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迟云飞的著述目录
1、《宋教仁与中国民主宪政》,22万余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光明日报》刊登书评。2008年重印。
该书获中国大学版协中南地区1997---1998年度学术著作二等奖。
2、《中国近代史实正误》,与郭汉民合作编著。40万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此书出版后,《近代史研究》等近10家报刊报道或刊载书评。
3、《清通鉴》,本人完成近60万字(光绪朝下、宣统朝),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全书主编为戴逸、李文海教授。该书已获“中国图书奖”。
4、《清史编年》,本人承担第十二卷近50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全书主编为李文海教授。该书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 2004年再版。
5、《曾国藩大传》,合作,全书60万字,本人撰写一半以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出版。
另与梁小进合作审订《喋血共和-宋教仁》(资料集),该书32万字,岳麓书社1997年出版。
又,担任《百年家族》(自第二批起)丛书编委,该丛书林言椒主编、李喜所副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关于陈天华几件史实的考订与纠误》,四千多字,载《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5期。此文已有5种书刊转载或介绍。
2、《预备立宪与清末政潮》,《北方论丛》1985年第5期。此文已有包括人大复印资料等7种书刊转载或介绍。
3、《黄花岗烈士林觉民》
4、《革命党之大文豪陈天华》。上二文均载《知识分子与中国历史的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5、《宋教仁诗文搜佚》,载桃源政协编《宋教仁纪念专辑》,1987年3月出版。
6、《宋教仁与孙中山》,《大庆师专学报》1987年第4期。
7、《林觉民》
8、《端方》,上二文均载《清代人物传稿》第三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9、《宋教仁与民初国民党》,《民国春秋》1988年第1期。
10、《康有为的孔子改制新议》,《湖南师大学报》1988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88年第7期全文转载。
11、《孙中山史实订误一则》,《学术研究》1988第6期。
12、《湖南时务学堂考实》,《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1989年《中国历史学年鉴》摘要介绍(第157页)。
13、《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北方论丛》1988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89年第1期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1989年第1期转载。
14、《中国近代人物的重新评价--记宋教仁讨论会》(译文),载《辛亥革命研究会通讯》第31期(1988年)4000字,原作(日):松本英纪。
15、《传教士与太平天国》,7000字,《湖南师大学报》1988年增刊。
16、《马克思主义东传中国的文化因素》,迟云飞、丁笃本作,11000字、《湖南师大学报》1989年第1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89年第2期摘要1200字介绍。
17、《黄兴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郭汉民、迟云飞,3600字,《湖南师大学报》1989年第1期。
反响:长沙市政协编《黄兴研究学术讨论会专刊》(1989)全文转载。
18、《龙璋传论》,6000字,《求索》, 1985年第5期。
19、《〈国民党宣言〉的作者是宋教仁》,《史学月刊》1989年第5期。
20、《胡耀邦传》节选,迟云飞、林怀秋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
21、《赵尔丰》,5000字。《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五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
22、《理学、经世、洋务-曾国藩的思想倾向及其矛盾》,《湖南师大学报》1989年史学增刊。
23、《日本对湖南近代史的研究》(译文),《湖南师大学报》1989年史学增刊。
25、《黄兴与民初政局》,七千多字。载《黄兴研究》,林增平、杨慎之主编,湖南师大出版社1990年出版。
26、《二次革命与黄兴流亡日本》(译文),同上,原作(日):片仓芳和。
27、《借孔子亡灵:康有为的失败和他的矛盾》,《戊戌维新运动研究论文集》(维新运动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广东康梁研究会编,1990年广东出版。《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宋德华、刘圣贤《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化--戊戌变法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一文介绍。
28、《宋教仁和同盟会资料》(译、注),载《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6辑,1990年10月出版。
29、《1910年长沙抢米风潮史料》(译文),载《近代史资料》总第77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
30、《熊希龄与湖南时务学堂的创办》,载《维新、济世、救亡--纪念熊希龄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
31、《早年毛泽东及其思想研究综述》,《湖南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毛泽东思想研究》1991年第3期全文转载。
32、《赵尔丰在川活动简论》,《历史教学》1991年第4期。
33、《乡绅与辛亥革命》,译文,《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8期,1991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34、《宋教仁年谱稿》(译)(原作片仓芳和),载《辛亥革命时期桃源人物集》,国际展望出版社1991年出版。
35、袁世凯(研究述评)。
36、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研究述评)。
37、陈天华(研究述评)。
38、蒋翊武(研究述评)。
39、清末皇族亲贵(研究述评)。
以上均载《辛亥革命史研究备要》,林增平等主编,湖南出版社1991年出版。
40、《忘年之交--黄兴与龙璋》,载萧致治主编《领袖与群伦--黄兴与各方人物》,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41、《清政府为何灭亡在1911年》,《求是》(内部文稿)1991年第24期。四川社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1992年第6期全文转载。
42、《清政府衰败是辛亥革命成功的重要条件》,《湖南师大学报》1992年第1期。(1) 1992年5月23日《周末》摘登1100余字。 (2) 《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2年第3期摘要介绍。
43、《清季政府及其覆亡论析》,《辛亥革命新论(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湖南出版社1997年出版。又载:《北方论丛》1992年第2期。
44、《善耆》
45、《赵尔巽》,二文均载《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七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46、《载涛》
47、《载洵》
48、《程家柽》,以上三文均载《清代人物传稿》第八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49、《学んで厌わず,人に教えて倦まず》(日)《近きに在りて》第23 号,1993年5月。
50、《林增平教授の功绩を称する学术讨论会と追悼大会》,见同上。
5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产生与宋教仁》,译文,载《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原作(日)松本英纪。
52、《基督教和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载《北方论丛》1993年第4期。又载《近代中国教案新探》,黄山书社1993年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B9《无神论·宗教》1993年第5期转载。
53、《林增平》,载台湾《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16期,1993年出版。
54、《载泽》
55、《蔡元培》,以上均载《清代人物传稿》第九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56、《黄兴与宋教仁》,载《文史拾遗》1994年第3期。
57、《戊戌以后康梁与清廷官员的联络活动》,载《北大史学》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又载《戊戌后康梁维新派研究论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58、《从国情国力军力的比较看中日甲午战争》,载《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又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1)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5年第4期转载。(2)《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介绍观点。(3)《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5年第3期摘登。(4)1996年《中国历史学年鉴》摘要介绍。
59、《学习西方:魏源与吉田松阴之比较》(合作),载《魏源与近代中国改革开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60、《宋教仁与〈间岛问题〉新证》,载《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
61、《五四启蒙》载王兴国主编:《湖湘文化纵横谈》,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62、《蔡锷与黄兴》,载《文史拾遗》1996年第4期。
63、《民初蔡锷与宋教仁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策的比较》,载《蔡锷新论》,湖南出版社1997年出版。
64、《周秋光著〈熊希龄传〉读后》,载《团结报》1997年6月11日。
65、《孙中山与宋教仁关系论析》,载《孙中山与现代文明》,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66、《端方与清末宪政》,25000字,载《辛亥革命史丛刊》第9辑,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
67、《小议清廷与清政府》,《光明日报》1998年7月10日。
68、《孙中山与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与实施方案的比较研究》,载《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69、《戊戌政变后清廷朝局与国策演变初探》,载《谭嗣同与戊戌维新》(论文集),岳麓书社1999年出版。
70、《清季主张立宪的官员对宪政的体认》,载《清史研究》2000年第1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71、《甲午战后至百日维新清政府的改革措施》,载《戊戌变法与翁同龢》,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72、《中国近代史研究趋势与热点问题述评》,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中国大学学报年鉴》摘要4000字。
73、《1906-1911年政府官员中的反立宪思想》,13000余字,《北京档案史料》2001年第2期,新华出版社出版。
74、《清末最后十年的平满汉畛域问题》,18000字,《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又载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出版。
75、《清政府为什么在九十年前灭亡》,《人民政协报》2001年10月9日第5版。
76、《清王朝灭亡原因新探》,《湛江研究》2001年第2期。
77、《重新审视晚清立宪派》,《光明日报》2002年9月10日《理论周刊·历史》,4千余字。
78、《革命、改良与革命、晚清革命的起因》,《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7千余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4年第1期摘要介绍;《中国文化研究》摘要介绍。
79、《列强的冲击与清政府的衰亡》,《北京档案史料》2003年第1期。
80、《清末社会的裂变与各阶层分析》,《史学集刊》2003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4年第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2期摘要。
81、《孙中山与晚清革命党人社会背景的再认识》,《史学月刊》2003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
82、《个别人物、精英思想与大众意识》(与李志毓合作),载《新哲学》第1辑,大象出版社2003年出版。
83、《晚清新政与张之洞研究的新进展》,15000字,《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84、《陈天华、宋教仁留日史事新探》,6000字,《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
85、《治学的资料功底》,17000字,载冯光廉主编《文科研究生治学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学习西方:魏源与吉田松阴的比较》,台湾《历史月刊》第217期。2006年2月。
86、《从恽毓鼎日记看百年前的北京城》,载李长莉、左玉河主编《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87、《为什么孙中山成为革命先行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88、《晚清预备立宪与司法独立》,15000字,《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7年第5期转载。
89、《晚清新政与中国知识人知识体系的转换》,3000余字,《光明日报》2008年4月20日史学版。
90、《宋教仁的边疆史地研究》,1万字,《求索》2008年第6期。
91、《“勤苦乐迷”,毕生精力献清史——戴逸先生访谈录》,2万余字,《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3期。
92、《晚清改革与革命的互动》,4500余字,《光明日报》2008年10月12日史学版。
2. 吴在庆的个人论文
论 文(文章)
1982年
1、《杜牧卒年及杜秋娘诗系年考辨——兼与王达津教授商榷》(《厦门大学学报》1982年增刊《文学专号》)
1983年
2、《杜牧卒年再考》(《人文杂志》1983年第5期)
3、《中晚唐文学研究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3年号)
1984年
4、《令狐楚表荐张祜时间考》(《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5、《读<樊川文集>杂记》(《固原师专学报》1984年第3期)
6、《<唐才子传?罗隐传>笺证》(《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7、《中晚唐文学研究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4年号)
1985年
8、《杜牧疑伪诗考辨》(《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1期)
9、《杜牧诗歌风格及其成因管窥》(《固原师专学报》1985年第1期)
10、《“十年一觉扬州梦”,应作“三年一觉扬州梦”》(《文学遗产》1985年第2期)
11、《杜牧诗歌表现手法初探》(《宁夏社会科学通讯》1985年第2期)
12、《张祜卒年考辨》(《人文杂志》1985年第2期)
13、《关于张祜生平、诗歌系年、辨伪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1985年第4期)
14、《杜牧杂考三则》(《南平师专学报》1985年总第5期)
15、《中晚唐文学研究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5年号)
1986年
16、《张祜生年辨证》(《厦门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17、《试论王维消极退隐思想的形成及其原因》(《固原师专学报》1986年第1期)
18、《读张祜山水寺庙题咏诗杂记》(《宁夏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19、《1982年至1984年中晚唐诗歌研究综述》(《固原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
20、《卞著<刘禹锡年谱>辨补》(《唐代文学论丛》总第八期1986年)
21、《一九八五年中晚唐文学研究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6年号)
1987年
22、《试论杜牧的党派分野》(《人文杂志》1987年第2期)
23、《论张祜的诗歌》(《宁夏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24、《一九八六年唐代文学研究综述》(《固原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
25、《张祜生卒年研究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7年号)
1988年
26、《试论杜牧与元白的公案》(《厦门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27、《<唐才子传?许棠传>笺证》(《固原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
28、《杜牧古诗的风格及其成因浅探》(《宁夏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29、《<唐才子传?齐己传>笺证》(《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30、《杜牧生平事迹考辨》(《学林漫录》第12辑,1988年版)
31、《论杜牧与韩柳古文运动》(《固原师专学报》1988年第4期)
32—34、《汉诗赏析集》中《鸡鸣》、《东城高且长》、《明月何皎皎》三篇,巴蜀书社1988年
1989年
35、《白居易为何荐徐凝而抑张祜》(《文史知识》1989年第4期)
36、《<唐才子传?杜荀鹤传>笺证》(《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37、《晚唐五代若干诗人名字考辨》(《厦门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8、《晚唐五代十国若干诗人生卒年考》(《宁波大学学报》1989年第二卷二期)
1990年
39、《试论杜牧的政治思想》(《宁夏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40、《严谨精审,颇多创见》(《古典文学知识》1990年第5期)
41、《晚唐若干诗人生平事迹及其作品考辨》(《唐代文学研究》第2期1990年10月)
42、《崔澹为崔铉幕从事之时间》(《文史》第33辑,1990年10月)
43、《<唐诗纪事>记狄归昌官侍郎时间之误》(《文史》第33辑,1990年10月)
44-48、《文学人物鉴赏辞典》中曹操、崔莺莺、张生、红娘、崔母5篇(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
1991年
49、《晚唐五代诗人生平仕历杂考》(《宁夏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50、《杜牧诗文辨伪、系年研究评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0年辑,1991年9月)
1992年
51、《冯涓及第及隐居商山之时间》(《文史》第33辑,1992年6月)
52、《闽山闽水留清韵——入闽诗人周朴诗歌浅析》(《福建日报》1992年3月5日)
53、《晚唐若干诗人生平仕历考》(《宁夏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54、《近年来关于<鸳鸯传>的讨论综述》(《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55、《用意深广 深情内含——说刘禹锡<与歌者何戡>诗》(《古典文学知识》1992年第2期)
56、《王维与盛唐气象及风韵》(《王维研究》第1辑,1992年9月)
57-62、《唐诗精华》中六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1992年1月第2次印刷
63、《评<隋唐五代文论选>》(《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2年8月)
64、《白居易研究述评》(《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2年8月)
65、《查文徽任御史而非监察御史辨》(《文史》第34辑,1992年5月)
66、《唐人诗辨补及作者琐考》(《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67、《晚唐五代诗人生平仕历丛考》(《阴山学刊》1992年第3期)
68、《<唐才子传?韩偓传>笺证》(《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69、《咸通十哲三论》(《中州学刊》1992年第2期)
70、《读新旧<唐书>札记》(《宁夏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71-74、《与宋元思书》、《右溪记》、《游黄溪记》、《入蜀记》鉴赏(《中国游记鉴赏辞典》,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年8月)
1993年
75、《晚唐诗人名及作年丛考》(《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76、《试论张祜的傲诞狂荡》(《厦门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77、《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记要》(《厦门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78、《晚唐若干诗人生平仕历考》(《宁波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79、《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1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社会科学动态》1993年第2期)
80、《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年会述要》(《文学遗产》1993年第2期)
81、《俊爽明丽胜似春——略谈杜牧笔下的秋天》(《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2期)
82、《唐代若干作家籍贯考》(《铁道师院学报》1993年第3期)
83、《闽人首登第者薛令之》(《台湾东海大学?国语日报》1993年4月17日)
84、《浅谈漱玉词中的自我形象》(《东岳论丛》1993年第3期)
85、《韩愈怪奇险奥诗成因探赜》(《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86、《元稹若干问题研究概述》(《北方论丛》1993年第3期)
87、《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厦门举行》(《中国文化》1993年第8期)
88、《略谈咸通十哲诗中的唐末社会》(《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第4期)
89、《李群玉生平二三事考实》(《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一辑,1993年9月)
90、《咸通十哲与唐末气象》(《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
91、《陈子昂<感遇诗>成因初探》(《陈子昂研究集》二,香港:中国与世界出版公司1993年3月)
92、《近年来关于<莺莺传>的讨论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2年辑,1993年11月出版)
93、《近10年元稹研究述评》(《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2年辑,1993年11月出版)
1994年
94、《关于罗隐生平行踪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1994年第1期)
95、《晚唐诗人张祜诗简论》(《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96、《初唐作家生平仕历琐考》(《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97、《唐代泉州诗人陈谙》(台湾东海大学《国语日报?书与人》1994年3月26日)
98、《唐代诗文作家琐考》(《集美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99、《诗歌艺术技巧三题》(《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1期)
100、《张继未写过<枫桥再泊>诗》(《厦门日报》1994年7月15日)
101、《情由景现,既是伤春更自伤——冯延巳采桑子词赏析》(《文史知识》1994年第8期)
102、《罗隐生平及若干诗文人名作年考索》(《唐代文学研究》第5辑,1994年10月)
103、《润物细无声——缪钺师对我的教诲与奖掖》(《冰茧彩丝集》成都出版社,1994年9月)
104、《唐五代若干作家生平琐考》(《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105、《晚唐苦吟诗人——周朴》(台湾东海大学《国语日报?书与人》)
106、《试论杜牧的影响等有关问题》(《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4年8月,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年
107、《隐居镜湖的晚唐诗人方干》(《文史知识》1995年第1期)
108、《樊南四六刍议》(《中州学刊》1995年第1期)
109、《咸通十哲的科举生活与心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110、《陈子昂<感遇诗>成因漫议》(《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111、《李洞生平系诗》(《铁道师院学报》1995年第4期)
112、《浅谈张祜的山水寺庙题咏诗》(《甘肃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113、《因难见巧与善用“自”字——诗歌艺术技巧二则》(《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第6期)
114、《彩笔绘雷雨,神鬼含变态——刘禹锡五言古诗<清晨登天坛>赏析》(《文史知识》1995年第11期)
1996年
115、《方干的隐居生活与诗歌》(《宁波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116-120、沈括《润州甘露寺》、《汉东楼》、《江南曲》,道全《秋晓》,萧介夫《将进酒歌》赏析(《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
121、《李洞生平系诗》(《集美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
122、《浅谈方干的诗歌》(《宁德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123、《试论王维的风度》(《王维研究》第2辑,三秦出版社)
《试论王维的风度》(《固原师专学报》1996年第5期)
124、《唐五代作家生卒年考》(《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125、《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年会述要》(《唐代文学研究年鉴》93、94年合辑,1996年7月出版)
126、《咸通十哲三论》(述要)(《唐代文学研究年鉴》93、94年合辑,1996年7月出版)
127、《<杜牧研究丛稿>评价》(《唐代文学研究年鉴》93、94年合辑,1996年7月出版)
128、《中晚唐的苦吟之风及其成因初探》(《中州学刊》1996年第6期)
129、《“月锻季炼”与晚唐诗的奇僻》(《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6期)
130、《<闽书>——一部很有特色的乡邦文献》(《古籍整理出版情况剪报》1996年第6期)
131、《韩愈怪奇险奥诗成因探赜》(《韩愈研究》1996年10月)
132、《唐文宗大和七年文学编年》(《艺文述林?古代文学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
133-140、《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中的《妙笔写贫》、《语自奇僻》、《因难见巧》、《多用自字》、《迭用地名》、《事中用事》、《当句对》、《律诗通首无对》(《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1997年
141、《李洞为裴贽所屈考论》(《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42、《骈文与诗、赋相互影响的两点思考》(《宁德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143、《略谈唐四诗人诗中的民俗风情》(《南平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144、《古代文学教学的文史结合方法刍议》(《铁道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
145、《略谈刘禹锡笔下的土风民俗》(《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146、《有坚实研究基础的学术新著——<杜牧诗美探索>》(《书海》1997年第4期)
147、《关于方干生平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1997年第4期)
148、《<唐诗论学丛稿>述评》(《唐代文学研究年鉴》95、96年合辑,1997年12月出版)
149、《杜牧研究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95、96年合辑,1997年12月出版)
1998年
150、《论韩愈的忧谗畏祸心理及对其创作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51、《李洞瓣香贾岛三论》(《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1期)
152、《略谈福建古代的风俗民情》(《黎明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53、《唐五代登科者考补》(《铁道师院学报》1998年第2期)
154、《“一字师”与唐人对名句的推赏》(《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第2期)
155、《韦庄生年及“尝居虢州十年”献疑》(《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
156、《关于高校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周口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157、《浅谈古典文学教学的两个问题》(《厦门大学教学研究论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158、《李洞——晚唐一位念贾岛佛的诗人》(《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6期)
169、《李洞诗歌与生平考辨》(《华东师大学报》1998年第6期)
1999年
160、《方干生平系诗》(《集美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61、《<六一诗话>刍议》(《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1期)
162、《唐四诗人诗中的风俗民情》(《福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163、《方干之生平与诗歌系年》(《固原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164、《试论方干的隐居及其心态》(《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65、《科举制度对唐代文学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66、《读杜牧诗琐谈》(《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5期)
167、《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西湖词赏析》(《吴文英词欣赏》,巴蜀书社1999年8月出版)
168、《晚唐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思考》(《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9年辑)
169、《杜牧研究综述》(合作)(《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9年辑)
2000年
170、《唐五代闽中四诗人论略》(《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171、《新时期中国唐代文学研究的回顾》(《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72、《杜甫在中晚唐影响的若干思考》(《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杜甫在中晚唐影响的若干思考》(《杜甫研究论文集》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0年1月)
173、《精神志向理想与诗歌风貌——读王维诗断想》(《固原师专学报》2000年第5期)
174、《韩偓咏梅诗解读》(《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6期)
175、《哲人虽萎 遗泽永存——忆程千帆先生对我的教诲与激励》(《文史知识》2000年第10期)
2001年
176、《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的文献价值——从一条稀见的杨贵妃资料谈起》(《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1期)
177、《论唐末文人的愁苦心态——从咸通十哲看唐末文人的处境与风貌》(《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78、《哲人虽萎 遗泽永存——忆程千帆先生对我的教诲与激励》(《程千帆先生纪念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179、《试谈高校素质教育的三个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增刊,2001年6月)
180、《晚唐五代诗歌及其研究述略》(《周口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
181《贬谪对唐代文士创作手法的影响》(与李菁合作,《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第6期)
2002年
182、《吴融诗论笺评》(《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183、《武夷山题咏》(《厦门日报?海燕》2002年2月2日)
184、《<杜牧江南春绝句>解读》(《厦门日报?海燕》2002年3月9日)
185、《略谈贬谪对唐代文士创作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86、《读<韩偓传>断想》(《群言》2002年第3期)
187、《<清明>诗及其改作评议》(《厦门日报》,2002年4月6日)
188、《晚唐文学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1年辑2002年4月出版)
189、《杜牧研究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1年辑2002年4月出版)
190、《关于中国思想史影响中国文学史关系的思考》(与李菁合作,《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91、《说<春夜喜雨>》(《厦门日报?海燕》2002年7月13日 《福建日报》2002年7月13日)
192、《略谈唐代的苦吟诗风》(《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
193、《浅析柳永思想中的矛盾情结》(《柳永新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7月,与李菁合作)
194、《对产学合作的几点思考—有感于厦门华天涉外学院所开展的产学合作教育》(《当代教育》,2002年第12期)
195、《<唐摭言>、<唐才子传>所记李洞事迹考》(《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4月)
196、《曲阜行四绝》(《厦门日报?海燕》2002年9月7日)
197、《谈<九日齐山登高>》(《厦门日报?海燕》2002年10月12日)
198、《谢灵运山水诗刍议》(《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第5期)
2003年
199、《解读几首韩偓诗的史料依据—兼谈韩偓诗与<资治通鉴>、<两唐书>的关系》(《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1期)
200、《罗隐<嘲钟陵妓云英>诗非作于咸通十二年辨》(《福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01、《试论唐代三个时期对风雅传统的倡言呼唤》(《东方丛刊》2003年第1期)
202、《韩偓贬官前后的心态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203、《杜甫咏雨诗刍议》(《闽江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04、《漫议欧阳詹的情感》(《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205、《外若萧闲疏放,内实激昂愤慨-简谈辛弃疾罢官闲居时的一种心态与词风》(《周口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合作)
206、《论唐代文士的集会宴游对创作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07、《“今日不关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谈马嵬之变中的杨贵妃与后人的题咏》(《东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08、《20世纪后期中国大陆唐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12月)
209、《20世纪90年代以来郑虔研究述略》(《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2年辑,2003年11月出版)
210、《晚唐文学研究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2年辑,2003年11月出版)
211、《方干传》,《浙籍文化名人评传》,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2、《周朴传》,《浙籍文化名人评传》,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2004年
213、《杜甫与严武关系考辨》(《文史哲》2004年第1期,与傅璇琮合作)
214、《略论唐代隐逸诗歌的特色》(《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15、《语语从真性情流出-说杜甫<羌村三首>》(《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2期,与李菁合作)
216、《杜甫晚年诗数首编年考辨》(《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17、《科举试赋及其对唐赋创作影响的几个问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又见《辞赋研究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11月。
218、《唐代文士隐逸生活述略》(《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19、《谈唐代隐士的隐逸动机与归隐之路》,周口师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20、《王维、白居易诗风心理甄辨》,与朱晓蓉合作,《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221、《辛弃疾生平三个时期及其词简论》,《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222、《杜牧研究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4/3
223、《李清照作品相关问题的辨析》,与吴珊珊合作,《闽江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
224、《略谈隐逸对创作的促进及题材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25、《<唐摭言><唐才子传>所记李洞事迹考》,《唐代文学研究》2004/11/第十辑。
2005年
226、《<莫相疑行>、<赤霄行>诗之作年和杜甫与同僚不合说献疑》,《中华文史论丛》总第80期,2005年8月。
227、《论韩愈两次被贬中的“变”与“不变”》,《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第1期。与高玮联名。228、《出土文献与唐代文学史新视野评议》,《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吴在庆。
229、《皮日修及第前后思想和创作特色及原因》,《厦大学报》2005年第5期,亢巧霞、吴在庆。
230、《唐代文士贬谪途中的生活与心态述论》,《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吴在庆、李菁
231、《韩愈在潮州的思想与心态述论-以<潮州刺史谢上表>为中心》,《周口师院学报》2005年第3期;又刊于《韩愈与中原文化》一书
232、《<出土文献与唐代文学史新视野>评议》,《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
233、《韩偓若干诗歌解读系年辨释》,《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第2期
234、《晚唐文学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4年辑,与廖新彬合作
235、《杜甫、严武“睚眦”诗证及相关问题辨析》,《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
236、《2004年晚唐文学研究综述》,《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第5期,与张校琴合作。
2006年
237、《韩愈贬阳山原因辩析》,《中州学刊》2006第6期
238、《略论唐代科场弊病》,《厦大学报》2006第4期
239、《唐宋竟渡非仅在五月》,《文史知识》2006年第5期
240、《晚唐文学综述》,《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年
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哪个好一些
这两家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旗下的出版社。一般情况下来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要好一些。
大多数大学对出版社是分级别区别对待的。通常最好的4个出版社是: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顶级出版社,这几个社在评职称的时候,系数更高一些。一些有出版基金的学校会对这些出版社出书的教师给予倾斜支持政策。原因是这些出版社历史比较久,稿源众多,有较严格的评审程序,能够在一定程度保证出版的质量。不像小出版社,给钱就出。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近经营似乎不是特别好,所以出好书的数量似乎也在减少,影响有点下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最近几年上升势头比较猛。著名的皮书系列营销工作做得很好,社会影响很大。如果是适合进它这个系列的专著,可以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而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如果理工类院校或者偏理工科的综合性院校,也可以首选科学出版社。因为在这些学校,科学社的系数和排名高一些。科学社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影响有限。但近十年来,在考古学、管理学、公共政策方面学术影响上升非常快。原因是这些学科与科学技术领域的交叉、定量化研究倾向的发展。
人民出版社是国家唯一的公益性出版社,也是国家领导人著作的指定出版社,借这两点,加之它在中国的出版社中排名第一(书号978-1),在这家出版社出书应该很有面子。不过老实说,它的学术书不怎么成系列。影响力还在于牌子。
商务是老牌子,书出得很少。很多时候基本列选不上。商务的书影响了好几代人,在这里出版专著是好多人文学者的梦想。历史、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如果水平够的话,在这里出,再好不过。
总之,要是考虑评职称,最好咨询自己单位的科研处或社科处,如果只是想出名的话,就要看你是什么学科,还有你自己的偏好和认知了。这几家都可以考虑。
4. 《新闻学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大众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习数据分析 - 读60新闻传播类的入门书籍。
??1,“传播学原理”,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
最薄的蔓延读,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什么是传播学的内容也出现细无力。更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据张国良亲自透露:这本书写得很好,一个的作者邱周正毅的前三个星期的结发前章是负责支付,这样的风格写太晚了统一。不过,张国良,在98年有通信研究出来的,我还没有看到,如果复旦大学考博指定的。
推荐指数:
2通讯20世纪的经典文本“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收藏价值是大于阅读的账面价值和使用价值。对于初学者来说,分散孤立的,但很容易找不着北,对于研究者来说,自然会寻求整个专着孤立的文件是非常有意义的。适用于中等水平的读者。
推荐指数:**
3,“新闻学概论”会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它是一个普遍的知识阅读,作为一个新闻引物。师从内容丰富,论述也很足。然基本框架是建立在20世纪80年代,这已经是第4版,新的章节主要是李的博士写道。这本书可以被称为中国新闻理论的第一本书。要“学校新闻”,必须彻底改变了新闻招股章程,以满足系统,它是建立在一个传播学的框架。
推荐指数:必读书
4“象征性的角度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彬哥的少数学者之一可以停止和奖学金。符号学是一个块难啃的骨头,哲学,社会学,语言学技巧简单地咬了下来。真实的生活困难斌的弟弟居然能的符号学写作的文学天赋奥林巴斯。
推荐指数:***
5,“媒体分析”章拥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良好的英语学者是要充分利用。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我总是建议张永华我说,我借给你这本书。
推荐指数:***
6,“中国当代理论新闻”鼎博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书的监督下完成的,满足的基本理论谈新闻,谈这个问题的现实理论,如市场经济,如世界贸易组织和其他。代表最高水平的老丁,其实,说白了就是它的前身,“新新闻理论探索”新的发展。南大青年学者侠文荣写的是真正精彩的三个章节。满足一本书,专门写这篇文章的评论,但如果这本书认真审查研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李达教授并没有读过这本书。
推荐指数:**
7,“当代西方新闻媒体”相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这本书的前身是“西方新闻概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2003,第二版),“当代西方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推荐指数:****
8,“传播学”[美]施拉姆/新华出版社,1984。
建立的基本框架,为传播科学,传播学的先驱工作,必须读,,尽管施拉姆只是仅美国谷过明。书由于版权问题,还没有被重印了,但翻译水平还是很不错的。
推荐指数:****
9,“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父子/新华出版社,2001(8)
是传播新闻史的历史。我学到的法律史的一个朋友在我面前谈论新闻没有学校,我气坏了,几欲对比亲爱的约翰,“美国新闻史扔了它,并让它完成前阅读你说话。两个月后,这个人写了一篇文章:“西方政党报纸时期的比较法律文化”,让我给它来。展江书翻译真的没话说,毕竟是英语专业的起源。不过个人认为,没有必要买,一个是太贵了,这本书已经在美国的第9版,展江也正在翻译第9版,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想买这
它。
推荐指数:必读书
10,“传播学导论”李滨/新华出版社1993年
也文采,也打败的文学才华。彬哥说写修订。一般来说,93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我觉得适合科学与工程多学科的研究,新闻和传播学的启蒙读物。
推荐指数:***
11,“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新华出版社,2003
基本的为泛治厂学生写格拉姆西和葛兰西,霍尔和霍尔的儿童,本集团并没有弄清楚,一些哲学家的思考完全明白误读。总体而言,这写的是应受到谴责。它的学术数据库基本对我来说,在开始的20翻译错落有致。无论是抄袭“后现代转向”一书。或者更好看“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或“大众文化批判学派的理论介绍。
推荐指数:
12,“深度报道原理杜骏飞/新华出版社,2001年
诗人学者杜骏飞,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气质和感情的原则,创造深度报道“诗意的点睛全部散落在整个的句子,如”确定的真实背景,细节决定现实“,”信息源的可靠性他们的利益相关成反比“,”该领域的深度报道,以及与其他人比知道没有什么可怕的“和等,这些警句是不是非调质。我曾经想南方的新闻部门进行测试,因为在为了这本书,但不幸的是杜骏飞更长的新闻部门收的弟子。
推荐指数:****
13日,“新闻媒体”男性/新华出版社,2002。
一本值得一读的次数多,王雄教授是新任命的南京理工大学新闻系部。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西方学习的技能也很不错。预订了隆重的社会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美学,多角度的样子,在新闻媒体的传播,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试图寻找理论在当代媒体与公民社会 - 公共领域是无限的新奇。
推荐指数:必读书
14日,新闻价值?“信息时代”[美]杰克·富勒/新华出版社1999年(詹其肮翻译)
知识是非常高的,和外面的理论框架,如约翰·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并集成以及引入了大量的新闻。全书写作显着的文学天赋,当然,也由于詹江翻译水平。最精彩的篇章“真相新闻”歧视“诚实和聪明的男人和视图的黄金法则”是发人深思的。
推荐指数:*****
15日,西方的新闻理论“许要蝰/新华出版社,1998
第一个系统,全面,深刻的论西方新闻理论著作,并希望了解西方的新闻理念,新闻学说,新闻理论,预定开始。新闻学无学可上,我不在乎,我不玩的新闻,但西方媒体没有学过,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推荐指数:*****
16,基本理论,传播学段机嗯苏/新华出版社,2003
不是最好的,但也凑合着用一下。废话太多了,太重复,堆放了太多的信息。
推荐指数:
17,“通信原理”(第四版)[美国] Sefo林/中国出版社,2000年
作者坦卡德施拉姆的第一个博士生,这本书是内容丰富和创新的信息相比,施拉姆的版本已经有很多新的发展的许多理论,不足之处是,翻译是非常脏。 (注:这本书第二版的翻译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完全是两本书,我觉得老版的好看。)
推荐指数:****
[加拿大]莫斯月18日,“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中国记者说,一组12个最有价值的翻译水平也高(胡正荣)。推荐指数:必读书
19日,“交流的无奈 - 传播思想史”[美]彼得斯/中国出版社,2003
与其说是“传播思想史的,它是更好地交流思想的历史。从柏拉图说,并讨论了两千多年的人际交往是不可能的沟通是很难成功因此,我们要投资一个有限的时间内,对他人的无限热爱撒在地上,“爱”的精神。这本书的最后两个词是真正精彩的,真正让我感动回落。
推荐指数:***
20日,“社会科学方法论(第8版)[美国]鲍比/中国出版社,2002
通信研究方法他的人写的,它是更好的书面外国人;广播历史上被写入它们的外观,它是最好看的社会学学者撰文。这本书是一本类似的书最好的。清华大学出版社版第9版影印。
推荐指数:*****
21作为话语的新闻[荷兰]范?迪克/中国出版社2003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多看新闻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的创新。第一章批判学派,精彩的阐述。
推荐指数:**
22日,“麦克卢汉的本质[加]麦克卢汉(儿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麦克卢汉是“哲学家”,但我打得有点哲学和过浅。不需要看什么,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的原始版本在这本书中的思想精髓(或欺骗)内编译它的宝贝儿子。 )
推荐指数:****
22日,“第二媒介时代”[美国]马克?邮政/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不幸的是,翻译内容厚重,历史感强,一本难得的书,一点点英语的专业人士可以清楚地看到,翻译的硬伤。第一个标题的翻译不是很好,第二媒介时代应该被翻译成第二媒介时代。媒体和媒体是不同的概念,媒体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工具载体,传播信息的目的,媒体的物理手段落后的思想和组织关系的传播者。例如,电视媒体,但电视媒体。 - 当然,媒体和媒体组合,但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在学术界。这本书可以在网上看到英文版本,至少我觉得阅读中国版的英文版本比较平滑。
推荐指数:***(中文版推荐指数:*****)
24“电视与社会”[E] A Abercrombie /南京的大学出版社,2001年
从三个角度的电视文本,制片人,观众探索电视和社会写作之间的关系是幽默,可读性强的书,剧中的不足之处是,大量的实例的引用,和中国读者的英国电视节目显然不明白读取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因此削弱。
推荐指数:**
25日,流行文化,媒体和日常生活叙事“[美国]伯格/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结构作为当时的社会思想已经成为过时的,作为一种方法,但它产生了两个新的科学:符号学,叙事学。读完这本书,你可以学到大众传播媒介的叙事分析。实用性好。
推荐指数:***
26,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美国]斯道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
罕见的“批判学派底漆不足之处还在于翻译。例如,仿这个词是鲍德里亚的专用术语”类像“翻译为”假“,当然,这是一转的意思,但在这里是猪不猴嘴,译者这么理解,自然会影响了解的说明。很多这样的例子,“除非你是像我这样的铁杆读者,这将是最好的不看。
推荐指数:
27日,“流行文化的解释”[美]约翰·费斯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大众消费的所有产品说谁是无意识的吗?费斯克来揭穿这一谬论!上面说的姐妹版,但更偏重于理论 - 适合男性阅读。
推荐指数:***
28日,“全球化与文化”[美]汤姆林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我读了一本关于全球蔓延,这是一个系统。译者郭郢剑是郑州外国语学院在美国的一所大学的副总裁,通信博士后(未必是通信,说这是在我的面前,我不记得了),无可挑剔的翻译水平。
推荐指数:***
29日,“消费社会”,[法]?鲍德里亚着,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鲍德里亚学者称为“法国的麦克卢汉实至名归。他的书,一系列关键词构成了其后现代主义大师的地位。如”象征价值“,”内爆“,”模拟“,”超现实主义“,”最小公倍数原则“等。三年多,随便读一个已知的鲍德里亚脑海中思考。”消费社会“是他的代表作,”物体系“是一个处女”完美犯罪“是一本散文集。
推荐指数:***
[美国] 30,“通俗文化理论导论”曼彻斯特里拉协会/商业出版社,2001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但更好的翻译比“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性质的文字。比较适合初学者。但对我来说,女性主义一直是偏见,影响我的办学思路。
推荐指数:***
31,“理解媒体文化 - 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英]史蒂文森/商业出版社,2001
我读过的最好的书讲的媒体文化。可以理解的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这个严谨的治学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姥太肤浅了,只倒卖一些法国和德国的思想。
推荐指数:*****
32“媒介通论”[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
一个显着的人犯晕的杰作,无论是赞成或反对它,你必须要面对它提出了一系列的黑客世界害怕庸俗的想法,如介质的消息。推荐北([美国],“数字麦克卢汉”,保罗·莱文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作为补充阅读材料,让你不会找到。
推荐指数:**
33,“大众传播的言论”龙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郭晴光通信的诞生,这是人民的教程,然后再编辑最翔实的一个流行的传播学教科书。在本书的附录词汇表是比较实用的。
推荐指数:***
34“传播学课程郭青光/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已知的传播学教科书,大而全,考研必要书目;虽然书中的一些低级的硬伤,但根本的,至少在今天,尚未“传播学”教材编写的由中国超过它。郭教授说写这本书,正赶上CIH病毒攻击,计算机文字毁了一次,在压力驱动的截止日期从内存中。但我认为这本书的最大的贡献是,邵杰许多日本通信理论。
推荐指数:必读书
3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手稿儿童兵1989年
儿童兵的最高水平的仍然是这本书的博士论文。
推荐指数:*****
36,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中国新闻
新闻编辑理论知识,在这本书中,它应该是新闻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书。
推荐指数:***
37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只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闻写作教材。
推荐指数:*****
38,“理解通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和译文出版社,2001年
用户界面友好,活泼和有趣。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文化产业的“修复”。 “费用的弟弟远离牛仔裤文化的流行文化,概述了一个鸟瞰。可读 - 适合女性阅读。
推荐指数:****
39,“看电视”的真相[美国]古德温/中央编译和翻译出版社,2001年
什么是电视?在电视的真相是什么?才恍然大悟。推荐指数:****
40,“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法]阿芒?马特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这本书有三个独到的见解,很有点意思。
1)战争有一定的作用,在促进传播
2)发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民族国家,文化资本的重新分配,并再次平分天下
3)视听文化的文化认同危机导致全球流动性
推荐指数:**
41,“通信原理”(第5版)[]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在开幕两章,详细邵杰,什么是所谓的“理论”。这两章,理解,传播理论的理解比一般人到一个新的水平自然就高了。本书内容翔实,但也部分的哲学思辨初学者来说是不容易看到
了解。如果通信理论[美国] Sefo林/中国出版社,2000年是基本的图书,“通信原理”[美]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进一步阅读。 (注:这本书已经出到第7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论坛城市,英语,很好的朋友,我建议看英文版本)
推荐指数:必读书
42,“文化研究读本”,主编罗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我们想的人,因此没注意。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知道被编译的人,这仍然是老外的论文集合。刘翔宇,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器(如果没有记错)。我想学习通信的研究,这本书是绕不过去的。
推荐指数:****
43,“消费文化读本”,由罗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通信和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推荐指数:***
44,“扩散蔓延的”杜骏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推荐指数:**
45,大众传播模式“[英]麦圭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的经典理论,其中包括,简洁,简洁的通讯模式,因此它必须有相当大的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去了解它。我种我的书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底漆,说实话,当它第一次,我感到索然无味,而后来才知道这本书的重要性。
推荐指数:***
46,“历史的通讯”[美国]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决心再次测试通讯或通讯,或这本书。书册传播的起源要追溯到进化论在欧洲,法兰克福学派和精神分析的理论。除此之外,本书还经常开玩笑地出现,自己去看吧。
推荐指数:***
47,“大众文化与传媒”,陆扬,王毅,上海三联书店2000
批判学派,文化研究,天气的描述,虽然这是一个薄薄的小书,但很容易想到高洪波,有价值的杰作部的另一大分支。一个晚上加一杯咖啡,能够读取,并且可以作为文化研究的引物。
推荐指数:****
48,“东方主义”[美]说/联合出版社2001
当代大学生不知道“的热播,作为学生学习传播学,不知道说,该死的!作者在书的一项新研究东方的方法 - 传播学的 - 告诉认知习惯,我们应该开始了解跨文化交际。说明这一点,黎西胱“妖魔化”理论的真正源头在这里,笔者明确提出媒体是如何妖魔化巴勒斯坦人,李希光在美国这么多年,哥伦比亚的教授可能不知道它是如何呢?清华大学传播学考试于2002年,这本书中,10分。
推荐指数:*****
49,“法兰克福学派史”,[美]马丁?周杰伦/广东省人民出版1996年批判学派启蒙读物
推荐指数:****
50,“精神交往论”陈哩疸/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
介绍马克思传播概念的杰作。虽然内容有点枯燥,不那么容易理解,但它仍然是传播学的学生的必读
推荐指数:必读书
51,“新闻学核心”李希光/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
差一点忘了。严格来说,这是一个记者们的工作,但为什么在这里提到它呢? - 一种意义上的“通信工程。
推荐指数:*****
52,“比较新闻学:方法与研究”,张威/南方日报出版社
看完这个,你能证明我是不是太多TB的评价“比较新闻与传播学院张炜在澳大利亚读硕士,博士。
推荐指数:****
53,“新思路”的新闻报道Chenzuo的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第一次读这本书,可以感受到作者陈作坪相当良好的接地哲学,哲学的思维方式,试图了解他的新闻学研究(例如,新闻报道认识论的概念)。从书的结构而言,肢解的新闻报道更详细的比以前的学者,要从更微妙的问题要解决的,作为新一代的年轻学者,陈作冯少数,所以我相信作用。
推荐指数:必读书
黄丹/ 54,新闻与传播,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
学者黄丹是不是他评头论足,安慰他走了奖学金。简单地说,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个“新闻学概论”。如果有一天,我掉下来的爱情,或失业,测试博士的发挥,如果测试通信,那么我必须去复旦大学崇拜黄教授丹教派。
推荐指数:*****
55,“大众传播媒介经济学吴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国内媒体的管理教科书厚的一本。纵观整本书,文本没有什么令人兴奋的地方,但整个良好的框架。换句话说,在这本书的“学术资源”,加上视觉的书提供了一个框架,应该比这本书能够走的更远。
推荐指数:**
56,公共区域的结构和变革“[德]哈贝马斯,学林出版社1999
公共领域作为一个消极的概念首次提出。简单地说:PS是一种精神的空间,各种言论,思想自由进入,自由探索,充分调动智慧的人,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社会共识。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媒体是当今时代的最大的PS。正因为如此,哈贝马斯武汉大学教授时殷弘宜宾被称为“当之无愧的传播学家。
推荐指数:必读书
57“正义的人们的支持 - 舆论问题,刘建明/中国今天出版社,1998年
有很多的故事,看的热血沸腾。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
推荐指数:****
58“一维超现实主义”。内爆“ - 当代西方批评视觉传播思想的”施宜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推荐指数:
59,60,历史上中国和外国的新闻鲁克
没有历史,学习阅读的是要找到最薄的和看到的。
推荐指数:必读书
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哪个好一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地方志出版社。
6. 社会科学社版社 科学文献出版社哪个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直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术出版机专构。属成立以来,特别是1998年实施第二次创业以来,依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丰厚的学术出版和专家学者两大资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坚持“权威、前沿、原创”的产品定位,走学术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道路,先后策划出版了著名的图书品牌和学术品牌“皮书”系列、获得国家图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的《世界沧桑150年——发表以来世界发生的主要变化》、《甲骨学一百年》、《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以及“全球化译丛”、“经济研究文库”、“社会理论译丛”等一大批既有学术影响又有市场价值的系列图书,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高,确立了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出版的权威地位。
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全国百佳吗
社会科学文来献出版社源成立于1985年,是直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术出版机构。成立以来,特别是1998年实施第二次创业以来,依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丰厚的学术出版和专家学者两大资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坚持“权威、前沿、原创”的产品定位,走学术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道路,先后策划出版了著名的图书品牌和学术品牌“皮书”系列、获得国家图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的《世界沧桑150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发生的主要变化》、《甲骨学一百年》、《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以及“全球化译丛”、“经济研究文库”、“社会理论译丛”等一大批既有学术影响又有市场价值的系列图书,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高,确立了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出版的权威地位。
8.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非常道哪里可以下载
去网络文库看看吧,或新浪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