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寫作練習,用英語介紹一下面前都不去過哪兒,並寫出翻譯最好是大連
英語大師們講解英語學習方法
--------------------------------------------------------------------------------
許國璋
* 學英語就要無法無天,要天不怕地不怕。
* 學外語,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只要多讀,多記,多講,多寫,自有水到渠成之日。
* 學習外語,從事語言學研究的人不要把自己圈在只讀洋文的狹小天地里,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國學基礎。
* 光學幾句乾巴巴的英文不行....不要總是把閱讀的目的放在提高英文上,閱讀首先是吸收知識,吸收知識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吸收了語言。
胡壯麟
* 我認為學好英語在一般情況下可用如下規則描述:「動因+興趣「---決心---持之以恆----見效。
* 既要珍惜課堂教學和老師指導的學習機會,也要抓住「習得」英語的機會,後者指學會自己主動聽廣播聽錄音,看電視看錄像,讀書報讀小說,與操英語者用口語和書面語交流。
* 模仿英美人的語音語調,但不必一味追求洋腔洋調,重點應放在發音正確,吐字清楚,表達自然。大膽張口,有時不免背誦,以至自說自話。
* 閱讀時對那些不影響全句全篇大意的新詞,多查詞典,了解其意義和用法。
* 做任何事都要掌握其規律,學英語也一樣,因此,看一兩部淺易的語法書何樂而不為?
王佐良
* 通過文化來學習語言,語言也會學得更好。
* 語言之有魅力,風格之值得研究,主要是因為後面有一個大的精神世界:但這兩者又必須藝術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語言表達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互相促進的。
* 文體,風格的研究是有實際用途的,它可以使我們更深入地觀察英語的性能,看到英語的長處,短處,以及我們在學習英語時應該特別注意或警惕的地方。因為英語一方面不難使用,一方面又在不小心或過分小心的使用者面前布滿了陷阱。
周珏良
* 對於翻譯的步驟我有以下看法;(1)。先逐字逐句譯出,不要少掉什麼東西,不避免某些翻譯腔。(2)。拋開原文,只看譯文,依原文風格(簡練,沉鬱,俏皮等)修改譯文文字。這時會發現好多問題,往往是上下文呼應聯系問題和整體風格問題。(3)。再對原文,看看走了意思沒有。(4)。放幾天甚至幾星期後再看。這時對原文的記憶已經模糊了。在上述第二階段修改文字時曾因為原文還大都記得,覺得還順當的許多地方,現在都通不過了,需要再修改文字。這時往往要加些字或減些字才能使意思清楚。經過這一次修改,一般說譯文就可以拿出去了。
* 要理解一國的文化就要讀些歷史,文學,包括詩和散文作品。我國古時兒童入私塾讀書,開始讀《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此外還要讀〈〈千家詩〉〉或〈〈唐詩三百首〉〉,也就是要蒙童及早地接觸我國傳統文化的意思。我們讀點英詩,目的與此類似。
何其莘
* 用英文思維是許多英語學習者都希望達到的一種境界,因為這是用英語流暢地表達思想的基礎。對於一個生活在非英語環境中的中國學生來說,要做到部分或全部用英文來思考確有很大難度,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從自己學習英語的經歷中,我體會到堅持大量閱讀是實現這一目標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 首先要選好難易程度適中的原文書籍:一般以每頁(大32開)不超過八個生詞為宜。其次是閱讀方法:要像讀中文小說那樣快速瀏覽,不默讀,不查字典,更不通過翻譯來理解原文的意思。遇見不認識的生詞,要根據上下文來推測。第三是要堅持天天都讀,而且要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完成的閱讀任務。只要堅持下去,幾個月,半年之後,肯定會看到成效。
胡文仲
* 學習英語無捷徑。要想學好英語只有大量實踐,多聽多讀多說多寫。不要被商業廣告所誤導。
* 對於初中級英語學習者我特別推薦英語簡易讀物,讀的材料要淺易,故事性要強,讀的速度盡可能快一些,讀的越多越好。這是學好英語屢試不爽的一個好辦法。
* 說英語一不要怕犯錯誤,二不要怕別人笑話。要爭取一切機會講英語,和外國人講,和同學講,和同事講,實在沒辦法的時候和自己講。例如,可以把自己想說的話錄下來,然後再放出來自己聽。
* 要多用詞典,多用英語詞典。如果讀詞典讀的津津有味,就說明學英語已經上路了。
* 英語具有較好的基礎以後,通讀(注意不是略讀或跳讀)一本淺易的英語語法書會使你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丁往道
* 要注重寫的練習。強調聽和說,聽,說領先,是對的;經常閱讀,大量閱讀,也是必要的。但對於排在「四會」末尾的「寫」,千萬不要認為它可有可無。「寫」在學英語的過程中有其特別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是寫一篇短文,就得思考內容和觀點,組織材料,安排層次,斟酌詞句,這是極好的鍛煉。而且寫對語言的正確性和表達的准確性的要求比口語要高些,因為可以考慮和修改。這對提高語言質量十分有益。
* 要關心中國文化。中國人都應關心中國文化,主修英語或別的外語的朋友們更要注意對中國文化的學習和鑽研,因為在外語上用很多時間,可能會忽略中國文化的學習,結果是對所學語言國家的情況和文化特點知道得多,而對中國的文化特點知道得反而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有很多寶貴的成份,我們應該珍視這份遺產,努力予以發揚光大。
張中載
* 學語言光聽不說,光讀不寫,是學不好的。現在,有不少學生只知戴著耳機聽英語,埋頭讀英語書,卻不開口朗讀,背誦名篇,名段,不開口練著說英語,也不動手做筆頭練習,寫英語文章。只有語言的「輸入」(通過聽,讀吸收語言),卻無語言的「輸出」(通過口頭和筆頭表達思想,應用學到的語言),是學不好語言的。
* 學語言同學文化分不開。通過語言學英語國家的文化,通過文化學語言要聽讀題材廣泛的書籍和文章(歷史,文學,傳記,科技,經濟,政治,軍事等),在提高語言水平的同時增長各種知識,並學到另一種文化的精華。
梅仁毅
* 要學好英語,就要對語言本身及語言所傳達的各種文化信息感興趣。當你讀到或聽到別人用簡潔的英語表達深奧的思想時,興奮不已,立即記住,這就表明你已對語言產生了興趣。沒有這種興趣,難以在語言學習中登堂入室。
* 學習英語從一開始就要重視語音,語調。發音,語調,重音,停頓,不求完美,但要基本正確。否則,將影響聽力及口語,從而是語言失去交流的功能。
* 簡易讀物對打好基礎極有用,要多讀。 一是數量要多,至少讀四十本。二是要重復讀,選出十至十五本,讀三遍,讀到許多問題印在腦子中。設想一下,別人能用一千五百到兩千詞彙寫出幾十本書來,如果我們能把這些表達方式掌握住,能夠表達多少內容
!
* 在基礎階段後期,或高年級,要努力背誦名篇,比如說,背50-100篇。無論從語言還是內容來說,這都是精華。背熟了,對了解西方文化,對研究文字的運用都有好處。
吳冰
* 學習外語和學習任何知識一樣,是不能投機取巧的。首先要有刻苦的精神和持之以恆的決心。
* 語言是有聲的,因此一開始就要把語音的基礎打好。發音正確,別人才能聽懂你的話,同時也便於你通過「聽」來學習新的知識。
* 我們常說的「英語基本功」包括聽、說、讀、寫這四個相關的方面,學習時要盡量平衡發展,如果其中一項過差,會從總體上影響外語水平的提高。如今僅電視一個渠道就有許多「聽」的節目,可「讀」的書更多。至於「說」和「寫」完全可以自己練習。沒有人對話,可以採用英語思維的辦法跟自己說。「寫」這可以通過記日記來提高,一天記一件事,可以寫「聽」到或「讀」到過的,這樣就復習了從「聽」和「讀」中獲取的語言知識。
* 學習外語「懂得了」不等於「掌握了」。如對中國人來說,理解she和he二字並不難,但用起來卻每每出錯,因此要常練、多練、反復練。
* 語言是與文化緊密聯系的,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即便能說英語,在交流中也難免產生誤解和其它困難。
* 學英語除了肯下功夫外,還要動腦筋總結英語特點,比較英語和漢語的「同」和「異」。看到了「同」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不過,需要注意學習和掌握的還是「異」的部分。
* 要想學好英語,得不怕麻煩勤查外國人為初學者編寫的單語詞典,因為使用雙語詞典時,大多數人常圖方便只看中文,而英語解釋不但更加准確,而且通過看英語解釋還能復習常用詞彙和表達法,可謂「一箭雙雕」。
陳琳
* 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外語是不可能「習得」的(但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必須盡量創造習得環境),只能「學得」。必須下艱苦的功夫。我一向主張要「背」。不僅兒童,成人更加要背。且看鄭板橋在《自敘》中所說:「人咸謂板橋讀書善記,不只非善記,乃善誦耳。板橋每讀一書,必千萬遍。舟中,馬上,被底,或當食忘匕著,或對客不聽其語,並自忘其所語,皆記書默誦也。書有弗記者乎?」一代大師尚且如此,何況我輩凡人,更何況他背的大概不是外語。
* 一般學習外語的,都知道有所謂「精讀」和「泛讀」。殊不知,在聽、說和寫這其他三「會」上,也都要作精和泛的工作。說的啰唆些:要有精聽和泛聽、精說和泛說、精寫和泛寫。精泛兩種功夫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學習語言,在讀、聽、說、寫四會中,固可因工作的需要而有所側重,但最好還是能全面掌握。英國16世紀思想家培根曾說:「讀書使人充實,交談使人機敏,寫記使人精確」(這里交談包括聽和說)。可以看出,學會讀、聽、說、寫一種語言,不僅是掌握語言能力以作為工具的問題,更加關繫到一個人素質的培養。
劉承沛
* 學英語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接觸了多少英語和什麼樣的英語。閱讀的語言材料最容易得到,因此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各種有用的書,好書。
* 朗讀和聽寫是學外語最有效的訓練方法,基礎階段必須堅持。千萬不能因為現行各種英語測試不考這兩項而放棄。
* 不要小看世界名著的英文簡寫本。基礎階段讀它三,四十本才會體會到學英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及早學會用英-英詞典。這是因為英漢詞典多半不解釋詞義,只給對等詞,而兩種語言的詞彙並不是可以完全對等的。
危東亞
* 學習英語,就是要學習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呂叔湘先生說過,英語是英語,漢語是漢語。這個提法相當尖銳,意思是告誡中國學生,要分清英語與漢語的表達方式,不要把二者混同起來。林語堂先生也一再強調過英文的表現法,並饒有風趣的說,在英文里只有「花聞香」,沒有「花香」。
* 改革開放以來,學習英語的人越來越多,學習的客觀條件也在不斷改善。但是,學習的人在主觀上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不夠自覺注意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結果自己所掌握的英語質量不高,或可說毛病不少。
* 大家都說要學「地道」的英語。所謂地道英語就是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從這個角度看來,地道英語並不是什麼玄遠的東西,在我們日常接觸的英語里就有,在許多課文里就有,在不少錄音里就有,就等我們去發現,去學習。
* 然而,要發現和學到地道英語,也就是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不是一下就做得到的。首先,要學會分辨什麼是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英語作為一門外國語,其中必然有許多難點和特點。這些難點和特點理應受到重視,但是說來奇怪,中
國學生往往忽略過去,不予重視。
* 這個現象主要是由於缺乏正確指導。正確指導可以來自兩方面:一是教師,二是參考書籍。對廣大自學英語的人來說,藉助參考書籍尤其重要。參考書籍,如詞典、語法書、用法書以及講作文修辭的書,都會告訴我們在學習和使用英語時應當注意什麼。我們如果把從參考書籍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聽說讀寫實踐中去,常作英漢對比,日積月累,最終就不但能辨別出而且能掌握住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
高厚坤
* 一般人查詞典為了弄懂詞的意義,而有些人卻把字典當作有趣、消閑的讀物。據多位作者所述,錢鍾書先生就是這樣一位讀者。他把重的拿不動的大辭典挨著字母逐條細讀;他在漫長的旅途上手捧一本別人認為「索然寡味」的英文字典,怡然自得的讀了一個月;他在去英國的輪船上以約翰遜博士的《英文詞典》伴隨,深得其中的樂趣,自稱趣味之深,有不足外人道者。我想如果我們有這種精神鑽研一本英文詞典,我們在許多方面都會有很大的長進。
* 林語堂曾眷戀《簡明牛津辭典》和《袖珍牛津辭典》,稱之為「枕中秘」。他認為這兩本詞典對詞的取捨是根據讀者的需要,同時又把詞當做活的材料,舉出實例,十分有用。其實,隨著辭典編撰學的發展,幾十年來好的英文詞典層出不窮,尤以供母語為非英語的讀者用的學習詞典(learner's dictionary)不斷出現為最。例如《牛津高級現代英語詞典》、《朗文當代英語詞典》、《錢伯斯大眾英語學習詞典》、《柯林斯精選英語詞典》等等---釋義深入淺出(「朗文」釋義所用詞彙約2,000個),例證精當深度,語法簡明扼要,辨析饒有情趣。對英語學習者來說,其實用性已超出了林語堂的枕中秘。你不妨取其一二當作讀物,讀到不忍釋卷。,甚至須臾不可離,那麼語言也就學到手了。其中「柯林斯」最淺近,「牛津」、「朗文」有雙解本。
熊德倪
* 學習英語(或任何一門外語)沒有任何捷徑可徒,老想找捷徑的人是永遠學不好的,要想學好必須定下心來打一場持久戰。
* 不要忙於「對口」(學專業英語)。如果基礎沒有打好,甚至英語還沒有入門想學好專業英語是絕對不可能的。
* 我總喜歡把學習英語比作一場圍攻戰。被圍攻的是你腦子里的母語,攻打這個堡壘的是英語大軍。你指揮軍隊攻破一道又一道防線,直至拿下你頭腦中這個頑強堡壘---母語。
* 學英語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方法,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有大量的實踐,都必須在聽說讀寫方面下苦功夫。
* 要從閱讀中學到好的,地道的英語,我們不防讀細一點甚至對好的句子、段落加以背誦。但閱讀不應該只限於寫一些漂亮句子,更重要的是得到知識,不僅是專業知識,而且是廣泛的人文知識,這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所在。
* 在50年代初我提出要「read for information.」因為當時材料少得可憐。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廣闊的閱讀天地,因此我提出要「read for pleasure.」當你達到這個境界,你會發現你的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再也不會為「如何學好英語」這個問題而苦惱。
秦秀白
* 好學生都不是在課堂上由老師「教」出來,而是靠老師在課堂內外「導」出來的。就學習英語而言,不要把「寶」都押在課堂教學上,而要靠自學。We live in and by language.要學會在生活中學英語。生活的范圍有多大,你的英語學習天地就有多麼寬廣。誠然,你周圍的語言環境是漢語,但你完全可以自己創造虛擬的「英語世界」。常問問自己:這層意思或這個事物用英語該怎麼表達?在這種場合或情景下,「老外」會說些什麼話?帶著這類問題去讀書,去請教他人,就能「立竿見影」。有了這種意識,你就會發現:你走到哪裡都可以學英語,一輩子都在學英語。
* 要讀大量的英文小說。就英語學習而言,一部英文小說其實就是英語建構的一個「虛擬世界」。那裡有人,有人的心靈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揭示,有人與自然、與社會的沖突和調和。走進一部英文小說,你實際上就已經「生活」在一個「英語世界」里了,還愁沒有東西可學?經典作品要讀,寫得好的當代通俗小說也要讀,因為後者的語言更新鮮,更有時代感。
陶潔
* 學習英語跟做任何學問一樣,沒有捷徑可走,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 學習英語首先要打好基礎。從語音語調做起,多聽錄音多模仿,一定會有收益。學習語言有一個積累過程,在聽、說、寫、讀四項基本技能中,閱讀是關鍵。應該大量閱讀簡寫本文學名著和其他簡易讀物,培養對英語的感性認識,了解英語社會的文化背景知識。如果把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或詩歌或名篇背下來,那對以後寫地道的英語會有很大的好處。
* 學習英語是為了使用。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要想方設法使用自己學到的東西。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英語復述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和用英語寫日記。這兩種辦法可以促使我們在閱讀時有意識的尋找我們想用的語言素材和表達方式,而長期堅持的結果會提高我們理解原文的能力和用英語正確表達思想的能力。
黃源深
* 大量閱讀對英語學習至關重要,沒有大量閱讀很難學好英語。現今學生的一個通病是閱讀量太小,拘泥於短文章上的「精耕細作」,產生不了語感,因而口筆語都缺少外國味。多讀文學作品和外國報刊不失為一劑良葯。
* 寫作最能使人感到英語學習上的不足,最能提高對語言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好的作文是(學生)寫出來的,不是(老師)改出來的,多寫才能出文章。寫作在開始時往往是苦事,一不堅持就會放棄,因而需要毅力。寫作應輔以大量閱讀,寫作中出現的錯誤能通過閱讀自我糾正。
* 英美人都反對背字典,因而對說本族語的人來說,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大量的閱讀足以使英語詞彙得到多次重復,直到被掌握。而我國的英語學習者情況就不同了,生活在漢語語言環境里,英語的閱讀量往往不足,難以在自然的語境中通過重復掌握該掌握的全部詞彙。因此中國學生的詞彙量往往偏小, 對聽、說、讀、寫造成很大障礙。我主張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如大三學生)不妨背一背詞典,細水長流,不要貪多,貴在堅持。背的同時要不忘閱讀,使背過的詞彙在閱讀中得以鞏固。掌握的詞彙一多,學習者便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㈡ 高分請教英語達人--滿意給300分
這句話三年前我曾經無數次問過別人,而現在我已經通過了雅思6.5分,口語7分,我是完全自學的,從來沒有報過班. 可以推薦一下我學習的一部分資料. (按照我的學習順序)
1. 先把初中和高中的課本又復習了一遍.(從簡單的開始,不然會因為困難失去學習興趣) (剛開始連初中的英語都聽不懂,能看懂,這說明聽得太少,缺乏語感)=====方法:多聽,多讀.
2.賴世雄的中級英語和高級英語.(初級的太簡單沒有必要學,中級裡面語法講解很多,是台灣的賴世雄的老師和一個老外講的,非常幽默,文章短小而精悍,一篇對話,一篇敘述性文章,有助於寫作和口語的雙重練習,高級的等你把中級的過完,根據你的需要可以參考學習,裡面生詞比較多,句子結構也長.) (看書店買本書,裡面帶MP3或磁帶,或去網上下載MP3就行)
3.新概念2,3冊強烈推薦作為聽寫教材,他念文章的時候,你可以聽一句寫一句,如果第一遍聽寫不完全,可以再放一遍,這樣效果非常好.
4.走遍美國我聽了好幾遍,可以練習你的聽美語的語感,能學到比較地到的美式英語.
5.下載一個新東方背單詞軟體,裡面從小學到大學的教程的單詞都有,還有各種四、六詞彙和出國的詞彙,可以根據你的興趣以學習和游戲的形式來背單詞,效果比較好。 但我個人很少背單詞,我強烈推薦在文章中不斷總結和學習單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6.朗讀可以用新2或新3,還有賴世雄的教材.
7.下載一下skype軟體上面好多外國人,你可以選擇你想聊天的對象和國籍,或者找一個英語QQ群,剛開始從英語打字跟人家交流,慢慢地就可以說了.(口語練習)
8.另外有些網站有雙語新聞,你可以打開每天看幾篇.(閱讀練習)
9.我還聽到很多VOA或新聞聽力的東西,總之網上聽力資源非常多,你只要想聽到處都是.(聽力練習)
10.每天用英語寫日記,剛開始哪怕只有幾句或寫得很爛,堅持下去結合著你所學的語法和句子結構,堅持下來,你會有驚人的發現.(寫作練習)
9.必要有的工具: 金山詞霸,裡面有一個屏幕取詞功能,如果你瀏覽英語網頁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詞,只需要把滑鼠放到單詞上,它就會顯示英語的發音及音標,以及關於這個單詞的詳細講解.
MP3在上下班途中,或者做運動的時候,都可以聽,學英語沒有捷徑,誰下的功夫大,誰就進步得快.
手提電腦,攜帶方便,學英語必備(本人花了1600元買了一個二手的,已經用了三年了.)
希望你能以享受的態度來學習英語.
enjoy your life and enjoy your english.
㈢ 怎樣學習英語作文(要英語的加上翻譯)
Learning English just like learning any other language, is hard work so we should spend time practicing using English. Besides, we should 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review what is learned regularly, prepare each lesson carefully before class, do our homework carefully, good sentences and recite them and attend English debbates and speech contests. What's more, be patient and confident. Don't be shy and 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We must understand that mistakes are unavoidable. So be patient with your mistakes and try to awoid them other time. I believe" practice makes perfect". If we study hard, we will learn English well.學習英語就象學其他語言一樣需要努力。因此我們應該花時間練習使用英語。而且我們應該上課認真聽講、經常復習學過的內容、課前認真預習、認真做作業、抄寫好的句子並背誦、參加英語討論和演講比賽。除此之外,要耐心有信心。不要靦腆、害怕犯錯誤。我們應該知道:錯誤是避免不了的。因此要耐心對待錯誤,避免下次再犯。我相信「實踐出真知」。如果我們努力學習,我們會學好英語的。
自己的創作,希望對你有借鑒
㈣ 呂叔湘的人物介紹
呂叔湘(1904-1998),江蘇省丹陽市人,原名呂湘,字叔湘,中年以後以字行。先後入私塾、丹陽白雲街高級小學、常州省立第五中學。 1922(18歲)至1926年在國立東南大學主修西洋文學,其間曾借讀於北京大學。畢業後在多校任中學教員,主要教授英語。1927年與程玉振結婚。1935年7月考取江蘇省久任教室公費留學並於1936年2月赴英國留學,先後在牛津大學人類學系、倫敦大學學習。1938年回國後任雲南大學文史系副教授,後又任成都華西協和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1940年)、成都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1942)。抗戰勝利後全家隨金陵大學遷回南京(1946),1948底離開金陵大學到開明書店。1950年2月,呂叔湘應聘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52年起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語言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1978年至1985年任《中國語文》雜志主編,1980年至1985年任中國語言學會會長。1980年起為美國語言學會榮譽會員。1987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94年4月被聘為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是第三至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法制委員會委員,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1983年5月拿出多年積蓄的6萬元,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語言學家獎金的基金。呂叔湘先生是我國語言學界的一代宗師,70多年以來一直孜孜不倦地從事語言教學和語言研究,涉及一般語言學、漢語研究、文字改革、語文教學、寫作和文風、詞典編纂、古籍整理等廣泛的領域。
㈤ 關於英語的學習問題
英語大師們講解英語學習方法
許國璋
* 學英語就要無法無天,要天不怕地不怕。
* 學外語,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只要多讀,多記,多講,多寫,自有水到渠成之日。
* 學習外語,從事語言學研究的人不要把自己圈在只讀洋文的狹小天地里,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國學基礎。
* 光學幾句乾巴巴的英文不行....不要總是把閱讀的目的放在提高英文上,閱讀首先是吸收知識,吸收知識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吸收了語言。
胡壯麟
* 我認為學好英語在一般情況下可用如下規則描述:「動因+興趣「---決心---持之以恆----見效。
* 既要珍惜課堂教學和老師指導的學習機會,也要抓住「習得」英語的機會,後者指學會自己主動聽廣播聽錄音,看電視看錄像,讀書報讀小說,與操英語者用口語和書面語交流。
* 模仿英美人的語音語調,但不必一味追求洋腔洋調,重點應放在發音正確,吐字清楚,表達自然。大膽張口,有時不免背誦,以至自說自話。
* 閱讀時對那些不影響全句全篇大意的新詞,多查詞典,了解其意義和用法。
* 做任何事都要掌握其規律,學英語也一樣,因此,看一兩部淺易的語法書何樂而不為?
王佐良
* 通過文化來學習語言,語言也會學得更好。
* 語言之有魅力,風格之值得研究,主要是因為後面有一個大的精神世界:但這兩者又必須藝術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語言表達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互相促進的。
* 文體,風格的研究是有實際用途的,它可以使我們更深入地觀察英語的性能,看到英語的長處,短處,以及我們在學習英語時應該特別注意或警惕的地方。因為英語一方面不難使用,一方面又在不小心或過分小心的使用者面前布滿了陷阱。
周珏良
* 對於翻譯的步驟我有以下看法;(1)。先逐字逐句譯出,不要少掉什麼東西,不避免某些翻譯腔。(2)。拋開原文,只看譯文,依原文風格(簡練,沉鬱,俏皮等)修改譯文文字。這時會發現好多問題,往往是上下文呼應聯系問題和整體風格問題。(3)。再對原文,看看走了意思沒有。(4)。放幾天甚至幾星期後再看。這時對原文的記憶已經模糊了。在上述第二階段修改文字時曾因為原文還大都記得,覺得還順當的許多地方,現在都通不過了,需要再修改文字。這時往往要加些字或減些字才能使意思清楚。經過這一次修改,一般說譯文就可以拿出去了。
* 要理解一國的文化就要讀些歷史,文學,包括詩和散文作品。我國古時兒童入私塾讀書,開始讀《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此外還要讀〈〈千家詩〉〉或〈〈唐詩三百首〉〉,也就是要蒙童及早地接觸我國傳統文化的意思。我們讀點英詩,目的與此類似。
何其莘
* 用英文思維是許多英語學習者都希望達到的一種境界,因為這是用英語流暢地表達思想的基礎。對於一個生活在非英語環境中的中國學生來說,要做到部分或全部用英文來思考確有很大難度,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從自己學習英語的經歷中,我體會到堅持大量閱讀是實現這一目標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 首先要選好難易程度適中的原文書籍:一般以每頁(大32開)不超過八個生詞為宜。其次是閱讀方法:要像讀中文小說那樣快速瀏覽,不默讀,不查字典,更不通過翻譯來理解原文的意思。遇見不認識的生詞,要根據上下文來推測。第三是要堅持天天都讀,而且要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完成的閱讀任務。只要堅持下去,幾個月,半年之後,肯定會看到成效。
胡文仲
* 學習英語無捷徑。要想學好英語只有大量實踐,多聽多讀多說多寫。不要被商業廣告所誤導。
* 對於初中級英語學習者我特別推薦英語簡易讀物,讀的材料要淺易,故事性要強,讀的速度盡可能快一些,讀的越多越好。這是學好英語屢試不爽的一個好辦法。
* 說英語一不要怕犯錯誤,二不要怕別人笑話。要爭取一切機會講英語,和外國人講,和同學講,和同事講,實在沒辦法的時候和自己講。例如,可以把自己想說的話錄下來,然後再放出來自己聽。
* 要多用詞典,多用英語詞典。如果讀詞典讀的津津有味,就說明學英語已經上路了。
* 英語具有較好的基礎以後,通讀(注意不是略讀或跳讀)一本淺易的英語語法書會使你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丁往道
* 要注重寫的練習。強調聽和說,聽,說領先,是對的;經常閱讀,大量閱讀,也是必要的。但對於排在「四會」末尾的「寫」,千萬不要認為它可有可無。「寫」在學英語的過程中有其特別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是寫一篇短文,就得思考內容和觀點,組織材料,安排層次,斟酌詞句,這是極好的鍛煉。而且寫對語言的正確性和表達的准確性的要求比口語要高些,因為可以考慮和修改。這對提高語言質量十分有益。
* 要關心中國文化。中國人都應關心中國文化,主修英語或別的外語的朋友們更要注意對中國文化的學習和鑽研,因為在外語上用很多時間,可能會忽略中國文化的學習,結果是對所學語言國家的情況和文化特點知道得多,而對中國的文化特點知道得反而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有很多寶貴的成份,我們應該珍視這份遺產,努力予以發揚光大。
張中載
* 學語言光聽不說,光讀不寫,是學不好的。現在,有不少學生只知戴著耳機聽英語,埋頭讀英語書,卻不開口朗讀,背誦名篇,名段,不開口練著說英語,也不動手做筆頭練習,寫英語文章。只有語言的「輸入」(通過聽,讀吸收語言),卻無語言的「輸出」(通過口頭和筆頭表達思想,應用學到的語言),是學不好語言的。
* 學語言同學文化分不開。通過語言學英語國家的文化,通過文化學語言要聽讀題材廣泛的書籍和文章(歷史,文學,傳記,科技,經濟,政治,軍事等),在提高語言水平的同時增長各種知識,並學到另一種文化的精華。
梅仁毅
* 要學好英語,就要對語言本身及語言所傳達的各種文化信息感興趣。當你讀到或聽到別人用簡潔的英語表達深奧的思想時,興奮不已,立即記住,這就表明你已對語言產生了興趣。沒有這種興趣,難以在語言學習中登堂入室。
* 學習英語從一開始就要重視語音,語調。發音,語調,重音,停頓,不求完美,但要基本正確。否則,將影響聽力及口語,從而是語言失去交流的功能。
* 簡易讀物對打好基礎極有用,要多讀。 一是數量要多,至少讀四十本。二是要重復讀,選出十至十五本,讀三遍,讀到許多問題印在腦子中。設想一下,別人能用一千五百到兩千詞彙寫出幾十本書來,如果我們能把這些表達方式掌握住,能夠表達多少內容
!
* 在基礎階段後期,或高年級,要努力背誦名篇,比如說,背50-100篇。無論從語言還是內容來說,這都是精華。背熟了,對了解西方文化,對研究文字的運用都有好處。
吳冰
* 學習外語和學習任何知識一樣,是不能投機取巧的。首先要有刻苦的精神和持之以恆的決心。
* 語言是有聲的,因此一開始就要把語音的基礎打好。發音正確,別人才能聽懂你的話,同時也便於你通過「聽」來學習新的知識。
* 我們常說的「英語基本功」包括聽、說、讀、寫這四個相關的方面,學習時要盡量平衡發展,如果其中一項過差,會從總體上影響外語水平的提高。如今僅電視一個渠道就有許多「聽」的節目,可「讀」的書更多。至於「說」和「寫」完全可以自己練習。沒有人對話,可以採用英語思維的辦法跟自己說。「寫」這可以通過記日記來提高,一天記一件事,可以寫「聽」到或「讀」到過的,這樣就復習了從「聽」和「讀」中獲取的語言知識。
* 學習外語「懂得了」不等於「掌握了」。如對中國人來說,理解she和he二字並不難,但用起來卻每每出錯,因此要常練、多練、反復練。
* 語言是與文化緊密聯系的,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即便能說英語,在交流中也難免產生誤解和其它困難。
* 學英語除了肯下功夫外,還要動腦筋總結英語特點,比較英語和漢語的「同」和「異」。看到了「同」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不過,需要注意學習和掌握的還是「異」的部分。
* 要想學好英語,得不怕麻煩勤查外國人為初學者編寫的單語詞典,因為使用雙語詞典時,大多數人常圖方便只看中文,而英語解釋不但更加准確,而且通過看英語解釋還能復習常用詞彙和表達法,可謂「一箭雙雕」。
陳琳
* 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外語是不可能「習得」的(但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必須盡量創造習得環境),只能「學得」。必須下艱苦的功夫。我一向主張要「背」。不僅兒童,成人更加要背。且看鄭板橋在《自敘》中所說:「人咸謂板橋讀書善記,不只非善記,乃善誦耳。板橋每讀一書,必千萬遍。舟中,馬上,被底,或當食忘匕著,或對客不聽其語,並自忘其所語,皆記書默誦也。書有弗記者乎?」一代大師尚且如此,何況我輩凡人,更何況他背的大概不是外語。
* 一般學習外語的,都知道有所謂「精讀」和「泛讀」。殊不知,在聽、說和寫這其他三「會」上,也都要作精和泛的工作。說的啰唆些:要有精聽和泛聽、精說和泛說、精寫和泛寫。精泛兩種功夫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學習語言,在讀、聽、說、寫四會中,固可因工作的需要而有所側重,但最好還是能全面掌握。英國16世紀思想家培根曾說:「讀書使人充實,交談使人機敏,寫記使人精確」(這里交談包括聽和說)。可以看出,學會讀、聽、說、寫一種語言,不僅是掌握語言能力以作為工具的問題,更加關繫到一個人素質的培養。
劉承沛
* 學英語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接觸了多少英語和什麼樣的英語。閱讀的語言材料最容易得到,因此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各種有用的書,好書。
* 朗讀和聽寫是學外語最有效的訓練方法,基礎階段必須堅持。千萬不能因為現行各種英語測試不考這兩項而放棄。
* 不要小看世界名著的英文簡寫本。基礎階段讀它三,四十本才會體會到學英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及早學會用英-英詞典。這是因為英漢詞典多半不解釋詞義,只給對等詞,而兩種語言的詞彙並不是可以完全對等的。
危東亞
* 學習英語,就是要學習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呂叔湘先生說過,英語是英語,漢語是漢語。這個提法相當尖銳,意思是告誡中國學生,要分清英語與漢語的表達方式,不要把二者混同起來。林語堂先生也一再強調過英文的表現法,並饒有風趣的說,在英文里只有「花聞香」,沒有「花香」。
* 改革開放以來,學習英語的人越來越多,學習的客觀條件也在不斷改善。但是,學習的人在主觀上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不夠自覺注意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結果自己所掌握的英語質量不高,或可說毛病不少。
* 大家都說要學「地道」的英語。所謂地道英語就是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從這個角度看來,地道英語並不是什麼玄遠的東西,在我們日常接觸的英語里就有,在許多課文里就有,在不少錄音里就有,就等我們去發現,去學習。
* 然而,要發現和學到地道英語,也就是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不是一下就做得到的。首先,要學會分辨什麼是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英語作為一門外國語,其中必然有許多難點和特點。這些難點和特點理應受到重視,但是說來奇怪,中
國學生往往忽略過去,不予重視。
* 這個現象主要是由於缺乏正確指導。正確指導可以來自兩方面:一是教師,二是參考書籍。對廣大自學英語的人來說,藉助參考書籍尤其重要。參考書籍,如詞典、語法書、用法書以及講作文修辭的書,都會告訴我們在學習和使用英語時應當注意什麼。我們如果把從參考書籍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聽說讀寫實踐中去,常作英漢對比,日積月累,最終就不但能辨別出而且能掌握住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
高厚坤
* 一般人查詞典為了弄懂詞的意義,而有些人卻把字典當作有趣、消閑的讀物。據多位作者所述,錢鍾書先生就是這樣一位讀者。他把重的拿不動的大辭典挨著字母逐條細讀;他在漫長的旅途上手捧一本別人認為「索然寡味」的英文字典,怡然自得的讀了一個月;他在去英國的輪船上以約翰遜博士的《英文詞典》伴隨,深得其中的樂趣,自稱趣味之深,有不足外人道者。我想如果我們有這種精神鑽研一本英文詞典,我們在許多方面都會有很大的長進。
* 林語堂曾眷戀《簡明牛津辭典》和《袖珍牛津辭典》,稱之為「枕中秘」。他認為這兩本詞典對詞的取捨是根據讀者的需要,同時又把詞當做活的材料,舉出實例,十分有用。其實,隨著辭典編撰學的發展,幾十年來好的英文詞典層出不窮,尤以供母語為非英語的讀者用的學習詞典(learner's dictionary)不斷出現為最。例如《牛津高級現代英語詞典》、《朗文當代英語詞典》、《錢伯斯大眾英語學習詞典》、《柯林斯精選英語詞典》等等---釋義深入淺出(「朗文」釋義所用詞彙約2,000個),例證精當深度,語法簡明扼要,辨析饒有情趣。對英語學習者來說,其實用性已超出了林語堂的枕中秘。你不妨取其一二當作讀物,讀到不忍釋卷。,甚至須臾不可離,那麼語言也就學到手了。其中「柯林斯」最淺近,「牛津」、「朗文」有雙解本。
熊德倪
* 學習英語(或任何一門外語)沒有任何捷徑可徒,老想找捷徑的人是永遠學不好的,要想學好必須定下心來打一場持久戰。
* 不要忙於「對口」(學專業英語)。如果基礎沒有打好,甚至英語還沒有入門想學好專業英語是絕對不可能的。
* 我總喜歡把學習英語比作一場圍攻戰。被圍攻的是你腦子里的母語,攻打這個堡壘的是英語大軍。你指揮軍隊攻破一道又一道防線,直至拿下你頭腦中這個頑強堡壘---母語。
* 學英語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方法,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有大量的實踐,都必須在聽說讀寫方面下苦功夫。
* 要從閱讀中學到好的,地道的英語,我們不防讀細一點甚至對好的句子、段落加以背誦。但閱讀不應該只限於寫一些漂亮句子,更重要的是得到知識,不僅是專業知識,而且是廣泛的人文知識,這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所在。
* 在50年代初我提出要「read for information.」因為當時材料少得可憐。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廣闊的閱讀天地,因此我提出要「read for pleasure.」當你達到這個境界,你會發現你的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再也不會為「如何學好英語」這個問題而苦惱。
秦秀白
* 好學生都不是在課堂上由老師「教」出來,而是靠老師在課堂內外「導」出來的。就學習英語而言,不要把「寶」都押在課堂教學上,而要靠自學。We live in and by language.要學會在生活中學英語。生活的范圍有多大,你的英語學習天地就有多麼寬廣。誠然,你周圍的語言環境是漢語,但你完全可以自己創造虛擬的「英語世界」。常問問自己:這層意思或這個事物用英語該怎麼表達?在這種場合或情景下,「老外」會說些什麼話?帶著這類問題去讀書,去請教他人,就能「立竿見影」。有了這種意識,你就會發現:你走到哪裡都可以學英語,一輩子都在學英語。
* 要讀大量的英文小說。就英語學習而言,一部英文小說其實就是英語建構的一個「虛擬世界」。那裡有人,有人的心靈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揭示,有人與自然、與社會的沖突和調和。走進一部英文小說,你實際上就已經「生活」在一個「英語世界」里了,還愁沒有東西可學?經典作品要讀,寫得好的當代通俗小說也要讀,因為後者的語言更新鮮,更有時代感。
陶潔
* 學習英語跟做任何學問一樣,沒有捷徑可走,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 學習英語首先要打好基礎。從語音語調做起,多聽錄音多模仿,一定會有收益。學習語言有一個積累過程,在聽、說、寫、讀四項基本技能中,閱讀是關鍵。應該大量閱讀簡寫本文學名著和其他簡易讀物,培養對英語的感性認識,了解英語社會的文化背景知識。如果把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或詩歌或名篇背下來,那對以後寫地道的英語會有很大的好處。
* 學習英語是為了使用。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要想方設法使用自己學到的東西。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英語復述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和用英語寫日記。這兩種辦法可以促使我們在閱讀時有意識的尋找我們想用的語言素材和表達方式,而長期堅持的結果會提高我們理解原文的能力和用英語正確表達思想的能力。
黃源深
* 大量閱讀對英語學習至關重要,沒有大量閱讀很難學好英語。現今學生的一個通病是閱讀量太小,拘泥於短文章上的「精耕細作」,產生不了語感,因而口筆語都缺少外國味。多讀文學作品和外國報刊不失為一劑良葯。
* 寫作最能使人感到英語學習上的不足,最能提高對語言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好的作文是(學生)寫出來的,不是(老師)改出來的,多寫才能出文章。寫作在開始時往往是苦事,一不堅持就會放棄,因而需要毅力。寫作應輔以大量閱讀,寫作中出現的錯誤能通過閱讀自我糾正。
* 英美人都反對背字典,因而對說本族語的人來說,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大量的閱讀足以使英語詞彙得到多次重復,直到被掌握。而我國的英語學習者情況就不同了,生活在漢語語言環境里,英語的閱讀量往往不足,難以在自然的語境中通過重復掌握該掌握的全部詞彙。因此中國學生的詞彙量往往偏小, 對聽、說、讀、寫造成很大障礙。我主張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如大三學生)不妨背一背詞典,細水長流,不要貪多,貴在堅持。背的同時要不忘閱讀,使背過的詞彙在閱讀中得以鞏固。掌握的詞彙一多,學習者便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㈥ 英語作文 關於 學生經常每天都有作業嗎
鼓勵為主。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要留心學生的進步,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在評語中應該指出來,給予肯定的贊揚。有時優點並不容易發現,甚至要教師帶著放大鏡去看。即使是對學生習作中的不足之處,也應該用一種商量 式的評語。如:「這個詞是不是可以換一個?」「這句話太長了,用標點把它們分開行嗎?」等。而要盡量避免一些判決書式的冷冰冰的評語。如:「語句不同,條理不清,中心不明確」等。會挫傷孩子的寫作積極性和自信心。要盡可能讓學生從老師的評語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和閃光點,一此來增強學生的能力感和成就感,讓他們感到自己能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表揚鼓勵決不是盲目的吹捧、廉價的 贊揚,而是事實求是,恰如其分,同時也不排斥滿腔熱情地指正。例如有這樣一多評語:「你的文章如春雷般喚醒沉睡的大地,為新的一天增添新綠……」很有詩意,也很美,但對小學生來講,太深奧了,不懂其中蘊含的真正意思。
古人雲:「數子十過,不如獎其一長。」把握好鼓勵為主的原則,寫好評語,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成功和樂趣。
評有所指。這里的「所指」,即是要有真對性,要有的的放矢,而不要千篇一腔,翻來覆去老是那麼幾句套話、空話。
呂叔湘先生曾談到他讀小學時一位語文老師批改作文的一位語文老師批改作文的一個特點,「就是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批改重點。有人錯別字多,就著重批他的錯別字;有人說話羅嗦,就著重批他的羅嗦;有人說話不照前顧後,就著重批他的失於照應。因此往往同一種錯誤,在這個同學的本子上隨手改掉,評語中並不提什麼,在那個同學的本子上就要先批一通再動筆改。當然,著重點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缺點克服了,另一件事又提到日程上來了。
這段話給我們這樣的啟示:小學生初學習作,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毛病,我們不能從文學的高度去要求同時們,也不可能指望一次評語能解決所有問題,而應因文而異,有所針對,有所側重,各個擊破,最終取得寫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㈦ 推薦一本好的英語辭典。
高中可以買《朗文當代英語高級英語辭典》也可以買《外研社英漢多功能詞典》
㈧ 請問:學好英語的最好辦法幫忙總結一下
學好英語
沒有好最好辦法
只送你一個字「勤」
最好辦法就是
鑽進去
背單詞
狂聽,狂說,不怕丟人。
逮住老外硬侃。
別人說你丑,你就厚著臉皮接著說。說到別人服你。
㈨ 英漢省略差異對學生英語寫作的影響
一、引言省略是任一語言的普遍現象,它遵循語言中的經濟原則,即指人們在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過程中盡量使用較少的,省力的語言單位,從而以較少的力量來傳達較多的信息。由於英漢兩種語言在文化傳統,認知習慣,修辭方式等方面具有相當的差異,所以他們在省略的頻率,成分方面也有著很大的不同。漢語的省略現象可以出現在各種語體中,相比較,英語的省略就比較受限,主要出現在口語中,而在書面語體中卻很少使用省略。此外,漢語的省略成分是全方位的,可以是主語,賓語,謂語,也可以是介詞,連接詞等等,而且省略是徹底的,正如程雨民所說在漢語中,所有成分都是可以省略的。而英語中可以省略的成分就要局限的多,而且即便是省略,也伴隨著形式上的一些標記,即省略了某些成分總留下一些結構上的形式標記,表示它省略後句子仍合乎語法(蔡基剛,2003)。
二、英漢省略差異原因
(一)漢語是注重主題的語言,而英語是注重主謂結構的語言注重主題的漢語句子中的主語大多可以被看做是話題,謂語的作用是對主語話題進行說明,敘述,評論。正如呂叔湘說,中國人習慣把他心中認為最重要的一個詞提出來做句子的主語,然後把其餘的部分按照原來的次序說出來做句子的謂語。這樣當一個話題(往往由主語充當)出來,後面的句子對它進行說明論述時,省略討論對象就很正常了,而且,由於句子體現的是主題和評述關系,就沒有了主語和謂語在時態,數和意義上的限制,使得省略更為方便。
例如:他真是個語言天才,精通五門外語,還會講數十種方言。由於整個句子圍繞他展開,在後兩句前都省略了主語他。省略後不僅沒有不連貫的感覺,反而使表達顯得更為簡潔,緊湊。
同漢語不同,英語是主謂結構的語言。英語傳統語法對句子的定義是:一個含有主語和謂語的語言單位,一個句子必須由一個邏輯主語和一個邏輯謂語組成才能夠表達一個思想。因此,主語和謂語在句子中缺一不可。
(二)漢語是強調意合關系的語言,而英語是強調形合關系的語言
漢語作為一種強調意合關系的語言它的句子主要是依靠語境和語義的本身來表達其邏輯關系的。讀者可以廣泛的利用語境和自己的社會知識來推斷所省略的內容。例如:
他有個學生,(學生)在政府工作,(我們)已經通知過(學生)了,(學生)明天就趕到。這段話每一句都暗自變換主語,但意思卻很清楚。在注重意合關系的漢語中,往往為了使句子流動,連貫,可以拋棄形式上的束縛,省略一切無關緊要的成分,包括不影響意義的主語,賓語,關聯詞,虛詞等。
同漢語相對比,英語作為強調形合的語言,意義的表達不僅需要通過詞語和句子意義本身,而且需要通過語言形態的變化和語言形式手段的使用。因此,語言形式對於句子的組織和意義是至關重要的。簡單地講,重形合的英語在句子層面上是指句子成分由連接詞連在一起的句法關系,在超句子層次,是指句與句之間依靠連接詞語而連句成段,因此各個分句間的聯系大多是通過連接詞(包括並列連詞和從屬連詞)或者關系詞(包括關系代詞,關系副詞,連接代詞和連接副詞)直接表現出來。
(三)省略差異對寫作的影響
筆者在寫作教學中將學生的一些常見語言錯誤進行歸類後發現這些錯誤看似是由於語法知識欠缺所致,實際上多少都是由於英漢省略的差異所造成的語言負遷移所致。例如:
1.串句錯誤。這類錯誤看似是標點符號的誤用,實際上多是由於強調意合的漢語為了使語言簡潔流暢常省略關聯詞,從而導致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出錯。例如::他說的很慢,聲音洪亮,教室里的每個人都能清楚地聽到。學生的表達是:He speak slowly, hisvoice is loud,everyone in the classroom can hear clearly. 由於漢語表達中省略了表示結果的連接詞,所以恰當的表達應該是:He speaks slowly and his voice is so loud that it can be heard clearly by everyone inthe classroom.
2.主語缺失。這類錯誤主要是由於漢語表達中動作的施動者經常可以被省略所致。例如: 我的作業終於寫完了。該句中省略了施動者我,所以會造成學生如下的表達:My homework hasfinally finished.再如:我們的教室能坐100個學生。學生表達成:Ourclassroom can sit 100 students.
3.主謂不一致。如上分析,主謂結構的英語強調主謂一致,而主題結構的漢語體現的是主題和評述關系,對此沒有限制。所以學生寫作中往往忽視主謂一致的重要性。例如: I tore back homebecause my family was(were) waiting for me.
4.垂懸錯誤。強調意合的漢語中主語常可以省去,而英語中如要省略主語,則缺失主語的謂語動詞的邏輯主語一定要與主句的主語保持一致。這一差異往往造成學生英文表達的錯誤,例如: Onseeing the photo, things in my high school all came back to my memory. 再如:At the age of four, my mother began to taught me to playthe piano.
英漢省略差異對學生英文表達的影響不僅存在句子層面,而且在超句子層面的段落及篇章上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在這里由於篇幅的限制不再舉例說明。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英漢省略差異實質是思維差異的結果,思維差異是外語學習中的一大障礙,它輕則造成笑話,重則造成交際失敗,因此如何盡量減少它對英文寫作的影響是寫作教師應當考慮的問題。筆者建議:1. 教師可在教學中適當的介紹一些二語習得理論,如語言遷移理論,使學生正面積極得看待自己所犯的錯誤,同時搜集學生寫作中的此類表達,進行英漢對比分析,並分析造成負遷移的原因,加以修改。以此幫助學生有意識的克服漢語思維的影響,減少錯誤的發生。2. 保證學生大量的語言輸入。寫作和閱讀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閱讀保證足夠的語言輸入是幫助學生克服漢語思維的影響和提高寫作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增加外語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生活在操母語的人當中,而僅次於這種途徑的就是大量閱讀。大量的閱讀不僅能幫助學生拓寬寫作內容,而且能幫助學生熟悉英語的表達,結構,時態,數,詞等,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英語思維的能力。3. 在教學中引入英漢寫作修辭對比的教學,讓學生從理論上對英語和漢語文章在宏觀的結構布局和微觀的遣詞造句上的異同有所了解,定會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有所幫助。
㈩ 怎樣提高英語成績
怎樣提高英語成績?最簡單的方法當然就是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多做習題,成績專自然就上去。但是學屬習英語只抓著成績可不行,重要的還是提升英語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