称。见下表:
总称
雄性名称
雌性名称
小动物名称
chicken
鸡
cock, rooster
hen
chick
ck
鸭
drake
ck
ckling
goose
鹅
gander
goose
gosling
horse
马
stallion
mare
foal
cattle
(cow)
pig
猪
boar
sow
shoat
dog
狗
dog
*****
puppy
sheep
羊
ram
ewe
lamb
deer
鹿
stag
doe
fawn
并非所有禽兽都要用特殊名称来区分雌雄。人们对某些特殊名称并不熟悉。要用不常见的区分禽兽雌雄的词时,常用bull或cow,cock或hen来代替。如bull seal(公海豹),cow seal(母海豹);bull elephant(公象),cow elephant(母象);cock pheasant(公野鸡),hen pheasant(母野鸡);cock sparrow(公麻雀),hen sparrow(母麻雀)。也可用male 和female 或she 再加上原名。如:male leopard (公豹),female panda(母熊猫),she wolf(母狼)。
(四) 词的不同文化内涵会使使人产生的联想
首先,idealist和materialist这两个英语词常常被人误解。如果没有具体的上下文,前者通常译作“唯心主义者”,后者通常译作“唯物主义者”。在哲学著作中,这种译法可能是对的。不过,这两个词常常用来表示完全不同的意思。请看下面在实际对话中引出的一段:
“She has always been an idealist.So you can understand why she turned down a good Job offer to work among refugee immigrants and low-income groups after she got her degree in social sindies.”(“她一向追求自己的理想。因此,可以理解,她得到社会学学位之后,拒绝了一项很不错的工作,却到达难来美国的移民中和低收入的阶层中去工作。”)
显然,这段话中的“她”是致力于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人,不是一味追求高新工作、追求金钱或物质享受的人。可以把“她”叫做“理想主义者”或“追求理想的人”,但不是“唯心主义者”。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说“她”是个脱离实际的“不现实的人”,因为英语中的idealist这个词也有这种涵义。
英语中的 materialist也有同样的问题。请看下面这段话:
“Quite frankly, I’m a materialist.I’ve got a good-paying job and I want to keep it.I’ve bought a home near Westlake,and me and my wife want to enjoy the comforts of life.I had a hard time when I was a kid and I don’t want to go through all that again.”
(老实说,我是个讲究实际的人。我有一个收入不错的工作,希望能干下去。我在西湖买了一所房子,我和我的老伴儿要享受享受了。我年轻的时候很苦,我不想再过那种日子了。)
这番话代表了许多美国男人的心理。它充分体现了materialist这个词的意义。汉语译成“唯物主义者”显然不妥。中国现在所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概念与上段引文中的意义坦然不同,所以应译作“讲究物质利益的人”,“实利主义者”。
再看politician和statesman这两个英语词。politician“政治家”吗?反过来说,汉语中的“政治家”这个词应该怎样译成英语呢?有些略知英语的学生把它译作politician,这是不合适的。他们不知道 politician这个词的涵义。在美国英语中politician这个词往往有很强烈的贬义色彩,引起别人的蔑视。它指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这个词还有“精明圆滑的人”(smooth-operator)之意,指一个人做事或说话时,信心十足,非常老练。汉语“政治家”这个词应译为statesman,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中都很贴切,statesman主要表示善于管理国家的明智之士;人们通常把有威望的高级政府官员称为statesman。politician(政客,政治贩子)所在多有,而statesman(政治家,国务活动家)却寥寥无几。有些英汉词典注释 politician一词时,把“政治家”作为第一义项,往往引起误解。
汉语中的“政治”一词也难于译成适当的英语。在多数情况下,译成 politics不能确切表述原意,因为 politics的涵义之一是:“采取欺诈和不正当的手段搞政治活动”(《新编韦氏大学词典》);“在一个集团中进行策划,搞阴谋”(《朗曼现代英语词典》)。在选择合适的英语词时,可以根据汉语上下文的意思,把“政治”这个词译为 Political activities(政治活动),Political work(政治工作)或political study(政治学习)等。
再举 liberal和 liberalism为例。把 Liberal Party译为“自由党”是合适的。不过,自由党主张什么呢?可以说自由党主张liberalism,但liberalism又是什么呢?在汉语中把liberalism译为“自由主义”。中国人常说的“自由主义”与自由党的政治主张究竟有多大关系?就“自由主义”这个汉语词的最广泛的意义来讲也说明不了这个问题。
我们有时说:“他犯了自由主义(的错误)。”意思不过是说此人做了令人不满的事——也许有点违反纪律,也许没有出席应该
读者可能会注意到,本节所举例词大部分来自社会科学,这是很自然的,这不仅反映了文化上的差别,还体现了政治上的一些差别。
其实,英语中的social sciences一词本身也值得注意。在汉语中这个词语的用法,“社会科学”包括除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以外的一切学科,也包括英语所称的,the humanities(人文学科)——语言、文学、哲学等学科。英语中的social sciences 一词概括的范围较小,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历史学有时列入人文学科)、社会学等,即一切研究人类社会,尤其是社会组织和社会成
⑺ 英语和汉语的区别要写的简单易懂是从语法角度来说的
就逻辑思维而言,英语和汉语有何不同?
英语多前重心,汉语多后重心.在表达多逻辑思维时,英语回往往是判断或结论等在前,事实或描写等在后,即重心在答前;汉语则是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即重心在后.
英语和汉语的重心在句中的位置有时是不一样的,翻译的时候如果不进行调整,势必给表达造成很大的困难.以上是英语跟汉语在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上的十大区别.只有了解这些区别,才能对英译汉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翻译中抓住重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⑻ 现代汉语的特点分别从语法、语音、词汇方面与英语相比较并举例
一、语音:
1、 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
汉语每一个音节不仅有元音和辅音,还有声调,而且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像“bā (八) ““bá(拔) 、bǎ (靶) 、bà(爸)”声调不同,意义也不一样。
2、在汉语普通话里,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基本声调。这与印欧语系一些非声调语言相比,确实是汉语一个很大的特点,也正是外国学生一个很大的学习难点。
二、语法:
1、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属于非形态语。
人们在语言研究中,按照形态分类法,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四大类,即:曲折语、孤立语、胶着语和多式综合语。
人们认为汉语是没有内部屈折变化,缺少严格意义的构词形态,属于孤立语(也有不同看法)。英语属于形态语,它是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比如:
2、英语名词有数的变化 (table—tables); 人称代词有格的变化 (主格I—宾格me);形容词有比较级的变化 (good—better—best);
数词有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变化 (one—first, two—second); 动词有时态的变化 (do,did, done, doing)。汉语的词没有这种形态的变化 。
但这并不是说,汉语语法极其简单。汉语主要是通过词序和虚词来展现语法意义的。
三、语序:
我们知道,人类语言中常使用的语法手段有三种:
1、语序或词序;
2、虚词;
3、 形态。
汉语是缺少形态变化的,所以语序在语言单位组合中是十分重要的,“狗咬人”和“人咬狗”语序不一样,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汉语语序组合的一般规律是,修饰成分在被修饰的成分前面;支配的用在被支配的前面;状语用在动词前面。这与很多国家语言的语序是不一样的。
另外,从语言类型分类法来看汉语属于分析语类型。汉语的词没有语法范畴的形态变化,词在句中的语法意义,主要是靠词序和虚词来决定的。
现代汉语虚词的数量不是很多,大约有800多个。但它在汉语中,使用的频率却是相当之高。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的统计,虚词 “的”和 “了”,在汉语所有词的使用中,是使用最多的两个。
虚词主要以其语法意义左右着句子结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表达。我们从下面这个例句中,可以看到虚词的语法作用。
“李强老师去买报” 这句话,全是实词,没有虚词,由于它按照一定的词序排列,所以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如果我们加上不同的虚词,它的意义就变了。请看:
李强老师去买报。
李强的老师去买报。
李强和老师去买报。
李强让老师去买报。
李强为老师去买报。
李强或老师去买报。
四、汉语的量词极为丰富。
量词的使用是汉语很突出的一个特点, 汉语量词很多,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1975年编写的《现代汉语量词手册》中,收录的量词有500多条。
中国人说话,在数词、指示代词和名词之间一定要加量词,如,一本书、两张报、五辆汽车、这个学生、那盏灯等等而且每个名词都有固定的量词与其搭配。
这对于相当多母语量词没有汉语这么丰富的学生来说,真是感到很是困难,他们记不住哪个量词与哪个名词搭配。
所以在说话时常常出错,其表现之一是不用量词,说出来的汉语句子,数词与名词连着,没有量词。
另外一点是,量词和名词搭配得不对,或以“个”盖全。
5五、汉语是单音节性很强的语言。
有人认为,汉字是一个个方块字,每个字是一个音节,又有一定的意义,所以说汉语是单音节语。这种说法是不够确切的。
在现代汉语里,汉语词汇的发展更加双音节化,以单音节为基础,出现了大量双音节词。
汉语词的音节数和其它语言相比,是少的。汉语普通话只有400多个音节,加上四个声调和儿化韵,也不过1600多个音节左右,这比起有10,000多个音节的英语来说,真是少得多。
当然音节少,必然出现若干个字共为一个音节的现像,也就是说有大量的同音词。比如,在《现代汉语词典》里,“x ī”这个音就有“西、希、夕、昔”等77个字。
另外,汉语词所含的词素是少的,也就是说,汉语词比较短。在汉语词中,大量的词是单音节或双音节,如,“人、天、日、走、说、朋友、道路、出发 ”等。
三音节词和四音节词,数量较少,如,“图书馆、总司令、自由泳、核武器、研究生院、自来水笔、铅保险丝”等。
六、汉语崇尚简略,重在会意,保留着古汉语的一些成分。
由于汉语历史悠久,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着古汉语的一些文言成分和许多习惯用法。比如,“老年之家”不能说成老年的家,“三分之二”不能说成三分的二。
另外,汉语很早就出现了言、文分家,形成了口语和书面语不同的词汇和文体特点。
汉语又崇尚简略,重在会意,能省则省,能略则略,如:“你不去,我去。”(省略“如果”);“昨天他买一电视机。”(省略量词)这些省略都是有条件,有一定语境的,不能滥用。
(8)从语法角度对比汉语和英语怎么说扩展阅读:
并列短语:
由两个以上的词并列组成的短语。有的用连词和、或、并且等连接,有的不用。
1、个人和集体赞成或反对。
2、讨论并且通过了。
3、多快好省。
4、伟大、光荣、正确的。
偏正短语:
由中心词(正)和对中心词起修饰作用的词(偏)两部分组成的短语。“偏”在前,“正”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的”、“地”连接,有的不用。
1、精妙的对联。
2、好孩子。
3、不断地提高。
4、认真学习。
述宾短语:
由动词(述)和被动词支配的词(宾)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宾”在后。又称动宾短语。
1、看书。
2、洗衣服。
3、联系实际。
4、建设中国。
述补短语:
由动词或形容词(述)和对动词或形容词补充说明的词(补)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补”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得”连接,有的不用。
1、写得简明扼要。
2、好得很。
3、看完。
4、看不完。
5、交代清楚。
主谓短语:
由被陈述的词(主)和陈述的词(谓)两部分组成的短语。“主”在前“谓”在后。
1、(他写)的对联。
2、(意义深远)的大会
3、(我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介宾短语:
由介词和宾语组成的短语。“介”在前,“宾”在后。
他(在教室里)看书我(从去年)就开始练习书法了
⑼ 学的角度(语音,词汇,语法)分析汉语和英语的不同
现代汉语的特点(区别于印欧语系): (一)语音方面:a没有复辅音;b元音占优势;回c有声调(音答乐性强) (二)词汇方面:a词形短,语素多为单音节;b双音节词占优势;c新词构成方法多为词根复合法。 (三)语法方面:a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缺乏形态的变化;b词、短语、句子内部的构成原则基本一致;c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d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⑽ 从语言系统的三要素角度(语音、词汇、语法)分析汉语和英语的不同
汉语语音方面:来
1、音节界限分明,乐音源较多。
2、没有复辅音。
3、元音占优势。现代汉语中的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如a
ao之类,但不能没有元音。
4、有声调
汉语词汇方面:
1、短语和句子的基本构造方式一致.
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3、量词丰富
汉语语法方面:
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书段主要靠语序和虚词,不大用于形态
2、话题型语言
3、时、体、态特征不明显
英语方面的对照以上几点来说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