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篇初中英語的教學案例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一、 背景
新目標初中英語教材採用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融匯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形成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具有很多優點,但由於學生認知水平的發展具有規律性和局限性,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和掌握這種規律,並結合教學實際合理設計教學程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相長,才能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二、 教材分析
1.話題。
本課選取的是新目標(八年級上冊)UNIT10 I A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展開討論的。
2.語言點。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 I』m going to be …」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I』m going to …」
3.目標。
引導學生根據圖片領會所要談論的職業話題,啟發學生的思維。
掌握談論此類話題的基本句式、詞彙。
使學生了解關於一些職業的名稱如何用英文表達。
Step 1
Lead-in vocabulary teaching
Show some pictures of famous persons.
設計思路:以討論日常生活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明星,名人為話題,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出本單元的新單詞。
Step2
Talk about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if you want to be …?」 For example, 「I want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 and I』m going to study English very hard.」
Listen to the tape and match the items below.
教學思路:先引導學生學會談論新的句型結構,為下一步的話題深入做鋪墊。讓一個學生到黑板前根據聽到的錄音材料內容連線,鍛煉和檢查學生根據所聽內容完成任務的能力。
Step 3
Ask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Then, get some pairs to act their conversations out.
教學思路:在生活中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激發學生們學習英語的好奇心、表現欲以培養語言學習的信心。暴露容易出錯的問題和錯誤,以培養孩子細心做事的習慣,從而使他們的思維更加縝密。
Step 4
.First, let students listen and finish the listening task. Second, ask a student to make a report to check their answers. Finally, listen again and repeat the tape.
教學思路:做聽力的訓練,不僅培養了聽的能力而且讓新的語言點在聽力材料中再現,從而加以鞏固,實質上是變換語言輸入的形式。
三、教後記。
針對上述教學設計和具體的教學活動,筆者事後有以下幾點思考:
(1)明星演員、運動員等是學生崇拜的人物,引入他們來導入新課會使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並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有利於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2)讓學生在完成聽力訓練的過程中到黑板上演示,既提醒了其他同學要專心聽課,也使去完成任務的同學增強了征服挑戰的慾望。
(3) 給學生自由練習的空間,讓他們在使用語言中鞏固知識,感受用英語交流的成就感,從而培養了學生的運用語言、進行合作學習的精神。
四、反思。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也體會到,新課程英語教學應當處理好以下關系:
1.正確處理教師「教 」和學生「學」的關系。
教師應更多的關注如何讓學生學會自學,而不是單方面的向學生灌輸語言知識。教學過程應該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掌握知識,並且形成技能的過程。教師應當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盡可能考慮學生情感在教學中的運用。
要設法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下學習,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當然也不能單純的追求快樂而忽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
3. 任務型教學要求學生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過程。
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就是提升學習能力的過程,把握好了這個過程,結果就有了保證,在現實教學中,師生對過程的重視的程度往往不夠。
4. 在教學中恰當的引入競爭的學習機制,使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培養學習激情,感受成功的樂趣。
5. 在反思中成長。反思是實踐的一面鏡子,每次教學反思都能折射出教學的成功和不足。只有汲取成功的經驗,改進不足,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保證教學任務的圓滿地完成。
㈡ 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寫作課堂中的應用是怎麼的呢
本文以仁愛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7 Food Festival Topic 2 Cooking is fun! Section B為案例,介紹了筆者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如何創設情境,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並結合教學實例,展示了如何有效創設情境的幾種方法。
1. 教學片斷一:利用錄像還原情境,復習舊知識。
Step 1 Warming up
Play a video about making fried rice and let the students retell the steps which we have learned in Section A.
設計意圖:模仿央視節目「天天飲食」導入,情景再現炒飯環節,引起學生興趣,並通過復述達到復習順序副詞和描述步驟的目的。
情景再現:在師生互動問候之後,播放一段炒飯的視頻,情境再現炒飯的各個環節,在放映時邊停頓邊向同學們提問:「What are the ingredients? What』s this step?」 此舉在於復習Section A中所學的炒飯的步驟和順序副詞的使用。由於該視頻模仿的是央視節目天天飲食—daily diet英語版,由本人擔任廚師,因此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提了上來,回答也比較積極。
評析:模仿央視節目復習導入,利用錄像還原情境,使教師的親和力倍增。電視上的節目出現在課堂上,教師本人成了廚師,學生感到既親切又有趣,成功達到上課伊始便能迅速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
2. 教學片斷二:藉助圖片創設情境,利用表演體會情境, 鞏固新知識。
Step 3 Consolidation & Practice
①Retell & Competition:Ss read the steps and then they will have a competition of retelling the step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presented on the screen.
②Task2 Operation & Display:Group work: The Ss make sandwich in their groups and at the same time retell the steps. And then some groups will display themselves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 Finish 1b.
設計意圖:藉助預先拍攝的圖片,再現製作三明治的過程;動手操作又讓同學們體驗了一把「天天飲食」節目中廚師和解說員的角色,幫助學生鞏固製作三明治的步驟、知識。
情景再現: ①在幾分鍾的准備之後,本人在幻燈片上播放了製作三明治步驟的圖片讓學生競賽搶答。在准備階段就感覺到學生學習的熱情高漲,搶答也很積極。有些同學站起來後,雖然由於緊張或其他原因沒有很好地描述,但也能在老師或小組內其他同學的協助下完成描述。
②學生四人一組自己動手製作三明治,並用英語解說。設計的任務突出互動合作,有利於調動各層次同學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位同學的參與意識。學習熱情在之後的展示環節達到了高潮,成績較不理想的同學對上台演示也躍躍欲試。
評析: ①優點:採用預先拍攝的圖片,把書本知識通過視覺更加直觀明了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如臨其境的感覺,並能引導學生進入英語思維模式。設置的小組競答步驟和動手製作三明治的過程,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進行語言聚焦。
②改進之處:課後有聽課老師建議如果在圖片旁多些關鍵詞,多些文字說明,那對中下層次的學生便能更容易地回答,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另外這個環節如果以學生整體來描述的話,會使更大面積的學生得到鞏固,畢竟這個製作三明治過程的描述是本課的重點所在。此外,小組分工還不夠到位。小組成員的分工是體現新課程提倡的合作學習理念的重要體現。(羅敏江2009:39)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各小組成員的分工是不一樣的,應要有明確的指導,使各位成員在每次合作中起不同的作用,不能每次都讓同樣的人來「說」英語,這樣才能使他們在各自不同的起點上取得不同的進步。
3. 教學片斷三:利用圖片和文字解說創設交際情境,操練新句型。
Step 4 Practice
Oral practice: T explains the sentence pattern 「Would you mind if …」 After presenting two examples, T sets another two situations for them to make conversations with their partners.
設計意圖:這個句型為請求允許的句型,在生活中比較常見,但對學生要用英語表達出來仍存在難度,這是個這堂課的一個難點。因此本人設置了四個生活中經常看到的、息息相關的場景。
情景再現:幻燈片上的四個交際情境是為教授句型「Would you mind if…?而設置的。如場景一:圖片顯示在公共汽車上有一個空座位,一位剛上車的乘客在詢問空座位旁的另一位乘客是否可坐在該座位上。這時可用英語提問「Would you mind if I sit here?」 其回答是「Of course, please have a seat.」 再如場景二,圖片顯示窗外大雪紛飛,Jane 在向Maria 詢問是否可以開窗戶,可使用句型「Would you mind if I open the window?」 Maria 可回答「 Sorry, you』d better not/I』m afraid you can』t. It』s cold outside.」 本人用這兩個示例用來教授句型及其應答,並有另外兩個場景供學生小組討論並操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呈現問句之後故意不說出答語,而直接讓學生來回答。大部分的學生都回答不來,感覺有點不知所雲的樣子。教學之後,學生對應答和句型的使用是清楚了,但是在完整對話方面仍存在困難,這個問題在操練和展示第三個場景時就暴露出來了,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部分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才完成了對話。後來,在第四個場景放映後,教師在黑板上臨時添加該場景所需的片語,這才解決了備課時沒想到會出現的問題,學生最後一個對話就完成得很不錯了。
評析: ①優點:巧妙設計四個生活情境,既跟句型相關,又貼近生活,學生在學習句型的同時能用英語思維,還能明白該句型應該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如何應答等。在遇到事先沒預設的問題時,教師能夠隨機應變,臨時對教學進行微調,很好地突破了這個教學難點。
②改進之處:學生的操練時間不夠長,小部分學生對英語解說詞不能理解透徹,以至於有些同學對造句的技能掌握不熟練,如果在備課時能在幻燈片上顯示出關鍵片語,就可以解決操練和展示時暴露的問題。因為在這個時候,學生仍然處於模仿階段,而不是生成階段。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㈢ 如何用過程性寫作的方法進行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創造一個快樂、高效的英語寫作課堂,一直是廣大英語教師所關注的問題。過程性寫作教學流程分四階段:寫前准備階段(prewriting),寫作階段(composing/drafting),修改階段(revising),編輯階段(editing)。
(一)寫前准備階段(pre-writing)
這個過程有時伴隨著閱讀資料和調查人物及分組討論的活動,作者要對題目進行探索,調動自己原有知識並認識自己的缺口和不足, 從而吸納新的知識,從而在活動中深化主題,聚集素材,打好腹稿,為下一步寫作做好准備。此階段通常分兩步進行,即「熱身活動」與閱讀欣賞範文活動。
1.「熱身活動」。
「熱身」時,師可採取一些激活學生思維的策略與技巧,在知識和情意上為學生寫作做好鋪墊。常見的方法有頭腦風暴法(brain storming)、集束法(clustering)、快速自由寫作法(rapid freewriting)、「5W1H」提問法(questioning)等。
(1)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 即全體組員將所有與主題(topic)相關的觀點和盤托出, 不必考慮流露出的思想正誤與否。先從具體、熟悉的信息源入手,然後轉向抽象、陌生的信息源。如: 要讓學生寫Should students beallowed to use mobile phone? 可以讓學生以頭腦風暴的形式討論what can mobile phone do for you? 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下一步的寫作訓練理清思路,列出提綱。
(2)快速自由寫作
要求每位學生在一兩分鍾內自由而快速地寫下與主題有關的單詞和短語。對時間加以限制,目的在於促使學生的大腦快速運轉和思維。如:讓學生介紹一個熟悉的人。可以問:Who do you like to writeabout? What do you like to write about? 要求每位學生在一兩分鍾內自由而快速地寫下與這個人物介紹有關的單詞和短語。比如hobby,appearance,personality,habits 等,並能夠就每個方面寫一兩句,並給以及時的鼓勵。
(3)集束法
即以主題為主軸, 將與之相關的詞彙綴集在一起。這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因為「可視詞彙」可以刺激學生的「聯想流」,這對那些有話說不出的學生來說極為奏效。如:讓學生寫school rules,可以以school rules 為主軸來提供與之相關的詞彙。比如:school uniform,in class,homework,in the library,classmates,然後讓學生由單詞聯想相關的規則。
(4)「5W1H」提問法
即要求學生根據主題就who,what,where,when,why,how 等進行提問。問題的大小詳略視需要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如:讓學生an unforgettabletrip 就可以圍繞這么五個問題:Who did you gowith? What did you do there? Where did you go?When did leave? Why did you go there? How did you go there? 讓學生把這些問題串在一起就是一篇短文。
除了以上所述四種技巧外,還可藉助多媒體(如印刷物、電腦、錄像和影視)、人物專訪、談話、考察和問卷等手段搜集素材。如果在寫作前准備階段給學生提供較多獲取信息或材料的途徑,他們就會表現出更高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閱讀欣賞範文。
先讀後寫,為發揮「範文」的「示範」作用,不能滿足於對文章內容和形式的一般掌握,而是要深入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內容以及謀篇布局,寫作手法和技巧。然後讓學生運用範文的框架,寫出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
(二)寫作階段
寫作階段是學生獨立把自己的思想用語言完整地表達出來的過程。教師最好結合課堂活動和具體的寫作話題,當堂找出寫作的切人點,列出提綱。若有可能可即時進行口頭作文。另外,還要提醒學生需注意的問題,為其提供必要的語言素材。例如,教師可針對本次寫作的具體內容,給出一些相關詞彙(如:寫作常見的表示啟、承、轉、合的習慣用語和套話)並配合圖片和示例。這樣,在實施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信手拈來的成就感。
(三)修改階段
1.自我糾錯:制定基本批改標准
在一開始讓學生寫短文,就制定評分標准,並讓學生熟知這個標准:①作文長度100-120單詞;②作文結構:是否有開頭與結尾;③作文內容;是否覆蓋所有要求的要點;④語言表達:是否運用豐富的詞彙與句型結構;⑤語法:是否有語法錯誤;⑥書寫規范:注意拼寫、大小寫符號、標點。
比如, 在模仿上述案例中的範文寫一篇My favorite school day 的小短文,就可以針對欣賞範文中總結的三點寫作特點確定修改的標准: ①是否有主題句;②是否按時間先後順序寫;③是否添加豐富內容的句子。
2.組內互改。
教師輪流與每個小組一起重點討論一篇文章。分組時宜將好、中、差生混合編排,以便學生互評互學。評價活動中通過對他人文章的評論,強化寫作知識,發現他人的長處與不足,便於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鑒,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3.教師點評。
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或黑板選擇不同層次代表性的文章或句子當堂點評。點評時,教師要先讓學生找出這篇短文「閃光點」, 打開寫作的情感關,再讓學生找出文章的欠缺之處。標出精彩的詞、句、思想的亮點等可以激發學生的進取精神,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
(四)編輯階段(editing)
編輯階段是寫作的最後整理和潤色階段,指學生在多次反饋、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對文稿進行反復修改最終成稿的過程。在此階段,教師可選擇優秀習作列印上作者的名字並利用投影或張貼方式呈現給全體同學,以表示對習作作者的鼓勵和為其他同學提供學習借鑒,也可以選擇每位學生最好的一句合成一篇範文供大家互相學習參考。
實踐證明:「過程寫作法」有助於充分發掘學生的積極性,有利於閱讀以及聽說能力的培養,養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過程寫作法」重視學生的寫作過程,鼓勵學生在不斷地修改練習中進步提高,有利於樹立學生的自信;「過程寫作法」將寫作過程視為一個循環往復的、復雜的心理認知、思維創造和社會交際過程,符合寫作教學的實質,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㈣ 怎樣有效進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案例分析
學生的學習離不開來生活實際,他們自更習慣於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展現出來。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布置一些與日常生活和學習有關的練習,努力創設一些生活化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沉浸其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有助於學生認識他們所學知識的作用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