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談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寫作水平論文
淺談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寫作水平論文
zis 字數和要求告訴俺
❷ 要一篇關於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論文一篇。
學生怕作文,尤其農村學生更怕作文,城市小學生與農村小學生在習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爭辯的事實。農村學生相較於城裡學生而言,他們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鮮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無法與城裡孩子相比;他們眼界狹小,可供閱讀的書籍匱乏,對於這些困境和現狀,相信每一個在農村從事過教育工作的人都會有更多的體會。筆者在農村小學擔任語文教師已有六七年的時間,在作文教學中花了不少心智,可謂煞費苦心而收效平平。從前每次在學生作文前,從選題到開頭結尾,從遣詞造句到謀篇布局,每個環節都指導得有板有眼,滴水不漏,可最後換來的還是學生乾巴巴、令人沮喪的文字。在一次次失望和無可適從中我開始反思我所運用的指導方法是否最適合我指導的對象,其得到的答案也是肯定的,一般的作文訓練方法,運用在農村學生身上,必然要碰壁的。那麼如何做到,既能夠立足現有作文教學理論和成功方法的同時,又能夠在這些理論和方法中尋求突破,走出一條更有助於提高農村學生作文水平的訓練方法,這就是筆者多年來一直努力探詢的作文教學中的「循規」與「尋變」,在此將本人的思路和經驗提出與大家交流。
一、長篇短章,詞彙先行
「詞彙積累——作文訓練的基石。」 引導學生積累詞彙,讓學生在習作時能做到腹中有物,以此提高作文水平,這點對於無論是城裡還是鄉下的語文教師,已不是什麼新鮮的做法。但同樣的「積累詞彙」,其實施過程城裡鄉下卻有著本質的不同。對於城區的小學生,老師要想讓學生積累詞彙,可能只要簡單的布置和適時的檢查這么簡單,然而在農村,那可要費些心思和體力的。
首先,學生從哪兒獲得詞彙的積累?農村孩子手中可供閱讀的書籍少之甚少。本人所在學校,初步調查發現每個學生手上平均沒有一本象樣的課外讀物,在這種狀況下讓學生去閱讀,去積累詞彙,不是紙上談兵是什麼?為此,我在班級中增設了「班級圖書角」,把學校閑置的舊書架拿來放在班級教室的一角,讓學生盡可能地把個人的藏書拿到這里來,此外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將給學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業,那就是讓家長給自己買一兩本有意的課外書籍,甚至還推薦性地開出書目,從而使家長們由沒有習慣為孩子買書變成一種自覺的習慣。通過幾個學期的堅持,圖書角里的圖書已經相當可觀了,極大地克服了農村孩子可供閱讀的書籍少的不足。
其次,對於積累的詞彙的理解、分類、優化和運用能力,城市孩子和農村孩子也有很大差距。由於城市家長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較高,他們在這項工作中充當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農村孩子在積累詞彙的過程中幾乎失去家長的作用,如果老師在這當中又缺少科學合理的指導和監督力度,那麼詞彙積累只能變成徒有形式的做法。因此我找到了幾個行之有效的辦法。第一,專門開設閱讀課,臨場指導閱讀;第二,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每星期、每月評出「閱讀之星」、「詞彙大王」等,同時注意遏制學生積累中的片面貪多求次情況;第三,積累的詞語佳句要讓學生盡量理解,平時通過多和學生溝通,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詞義,用自己的感情朗讀詞彙等做法,強化了學生對詞彙的理解,培養了語感。
二、題材拓展,農村娃也可寫城市事,國家事
筆者在網上曾研讀過一篇題為《農村作文教學的困境與出路》一文,作者提出的作文題材出路就是:寫農村景色、寫農村語言、寫農村生活、寫農村變化。乍看上去,似乎是些不錯的點子,可仔細想來,難道農村學生的作文只要把農村的一切寫好就大功告成了嗎?現階段在整個教材普遍帶有城市化傾向的形勢下,必然要求農村孩子的作文也能寫、會寫除農村以外的事物。可農村孩子生活中接觸的新鮮事物少,眼界狹小的的客觀事實,成為阻礙學生作文題材豐富性,多樣性的最大頸瓶。怎麼辦?思來想去,農村孩子最熱衷的事情莫過於就是看電視,電視成為他們了解外界的唯一窗口,而新聞的價值也許正是我所尋求的拓寬學生作文題材的最好出路,並且筆者也的的確確為這個所謂的「新聞引路」構思摸索了近四年時間。
首先,培養學生關注新聞的熱情。經常利用班會,自習課等時間,開展「會聲會色說新聞」、「新聞小博士」等活動,而到了高年級後期,還增加了帶有評議性質的「今日新聞之我見」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密切了新聞和學生間的聯系,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視野。
其次,老師參與其中,事半功倍。學生對於新聞的搜集不免有著方方面面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搜集渠道單一;新聞素材有些大而不著邊際,有些小而索然無味。要克服這些不足,這時教師就有必要參與其中。我經常從報刊、電視、網路中搜捕一些生活氣息強的新人新事,然後與學生交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以新聞的方式拓展題材的做法,已經小有碩果,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在筆下寫出新鮮事物,這讓筆者尤感欣慰。
三、模仿入門,例文作文教學法
有人提出,作文訓練應當經歷「掌握作文特點——掌握寫作方法——不斷練習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階段,本人對此非常贊同。那麼如何做到「掌握作文特點」「掌握寫作方法」呢,這就要發揮例文的強大作用。在長期的工作中,筆者總結了一套尤其適合農村小學生的例文作文教學法,現用一具體實例來談談。有個「××人二三事」的作文習作,在指導前我在網上一下找了23個各具特色的同類型的例文,然後運用「農遠」的多媒體資源,在電腦中將它們逐一出示,對每篇例文條分縷析,層層駁繭,重點放在講解例文特點,分析作者如何圍繞人物選事,最後把所有例文概括成四類結構類型。由以上例文的講解指導,從而生成建設性的指導方案:
這種例文作文教學方法看似老套而又缺少創造性,而它在小學作文訓練的初、中期卻非常有效,它可以運用在每次作文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上手,但這種方法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智慧。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藝術,它有著固有的原理和方法可循。作為一名鄉村小學教師,在作文教學這方面我很慶幸自己在「循規」中不忘「尋變」,從而找出一種適合自己教育對象的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這樣一種現象,學生往往視作文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愛寫、不會寫。提到作文,許多學生唉聲嘆氣。作文難,難在哪裡呢?難在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那麼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消除對寫作的恐懼心理,使他們願意寫作、樂於寫作呢?
一、注重積累,通過多種渠道豐富作文內容
(一)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日記的內容很廣,自己的喜怒哀樂、所見所聞都可通過日記無拘無束地表達出來,可以給學生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比如:結合農村小學生的實際,可讓他們動手植樹、養花、種菜,也可以飼養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然後把栽種或飼養的過程以日記的形式寫出來。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既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又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寫起作文來有話可說、有情可抒。這樣長期訓練,學生的寫作興趣會逐漸被激發起來,寫作素材也會逐漸豐富起來。
(二)通過平時的課內外閱讀來積累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在教學中要牢固樹立閱讀為寫作服務的思想,把閱讀教學始終貫穿於作文教學之中。無論是低年級的用詞說話、看圖說話,還是中高年級的讀段、寫段和寫一篇完整的作文,這一系列的作文訓練,都要與閱讀教學緊密結合。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注意把閱讀中的作文知識有效、合理地切入,通過導讀、課例、讀寫例話、基礎訓練這一個個訓練環節,來豐富學生的作文知識。
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成為妙手,就得有得有廣泛的閱讀。農村的小學生所處條件有限,腦海中的詞彙單一,往往表達非所想。為了開闊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豐富詞彙的積累,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採取以下的做法:鼓勵學生積極借閱圖書室的圖書進行閱讀,另外利用每周的課外活動時間安排全班學生進行課外自主閱讀。為了避免學生讀書的盲目性,使課外閱讀能真正落到實處,每次讓學生閱讀之前,教師應根據學生認知水平、興趣愛好讓學生選好書,然後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讓他們運用所學的讀書方法進行有目的地廣泛閱讀。同時,讓學生每人准備一個「采蜜本」,鼓勵學生把課外讀物中的優美詞句、精彩片段摘抄下來,也可把對文中主人公的評價及自己讀完後的感受寫出來,隨時翻閱欣賞、細細品味。最後每月開展一次「讀書成果匯報」活動,在活動中把自己的「采蜜本」拿出來相互交流、欣賞,激發了學生讀書興趣,樹立了讀書信心,享受到了讀書帶來的成就與快樂。這樣長期堅持,學生的語言積累豐富了,寫起文章來,那些優美詞句就如泉水般湧出,運用自如,得心應手。
二、堅持以「說」促「寫」,穩步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這種不平衡性表現在語言方面則是口頭語言的發展先於書面語言的發展。抓住這一特點,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要充分發揮學生說這一優勢,讓學生先說多說,說全說細,在說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去寫。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為孩子創造演講的機會。教師利用每天10分鍾的早自習時間,讓學生輪流上台「自由講話」,內容不限,所見、所聞、所感都可以。但說話時間由短到長,說話要求也是由易到難,分時間段逐步深入。通過這個活動的堅持開展,筆者發現班上原本內向的幾個女生到後來上台時臉不再紅了,聲音也洪亮了,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又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把學生的口頭表達與書面作文直接掛鉤,由觀察到說話、由說到寫,讀寫結合、以說促寫,不斷協調說與寫的關系,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自然會得到穩步提高。
三、重視作文的評改,讓學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寫作文難,批改作文更難」。詳細批改,工作量又太重;簡單批改,又怕達不到效果。那麼如何讓學生對作文產生濃厚興趣?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筆者認為師生不應把作文當成孤立的個體,而應把它作為連接師生關系的紐帶,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種閱讀的交流、一種心靈的溝通。讓學生參與到作文批改中,讓作文批改成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交流的場地。
在評改學生作文時,可以採取兩種方式:自主評改、交互評改。學生自改,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成為作文批改的主人。當然老師在讓學生自改作文前應進行指導,教給學生評改的方法:首先讓學生對照題目,看自己的內容是否切題;其次,讓學生檢查文章的條理、詳略的處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實具體;再次,檢查是否有病句或錯別字;最後,看看採用修辭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學生自改後,小組同學參與互改,筆者發現小組同學在互改交流中,無拘無束、樂於交流,敢於闡述自己的見解,哪怕是一個小問題他們也會爭得面紅耳赤。他人評價時,無疑能讓自己大受啟發,以廣闊的視野對習作進一步修改;評價他人時,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鑒,吸取他人的閃光點。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既利於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習慣又使學生在自改作文中嘗到了「自改成果」,教師也能從精批細改的主體地位中脫離出來,成為作文批改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交給批改的方法,給學生以指導。既促進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小學作文教學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語文教師要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總結經驗,努力讓學生對作文由「厭」寫變「樂」寫,由被動變主動,由低效變高效,使學生能快樂作文,快樂成長。
❸ 如何培養和提高小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畢業論文
小學英語課程標准指出: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並指明小學六年級結束時要達到二級要求。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語言技能中,寫作看起來更是「深不可測,高不可攀」。怎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小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呢?本人在教學實踐中,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從簡單入手,以興趣為切入點,找到適合小學生寫作的方法,尋找出培養小學英語寫作能力的一些有效途徑,為小學生英語寫作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寫作是一種能正確運用語言知識,掌握書面表達的技能。然而,很多學生連母語寫作都大傷腦筋、避而遠之,更何況是英語寫作呢?學生學過的單詞、句子不會綜合運用,一到作文里就全變了樣。在寫作時,學生的心裡有話表達不出來,寫出來的句子常常是按中文順序一個詞一個詞地堆砌而成,單詞、語法錯漏百出。
一、活用教材,運用多形式、多方面的寫作練習方法。
(1)仿寫。能使學生寫有樣板,練有目的。如:描寫季節、自己的愛好、家庭成員等。學生能把學到的短語、句子用到作文中,做到學練結合,興趣大增,並且覺得寫作不是難事。適合學生模仿的好短文,應該充分利用。通過模仿範文,學生最終實現自由書寫。
(2)改寫。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培養其寫作能力。改寫的方式多種多樣,小學階段可以以改寫課文里的人物或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等為主,以此練習時態和主謂一致。通過改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語法和基本詞彙,避免語言錯誤,為寫出好的作文打好基礎。
(3)背誦教材範文。我們學漢語講究「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學英語同樣如此。對於小學生來說,其知識主要來源於教材。而課文的經典句型和謀篇布局的方式就會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他們以後就會有意無意地模仿這樣的句子和結構來進行寫作,這樣就不會手忙腳亂、無從下手。
二、重視閱讀的訓練,幫助學生打好寫作的基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大量的、廣泛的閱讀,才能加強學生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能力。實踐證明,學生平時閱讀面越寬,語言實踐量越大,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能力就越強。通過日積月累,學生在自然的習得中學得了大量的英語單詞、句子,形成了較好的語感,為他們更好地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此,教師應該經常指導學生在課後讀一些通俗有趣的英語短文,向他們推薦一些英語讀物。但在選擇課外閱讀材料時,還要注意選擇難易適中,生詞率不超過10%的文章。文章太易,不利於知識的提高;文章太難,會挫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三、開設課外練筆,讓學生有更多的寫作機會。
因為課堂時間有限,僅靠課堂寫作訓練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是不夠的,課外練筆便是課堂寫作訓練最有益的補充。可採用續寫,隨筆,日記,寫信等多種形式。對學生的要求不能一刀切,對學習好的要求要高,對學習差的要求要適當低一些。特別是要多鼓勵有能力的學生寫日記,可用簡單的幾句話來描述當天發生的事情。只要多寫,就會有提高。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持之以恆,不斷摸索,努力為學生提供成之有效的英語寫作指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從而提高他們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雖然我的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探索才剛剛起步,但因為把握好小學生心理特點,從簡單入手,注重口語訓練、注重積累輸入,鼓勵交流習作、並給予積極性的評價,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對英語寫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們用英語寫作已經在校園內蔚然成風,學校將學生們的優秀習作結集成冊。
❹ 如何提高鄉村小學生寫作能力論文
作文在語文學科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一部分,但許多學生非常害怕作文。我年畢業至今,一直在鄉村學校擔任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任務,發現相當一部分小學生的作文抄襲嚴重、語言貧乏、情感淡漠。為改變這一狀況,我採取了以下一些對策:
一、 進行聽說訓練,加強普通話,培養學生語感
大多學生來自農村,交流都是用海南話進行,這對寫作有一定的障礙。對此我要求他們在生活中要多講普通話,還對他們進行了聽說訓練。我按座位依次每天安排三名同學分別在早讀前、上午第一節前、下午第一節前分別到講台上講故事,讀報紙,轉述他們前晚看過的優秀動畫片、電影、電視劇,敘述他們的所見所聞,其他同學在位置上聽。老師隨時注意糾正學生不規范的語言,天長日久,學生就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經常組織學生們進行朗讀比賽、演講、辯論、口語交際……這樣在使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又幫助學生打開一個觀察生活,關注生活的窗口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逐步達到了生活的積累,材料的積累。
二、 認真觀察,細心感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豐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學生作文的源泉。農村小學生的習作具有特定的素材優勢。我們有美麗神奇的大自然,有豐富的人文底蘊和景觀,也有現代農村鄉土氣息,為農村的小學生提供了取之不盡的作文素材。我指導學生去用耳朵聽、用手摸、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花鳥蟲魚、風雨雷電、山山水水等。讓學生積累生活素材,找到習作的活水,不斷激發習作興趣。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活動,指導學生融入生活。只有生活豐富了,學生才有富足的作文素材。
三、 在閱讀中學習作文
要想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並把知識形成能力,就必須加大課文閱讀量。「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此我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多看課外書,閱讀時注意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並做好讀書筆記。在班上建立「圖書角」,把訂的報刊雜志,學生自己捐的各類書刊,掛在「圖書角」內,由專人負責管理,以便學生隨時翻閱。並組織學生把自己的讀後感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交流品味,互相促進。還發動學生自己訂閱報刊雜志,擴大知識面。在班裡用小黑板設置名言名句專欄,每天輪流由學生寫一句自己搜集的名言名句展示,引導學生交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材料,增長見識,提高認識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四、記日記,寫隨筆,豐富作文素材
首先,可以讓學生觀察一種植物,如椰子樹,通過寫觀察日記,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之後,我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自己身邊的人、事、物,在平凡之中覺察出不平凡的東西來寫在日記本上。農村學生在家經常干一些家庭勞動任務,如掃地、買菜、購物、做飯等等,讓他們寫一寫,說一說親自當家的感受,字數不限,只要每天都記就好。這樣不僅豐富了作文素材,解決了「無米之炊」的難題,還有效地進行了練筆。
寫日記的同時我還讓學生們寫隨筆,寫隨筆是防止學生有感無處發的可悲現象而產生的。我要求每人一本,隨便什麼時候寫,隨便怎麼寫,隨便寫什麼都可以,它可能一天寫幾篇,也可能幾天寫一篇,關鍵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它彌補了日記使學生練習不夠的缺陷。日記和隨筆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說真話、說實在話、說自己的話的文風,才能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心。
量變才能引起質變,學生平時寫得多、練得多,作文時才會得心應手,作文質量才能提高。
五、 允許模仿、借鑒,鼓勵創新
我認為作文可以模仿。當然,我們首先要鼓勵學生的作文要寫得有新意有特色,但也允許適當地模仿別人的作文。我讓學生結合課本和優秀習作例文進行模仿練習, 引導學生發現文章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多讀多背,同時要學以致用,在習作中可以對優美詞語、句子、段落進行仿寫或借鑒。不拘形式地多樣地開展小片斷練習。這樣一來,一方面學生就會自覺積累優美的語言,把文章中學到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另一方面在習作中運用優美的語言,寫出來的文章自然生動、具體,語言不再貧乏、平淡了。這樣,可以降低作文難度,激起學生的習作興趣。先「扶」再「放」, 久而久之,學生就掌握了寫作技巧,易於動筆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也會相應同步提高,學生就不至於一開始就產生作文難的心理。
總之,農村的作文教學我們要從作文的特點和農村小學實際教學情況出發,恰當地運用適合農村小學生的作文教學方法,有效利用農村的廣闊資源。讓農村小學生的作文寫出創意,寫出自己的特色。從而真正提高鄉村小學生的習作水平。
❺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論文
首先抄要搞好閱讀。閱讀是寫作的襲基礎,在閱讀方面下的功夫越深,駕馭語言的能力也就越強。其次,要加強練詞造句的訓練。詞句對作文相當於造房的材料,無好材料就造不出好房子。平時在學習閱讀時要注意收集積累,把好的詞語、短語、句型做好筆記。最後,用英語寫日記。要養成記英語日記勤練筆的好習慣。經常用英語記日記,等於天天在練筆,這無疑是提高英語協作的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❻ 淺析如何有效提高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寫作水平
這種學術性論文,只有去一些重點期刊查找,在這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在網上瀏覽這方面的論文是要付費的,或者開通會員的,因此,這里無能為力,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說清的問題。
❼ 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論文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一、 從詞彙入手,強化短語寫作有研究表明,詞彙學習可以促進英語水平的提高(文秋方,1998)。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應從詞和句入手,抓好基礎訓練。
英語是結構語言,具有其自身的固定搭配、習慣用語和基本句型(陳立華,2003)。
而《牛津高中英語》教材大量的詞彙和地道的生活語言、任務型編排體系以及文本體裁的多樣性,為「寫」提供了基本素材。
教師可根據不同話題的寫作要求,採用不同形式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寫作基礎訓練。
比如:關鍵詞和短語寫作訓練法,即教師根據本單元的寫作話題,每天精心選擇2——3個片語或句型,讓學生做翻譯和造句練習;
一周之後,讓學生運用這些片語和句型進行寫作。
通過這種訓練方法,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可以提高寫作的效率,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習慣用語和句子結構,從而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
二、抓好基本句型的訓練,促進寫作書面表達題是由許多句子組成的,句子是寫文章的基礎。
要完成書面表達題,首先要從句子入手,指導學生如何用句子表意。
從語言形態學的角度看,英語屬於分析型的語言,它有較為固定的基本句型、穩定搭配、俗成短語等,要想在寫作中用好它們,必須加強這方面的基本訓練。
首先,要加強五種基本句型的教學訓練。
幾乎所有的英語句型都是這五種句型的擴大、延伸或變化,因此訓練學生「寫」就要抓住五種基本句型,熟練掌握這五種基本句型。
五種基本句型是:S+V,S+V+O,S+V+O+O,S+V+O+C,S+V+P。
五種基本句型雖然能表達一定的意思,但無法比較自由地表達思想,因此還必須對學生進行擴句訓練,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
其次,加強句型教學,要對一些句子進行分析,增強學生利用各種句子進行一意多種表達的訓練。
最後,充分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基本語感的訓練。
三、從閱讀入手,培養寫作表達技巧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搜集素材、學習詞彙句型和新穎表達方式的源泉。
因此,教師應想方設法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利用教材訓練學生的寫作技能,在閱讀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融入多種形式的寫作技能訓練,將寫作教學貫穿於閱讀教學中。
筆者採用了如下方法:1.利用教材,開展改寫在完成閱讀教學,學生基本掌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筆者進一步指導學生改寫文章。
改寫要求學生注意人稱、時態、直接引語、間接引語、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等方面的變化,充分理解課文內容,認真思考,寫出語言得體、內容完整的文章。
例如:《牛津高中英語》模塊6 Unit 2What Is Happiness to You 。
的Reading部分是一篇以對話采訪形式出現的課文,在采訪過程中,嘉賓Dr.Brain以體操運動員桑蘭的經歷為例,談到他對幸福的理解。
在完成閱讀教學後,筆者要求學生用第三人稱寫一篇介紹桑蘭的作文,並鼓勵學生引用課文中描述桑蘭的經典詞彙和例句。
如:hard鄄working, energet鄄ic, stay optimistic/positive, in good spir鄄its; She was happy to devote herself to gym鄄nastics等。
通過這些訓練,學生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運用了所學重點詞彙,同時學生的寫作技能得到了實際的鍛煉。
2.模仿範文,鼓勵仿寫寫的過程實際上是模擬讀者閱讀的過程;
而閱讀也是模擬寫作的行為(戴軍熔,2002)。
教師可給學生一篇與書面表達體裁和題材相同的範文,讓學生通過閱讀完成類似話題的寫作任務。
例如:《牛津高中英語》模塊1 Unit 3 Lo好ing Good,Feeling Good的寫作話題是保持健康。
筆者從英文報刊上選擇一篇有關如何科學合理地減肥、健身的報道,先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限時閱讀,然後提問學生:Which do you think is more important,lo好ing good or feeling good How would you keep fitWhy等。
學生通過模仿閱讀材料的結構進行寫作。
通過閱讀帶動寫作,由知識的輸入到知識的輸出,提高了學生表達的條理性和連貫性,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策略和技能。
四、培養學生用英語寫作的習慣「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如果僅僅掌握了寫作技巧,熟背了大量文章,不親自動手實踐還是不行的,沒有一成不變的文章讓照搬。
《英語課程標准》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因此,要遵循「一切為了運用」的原則,提倡和鼓勵學生親自實踐,動手寫作,用英語給親人、朋友、老師寫信,用英語寫日記,或用英語寫便條,寫留言簡訊,還可以用英語與老師談心或反映情況,或給老師寫每周情況報告或總結。
只有將所學內容適時地運用於實際生活,才能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❽ 如何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的論文
要堅持寫作前的指導,抄控制學生的漢語語言思維,發展英語語言思維。語言學習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模仿,而非隨心所欲地自由表達。教
師要加強寫作前的指導,可給出範文讓學生模仿,以熟悉其語篇結構。同時要控制其漢語語言思維,盡可能讓學生習慣英語語言思維,以便於學生學習和掌握地道、
正確的英語。
❾ 如何培養和提高小學生英語作文能力論文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要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小學語文教學要求在聽說讀寫訓練中培養學生的理解、表達、觀察和思維能力,其中表達能力是較為重要的一環。傳統的作文教學向來是「學生作文教師改」,學生的學習活動處於被動的地位,學生基本上是「奉命作文」,作完交給教師就了事。教師發下作文後,大多數學生僅是看看分數,並不重視教師的評語,學生缺乏積極性,忽視自己在學習上的主體性。要改變這種局面就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把批改這一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到整個作文活動中,樹立批改意識,培養寫作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徹底改變作文教學的被動局面,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如何在作文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因而本文僅就作文的修改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我們知道,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作者自己真實思想的表達,修改文章,實際上是修改思想。學生的作文老師改,免不了是一種越俎代庖的做法,是老師代替學生去想,代替學生去表達,不一定對學生有多少切實的幫助,也無法培養學生自批自改作文的能力。所以作為教師必須徹底解放思想,端正作文教學觀念,勇於創新,變教師為主的批改形式為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批改形式,讓學生真正成為批改作文的主人。這對學生主體性的確立,對學生主動接受作文並提高寫作能力是很重要的。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師改文,業至辛勤,苟學生弗曉其意,即功夫同與虛擲。養成自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看來,我們必須變教師單向批改為學生參與批改,把作文修改的自主權交給學生,使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下面就我培養小學生修改作文在實際教學中的做法。
一、明確自改意義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學生修改作文,不僅能促進「寫」,而且能讓他們在不斷品嘗成功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學習、勤於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習慣。要讓學生懂得,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唐代大詩人賈島關於「推」與「敲」的斟酌早已成為千古佳話。這說明了一篇好文章寫成後只有反復多次修改,才能使文章趨為完美。學生的作文也是如此,在反復修改的過程中能逐漸領悟文章作法,體驗成功愉悅。自改作文究其實質是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
二、激發自改興趣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的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因此,培養興趣,調動學生自改作文的情感因素,是培養學生自改能力的先決條件。
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消除其不敢改和不想改的心理,才能激發自改的興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首先介紹一些相關的成功人物及其事跡。如小時候不會寫文章,後來成名成家的前蘇聯作家托爾斯泰,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的由來:講古典巨著《紅樓夢》的「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同時也以歷年來修改得比較成功的學生作文為範例,培養學生「別人行,我也能行」的自信心。其次是利用多種形式的活動刺激學生的興趣。① 設立文章醫院,在徵得學生同意的前提下把一篇問題較具普遍性的文章貼在「文章醫院」欄上,讓全班同學「會診」,然後把修改意見集中到語文科代表那裡進行綜合,再貼出修改稿,隨後再到我這里拿我的修改稿貼上去,看看區別在哪裡。這樣一來,學生修改作文的熱情都被調動起來了,大家都想和老師比一比。② 要求學生統一配備印有修改過程的作文選,並適當加以引導,讓學生心中有底,有自己修改作文的沖動。③ 設立名家修改專欄,讓學生體會一篇文章在名家手裡是怎樣化腐朽為神奇的。④ 設立自改進步獎欄和優秀評改陳列欄,及時肯定和表彰學生。鼓舞學生自改的積極性。⑤ 指導學生把每學期經多次修改後比較好的作文用電腦編印成小冊子並加上一些富有詩意的名字,如《拾貝集》、《未名湖》、《處女地》等,然後在教室里展出,讓大家互相觀摩,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在作文修改中的主體性得到鞏固,熱情高漲。
三、授予自改方法
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就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注意學生自改方法的傳授和指導,使他們在自改中有所體會,有所收益,我在具體的操作時採用如下方法:
1、統一自改的符號。<蓮~山 課件>
小學語文第五冊教材中就明確規定了作文修改的基本符號:一是刪,二是補,三是調,四是換。要讓學生掌握教材中所學的每個修改符號的用法和意義,並在實踐中不斷強化、鞏固,達到人人會規范使用,從而提高閱讀修改的效率。
2、明確自改的步驟。
(1)對照要求進行修改。
現行教材的優點是每次作文只有一個具體要求。如《童年趣事》要求記童年的一件趣事,圍繞「童年是歡樂的、有趣的」這個中心,敘述要真實、具體。修改時就要看是否寫了一件事,是否體現了」趣」字。如若寫成了《童年小事》,《一件有意義的事》,或是寫了一詳一略兩件事,那就是離題了,要下大力氣加以矯正。如若對童年總體的回憶多於趣事的描寫,那就是結構不合理,則應該根據要求加以調整,注意詳略得當。《童年趣事》有沒有把令人發笑的情節(事情的經過)寫具體,把自己的言行、心理活動詳細地記敘下來。自改主要看是否突出「趣」字,是否圍繞「趣」字做足文章。
(2)針對內容進行修改。
審題正確了,結構合理了,主要看敘述的順序是否恰當,前後是否連貫,事情交代是否完整。要把不正確的觀點去掉,多餘的題材刪掉。如寫《做不倒翁》就要看是否按「洗蛋殼、裝泥丸、粘紙帽、畫五官」的順序敘述。如寫(燒不壞的手帕),自改時就要針對實驗演示的過程,重點檢查是否按「聞酒精--浸手帕--拎手帕--點手帕--看結果」的順序有重點地進行敘述。要防止只重過程,而忽略人物表情、心理活動的描寫。自改時要注重觀察與內心體驗的表達。
(3)圍繞詞句進行修改。
我們講推敲也好,潤色也罷,最終的落腳點是字詞句上的有效修改。《語文課程標准》提到:「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字詞句的修改主要培養學生的語感,解決語言文字最關鍵的問題。同樣可以分級修改,一是用詞要恰當,把錯別字或使用不恰當的詞語改正過來。二是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改正用錯的標點符號。三才是句子要通順,要改正病句,不合理修辭,句與句之間不協調關系等不通順的地方,並適當加以潤色。這是寫文章達到的最高境界,目的是培養學生養成精益求精的精神,堅持不懈的毅力。如寫一個人在緊張時的手的動作,是「放在桌上」還是「雙手絞在一起」還是「不由得扯住了衣襟」等,要根據當時狀況做出合理的判斷;如寫大老闆很神氣地把錢放在櫃台上,那麼應該用好動詞,「攤、排、飛、亮……」供學生仔細體會斟酌。如寫《精彩的拔河比賽》,獲勝後是否可以摒棄「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高興得跳了起來,高興地大聲歡呼……」這些常見的語句,改成「人家紛紛把本子捲起來當話筒,圍住了獲勝者」,或是來一段寓景於情的景物描寫烘托場面等等,引導學生在自改時要發揮主動性、創造性,這樣的修改才有價值。通過認真細致的逐句修改,努力使文章變得表達正確,語句通順,生動形象,這樣,修改的目的也達到了。
3、掌握自改的方法。
(1)誦讀法。
葉聖陶先生說:「寫完一篇東西,念幾遍對修改大有好處。」又說:「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作文寫好後,從頭到尾認真朗讀幾遍,邊讀邊思考推敲,想想自己的作文哪些意思寫得不明白,哪些內容寫得不具體,哪些語句寫得不恰當,進行必要的刪、增、改。
(2)請教法。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自己作文中的缺陷自己看不出,而別人卻容易發現。所以,可經常把自己寫好的文章拿給同學看,讀給朋友聽,發現問題互相研究,意見一致後動筆修改;一時不能統一的問題還可向老師請教。其他還如先增後刪法、分塊診斷法,比較法等都是能激發學生自改熱情的好方法。
學生學會了修改,對老師的評改則相應提高了要求,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在評改中得以體現。把作文修改的自主權交給學生並非為了減輕教師的批改負擔,更非放任自流,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起始的自改示範,改後講評,兩次評分,都須精心設計,耐心啟發,悉心指導。更要通過長期多樣的訓練,採用精批細改,精批粗改,面批面改,小組評改,學生分頭批改等形式。在評改練習中讓學生逐步養成邊讀邊修改的習慣,貫穿於整個作文教學中。
古人說:「三分貌七分扮。」我想只要我們堅持引導學生「三分文章七分改」,[蓮山課~件 ]就一定能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