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寫正反對比類議論文英語範文翻譯
一個原則,兩套思路,三種模式議論文須言之有理,言之有據,而有理、有據需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礎上。這「序」就是結構。清代戲曲家李漁認為,工匠造房蓋屋必須首先籌劃「何處建廳,何方開戶,棟需何木,梁用何材」,就是說胸中先要有「構圖」方能「運斤揮斧」,正式開工。寫議論文猶如建房屋,揮毫著墨之前也必須有一個合理的總體構想,寫作過程中遵循這種構想,文章完成時要體現這種構想。一篇好的高考議論文肯定也是一篇講究構思、結構清晰的文章,而這種文章往往也是最容易吸引閱卷老師眼球的。我們看看2004年廣東省的一號標文:語言,架起溝通的橋梁人類與其它動物不同的其中一個地方,就是人類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語言為人類彼此間的溝通架起了一座橋梁。通過這座橋梁,我們才能了解彼此的需要,感受彼此的心情,分享彼此的悲喜。語言,有時是化解誤會的良葯。趙國的大將廉頗因妒忌相如被趙王器重,揚言要使他難堪。而相如卻處處避免發生沖突。眾人不解。 相如的一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道出了他的用意。這句話亦使廉頗瞬間消除了對相如的偏見,負荊請罪,最終與相如成為刎頸之交。 相如的那句擲地有聲的話化成了兩位大臣心靈的橋梁,使他們的心能夠得到溝通,使廉頗能夠了解到相如的人格。語言,是傳遞信息的載體,通過語言,許多誤會得以消除,那麼,心靈的隔閡也可以被沖移了。語言,是傳遞關愛與理解的信鴿。現代許多家長抱怨說孩子總是不聽自己的話,許多孩子也埋怨家長老是不理解自己,總是束縛自己。這種狀況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太少。有的家長什麼都 不讓孩子做,只要求他好好讀書,不要分心,這不能算是關愛。真正的關愛應該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有一些家庭會每天騰出一點時間 來,讓大家能夠說出內心所想的和所希望的,父母仔細聆聽兒女的驚訝聲,兒女默默記信父母的教誨和期望。彼此的了解促進了彼此的溝通。語言就像信鴿一樣,把一方的心聲傳送到另一方,從而理解得以建立,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理解,令家長找到表達關愛的最佳方式,亦令孩子體恤家長,懂得該如何報答父母,彼此的語言交流,令溝通與理解的大門敝開。語言上的交流如果不得當,就會造成溝通上的誤解。正如馮婦葬身火海的寓言,語言在溝通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學好語言的表達,對溝通是裨益巨大的,架好這座溝通的橋梁,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彼此理解。有了語言,溝通才會變得順暢;有了語言,溝通才會如此的多姿多彩。這是一篇很規范的議論文,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新穎的材料,更沒有驚世駭俗的觀點,但它得了57分的高分。憑什麼除了准確的審題、樸素的說理及豐富的材料外,我想一條重要的原因就是結構清晰,層次分明。可見,議論文結構的恰當安排也是贏取高分的一大亮點。因此,在高三備考階段,我們肯定不能忽視議論文結構的訓練。下面是筆者近年在實踐中指導學生訓練議論文結構的一些做法和體會,可能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但相信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一、一個原則。高三作文備考,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謀局布篇的訓練時,一定要遵循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原則,集中火力,攻其一點,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考作文評分標准對結構的要求主要有下面幾條:「結構嚴謹」,「結構完整」,「構思新巧」。根據這些標准,根據高三學生的特點,筆者給學生定了兩條要求:完整,清晰。到了高三,大多數同學寫議論文能基本做到有頭有尾,因此,訓練的重點應該放在清晰上。二、兩套思路。叔本華說:「誰想得清楚,誰就說得清楚。」這話很有道理。考場上,誰想得清楚,誰就寫得清楚;誰寫得清楚,誰就能得高分。議論的思路有千千萬萬,但簡單典型、適合於我們的學生訓練的可能只有幾種。我給學生提供的就是兩種。第一種是三段論式,基本思路是:提出問題(提出中心論點)——分析問題(論證中心論點)——解決問題。前面所引的」一號標文」就是一篇典型的三段論式的議論文:第一段提出中心論點——語言為人類彼此間的溝通架起了一座橋梁,中間兩段圍繞中心論點從兩方面進行分析論證,最後兩段解決怎樣溝通的問題。第二種是因果分析式,基本思路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我們看下面的例文:談堅持人們都希望駐足金碧輝煌的「羅馬宮城」,到達魂牽夢縈的「象牙之塔」,實現自己長久的念想,這就需要不懈的努力,因為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是對極限的挑戰,是對心血和汗水的慷慨揮灑,是對理想的執著,是不到長城不止步的豪邁。王軍霞在汗水裡爭渡,在「苦海」里泛舟,最終登上奧運會冠軍的寶座,是堅持;中國工農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將兩萬五千里踩在腳下,這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還是堅持。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成功往往就誕生在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愛迪生的風骨令人折服,他發明蓄電池歷時十年,進行了五萬次實驗,才取得了成功。這就是堅持的力量。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題是一道漫畫題,漫畫上那位老兄挖了四口井沒有見到井便揚長而去。其實有的井距水層只有一杴之遙,如果再堅持一下,勝利便屬於他了,然而他放棄了,於是與成功失之交臂。丟棄恆久長遠的堅持,撿起淺嘗輒止的遺憾,當然摘不到金燦燦的蘋果了。堅持需要七擒孟獲的韌性,需要六齣岐山的不墜之志,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獨,更需要知其不可為而為的大智大勇。張海迪從小便患了脊柱瘤,胸椎以下的肢體永遠失去了知覺,然而她卻以驚人的毅力自學了英語、日語和德語,甚至翻譯創作了幾十萬字的小說。這就是堅持,堅持使她只有三分之一的軀體放射出燦爛的光彩,堅持使它終於托起了一輪不落的人生太陽。當然,堅持不是固守,更不是畫地為牢。試想,如果蔡倫在造紙的多次失敗之後,仍堅持原來的作法,而不是大膽的改進原料,那麼我們引以為自豪的「四大發明」恐怕就要改寫成「三大發明」了。魯迅若不是認清形勢,棄醫從文,中國現代史上恐怕就要多一個平凡的醫生,而少一個文豪。那種只知在陳跡斑斑的老路上揮汗如雨,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人,是莽夫,是懦夫,其結果,勢必南轅北轍,頭破血流。遠方的誘惑是我們之所以忙碌,之所以奮斗,之所以拼搏之所在。當我們遇到困難,遭受挫折,當我們汗流浹背,精疲力竭的時候,我們應該在心中默念一聲:再堅持一下。此文是嚴格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這一思路來構思行文的,開頭結尾照應點題,第二段寫堅持是什麼,第三段寫為什麼要堅持,第四、五段寫堅持需要什麼及堅持要注意什麼,即怎樣做到堅持。整篇文章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想不得高分都難。給學生提供這兩種思路的目的是解決怎樣想的問題,因為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拿到一個作文題往往不知從何想起。這兩種思路是使用比較普遍的,也是相當實用的,一般的作文題都可以用這兩種思路來構思成文。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覺得效果不錯,大部分學生都能較好地掌握其中一種(尤其是第二種)。三、三種模式。筆者給學生提供的三種基本的結構模式是根據名家所寫的經典議論文和近幾年高考優秀作文所總結出來的,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實踐證明,也是用之有效的。(一)中心論點加分論點式。這是非常典範的議論文結構模式,許多名篇都是採用這種模式的,例如《理想的階梯》《說「勤」》《談骨氣》等等。下面是《說「勤」》的結構提綱:中心論點:「俗話說:『一勤天下無難事。』唐代文學家韓愈說:『業精於勤。』學業的精深造詣來源於勤。」分論點一:勤出成果。分論點二:勤出智慧。這種模式最適合高考考場快速成文,也是最簡單易學的,因此,我們把它當作重中之重來訓練。在指導時,我們要注意幾個細節。首先肯定是要有論點,不僅要有中心論點,而且還要有分論點。論點一定要用一句或幾句話明確地表述出來。其次,還要注意將論點放在恰當、醒目的位置。筆者是這樣要求學生的:中心論點一般放在第一段的末尾,如果句子比較長,還可以單獨放一段(第二段);分論點一般放在每一段的開頭。分論點的提煉和表述是指導的重點。1、一篇議論文至少要有兩個分論點,最好有三到四個。2、分論點的語言要精練,一般控制在15字內。3、分論點句子的結構要一致,使中間幾段構成排比或准排比段。上文提到的一號標文和《說「勤」》的分論點就都是主謂式結構。4、分論點的表述要盡量緊扣話題的關鍵字眼,以保證每一段都扣題。上面所引的一號標文就是很好的例子。5、幾個分論點應盡量圍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這三個問題,重點解決其中一個問題,比如上面所引的一號標文,其兩個分論點主要解決「是什麼」這一層面的問題,而《說「勤」》則主要解決「為什麼」這個層面的問題,這樣可以保證內容相對集中。(二)奇妙的「三三制」式。「三」在文學作品中是個奇妙的數字。「三打祝家莊」、「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三氣周瑜」、「三顧茅廬」等等不勝枚舉,而一篇短短的《鄒忌諷齊王納諫》竟然可以挖掘出六七個「三」來。一般而言,「二」嫌單薄,「四」嫌羅嗦,而「三」則恰倒好處,用於議論可有扎實厚重之感。許多成功的議論文都是「三三制」式的。何為「三三制」式?筆者概括出來的「三三制」式是:開頭三句話提出論點,主體三段文論證中心,三個事例充當論據。當然,所謂的「三三制」只是一種基本模式,也是一個基本要求。比如主體部分,基本要求是至少有三段,至少用三個事例。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實際作適當調整,主體可以是四段,甚至五段、六段;事例可以是五六個或者更多,也可以是每段三個。這樣能夠保證論據的充分性和論證的豐富性。請看下文(2002年全國卷):選 擇我們似乎每一天都遇到需要作出選擇的事情。選擇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將會影響人的一生。因此,我們要學會心靈的選擇。我們要選擇真理。還記得布魯諾殉難的故事嗎?布魯諾是16世紀一位著名的唯物主義者,他闡述和捍衛哥白尼的日心說,還提出宇宙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無限的。他的堅持引起了當時教會的強烈不滿,而在個人的生命和堅持真理中,布魯諾毅然選擇了真理。於1600年,布魯諾在羅馬鮮花廣場上被宗教教徒放火燒了。布魯諾雖然光榮地犧牲了, 但是清醒的人們深深知道他的選擇是正確的,他使唯物主義在後世得到推崇和繼承,為科學真理作出了貢獻。我們要選擇國家利益。劉胡蘭、邱少雲在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面前,不屈不撓,視如歸,為國捐軀,為新中國的解放貢獻力量。還有近代著名作家魯迅,他為了喚醒中國那部分麻木不仁的人,決定棄醫從文,他深知只有醫好病人肉體上的病患是不夠的,精神上的病患同等重要。魯迅寫下了《狂人日記》、《葯》、《孔乙己》等作品,揭露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吃人制度,喚醒千萬群眾,為新民主主義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魯迅選擇了國家利益,舍棄自己的愛好,但他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我們要選擇光明的前途。記得一位高考狀元是這樣說的:「在我的讀書生涯中,我舍棄了平凡,選擇了讀書;舍棄了大量的游戲,選擇了學習;舍棄了驕傲和自滿,選擇了謙虛,我的成功是在選擇中獲得的!」我們的確要為自己的前途作出正確的選擇。在科學技術相當發達的今天是人才的競爭,這就要求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抵制形形色色的誘惑,不斷地實踐自己,充實自己,改善自己,為自己的光明前途奮斗。選擇如此重要,我們應當學會心靈的選擇,拋棄阻礙自己發展的事物,保持清醒的頭腦,作出正確的選擇,走向光輝燦爛的明天。這篇高考優秀作文就是典型的「三三制」式,給人的感覺是清晰明朗,條分縷析,使閱卷人能夠在短時間內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維進程,同時又給人內容厚實,論據充分之感,肯定是高分佳作。(三)六段綜合式。第一段:開宗明義,提出論點。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興,總之,三句話即直奔主題,切忌故弄玄虛,彎起繞八,拖泥帶水。第二段:詳例剖析,敘議結合。事實勝於雄辯,一個精當的事實論據,往往能夠有力地證明論點。只是要寫好詳例剖析殊為不易,不少學生忘記了議論文的體裁特點,敘事過於詳盡,變成了記敘文的寫法,這是應該盡力避免的。筆者在指導時,就讓學生學會「三明治」式的結構,即首尾是議論評價性文字,中間是高度概括性的敘述(一般不超過120字)。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氣勢。如果說詳例是點的勾勒,那麼略例就是面的鋪展。點面結合能夠形成立體感,略例以三四個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則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第四段:正反對比,凸現中心。即在上面詳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礎上,再從反面切入,正反結合,對比鮮明,從而更加突出中心。第五段:辨證分析,立論周全。任何理論都不過是一種假設,絕對的結論容易產生偏頗,因而一段辨證的分析能使立論更為嚴密周全。第六段:聯系實際,升華主題。這一段是為了突出文章的現實針對性,聯系實際,解決問題,從而使主題得到進一步升華。這種模式,易於掌握,可操作性強,非常適合考場作文。因為它的優勢很明顯:思路清晰,邏輯嚴密;六步模式,環環相扣,一氣呵成,無啰唆拖沓之嫌,使閱卷老師一看即明;論據充實,論證充分,有效地克服了寫議論文內容空乏的毛病。我們看看高考優秀作文《走出舊框框,沖破習慣勢力》(1988年全國卷)的結構:第一段,追根溯源,引出習慣:千年歷史,沉重習慣。第二段,初舉一例,習慣可變:人們習慣了「迪斯科」。第三段,連舉三例,強調危害:愛迪生、趙王和猿人。第四段,辨證分析,指明危害:缺乏創新,永遠落後。第五段,沖破習慣?安於現狀?正反對比,敲響警鍾。第六段,聯系實際,習慣沉重;呼籲沖破,煥發潛能。此文就是六段定「乾坤」,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有論據,有分析,論證充分合理,克服了常見的議論文「觀點+事例=議論」的毛病,值得借鑒。議論文的結構模式有許許多多,每一種都要學習,每一種都要掌握,對於高三學生來說,肯定是不可能的。千萬不要讓學生什麼都去訓練,否則可能什麼都練不好。上面三種模式,幾乎適用於任何作文話題。因此,在備考階段,我們就讓學生反反復復地練這兩三種,熟能生巧,一年下來,大部分學生能對這幾種結構模式爛熟於胸,考場上也就能游刃有餘了。你套模式就可以了~很簡單的
Ⅱ 對比兩篇英文文章的寫作手法,這兩篇文章,一篇是用故事情節的方法講述幾個人之間的對話對於戰爭中的悲傷
我覺得首先要點出文章,即引起下文。也就是在開頭點明你所認為的三種寫作手法,然後中間三段分別闡述論點,最後做總結。至於寫作手法,因為沒有原文實在不好說,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英漢寫作的十大差異對比
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中,英語日益成為全球學者學術討論交流的重要媒介,英語學術論文的寫作和發表是實現學術交流的重要途徑。但是,對於大多數中國學者來說,發表一篇高水平的英語學術論文並非是一件易事。因為在中西文化中,英語和漢語具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和習慣用語。因此,賽恩斯編譯提醒大家,英漢學術論文的寫作,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差異。
一、詞彙方面。國內學者從出生便開始接受漢語的感染,在日常的生活中耳濡目染,在腦海中深深紮下漢語的詞彙以及使用方法。英語詞彙與漢語不同,英語詞彙更多往往是一詞多義,極少數是一詞一義的。有時候,英語的詞彙意義與漢語相差很大,甚至會出現相反的狀態。在英語論文寫作過程中,把漢語按照英語一一對應,逐字進行翻譯,會出現詞彙累贅,使英美國家人士難以理解。
在漢語的使用過程中,會注重對稱,導致出現重疊的現象。但在英語中,一句話中英語幾乎不會重復使用名詞,英語習慣的是一句話中用代詞來代替重復的名詞,避免出現累贅。詞彙意義的不同以及詞彙使用方式的差異會導致英語在相互翻譯轉換時,出現差異。
二、句法方面。在句法方面,英語造句習慣使用形合法。形合法是指句子的各組成部分之間使用關聯詞等連接起來,以表達詞義和邏輯關系。在英語寫作過程中,非常重視形合,英語句子一般先寫出主幹,然後再使用關聯詞、介詞等將修改句子主幹的成分銜接上,成為完整的英語句子。漢語句子與英語句子不同,漢語句子注重採用意合法。意合法是指通過句子中詞語的詞序變化、上下文及事實邏輯關系來表達清晰的寫作思路。
漢語的結構是通過短句來展開,通過對詞語語序的調整,或者是事物的發展邏輯順序進行排序,組成句子。因此,漢語的句子結構相對鬆散,這就使漢語更加註重領悟能力,而對句子的形式和邏輯關注較少。這與英語恰恰相反,英語更加重視句子的邏輯順序,要求英語句子在主語、數量、時態等各方面保持一致性。
另外,在英語與漢語在主客體的思維方式方面也存在差異,英語句子習慣使用不能夠主動實施動作或者是沒有生命的事物做主語,句子是被動語態。在漢語句子中,習慣將事物的實施主體用在句首作為主語,多為主動語態。
三、篇章方面。英語與漢語在文章的篇章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第一,在論文寫作的篇幅設計方面,有所不同。英語國家強調以人為中心,語言表達直接,英語寫作在布局方面,會直接先表達中心思想,然後分點論述中心思想,最後結尾。但受不同文化背景的
Ⅳ 求篇對比類英語範文,結構是對比兩事物的不同。每段提出兩事物不同和相似的一點,並提出例子。大概三個點
It should be acknowledged that books provide all kinds of resources of knowledges one needs, and learning from reading books is definitely a efficient way to gain a vast amount of information in short times. To be specific, as is well known to all, some theoris, formula and definations of physical and mathsmatics are obviously significant to be learned first from books before you start any kind of research,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history and sociology courses, the fac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professional analyse of society have to be acquired by reading, which serves as the tradition but main way to absorb knowledges. In this sense, only through a great deal of reading can we achieve the objective that opens our mind and enrichs our spiritual world.
However, learing from experience is absolutely indispensable aspect to form a well-balanced ecation system.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ecation is cultivating a person to be knowledgable as well as skillful. Gaining knowledges for its own sake is easily lost in the sea of knowledges. To know how to solve the pratical problem by using knowledge should be the most valuable purpose for every student. Experience, no matter it is a successful and bright process or painful failure and backset, could provide a precious oppotunity to check whether the theory is currect or not, and more important, mixing the previous knowledges and pratical experience provides you a balanced ecation.
To conclustion, learning from books or experience are not mutually exclusive, and on the contrast, they are indispensable supplement for each other. So for any student, gaining as much as possible knowledges from books will be helpful to strengthen one's ecation found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will provide necessary pratical and usful process of using knowledges and solving problem to add to the ecation system.
Ⅳ 英語寫作中的對比和比較應該怎麼寫
你可以這樣用in contrast to sth與某物形成對照
in comparison with sth與某物相比較
Ⅵ 在英文寫作中要對比兩個文章,如何提到文章的標題
Comparis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英漢對比面面觀
瞎翻譯的
Ⅶ 英語作文關於和自己的一個朋友對比相貌學習性格運動的
一.聯想記憶法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看到某個生單詞,應該回想一下,有沒有和自己以前記憶的單詞在形或意思方面的近似。譬如,遇到consult,就應該想到和外形差不多的單詞,如result,insult等,這樣就會記憶一個單詞的同時又復習了其它的單詞,而且不致於混淆。再如,學習fetch的時候,就應該想到它和take,bring,carry等單詞在用法上的區別。當然,很簡單的單詞(已經掌握的)就不必如此,因人而異。二、閱讀記憶法閱讀記憶法也就是把詞彙的記憶融入閱讀之中,在看一篇文章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先做記號,並猜測它們的含義,等到把全文看完後再從字典上把它們的意思找出來。哦 還有一件事,我目前上的ABC天丅英語中心的教師和我們說過,事實上要學好英語是輕松的 堅持要有一個好的研習空間跟熟練口語對象,最關鍵就是外教水平,標准口音才行 持續每日口語練習,1v1家教式輔導才可以有很.好.的進步幅度 課程結束後同樣要重復溫習課堂錄音檔 來進一步深化知識!若真的是沒人幫忙的環境 可以去聽力室或BBC獲取課余教材研習,多用耳聽、眼觀、嘴動、腦想 不知不覺的口語會進步許多,學習效果應該可以快速顯著的 就自我感覺來說,這種方法不枯燥,記得比較牢,但缺點是記憶的詞彙量比較少,而且耗時也比較長,不適合想求速成的同學。三、間隔記憶法我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例子:如果你盯著一個人連續看三個小時,但以後再也看不到他了,那麼也許一兩個月後你就把他的長相給忘了,但是如果你把這三個小時分配到許多天中,每天只看那個人一兩分鍾,這樣下去,你就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他的長相。我的方法就是根據這得出的。我的做法就是先規定自己一天背的詞彙的數量,然後在一天中每隔一段時間把這些詞彙通背一遍,相隔的時間不宜太短,以-小時為宜,早上背一遍,中午背一遍,下午背一遍,晚上再背一遍或兩遍。隔幾天後再把這些背過一遍。如此循環下去,會收到很好的記憶效果。這種方法適合於時間比較充沛,可以專門用一段時間來學英語的人。它的特點是可以在短期內記到大量的單詞,而且可以記得較牢,它的缺點就是非常枯燥,要有毅力的人才能堅持背下去。四、堅持天天背生詞記憶的量以每天0-100詞為宜,即使你有很多時間,也不要一天背太多,以免互相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