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学英语语法难吗
不是很难,只要你愿意努力学,不会学不会的。如果学不会,是你没有努力学回。可以在网上找找各地比较答难的试题来练习(也可以让亲戚帮忙找找)。你如果是初中,还来得及,认真听讲会学得不错的。高中就算了吧,不要去买那些广告里的辅导书,都是假的。还有,学英语不能只学语法,那很枯燥的,要多看看英文书籍,从简单的看起,多背优秀文章(不宜太长,理解其意思后再背)。背出语感来,不必专门的学语法,当然,基础的时态等要掌握好,其他什么介词搭配,短语等就是靠多看多背找语感。
如果觉得很困难,就买本星火英语的语法书来看看,那个类型的书不错,我也买了本的。最好买本《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来看,虽然有点贵,但可以用一生,还是很划算的。
希望采纳。
Ⅱ 英语语法难吗 怎么才能学好它呢
语法学习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不要说是针对少儿或者青少年,就连一些成年人学起来也时常感到很吃力,甚至一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对于语法中的一些难点问题都不敢百分之百的确定。因为英语语法种类繁多,再加上其自身的枯燥性,使得一些学生很难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而实际上,对于语法的学习,只要本着实用的原则,与语言的运用结合起来,语法的学习也是富有乐趣的。
首先,兴趣是学习语法的前提。
兴趣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只要有了兴趣任何事情都能做好,像背单词一样,语法也是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发现其中的乐趣,一旦找到了其中的乐趣,学习起语法来也就驾轻就熟了。比如虚拟语气就是语法中的难点,但是它很容易激发想象力,像“if I were a bird......”这些句子都容易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产生很强的画面感,使之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愉快!
其次,理解是学习语法的基础。
学习语法一定要真正理解,不要死记硬背。比如很多老师在教课时,会特别强调现在分词和动名词在句子中的不同成分,分词可以作定语、状语、补语、表语;动名词可作定语、主语、宾语、表语。这样很容易记混淆。其实分词就相当于形容词。形容词能充当的成分分词基本都能充当;动名词就相当于名词,名词能充当的成分动名词基本都能充当。这样也便于理解为什么动名词能充当主语和宾语,而分词则不能。理解语法并不是要对语法规则刨根到底,而是要联系实际情况来体会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再次,归纳是学习语法的保障。
要养成归纳的习惯,这也是学习任何知识的重要方法,它更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总结,然后记在本子上,那样就和死记硬背几乎是没什么区别了。作为一个好的老师,重要的不是教会同学们更多的知识,而是要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所以说归纳对于英语语法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要教会在做试题的过程中标记知识的难点和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对同一类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集中起来询问老师,得到耐心的解答后,他自然会对类似的问题了如指掌,时间长了,他们也会训练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最后,实践是学习语法的捷径。
语法是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学习语法是为了应用于实践,而不是针对各种各样复杂的考试。举个例子:
A:Would you mind if l opened the TV?
B:Sure!
这里A问B是否介意打开电视机。根据语法规则,对Would you mind...的回答是:No,not at all(不,不介意);Yes,I(do)mind(是的,我介意)。而Sure应该等于Yes。那么这里B到底介意还是不介意呢?很显然B的意思是“不介意”。对于这一类问题,就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如果只是强调书面上的意思就会误导。再比如:Walking On the street,he saw a man singing at the front of the shop.这个句子的意思很简单:他在街上走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在商店门口唱歌。但是有的同学除了读懂句子意思外还要看看句子中的Walking On the street和singing是现在分词还是动名词。如果是现在分词,其功能是作状语还是作补语还是充当其他成分。也许这种做法是由于有些教材的影响。这些教材中有大量类似的练习,要求判断句子中某些部分的语法功能。其实这种做法很容易使同学们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英语语法的学习,甚至会产生厌烦感。
Ⅲ 初中英语语法难不难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只要你用心,我相信你也会感觉到不是太难的,祝你语法过老外!
Ⅳ 英语的语法难吗
学习一门语言虽然不可忽视语法,但即使精通英语语法,英语水平未必很高。就像回我们讲汉语一样,答我们并没有专研过其语法结构不是。所以我建议把语法作为英语学习的辅助工具,不可不知但也没必要死啃,把需要记忆的抄在一个本子上经常看看自然记住了,重要的是多读,多听,多讲。大声朗读刺激大脑形成语感,那么即使某个语法忘记了你还是会听出来它的对错,甚至做题时一遍读下来就把答案顺出来了~我还是大学生,我的英语就是这样学习的。真的做到了你会发现英语学习很轻松又充满乐趣,加油!祝你成功
Ⅳ 英语语法很难吗是不是中文语法简单一点
还可以,不会有想象的那么难。英语主要是一些杂七杂八的时态过多,在课堂上这些时态有时候比较容易混淆。
Ⅵ 英语语法好难,怎么学
我是一个高考的过来人,高考成绩129分,平时大考碰狗屎运也考过130+的分数.首先我想请阁下明白一个道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坚持很重要,英语是一门很看重积累的科目.
虽然我高考已经好多年了,而且今年即将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但英语一直没有丢,英语一直是我的排头兵!我对英语的自信还有,我觉得学好英语不难,重要的是你要有恒心,急躁冒进,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都是不行的.在这里我就毛遂自荐一下我的学习方法吧:
首先先你要端正心态,不要急躁,你做你自己的事,这样才能静下心来学习.要成为英语高手就必须比别人走更多的路,做更多的事.你应该明白一个事实,英语是单词和语法的综合,所以单词和语法都要拿下.
其次,对于单词,有如下几种方法,第一个,是加强记忆的频度,也就是说,早上记了几个,隔几个小时又看一次,总之一天之内,记忆的间隔不要太长,否则你辛苦积累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淡化,第二个,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编顺口溜,比如good
morning
是狗摸你…(见笑了)…,第三个,最重要的是,记单词的时候,不要忘了阅读,一边记单词,一边看文章,这样可以把孤立的单词串联起来,记忆的效果会加倍,第四个.我建议你记单词要分门别类记忆,要形成一个意群,比如,重要性用magnitude
magnificence
,表示非常,大大地有exceedingly,tremendously,extremely……这样做在你写作时,是十分有好处的,写作时不要尽写一些低级词汇,你要写高级词汇,比如重要性写magnitude,许多写a
multitude of 或者handsome.
再次,是语法.学习语法,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什么是系动词,什么是直接宾语,间接宾语,这些是学习语法的基础,语法是房子,主谓宾定状补等是沙石砖瓦.然后就要多做一些语法专项练习,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总结,并时时回顾那些了解,那些依然不理解,需要注意的是,那些不理解的一定要花时间弄清楚,否则对自己的不负责将会导致英语语法一知半解的结局!这对于想成为英语高手的人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注:本人从开始时不知主谓宾,到熟练掌握语法,把语法书看了不下二十遍,书都翻烂了!莫笑本人愚笨……)
此外,对于完形填空以及阅读理解,那就只能靠平时的练习了,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时时总结,纵深对比,千万不要陷入题海战术只做题,不总结的误区当中.在做题的过程中,你把各种体型都总结了一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你还提升了自己的阅读速度,一举两得,所以做题是很重要的!其实,完形填空无非就是单项选择加语境分析,也就是说,做完形填空你的语法要好,而且你要积累比较多的固定搭配,短语,特殊用法等,完形填空的语法还是很重要的!对于阅读,我个人感觉是,纯粹是个人经验积累多少的问题,只有保证一定的练习量,你才能用质的提高!
最后,我建议你,平时读报,或者做题的时候,发现有好的句子好的词汇,你要抄下来,长期下来,你的作文会有提高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提高过程可能很缓慢,但是最后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以前25分的作文我都能保证在21-23这个级别,靠的就是对语法的熟练掌握和积累了许多较高级的词汇,句型,句子.我个人的理解是,在你的语法达到基本不会出错的程度上,作文便应该以词汇取胜,因为在这个层次上,大家的语法都差不多,没什么变化,唯一有变化的就是你的词汇!给你打个比方吧,很多想到“许多”就用many,但是你别忘了many
a
;handsome;massive,innumerable;很多人想到“专家”就写expert,但很少人会想到specialist,很多人在想到“擅长”这词,就写be
good at ,却不知还有更高级的表达法:be expert at 或者excel in ……高手和庸才,就体现在这些细微的差别上 !
Ⅶ 英语语法到底难不难
英文语法和语文的抄其实袭是有相同之处的。有时候拿语文的语法去想英语的,会简单一些。
只要你对英语的构造有一定的了解,慢慢积累,英语的语法并不难,即使有不懂的也没关系,老外自己讲话也根本不会在意自己的语法问题,就像我们说中文,有语病是非常常见的。
望采纳,欢迎追问
Ⅷ 英语难吗
不难,只要上路了就好办,万事开头难嘛
我是一个高考的过来人,高考成绩129分,平时大考碰狗屎运也考过130+的分数。首先我想请阁下明白一个道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坚持很重要,英语是一门很看重积累的科目。
虽然我高考已经好多年了,而且今年即将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但英语一直没有丢,英语一直是我的排头兵!我对英语的自信还有,我觉得学好英语不难,重要的是你要有恒心,急躁冒进,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都是不行的。在这里我就毛遂自荐一下我的学习方法吧:
首先先你要端正心态,不要急躁,,你做你自己的事,这样才能静下心来学习。要成为英语高手就必须比别人走更多的路,做更多的事。你应该明白一个事实,英语是单词和语法的综合,所以单词和语法都要拿下。
其次,对于单词,有如下几种方法,第一个,是加强记忆的频度,也就是说,早上记了几个,隔几个小时又看一次,总之一天之内,记忆的间隔不要太长,否则你辛苦积累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淡化,第二个,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编顺口溜,比如good morning 是狗摸你…(见笑了)…,第三个,最重要的是,记单词的时候,不要忘了阅读,一边记单词,一边看文章,这样可以把孤立的单词串联起来,记忆的效果会加倍,第四个。我建议你记单词要分门别类记忆,要形成一个意群,比如,重要性用magnitude magnificence ,表示非常,大大地有exceedingly,tremendously,extremely……这样做在你写作时,是十分有好处的,写作时不要尽写一些低级词汇,你要写高级词汇,比如重要性写magnitude,许多写a multitude of 或者handsome。
再次,是语法。学习语法,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什么是系动词,什么是直接宾语,间接宾语,这些是学习语法的基础,语法是房子,主谓宾定状补等是沙石砖瓦。然后就要多做一些语法专项练习,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总结,并时时回顾那些了解,那些依然不理解,需要注意的是,那些不理解的一定要花时间弄清楚,否则对自己的不负责将会导致英语语法一知半解的结局!这对于想成为英语高手的人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注:本人从开始时不知主谓宾,到熟练掌握语法,把语法书看了不下二十遍,书都翻烂了!莫笑本人愚笨……)
此外,对于完形填空以及阅读理解,那就只能靠平时的练习了,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时时总结,纵深对比,千万不要陷入题海战术只做题,不总结的误区当中。在做题的过程中,你把各种体型都总结了一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你还提升了自己的阅读速度,一举两得,所以做题是很重要的!其实,完形填空无非就是单项选择加语境分析,也就是说,做完形填空你的语法要好,而且你要积累比较多的固定搭配,短语,特殊用法等,完形填空的语法还是很重要的!对于阅读,我个人感觉是,纯粹是个人经验积累多少的问题,只有保证一定的练习量,你才能用质的提高!
最后,我建议你,平时读报,或者做题的时候,发现有好的句子好的词汇,你要抄下来,长期下来,你的作文会有提高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提高过程可能很缓慢,但是最后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以前25分的作文我都能保证在21-23这个级别,靠的就是对语法的熟练掌握和积累了许多较高级的词汇,句型,句子。我个人的理解是,在你的语法达到基本不会出错的程度上,作文便应该以词汇取胜,因为在这个层次上,大家的语法都差不多,没什么变化,唯一有变化的就是你的词汇!给你打个比方吧,很多想到“许多”就用many,但是你别忘了many a ;handsome;massive,innumerable;很多人想到“专家”就写expert,但很少人会想到specialist,很多人在想到“擅长”这词,就写be good at ,却不知还有更高级的表达法:be expert at 或者excel in ……高手和庸才,就体现在这些细微的差别上 !!
Ⅸ 英语语法难吗
不难!
英语学习的方法
世界著名英语语言专家亚历山大(L.G.Alexander)在《二十一世纪报》上开设了一个疑难解答专栏。有一次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定语从句与同位语从句有何区别?他竞劈头答道:“知道这种区别并不能提高你的英语,顶多不过增加有关英语的知识而已。”在略作举例说明后,他甚至得出结论:“由上可知,英语中并没有什么‘定语从句’,至少我是不知道。”这一问一答,似乎也就给了我们一种暗示。
语言具有表达形式与表达功能两套系统。两套系统的“一分为二”还是“合二为一”,直接影响到语言本身的学习。以英语为例。儿童学话,但求达意,疏于形式,其错误百出,常令外人惊愕。如:I done it(I did it)、She no sleeping (she is not s1eeping),Nobody don't like me(Nobody like me)等,可谓比比皆是。通常要到上学读书,接受正规教育,才能一一纠正。至于文盲则多为“终身无悔“了。当它作为外语时,这一顺序则正好相反,即学习者已经具备表达功能,缺少的仅仅是另一套表达形式。在二者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学习者便可以暂时摆脱功能的“纠缠”,专心于形式,首先一一弄清基本姐词规律、句法结构,然后便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放之四海了。这也正是英语比汉语好学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入门阶段,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进展神速。中国人学英语实在是捡了一个大使宜。
但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恰恰是英语语法的这种井井有条,头头是道,带来的收获感过于丰厚,反而容易让人满足,让人上痛,更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只要顺着这条道跑下去,讲清事实,摆明道理,英语很快就能学会。却没有想到,这其实不过才完成任务的一半,甚至只是一小半。外语常常被比作弹琴打球,这是很有道理的。一首曲子知道怎么弹是一回事,能否流利地弹出来又是另一回事。前者主要涉及背谱、记指法,而这几分钟便可办到;后者则事关十天半月的反复苦练。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学外语背了许多规则,记了大量单词,却不知道怎么用?这道理其实就跟光是修完一门“运动生理学“不足以成为运动员一样,丝毫也不奇怪。
反过来再看看外国人学中文,则不禁大有“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感慨。正因为形式深藏在功能之中,正因为无道理可讲,无捷径可走,他们也就干脆死了这条心。他们只需问一声:“这句话中文怎么〉”也就足够。剩下的就是反复他说,反复地练,直到把它说熟说顺为至,而从不去追问“为什么"?表面看来,形式功能一肩扛,的确包袱沉重,步履维艰,很让健步如飞、疾去似鸟的中国人看不上眼。殊不料,恰恰是这种蜗牛式的“走一步算一步”,才堪称步步踏实,不玩虚招。他们学用结合,边学边用,反而很快尝到了学以致用的甜头。
简言之,中国人学外语是把它奉为学问,外国人则仅仅将其作为工具。作学问当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十年方才磨一剑;当工具使就有如等米下锅,三月便需见成效。作学问讲究达道明理,推崇“知其所以然”;当工具使便可不求甚解,满足于“不知其所以然”。外国人若不止于“耍嘴皮子”,下心来啃几本汉语语法,找几个句子,比如,“台上都走空了”、“一锅饭吃八个人”、“他跟我之乎者也了大半天“,分析一下主谓宾补,就很有可能博得“汉学家”的美称惜乎少有人肯下这功夫;与之相反,中国人则几乎个个堪称“英学家”他们拥有的英语语法知识足以今英美人吃惊,他们提出的问题甚至让世界一流的语言专家瞠目。遗憾的是,社会却容纳不下如此众多的“理论才杰”;倒是紧要关头,成堆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中竟然找不出一两个足以充当口译的实用人才!
《翁文恭公日记》曾记述:“诣总理衙门,群公皆集。未初,各国来拜年。余避西席,遥望中席,约有廿余人,曾侯与作夷语,啁啾不已。…“曾侯”者,乃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是也。能与“各国”周旋,且“啁啾不已”,那“夷语”之熟巧想必是无话可说的了。今日众多的外语学习者,若能达到他那个水平,恐怕也就堪称“此生足矣”。不料,曾的英语老师,美国人丁超良(W,A.P.Martin)对他的评价竞是:“流利但不合文法。”这就不得不让人三思了。试问:若使曾侯参加今日扛勾划圈的标准化测试,或者,把考场上的佼佼者放到他那多种实际场合中去,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外语考试轻功能重形式,当然有它的苦衷。社会经济不发达,高等教育不普及,就尺能高矮排队,依次录取。而为了保证公平竞争,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也就只能放弃无法客观评价的功能,斡而求助于可以精确计分的形式。这显然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高考固然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选拔任务,但它这一手“丢卒保车”所付出的代价也实在过于沉重。落榜的“卒子”们,就等于白白花钱进了一趟“驾驶培训班“,连方向盘也没摸上一摸,说声“不是这块料”,便打发走人。然而,回去以后,光凭那一脑子的发动机原理能让他们吃上司机这碗饭吗?再回过头来看看少数幸运儿,现在总算可以痛痛快炔学开车了!然而且馒!前面还有一个四级统考在虎视眈眈地等待着他们!也就是说,好不容易从第一轮选拔赛中挣扎过来,立刻又要在更高一级的层次上重复高考前经历过的一切。方向盘依然可望而不可及。功能依然深深掩埋在形式之下。
如果说,高考为了解决“僧多粥少”,不得已而为之,那么试问,既不承担任何明确选拔任务,又明摆着不利于实用能力培养的四级统考,到底有什么意义!有人曾把四级统考赞誉为“小托福”,以为一旦沾上“外国月亮”的余荫,它便获得了存在的充足理由。殊不知,正是这种一不要求张口说,二不强调动笔写的“洋八股”,把有血有肉、活生生的语言肢解成一个个彼此毫无关联、现实生活之中根本不存在的“可考因素”,极大地刺激了应试教育的恶性发展,导致了全球性的语言退化。“托福”者,实为“托祸”也!
英人Maley根据来华执教的亲身体验,曾作有如下一番不无辛辣的评价:“外籍教师对中国学生课内课外学习之勤奋,深感钦佩。但每念及其研习多将语言本身当成目的而追求其知识,却无视其身为工具而淡薄其能力,叉不免叹息。他们在凿孔之举中极尽耐劳之能事,惜乎凿孔之处,常常地非其所。”
只是尚有一点须作纠正,即:中国人学外语不如外国人,仅指在校学生而言,而一个在职人员,若是出于工作需要或纯粹是业余爱好而学外语,那他的成就便绝不会低于外国人。原因很简单:他不会去参加任何标准化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