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語論文寫作具體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學方法論由教來學方法指導源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2. 更新英語寫作教學的理念
更新英語寫作教學的理念,還是要腳踏實地認真的去符合學生們的一些寫作習慣比較好
3. 「以生為本」的英語合作式寫作教學概念,理論依據是什麼。
以生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就是要把學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所以我們要以學生為本,就要在備課時
4. 英語課程教學論論文類型有哪些
(一)主題的寫法[2]
畢業論文只能有一個主題(不能是幾塊工作拼湊在一起),這個主題要具體到問題的基層(即此問題基本再也無法向更低的層次細分為子問題),而不是問題所屬的領域,更不是問題所在的學科,換言之,研究的主題切忌過大。因為涉及的問題范圍太廣,很難在一本碩士學位論文中完全研究透徹。通常,碩士學位論文應針對某學科領域中的一個具體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並得出有價值的研究結論。
(二)題目的寫法
畢業論文題目應簡明扼要地反映論文工作的主要內容,切忌籠統。由於別人要通過你論文題目中的關鍵詞來檢索你的論文,所以用語精確是非常重要的。論文題目應該是對研究對象的精確具體的描述,這種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研究結論,因此,我們的論文題目不僅應告訴讀者這本論文研究了什麼問題,更要告訴讀者這個研究得出的結論。
(三)摘要的寫法
畢業論文的摘要,是對論文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會根據摘要檢索一篇碩士學位論文,因此摘要應包括:對問題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對使用的方法和研究過程進行的簡要介紹、對研究結論的簡要概括等內容。摘要應具有獨立性、自明性,應是一篇完整的論文。
(四)引言的寫法
一篇畢業論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幾個部分:1、問題的提出;2、選題背景及意義;3、文獻綜述;4、研究方法;5、論文結構安排。
問題的提出:講清所研究的問題「是什麼」.
選題背景及意義:講清為什麼選擇這個題目來研究,即闡述該研究對學科發展的貢獻、對國計民生的理論與現實意義等。
文獻綜述:對本研究主題范圍內的文獻進行詳盡的綜合述評,「述」的同時一定要有「評」,指出現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講出自己的改進思路。
研究方法:講清論文所使用的科學研究方法。
論文結構安排:介紹本論文的寫作結構安排。
「第2章,第3章,……,結論前的一章」的寫法是論文作者的研究內容,不能將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區分地摻和進來。已經在引言的文獻綜述部分講過的內容,這里不需要再重復。
(五)結論的寫法
結論是對論文主要研究結果、論點的提煉與概括,應准確、簡明,完整,有條理,使人看後就能全面了解論文的意義、目的和工作內容。主要闡述自己的創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學術領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同時,要嚴格區分自己取得的成果與導師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5. 以生為本」的英語合作式寫作教學概念,理論依據是什麼。
到後面的文章還是挺難的,有很多生詞. 你如果英語基礎不是很好的話,就從第那我建議你看看新概念句典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你可以到當當網上買到
6. 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教學理論與實踐主要學習英語教學理論知識和實踐,就業主要是從事教學。但是英版語是一個很籠統的權學科,只要你喜歡,作T字形人才,可以選擇其他的擇業方向。如果你要考研,如果不是很想從事教育,建議你靠其他方向,因為現在碩士學歷已經很難進大學了。另外,可以考慮商務英語,同聲傳譯等方向,這些放些因為招生人數較少,有屬於熱點,就業面較廣,而且可以進大學教相關的方向。
7. 英語的教學模式有哪些
英語教學法有很多, 從事英語教學者最好讀一些有關語言教學的英文原文書, 會對你的工作有很大幫助的~
推薦書目:
1.《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3nd ed.) 》, Diane Larsen-Freeman
2.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4rd ed.) 》, H. Douglas Brown
3.《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Richards Jack C. and Rogers Theodore S.
以下再提供你幾個目前常見的教學法, 希望對你有幫助~
◎ 傳統語言教學法 :文法翻譯法、直接教學法、聽說教學法與認知教學法。
1.文法翻譯法 (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
@產生背景及教學理念:
文法翻譯法大約衍生於一七八0年代(Stem, 1983)。一九二0年代到五0年代的拉丁文文法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訓練學生有研讀拉丁文及希臘文文學典籍的能力。其次為增進對第一語言的深入瞭解。第三為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強學生對較難教材的學習能力。教學著重於對文法規則的解說與字匯的學習與記憶。
@ 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閱讀的材料主要是取自於文學著作,為文法翻譯者編著的書籍,內容的主要特色是每課課文之前有單字表文後有長篇的文法解析,練習的份量不多。
2.直接教學法 (The Direct Method)
@產生背景及教學理念:
直接教學法約萌芽於十八世紀末期 (Stem, 1983)。鑒於文法翻譯法著重於熟記文法規則,無法習得交談能力以及兒童對第一語言習得的經驗而提倡。這個教學法在一九六0年代中期頗具勢力,又稱為『常識法』(common sense method)。強調在有意義的語言學習環境以畫圖、示範及表演等方式施教,提供以學習語言為主的密集式語言訓練。
@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標的語言(target language)教學使學生完全投入在學習第二語言的情境中。
@優點:
這種教學方法注重於培養並建立學生交談的能力,而不是對文法規則及結構的死背強記。
@ 缺點:
由於師資的遴選必須是能流利地使用第二語言的本國人或是外國人。所以,師資的來源可能較有困難。另外,由於這種教學多半以畫圖、示範及表演的學習活動來進行, 所以,比較適合年幼,培養初級與中級語言能力的學習者,而較不適用於年紀較大、高中及大學階段的學習者。
3. 聽說教學法 (Audio-lingual Approach)
@產生背景及教學理念:
聽說教學法基本上是承襲一九二0/三0年代的學習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廣被採用。它的教學理念是建構在行為學派的刺激反應及制約的學習理論。這種語言學習活動的目標在於使學生的外語能力達到以說該語言為母語的水準。
@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教學課程採用編序學習(programmed learning)的編輯方式,依序著重對話及練習的熟記,句型練習及由句型來闡釋文法結構。教材基本上分三部份:對話、換句練習及應用活動。學習語法結構重於單字,文法解析很少甚至不提及。
由老師講,或播放錄音帶給學生聽,學生反覆地練習發音、單字及片語以加強記憶,是一種教師本位的教學。
4.認知教學法 (Cognitive Approach)
@產生背景及教學理念:
一九五0年代是聽說教學法的全盛時期,然而,認知心理學家認為行為學派的理論並不適用於人類。認知教學法的教學理念是以認知心理學 (cognitive psychology) 及衍生變形語法 (generative-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為依歸。心智的功能在於處理有創造性、有規則轄制 (rule-governed) 的語言。
@教學目標
使學習者發揮語言的真實才能 (language competence),以便有好的臨場表現 (language performance)。
@教師職責
認清學生既有的背景知識 (background knowledge) 或知識庫 (knowledge base/bank),並善加利用,使學習者連貫與學習范圍相關的知識,使整個學習語言的過程具有意義。教師協助學生獲取、整理以及儲存知識。上課重於瞭解,教師使學習者意識到他們正在學習的內容,教師並且能提出全新的結構與概念使學習者瞭解語言的功能型態及關系。
@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教材的編寫必須由深到淺都有。課程與篇章著重有意義的學習與練習及應用討論。每一個語言技能與課程密切地配合,除非有必要,盡量少討論文法。
◎ 近代語言教學法及模式
近代語言教學方法及模式包括:諮詢學習/社區語言學習教學法、全身反應法、密集教學課程、建議教程教學法、同化模式教學、功能/觀念性教學、自然教學法、語言純熟度教學法、監督模式教學、瞭解教學法、溝通實力教學、潛移默化教學法及發問教學法。
1. 諮詢學習/群體語言學習教學法 (Counseling-Learning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CL/CLL)
@產生背景及教學理念:
柯藍(C. A. Curran)氏在一九五五年所提出,旨在消弭學習環境中,團體所帶給個人的焦慮、競爭及沖突。
@教學目標
發展完整的個人學習過程與建立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互信關系,使學生安心、用心、專心、有上進心地增進記憶力及辨別力。
@教師職責
充當學生的顧問,隨時提供協助。在入門階段,學生可用母語自由交談,教師提供翻譯上的協助,以鍛鍊學生敢講的膽量及自信。
@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教材依難易程度分為五個階段,前三個階段為入門,後兩個階段為高階。
2. 全身反應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3.自然教學法
@產生背景及教學理念:
一九七七年由特瑞爾氏 (T. D. Terrell) 提出,其理論與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柯拉申氏 (Stephen D. Krashen) 所提出的『第二語言習得』的假設不謀而合。(參看 2.9 監督模式教學)
教學理念有五個原則:一、以語言溝通能力為目標。二、理解先於發言。三、容許學生依程度發言。四、教師強調『習得』的活動,而非『學習』的活動。五、將課堂活動的情感因素減至最低。
@教師職責
教師要求學生注重語言的意義,而非句型及結構。教師強調內容重於傳達資訊,瞭解輸入訊息。讓學生依程度發言,由簡單到繁復,由字串到整句。要求學生在發言前先瞭解語言。教師負責營造出使學生樂於與教師及同學相互交談的課堂氣氛。
@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由於這種教學法重視『習得』活動,因此,教師將提供大量可以理解的語料輸入,要求作作業不得使用口語,學生在寫作的同時准備演講稿。學生在學習到資料後再發言,對話練習少。強調『學習』與『習得』的不同,不強調性向的影響,減少第一語言的干擾。
4. 潛移默化教學法 (Silent Way)
@產生背景及教學理念:
因為兒童和成人對於語言的認知有很大的差異,導致兒童在學習第一語言和成人學習第二語言不盡相同。葛特諾氏 (C. Gattegno) 鑒於自然教學法不適用於成人學習第二語言,於是在 1983 年提出著重心智灌輸、控制嚴謹的人工方法教學。這種教學方法的基本理念是:教師不幹預或誤導學生進入旁軌,使學生有多種方法可以學習自由地創作簡單的語言。認定學習是為了預備學習者學習新內容的心理准備,目的在於運用已知的背景知識,不包含模仿練習及教師的干預。學習活動重於教學本身。
@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教學過程中將會用到三種工具:1. 顏色棒。2. 掛圖/表。3. 教學桿。將單字寫在圖表上,用桿子指出正確的詞,另外用不同顏色的棒子代表不同的句型及其結構。
@教師職責:
教師可以完全掌握教學內容,學生可以自由運用他們心智知覺的能力。教師不提供正確的答案,堅持學生自己檢討功課,不替他們改正,淺清他們被糾正的心理壓力。
8. 關於英語教學法的論文,哪些方面好寫
第一層次:理論層次的,即研究英語教學法、英語教育學理論、教學大綱、教材、教學方法等。此外,在教學法流派上,影響比較深遠的有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聽說法(Audio—Lingual Method)、認知法(Cognitive Approach)、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還有其他的教學法流派,如直接法(Direct Method)、靜默法(Silent Way)、暗示法(Suggestopedia)、領悟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社團語言學習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活動法(Activity Method)等等,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就這些外語教學法流派進行分析研究。 如《國內英語教學法研究的方向與趨勢》 《英語教學法研究流派評述》 《國外外語教學改革趨勢──語言與內容相結合》等。這個層次的論文研究方法主要是通過大量的文獻研究進行。 第二層次:從理論到實踐,即在一個重要的教學法理論指導下,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進行研究。 如《非智力因素開發與中學英語教學》、 《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英語視聽說教學研究》、 《跨文化交際與中學英語教學》、 《「輸入假設」和「情感過濾假設」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 《語言習得規律與英語教學》 《論交際法語言教學在高中階段的應用》等。 第三層次:實踐教學研究。英語教學法的實踐研究包括方方面面,具體可以有:閱讀教學、聽力教學、口語教學、語音教學、寫作教學、語法教學、詞彙教學、教師備課、課堂管理、測試等等方面。 《互聯網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形成性評價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學生探究性的英語學習方式》 《學生英語思維、表達能力提高的途徑》 《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計算機輔助英語閱讀的研究》等等。 各位同學可以從以上層次中選擇自己的論文方向,以上列出的題目僅供參考。
9. 新課標倡導的寫作教學策略有哪些
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以下簡稱《新課標》)[1]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筆者通過觀察和調查發現,不少高中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缺乏有效的寫作教學策略,往往在高考復習沖刺階段以練代講,突擊進行寫作訓練,有的教師讓學生被動地背誦一些英語範文以代替寫作教學。這些做法顯然違背了《新課標》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不利於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因此,筆者認為,深入地研究有效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科學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寫作技巧和寫作能力已成為高中英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貫徹和落實《新課標》的教學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要研究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技巧,並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活經驗,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對生活的體驗和實踐活動,通過積極主動嘗試寫作,大膽與他人交流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促進他們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最終形成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一、結合詞彙教學強化英語基本句型訓練
英語文章的寫作離不開基本句型、固定搭配和習慣用語等。這些都需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的過程中日積月累。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加強英語基本句型訓練,讓學生能夠正確運用基本時態和語態,熟記一些常用的固定片語和習慣搭配。特別是在日常詞彙教學中,要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教學原則,通過詞彙教學培養學生使用基本句型的能力,為開展寫作教學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英語的聽、說、讀、寫四種技能是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說的能力依賴於聽的能力,又有助於寫作能力的培養。聽是理解和吸收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聽和讀屬於輸入(input),只有達到足夠量的輸入,才能保證學生具有較好的說和寫的輸出(output)[2]。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只有足量的輸入才會有高質量的輸出。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要注重通過聽力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讓學生聽懂聽力材料的基礎上,讓他們根據聽力材料進行討論或復述,或者把聽到的內容改寫成短文。這樣做可以讓學生不斷積累語言材料,掌握多樣化的英語表達方法。
由於寫作是口頭表達的文字記錄,所以具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必然有利於寫作能力的形成。因此,在進行聽說(Listening and Speaking)課堂教學活動時,我們除了讓學生聽錄音、進行對話和表演之外,還可要求學生把對話改寫成短文或復述對話的內容,既可培養學生的掌握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又可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三、開展泛讀教學,培養英語閱讀能力和寫作技巧
閱讀為寫作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和各種題材的範例,通過篇章結構的分析,有助於使學生了解英語文章的篇章結構和各種文體的寫作特點,增進對寫作要領和寫作方法的了解。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回答提出的問題,不僅深化了的文章內涵,而且鍛煉了學生使用英語遣詞造句的那裡,促進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的提升。閱讀教學在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的同時,增強了學生學習外語的自信心,促進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我們在鼓勵學生進行大量閱讀的同時,還可以要求學生背誦一些文中的名言警句和精彩的段落,以便在寫作時模仿或引用。大量閱讀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擴大詞彙量、加強學生的語感,對掌握英語寫作技巧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圖式理論(schema theory)」認為,任何一篇英語材料都包括三種圖式[3]:語言圖式(Linguistic Schema),形式圖式(Formal Schema)和內容圖式(Content Schema)。讀者的閱讀能力是由這三種圖式來決定的。語言圖式是指讀者對原文語言的掌握程度包括詞彙、語法和習慣用法等方面的語言知識;內容圖式是指讀者對文章涉及的有關事物、事件內容的知識圖式,如購物的圖式,慶祝國慶節的圖式,有關美國歷史的圖式等;而形式圖式則指讀者對閱讀材料的體裁和篇章結構的熟悉程度,包括關於英語不同文體如記敘文,詩歌、戲劇、說明文和議論文等不同文體在結構、語言上的差異等。大量的閱讀必然有助於建立和強化學生的「形式圖式」,使學生逐步了解英語文體的基本結構特點和寫作技巧。
四、利用精讀教學分析文章脈絡結構,強化不同英語文體的寫作特點
文章是信息的載體,文體是這個載體的組織形式,是對信息的組織和布局模式。利用精讀教學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可以幫助學生熟悉英語的常見文體的寫作特點,歸納各種英語文體的結構類型和特徵,幫助學生逐步構建和強化「形式圖式」,把握記敘文(narrative)、說明文(expositive)議論文(argumentative)、新聞報導(news report)等體裁的結構特點,使學生掌握必備的英語寫作常識和技巧。
五、結合教材內容,創造性地設計寫作任務,系統地訓練學生的寫作技能
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編寫的高中英語教材(SEFC)在每個單元有一篇與單元話題相關的寫作任務,我們可以用作每周一篇的作文練習題目。同時,我們還創造性地設計一些話題新穎的、學生感興趣的寫作題目,讓學生情緒飽滿地主動去練習寫作。例如:高一第一單元的話題是Good friends,我布置給學生的寫作題目是My Best Friend,要學生寫完作文後,互相交換,閱讀他人的作品。這樣不僅調動學生了的練習寫作的興趣,還倡導學生以體驗和交流的方式相互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和人生態度。再如:高二上第9單元的話題是Saving the earth,在結束本單元學習時,我布置了三個半開放性的寫作題目,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一個寫:
(1)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is faced a lot of problems with the environment…
(2)The city of Zhengzhou lies at the crossing of China, which is famous as a commercial center and green city. But in my view the environment…
(3)As a native of Zhengzhou, I am concerned about the environment here very much. I have thought of a plan to make our city more beautiful…
這樣學生可以站國家環保局局長、市長、市民的不同角度去談論環境問題,而且人人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
當我校團委組織全校學生觀看了中央電視台舉辦的《200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節目後,我及時地為學生編寫了一個寫作練習題:「結合觀看中央電視台舉辦的《200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節目,請你用英語寫出自己對洪戰輝的事跡真實體會。」
這樣的作文練習題目時代感非常強,能夠調動學生的寫作慾望,讓學生思維處於活躍的狀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讓他們使用學過的語言表達思想充分體現出《新課標》所倡導的「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六、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
優質高效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是英語作文教學創新探索的物質前提。我們在布置作文題目後,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寫完作文。然後,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把部分學生的優秀作品展示給大家一起欣賞,同時指出學生作品中的優點和缺點。我們還可把老師寫的作文展示給學生,讓他們通過比較發現找自己寫作方面的不足之處。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合理使用大大提高了英語作文教學的課堂效率。
七、注重發揮積極情感態度對學生英語學習的激勵作用
人類語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促進人際交往,人際交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情感態度。情感態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語言進行表達和傳遞。由於感情態度與語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在很多方面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語言學習,對外語學習的影響則更加明顯。積極向上的情感、活潑開朗的個性有助於學生積極參加語言學習活動,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強烈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勇於實踐精神有利於學生提高學習效果;堅強的意志和較強烈的自信心有助於學生克服外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4]。作為中學生,他們的天性是願意表現自己,善於表現自己。因此,我們要善於抓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年齡特點進行教學,鼓勵學生書寫出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抒發生命中的感動的音符。學生在仲秋之夜集體賞月活動、假期回故鄉的旅途、一次春天的踏青、親人的去世等等都成為他們抒懷的話題,通過英語寫作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成功,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對英語學科的學習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最終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