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語寫作中的過程寫作法有哪些
1.(失去生命)die:
dieofillness;
病死
beattodeath;
打死
Hediedplacidly.
他平靜地死去。
Hediedin33B.C.
他死於公元前33年。
Shediedfromacutepneumonia.
她死於急性肺炎。
1.(不顧生命;拚死)tothedeath:
fighttothedeath
死戰
2.(達到極點)extremely;todeath:
beextremelyhappy;
高興死了
beparchedwiththirst;bedyingforadrink;
渴得要死
betiredtodeath;bedog-tired;
累死了
terriblysalty;
死咸
muchtoosweet;
甜死了
adeathlystillness;
死一般寂靜
Oh,I'mdyingoflaughing.
啊,笑死我啦!
3.(不可調和的)implacable;deadly:
swornenemy
死對頭
4.(固定;死板;不活動)fixed;rigid;inflexible:
arigidrule;
死規矩
lifelessdogma;
死教條
Thewindowhasbeennailedfast.
窗戶釘死了。
5.(不能通過)impassable;closed
❷ 如何評價小學生寫作材料准備過程
小學生入門寫作主要有兩大困難:一是「寫什麼」?(選取寫作材料),二是「怎麼寫」?(寫作方法與技巧)。作為入門應先解決第一個問題,然後才能講究寫作技巧,因為前者是基礎,好比河水之源,如果沒有源頭,哪來涓涓細流乃至滔滔長河?三年級是小學生作文的「入門」階段。由於剛剛開始學習寫作文,往往出現這種情況:學生的組詞、造句還講得過去,但作文中的取材僅限於轉抄和編造。這樣發展下去是不妥的。其一,學不會觀察生活、表現生活;其二,一旦養成習慣,會使思維懶惰,思路狹窄,材源枯竭,影響其思維品質、智力、心理等方面的健康發展。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寫作入門解決材源問題呢?我們提出如下幾點看法: 一、要引導學生寫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生活中的作文材料很多,但生活中的人、事、情和景,初寫作文的學生往往缺少「抓」和「寫」的意識,需要老師或家長的點撥、揭示加指導。如我校去年元旦前夕要召開文藝晚會,布置同學們自帶小紅花,可老師沒教過花的做法,有一位家長教會了他的女兒做紅花,當這位小學生帶著紅花上學時,同學們求她幫助,她幫同學們做紅花。事後,有的同學表示送她小「禮物」。雖然她喜歡小「禮物」,但是沒要。老師知道這件事後,就指導她把這件事寫成作文《我幫同學做紅花》。由於寫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她寫成的作文,內容充實,還挺有思想的。 二、給孩子創造積累寫作材料的條件。平時,學生只能天天重復著「家中——路上——學校——路上——家中」的過程,生活的范圍有限,所以學校和家長應利用周末和節假日,領孩子去公園、野外等見世面,領略和感受積極的、豐富多採的社會和自然生活。但要有益於教育孩子,其中一項便是為寫作文積累材料。例如,在今年暑假中,某家長帶他的女兒去野外捉蟈蟈,臨行前布置了寫作要求,讓她注意觀察和記憶。回來後,她寫了作文《捉蟈蟈》,較生動地寫下了捉蟈蟈的過程和動作,很有情趣。 三、給學生講些直接感受不到的作文材料。受生活的地點、環境等條件所限,有許多素材是學生直接看不到、得不到的,卻是可寫的。這類材料需老師及家長的講述,指導課外閱讀等進行積累。有一位學生家長在去某沿海城市出差回來時,給他的孩子帶回來許多「禮物」,如:各種貝殼、小(海)石頭、小紀念品等。女兒最喜歡那串珍珠項鏈,她認為很貴。其實僅幾元錢,使她很驚奇。這位家長抓住時機,向她講了珍珠的人工養殖以及我國海上育珠事業的過去和現在,鼓勵她以此為材寫成作文《爸爸送我的禮物》,既訓練了寫作,又進行了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四、要讓學生學會剪輯原有的寫作材料。固然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是小學生入門寫作的主要材料,但不要因此束縛他們的自我發揮和想像,而是要讓學生們學會將已有的材料進行合理的剪輯、必要的取捨。有一位學生游過秀水公園後,在寫《我愛秀水公園的美麗風光》草稿中提到「在草叢中撿到一隻死去的蜻蜓」,這是真實的,但對文中的「美麗風光」起了削弱作用。老師對此進行了指導,經過修改,學生的作文是:「我走上拱橋向東望去,湖面上是一片荷花和荷葉,交映相輝。葉面上的水珠兒在陽光照射下,如珍珠般閃閃發光。忽然一隻紅蜻蜓飛來,落在一支卷著的荷葉上,我想起了古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一小小的剪輯,使作文增加了藝術性。總之,老師及家長應相互配合,共同創造條件,指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觀察生活,獲取並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入門寫作時,感到「材」有源頭滾滾來。 小學生初學寫作的三個放開 小學生初學寫作,就像剛學步的孩子,走得搖搖晃晃,顫顫巍巍,甚至摔跤,但父母總是大膽放手,不斷鼓勵,終於孩子會走了,並且走得穩穩當當。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像父母呵護剛學走路的孩子一樣,學生就都會作文,也都願意寫作文了。但事實上,我們的老師在學生作文剛起步時就設置了很多的障礙,提出很多的要求,結果學生越寫越不會寫,越寫越不願意寫。老師在作文教學中形成的思維定勢,對「好作文」定了很多條條框框的約束,恰恰忽視了學生的性情、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智力水平。結果,由於人為地拔高,不斷地限制,作文越教越死,學生越學越怕。 實際上,小學階段,應大膽地「放」,讓學生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隨意發揮,不拘一格。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放」。 1、放開內容:學生所接觸的一切,看到的、聽到的、親身實踐及感受到的都是學生已知的信息,這些信息都可以成為文章的內容。同學之間的交談、考試前的焦急、校長的講話、老師的講課、父母的叮囑、上學路上的風景、電視新聞、廣播廣告、張貼的宣傳畫、餐桌上的閑聊、節日的歡樂、心中的委屈、和同學的爭吵、一次游戲、一次沖動、一次體驗、一陣風、一陣雨、一張相片、一個過客、一次電話,甚至夢境、想像中的情境等都是作文的內容。教師不應局限於教材上的訓練或考試內容的要求,總寫來寫去是《記一個人》、《記一件有意義的事》。這些題目好象很容易寫,但學生卻不知道怎麼下筆,寫來寫去,只好編造、抄襲,缺乏真情實感,造成千篇一律,既折磨了學生,也折磨了老師。現在,我每周都讓學生寫一篇文章,不定內容,自由發揮,學生鬆了綁,十分活躍。 2、放低要求:學生剛學寫作,能寫、願寫已經很不錯了。本來都很幼稚的心靈,本來就學得東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怎樣選材,怎樣立意,怎樣開頭,怎樣結尾,怎樣突出中心,就好象剛栽下的樹,都不知道能不能成活,你還每天去搖一搖,再拔高一點,再怎麼有生命力的樹也很難成活。我也曾經做過這樣的蠢事:學生交來的文章,總覺得有很多缺點,因此辛辛苦苦地改,認認真真地批,改得文章面目全非,還認為學生會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深受教育。沒想到,學生只看一下分數就塞進抽屜。原來他們覺得自己的文章一無是處,才被老師改得體無完膚,反而失去作文的興趣。為此,我每接手一個班級,對學生交來的第一篇作文,我都從學生原有的作文水平出發,發現其優點,寫上一些鼓勵性的批語;實在不像作文的,只要字寫得好,格式正確或者卷面整潔,甚至有一個詞用得好或用了一個新詞等都會得到肯定。尤其是那些表達了自己真情實感的文章,盡管錯字病句很多,甚至不夠通順,我也在班上宣讀,並張貼出來,告訴學生:文章就是要寫自己的生活,它是一種心靈的對話,你怎麼想就怎麼寫,完全可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3、放開表揚:表揚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最好方式。學生有了寫作興趣,就能順利闖過寫作的難關。如果我們對學生期望過高,教學求成心切,總希望學生進步快些,那就永遠看不到中下層學生的點滴進步,不能及時對他們取得的進步進行肯定,更不會體諒這些學生的難處,使其得到應有的指導。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潛能,最好的辦法是多發現學生在寫作中的點滴進步、與眾不同的閃光點,時時表揚,事事表揚。只有這樣,寫作教學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如何提高小學生初學習作的積極性 《新課程標准》中的作文要求更多地關注了學生生命的健康發展,表達的實際需要、個體的自主體驗以及情感的自由宣洩。然而,長期以來的應試作文教學,使《新課程標准》中的作文教學理念成了可望不可臘的理想境界。究竟如何才能越過傳統作文教學的沼澤,尤其是三年級小學生?初學習作開篇作文,如果打不好基礎,激發不了興趣,今後的習作是可想而知的。 一、利用中年級口語教學優勢,培養學生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 口語交際教學,讓學生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語感。只有學生有了強烈的表達慾望,才能滔滔不絕地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 在教學《小攝影師》時,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到故事的續寫,於是,我利用口語交際教學的優勢,組織學生舉行了《小小故事會》,讓學生充沛發揮各自的想像力和創新精神,說編了不同結局的《小攝影師》。故事不僅講得精彩,而且形式各樣,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表達慾望,一個比一個講得棒。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再也不為寫這個片斷而發愁了,個個力爭能當上「故事大王」,圓滿地完成了習作任務。 二、激發學生到大自然和社會中去尋找習作綏勰和靈感,讓他們的綏勰真實而多 大自然孕育著無限的生命力和無限的寫作綏勰。我在農村教書,這里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山清水秀,柳綠花紅;日出日落,炊煙裊裊;牛羊成群,六畜興盛 只要激發興趣,讓學生發現其中的美好,讓他們寫身邊的事物他們就一定寫出精彩的作文來。 我教三年級時,大部分學生不會寫作,我就鼓勵學生觀察身邊的景物,或在活動課時帶領學生到大自然去踏青或觀賞,然後寫自己的所見所想,好多學生的習作都提高了,而且有幾個學生寫得很有特色,這讓我高興極了。 三、引導學生學習一些優美的習作範文,積累好詞佳句,讓學生有話可寫 萬事開頭難。三年級的學生初次接觸到習作寫片斷,許多人都感到難以下筆。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欣賞一些優美的習作範文,試著仿寫,積累一些好詞佳句,為日後作準備。實際上,一篇篇課文就是學生寫作的好例文。在學習《槐鄉的孩子》一課時,其中有幾個自然段就為學生提供了習作範例,一些優美的詞語,學生也可信手拈來,舉一反三。學習之後,學生可仿寫《美麗的家鄉》。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去學習和借鑒,經過多次的仿寫,學生再也不為寫作犯難了,再加上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生活經驗,習作水平定會更進一步。 四、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習作慾望 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有時,一句不經意的批評,可能讓學生洺記於心,處處與老師作對。教師不要吝嗇表揚自己的學生。剛開始習作,學生或許不能達到教師所期望的水平。但有時他們的一些語言並不遜色於成年人,或許充滿了更多的童真和樂趣。雖然整篇習作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這些好詞佳句,應用醒目的紅筆圈畫出來,學生見了定會備受鼓舞。 五、開展多種形式的習作交流筆會,提高學生習作的積極性 練筆的形式是多樣的,可以是仿寫、改寫、續寫、補空、寫讀後感等,可以是寫整篇的,也可以是寫一個片斷。學生在習作交流中,尋找自己的不足,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好的寫作方法與技巧,逐步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 每一學期,我都組織和開展習作興趣小組活動。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不斷積累寫作經驗。通過互評互改,互相促進。當初那種皺眉頭、咬筆頭的現象再也看不到了。學生的寫作興趣積極高漲,我也不為上習作課而苦悶了。 怎樣教學生寫入門作文 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但很多學生卻怕寫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不留心生活、不善於觀察、不會構思、不善表達所致。 寫作的素材來源於生活,只有通過觀察生活,學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內容才能充實。在實踐中筆者認為,最好的訓練方法就是用「問題」導向目標,即:根據作文訓練的過程,確定觀察的范圍、對象,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和重點,精心設計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有意識地在觀察中尋根溯源,邊觀察邊思考,邊記錄,直到逐個弄清問題為止。有了這些問題作引導,學生會不知不覺地逐漸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掌握觀察要領,從而積累大量作文素材。這樣,寫起文章來就會下筆自有言,寫出來的文章就自然言之有物了。這就是教學的第一步觀察。 構思是培養學生的思維和發展能力的過程,是學習謀篇布局的重要一步。有了觀察得來的資料,還不等於能寫出好文章,還必須通過巧妙的構思,精心的裁剪,才能寫出好文章。但是,這對小學生來說實在不容易,因為這不僅是個「言之有序」的問題,而且還是個「言之有理」的問題,而古今中外,雖「文有規循」卻「文無定法」。不過,若根據小學生模仿性強的心理特徵,借用寫人、寫事和寫物的典型文章,將抽象難懂的作文知識化難為易,還是有辦法把學生引上構思之「路」的。比如,在訓練寫景時,可用《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作為範文,這篇文章結構總分總,先總寫小興安嶺,再分別敘述小興安嶺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文章結構分明,便於學生掌握。若訓練寫人,則引《愛迪生》一文先簡介典型事例塑造人,外表內心是性格,最後贊美品質點中心。 有了上述典型文章引路,待學生入門後,再適當進行靈活布局的巧妙構思訓練。這一步訓練的指導思想是「先規矩而後巧妙」,具體步驟是寫提綱或打腹稿。經過反復的訓練,使學生逐步把握構思的一般規律,從而完成作文的構思。 同時,還要根據兒童思維發展的年齡特徵確定各年段不同的習作訓練形式。具體地說,教師可在低年級學生中以創造型的現象作文和童話體作文,來培養學生想像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中年級學生以觀察作文為主。教師可著重安排對動物、自然景物、建築物以及人物的動作、對話、外貌等方面的素描訓練,讓學生獲得豐富而鮮明的感性表象,幫助他們從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篩選」出典型的表象,藉此培養觀察的目的性、條理性、精確性。從高年級開始,要以學生的抽象思維為培養重點。其習作訓練應該從觀察作文轉向有名確表達需要的實用型作文。教師可根據社會、家庭中人際交往的需要確定各種有趣的主題,讓學生寫目的明確的記敘文和說明文、各種應用文和讀書筆記,以培養學生歸納推理、演繹推理的技能和發散思維能力,培養思維的針對性、邏輯性、靈活性和獨創性。 對小學生來說,教師還要重視口頭和文字表達的訓練。它也是作文訓練的重點。要把話說明白,意思表達清楚,就要鼓勵學生,話該怎麼說就怎麼寫;要指導學生把話說通,把意思寫清楚。訓練的步驟是:先說再寫,寫後就讀,邊讀邊改。通過反復訓練,學生定能把話說通,把意思表達清楚,把對象寫准。總之,在表達訓練中,將說寫結合,讀改結合,採用「說、寫、讀、改」的模式,訓練學生表達由通順明白到准確形象到生動,在反復的錘煉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能使學生初步達到「言之有文」。至此,通過作文教學的觀察、構思和表達的訓練,學生寫出的作文也就有「序」、有「物」、有「理」、有「文」了。 淺談小學生作文入門的教學 內容摘要: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對學生的入門寫作會有很大的影響,作文引導的如何,對學生由怕作文到愛作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課堂教學的引導,讀寫結合的滲透,觀察生活的方法,是引導學生作文入門的主流。關鍵詞:激發興趣、讀寫結合、觀察生活、語言的鼓勵性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包括承擔學生作文入門的指導。一直以來,作文教學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比較棘手的一個問題,學生怕作文,甚至把作文視為是一項「苦事」。經過近幾年在作文教學方面的實踐總結,我覺得學生能否由怕作文到愛作文,這與作文入門的指導有很大的的關系。下面就談談本人的幾點看法:一、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小學生對任何新的事物都有感興趣的一面,並且有探知的慾望。三年級的學生,此時還未接觸作文,真希望自己快點知道,作文究竟是怎麼回事。是難是易?是有趣還是乏味等等一系列問題存在他們的思維空間時,我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覺得特別要引導好第一節作文課。這就是激發好學生的作文興趣。 第一次給學生上入門作文時,我沒有照章地按作文要求讓學生作文,而主要是讓學生理解什麼是「作文」。並且是在談話中用最熟悉、最形象的事物,通過設置問題的形式,讓學生自己理解「作文」的含義。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的:也許同學們很想知道怎樣寫作文,其實作文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比如你們的媽媽在自己心目中漂亮嗎?有多漂亮?你想告訴你的同學、老師嗎?怎樣說才能把漂亮的媽媽讓別人知道呢?聽了這些問話,學生們的興趣來了,並且各抒己見,同桌之間議論紛紛。看到這一情景我接著說,你講的如果能寫出來讓人看,就成了一篇作文。學生們聽了,覺得更新奇,並感覺到作文原來既有趣又簡單。接著,我還告訴他們,不光寫媽媽,還可以寫爸爸、爺爺、奶奶------甚至你覺得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其他有意義的東西都可以寫成作文,告訴別人。這時,作文的概念就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了。二、注重讀寫結合的教學 萬事開頭雖然難,但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第一節作文課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我覺得教師還得注重培養他們讀寫結合的習慣,所謂讀寫結合,就是讀不離寫,寫不離讀,這就關繫到學生作文水平進一步提高的問題。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陣地。在課堂教學中,除了教會學生識字、寫字,理解課文內容外,還要引導學生怎樣把一些好詞、好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剛開始作文,不要求學生篇幅的長短,只要求語句通順、連貫,把所有學的字、詞、句恰當地利用上去就行了。比如在教學《艱苦的歲月》時,課文中有很多描寫老紅軍外貌的句子。我便適當地加以引導,讓學生想想哪些相干詞語、句子可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此時在學生的理念中就會形成一種意識,原來學習課文也可以幫助寫作文。因此,更覺得作文簡單、有趣。這樣學習課文也會更認真更投入。 另外,讀寫結合還涉及到課外活動的開展。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拓寬、深化和發展。在課外活動中,主要從課外閱讀與組織實踐活動兩方面來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多方面的素質。比如建立「班級圖書角」,保證時間的前提下,首先有針對性地選擇材料提供學生課外閱讀,教育學生多看名人作品和《小學生優秀作文選》等好文章。由此養成勤於讀書、思考、動筆的良好習慣。如此一來,既提煉了閱讀方法,又把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機地銜接起來。 在組織實踐活動中,主要通過開展團隊活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比如說組織學生登山、游覽公園、舉行「釘紐扣比賽」「講故事比賽」。活動後,要求學生把自己親手做的或親眼看到的人與事,有條理、有重點,流暢地寫出來。由此一來,學生對寫作就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覺得活動也能寫作文。因此除了愛作文,也會更積極參加各項活動。三、教給學生觀察生活的方法 小學生的作文不能只是為了寫作而寫作,也應該指導學生去觀察生活。觀察生活首先要有順序、有條理。寫靜態事物時要寫出它的形狀、顏色、大小、用途等內容。並要求學生按從遠到近或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去觀察,然後有條理地寫下來。寫動態事物應包括寫動物、活動變化的事物等。如寫動物,就要寫出它的外形體態及生活習性的內容。寫活動變化的事物,就要寫出它活動變化的情況。對這類動態事物,我們可以採取「游動」的方法來觀察。如在一次寫一動物的作文過程中,事前我講明了「游動」的觀察方法,讓學生按這方法去觀察自己家養的一種動物,並讓學生有條理地寫出來。這樣,有的學生寫「我家的一頭黃牛」,能把黃牛寫得栩栩如生,看了他的文章,就像親眼看見他家養的牛一樣。寫敘事時,我要求學生按時間推移或地點變換的順序來觀察,要觀察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重點是觀察事情的經過和主要辦事人物的行動。作文時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寫出來,把主要辦事人辦事的過程寫具體即可。寫人時要求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神態和心理活動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寫人的文章可以「一事表人」,也可以「多事表人」。 當然,觀察事物不能只為觀察而觀察,應展開想像來豐富文章的內容。因為事物之間都是互相依存,彼此聯系的。要由表及裡地去認識事物,找出它的內在聯系,從而全面地,本質地了解事物。 在作文中教給學生觀察生活的方法,不但可以幫助他們提高寫作水平,而且可以幫助他們更深地體驗生活。四、批語要有鼓勵性 作文對於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而言是個新鮮事物,維持他們的作文興趣與激發他們的作文興趣同等重要。而給學生成就感,寫些具有鼓勵作用的批語則是維持作文興趣的有效手段。作文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訓練,帶有很大的創造性,因而學生的勞動也十分艱辛。所以不少學生把作文視為難事,怕寫作,不想寫作。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費九牛二虎之力寫出了文章,卻得不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反而得到老師的否定與批評,那種不好受的滋味可想而知了。因此,批改作文時我認為應批些鼓勵性的話,使學生看了批語,心情激奮,愛寫作,想寫作,下次寫作文時,決心寫得更好;如果批語不好,學生則會感到灰溜溜的,只能是適得其反,討厭寫作,怕寫作。那麼,作文教學定會失敗或收效甚微。 實踐使我認識到,小學生作文入門的教學對學生以後作文水平的提高以及對作文的愛好都有很大的關系。因此,三年級學生的作文入門教學非常重要。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楊樹芳主編 語文出版社出版 2、《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教師讀本》 秦訓剛、宴渝生主編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3、小學語文《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 張貴新、侯國范主編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怎樣教小學生寫好作文 要讓學生寫出才情並茂的作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需要長時間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在批閱作文時,我不難發現為數不少的學生遣詞用句能力功底薄弱。寫出來的作文,要麼語句不夠通順,情感枯燥乏味,要麼構思呆板,謀篇布局不夠周到。我一直堅信只要通過透徹的分析,總會有合理的解決方法。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引導學生積累作文素材「流水不腐」,作文亦是如此,胸中有足夠的「工料」,寫作時才有底氣。為此,平時引導學生採用以下幾種方法積累作文素材。① 博學廣識,勤記錄 教師自身要多看書刊雜志,遇到好的書籍、篇目可以推薦給學生,要求學生撰寫讀書筆記,讓學生學習成功文章的成功之處,為學生寫出成功的文章打下基礎。對於善於引經據典遣詞造句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從而培養學生愛讀書和常練筆的習慣。②善於觀察,多動筆 通過案例教學授予學生觀察方法,經常抓住教育時機,提示學生留心觀察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現象,要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形成最全面的印象,多寫觀察日記(日記)。學會聯想,把事物寫活一點。③深化活動,常訓練 多開展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學生的作文才會言之有物。還可以跟校園時令活動結合起來,獻愛心捐款等慈善活動,結合這個契機,讓學生習作《點滴關愛暖心懷》。學生親身經歷,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才能寫出實感,寫出韻味。 二、培養學生作文的表情達意能力 寫作時不但要有情,還要有善於表情達意的手。習作時必須借鑒成功作文的成功之處,注重審題會意,有了好的立意,選擇和組織材料才有依據。要使文章感情真切,遣詞用句必須准確到位、恰如其分。要幫助學生達到這一水平,閱讀教學中教師就要經常重視培養學生用詞造句能力和恰如其分,准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做到言必達意。比如,在教學《呼風喚雨的世紀》時,讓學生理解文中的「千里眼」、「順風耳」……各表示什麼東西?文中為什麼不直接說成電視或收音機呢?「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形容的是什麼?為什麼不直接用「發明數量之多,令人為之嘆止」呢?這么用有什麼好處嗎?讓學生在思索問題掌握「借代、引用」兩種常用的修辭技巧。當然,培養這種能力也可以從口頭回答問題、書面回答問題、造句寫片斷等多方面進行邏輯訓練。要求學生把積累到的素材靈活運用,寫出通順、連貫、簡潔的句子。並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法,經常練,反復練,實現表詞達意生動形象、恰如其分地准確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三、養成學生作文的審題構思習慣
❸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和技巧
小學英語寫作是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最有幫助的方法之一,寫作有助於詞彙、語法、句型、課文等語言知識的學習,並且能夠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同時,聽、說、讀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又反作用於寫作能力的培養。
英語寫作教學節能幫助孩子構建比較完善的英語思維模式,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習慣英語。
不同年級的小學英語寫作有不同的要求。
小學英語寫作,因為年級的不同,對於英語寫作的技巧要求和文字要求也各不相同,
拿學3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知掌握了顏色、衣服、月份、動物、身體部位、文具名稱等基礎單詞,接下來需要的就是在寫好的文章里進行填空而已,以三年級小學生英語來說,能夠做到這一步就已經很不錯了。
因為小學三年級的英語作文要求沒有什麼技巧可言,只需要闡述清楚事件用對單詞就可以。如果學生能夠將當時的心情、衣著、喜歡的數字、喜歡的月份、愛吃的食物、當天的情緒能夠准確表達,就已經完全超標完成小學三年級的寫作要求了。
2、小學四年級的英語寫作
小學四年級的英語寫作能夠用簡單的英語單詞介紹清楚自己住的房間、擺設就可以了,也就是簡單的空間描述和一些表述空間的單詞或短語。
3、小學五年級的英語寫作
五年級的英語寫作當然要求也相對提高了很多,大多數老師會開始給學生們布置一些寫自己喜歡的小玩具等等題目。
這也是老師們下的一個小陷阱,因為這些作文很容易讓你掉進第三人稱單數動詞是否要加ses的漩渦中,當然對於動詞的時代很難運用准確以及動詞後面加介詞這種容易出錯的細節,這些都提醒著你寫作時小心再小心,上課時認真再認真。
4、小學六年級的英語寫作
六年級的英語寫作更多的是考查學生們的綜合應用能力,也就是看你是否能夠靈活運用英語寫作,是否能夠用英語將圖片中的情景和你的想像闡述清楚,在寫作上的難度比3、4、5年級來說顯然是大大增加。
想要解決這一問題,辦法就是依靠平時的大量閱讀和不厭其煩的積累加上靈活的運用,也就不怕寫不出流暢優美的高分作文了。
❹ 如何進行小學英語課程過程性評價方式
課堂教學是實踐課程目標的主陣地,教學設計是實施有效教學的保證.教學設計由分析、設計和評價三部分構成,教學設計的開展一般要經過以下過程. 一、需求分析任何教學都應該起於需求分析,包括學習者分析、教學資源分析和教學目標分析.學習者分析包括學習者學習動機分析、學習風格分析、多元智能分析和語言基礎分析.動機、學習風格和多元智能分析一般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最好在教學之始開展,以便為整個學期的教學設計提供必要的學習者信息.語言基礎分析一般可以採用測試的方式進行,鑒於教學設計的特殊要求,應該避免目前比較流行的分級測試,採用主觀性任務,以便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的基礎進行診斷. 教學資源分析在教學設計中同樣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資源分物化資源和非物化資源,物化資源包括教材、參考書、課件、掛圖、視頻、音頻等各種服務於課堂教學的物質化資料,非物化資源主要指教師的理論儲備、教學技術和研究能力. 教學目標分析指把《課程標准》中有關聽、說、讀、寫、譯,有關語法、詞彙、情感態度、文化策略知識,有關唱、做、畫等方面的要求具體化為單元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必須採用可以觀察的行為動詞表述,而不是籠統的「理解」、「掌握」.另外,教學目標分析還包括目標層次的分析.根據布盧姆的教育分類學,人的認知表現為知識、理解(領會)、應用(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個層次.就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而言,不管是閱讀還是聽說,不管是文化還是策略,都應該體現認知的不同層次. 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包含教學策略設計、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技術設計以及評價測試設計五部分. 1.教學策略設計教學策略設計指教學設計中教學模式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如閱讀教學設計中,是採用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情景閱讀教學模式、探究式閱讀教學模式、項目閱讀教學模式還是其他,是採用顯性的教學方法、演繹的教學方法還是隱性的、歸納的教學方法等都屬於教學策略設計的范疇.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資源需要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小學與中學不同,中學與大學也不同;分析型學習者與綜合型學習者,體驗型學習者與視覺學習者對教學模式的要求也不同.小學階段可以多採用體驗型的教學方式,而高中和大學比較適合分析型學習方式;小學階段可以多設計游戲活動,而中學階段和大學階段設計游戲就應該特別謹慎. 2.教學過程設計教學過程設計是一個經常被人們所忽略的問題.其實,一堂課如何導入,如何呈現任務和知識,如何訓練知識和技能,如何應用和評價所學,是教學設計必須考慮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習活動錯置的現象.第一,活動難度錯置,認知要求高的活動反而被安置在認知要求低的活動之前;第二,活動目標錯置.比如,閱讀和聽力之前的詞彙教學其主要目的是服務於後面的閱讀和聽力,為閱讀和聽力等在語言方面做准備,那麼如果是聽力前的教學,詞彙應以語音和語意之間的聯結為主;如果是閱讀前的教學,那麼詞彙就應該是文本和語意的聯結為主.但是,我們卻經常看到很多教師在閱讀前和聽力前講解單詞用法,訓練單詞,有時還設計了詞彙應用活動. 3.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活動設計是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一堂課由若干教學活動組成,設計教學活動時必須注意活動的層次性、系統性、適應性和銜接性. 所謂活動的層次性,第一指課堂教學的活動應該是逐步遞進,逐步升級的趨勢,活動由信息辨認、語音辨認、文化和策略的識別,到信息、知識、策略的理解、應用、分析和綜合,由功能、技能的訓練到功能和策略的運用和評價.所謂活動的系統性指所有活動必須指向同一最終目標,為同一個目標服務.所謂活動的適應性指活動必須適應學生的認知風格和學生的語言基礎,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之內.活動的銜接性是活動系統性的保證.活動的銜接性指前面的活動是後面活動的准備或前序列,後面的活動是前面活動的繼續,建立在前面活動目標之上. 4.教學技術設計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開始走進英語的課堂教學.演示文稿在給教師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給外語教學帶來不良影響.所以,教學設計中媒體的使用必須考慮到媒體與教學材料,與教學目標,與學生的接受程度之間的關系,而不能盲目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 5.評價設計課堂教學設計中的評價既有形成性評價,又有總結性評價.課堂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多為診斷性評價,一是診斷任務的達成與否,二是診斷學生是否按照預期的方式在開展活動,三是分析造成學習困難和設計難以有效實施的因素.課堂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可以通過觀察、師生對話、問卷等方式.教學設計中形成性評價要求教師必須分析每個活動可能出現的變化,然後根據可能性變化設計各種備用活動,即每個階段教師都必須設計預案. 三、教學設計實施教學設計是否合理需要通過具體的課堂教學實施進行評價.教學設計不能付諸實施,其評價也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實施是對教學設計科學性的具體檢驗,更是教學設計目標達成的唯一渠道.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收集各種相關數據,以便對教學設計進行評價. 四、教學設計評價教學設計評價指對教學設計科學性的評價.教學設計評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收集有關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信息,又要收集關於教學設計本身的信息.信息收集可以採用課堂觀察的方式,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請同事或者相關專家聽課;信息收集還可以採用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最好採用現場調查的方式.比如,可以通過與學生的座談了解學生的看法,可以通過專家與授課教師的座談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課堂結束時的問卷調查收集有關教學設計的各種信息. 五、完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本來就是一個過程性研究,需要一個迭代的研究循環,教學設計也因此不能是通過一次教學實踐就完結的活動.每個學校可以構建一個研究共同體,採用基於設計的研究方法或者是行動研究方法,通過不斷地設計、實踐、完善設計,開發適合自己學校學生特點的教學設計. (責任編輯 池春燕) * 本文作者工作單位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外語系.
❺ 新課標小學英語小組學習評價過程材料
評價建議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英語課程的評價應根據課程標准規定的課程目標與要求,採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和方法,對教學的過程和結果加以及時、有效地監控,以起到對教學積極的導向作用。
英語課程的評價要盡可能做到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形式和內容的多樣化,評價目標的多維化。評價應反映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積極作用。評價應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價值觀念、學習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和變化。應採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過程,又關注結果,使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為此,特提出以下評價建議:
1.充分發揮評價的積極導向作用
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評價應起到監控教學過程、反饋教學信息、激勵學生學習、促進教師改進教學的重要作用。因此,評價要有利於學生不斷體驗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進步與成功,有利於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和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評價要有利於教師獲取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並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調整,從而促進教師不斷提高專業水平;評價要有利於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及時了解課程的實施情況,改進教學管理,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評價的過程和評價結果還應有利於家長和社會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的目標和教育的發展方向,共同推進課程實施。
2.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評價的主體。評價標準的確定、評價內容和方式的選擇以及評價的實施等均應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在各類評價活動中,學生都應該是積極的參與者和主動的合作者。學生應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使用適當的評價方法和可行的評價工具,了解評價標准和學習進程,發現和分析學習中的具體問題,主動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策略,認識自我,樹立自信,不斷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教研部門和學校應當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觀念,調整評價機制,採取有效的評價措施,支持和激勵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依據課程目標要求確定評價內容與標准
本標準是確定評價的內容與標準的依據。因此,教師應當綜合考慮本標准所規定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的目標要求及特點,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確定評價標准,選擇評價內容,採用恰當形式。應避免過分強調對知識的考查和脫離語言實際運用的傾向,以切實提高評價的有效性。
4.注意評價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樣性
在設計和實施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各階段教學的特點與評價目的,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及認知水平,選用合理、多樣的評價方式,如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等,實現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可採用與課堂教學活動接近的形式以及平時測驗、學習檔案、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學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根據自己的特長或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終結性評價應採用不同類型的綜合性和表現性的評價形式,以口試、聽力和筆試相結合的方式,綜合考查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在筆試中,客觀性和主觀性試題要合理配置。
5.形成性評價要有利於監控和促進教與學的過程
形成性評價是日常教學中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和實施的評價活動,其首要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核心是通過不同形式的反饋給學生提供具體的幫助和指導。教師應根據實際課堂教學的目標,設計合理有效的評價活動,及時把握課堂教學目標的落實,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和學習困難,為下一步調整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依據。形成性評價應堅持激勵原則。教師應積極指導學生評價自己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使學生通過參與展現自己學習進步的各種評價活動,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
形成性評價可採用多種方式,如測試與非測試,教師評價、個人自評與學生互評相結合等。教師要及時反饋評價結果,並與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並應主動爭取與家長的交流與合作。
6.終結性評價要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終結性評價是在一個學習階段結束時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如期末考試、畢業學業考試等。終結性評價主要是檢測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程度,包括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終結性評價應根據教學的階段性目標確定評價的內容和形式,可以包括口語、聽力、閱讀、寫作和語言知識運用等部分。口試要重點考查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交際策略的運用。聽力部分應著重考查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的能力,避免單純辨音題等脫離語境的題型。閱讀和寫作部分主要考查學生理解真實語言材料和表達真實思想的能力,不應孤立考查知識點或對知識的機械記憶。終結性評價應將知識與技能的評價有機結合起來,著重考查學生在具體語境中運用英語有能力,滲透對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考查。考試形式應靈活多樣,合理配置主觀題和客觀題。小學的終結性評價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選擇恰當的形式和內容,做到簡單、實用。
7.注意處理教學與評價的關系
教學與評價都是英語課程實施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是培養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環節,評價是及時監控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評價要服務教學、反饋教學、促進教學。平時的教學要避免為考而教、不考不教、以考代教的傾向,特別是要避免採用題海戰術干擾正常教學的做法。要堅持以考查語言運用能力為主的命題指導思想,使教學始終立足於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
8.小學的評價應以激勵學生學習為主
小學英語教學評價應以課程標准和平時的教學內容為依據,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採用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評價形式。小學階段的評價應以形成性為主,重點評價學生平時參與各種教學活動的表現。小學中、低年級的終結性評價應採取與平時教學相近的、生動活潑的活動形式。小學高年級的終結性評價也應主要採用與平時教學活動相近的方式進行,合理採用口試、聽力和筆試相結合的方式,考查學生基本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重點考查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終結性評價的成績評定可採用等級制或達標的方法,不宜採用百分制。
9.合理設計和實施初中畢業學業考試
初中畢業英語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科的終結性考試,目的是全面、准確地考查初中畢業生在英語學習方面達到課程標准所規定的級別水平的程度。英語學業考試應著重考查學生在英語方面聽、說、讀、寫等四種語言技能的實踐能力以及靈活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聽和讀應主要考查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從語言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在理解信息的基礎上,學生還要能夠對信息加以判斷、歸納、綜合。說和寫應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與技能,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完成信息溝通、再現生活經歷、描述周圍事物、發表意見和觀點。英語學業考試需要以適當形式考查學生對具體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不是孤立地考查知識點,更不是考查對知識的機械記憶。
英語學業考試的命題應遵守以下原則:
(1)要依據課程標准來確定考查內容與標准;
(2)要著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避免單純考查語言知識;
(3)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身心發展水平;
(4)要選用真實、地道的語言素材,根據語言實際使用情況命題;
(5)要確保試題的信度和效度,杜絕繁、偏、舊的試題,要控制題量;
(6)要根據試題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點,科學合理地制定評分標准。
英語課程的評價要體現新課程的評價原則,要採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評價形式和評價手段。教師要不斷學習和了解國內外語言評價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鑽研語言評價技術與手段。既要積極嘗試新的評價方法,也可以保留傳統的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在具體的評價實施過程中,要根據不同階段英語學習的內容、目標以及評價的不同功能,選擇恰當的評價方法,並進行合理組合。
❻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首要的任務是要擺正抄師生以往不平等的關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特別在中學,由於中學生的心理發展還極不成熟,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會產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課堂上,教師不能擺著「師尊」的「架子」,語言應該友善親切,態度應該和藹可親,一改自上而下的傳授方式,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與學生交談,輔導學生時,都應充分尊重和熱愛學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
❼ 如何用過程性寫作的方法進行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創造一個快樂、高效的英語寫作課堂,一直是廣大英語教師所關注的問題。過程性寫作教學流程分四階段:寫前准備階段(prewriting),寫作階段(composing/drafting),修改階段(revising),編輯階段(editing)。
(一)寫前准備階段(pre-writing)
這個過程有時伴隨著閱讀資料和調查人物及分組討論的活動,作者要對題目進行探索,調動自己原有知識並認識自己的缺口和不足, 從而吸納新的知識,從而在活動中深化主題,聚集素材,打好腹稿,為下一步寫作做好准備。此階段通常分兩步進行,即「熱身活動」與閱讀欣賞範文活動。
1.「熱身活動」。
「熱身」時,師可採取一些激活學生思維的策略與技巧,在知識和情意上為學生寫作做好鋪墊。常見的方法有頭腦風暴法(brain storming)、集束法(clustering)、快速自由寫作法(rapid freewriting)、「5W1H」提問法(questioning)等。
(1)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 即全體組員將所有與主題(topic)相關的觀點和盤托出, 不必考慮流露出的思想正誤與否。先從具體、熟悉的信息源入手,然後轉向抽象、陌生的信息源。如: 要讓學生寫Should students beallowed to use mobile phone? 可以讓學生以頭腦風暴的形式討論what can mobile phone do for you? 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下一步的寫作訓練理清思路,列出提綱。
(2)快速自由寫作
要求每位學生在一兩分鍾內自由而快速地寫下與主題有關的單詞和短語。對時間加以限制,目的在於促使學生的大腦快速運轉和思維。如:讓學生介紹一個熟悉的人。可以問:Who do you like to writeabout? What do you like to write about? 要求每位學生在一兩分鍾內自由而快速地寫下與這個人物介紹有關的單詞和短語。比如hobby,appearance,personality,habits 等,並能夠就每個方面寫一兩句,並給以及時的鼓勵。
(3)集束法
即以主題為主軸, 將與之相關的詞彙綴集在一起。這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因為「可視詞彙」可以刺激學生的「聯想流」,這對那些有話說不出的學生來說極為奏效。如:讓學生寫school rules,可以以school rules 為主軸來提供與之相關的詞彙。比如:school uniform,in class,homework,in the library,classmates,然後讓學生由單詞聯想相關的規則。
(4)「5W1H」提問法
即要求學生根據主題就who,what,where,when,why,how 等進行提問。問題的大小詳略視需要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如:讓學生an unforgettabletrip 就可以圍繞這么五個問題:Who did you gowith? What did you do there? Where did you go?When did leave? Why did you go there? How did you go there? 讓學生把這些問題串在一起就是一篇短文。
除了以上所述四種技巧外,還可藉助多媒體(如印刷物、電腦、錄像和影視)、人物專訪、談話、考察和問卷等手段搜集素材。如果在寫作前准備階段給學生提供較多獲取信息或材料的途徑,他們就會表現出更高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閱讀欣賞範文。
先讀後寫,為發揮「範文」的「示範」作用,不能滿足於對文章內容和形式的一般掌握,而是要深入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內容以及謀篇布局,寫作手法和技巧。然後讓學生運用範文的框架,寫出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
(二)寫作階段
寫作階段是學生獨立把自己的思想用語言完整地表達出來的過程。教師最好結合課堂活動和具體的寫作話題,當堂找出寫作的切人點,列出提綱。若有可能可即時進行口頭作文。另外,還要提醒學生需注意的問題,為其提供必要的語言素材。例如,教師可針對本次寫作的具體內容,給出一些相關詞彙(如:寫作常見的表示啟、承、轉、合的習慣用語和套話)並配合圖片和示例。這樣,在實施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信手拈來的成就感。
(三)修改階段
1.自我糾錯:制定基本批改標准
在一開始讓學生寫短文,就制定評分標准,並讓學生熟知這個標准:①作文長度100-120單詞;②作文結構:是否有開頭與結尾;③作文內容;是否覆蓋所有要求的要點;④語言表達:是否運用豐富的詞彙與句型結構;⑤語法:是否有語法錯誤;⑥書寫規范:注意拼寫、大小寫符號、標點。
比如, 在模仿上述案例中的範文寫一篇My favorite school day 的小短文,就可以針對欣賞範文中總結的三點寫作特點確定修改的標准: ①是否有主題句;②是否按時間先後順序寫;③是否添加豐富內容的句子。
2.組內互改。
教師輪流與每個小組一起重點討論一篇文章。分組時宜將好、中、差生混合編排,以便學生互評互學。評價活動中通過對他人文章的評論,強化寫作知識,發現他人的長處與不足,便於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鑒,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3.教師點評。
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或黑板選擇不同層次代表性的文章或句子當堂點評。點評時,教師要先讓學生找出這篇短文「閃光點」, 打開寫作的情感關,再讓學生找出文章的欠缺之處。標出精彩的詞、句、思想的亮點等可以激發學生的進取精神,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
(四)編輯階段(editing)
編輯階段是寫作的最後整理和潤色階段,指學生在多次反饋、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對文稿進行反復修改最終成稿的過程。在此階段,教師可選擇優秀習作列印上作者的名字並利用投影或張貼方式呈現給全體同學,以表示對習作作者的鼓勵和為其他同學提供學習借鑒,也可以選擇每位學生最好的一句合成一篇範文供大家互相學習參考。
實踐證明:「過程寫作法」有助於充分發掘學生的積極性,有利於閱讀以及聽說能力的培養,養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過程寫作法」重視學生的寫作過程,鼓勵學生在不斷地修改練習中進步提高,有利於樹立學生的自信;「過程寫作法」將寫作過程視為一個循環往復的、復雜的心理認知、思維創造和社會交際過程,符合寫作教學的實質,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❽ 如何教小學英語作文,詳細的教學步驟!
對各年級的要求:
1、一年級的學生在聽、說、讀的基礎上,給予學生自由想像的空間,畫單詞卡與簡單的繪本與手工畫。
2、訓練二年級學生基本的字母書寫練習,根據課文主題,創作繪本、卡片與PPT。老師開始從簡單的對話填空到自由創作。
3、對於三、四年級的學生,則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讓學生養成規范書寫的習慣,布置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作業,如:每個學生准備一本寫畫本,在教完該課的新單詞後,要求學生畫畫,寫上單詞,再造句;可以做單詞設計,隨後造句,最後寫成文章。四年級的學生製作閱讀卡,與同學交換閱讀,互相學習,共同提高,開始簡單的讀寫訓練。
4、對於五、六年級的學生要求學習規范的作文格式。首先,每位學生准備寫作本、造句本、個人作文集。開始是編句子、編對話、寫短文,進行模仿作文、情景作文、想像作文。然後,經過多次批改後(學生自改、學生互改、老師批改等)學生把改好的作文抄到作文集中。這樣,訓練了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與保持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1、W-H Questions
Who---誰在這事件中?
What---這事件關於什麼?
Where---這事件在哪裡發生?
When---什麼時候發生?
Why---為什麼會發生?
How---這件事怎樣發生?
可以用這些問題來組成作文的材料,從不同角度去看同一主題,幫助學生定位文章結構。
2、 讓學生看到題目後,把聯想到的意念寫下來。可以從一個字(a word),一個短語(a phrase)開始,然後讓學生的思維發散,聯想到什麼便寫下什麼,無須講求邏輯,要求在指定時間內列出相關的信息。隨後讓學生將信息整理,提取與主題相關的信息進行寫作。
滿意的話請給我最佳答案,謝謝!
❾ 如何有效提高小學生英語寫作能力
一、寫作從說句子開始----「你能講出來,就能寫出來!」
「老師,我不會寫。」
小學生容易對英語寫作望而生畏,無從下筆,即使下了筆,也是用中文進行思維,再翻譯成英語;文章表達欠缺英語思維,因此經常出現中文式的英語,語法不通,言不成句,欲說無詞,非常痛苦;久而久之,學生對英語寫作喪失了信心,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怎麼辦?首先是要消除他們的畏難情緒,不要太早、太快拋出寫的要求。如果連說都不會,怎樣寫呢?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開始學說話,說得不好是正常現象,大人會有意識地用照顧性的語言同孩子交流,孩子只要開口說話,怎麼說都是對的,都是值得大加表揚的,從來沒有人去批評孩子的發音和語法上的錯誤。我們對待小學生寫英語作文,也應該採取寬容的態度,要他們先會說,才到寫。我經常對他們說這么一句話「What
can you say, what can you
write!」因此每次寫作前,我都先進行大量的聽說訓練,反復地鼓勵他們,讓他們敢說,想說、樂於說,你來說,她來說,全班說、小組說、變著法兒讓這個話題人人都能說。在這基礎上,我才鼓勵學生動筆,確保每個同學都能寫出完整通順的句子。平時我一方面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詞寫簡單的句子,另一方面以豐富多彩的生活為內容進行一日一句的「寫話」訓練。開始要求不高,只要學生能動筆寫,遵循「起點低、坡度小、寫生活」的原則,重表揚,不批評。等到學生能寫一句完整的話後,進而提出適當的要求。如給學生幾個詞,讓他們組合成一句完整、通順的話,先練習說,在會說的基礎上,鼓勵他們大膽地寫下來。這樣,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不僅可以從說完整的句子過渡到寫下完整的句子,在實踐中初步形成句子的概念,而且也有利於鞏固單詞,提高學生語言認識和表達能力。例如:在Summer
vacation.這個課例中,我圍繞寫作主題需要,進行多種說的訓練:用句型I』m going to _________.(
American\ Hong Kong\ Beijing …)說出去的不同地方:,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說出各種交通工具:I』m
going to get there by______.( bus \ train \ plane
…又根據寫作的需要,引導學生說出各種活動I』m going to _______:watch TV \ go to shanghai
\listen to music \ make models\ take some photos \ plant trees
…這樣通過大量的造句,由句成段,學生感覺非常容易。「What can you say, what can you
write!」你能講出來,就能寫出來,在進行了大量說的基礎上,寫,不是順理成章的事么?
二、寫作從說圖入門---「你觀察到什麼,就說什麼!」
看圖說話和看圖寫話,是引導學生從觀察具體的形象入手,提高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它不僅對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思想感情和高尚道德品質有一定影響,而且對訓練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的能力,培養觀察事物、分析表達事物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它是作文教學極為重要的一項基礎訓練。看圖說話和寫話,可以是一幅圖說一句、寫一句,或說幾句、寫幾句;也可以是幾幅圖寫一篇或一幅圖寫一篇。不管是一幅圖或幾幅圖,還是寫一句、幾句或一篇,都可以分:看、說、寫三個階段。看清楚才能說清楚,說清楚才能寫清楚,看得好才能說得好,說得好才能寫得好。在指導學生看圖的過程中,為了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大膽地練說,我時常鼓勵他們,對他們說:「what
can you see, what can you
say!」盡量創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們說出自己觀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感受,即使是簡單的一句話或三言兩語,我也會說出自己發自內心的激勵語言:「Very
good!」「It』s right.」激發學生們想說、願說、敢說的慾望,然後,讓他們把自己所說的內容寫下來。雖然,小學生英語思維能力不夠,還不能有條理地連貫地寫幾句話,經常出現語法錯誤,顛三倒四和錯用詞語,這還需要教師啟發、引導學生把混亂的話,按照事物的一定順序(空間、時間)和幾件事物之間的關系,重新安排前後順序,使之條理化。教師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就會逐步具有圍繞一個中心說幾句話或寫一段連貫話的能力,以寫A
Nice Day這話題為例. 為了寫好這個題目的作文,我圍繞這個主題,提供相關的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思考並回答相關的問題:
(1)What』s the weather like? (cool、
hot、sunny、warm、rainy...)
2)Where are they?They are in _____ .( in the park、 at school、at
home、in the zoo、on a farm.)
(3)What are they doing?They are _______. ( playing basketball \ reading \ dancing
\ riding the bike…
(4) How are they ?tired, excited,
happy...,引導學生說出有關短語和句子,加上一個開頭和結尾,就是一個完整有趣的一天了。
能說形象直觀的圖、寫作的思路就被啟發打開啦。現在,我班的學生對看圖寫話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興趣,有了寫作的慾望,有時寫的小短文還真難以相信是他們小學生呢!
三、寫作從讀短文入手---「看的書多了,你也會模仿了!」
語言學家Ellis的「輸入與互動假設」理論提示我們,英語課堂至少應包括吸收外界知識階段和利用所吸收的外界知識與外界進行互動習得階段,也就是說,要有語言的吸收才有語言的輸出,語言的輸出必須建立在豐富的語言輸入的基礎上。而通過英語寫作課堂的實施,創造機會讓學生接觸地道的、純正的語言材料,通過拓展閱讀途徑,幫助他們積累詞彙和英語的習慣表達方式,加強語言輸入的訓練,充分發揮小學生形象思維的優勢,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要想寫好文章,它的前提首先是有豐富的閱讀量、積累豐富的詞彙、模擬情境等。新課程標准下的小學英語教材在很大程度上與以往的教材有所改變,他特別強調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幾學年下來,學生按照規定要求已經能認識1000個詞左右,為他們提早閱讀打下了較扎實的基礎。為了有重點地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水平得以提高,我在平時注意為學生搜集適合他們閱讀的兒歌、童話、故事等,把這些文章裝訂成冊,發給學生,讓他們去閱讀,去理解,去體會,並嘗試他們的寫作方法,去寫一寫。「學一學」也可說是模仿,它的特點在於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對於初學寫作的學生來講,我們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鑒範文,培養好文風。即使剛模仿時比較機械,也應加以肯定
在英語課上,對學生進行寫作方面的引導,關鍵是要給學生足夠量的語言信息輸入,給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鋪墊、准備,讓學生通過整理信息,儲存語言,激發小學生形象思維,從而打開他們的寫作思路。如給學生輸入圖片、單詞、短語等信息,或類似的題材文章。我在學到We
are moving a new apartment這課時,就找了一些類似的文章Our school, Our classroom,
My house, My dream house, My new bedroom 等等, 讓他們去讀,去體會,去討論,
然後結合自己的想像或實踐,畫出圖畫,並寫出文章。由於事先有了打量的接觸,寫起來自然就更得心應手,而不會無從下手了。吳增祺說:「文章之體,往往古有是作,而後人則仿而為之,雖通人不以為病。」我們英語寫作不也是如此么?
四、寫作從課內課外學習中積累---生活處處有英語,點點是文章!
英語寫作不經歷持續、有效的訓練是很難達到一定水平的。英語寫作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英語教學新信息不斷涌現的今天,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論與方法,提高自己的英語寫作知識與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英語寫作教學水平。課程標准在閱讀目標中十分強調語言和積累,「沒有積累,談不上培養良好的語感,也決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當然也學不好英語。」寫作的基礎正是閱讀和積累,即不但要廣泛閱讀,還要懂得積累。課上,我引導學生在學習交流中積累單詞,短語、句子和習慣用語,為寫作打下基礎。課余,我鼓勵學生堅持課外閱讀,注意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文學藝術、行為准則、價值觀念等,多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於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把英語溶進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激發孩子們閱讀和積累的興趣,為寫作奠定基礎。寫作是厚積而薄發的創造性活動,積累的東西多了,寫起來就得心應手。例如:
It』s cold in winter.這個課例中,我由winter 引發出spring、 summer、fall等寫作題材,比如說,引導學生寫spring 的時候,讓學生根據常識提供一些描寫春天的句子: We
wear… We can play… The trees
are… We can』t go …. It』s warm and
rainy. Flowers are
beautiful等等句子.讓學生們自己輸入相關主題的信息,然後根據寫作順序重新整理句子順序,讓學生逐步形成圍繞主題寫出有效的句子,把句子整理成段,有了生活、閱讀的積累,寫這樣的文章還覺得難嗎?
五、寫作從老師夥伴中得方法---- 這句話怎樣說? 這句話我這樣說!
對於作文,學生向來頭疼,剛開始我講盡技巧,他們總說我逼他們做無米之炊,我說作文很容易,學生說我是老師,不知咬筆桿之苦。於是我和他們一起寫作文。我寫開頭,講開頭的方法,學生練開頭,我寫結尾,講結尾的技巧,他們就練結尾。我寫好開頭、結尾,學生補出故事情節。或者我寫短文,要他們補充結局,或者大家一起來,你一言我一句,大家一起把文章寫出來。在合作中,學生知道作文怎麼寫,我也知道怎樣教作文才能讓學生更易於理解。後來,我發現同伴之間合作,學生更喜歡。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是一種同伴之間面對面的交際活動。它使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組內的交流,探討,使學生不斷完善自己的觀點,不斷產生新的想法。於是我將全班以優、良、中、差分成四人小組,並將活動內容布置給學生讓他們討論,討論內容多種多樣,討論完後,可以小組合作,也可以個人完成寫作。例如,上完We
are going to Hai
Nang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為「五一黃金周」設計旅遊活動,此活動旨在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設計更完整的計劃。各小組立刻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來,好的同學多說,差一點的同學也不示弱,積極參與,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即時就問:這句話怎樣說?旁邊立即有同學教他。愉快平等的學習是學生最喜歡的,因此,這篇文章學生寫得最輕松。
六、寫作從評價中提高——「進步真大啊!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好的批語,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有很大的鼓勵作用。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我直接指出優點或不足,以便繼續發揚或及時改正。批改時,我劃出學生用得好的詞語、寫得好的句子,旁批:「good excellent!You got good
job!」對於寫得不夠理想作文,就採用「面批」的方式。評作文時,我用階梯式的評級方法,隨著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不斷升級,給學生重重驚喜,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喜悅中受到鼓舞,寫作興趣越來越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作更是如此,因為只有自己想寫,才會去留心觀察、仔細體會,才能寫出好文章。為了讓孩子們喜歡寫、樂於寫,只要願意寫,不管質量如何,我都給予表揚。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即使大作家寫作,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反復修改,不斷完善,何況寫英語作文。我鼓勵學生每寫一篇文章都要反復閱讀,反復推敲、反復修改,不斷提高,爭取進步,特別注意語法、習慣用語、英漢文化的差異。這樣一來,即使較差點的同學也有幾篇好文章呢。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利用早讀課、活動課開展優秀作品朗誦會、評選出「朗讀能手」「最佳作品」。我在教室的後牆上開設「Little
Writer
Garden」,將孩子們反復修改後的優秀作文張貼出來,為他們提供展示和學習的機會,激發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另外,我們每個學生都有一本自己的作文集,把平時經過老師和同學的修改後的好文章寫下來,或是自己閱讀的好文章,再配上可愛的圖畫。我們每個月評獎一次,學生可高興了:瞧,這就是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