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徵,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水平和特點,主要以辨析、分類、概括、推斷、分析等方式呈現。這些思維品質都可以通過英語學科教學來提升,而閱讀則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活動的設計來引發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思維,引導學生辨析、概括文本信息,建構新的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判斷各種思想觀點,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促使學生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從而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的能力。
縱觀現今的英語閱讀教學,雖注重以任務為載體,以活動為依託,課堂已從沉悶走向了活力,但是經過理性觀察與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在熱鬧的課堂背後,大多數老師還是把閱讀教學的視野局限於「淺閱讀」狀態,沒能引領學生走進深度閱讀,不能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如果教師設計的閱讀活動思維含量過低,學生長期處於「思辨缺席」的閱讀課堂中,其思維必定會受到抑制,尤其是學生的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很難得到有效訓練。
LQ閱讀表演教學法
為了推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重點的教學改革,引進北美閱讀教學法,90年代開始美國汲全國人力財力通過研究閱讀的過程打造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課內外通過大量全面泛讀的方式汲取知識,專業教師通過用精讀的方式完成課標,並通過完成任務單布置的任務、動手探究、演講等方式引導學生能夠深度高品質自主學習的一種個性化教學法。
LQ教育結合中國學生學習狀況,汲取教育心理學和腦科學的成長規律,並針對中國教學重課本,不重視閱讀、動手實踐、拓展教學。重聽、寫,輕說、讀,導致中國孩子欠缺表達、實踐創新、批判性思維的特點。也考慮到北美教學過程中,教師配合過程中訓練環節缺失、訓練強度不夠,造成K12階段學習成績堪憂,創造性地提出了著重開發聽說讀寫問創演七大能力環節的閱讀表演教學法,並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再分配了教學載體和資源,標准化了課件和教學環節,融合了中西課程和文化,打造了學習和教學自主學習環境,把方法環節、內容和學具的銜接融合,打造了能夠自主學習的聽說課程、讀寫課程、形式多樣的問創演課堂,更完美的實施七大能力訓練的教學方法。除了標准化的聽說讀寫基礎性教學課程設計,還添加了個性化問創演拓展性教學課程設計。
讀中活動,訓練思維
讀中活動是核心部分,是閱讀教學的輸入和理解環節,在該環節,教師需要巧設活動,引導學生使用有效的閱讀技巧,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入理解。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文本的內容及語言特點,靈活設置任務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尤其是學生的邏輯性思維。
借用思維導圖設計教學活動
在這張思維導圖中,所填的信息不僅僅只限於文本規定的范圍之內,還給思維導圖增添了若干空白信息條,以引發學生展開更多的信息聯結,激發發散思維,保證了思維的流暢性和獨特性。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活動
從培養思維角度看,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同時,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語言進行個性化表達,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使所學內容變得條理化,這是語言學習中的遷移運用,同時這一活動也達到了助人為樂的道德情感的積極遷移。
閱讀後活動形式多樣,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閱讀篇章的特點出發,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思維特點,准確把握學生思維的維度和節奏。在讀後環節緊扣閱讀主題,搭建各種必要的支架,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篇章主題,引起思考,激起表達慾望,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和互相交流。
以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為宗旨的閱讀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鍛煉學生的思考方式;不是向學生解釋什麼是對的或是錯的,而是把「對、錯」交給學生,並協助他們獨立做出判斷。有效的活動是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腳手架,在教學活動思維的指引下,學生能夠有序進行文本解讀和思維訓練,達成理解文本、拓展內涵、發展思維的閱讀教學目標,逐步提升自我思維品質。
『貳』 英語寫作思維方式有幾個重要特徵
英語寫作思維方式有幾個重要特徵
:
1
、「我」字當頭
英美文化強調個人。而儒家文化強調他人。「我」字當頭就是以我、我們、你、你們、他、
他們,
這些行為的執行者為重心和中心展開表達。
強調主語,
強調動作的執行者。
英語強調
動作。
漢語強調狀態。
英語常把行為者和動作放在句首。
漢語常把狀語放在重要地方。
例如:
I found my bike lost when I walked out of the Shengli wovie theater after watching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yes-terday
afternoon.(
昨天下午在勝利電影院看完《卧
虎藏龍》出來時,我發現我的自行車不見了。
)
當然用另一種方法表達也可以。
Yesterday
afternoon when I walked out of the Shengli movie theater after watching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I found my bike lost.
但是比起前者來略顯頭重腳輕。又例如:
Many
recently
opened
summer
resorts
around
Beijing
are
filled
with
pleasure-seeking
natives
of
Beijing.(
北京附近新開放的夏季旅遊點到處都是北京人。
)
比較
Many
natives
of
Beijing
are
enjoying
themselves
in
the
recently
opened
summer
resorts
around
the
city.
這一句將動作執行者置於句首,這種表達方式更符合英語習慣。
2
、直截了當
英美文化突出坦率,
特別是在英語中更是這樣。
中國文化推崇含蓄。
英語句子和英語修辭傾
向直截了當的表達。
漢語句子和漢語修傾向含蓄婉轉的表達。
例如:
If
you
want
to
get
more
help from me, I would be glad to do my best for you.(
如果你希望從我這兒獲得更多
的幫助,我將願意幫忙。
) If you need more help, just let me know.
這二句話反映了
英語思維的簡練和直截了當。
另外,
大部分英語句子使用動作的主動時態。
中國學生喜歡作
動作的被動時態。例如:
The sone of Youth was written by her.(
《青春之歌》是她寫
的。
)
比較
She wrote The Song of Youth.
當然如果是屬於交際場合中的禮節,英美人在
用詞上比中國人更顯含蓄。例如,如果要表達「你要買點兒什麼?」(What do you want
to
buy?)
這樣的中文思想,英美人會說:
What can I do for you?
或者
Can I help you?
又
例如,用中式思維表達下面的思想:
A: Do you think I should buy a car?(
你認為我該
買輛汽車嗎?) B: You』d better not buy it now.(你現好現在別買。
)
比較英美人飛慣
用的表達方漢表示同樣的思想:
A:
Do
you
think
I
should
buy
a
car?
B:
I
would
not
buy
it at this moment.(
目前你最好別買。直譯是:如果我是你,我就不買。
)
3
、事件表達的具體性
本文中「事件」這個詞泛指所有實在的物體,通俗一點兒可以理解為「內容」。它與「過
程」相輔相成並緊密相連。
「過程」也就是事物發展的方法,
也可能理解為「形式」。
事件
表達的具體性是指句子中的句詞,或者句子要表達的事物具體、准確,
不能含糊其辭,
讓讀
者去猜。例如:
The good painting competition drew crowds of students.
這里的
good
和
students
就屬於用詞不準確,不具體。「好」和「壞」也非常籠統和抽象,在英語句子
中應盡量少使用。如果你
the threedays well-organized painting compertition
就很具
體,
給讀者一個清晰具體的信息。
同樣,
student
可分為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first
to
fifth
graderw),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sixth
to
eighth
graders),
high
school
students(ninth to twelfth graders), college students(freshman, sophomore, junior
and
senior),
graate
students(master
students,
Ph.
D.
students,
or
first-year/second-year graate students, etc.)
。除非在前面已經提到,否則第一次
出現應該具體表達所指的人。
同樣,
「a
good
wife」就遠不如「a
diligent
and
considerate
『叄』 如何有效地提高英語寫作的邏輯思維
我們先來看看文章的評判標准。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這幾個標准來衡量一篇文章的優劣:詞彙的豐富與准確性,語法的准確性,文章的連貫與流暢度,觀點是否清晰扣題,論證是否嚴謹有力。對大部分人來說,詞彙和語法並不是最大的問題,多閱讀多練習,假以時日,總可以慢慢掌握。實際上,在英文寫作中最讓人頭疼的往往是後面幾項:觀點的提出以及論證,文字的銜接和耦合。
文章要做到連貫流暢,觀點清晰,論證有力,僅僅靠背單詞和學語法是不夠的,因為它還涉及到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邏輯思維能力。寫作活動是一種嚴密而有序的邏輯思維過程。很多作文中出現的表達混亂,層次不清等問題,往往是寫作時邏輯思維混亂導致的。還沒想清楚就下筆,寫出來的東西自然不會清晰到哪裡去。
那我們應該要怎樣做,才能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寫出清晰嚴謹的文章呢? 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注意句子以及段落的邏輯關系
之前一直有這樣的說法「英語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語言」,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英語在遣詞造句上是遵循嚴密的的邏輯形式的:用詞上要求人稱、數、格的一致;句子有嚴謹的主謂結構,多用關聯詞語,重視形式的對應和顯性銜接。而在語篇中多突出主題句,直線式地展開段落。
對於寫作來說,一篇好的文章要遵循句子和句子之間,段落和段落之間的銜
接和連貫。一篇好文章並不是句子的機械堆砌,而是一個有機整體,句子和句子之間是存在嚴謹的邏輯關系的。舉個例子,下面是一篇常見的說明文段落:
AIDS seems to follow a pattern of recognizable being exposed to the virus, the AIDS patients tends to complain of a fever, sore throat, sore muscles,and seems to be a dormant period ,which can last for three years or after this period, more serious symptoms begin to emerge.
仔細閱讀之後會發現,文章中的句子之間在邏輯上環環相扣,每一個都不可或缺。如果句子之間的銜接沒做好,寫出來的文章可能會是這樣的:
Every summer, I go to traveling with my family or my best friends. When the new term comes, I will surprisingly find my oral English is much improved. So I firmly believe book is not only the source of knowledge.
上面的句子雖然沒有語法問題,但讀起來感覺卻很奇怪,為什麼?因為句子與句子之間並沒有一個很好的邏輯關系:"go to traveling with my family" 與後面的"my oral English is much improved" 並沒有必然聯系,邏輯上講不通。
除了句子的銜接外,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銜接也非常重要。這一點在經濟學人等外刊文章上體現得很好,比如這篇文章The weaker sex , 段落的結構非常清晰,開頭都有主題句來引領全段,而且段落與段落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關系。 What can be done? Part of the solution lies in a change in cultural attitudes.
Policymakers also need to lend a hand, because foolish laws are making the problem worse.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scrapping foolish policies is retooling the ecational system, which was designed in an age when most men worked with their muscles.
More generally, schools need to become more boy-friendly.
從上面可以看到,要寫出邏輯清晰的文章,我們要特別注意句子以及段落的銜接和連貫。這就要求我們要用好連接詞以及語義承接。
在寫作中常見的連接詞有"because, as, while, if, however, therefore, although, similarly, consequently, nevertheless "等,它們屬於「明連接」。 語義承接則是通過上下文之間的承接關系來自然行文,比如通過指示代詞、人稱代詞等對前一句中出現過的內容進行指代,或者對前一句話中出現的關鍵詞進行轉述,解釋,從而形成自然的承接關系。語義承接屬於「暗承接」。
下面這篇雅思 9 分作文片段就很好地體現了連接詞以及語義承接的效果(仔細體會加黑以及帶下劃線的單詞,感受一下連接詞的效果)。
I tend to agree that young children can be negatively affected by too much time spent on the computer partly because sitting in front of a screen for too long can be damaging to both the eyes and the physical posture The main concern is about the type of computer activities that attract
often electronic games that tend to be very intense and rather usually the "hero" too much exposure can encourage children to be self-centred and insensitive to others. 上面的作文片段中,"This" 用來指代"I tend to agree..." 一整句的內容,連接詞"because"用來連接從句說明原因,"regardless of" 後面連接名詞性從句做進一步說明。"These"用來指代上一句中出現的 "computer activities",用定冠詞"the"修飾的"player" 和 "game" 則與上一句呼應,指代游戲中的玩家和游戲。
由此可以看出,通過用好連接詞以及語義承接的方式,我們可以將句子甚至段落有機聯系起來,使之符合邏輯。
事實上,銜接和連貫性(Coherence and Cohesion)一直是雅思寫作中的一個重要評分標准,雅思官方也給出了一個指導視頻:
IELTS Writing 雅思寫作連貫性
『肆』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英語教學的目復的是培養和發展學生制的英語素質。英語素質就是學生運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人的語言能力以他的思維為基礎。因此,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應該從他們的思維能力入手。社會在不斷發展,只有可持續發展的人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因此,我們的教育就是塑造可持續發展的人。21世紀是一個知識創新的時代,新世紀召喚大批高素質創新型人才。開啟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既是新世紀人才培養的要求,也是現代教育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更是《英語新課標》所賦予教師的重要使命。
『伍』 如何培養學生寫作方面的思維品質
1 寬闊性
大千世界的事物是復雜的,思維應該是客觀事物正確的反映,但由於閱歷等方面的原因,學生的思維常呈現單一直線型。這二者之間的矛盾,往往成為學生議論文寫作思維上的第一道難關:或思路閉塞,不得其門;或中途易轍,莫衷一是。於是畫地圖,織蛛網,異常焦躁。解決這個難題的突破口,就在於培養學生思維的寬闊性,亦即讓學生多角度、全方位辯證地觀察、分析、聯想……打開各種思路。教育家贊可夫說:「我們要讓學生研究某一事物時,既能從一個角度看問題,又在必要時改變角度看問題,或者同時從幾個角度看問題。」[2]由此看來,寬闊性就是議論文寫作思維訓練的入口之處。見到眼前的水,就能想到嘩嘩流水的色、形、味,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與這水相關的人和事,於是,自然就覺得有內容可寫了。這就是具有了寬闊的思維品質。
教師可以從多個維度發展學生的這種思維品質。從學會聯想開始,練就視通萬里、思接千載的功夫,以達「精騖八極,心游萬仞」「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之境界。面對城市,想到古今中外的城市,城市的風格、品質,城市的現實與歷史:面對一個具體的城市,從縱向、橫向或多向地進行聯想,構思文章。看到一塊玉,想到各種玉、賈寶玉、珠寶商,這塊玉的來龍去脈,包含的曲折故事等。有了寬闊的思維空間,即使是一方斗室,也阻不住思維的觸角伸向大千世界,何愁文章沒有東西可寫?可以循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指導探究路徑,積累知識,擴大視野,從前人的經驗中學習聯想,從生活的閱歷中催生對接。
2 靈活性
靈活地變換不同角度看問題,能使文章翻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生活中有些事情,從不同角度來看,有著不同的意義。某生拿一好文參賽,結果一輪就被淘汰。她很沮喪,甚至懷疑自己的寫作能力。老師告訴她:「動物園舉行最聰明動物評選,結果最笨的當選,而真正聰明的全部落選。聰明者不服氣,提出質疑。舉辦者說,你要想評選公平,何不由你來倡導一項評選?舉辦者是按照自己制定的規則評選的。換個角度看問題,不是文章不好,而是在評判者看來不符合他的標准而已。延伸下去,這也正好做文章了:假如讓一位一年級小朋友來評價大學生的畢業論文,其結果可想而知。現實社會的一些所謂評比不正是這樣嗎?」面對一個對象,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向不同的方向思考,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從正向思考結果不令人滿意,不妨從反向思考。用縱向的方式思考,用橫向的方式思考,用比較的方式思考,都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3 敏捷性
敏捷性是多種思維品質的綜合結晶,多種思維品質又通過敏捷性得到更充分的體現。45分鍾內完成一篇作文,要反應快速,文思敏捷。實踐中,首先要明確敏捷思維的意義與要求,知其義,明其旨,懂其法,練其功。其次,堅持多維互動觀念,靠讀書、增智奠定敏捷的基礎,與思維的寬闊性、靈活性互為前提,相與促進。知識是思維敏捷的基礎,有了知識還需要思考,養成思考的習慣,才能思維敏捷。在讀書和寫作中,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習慣,在學習生活中,養成與書為伴、與報刊相隨的習慣,為寫作固其根本,浚其泉源。同時,引導學生在讀書中熟悉各類文章的寫作規律,熟悉多種寫作思路,為敏捷反應做思路准備。再輔之以不懈的實踐,使敏捷力成長起來。
4 縝密性
慣於寫作的人,經常要推敲思維過程,使之無懈可擊,久而久之形成習慣,生成能力[3]。教師可以從4個角度訓練學生縝密思維的習慣。1)在提出觀點時迅速想一想:怎樣才能使這個觀點正確、鮮明?這個觀點占不佔得住腳?別人會從哪些方面反駁?2)論證的時候,迅速想一想:用來論證的材料是否確鑿、精當?有沒有歧義?3)構思文章結構時迅速想一想:這樣的結構是否嚴謹、科學?還有沒有更好的結構方式?4)行文時講求一氣呵成,寫完後,仔細推敲一下:語言表述有沒有更好的選擇?有沒有會造成理解失誤的地方?句與句的銜接、理與理的推演是否綿密?要做好修改。
5 深刻性
如果說廣闊性是思維訓練的突破口,獨創性是其主攻方向的話,那麼,深刻性就是思維訓練的終極目標。這是因為求多、求異這些特徵顯示的意義最終必須落到求深上,猶如開花的長遠意義最終必須落實到結果之上。有本全國9所綜合大學編的《心理學》教材上說:「思維的深刻性,是大政治家、思想家的特點。」其實,大科學家又何嘗不是如此?愛因斯坦就說過;「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追究問題罷了。」從以上的說法中不難看出深刻性在思維訓練中極其重要的地位。對一件事物,不只看到表面,不只想到常見的顯性的事理,而且要進一步深入本質,探求規律,進一步探求別人不容易看到的事理。其訓練路徑是學習從現象看到本質,從自然現實中穎悟人生真諦,運用對照比較、縱深探究、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等方法分析思考。
6 獨創性
創造力是人類智慧的最高表現,創造性活動是人類最重要的實踐活動。如果說,廣闊性是議論文思維訓練的突破口,那麼獨創性就是其主攻方向[4]。現在的教育是為將來培養人才,這人才必須能適應「三個面向」的需要,他們應是勇於進取的創造之才,決非人雲亦雲的等閑之輩。這種指導思想,在選拔人才的高考作文題中就有體現,如作文題《近墨者黑》與《近墨者未必黑》,強調寫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思維的獨創性要求不落俗套,別具匠心,富有新意。
作文的構思是既具綜合性又具獨創性的一項思維活動。學生普遍覺得作文難,難在哪裡?究其根本,難在思維;而思維難的症結,主要又在於其獨創性。古人雲「意新詞不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過,「難於標新立異」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而學生「不願自甘平庸」則是另一方面。青少年有著很強的進取心,這正是培養其獨創性極其有利的一面。議論文的寫作訓練,正是培養和發展思維獨創性的極好途徑。當然,這個訓練過程應是長期的和科學的。
『陸』 中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立足「學用結合」,精心設置學案,有利於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潛能
「學用結合」是當前最為推崇、也是最為基本的一種教學思想(或曰教學理念)。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一直立足於「學用結合」,力求學生做到學有發展,學以致用,既學得活,又學得透——1、強調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要求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記憶而不是一味地死記硬背。2、把掌握知識的重點放在思考力的發掘和培養上,根據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特點,通過各種渠道把知識結構鋪墊成學生思維的方式,通過提問、探索和點撥,引導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訓練思維方法,用思維方法指導知識學習。
學生要掌握好基礎知識,是與教師的正確引導分不開的。古語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教會了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的能力才會提高。針對學生在中學起始階段英語基礎較差,以及課題研究與學生英語學習之間存在著「學——研」嚴重脫節的實際情況與矛盾,於是我們全體英語教師一起協商,為學生精心設置學案,對每單元的課文閱讀採取「自學探究」、「合作學習」和「運用創新」相結合的方法。
「自學探究」,是指學生針對學案中的目標和要求進行預習,在探究過程中完成猜詞義,分析句型,歸納各部分主旨和全文大意,理清課文脈絡,了解課文重點難點等任務,發現問題。「合作學習」,是指讓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在課堂上展開共同的合作學習研究活動,教師在關鍵處進行點撥,針對學生的疑難進行解答。在課堂整體教學上,學生「探究」,教師「點撥」。然後,在「自學」和「合作」的基礎上讓學生去「運用創新」,教師精選文中出現的重要詞彙、句型編成練習,讓學生進行必要的鞏固,使他們把學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實踐證明,這樣做,學生不是學少了,而是學多學活了。在教師引導學生自學時,教師結合目標語言教學,讓學生針對目標語言,學用結合,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積極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能。課題的實施也無疑使學生自學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得以明顯提高。
二、鼓勵領異標新,巧妙適時設問,有利於增進學生創新思維深度
在教學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設計各種思考題,發展學生發散思維,使學生不單單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容上,而且要利用現學的知識,結合已學知識去探索,去創造,增進他們的創新思維深度,培養創新能力。在語篇教學時,筆者常根據教材的語言材料,設置疑點,採用多種思維訓練法,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再加工,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維。如學習模塊一中Boymissing,policepuzzled時,我在學生學習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大膽提問:??…以這種形式讓學生的思維插上了想像的翅膀,一個個展開聯想,答案不一,眾說紛紜。
『柒』 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英語(English)是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下的語言,由26個字母組合而成,英文字母淵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英語是國際指定的官方語言(作為母語),也是世界上最廣泛的第一語言,英語包含約49萬詞,外加技術名詞約30萬個,是詞彙最多的語言,也是歐盟以及許多國際組織以及英聯邦國家的官方語言,擁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語使用者人數,僅次於漢語和西班牙語母語使用者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