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著名作家 英文名
歐文,w.(Washington Irving 1783-1859) TOP
作家;1783年4月3日出生於紐約。幼年體弱多病,16歲輟學,先後在幾個律師事務所學法律,但對法律並沒有興趣,喜愛文學,喜愛漫遊。1804年因病赴歐洲休養,到過法國、義大利和英國,一度想成為畫家。1806年回國後在弗吉尼亞州任律師,後幫助他的兩個哥哥經營進口生意。這時他與律師霍夫曼的女兒瑪蒂爾達訂婚,她於1809年早死;後來他雖有過幾次戀愛,卻一直過著獨身生活。1807年,他和哥哥威廉等人共同創辦一種不定期刊物《雜拌》,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活動,顯露出他的幽默、風趣和含蓄的諷刺才能。
歐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紐約外史》(1809)。此後10年,除英美戰爭期間曾於1814年擔任過短期軍職之外,一直在幫助他的哥哥經商。1815年歐文去英國利物浦在他哥哥所開設的分行工作;1818年分行因經濟蕭條而倒閉,歐文留居英國,以寫作為生。
1819年,歐文陸續發表許多散文、隨筆和故事,共32篇;於1820年結集為《見聞札記》出版,引起歐洲和美國文學界的重視。這部作品奠定了歐文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之後,歐文寫了體裁相似的《布雷斯布里奇田莊》(1822)和故事集《旅客談》(1824),這兩部作品都較《見聞札記》遜色。1826年在馬德里任美國駐西班牙大使館館員。1828年發表《哥倫布的生平和航行》。1829年發表《攻克格拉納達》;同年曾到格拉納達的摩爾人故宮阿爾罕伯拉游覽,後出版游記、隨筆和故事集《阿爾罕伯拉》(1832)。歐文曾任美國駐英公使館秘書。牛津大學曾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英國皇家學會也向他頒發了勛章。1832年歐文回到美國,在紐約受到熱烈歡迎。由於讀者迫切需要他描寫本國的生活,他曾到新開發的美國西部進行考察,寫了《草原游記》。他還根據大皮貨商約翰.雅各.阿斯托提供的材料。為這個大財閥寫了一部發家史:《阿斯托里亞》(1836)。1842年再度赴馬德里,出任美國駐西班牙公使。1846年回國。晚年是在他曾經描寫過的睡谷附近度過。這一時期他的主要作品是3部傳記:《哥爾德斯密斯傳》(1840)、《穆罕默德及其繼承者》(1849-1850)和5卷本《華盛頓傳》(1855-1859)。歐文於1859年11月28日逝世。歐文是散文大師,是美國文學莫基人之一。他的文筆優雅自然,清新精緻,時常流露出溫和的幽默。歐文的幾部名著早已經林琴南介紹到中國,其中有《柑掌錄》(即《見聞札記》),《旅人述異》(即《旅客談》)和《大食故宮余載》(即《阿爾罕伯拉》)。1949年後翻譯的有《阿爾罕伯拉》、《歐文短篇小說選》和《見聞札記》。
庫珀,J.F(James Fenimore Cooper l789-1851) TOP
小說家。1789年9月15日生於新澤西州的伯靈頓。2歲時,全家遷移至紐約州的庫珀斯敦。附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關印第安人的傳說,都深深吸引著他。1806年到商船上學習航海,後在安大略湖畔一海軍基地參加造船工作,曾被任為海軍上尉。1811年辭去海軍職務,同一個地主的女兒結婚,定居在庫珀斯敦。31歲時開始寫小說。第1部小說《戒備》於1820年自費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勵下,他改變方向,寫了一部他認為「應當是純粹美國式的以愛國為主題的書」,即《間諜》。小說在1821年出版後受到歡迎。以後又寫了反映邊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1824),在美國文學史上開創了3種不同類型的小說,即革命歷史小說《間諜》、邊疆冒險小說《拓荒者》和海上冒險小說《舵手》。
1826年出任美國駐法國里昂的領事,並到義大利和英國旅行。除了寫海上冒險小說之外,還寫了反映歐洲生活的三部曲:《刺客》(1831)、《黑衣教土》(1832)和《劊子手》(1833),表現教權和封建勢力在資本主義興起之前已日趨腐朽和衰落。
1835年回國後寫的小說《歸途》和《家鄉面貌》(1838)不僅諷刺了美國社會,還諷刺了庫珀斯敦的一些人物的偽善和愚意,因此而受到輿論攻擊。晚年他甚至支持美國對墨西哥的侵略戰爭。1851年9月14日去世。
庫珀在30年創作生涯中寫了50多部小說和其他著作。他最有成就的作品,如《皮襪子故事集》五部曲,對美國的西部小說產生很大影響。至今仍擁有不少讀者。
愛默生,R.w.(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TOP
思想家、散文作家、詩人。1803年5月25日生於波士頓一個牧師家庭。1882年4月27日於馬薩諸塞州康科德去世。17歲畢業於哈佛學院。1826年進入哈佛神學院學習,次年被獲准講道。1828年成為波士頓第二教堂牧師,屬於當時在新英格蘭居優勢的唯一神教派。後因不贊成這一教派的某些教義,放棄神職,於1833年赴歐游歷,拜訪浪漫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蘭道爾、柯爾律治、華茲華斯等,與卡萊爾結為知交,並深受康德先驗論哲學的影響。回國後於1836年出版《論自然》一書,這部書幾乎包含了他所有重要的思想的胚芽。1837年8月31日,愛默生在美國大學生聯誼會上以《論美國學者》為題發表演講,抨擊美國社會中靈魂從屬於金錢的拜金主義和資本主義勞動分工使人異化為物的現象,強調人的價值;提出學者的任務是自由而勇敢地從皮相中揭示真實,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導人;他號召發揚民族自尊心,反對一味追隨外國的學說。這一演講轟動一時,對美國民族文化的興起產生重大的影響,被霍爾姆斯譽為「我們的思想上的獨立宣言」。
1838年7月15日,愛默生在劍橋的神學院發表題為《神學院致辭》的著名的演講,遭到新英格蘭加爾文教派、唯一種教派等勢力的抗議和攻擊。愛默生的哲學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強調人的價值的積極成分,又吸收了歐洲唯心主義先驗論的思想,發展成為超驗主義觀點。其基本出發點是反對權威,祟尚直覺;其核心是主張人能超越感覺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這一觀點有助於打破當時神學和外國的教條的束縛,建立民族文化,集中體現了時代精神,為美國政治上的民主主義和經濟上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根據。
自1836年開始,愛默生、阿爾科特、里普利等人在波士頓的康科德不定期地聚會討論「神學與哲學的不良狀況」,這可以說是超驗主義運動的起點。他們創辦評論季刊《日規》(1840-1844),發表文學作品和主張改革教育、倫理、政治等方面的論文。愛默生一度擔任主編,是超驗主義運動的主要代表。
愛默生的著作大多用散文所寫,重要作品還有《論自助》、《論超靈》等,收在《論文集》(1841)和《論文集:第二輯》(1844)中。1847年和1867年分別出版兩冊《詩集》。此外還有《代表人物》(1850)、《英國人的性格》(1856)等。
霍桑,N.(Nathaniel Hawthorme 1804-1864) TOP
小說家。1804年7月4日出生於馬薩諸塞州塞勒姆鎮一個沒落的世家。他的祖輩中有人曾參與請教徒迫害異端的事件,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驅巫案」的3名法官之一。這段歷史對霍桑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霍桑的父親是一名船長,在他4歲時去世。1821年霍桑在親戚資助下進入博多因學院,同學中有詩人朗費羅與後來當選為總統的皮爾斯等。1825年大學畢業,回到塞勒姆鎮,從事寫作。曾匿名發表長篇小說《范肖》(1828)和幾十個短篇作品,陸續出版短篇小說集《古宅青苔》(1843)、《雪影》(1851)等,逐漸得到重視和好評。霍桑的短篇小說大多取材於新英格蘭的歷史或現實生活,著重探討人性和人的命運等問題。
1836年和1846年霍桑兩度在海關任職,1841年曾參加超驗主義者創辦的布魯克農場。他於1842年結婚,在康科德村居住。1848年由於政見與當局不同,失去海關的職務,便致力於創作活動,寫出了他最重要的長篇小說《紅字》(1850)。這部作品以殖民地時期新英格蘭生活為背景,描寫一個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縛的少婦犯了為加爾文教派所嚴禁的通姦罪而被示眾,暴露了當時政教合一體制統治下殖民地社會中的某些黑暗。《紅字》發表後獲得巨大成功,霍桑繼而創作了不少作品。《帶有七個尖角閣的房子》(1851)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血腥掠奪。另一部小說《福谷傳奇》(1852)以布魯克農場生活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社會改良的嘗試失望的心情以及對狂熱的改革者的厭惡。皮爾斯當選為美國總統後,霍桑於1853年被任命為駐英國利物浦的領事。1857年後僑居義大利,創作了另一部討論善惡問題的長篇小說《玉石雕像》(1860)。1860年返回美國,在康科德定居,繼續寫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後留下4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
朗費羅,H.w.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TOP
詩人。1807年2月27日出生於緬因州波特蘭城一個律師家庭。1822年進入博多因學院,與霍桑是同班同學。畢業後去過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和德國等地,研究這些國家的語言和文學。1836年開始在哈佛大學講授語言、文學,致力於介紹歐洲文化和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成為新英格蘭文化中心劍橋文學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39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贊歌》、《生命頌》、《群星之光》等音韻優美的抒情詩。1841年出版詩集《歌謠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詩《鎧甲骷髏》、《金星號遇難》,也有敘事中含有簡朴哲理的《鄉村鐵匠》、《向更高處攀登》等。詩中充溢了淬質奮發的精神和樂觀情緒。這兩部詩集在大西洋兩岸風靡一時,他從此以詩人聞名於世。朗費羅於1845年發表詩集《布呂赫鍾樓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爾德的軍火庫》、《橋》、《努倫堡》和《布呂赫鍾樓》等佳篇而為人稱道。《海邊與爐邊》(1849)包含了詩人向讀者宣告創作意圖的《獻辭》以及通過造船的形象謳歌聯邦的締造的長詩《航船的建造》。
朗費羅的主要詩作包括3首長篇敘事詩,或「通俗史詩」:《伊凡吉林》(1847)、《海華沙之歌》和《邁爾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1854年辭去哈佛大學教職,專事創作。次年發表《海華沙之歌》。這是採用印第安人傳說而精心構思的長詩,寫印第安人領袖海華沙一生克敵制勝的英雄業績,以及他結束部落混戰,教人民種植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貢獻。在美國文學史上這是描寫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詩,但詩的素材主要來源於斯庫爾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體驗;詩的韻律完全模仿芬蘭史詩《卡勒瓦拉》,當時雖然受到了讀者的贊賞,卻遭到後代一些評論家的責難。從1843年起,朗費羅夫婦在幽靜的克雷吉別墅中度過了17年幸福的家庭生活。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燒傷致死,這一直使他無比悲痛。為了擺脫精神上的重負,他投身於但丁的《神曲》的翻譯,還寫了6首關於但丁的十四行詩,是他最佳的詩作。《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大體上仿效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基督》命名的三部曲詩劇於1872年完成。
朗費羅晚年創作不轅,備受尊祟,牛律大學和劍橋大學曾分別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他75歲生日那一天,美國各地的學校都舉行了慶祝。1882年3月24日朗費羅逝世。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詩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獲得這種尊榮的第一位美國詩人。
朗費羅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抒情詩、歌謠、敘事詩和詩劇。他的詩歌在美國廣為傳誦,在歐洲受到贊賞,被譯成20餘種文字;20世紀以來,他的詩名急劇下降,其地位變化之大,在美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
惠蒂埃,J.G,(John Greenleaf Whittier 1807-1893) TOP
詩人。生於馬薩諸塞州黑弗里爾鎮。自幼務農,曾在一專科學校肄業一年,但讀書甚多,深受英國文學尤其是蘇格蘭詩人彭斯的影響;1831年出版的詩文集《新英格蘭的傳說》,描寫新英格蘭農村淳樸的生活和歷史傳說,便表現了這種影響。1849年出版散文作品《瑪格利特·史密斯日記片段》,以清新的筆法描繪了早期新英格蘭的生活及人們的心理狀態。
從1833年起,惠蒂埃在廢奴主義者威廉·加里遜的影響下積極投入廢奴運動,編輯報紙,撰寫社論和小冊子,同時寫詩號召廢除蓄奴制。詩集《在廢奴問題進展過程中寫的詩》(1838)和《自由的聲音》(1846),揭露了奴隸主的暴行和黑奴悲慘的命運。他的詩歌有強烈的戰斗性,反映了美國廢奴斗爭中的重大事件,有如一部廢奴運動的編年史。
惠蒂埃的詩集《勞工之歌》(1850),以不加雕琢的語言謳歌美國早期的漁民、農民、鞋匠、伐木工人的勞動。他的另一些詩歌則對社會暴力表示抗議,對被壓迫的下層人民寄以同情。1859年左右,惠蒂埃又轉而描寫新英格蘭農村的生活和景色,出版了詩集《包羅萬象》(1856)、《家鄉民謠》(1860)等。他的著名的長詩《大雪封門》(1866)曾被評論家譽為「一部優美的新英格蘭田園詩」。
⑵ 有哪些類似林語堂用英文寫作的華人作家
上世紀抄初期、期海外華人作家行列曾涌現過林語堂、梁實秋樣大師級人物和趙舒俠、林海音、洛天、瘂弦、徐訐等知名作家
林語堂英文散文寫得十分美麗獲得了美國文壇高度贊賞文字傾倒了多人文學家、翻譯家、教育家代表作多說了京華煙雲懂得我建議寫資料網上多贊譽也高
⑶ 有個性的女作家英文筆名
A
abigale 原為古希伯來名,意思是"最初的歡樂"或"歡樂之本".在聖經撒母爾記上篇第二
十五章中,講到了一位早期名叫abigale的人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之中,她是一位聰明、美
麗的女人.她有過人的智慧和謀略.因而,她後來成了以色列大衛王的妻子.
abbyabbie是abigail的簡寫.人們認為abby是嬌小可愛的女人,文靜,令人喜愛,個性甜美.
ada (老式英語)"高貴"的意思.為adelaide的簡寫.ada給人的印象是年長保守,辛勤的工
作者.
adeline adelaide的英文寫法.adeline被描繪為守舊,壞脾氣的女孩,過份有禮但目中無
人.
ailsa 古德語,快樂的姑娘的意思.
aimee 來自法語,意為可愛的人.
alice (希臘)"真理";(老式德語)"貴族".大部份的人都把alice看做是"愛麗絲夢遊仙境
"的那位愛麗絲-一個年輕的夢想者喜歡熱鬧有著不受束縛的靈魂.有些人則認為她是自傲
的老女人.
alina愛麗娜,古德語,『高貴』的意思.
allison 蓋爾語,微小,真實的;古德語,名聞眾神.令人聯想到美麗無瑕的女子,聰明,體
貼.
angelia(希臘)"天使,傳送訊息者."angelia被描繪為美麗,嬌小的女子若不是有著甜美溫
柔的個性,即是活潑莽撞的女孩.
amanda (拉丁名)其詞根表示愛的意思.amanda表示可愛的人.人們認為她保守美麗又纖細
,甜美富有.
anne 善良、優雅、喜歡幫助人的女孩.皇室的皇後、公主很多都是這個名字或者annie,
許多平民也都很喜歡這個名字.
ann (希伯來)"優雅",hannah的英文形式. ann這個名字讓人想到平凡,中等階級的女子,
善良,踏實,勤勉,且憨厚.
amy 拉丁文意思是"被深愛的".amy給人的印象是個玲瓏,纖細的女孩,並有著安靜,沉著,
有文化素養及宛雅的特質.
amanda 拉丁名,其詞根表示愛的意思.amanda表示可愛的人.被描繪為保守,美麗纖弱的女
子,甜美富有.
amber 古法語,琥珀.令人聯想到高??,氣質優雅的紅發女孩,聰敏,性感,堅強又傲慢.
anastasia 認得嗎?就是福斯新片真假公主的英文原名.來自希臘字復活,因此這個名字
很適用於出生在復活節前後的日子.早期的基徒往往用它給那些剛剛洗禮的女孩子取名,
表示獲得了新生命的意思.由於這個名字含有較多的宗教性,所以,在愛爾蘭和美國得到了
較為廣泛的傳播.膩稱為stacey.
andrea(拉丁語)"有女人味的".andrea被描繪為成熟健康的女人可能是聰明也有可能是笨
拙的,輕聲細語也有可能嚴肅的令人難受,大體來說,andrea是令人敬佩的.
angela(希臘)意謂天使,傳遞消息的人.angela被形容為美麗,纖細的女人,溫柔可人或是
有活力但莽撞的女孩.
annie同ann,如同孤女安妮一般,annie被形容為可愛的小女孩,言行或許可笑卻很聰明,個
性和善卻很固執.
anitaanita是ann的西班牙寫法.人們認為anita這個名字非常適合嬌小、美麗,性格討喜
的中層階級女性,伶俐,討人喜歡,而且充滿樂趣.
ariel(希伯來),上帝的母獅子.母獅子,才不呢?ariel有著更柔美的形象,纖細,美麗,公主
般的女孩,聰明而羞澀.
april(拉丁),開始的意思.當人們聽到april時,他們想像的是優美的少女,甜美,活力奔放
.
ashley來自??樹林的人,ashley被形容為美麗的專職婦女,害羞,友善有著正確的價值觀與
品味,喜歡有貓咪小狗的陪伴,還有穿著長禮服彈琴.
aviva (希伯來)同avivahc和avivi. 有"美好的春天"的意思.
b
bonnie (蘇格蘭)意思是美麗,bonnie這個名字讓人聯想到美麗,有這紅色頭發的蘇格蘭鄉
村女孩,充滿活力,和善而且甜美.
beata (拉丁名)最快樂幸福的人.
beatrice 同beatrix,(拉丁)帶來歡笑之人.人們認為beatrice是高大,強壯的單身女人,
有著非凡的廚藝.
beckyrebecca的簡寫.becky被形容是可愛的頑皮姑娘,注重世俗之物,文靜又快樂.
betty 為elizabeth的簡寫.betty這個名字讓人在腦中浮現一個金發女孩的影像,傻的可
愛,又風趣.
blanche (法語)白色,純潔之意.人們心目中的blanche若不是美麗善於運動的就是平淡乏
作者: 伊米娜 2007-9-28 12:44 回復此發言
--------------------------------------------------------------------------------
2 女性英文名大全
味的女孩.
brenda (古式英語)煽動者,brandon,及brendan的女性形式.brenda不是被描繪成美麗年
輕的金發女孩就是有著恬靜個性的黑人南方女人,或是穿著套裝精明干練的女商人.
c
candice(希臘語),閃爍耀眼的.candice令人想到身材高挑,美麗無瑕的女子,外向,直率,
獨立,而甜美.
carina親愛的小東西!聽起來好像有點肉麻喔!這可是我好不容易查到的耶. carmen(拉丁
)歌曲;(西班牙)來自卡曼山的.carmen給人的第一印象來自歌劇.carmen被形容作美麗,
麥芽膚色,棕眼的西班牙女孩,堅強非常有吸引力.
carol(拉丁)強悍,有女人味的.carol burnett是具代表性的人.carol被比喻為和善,居家
類型,外向風趣的人.
carrycarrie是carol,及caroline的簡寫(同kerry).carrie給人的感覺是可愛,聰明的金
發女孩, 可能有兩種極端不同的個性;一個是好玩外向的女孩,另一個則是安靜好獨處的
女子.
cassiecatherine,cassandra的簡寫.人們心目中的cassie是可愛,受歡迎的大學女生,快
樂而甜美.
catherine(希臘)"純真";katherine的英文形式(同katherine),人們對catherine這個名
字有兩種看法:一是美麗,優雅,處於上流社會的世故者,拘謹,嚴肅,舉止合宜;一是普通
的女人,友善,受歡迎,又有教養.
cathy為catherine的簡寫(同kathy),cathy被描繪為可愛年輕的金發女子,充滿活力,外向
,有趣,且和善.但有些人則認為cathy是被慣壞而且以自我為中心的女孩.
chelsea(古英語),停船的港口.chelsea給人的印象是富有的英國女性,有著獨特的個性.
charlene,sharlene同caroline,charlotte.對大部份人來說,charlene是矮小,有魅力的
金發女子,如charlene tilton.但對其他人,charlene是高佻,風趣的鄰家女孩.
cherrycherry,櫻桃,大部份的人對cherry的印象是甜美,可愛充滿青春氣息,而且熱心助
人.
cheryl為charlotte的另一形式,(亦同sheryl)大部份的人認為cheryl是嬌小,可愛,甜美,
友善的女孩,但有些人卻把她看做是肥胖的代表.
chrischris,kris是christine ,kristine的簡寫,chris是個男女通用的名字.人們認為ch
ris是個頑皮姑娘
或是非常有自信的女運動員,充滿信心的微笑,外向,很有活力的那種人.
christina同christine.如此佳人!christina被形容為美麗嬌小的女子家境富裕,聰明世
故.
christine(希臘)"基督徒".christine讓人聯想到窈窕美麗的棕發女孩有著天使般的臉孔
,或是高大,令人印像深刻的運動員,個性木訥.
christy christine 的簡寫.christy brinkley是這個名字的代表人物,可愛,年輕,善良
的金發女孩,風趣並受歡迎.
cindycinderella,cynthia,lucinda的簡稱.cindy被稱為所有美國青少年的皇後,甜美,吸
引人的金發女孩,活力充沛又健康,但不是很聰明.
clement(希臘)寬容的意思.clement是個古老的名字,這個名字相當適合年長的南方鄉村
女孩,甜美,保守,不曾受過教育. cloris是古希臘神話里花的女神,指盛開的花朵.
connieconstance的簡寫,在人們心目中的constance有兩種:體態優美,嬌小美麗的女人,
活潑,有點糊塗且受歡迎或是高挑勤奮的保守女子.
cora(希臘)未婚的女子.cora是個古老的名字,一般似乎延用在思想單純,黑發的未婚女子
聰明友善.
corrine貴族之後.corrine給人的印像是有著高貴氣質的金發女子,聰明的頭腦及敏銳的
判斷力,通常團體中的佼佼者.
crystal(拉丁)"清澈如水晶"的意思.(同krystal).christal被描繪為富有,高挑,美麗的
女子,非常有天份但過於矯飾自己.
d
daisy (老式英語)"雛菊".森林來的"金發女孩",甜美可愛.
daphne (希臘)"桂樹".人們將daphne形容為富有的年長女人,可能是頭腦簡單,四肢靈活
或行為拘謹的棕發女子.
darcy(愛爾蘭語)"秘密".人們口中的charcy是圓潤可愛的鄰家女孩.有的人則認為darcy
是像啦啦隊長或那種在比賽過後喜歡到酒吧熱鬧的女孩.
3 女性英文名大全
dextrad(拉丁名)很靈巧、熟練的意思.
debbiedeborah,debra的簡寫.debbie被描繪為可愛,健康的小孩,健談,活潑,又有趣.
demi(法國)一半或小的意思.demi moore是這個名字的代表人物.人們認為demi是個流行
的名字適合聰明,美麗,受歡迎喜歡尋找樂趣的女孩.
diana(拉丁)神的,上帝的.大部份的人認為diana是美麗,身處上流社會的金發女子,保守,
拘僅,安靜,聰明.有些人卻把diana看做投機主義的人.
donna(義大利文)"夫人"的意思.人們認為donna適合可愛的,有母愛的女子,文靜,友善並
平易近人.
doris(希臘)從海洋來的.doris被描繪為整齊,活躍的金發女子,健談友善,就像doris
day.
e
editha(老式英語)"豐碩之禮"對大部份人來說,edith是平凡,穿著老舊,可愛,容易上當又
遲鈍的女人.有些人則把editha看成不受贊許的老師.
elaineelaine被人形容為美麗的金發女子-精明有商業頭腦,不但友善還是個很好的朋友.
ella (古式英語),"小淘氣,美麗的女子".人們說ella是高大,魁梧的女黑人-一個保守的
祖母,快樂,討喜,友善.
ellie為eleanor,ella, ellen等字的簡寫:人們認為ellie是可愛保守的南方鄉村女孩,
天真,迷人,而且甜美.
emerald 英語.實際上是一種綠寶石的名字.後變為女人名.
emily(德語),勤勉的意思.(拉丁),恭維者的意思.大部份人將emily描繪為嬌小可愛,安靜
保守的女子,聰明,柔弱,拘謹.
emma(古德文)"全球的,護士的",emma被看做是豐滿,平常,年長的居家型女人,快樂,文靜,
教養良好,個性依賴. enid(威爾斯)意為"生命"或"靈魂".有人認為enid是上流社會的單
身女子,守舊細心.但也有人認為enid是活潑的派對愛好者.
elsa同iisa(老式德語)貴族,elizabeth的簡寫.elsa這個名字讓人想到演員或富裕的歐洲
女性,自負快樂及外向.
erica(老式挪爾斯語)"所向無敵";是eric的女性形式.所向無敵?沒錯!erica被看做是意
志堅強,性感的金發女子,富有,任性,而且定不下來.
esther(波斯)"星子"的意思.esther這個名字給人兩種印象:一個是於家中握權的女人,
倔強,古板,另一個則是美麗的女子,甜美又文靜. eudora 拉丁名,意為幸福的禮品.
eva對大部份人來說,eva是個優雅美麗的女子,也是個很有主見及直接的人,有人則認為ev
a是性感,優雅的謀略者.
eve最早使用這個名字的人,據說就是<聖經>中所說的夏娃-亞當之妻.在歐洲,人們有這么
一種迷信,即凡是被命名為夏娃的人一定會長命.因此,此名在宗教改格前流行於西歐.
f
fiona fanny,fannie同frances,fanny被描繪為黑發,豐潤的女孩,快樂,風趣,非常活潑有
時讓人有魯莽的感覺.
fiona 最初是蘇格蘭作家威廉?夏普的筆名.他曾經撰寫一系列取自克爾特民間故事題材
的小說.他的筆名選用的很恰當.因為愛爾蘭的許多名字都帶有『finn-』或『fionn-』這
個前綴;這兩個克爾特語前綴的意思是『美麗』和『白色』.據古代傳說,在愛爾蘭曾居
住著一批巨人.他們當中,有一個英雄名叫
finn,又名fionn或fingal.此外,人們還傳說古愛爾蘭住著一位『白肩姑娘』(克爾特語為
fionnguala,她是李爾王的女兒.後來她變為天鵝,在漫長的幾百年間,游盪在愛爾蘭的河
川湖泊中.
francis(拉丁)"自由,來自法國;francis的女性名.大部份的人認為francis是個纖弱保守
的女子,善良,可愛但沉穩.
frederica(古式德語)和平的統治者.frederica讓人聯想到年長的外國女子,精明,能幹,
自負.
frieda(老式德語)"寧靜"的意思.freda被描繪為告大,朴實,古板的德籍女士,友善,溫和,
個性積極.
g
gina為angelina,regina的簡寫.gina給人兩種印象:一是嬌小,美麗黑發受寵驕縱的義大
利女子,或是平凡,圓潤的風趣女人.
gladys(塞爾特語)"公主".(拉丁語)"短劍,劍蘭;claudia的威爾斯型式."人們將gladys
描繪為身體強壯,穿著老舊戴著厚重眼鏡的老婦人.gladys也可能是保守善良,或者聒噪的
女人.
gloria(拉丁)"光輝"的意思.對大部份人說gloria是美麗氣質優雅的金發女孩,受寵的大
小姐.但對某些人說,
gloria是文靜,快樂,中層階級的淑女.
grace(拉丁文)優雅之意.當人們想到grace,他們就會聯想到文靜,可愛,充滿智慧的老婦
人. greta本來是margaret在瑞典的簡稱,但到了英國後,成了獨立名字.大部份人心中的g
reta是性感的金發女星帶著瑞典或德國腔調及美麗的長腿.代表人物為greta garbo.
m
maggie為margaret的簡寫.maggie被認為是古板,身強體壯,滿臉雀斑的愛爾蘭女子,友善,
風趣,大膽,獨立,又大嗓門.
mary(希伯來)苦的意思,mary 給人的印象是單純的普通女孩,獨立,安靜並有點遲頓.
mandy為amanda,manda,melinda的簡寫.人們將mandy描繪為年輕,可愛,精力充沛的女孩,
外向且風趣.
matilda(老式德語)戰爭中占優勢者.戰爭中的優勢者,一點也沒錯.matilda被認為是高大
,體積龐大的老女人,古板喜歡使喚人.有些人則認為這個名字非常地適合女巫.
milly為camille,emily,melissa的簡稱.給人大塊頭年長女子的味道,健談,友善,可愛又
居家,是農夫也不一定.
miya日文的意思是指神殿、寺廟.
mariah(希伯來)同mary,人們說mariah是嬌柔美麗的黑發姑娘,個性文靜,溫和,甜美.
mary(希伯來)苦的意思,mary 給人的印象是單純的普通女孩,獨立,安靜並有點遲頓.
mavis(拉丁)最偉大者.為max的女性型式.maxine有三種形象:端莊溫和,帶著眼鏡的教師
;受擁戴,甜美的金發女皇;好動的的頑皮姑娘.
maxine(拉丁)最偉大者.為max的女性型式.maxine有三種形象:端莊溫和,帶著眼鏡的教
師;受擁戴,甜美的金發女皇;好動的的頑皮姑娘.
may(拉丁),偉大. may讓人聯想到兩種印象:豐滿的金發女子,討喜風趣,或者是平凡單調
的女侍.
melissa(希臘)"蜜蜂".人們認為mellisa是嬌小美麗的年輕女子,甜美但嬌縱的大小姐.
melody原意有音樂旋律的意思,這個名字很受20世紀人中人們的喜愛,人們將melody這名
字和甜美、溫柔、善解人意的女孩聯想在一起.
meredith (威爾斯)"來自海的守護神".meredith被看做古典美人,聰明,獨立,富有.
michelle(希伯來)像神的人;michael的女性形式.大部份人認為michelle是美麗,身材修
長的自大女千金.
miranda(珍貴的贊美)大部份人將miranda描繪為高大美麗的異國女子,高貴神秘甚至不可
一世.
miriam為mamie,mary,mayme的變形,意思是"甘苦的".生下耶穌的聖母瑪麗亞,如同dolore
s及mercedes
等名字都是用來頌揚及表示對mary的尊敬.這是個神聖的名字,喚此名字的人,多具有文才
藝術方面的才華,在寫作畫畫方面多有成就.
monica(拉丁文)參謀者之意.大部份人認為monica是美麗的金發女子,受過教育,風趣友善
.有些人則認為monica是被寵壞的大小姐.
n
nancy nan的別名,nancy被描繪成美麗的黑發鄰家女孩,安靜討人喜歡,個性和善並甜美.
natashanatalie的俄文形式.natasha被人們形容為有著巧克力膚色,美麗,具異國風情的
神秘女子極度自我的女子.
nicole(希臘)意思是勝利的人們,由nicholas衍生的女性名.人們把nicole形容是中國娃
娃,意謂嬌小,美麗的年輕女孩,甜美浪漫,但容易破碎.
nikita(俄語)勝利的意思,是nicole的另一種說法,在俄國也可以當男子名喔...
nina(西班牙)"女孩"之意.大部份人心目中的nina是嬌小美麗的金發女子,優雅,具異國風
味,文靜,冷默且獨立.有些人則認為nina是迷人隨和的女孩.
o
olina夏威夷話是指歡喜的、快樂的.
oprah(美國)同opera,opie.這個名字幾乎和電視明星oprah winfee畫上等號.oprah給人
的印象是霸道,美麗,積極,自以為是,大膽,聰慧,敏感.
p
pamela(希臘)全蜜的意思.人們認為pamela若不是高傲惹人厭的公主就是下等階級的單親
媽媽.
pauline同paula pauline被描繪為聰明,冷靜成熟的女子,直率,循規蹈矩.
pearl(拉丁),珍珠的意思. pearl被視為美麗,高大的女子,健談且風趣.
peggy為margaret的簡稱.人們認為peggy是鄰家男孩-可愛,友善,平凡.
philomena希臘語,意為可愛的思想.
phoebe希臘語,意為照顧.在古希臘,人們稱月亮女神為phoebe,就如羅馬人所說的diana一
樣.
polly為molly,paula的另一種形式.polly被敘述為惹人疼愛的小甜心-可愛,活力充沛的
女人,帶著樂觀與善良的態度.
priscilla(拉丁文)的意思是遠古的日子,部份的人把priscilla 描繪為假正經的人,美麗
,有女人味,有點緊張兮兮,除此之外頗善於交際.
q
quentina拉丁名,意為"第五個兒子",為quentin的女性形式.簡稱quent.
r
rachel(希伯來文)母羊的意思,rachel被描繪為美麗,嬌小的黑發女子,一個聰慧能築夢踏
實的女子.
rebecca原為希伯來文ribkah,意為"節成結的繩索",用它來比喻"忠誠的妻子".
ritamargaet之簡寫.大部份人認為rita是美麗有天份的女人,風趣外向,然而有點不真實.
有人則認為rita是文靜且聖潔地.
rose(希臘)玫瑰的意思,人們認為rose是個真正的甜心-溫和具有母性的光輝,心地善良,
樂於助人.
roxanne(波斯)"黎明"的意思.任們認為roxanne是美麗的,優雅的金發女子,充滿活力又熱
心,雖然不是太精明.
ruth(希伯來)意為"美人"或"朋友".人們說ruth是高大,強壯的普通女人,熱心,受尊敬-通
常是老師或領導者.
tina以"tina"或"tine"結尾名字的簡寫.大部份的人把tina形容為活力充沛的女孩.有人
則認為tina是被寵壞又害羞的女孩.
tracy(愛爾蘭)作戰者;(拉丁)有勇氣的,resa的簡稱.tracy被描繪為可愛喜歡運動的有
著捲曲金發女人,有自信的掌事者,喜歡尋找樂趣,有良好的教養個性溫和.
v
vanessa對大部份人來說是個美女的名字,纖細,有吸引力的女人.聰明,有財有勢,有點高
傲.有些人甚至會將vanessa和性感聯想在一起.
vickyvictoria的簡寫.人們心中的vicky是嬌小,純朴的頑皮女孩.
vivian源為拉丁字vivianus,意為有活力的.充滿活力?可不是嗎!人們說vivian是活力四
射,有教養,風趣,友善,又好動.
⑷ 請大家介紹幾位用英語寫作的作家
英國的推薦
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約翰·班揚《天路歷程》
喬納專森·斯威夫特屬《格列佛游記》
托馬斯·哈代《卡斯特橋市長》《德伯家的苔絲》
薩默塞特·毛姆 任何一部短篇小說集
美國的推薦
歐·亨利 任何一部中短篇小說集
馬克·吐溫 《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里芬歷險記》和任何一部短篇小說集
赫爾曼·梅爾維爾《白鯨》
納撒尼爾·霍桑《紅字》
斯托夫人《湯姆叔叔的小屋》
約翰·厄普代克《兔子,快跑》
這些書都很好讀,內容、文筆俱佳,可成為英美文學典範。當然,這只是英語文學中的小小一部分,個人認為比較符合問題要求的。
⑸ 求世界風雲人物的英文名字 英語寫作可能用上 越多越好、
世界風雲人物的英文名字樓下已經回答了,我這里只提供本拉登之死英文版咯~希望對你有幫助!
Al-Qaeda leader Osama Bin Laden has been killed by US forces in Pakistan, President Barack Obama has said.
Bin Laden was shot dead at a compound near Islamabad, in a ground operation based on US intelligence, the first lead for which emerged last August.
Mr Obama said US forces took possession of the body after "a firefight".
Bin Laden is believed to have ordered the attacks on New York and Washington on 11 September 2001 and a number of others.
He was top of the US' "most wanted" list.
DNA tests later confirmed that Bin Laden was dead, US officials said.
Bin Laden was buried at sea after a Muslim funeral on board an aircraft carrier, Pentagon officials said.
Announcing the success of the operation, Mr Obama said it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to date in our nation's effort to defeat al-Qaeda".
The US has put its embassies around the world on alert, warning Americans of the possibility of al-Qaeda reprisal attacks for Bin Laden's killing.
CIA director Leon Panetta said al-Qaeda would "almost certainly" try to avenge the death of Bin Laden.
Crowds gathered outside the White House in Washington DC, chanting "USA, USA" after the news broke.
US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 said the operation sent a signal to the Taliban in both Afghanistan and Pakistan.
"You cannot wait us out, you cannot defeat us, but you can make the choice to abandon al-Qaeda and participate in a peaceful political process," she said.
And she said there was "no better rebuke to al-Qaeda and its heinous ideology" than the peaceful uprisings across the Arab world against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s.
Compound raided
Bin Laden, 54, approved the 9/11 attacks in which nearly 3,000 people died.
He evaded the forces of the US and its allies for almost a decade, despite a $25m (£15m) bounty on his head.
Mr Obama said he had been briefed last August on a possible lead to Bin Laden's whereabouts. He authorised the operation last week once he determined there was enough intelligence to take action.
"It was far from certain, and it took many months to run this thread to ground," Mr Obama said.
On Sunday, US forces said to be from the elite Navy Seal Team Six undertook the operation in Abbottabad, 100km (62 miles) north-east of Islamabad.
US officials said Bin Laden was shot in the head after resisting.
Mr Obama said "no Americans were harmed".
US media reports said that the body was buried at sea to conform with Islamic practice of a burial within 24 hours and to prevent any grave becoming a shrine.
Giving more details of the raid, one senior US official said a small US team concted the attack in about 40 minutes.
Three other men - one of Bin Laden's sons and two couriers - were killed in the raid, the official said, adding that one woman was also killed when she was used as "a shield" and two other women were injured.
One helicopter was lost e to "technical failure". The team destroyed it and left in its other aircraft.
One resident, Nasir Khan, told Reuters the helicopters had come under "intense firing" from the ground.
The size and complexity of the structure in Abbottabad "shocked" US officials.
It was surrounded by 4m-6m (12ft-18ft) walls, was eight times larger than other homes in the area and was valued at "a million dollars", though it had no telephone or internet connection.
The US official said that intelligence had been tracking a "trusted courier" of Bin Laden for many years. The courier's identity was discovered four years ago, his area of operation two years ago and then, last August, his residence in Abbottabad was found, triggering the start of the mission.
Another senior US official said that no intelligence had been shared with any country, including Pakistan, ahead of the raid.
"Only a very small group of people inside our own government knew of this operation in advance," the official said.
The Abbottabad residence is about a kilometre from the Pakistan Military Academy - the country's equivalent of West Point or Sandhurst.
The BBC's Aleem Maqbool in Abbottabad says it will undoubtedly be a huge embarrassment to Pakistan that Bin Laden was found not only in the country, but also on the doorstep of the military academy.
He says residents in the town were stunned the al-Qaeda leader had been living in their midst.
The senior US official said the "the loss of Bin Laden puts the group on a path of decline that will be difficult to reverse".
Bin Laden's probable successor, Ayman al-Zawahiri, was "far less charismatic and not as well respected within the organisation", according to reports from captured al-Qaeda operatives, the official said.
However, the root causes of radical Islam - the range of issues that enabled al-Qaeda to recruit disaffected young Muslims to its cause - remain, for the most part, unaddressed, Islamic affairs analyst Roger Hardy told the BBC.
"The death of Bin Laden will strike at the morale of the global jihad, but is unlikely to end it," he warned.
'Momentous achievement'
Afghan President Hamid Karzai said Bin Laden had "paid for his actions".
Pakistani Prime Minister Yusuf Raza Gilani said the killing was a "great victory" but added that he "didn't know the details" of the US operation.
Former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described the news as a "momentous achievement".
"The fight against terror goes on, but tonight America has sent an unmistakable message: No matter how long it takes, justice will be done," Mr Bush said in a statement.
But a spokesman for the Pakistani Taliban threatened revenge attacks against the "American and Pakistani governments and their security forces".
In Gaza, which is governed by militant group Hamas, Prime Minister Ismail Haniya condemned the killing of "a Muslim and Arabic warrior".
BBC security correspondent Frank Gardner says that, to many in the West, Bin Laden became the embodiment of global terrorism, but to others he was a hero, a devout Muslim who fought two world superpowers in the name of jihad.
The son of a wealthy Saudi construction family, Bin Laden grew up in a privileged world. But soon after the Soviets invaded Afghanistan he joined the mujahideen there and fought alongside them with his Arab followers, a group that later formed the nucleus for al-Qaeda.
After declaring war on America in 1998, Bin Laden is widely believed to have been behind the bombings of US embassies in East Africa, the attack on the USS Cole in Yemen in 2000 and the attacks on New York and Washington.
⑹ 求一片英語作文;我最喜歡的作家 My Favorite Writer
I like reading in my free time. I』ve read all kinds of books which are written by many famous writ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But I like a Chinese writer best. His name is Xu Zimo.
在我空閑時我喜歡閱讀。我已經讀過很多來自世界各國的著名作家寫的各種各樣的書。不過,我最喜歡的一個作家是中國的。他的名字叫徐志摩。
Xu Zhimo was born in a big family. His parents were good at writing and his father taught little Xu by himself. When Xu Zhimo was very young, he was interested in reading. Fables, stories or novels were his favorites and he often nearly forgot eating and sleeping.When Xu was about six years old, he began to write some short stories. He was always practising writing and he did better and better. But he still kept on reading, because he always believed that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a ready man and an exact man.」全文你參考這個「英語作文網」吧 http://www.adreep.cn/gz/2863.html lugv
⑺ 求寫一篇關於名人作家的英語作文
I like reading in my free time. I』ve read all kinds of books which are written by many famous writ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But I like a Chinese writer best. His name is Xu Zimo. Xu Zimo was born in a big family. His parents were good at writing and his father taught little Xu by himself. When Xu Zimo was very young, he was interested in reading. Fables, stories or novels were his favorites and he often nearly forgot eating and sleeping.When Xu was about six years old, he began to write some short stories. He was always practising writing and he did better and better. But he still kept on reading, because he always believed that 「 makes a full man, a ready man and an exact man.」
⑻ 世界著名作家的英文名及其代表作的英文名
作家;1783年4月日出生於紐約。幼年體弱多病,16歲輟學,先後在幾個律師事務所學法律,但對法律並沒有興趣,喜愛文學,喜愛漫遊。1804年因病赴歐洲休養,到過法國、義大利和英國,一度想成為畫家。1806年回國後在弗吉尼亞州任律師,後幫助他的兩個哥哥經營進口生意。這時他與律師霍夫曼的女兒瑪蒂爾達訂婚,她於1809年早死;後來他雖有過幾次戀愛,卻一直過著獨身生活。1807年,他和哥哥威廉等人共同創辦一種不定期刊物《雜拌》,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活動,顯露出他的幽默、風趣和含蓄的諷刺才能。
歐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紐約外史》(1809)。此後10年,除英美戰爭期間曾於1814年擔任過短期軍職之外,一直在幫助他的哥哥經商。1815年歐文去英國利物浦在他哥哥所開設的分行工作;1818年分行因經濟蕭條而倒閉,歐文留居英國,以寫作為生。
1819年,歐文陸續發表許多散文、隨筆和故事,共32篇;於1820年結集為《見聞札記》出版,引起歐洲和美國文學界的重視。這部作品奠定了歐文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之後,歐文寫了體裁相似的《布雷斯布里奇田莊》(1822)和故事集《旅客談》(1824),這兩部作品都較《見聞札記》遜色。1826年在馬德里任美國駐西班牙大使館館員。1828年發表《哥倫布的生平和航行》。1829年發表《攻克格拉納達》;同年曾到格拉納達的摩爾人故宮阿爾罕伯拉游覽,後出版游記、隨筆和故事集《阿爾罕伯拉》(1832)。歐文曾任美國駐英公使館秘書。牛津大學曾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英國皇家學會也向他頒發了勛章。1832年歐文回到美國,在紐約受到熱烈歡迎。由於讀者迫切需要他描寫本國的生活,他曾到新開發的美國西部進行考察,寫了《草原游記》。他還根據大皮貨商約翰.雅各.阿斯托提供的材料。為這個大財閥寫了一部發家史:《阿斯托里亞》(1836)。1842年再度赴馬德里,出任美國駐西班牙公使。1846年回國。晚年是在他曾經描寫過的睡谷附近度過。這一時期他的主要作品是3部傳記:《哥爾德斯密斯傳》(1840)、《穆罕默德及其繼承者》(1849-1850)和5卷本《華盛頓傳》(1855-1859)。歐文於1859年11月28日逝世。歐文是散文大師,是美國文學莫基人之一。他的文筆優雅自然,清新精緻,時常流露出溫和的幽默。歐文的幾部名著早已經林琴南介紹到中國,其中有《柑掌錄》(即《見聞札記》),《旅人述異》(即《旅客談》)和《大食故宮余載》(即《阿爾罕伯拉》)。1949年後翻譯的有《阿爾罕伯拉》、《歐文短篇小說選》和《見聞札記》。
庫珀,J.F(James Fenimore Cooper l789-1851) TOP
小說家。1789年9月15日生於新澤西州的伯靈頓。2歲時,全家遷移至紐約州的庫珀斯敦。附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關印第安人的傳說,都深深吸引著他。1806年到商船上學習航海,後在安大略湖畔一海軍基地參加造船工作,曾被任為海軍上尉。1811年辭去海軍職務,同一個地主的女兒結婚,定居在庫珀斯敦。31歲時開始寫小說。第1部小說《戒備》於1820年自費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勵下,他改變方向,寫了一部他認為「應當是純粹美國式的以愛國為主題的書」,即《間諜》。小說在1821年出版後受到歡迎。以後又寫了反映邊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1824),在美國文學史上開創了3種不同類型的小說,即革命歷史小說《間諜》、邊疆冒險小說《拓荒者》和海上冒險小說《舵手》。
1826年出任美國駐法國里昂的領事,並到義大利和英國旅行。除了寫海上冒險小說之外,還寫了反映歐洲生活的三部曲:《刺客》(1831)、《黑衣教土》(1832)和《劊子手》(1833),表現教權和封建勢力在資本主義興起之前已日趨腐朽和衰落。
1835年回國後寫的小說《歸途》和《家鄉面貌》(1838)不僅諷刺了美國社會,還諷刺了庫珀斯敦的一些人物的偽善和愚意,因此而受到輿論攻擊。晚年他甚至支持美國對墨西哥的侵略戰爭。1851年9月14日去世。
庫珀在30年創作生涯中寫了50多部小說和其他著作。他最有成就的作品,如《皮襪子故事集》五部曲,對美國的西部小說產生很大影響。至今仍擁有不少讀者。
愛默生,R.w.(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TOP
思想家、散文作家、詩人。1803年5月25日生於波士頓一個牧師家庭。1882年4月27日於馬薩諸塞州康科德去世。17歲畢業於哈佛學院。1826年進入哈佛神學院學習,次年被獲准講道。1828年成為波士頓第二教堂牧師,屬於當時在新英格蘭居優勢的唯一神教派。後因不贊成這一教派的某些教義,放棄神職,於1833年赴歐游歷,拜訪浪漫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蘭道爾、柯爾律治、華茲華斯等,與卡萊爾結為知交,並深受康德先驗論哲學的影響。回國後於1836年出版《論自然》一書,這部書幾乎包含了他所有重要的思想的胚芽。1837年8月31日,愛默生在美國大學生聯誼會上以《論美國學者》為題發表演講,抨擊美國社會中靈魂從屬於金錢的拜金主義和資本主義勞動分工使人異化為物的現象,強調人的價值;提出學者的任務是自由而勇敢地從皮相中揭示真實,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導人;他號召發揚民族自尊心,反對一味追隨外國的學說。這一演講轟動一時,對美國民族文化的興起產生重大的影響,被霍爾姆斯譽為「我們的思想上的獨立宣言」。
1838年7月15日,愛默生在劍橋的神學院發表題為《神學院致辭》的著名的演講,遭到新英格蘭加爾文教派、唯一種教派等勢力的抗議和攻擊。愛默生的哲學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強調人的價值的積極成分,又吸收了歐洲唯心主義先驗論的思想,發展成為超驗主義觀點。其基本出發點是反對權威,祟尚直覺;其核心是主張人能超越感覺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這一觀點有助於打破當時神學和外國的教條的束縛,建立民族文化,集中體現了時代精神,為美國政治上的民主主義和經濟上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根據。
自1836年開始,愛默生、阿爾科特、里普利等人在波士頓的康科德不定期地聚會討論「神學與哲學的不良狀況」,這可以說是超驗主義運動的起點。他們創辦評論季刊《日規》(1840-1844),發表文學作品和主張改革教育、倫理、政治等方面的論文。愛默生一度擔任主編,是超驗主義運動的主要代表。
愛默生的著作大多用散文所寫,重要作品還有《論自助》、《論超靈》等,收在《論文集》(1841)和《論文集:第二輯》(1844)中。1847年和1867年分別出版兩冊《詩集》。此外還有《代表人物》(1850)、《英國人的性格》(1856)等。
霍桑,N.(Nathaniel Hawthorme 1804-1864) TOP
小說家。1804年7月4日出生於馬薩諸塞州塞勒姆鎮一個沒落的世家。他的祖輩中有人曾參與請教徒迫害異端的事件,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驅巫案」的3名法官之一。這段歷史對霍桑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霍桑的父親是一名船長,在他4歲時去世。1821年霍桑在親戚資助下進入博多因學院,同學中有詩人朗費羅與後來當選為總統的皮爾斯等。1825年大學畢業,回到塞勒姆鎮,從事寫作。曾匿名發表長篇小說《范肖》(1828)和幾十個短篇作品,陸續出版短篇小說集《古宅青苔》(1843)、《雪影》(1851)等,逐漸得到重視和好評。霍桑的短篇小說大多取材於新英格蘭的歷史或現實生活,著重探討人性和人的命運等問題。
1836年和1846年霍桑兩度在海關任職,1841年曾參加超驗主義者創辦的布魯克農場。他於1842年結婚,在康科德村居住。1848年由於政見與當局不同,失去海關的職務,便致力於創作活動,寫出了他最重要的長篇小說《紅字》(1850)。這部作品以殖民地時期新英格蘭生活為背景,描寫一個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縛的少婦犯了為加爾文教派所嚴禁的通姦罪而被示眾,暴露了當時政教合一體制統治下殖民地社會中的某些黑暗。《紅字》發表後獲得巨大成功,霍桑繼而創作了不少作品。《帶有七個尖角閣的房子》(1851)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血腥掠奪。另一部小說《福谷傳奇》(1852)以布魯克農場生活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社會改良的嘗試失望的心情以及對狂熱的改革者的厭惡。皮爾斯當選為美國總統後,霍桑於1853年被任命為駐英國利物浦的領事。1857年後僑居義大利,創作了另一部討論善惡問題的長篇小說《玉石雕像》(1860)。1860年返回美國,在康科德定居,繼續寫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後留下4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
朗費羅,H.w.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TOP
詩人。1807年2月27日出生於緬因州波特蘭城一個律師家庭。1822年進入博多因學院,與霍桑是同班同學。畢業後去過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和德國等地,研究這些國家的語言和文學。1836年開始在哈佛大學講授語言、文學,致力於介紹歐洲文化和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成為新英格蘭文化中心劍橋文學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39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贊歌》、《生命頌》、《群星之光》等音韻優美的抒情詩。1841年出版詩集《歌謠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詩《鎧甲骷髏》、《金星號遇難》,也有敘事中含有簡朴哲理的《鄉村鐵匠》、《向更高處攀登》等。詩中充溢了淬質奮發的精神和樂觀情緒。這兩部詩集在大西洋兩岸風靡一時,他從此以詩人聞名於世。朗費羅於1845年發表詩集《布呂赫鍾樓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爾德的軍火庫》、《橋》、《努倫堡》和《布呂赫鍾樓》等佳篇而為人稱道。《海邊與爐邊》(1849)包含了詩人向讀者宣告創作意圖的《獻辭》以及通過造船的形象謳歌聯邦的締造的長詩《航船的建造》。
朗費羅的主要詩作包括3首長篇敘事詩,或「通俗史詩」:《伊凡吉林》(1847)、《海華沙之歌》和《邁爾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1854年辭去哈佛大學教職,專事創作。次年發表《海華沙之歌》。這是採用印第安人傳說而精心構思的長詩,寫印第安人領袖海華沙一生克敵制勝的英雄業績,以及他結束部落混戰,教人民種植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貢獻。在美國文學史上這是描寫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詩,但詩的素材主要來源於斯庫爾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體驗;詩的韻律完全模仿芬蘭史詩《卡勒瓦拉》,當時雖然受到了讀者的贊賞,卻遭到後代一些評論家的責難。從1843年起,朗費羅夫婦在幽靜的克雷吉別墅中度過了17年幸福的家庭生活。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燒傷致死,這一直使他無比悲痛。為了擺脫精神上的重負,他投身於但丁的《神曲》的翻譯,還寫了6首關於但丁的十四行詩,是他最佳的詩作。《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大體上仿效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基督》命名的三部曲詩劇於1872年完成。
朗費羅晚年創作不轅,備受尊祟,牛律大學和劍橋大學曾分別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他75歲生日那一天,美國各地的學校都舉行了慶祝。1882年3月24日朗費羅逝世。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詩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獲得這種尊榮的第一位美國詩人。
朗費羅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抒情詩、歌謠、敘事詩和詩劇。他的詩歌在美國廣為傳誦,在歐洲受到贊賞,被譯成20餘種文字;20世紀以來,他的詩名急劇下降,其地位變化之大,在美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
惠蒂埃,J.G,(John Greenleaf Whittier 1807-1893) TOP
詩人。生於馬薩諸塞州黑弗里爾鎮。自幼務農,曾在一專科學校肄業一年,但讀書甚多,深受英國文學尤其是蘇格蘭詩人彭斯的影響;1831年出版的詩文集《新英格蘭的傳說》,描寫新英格蘭農村淳樸的生活和歷史傳說,便表現了這種影響。1849年出版散文作品《瑪格利特·史密斯日記片段》,以清新的筆法描繪了早期新英格蘭的生活及人們的心理狀態。
從1833年起,惠蒂埃在廢奴主義者威廉·加里遜的影響下積極投入廢奴運動,編輯報紙,撰寫社論和小冊子,同時寫詩號召廢除蓄奴制。詩集《在廢奴問題進展過程中寫的詩》(1838)和《自由的聲音》(1846),揭露了奴隸主的暴行和黑奴悲慘的命運。他的詩歌有強烈的戰斗性,反映了美國廢奴斗爭中的重大事件,有如一部廢奴運動的編年史。
惠蒂埃的詩集《勞工之歌》(1850),以不加雕琢的語言謳歌美國早期的漁民、農民、鞋匠、伐木工人的勞動。他的另一些詩歌則對社會暴力表示抗議,對被壓迫的下層人民寄以同情。1859年左右,惠蒂埃又轉而描寫新英格蘭農村的生活和景色,出版了詩集《包羅萬象》(1856)、《家鄉民謠》(1860)等。他的著名的長詩《大雪封門》(1866)曾被評論家譽為「一部優美的新英格蘭田園詩」。
⑼ 英語翻譯 他非常善於寫作並且曾經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
he is very good at writing and he was a well-known writer once.
這里有兩個片語 翻譯出就行了
善於內 be good at 或者 do well in
有名容 famous 或者 well -kn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