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果我按照汉语的语法表达英语,老外能听懂吗
能听懂,其实现在已经有部分中国示英语已经被广泛应用了,比如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见
从这句话上来看,老外百分百能听得懂
B. 汉语与英语的语法有何区别
很大的区别,汉语没有核心的成分,而英语必须有谓语才能成句,这是本质区别
汉语和英语作为两种高度发达的语言就其思维本质而言大同小异,仅仅在思维的角度上稍有区别。
比如汉语英语都有两种基本的句型:
1. 主系表; 即什么是什么
2. 主谓宾。 即什么做了什么
例如:
主系表示例:
汉语: 我是一个学生。
英语: I am a student.
主谓宾示例:
汉语:我爱你。
英语:I love you.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从大的方面而言,从主谓宾等主干输出顺序而言,中英的表达顺序是一致的。只是对于一些附属成分,如修成主语、宾语等主干的定语而言,中英文采取的不同的方式,即中文采取了前置的方式,而英语采取了后置的方式。
中英文定语示例:
中文:这就是我想要的那本书。 定语前置
英语:This is the book that I wanted. 定语后置
之所以很多人觉得英语语法和中文语法会有很大的不同,其本质是没有真正的理解英语语法,同时作为两种高度成熟的语言,英文能表达什么意思内涵,中文就一定也能表达同样的意思内涵,所以英语有这样的语法,中文也相应的有对应的语法。就好比很多人说英语有时态,中文怎么没有时态呀?此话大错特错!中文同样有时态,比如中文同样有:
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一般将来时态、一般过去将来时态;
现在不定时态、过去不定时她、将来不定时她、过去将来不定时态;
现在进行时态、过去进行时态、将来进行时态、过去将来进行时态;
现在完成时态、过去完成时态、将来完成时态、过去将来完成时态;
现在完成进行时态、过去完成进行时态、将来完成进行时态、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态;
中英文时态是严格的一一对应的,中国学生之所不知道中文存在这样的时态,是应为当局者迷,就好像鱼儿不知道自己在水中一个道理。
C. 英语为什么要讲究语法,为什么不能按照汉语的逻辑说英语
我们中国人学中文,大概是从学汉语拼音和识字开始的,还有很多是从背古诗开始,然而语法开始学习相对比较晚。不少人对英语语法学习的认识停留在应试上。的确,只要是考试,基本上都会考语法,无一例外,哪怕是口语考试,语法错了,也是要扣分的。如果把英语学习分为两个层次:1,应试;2,应用;应试要求比应用要求低很多。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语法都很重要。
不论从国内的中考,高考,还是国外的雅思,托福考试来说,难度越来越大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在这个特点之下,阅读量越来越大,词汇量越来越大,长难句越来越多。即便是应试,因为学习范围不断扩大,也越来越难。
应对不断提高的学习要求,我们要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非易事。听说读写这四项里面,说和写其实是最难的;读是我们的强项,听也不见得是我们强项。原因是,我们平时读得最多,听得不多,说和写最少。这和我们的学习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最强的读的部分,是用眼来解读文章的内容。我们要读懂每个单词,每个句子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越难的文章,单词的词性,意思,句子机构,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越复杂。单词的词性和意思息息相关,同样一个拼写的单词,有可能有好几种词性,不同的词性下面又有很多种意思。词性搞不清楚,有时候,甚至句子的意思也搞不清楚。比如说,flower一般用作名词,很多时候作动词。当遇到长难句时,不知道如何分析句子,连主句在哪里都不知道,要想知道整句的意思就难上加难。特别是学non-fiction的时候,讲一些概念的时候,往往句子很长。
听的部分,不但跟阅读能力相关,而且和发音相关。发音不好,就听不清楚;阅读能力不好,听清楚了,同样不知道意思。
写是一门语言学习比较高级的阶段。写是表达观点,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写的基础是每个句子都能写对。语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说和听也是精密相关。听不明白,也就很难说好。说的过程其实是交互性的,话题的覆盖很多时候是不可控的。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说,其实比写困难。说,也是要把每个句子说对,如果语法错误过多,就很容易引起误解。
因此,语法的学习是英文学习的重要一环,和语音,语义一样,是基础的基础,需要加以重视。
D. 汉语有语法吗和英语一样吗
语法是人抄们根据一种语言总结出来的规律。所以,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有语法规律的,要不然怎样能被人学习掌握呢?汉语也是有语法的。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所以语法方面有挺多的区别。比如,英语由动词的形式变化来表现时态,而汉语用“着”“了”“过”等助词来表示。
E. 如果我按照汉语的语法表达英语,老外能听懂吗
基本上听不懂,至少会有歧义。楼上举的反例只是极少数。即使我们按学校教的语法去表达,老外也未必能懂的。哈哈
F. 现代汉语是采用英语的语法吗
汉语与英语的区别相当大,但是依然有相似处可寻。就词类方面说,汉语与
英语有不少相同之处,汉语和英语都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和代词
等。但是词类的使用上还存在很大的不同。例如,汉语动词灵活,可单独使用,
可连续使用,也可叠用,而英语则不能重叠使用。另外,英语动词受人称、时态
等限制,词形也随之而发生变化。翻译时须视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如果在-一个
汉语句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译成英语时,要么使用动词的非谓语形式,
要么加连接词使其成为并列成分,要么使动词变成其他形式,如名词、介词短语
等,有时也可省略某个动词。英译汉时则注意把这些句子变为拥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动词的句子。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名词,但是,英语名词词形随单复数发生变
化。汉语名词除..们”为标志的复数外,几乎所有单、复数的形式都是相同
的。英语里存在大量的冠词,而汉语却没有。英语的冠词通常分为定冠词和不定
冠词两种,分别用the, a或an表示。定冠词表示特指某事或某人。不定冠词表
示泛指。但是定冠词有时也可用来表示泛指。
汉语与英语在句子成分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汉语有主语、谓语、宾语、状
语、定语以及补语六大句子成分。英语中没有补语,汉语中补语所表示的意思英
语中放到状语里去了,英语中的表语所表达的意思汉语中用宾语来表示。从主语
方面来看,它们又存在不同。英语中有用there和it做主语来引导的句子,而汉
语中没有这样的用法。再比如汉语中,我们有时把主语与宾语倒过来句子仍然成
立,十分灵活,而英语中主语和宾语不可互换。另外,英语多被动句,而现代汉
语多为主动句,被动句较少。在句子结构方面英语与汉语都存在无主句,即没有
主语的句子。但是相较而言,汉语中的无主句比英语中的无主句多得多,英语中
的句子结构较为完整。
汉语与英语在词序方面上的差别非常大。从语序方面讲,英语和汉语都采用
“主语+谓语+宾语”的排列顺序,但在运用时仍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例如:
1.英语的修饰语(如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出现在被修饰成分之前
或之后,如果修饰语是短语或分句则需要放在被修饰成分之后,而汉语的修饰语
无论是词,还是词组或分句都放在被修饰成分之前。
2.为了取得句子形式上的平衡,或是为了强调某个成分,英语中往往采用倒
装的办法,而汉语里则没有倒装的情况。
3.英语句常把判断性或结论性的部分放在句子的前面,汉语则放在句子的末
尾。
4.如果一个句子有几个并列词语,词义有轻重强弱之分,英语的排列顺序是
先轻后重,先弱后强,汉语则相反。
G. 英语有汉语的表达能力丰富吗
两个不同的语系,其实没有太大的可比性,对比起来也有相当的难度
不过我版可以举一个权例子,这是公认的一个事实:同一样的文章(当然是比较长篇的文章,就几句话没什么好比的)如果用不同的语言去翻译,需用的篇幅最少的就是中文,单从这个角度上看可以侧面的证明中文词汇表达能力比其他语言强,因为它描述一样东西往往不需要长篇大论,言简而且意赅
看到liangsue的回复心中一阵酸。
“请翻译Never say Never again”??英语的语法习惯跟我们不同,直译当然别扭,这并不代表中文有劣势甚至像你说的“汉语的语法结构不太严密”,那我也请你用你严密的英语翻译一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看看你的英语水平如何。
H. 汉语与英语的语法有何区别
据我所知 ,中文一开始应该是没有语法的 ,语法这个东西是从西方引进的,在中国以前连标点符号都没有,更妄论语法了 。如果你是对英语真正感兴趣,应该就不用太多理会语法问题,自己找点英文文章多读读,以后再用英语的时候,“语感”就特强烈了,这也是为什么国人自己说汉语并不会在说每句话前想想正确的排序是什么,谁在谁前头。当然,如果你学英语是有一点过目的的,那么不妨多看看语法,有时候你可以把英语语法和中国文言文语法作类比,很有意思的。还有我认为,他到网吧上网 这句话如果以我的语法思路来说,应该是他 到网吧 去上网。 这样一个结构。如此看来,去上网不也是到网吧的目的状语么。语言这个东西是相通的。语法的东西我个人认为最最关键的是能充分了解句子的结构,认清其组成成分,尤其是有从句存在的情况。
看到句子先划分主语的“主谓宾”,然后是主句的“定状补”,从句本身以一个整体当成主语的一个“定状补”成分。
然后才是在“把从句恢复成正常语序”的基础上,按主句的分析方法,分析从句的“主谓宾、定状补”。
“主谓宾、定状补”,你应该结合汉语的句子中相应成分的应用习惯进行判断,建议你可以用初中语文中划分句子成分的符号和方法来划分英语的句子。我觉得汉语语法在这点上能对你的英语语法学习有相当大的帮助。
划分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也是自己书写英文句子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是:
1、词组搭配:这个只能通过字面的理会、背诵、实际应用来增强对词组的感觉。这个理会过程有个经验告诉你,就是一些词组前后词并不是平等的,而是有所强调、有所弱化或否定,比如上面的too..to...强调的是too,着重描述too后面描述的一种状态的程度,弱化(这里包含否定含义)的是to后面的描述,所以在理解上加入了“不能”这个否定词。
2、语序颠倒:一般是1)疑问句中“宾、定、状”成分变为疑问词提前引起语序变化;2)特殊单词(如so、neither)提前指代前面描述表示强调;3)从句中谓语以分词形式提前引起从句的语序颠倒。
3、成分位置调整:某一个句子成分(分词短语或从句,也有时是名词)太长,如果保持其位置会引起其他成分的理解的时候,对该成分在其原位置前后做适当的调整。
4、主被动态的分析,这个和汉语是相通但又有所不同,关键是要在汉语表述基础上去尝试加入“被”的理解,即去体会名词与动作的单词描述之间能否加上“被人”的含义。如汉语“花瓶打碎了”在英语上就应该按“花瓶被人打碎了”来翻译。主动态的分析对“动词选择是现在分词还是过去分词作从句”的应用有直接的影响。
5、前后一致,主要表现在动词上,汉语语句中没有这方面的描述,但是英语语句要突出这个内容。主要在时态、单复数、第三人称上去注意。单复数、第三人称的注意完全靠个人细心。时态一致要靠你依据上下文描述对动词发生时间点的判断。
当然也会在一些词的用法上需要注意前后一致,比如前面“漫雪飞舞”说的“No,I haven't”,如果按中文习惯回答yes,就是前后不一致了。
至于固定搭配(如there be、be going to、would like to do)、时态应用什么的,只能多多记忆,多应用来加强这方面的语感。
以上个人看法,可能说多了,有些散乱。总之是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有相同的地方、有相近的可以通过适当注意应用来贯通的。绝对的差异个人觉得并不是很明显(至少现在想不起来)
I. 为什么不能用中文的方式说英语除了疑问句之外我感觉语法应该没什么其他区别吧
不同民抄族有不同的语言袭习惯,你所说的也就是中式英语
那么你可以向成这样,英国人以他们的方式说中文。
我们去爬山明天。 We are climbing the mountain tomorrow。
你是不是觉得很乱呢?所以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组成顺序的,并不是仅仅语法的问题。
J. 能不能用汉语表达英语的语法比如用一句汉字下面一句翻译的英语来跟汉语对比来表达英语中的语法
英语来和汉语在语法和词汇方面都源无法一一对应。
语法更多的是语言习惯问题,这个和文化背景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西方国家相对来说逻辑性要强一些,所以对于比较长的部分都后置;但是中国人更加感性一些,不讲规矩,只重人情,所以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上就没有那么多的逻辑性而言,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管定语有多长,中国人都把他们放在中心词之前。
学英语不能死抠语法,这样只会越学越烂。多背课文,多记短语,多模仿句式。把嗓子读哑、把课文背烂是学英语的最好办法也是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