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是个英语初学者,想学学基本的初级语法
你去学《新概念英语》吧!如果把一、二册都掌握的很好,那在初、高中阶段英语基本上就是所向披靡!不骗你的!还有,有个好像叫“卢江…”的网站很好!
Ⅱ 英语初级语法总结。
一. 词汇 ⑴ 单词
1. 介词:in, on, under, behind, near, at, of 1). in表示"在……中", "在……内"。例如:
in our class 在我们班上
in my bag 在我的书包里
in the desk 在桌子里
in the classroom 在教室里 2). on 表示"在……上"。例如:
on the wall 在墙上
on the desk 在桌子上
on the blackboard 在黑板上 3). under表示"在……下"。例如:
under the tree 在树下
under the chair 在椅子下
under the bed 在床下 4). behind表示"在……后面"。例如:
behind the door 在门后
behind the tree 在树后 5). near表示"在……附近"。例如:
near the teacher's desk 在讲桌附近
near the bed 在床附近 6). at表示"在……处"。例如:
at school 在学校
at home 在家
at the door 在门口 7). of 表示"……的"。例如:
a picture of our classroom 我们教室的一幅画
a map of China 一张中国地图 2. 冠词 a / an / the: 冠词一般位于所限定的名词前,用来署名名词所指的人或事物。冠词有不定冠词和定冠词两种。不定冠词有两个形式,即a和an。a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词前,如a book; an用在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字母前,如an apple.
a或an与可数名词单数连用,泛指某类人或某物中的一个。 This is a cat.
这是一只猫。
It's an English book.
这是一本英语书。
His father is a worker.
他的爸爸是个工人。 the既可以用在可数名词前,也可以用在不可数名词前,表示某个或某些特定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指上文提到过的人或事物。
Who's the boy in the hat?
戴帽子的男孩是谁呀?
------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classroom?
------ I can see a bag.
------ Where's the bag?
------ It's on the desk.
------- 你能在教室里看到什么呀?
------ 我能看见一个书包。
------ 书包在哪呀?
------ 在桌子上。 3.some和any ①在肯定句中用some.例如:
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桌子上有一些书。
Lucy has some good books露西有一些好书。 ②在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用any。例如:
Is there any ink in your pen?你的钢笔里有墨水吗?
Do you have any brothers and sisters?你有兄弟姐妹吗?
There isn't any water in the glass.杯子里没有水。
⑵记住它们的特殊用法。 ①some亦可用于表示盼望得到对方肯定的答复或表示建议、委婉请求的疑问句中,这一点我们不久就会学到。例如:
Would you like to have some apples?你想吃苹果吗? ②any也可用于肯定句中,表示"任何的"。例如:
Any one of us can do this.我们当中任何一个都能做这个。
some 和any的用法是经常出现的考点,希望大家能准确地掌握它们的用法。 4.family
family看作为一个整体时,意思是"家庭",后面的谓语动词be用单数形式 is ;如把family看作为家庭成员时,应理解为复数,后面的谓语动词be应用are。
My family is a big family. 我的家庭是个大家庭。
My family are all at home now. 我的家人现在都在家。
Family强调由家人组成的一个集体或强调这个集体中的成员。home指个人出生、被抚养长大的环境和居住地点。 house指"家"、"房屋",侧重居住的建筑本身。
His family are all workers. 他的家人都是工人。
My home is in Beijing. 我的家在北京。
He isn't at home now. 他现在不在家。
It's a picture of my family. 这是一张我全家的照片。 5. little的用法
a little dog 一只小狗,a little boy 一个小男孩。little常用来修饰有生命的名词。
*但little还可表示否定意义,意为"少的",加不可数名词。
There is little time. 几乎没时间了。
There is little water in the cup. 杯中水很少。 ⑵ 词组
on the desk 在桌子上
behind the chair 在椅子后
under the chair 在椅子下面
in her pencil-box 在她的铅笔盒中
near the door 在门附近
a picture of a classroom 一个教室的图片
look at the picture 看这张图片
the teacher's desk 讲桌
a map of China 一张中国地图
family tree 家谱
have a seat 坐下,就坐
this way 这边走
二. 日常用语
1. Come and meet my family. 2. Go and see. I think it's Li Lei. 3. Glad to meet you. 4.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I can see a clock / some books. 5. Can you see an orange?
Yes, I can. / No, I can't. 6. Where's Shenzhen?
It's near Hong Kong. 7. Let me see.(口语)让我想想看。
see 在这是"明白、懂了",不可译作"看见"。例如: 8. Please have a seat.
seat表示"座位",是个名词。have a seat表示"就坐",也可以说take a seat, 和sit down的意思相同。
三. 语法 1. 名词所有格
名词如要表示与后面名词的所有关系,通常用名词所有格的形式,意为"……的"。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 一般情况下在词尾加"'s"。例如:
Kate's father Kate的爸爸
my mother's friend 我妈妈的朋友 (2). 如果复数名词以s结尾,只加"'"。例如:
Teachers' Day 教师节
The boys' game 男孩们的游戏 (3). 如果复数名词不以s结尾,仍加"'s"。例如:
Children's Day 儿童节
Women's Day 妇女节 (4). 表示两个或几个共有时,所有格应加在后一个名词上。例如:
Lucy and Lily's room Lucy 和Lily的房间
Kate and Jim's father Kate 和Jim的爸爸 动物和无生命事物的名词☆文章来源:中国范文网 http://www.hnxlkc.cn 转载请注明☆的所有格一般不在词尾加"'s",而常常用介词of的短语来表示。
a map of China 一幅中国地图
the name of her cat 她的猫的名字
a picture of my family 我的家庭的一张照片
the door of the bedroom 卧室的门 2. 祈使句
祈使句主要用来表示说话人的请求、命令、建议、叮嘱等意图。祈使句一般不用主语,读时用降调。为使语气委婉、礼貌,常在句首或句尾加please 。在句尾时,please前多用逗号。 (1). 祈使句肯定形式的谓语动词一律用动词原形。
Go and see. 去看看。
Come in, please. 请进。 (2). 祈使句的否定形式常用don't于句首。
Don't look at your books. 不要看书。
Don't play on the road. 不要在马路上玩。 3. There be 的句子结构 There be是一个"存在"句型,表示"有"的意思,
肯定句的形式为:There be + 名词(单数或复数)+地点状语或时间状语。
be动词单复数的确定,看be后边第一个名词,当所接主语为单数或不可数名词时,be动词形式为is;当所接主语为复数名词时,be动词为are;当be动词后接两个以上主语时,be动词与最临近主语保持数上的一致。意思为"某地有某人或某物"。如:
There is an eraser and two pens on the desk. 桌子上有一块橡皮和两支钢笔。
There are two pens and an eraser on the desk. 桌上有两支钢笔和一块橡皮。 (1)there be的否定句,即在be的后面加上not。
否定形式为:There be + not + (any) + 名词+地点状语。
There is not any cat in the room. 房间里没猫。
There aren't any books on the desk. 桌子上没书。 (2)there be句型的疑问句就是将be提到句首:Be there + (any) +名词+地点状语?肯定回答:Yes, there is / are. 否定回答:No, there isn't / aren't.
---Is there a dog in the picture? 画上有一只狗吗?
---Yes, there is. 有。
---Are there any boats in the river? 河里有船吗?
---No, there aren't. 没有。 (3)特殊疑问句:How many . . . are there (+地点状语)?"某地有多少人或物?"回答用There be . . .
There's one. / There are two / three / some . . .
有时直接就用数字来回答。One. / Two . . .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 教室里有多少学生?
---There's only one. / There are nine. 只有一个。/有九个。 (4)如果名词是不可数名词,用:How much + 不可数名词 + is there + 地点状语?
How much water is there in the cup? 杯中有多少水?
How much food is there in the bowl? 碗里有多少食物?
Ⅲ 语法教学
外语教学是实践性和交际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这是外语教学本身的职能和我国社会发展需要所决定的。然而,多年来,中学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形式,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忽视培养交际能力和掌握语言运用能力。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得不花过多的时间讲解繁杂又枯燥的语法规则。这种重语言形式,轻语言交际的教学思想,长期笼罩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是交际为语言服务,还是语言为交际服务,一直成为英语教学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从理论上就如何用交际法教语法作了初步探讨,通过运用交际和模拟交际指导。 一、在中,明确英语教学的核心就是交际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际。交际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师生作为教与学两个主体是平等、合作、协商的交际关系。学生是认识的承担者、实践者;教师也是认识的承担者,只是任务和角色不同而已。学生学习外语,靠自己主动地学,直接与英语信息源(如所学材料)发生作用;教师是指导者、助学者和引路人,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不单是我教你学,也不仅是我讲你听,而是师生双方互动的结果。 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学生认识的客体是英语,教师认识的客体是教学规律。学生认识英语进展的快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依赖于教师对教学规律认识的深浅,当然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客观效应。教学双方都以对方提供信息,教学就是为了促进这种交流。 实现教学过程的交际化。我们要努力通过人的交际的最优化促进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有效运作,不断实现学生认识结构的重构,在过程中,牢牢把握方向,明确英语教学的核心就是交际,既要扎实地掌握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交际的能力。 二、在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交际能力是语言的构成规则和语言的使用规则在一定情景中的具体运用。具体而言,交际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交际能力才具有实际意义和有效性。为了培养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相关三个方面的关系: 1. 英语与母语的关系。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是培养交际能力的一个方面。以往教师在课堂上汉语满堂,缺乏必要的英语学习氛围,有些学生由于不会读,怕念不准,不得不使用汉语语言去注音。遣词造句时,他们大都依照汉语思维去造英语句子,结果说出来的句子错误百出,不伦不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实际表达中,由于一味寻求汉语的帮助,把先要表达的想法在大脑中通过汉译英,然后再表达出来。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必须要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把英语和要表达的事物直接联系起来,让学生直接理解,直接记忆。其次,必须要用英语教英语,让学生直接用英语理解英语,直接用英语下指令去做事情。第三,要尽量使用英语,在必要时使用汉语。适当使用汉语是必要的,进行适当汉英对比也是必要的,但不宜过多。 2.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是整个交际能力的基础,学语言和学游泳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只教会学生学游泳的知识和要领,而不让其下水练习,那是永远也学不会的。反之,如果一开始就把初学游泳者扔到河中或大海里去,任其自然,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学到本领。所以,也同样,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交际性,不但要“活学”,而且要会“活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所谓“活学”就是将语言结构运用到一定的语言情景中去。由此可见,语言形式不再是以机械的、枯燥的、无意义的形式来教学,而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直观的、真实的交际化的形式来教学。 3. 听说与读写的关系。听、说、读、写,即通常所说的“四会”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部分。它们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教学中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没有听,就不可能有说,离开了说,听也受到限制。只有听懂了,才能进一步学习说,听准了才能说得对。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听和说要一起抓,同时练,以听保证说,以说提高听。写能加强读,读能促进写。读是写的基础,要在读的基础上开展写的训练。书读得越多,写起文章来就有词、有句、有内容。读和写要一起抓,使之相得益彰。真正做到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使听说读写教学的立足点,着眼点落到实处。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强化交际功能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科书在教材的编写中为了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和交际性原则。其主要特点有:1、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2、使用循环式编排方法,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不断反复,多次循环,逐步扩展、加深。3、在用中学,积极地运用语言,而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4、教学内容力图密切结合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兴趣,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动机,又能做到学以致用。 教科书的设计有助于学生运用语法结构实施大纲中规定的交际功能,如问候、道歉、建议、邀请、描述人物和行为等。另一方面,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大都采用句型教学教语法,这为实施用交际法教语法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以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第一册第7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法核心是“确认所属关系”。用交际法教语法,首先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对语言现象进行了分类,鼓励学习者学会表达“归谁所有”的意义;其次,从实际需要的角度揭示所属关系功能,更具备实际意义,更符合学生语言的认知特点;第三,交际语法以更为结合生活的实用的分类形式把传统语法所谓的“物主代词”和“名词所有格”的概念包容在一个门类之中,这就为学习者的正迁移提供了方便,为了使学生对物主代词的运用有真实的感受,教师可把学生已学过的实物名词(室内用品、食品、交通工具等)进行比较,从而进行灵活的小组对话(涉及交通工具时可用图片代替)。这样的交际会话充满生活气息,把句型放在一定的语言情景里教,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句型表达思想,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拓宽教学思路,体现交际多样性 的原则决定了交际法的多样性。多样性的使摆脱讲解规则、举例说明、练习印证的刻板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交际多样性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不同类型的项目采用不同的方法,另一个是同一项目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教。如句型转换训练对掌握基本句型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但它的缺点在于单调,学生容易不动脑筋而随声附和地进行口头操练,为此,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训练节奏, 因为快节奏可以激发接受训练人的参与兴趣; 2)每一单项操练应严格控制时间,务必不要使此类训练显得冗长; 3)不断变换学生训练的组合方式,齐声操练,分行分组操练,个人操练应当穿插进行; 4)用竞赛或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奋程度。 (三)假设语言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根据培养交际能力的目标和构成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策略、情意策略和智力策略。其中情意活动策略是关键。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让学生用英语来表情达意,进行各种不同的活动。同时,培养情感意志,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主人翁和远大理想,激励浓厚的兴趣、愉快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自信心。融洽师生关系,强化互助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运用鼓励、表扬手段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传授语言知识、进行语言技能训练和交际活动都是在社会语言情景中实现的。语言是语音和意义结合的统一体,是客观情景的反映和代表。如果没有情景语言就丧失其意义,语言就不能反映和代表什么。因此,社会语言情景决定着使用外语词、句、篇的形式和意义。可利用客观实物,图片、图画、录音、投影、电视等多媒体,眼神、脸部表情、身体动作,外语上下文和学校教学等真实情景假设情景。用交际法教语法,就是为了运用语言,语言运用不仅能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而且更要培养正确、流畅、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四)讲究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第一册第二十单元,本单元的语法重点是:there be 句型,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放上一堆学习用品,先让学生确认事物,进行操练,操练分两步进行:一是机械操练,二是意义操练。机械操练从范句开始;或由老师口述,学生耳听;或用课本里现成的范句,还可用课文里的典型句。范句熟练后,老师可用实物提示(或给学生提示词),然后逐渐加快速度,先提示学生熟悉的词或词组,逐渐添加不够熟练或已被某些遗忘的词,使句型操练和词汇复习、词组用法练习结合起来。当然在操练之前要给学生观摩例句的时间,在操练过程中要给学生体会理解句型的余地,操练之后还要给学生回味、记忆,甚至与头脑中出现的其他易混淆句型进行比较的时机。因为机械操练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句型结构的形式、语序、搭配,同时达到上口。然后再进行意义操练。意义操练要从问句着手,不断诱导学生变换回答方式。一会儿用肯定,一会儿用否定,肯定、否定交替进行,有时用单数,有时用复数,单、复数交叉出现,时而机械操练,时而意义操练,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种语言交际的实践,学生随着感性认识的英语材料的不断积累,通过对语言材料加以整理,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归纳出语言规则,升华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能动地回到实践,即归纳掌握了语言规则又回到和指导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实践中来。 总之,用交际法教语法方法很多,笔者选取上述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其用意就要明确中学所教的语法是实践语法,而不是理论语法,要以实践为纲,以交际为中心,以技能为核心。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习的思路,对语法不要进行过分的思辨。对语法学习的目的要有较深刻的认识,把语法作为手段来学,作为桥梁来用,克服为学语法而学语法的偏向,以为语法就是为考试用的,是死的,要死记硬背。另外,老师还要有意识地把学习语法的目的引导到实用和交际方面来,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外实践中运用,增多语言交际的机会与数量,正如李庭芝教授在《英语教学法》一书中指出的那样,“英语教学里的交际性原则,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还要求教师和学生课内课外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因此,用交际法教语法,正是通过一系列的交际活动的实践,达到交流思想感情,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的目的。 1. 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年。 3. 章兼中:《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载《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10期。
Ⅳ 英语的初级语法
看张道真的星火英语语法书,或买本初级英语语法大全,只要肯学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Ⅳ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有哪些
语法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交际活动情景,可以使语法教学变得真实,内容丰富,而且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互动,能够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操练的机会,从而最终达到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而且在交际活动中通过师生问答环节可以使我们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们从发音到语法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便于以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及时补缺补差。 一、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简要讨论一下要不要学习英语语法的问题。这个问题,答案也许是很清楚的。主张英语语法可以不学的人往往这样说:我们中国人,如果智力正常,从小就会说汉语,能遣词造句,没见过哪个小孩先学语法再学话的。再说,英语讲得多了,有了语感,语法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种实践出真知的说法,绝对是正确的。但我仍主张学一点英语语法。本人没受过很好的教育,更不懂高深的语言学习理论,但一直有这样的看法:在我们中国,百年都没有营造出正常情况下用正式英语交际的大氛围和小氛围,所以难以在投入产出比符合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培养出一定的英语语感。语法,实际上就是给你语言整体上的语感(规则),既给你能解释语言现象的鱼,又教你如何用语感去钓语言深层的鱼。何乐而不为呢?说到这,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也就清清楚楚了:弥补氛围难以在短期内培养一定语感的缺憾,比较经济地获得英语整体的语感。当然,也为通过我们这个考试大国的众多英语测试提供初级“抱佛脚”的方法。 二、学习英语语法的范围: 学习英语语法的范围,指的是学习英语语法需掌握的内容程度。既然我们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那么简单实际,到啥山唱啥歌吧。范围不必很大,也就是说面不宜太宽,点也不宜研究太深,毕竟需要用英语说之乎者也的人不多。另外,我认为通过学习英语语法,求得对英语的整体感觉非常重要。有了整体感,可以揭开英语的神秘面纱,知道了对手的模样,就知己知彼了;有了整体感,对语言就有了“君临天下”之气,加之不懈的积累,从掌握语法的必然王国,进而出入语言的自由王国。出于这种考虑,这个讲义编得非常简单,有些方面甚至还不如高中所学的内容,但实用语法的基本脉络比较清晰。 三、学习英语语法的方法: 英语语法书很多,学习英语语法的方法也不少。学好一样东西,本没有绝对好的方法。号称包治百病的医生,要么是庸医,要么是骗子。事实上,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断尝试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依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人看来,不管用什么方法学英语语法,进而学英语语言,一是要有整体语感,要学会归纳和演绎,由此及彼;三是要借助对母语的了解,琢磨汉语和英语的异同之处,转而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由此及彼。比如:学了wish的宾语可以用不定式,可以推理出名词wish的定语、表语也有可能是不定式。是还是不是?一查词典便知。汉语的“讨论”一词用动词短语作宾语,中间一般要加个wh-词,如能说“讨论如何学习英语”,不能说“讨论学习英语”。 英语里的discuss用不定式作宾语是否也是如此呢?英语中类似的词是否是同样情况呢?花点时间就解决问题。 对语言的分析能力,实际上以对语言的整体语感为基础的,更是以对语言完整的整体语感为目的的。说到底,语言不就是规律和例外的组合吗?!两三年积累下来,你就是语法高手。 英语语法教学具体想法: 1.归纳法 归纳法是指让学生先接触含有某项语法规则的语言材料,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分析例句特点,形成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进而对材料进行加工,总结归纳出语法规则,这是由实践到理论的体现,其优点是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意义情境中进行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因此从一开始,就应把语法教学置于有意义的交际情境之中,把学习语法的目的引导到实用和交际方面。应该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等方式形成一定语感,然后通过实践让学生用该句型互相邀请同学周六、周日一起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在口语交际中渐渐明白并熟悉了句型的结构和功能意义。 3.通过做游戏学习语法 初中生由于年龄的特点,都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there be句型的用法。在学生了解了there be句型后,我们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这个语法项目的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式:(1)出示一幅教室的图片并让学生记忆,几秒钟后拿开,让男女生分两组竞赛,回忆图片中的内容,并用there be句型的正确形式表述出来,让学生在紧张刺激的竞赛游戏中逐渐熟悉并学会正确使用there be句型;(2)告诉学生:I have a nice bedroom. Do you know what's in my bedroom? Can you guess? 让学生用疑问句式“Is there a/ an …in your bedroom? Is there any …in it? Are there any …in it?”进行猜测,可以进行小组间竞赛,猜对并表述正确的可以加分。学生一般都会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这种游戏形式比让学生做疑问句、否定句句型转换的练习有效得多。 4.尽量少用语法术语,把握语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英语,而不是学会去分析、研究英语。因此,过多地使用语法分析中的术语来讲解语法是没有意义的。传统教学中很注重用准确的术语去讲解语法现象、语言结构,而现代语言教学则要求教师:语法讲解要简明扼要,一般情况下没必要用目的语讲解;尽量使用图画等直观教具解释语法规则及语义的关系;解释语法现象时注意用清楚、明了的例子;注意对学习方法、认知类型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不要陷入所谓语法概念之中。同时,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每个单元、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语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如不是本单元需要掌握的内容,不可延伸过多,讲解过深,点到为止。否则,学生会越听越糊涂,根本接受不了,而且浪费时间。 5.用“口诀法”帮助学生轻松掌握语法规则 例如,be的现在式(am,is,are)的用法是初学英语者遇到的一个比较复杂的语法现象,利用“口诀”可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难点。笔者在教学时就教给了学生下面的口诀:I用am,you用are,is用于他、她、它(he,she,it);单数用is,复数全用are;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别忘记;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加上去。结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be动词的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式。 6.背诵 背诵在我国这样的非英语国家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所说的“背诵”不是死记硬背的“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对话和课文中的有些句子就包含了所要掌握的语法知识,背诵对话或课文,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语感。 更多英语语法教学方法详见教育界杂志社官网,参考地址: http://www.jyjzzs.com/a/gaodengjiaoyu/20120302/13717.html ,希望能帮到你!
Ⅵ 英语初级语法
基础最重要
你可以买带光盘的,拷进电脑里最好,这样学习既听力,又有书本资料
当然,你也可以听教科书的磁带
http://www.5tear.com/bbs/viewthread.php?tid=14301&page=1&extra=#pid14303
红叶英语(下载听力资料)
http://www.maplesky.net/data/2005/0520/article_876.htm
www.putclub.com 下资料免费的,每日都更新,很多很多资料
http://www.enet.com/english/grammar/ 英语语法在线
http://www.aitech.ac.jp/~iteslj/quizzes/grammar.html 英语语法测试
英语麦当劳
english23.6to23.com
英语麦当劳,就是以快餐方式提供英语学习的地方,站点上主要栏目有“聊天E文”、“英语面面观”、“中英对译”、“热点新词荟萃”、“实用口语系列”、“西方习语典故”、“英语精品文摘”、“诗话抒情”,内容异常丰富,阅读完后保证能够提高您的英文写作水平
www.crazyenglish.org
疯狂英语俱乐部是由李阳疯狂英语培训老师开办的网站,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疯狂英语培训信息。这里也是疯狂英语学员们交流的地方,主要栏目有 “英语社区”、“英语聊天”、“培训分部”、“下载中心”、“英语软件”、“地道发音”、“超级短句”、“随时卖弄”、“疯狂挑战”等。
Ⅶ 几种有效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一)加强语境教学方法应用
英语语法的学习情况是通过学生在语言应用中体现出来的,英语语言是以其独有的文化和环境背景为依托的,因此语法的教学也要注重情景的创造和介绍。初中英语教学中队语法的教学一般都是从理论结构上进行讲授,但是每一语法都是有其语境的,语境的运用实际上非常重要。初中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文章的背景介绍,语法教学中突出语境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何时应用何种语法,从而真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二)应用情景对话模式开展英语语法教学
语言的最强大功能就在于交流,我国中小学的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语法的学习必须要积极主动才能真正的学进去和掌握住,依照初中生的水平,只有通过生动的实际的情景才能学到兼具理论和实践性的英语语法。初中英语教师要改变传统僵化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生动的充满互动的情景开展英语语法的教学,让学生张口进行英语对话,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用英语表达,在情境中学生更加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成为主体,也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三)教学中应用现代多媒体
英语学习尤其是语法学习是十分枯燥的抽象的,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展示图片或者播放动画、视频等方式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通过经典外文影片的观影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语法的实际应用。Look
at the picture.What are they
doing?同时,多媒体还可以用来展示内容丰富的课件,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做好课程设计,力求让学生在课件中可以看出清晰的语法结构体系。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应用在练习等多方面,多媒体教学能够使枯燥无味的英语语法教学变得富有趣味性,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英语语法教学还可以应用精讲精练、经典美句赏析背诵、游戏学习等多种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应用上述对策开展英语语法教学时,需要注意结合初中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等因素,要选择与初中生生活相关的并能够引起初中生兴趣的话题和情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Ⅷ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 详细
[关 键 词] 小学英语 ; 英语语法 ; 语法教学 一、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知识二级要求,淡化语法学习,但并不意味着不学习英语语法。英语语法就好像是登山用的拐杖,在攀爬陡峭的山峰或者阶梯时给我们重要的支撑,英语语法在我们学习英语、应用英语的过程中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英语语法是我们学好英语语言的基石。我们知道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外乎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在交际中感悟,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强调应用而偏废基础知识的训练,如果是那样,很可能囫囵吞枣,欲速则不达。因此,我们应加强小学英语的语法教学,为他们在中学阶段及以后的英语学习和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英语语法是英语语言的组织规律,它赋予英语语言以结构系统,指导英语语言正确、贴切地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它有严密、科学的体系,是结合英语语言系统和英语语义系统的枢纽,是组词成句的粘合剂,起着纽带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以符合认知规律的精神学好、用好英语语法知识。 当下我国英语教学界言必称“淡化语法”,并出现谈语法教学而色变现象,可能是怕被讥曰:“穿新鞋,走老路。”然而辩证地看,从近十多年英语教学界愈演愈烈的企图 2 排斥语法而又排斥不了语法的语法恐惧症和实践困惑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相关的结论:语法教学很有必要;语法教学需要改革。任何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做法都必将忽略或者跨越某个环节,导致学习过程的“大跃进”和盲目性,因而,在近年来的英语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应着眼于将一定语法内容放入对应的话题中,并分解成由一个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又相互联系、逐步提高的小任务组成的任务链中,用充满生机的语法教学去培养、实现学生言语技能的目标,让学生的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言语能力的发展相得益彰。 三、语法教学的原则 在学习一种外语时,如果不了解该语言的内部规则,那将影响学生准确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许多专家(如Cameron,2001)认为,即使在小学阶段,孩子也需要一些语法知识帮助他们牢固地、正确地掌握语言。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在小学阶段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语法教学。为了让小学语法教学生动起来,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隐性原则 (Implicit) 在语法教学方面,外国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显性语法教学"(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和" 隐性语法教学''(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前者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后者则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 "显性语法教学"需要运用抽象的思维能力,对智力还在发展的孩子采用" 隐性语法教学 ''的方法更为合适。不少教师的英语课堂枯燥乏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巩固所学的语法项目时,采用了过于机械的练习形式(mechanicaldrills),也可以说是采用了过多的"显性语法教学"。例如,学习了一般将来时后,让学生做大量类似如下的练习: 依照例句改写句子: Model:I am swimming now.(tomorrow) → I am going to swim tomorrow. 1)Jack is dancing now.(tomorrow) 2)Mary is drawing now.(tomorrow) 此类练习只让孩子重复操练所学的语法项目,并没有提供机会让孩子了解应用这个语言点的情景,容易使所学的语言形式与语言的使用语境、语言的意义脱节,不能很好 3 地达成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帮助提高学生语言的交际能力。 此外,孩子天性喜欢好玩的东西,过于严肃机械的练习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应尽可能摒弃直接的、机械的练习,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在有意义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练习和运用所学的新项目。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做游戏、TPR(全身反应法)、念儿歌等"间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语法。 (二)意义先行原则 (Meaning go first) 英国教育专家Jayne Moon(2000)的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即在学习语言时,孩子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语言的意义(meaning)上,他们很少注意到语言形式或语言规则。而且,孩子在特定的情景中获悉语言意义的能力很强。 由于孩子的关注点在语言的意义上,如果在开始授课时,教师首先谈论语法规则,势必导致他们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孩子的天性来帮助他们学习语言,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在语法教学上,英国专家提倡采用这样的教学顺序:首先,让孩子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中(meaningful context)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然后,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孩子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最后,在孩子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也就是说,在教学的前面两部分——"meaning"与"use"阶段使用" 隐性语法教学'',在最后一部分——"form"阶段才采用"显性语法教学"。 (三)适量原则 (Economy) 除以上两点外,在解释语法项目时还要注意"economy"原则,即讲解要适时适量,解释清楚就可以了,不要罗嗦,费时费力太多,反而弄巧成拙,导致孩子糊涂及生厌。 有些教师认为只有把语法尽可能详尽地解释,才能保证孩子运用的正确性,而且往往把孩子犯的语言错误归因于语法(语言点)讲解不够。其实,学英语就象学计算机或学驾驶汽车一样,太多的理论解释反而适得其反,最关键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而且,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这方面的能力比不上成人,在涉及语法解释时更应特别注意"economy"原则。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本能与天性。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语法教学方法有助于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 4 四、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现象 如前文所描述的那样,现实的英语教学中还是存在诸多关于英语语法教学不恰当的现象。 (一)避而不谈语法,如见瘟神式 某一小学在进行英语教材分析或公开教学赛课中,众多的参赛教师未有一人对语法教学作过适当的讲解或点评,而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口头重复,模仿教师的那一句与语法相关结构的句子。如果学生说错了,坐下,换一个人再说,再错,再换一个人说,让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之下,经过多次的机械重复之后终于说对了,教师这时才肯停下来。而教师为了纠正错误忙的不亦乐乎,嘴唇发干,喉咙嘶哑,学生说到后来自己也是云里雾里,一转身,又忘得一干二净,课堂教学费时低效。 (二)语法满堂灌,题海战役式 一次考试结束后,某教师气冲冲地走进教室,一个劲地讲解学生在试卷中出错的语法概念,练习纸塞满了学生的课桌,填满了学生的书包,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理解和接受能力,只是简单地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向学生传授英语语法的相关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培养。 (三)囫囵吞枣学,不求甚解式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求所有的学生一律背诵,自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殊不知学生由于年龄小,要边学边悟,才能提高英语能力,形成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统一背诵,也就是以一刀切的方式抹杀了学生思想,使他们不再提问、质疑,没有相互的交流,从而形成了一种机械的学习方式。 五、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 针对英语语法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教师可以在语法教学中进行以下尝试和探索: (一)在点滴渗透中分散语法难点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如遇到语法现象,就要及时地说明一下,如名词、冠词、代 5 词、动词和介词等语法内容,要经常提醒、介绍;对于比较深奥的,一时还说不清的有关知识,如不定代词、序数词等,可就事论事,而不作过多要求。五年级中出现的There be 句型结构的就近原则,can 加动词原形的用法以及like 加动词的-ing 形式,这种平时点滴的渗透,既分散了难点,又有利于学生的消化。 (二)在情景交融中习得语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是在一定情景之中使用的语言,其基本句型结构反复使用,反复操练,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他们就会达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的程度。而且语法结构放在情景中操练更有意义,更直观、有趣、生动,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和机械。 如教学现在进行时态的时候,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老师带一个篮球走进教室,学生以为要上体育课很是兴奋,于是老师就可抓住这一教学的契机,自己先拍起球,说:“I can play basketball. Look, I’m playing basketball.”边连续拍边讲“I’m playing basketball.”这个句型。这时许多男生都开口了:“I can play basketball.”于是老师就可说到:“OK, pass the ball, play it and say I’m playing basketball.”当有学生接到球并且在拍的时候老师再趁机问他:“What are you doing ?”他们会很自然地说:“I’m playing basketball.”学生在情景中习得现在进行时的规则,即动作正在发生时,动词的后面要加-ing。接着,老师板书:I’m __ing basketball。跟读之后,让学生两两操练,让对方持续做一个动作,进行相互问答,老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学生表演和说的欲望将会相当强烈,而且可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在完成任务中比较语法 在有效的任务和英语语言环境中,学生才会真正运用语言,才能达到先听再说、以说促听、以说促写的目的。而且可以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语言学习,在英语语言运用中对比各语法项目,通过对比再加深认识,从而在交际中使用语言,理解、掌握语法知识。 学生到了六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四种语法现象,分别是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如何把这四种时态说清楚,光靠教师对着概念解释或者背诵相应的概念是很难取得多大的成效的,这时,老师就可先运用这四种时态的句子和学生进行自由谈话加以复习,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对这四种时态概念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突 6 出这四种时态的特征词,让学生有进一步的印象;接着,再运用自己设计的表格,综合四种时态,让他们进行调查。学生在调查和运用时态的过程中,对这四种时态概念又有了进一步的感知。表格如下: Do a survey Time Tense Every day Now Yesterday / last week Tomorrow / next
Ⅸ 英语语法(初级)
1)that用不用都行,因为这是宾语从句。that可以省略也可以不省略。
2)原文是She said I was lazy, which isn't ture.
which指代的是前版面的She said I was lazy。
3)pass是通过的意思,而权pass on是传递用于pass on to some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