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語口語 > 論交際策略與大學英語口語教學

論交際策略與大學英語口語教學

發布時間:2021-02-24 14:10:20

A. 淺談在課改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大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但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 由於受到傳統教學方法和現行考試制度的影響, 口語教學卻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本文通過分析交際能力的本質提出了口語學習的重要性及進行口語教學的策略方法。 關鍵字: 大學英語 口語 教學方法 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和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進一步加快, 英語作為一種國際性語言和信息交流工具, 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促進對外交流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近年來, 提高大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大學英語界已經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培養具備實際應用能力, 獨立操作能力, 創新能力, 多向思維能力, 自我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復合型外語人才成為外語教學面臨的新挑戰。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從1999 年5 月起開始實施大學英語口語考試, 旨在促進學生真正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滿足新世紀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因此加強口語教學, 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努力方向。 一、交際能力概述 大綱明確提出: 語言是交際工具, 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以書面或口頭方式進行交際的能力。「交際能力」這一術語最早是由美國社會語言學家Dwell Hymes 提出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 它是對20 世紀50 年代末美國語言學家Chomsky 提出的「語言能力」概念的一種修正。Hymes 在《論交際能力》一文中提出交際能力的四個特點: ( 1) 可能性, 即是否符合語法規則並在形式上成為可能, 相當於語言能力。( 2) 可行性, 即某種語言在實踐中的可實施程度, 相當於語言的可接受性。( 3) 適當性, 即語言在特定環境中是否得體。( 4) 現實性, 即現實生活中使用的語言。在此基礎上, 語言學家Canale 和Swain把交際能力概括為以下四方面的能力: ( 1) 語言功能, 也稱為語法功能, 指掌握相關詞彙和語法規則的能力。( 2) 社會語言能力, 即關於如何使語言運用得體的語用知識。( 3) 語篇能力或話語能力, 即組織連貫的話語而不是獨立的句子的能力。( 4) 籌劃會話能力, 即運用言語和非言語的手段進行語言交際的能力。從以上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 一個人語言掌握的好壞, 不僅在於他能否造出合乎語法的句子, 還在於他能否恰當使用語言。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相結合才完整構成交際能力。因此大學老師必須從語言本身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努力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口語交際的特點 1. 直觀性: 通常情況下, 進行口語交際的雙方是面對面的, 雙方都可以通過觀察對方的舉止和面部表情得到更多的非語言信息。 2. 及時性: 為了使交際順利進行, 交際雙方要及時向對方提供相關信息, 由於受到時間和交際者語言水平的限制, 講話中容易出現一些用詞不當或言不達意的情況。 3. 不可預知性: 在口語交際過程中, 一方想要表達的內容另一方難以預料, 特別是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時這個特點更加突出。 三、目前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 現狀一: 多年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 各大學都把通過四、六級考試作為英語教學工作的目標和衡量學生學習水平的標准。這導致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老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精讀、泛讀和聽力課上。在精讀課上, 老師強調語言知識的灌輸, 往往偏重語法知識, 語言點, 文章結構和詞彙教學, 學生則是忙著做筆記。泛讀課上, 老師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快速閱讀文章後通過做選擇題, 問答題等形式來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聽力課上, 老師放錄音, 學生做選擇題、判斷題、聽寫題, 接著老師給出答案並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只能作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 而根本無法參與課堂和開口說英語。 現狀二: 應試教育的存在和高校對口語教學的重視不足引導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偏見, 認為只有英語專業的學生才有必要進行口語訓練, 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只要掌握了足夠的詞彙量, 提高了閱讀能力, 能看懂外文文獻資料就可以了。就是這種錯誤心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 四、改進口語教學, 提高交際能力的策略 1. 注重語音知識的傳授, 打下堅實的口語基礎。 語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所有語言都是由語音、詞位、句法和語篇四大部分組成的。語音是語言的第一特徵。只有通過人的發音器官發出的聲音, 人們才能夠達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我們對漢語的學習往往先從拼音入手, 掌握語言有聲的方面。學一門外語也同樣應從語音入手。只有當學生的口語能力是建立在扎實的語言基礎上, 他們在進行口頭交際時才有可能做到准確流利。所謂「准確」就是指語音、語調基本正確, 語法和用詞恰當得體。「流利」是指在交際過程中運用英語靈活自如地進行交談。教師首先應讓剛進入大學校門的學生明白語音學習的意義, 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在授課過程中, 對語音知識的要求並不局限於對48 個音標的正確發音, 教師還要充分利用聽力、精讀課來解釋連讀、弱讀、同化、不完全爆破等語音現象, 利用業余時間反復訓練發音, 以便學生邊學邊練逐步糾正發音, 為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打下基礎。 2. 擴充詞彙量 不少學生由於詞彙量不夠, 常常在交際過程中找不到對應的詞彙或表達法, 不能及時准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因而降低了交際的質量。針對這種情況, 教師應注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盡量用英語授課。教師用不同單詞構成的句子講解課文, 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英語直接思維的能力, 而且有助於學生了解更多的新單詞, 揣摩意近詞之間的區別、聯系, 理解單詞或固定搭配的用法特點。這對於學生應對不同的交際對象和交際內容都是不無裨益的。 3. 傳授文化背景知識, 消除表達障礙 每個國家和社會都有各自的文化, 而作為文化諸要素之一的語言必然受到文化的影響。不同的文化產生不同的語言, 不同的語言反映不同的文化。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語言的交流離不開文化背景。學習語言必須要注重文化差異。文化因素與語言教學相結合, 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外語學習者更好的運用語言, 提高外語交際能力。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可以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Floyd 和Carret 認為「外語教師應該是恰當的文化內容的傳授者和獲取文化背景知識的促進者。」老師在講授課文內容時可以通過背景知識介紹、交流個人經驗體會、對比中外文化差異等多種方式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 使學生了解國外風土人情, 風俗習慣, 生活方式。學生掌握了相關知識, 在進行口語交際時才能輕松自如的應對。反之,如果語言教學中忽視了文化差異, 學生在交流時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障礙, 影響交流的有效性。因此,在講授語言的同時引入文化知識, 使兩者水乳交融,相輔相成, 才能消除學生的表達障礙, 提高口語交流水平。 4. 通過閱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許國璋先生說過:「閱讀首先是吸收知識, 在吸收知識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吸收了語言。」大量的閱讀, 廣泛而深入地接觸英語語言的實際, 想像虛擬的語言環境, 不斷接受新語言材料的刺激, 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 積累各種語言信息, 與人交談時才有可能應答自如。Krashen 認為: 輸入必須是一種可理解的輸入。這種可理解的輸入應稍高於學習者的現有水平, 並且反復出現。所以閱讀材料的選擇應注意以下幾點: ( 1) 文章篇幅不宜過長, 難度不應太大, 生詞量控制在總詞量的3%- 5%, 以便學生在復習、鞏固大量已知語言材料的同時吸收、掌握部分剛剛了解的內容, 並自然地建構其個體語言體系。( 2) 閱讀材料題材廣泛, 體裁多樣, 應涉及到新聞報道、名人介紹、風土人情、科普知識、文藝作品、民間傳說等。這些豐富多彩的內容不僅能開拓學生的視野, 而且在交流中運用得當, 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5. 聽說結合, 以聽促說 根據Krashen 的第二語言系的理論, 在有大量語言輸入的情況下, 才有可能得到語言輸出。因此要提高輸出口語能力, 就必須把語言輸入放在首位。中國學生在中國學習外, 缺少習得漢語那樣的自然環境, 要獲得足夠的語言輸入, 僅靠閱讀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進行大量的聽力訓練, 獲取盡可能多的語言信息, 通過大腦系統的加工處理, 將這些信息轉換成自己的語言材料, 才能更熟練的運用外語准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認知心理學認為, 說與寫是在聽和讀的基礎上形成的第二級語言能力。聽是理解, 說是表達。聽是說的基礎, 說是聽得提高。聽和說相輔相成, 所以口語水平的提高離不開聽力理解。先聽後說可以使學生一開始就接受正確的語言現象, 通過對這些現象的熟悉學生可以形成正確的語言習慣,從而增強口語交際能力。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交際能力。一方面聽為說做准備,只有聽懂了才可能有說的慾望; 另一方面說又反過來促進聽力水平的提高。教學實踐證明, 正確地領會和理解是提高交際能力的前提, 是語言生成的基礎。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語言生動活潑、口語性強, 內容新穎的聽力材料要求學生復述。聽過的內容, 只有用自己的話轉述出來, 才能有效的實現知識的內化。此外, 教師還可以通過舉辦演講比賽、外語晚會, 組織小組討論, 放映英語電影、電視節目等多種形式在全校范圍內創造一種多維立體的英語口語教學環境, 使學生置身於外語學習的海洋, 在海洋中自己學會游泳。 6. 創造以學生為中心的語言環境 語言習得理論理論指出人類是在自然環境下無意識的掌握母語的。而外語則是在特定的環境中有意識的進行的。Chomsky 認為語言是說話人心理活動的結果。嬰兒天生就有一種學習語言的能力, 對他們的語言錯誤無需糾正, 隨著年齡的增長, 他們會在成長過程中自己改正。Krashen 提出語言習得的關鍵是一個內化的過程, 即把語言的語法和語用規則內化, 成為大腦機制的一部分。他認為, 外語學習是受環境影響的。一是自然環境, 學習者通過與語言接觸自然吸收, 這種學習是潛意識的。二是課堂環境,學習者在正規的課堂訓練中學習語言, 這種學習是有意識的。所以Krashen 進一步指出, 外語教師的職責就是要為學生創造有利於習得語言的環境, 讓學生盡可能多接觸與運用目標語, 這樣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習得這種語言。語言學家Little Wood 指出「課堂中的交際越真實, 越頻繁, 自然環境學習和課堂環境學習的界限也就越模糊。」教師應利用一切有利條件使課堂成為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場所, 將語言知識的學習融入到交際活動中, 使語言能力與語用能力緊密結合起來, 相互促進, 協調發展

B. 大學生在英語課外活動中的交際能力和學習策略範文

我國大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計劃性不夠、自我評估不足、不能多渠道地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等 問題。由於課堂教學自身的局限性,大學生不可能通過有限的課堂學習獲取知識和培養能力,這就需要依靠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的開展。而過度依賴教師則不易掌握適 合自己的有效學習策略。因此,課外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課外學習方式和策略的探討就凸顯其研究價值。而我國針對大學英語學習者課外學習風格與學習策略兩者 之間關系的研究頗為缺乏。本研究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為了滿足上述需要而進行的,其目的是促使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本研... 展開 我國大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計劃性不 夠、自我評估不足、不能多渠道地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等問題。由於課堂教學自身的局限性,大學生不可能通過有限的課堂學習獲取知識和培養能力,這就需要依靠 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的開展。而過度依賴教師則不易掌握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策略。因此,課外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課外學習方式和策略的探討就凸顯其研究價值。 而我國針對大學英語學習者課外學習風格與學習策略兩者之間關系的研究頗為缺乏。本研究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為了滿足上述需要而進行的,其目的是促使學生個性 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本研究主要採用的是量性研究的方法,通過封閉式問卷,同時也輔以質性訪談的方式採集數據。運用SPSS18.0對量性數據進行描述性的均值、標准差和相關 關系統計處理,對個人半開放式訪談資料進行定性分析,試圖探討:具有某些學習風格的大學生一般採用什麼樣的課外英語學習策略?採用某些學習策略的大學生又 具有什麼樣的學習風格?學習風格與課外英語學習策略之間是否存在關系?學習風格與其課外英語學習策略的關系對英語課外自主學習和教學有哪些啟示作用? 首先採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從湖南省內抽取湖南大學、中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和長沙大學共5所院校,再對09級非英語專業學生抽取共計500個 樣本作為調查對象。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52份。其次,對問卷所得數據採用SPSS軟體進行處理和分析,找出傾向不同學習風格的受試在 學習策略使用情況上的異同,以發現學習風格與語言學習策略的相關性。最後,通過個別訪談,確定個體語言學習風格和課外學習策略以何種形式表現它們之間的相 互關系,以驗證並修正從調查問卷得到的結論。 量性調查工具藉助劉潤清設計的適合中國大學生學習者特點的學習風格測量表(劉潤清、戴曼純,2003)。本研究用此問卷測量工具對研究對象的學習風格進行 統計分析,然後進行定性的文字討論。從中獲得如下發現:1)目前大學生英語學習風格傾向於視覺型、獨立型、個體型、分析型、系統型、審視型學習風格。其 中,系統型和獨立型為傾向最為顯著的兩種學習風格。2)受試者在課外對各項學習策略的使用率不高,尤其對認知策略和社會策略的使用率低。學習策略運用由高 到低分別為:補償策略、情感策略、元認知策略、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策略。3)學習風格傾向與課外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分析型、學習 風格使用的學習策略范圍最廣泛;實踐型和聽覺型的學習風格與社會交際策略有著正相關關系;外傾型學習者對練習和合作策略的最為偏愛;思維型學習者客觀冷 靜,長於邏輯分析,所以他們在語言學習中多用推理策略。直覺型學習者注重客觀事物的聯系和意義,因此喜愛總結語言規則的策略。判斷型學習風格對學習者策略 選擇的影響力最大。分析型學習風格的學習者對於組織、結構、計劃和系統性的自然偏好直接影響了他們對於元認知策略的選擇。視覺型、聽覺型學習者對練習策略 的偏愛。 最後,筆者著重議論從該研究發現中所獲得的啟示及教學建議,首先議論的是學習風格對課外英語學習策略的影響,其次是議論如何做到英語學習風格與學習策略的統一,即兩者的有效搭配來促進英語學習的效果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收起

C. 怎樣實施有效的口語教學策略 英語論文

怎樣實施有效的口語教學策略
在英語教學中,要培養的無非就是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英語口語在英語學習中就是「說」的技能,「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語言交流的效果以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信心.口語是人的第一張名片,張口說出一句話就能讓別人在心裡給說話人定了位.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在口語方面的能力非常薄弱,這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就大部分人學習英語口語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相應的教學策略做出了簡要的論述.
一、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
1.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的語言能力尤其是課堂組織中使用語言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效果,但是存在部分教師在聽說方面不達標
的情況.再者就是部分教師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素養不夠,缺乏人格魅力和語言的感染力,沒能很好地鼓動學生「開口說話」.英語教學的發展形勢敦促每位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努力學習各方面的專業知識,使自己的教學素養不斷適應英語口語教學的發展新形勢.
2.學生心理障礙
學生口語學習的效果直接受到自身心理素質的影響,積極的心理能幫助學生進步.而很多學生在口語學習的過程中心理障礙嚴重,有口語焦慮症,開口說的時候會有緊張、懼怕情緒,害怕說錯,害怕被取笑.這種消極的心態會讓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熱情消失殆盡.所以,鼓舞學生的士氣,突破心理障礙大膽說出來是口語教學的首要任務.
3.學生發音不標准
在學習口語的過程中,發音極為重要,不標準的發音往往讓人表達不清楚、不準確、不清晰.語音語調不規范,說出來的英語往往讓人難以明白,使人費解.
4.教師對學生的訓練無法達到當地的考試聽說能力要求
在本省的高考中,英語方面的聽說能力要求學生在口語表達方面能夠達到詢問或傳遞事實性信息,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想法,做到語音、語調自然,語言運用得體等,但很顯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口語訓練往往達不到這個層次.
二、英語口語教學的策略
1.激起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慾望
一門語言的學習就是要敢於說出來,英語學習不能是啞巴英語,教師要用自己的魅力,盡最大的努力激起學生想說的慾望.
2.營造英語的氛圍
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盡量使用英語,適量使用母語」的教學原則.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耳濡目染,教師多用英語會起到一定的示範、指導作用.課堂上可多採用小組形式,多給學生創造英語交流的機會.
3.對學生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灌輸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交際的工具,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識有助於促進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如果學生光有語言知識能力而沒有文化背景知識的支撐,那就是不懂文化,就不會真正領會語言,在口語表達過程中也會很習慣地用自己所掌握的本國的文化背景、思維習慣去思考問題.處理好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對於跨文化語用意識的培養意義重大.特別是我們國家同西方國家在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思維上也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在教學生口語表達的同時必須灌輸學生關於英美國家的歷史、文化、社會習俗、價值觀念、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在口語表達的時候懂得如何去規范自己的英語話語而不至於鬧笑話,讓學生體會不同文化的語用差異,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為更好地進行口語表達打好基礎.

D. 論述題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口語交際訓練和語言表達訓練不一樣。口語交際是有交流對象的,不同的交流內內容,不同的交流環容境,應該注意不同的語氣,不同的講話方式;此外,口語交際的訓練,是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學到的語言,怎樣更得體的應用於生活實際。基於這兩點,我認為,評課時要評介教師指導學生交流是否到位,指導學生語言運用是否到位。當然,我的想法不一定對,僅供參考。噢 還有就是,我現在學的ABC天卞英語的外教和我們說過 就是想征服英語應該是不費力地!必須有個恰當的學習情境及闇練口語對象,這取決於外教資質 標准口音很重要,不間斷天天練習口語 1v1個性化學習才可以有很.好.的進步幅度;學習後同樣要重復溫習課堂音頻,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 實在是真的無口語交談的人的情況,那麼就上 VOA或滬江拿到課余學習材料練習 多說、多練、多問、多聽、多讀 短時間口語能力會提高起來,學習成長是必定迅速明顯的!

E. 英語口語交際策略基礎篇43頁

噢 順便一提,我目前上的ABC天芐歐美外教英語中心的教師要我明白 事實上想將英語學好很簡單的..必須需要個適宜的學習情境及闇練口語對象 重點就是老師教學經驗,純正歐美口音(非東南亞)非常重要 保持每日口語學習 1 on 1個性化學習才可以有最.好.的學習效果!學習後仍要重復溫習課程錄音音頻,好鞏固知識點!若真的是沒人幫忙的狀況下,只能去 VOA或愛思獲取課外學習資料練習,多說多問不知不覺的口語能力會提高起來 學習成長肯定會快速顯著的;愛心提示:也可以網路參考【張晞珝的出國之路】參考一下別人的學習方法。明確的學習方向有了,就要選擇有效的學習方法。方法得當的話既省時省力也省。有人怪口語上不去是沒有語言環境。出國到英語國家?到英語角?找講英語的老外單練?讓我們分別來看看這幾個方面。1、到英語國家能到英語國家去練習英語,直接與英語本族人交流當然是最佳的選擇,但能夠這樣做的人為數並不多。有的人在英語國家生活了幾年乃至十幾年,照樣說不好英語。如果學習方向和方法得當,不去英語國家一樣可以學好英語。關鍵在於解決跟誰學,學什麼,怎麼學這幾個問題。此外,學以致用,學習和練習有機地結合,並持之以恆才有效果。學到的技能如果不大量練習,久而久之一定會忘記。、到英語角如果去英語角的目的是學習就不對了。其實應該把那裡當作練習英語表達的地方,在那裡充分展示自己,建立起說英語的信心,鍛煉自己與不同的人說英語的膽量和能力。去那裡要的是一種志同道合的氛圍。如果沒有時間去,你還可以自言自語,把自己想像成兩個人在對話。、找老外單練除非是訓練有素的語言教師,一般的英語老外惟一的用處是:作為你操練口語的「活靶子」,把自己學到的說話內容在英語老外身上得以驗證。不要期望一般的英語老外會對你口語方面有什麼好的指點,不建議你跟老外談語法,談語言學習規律。、找口語學習學英語口語如果從練發音(對腔和調進行大量練習)都需要專業的老師指導,而系統的口語學習和主題練習很有必要,這些都是自學、英語角以及找老外學習所得不到的指點。如有時間和資金支持,人數少、課程體系完善以及好的師資對口語的幫助會很有效。1.多讀、多練。在閱讀英語文章的過程中,試著大聲讀出聲來。.多聽一些英文歌,可以隨著唱.可以找幾個喜歡英語的朋友一起聯系口語,用英語對話.在平時說完中文的時候可以試著想一想這句話用英語這么說?.給家用電器貼上英語標簽,看到它時讀讀.多背單詞,單詞是基礎.看美劇 練口語希望上述對你有幫助!也可以網路參考【張晞珝的出國之路】參考一下別人的學習方法。謝謝採納!Good luck to you !!

F. 求 英語口語交際策略(提升篇)的mp3

你可以去一些網站看看有沒有師兄師姐分享的資料,像小馬過河,你可以去看看有沒有你找的信息,希望能夠幫助到你,謝謝!

G. 淺談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內容摘要: 大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但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 由於受到傳統教學方法和現行考試制度的影響, 口語教學卻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本文通過分析交際能力的本質提出了口語學習的重要性及進行口語教學的策略方法。 關鍵字: 大學英語 口語 教學方法 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和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進一步加快, 英語作為一種國際性語言和信息交流工具, 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促進對外交流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近年來, 提高大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大學英語界已經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培養具備實際應用能力, 獨立操作能力, 創新能力, 多向思維能力, 自我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復合型外語人才成為外語教學面臨的新挑戰。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從1999 年5 月起開始實施大學英語口語考試, 旨在促進學生真正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滿足新世紀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因此加強口語教學, 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努力方向。 一、交際能力概述 大綱明確提出: 語言是交際工具, 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以書面或口頭方式進行交際的能力。「交際能力」這一術語最早是由美國社會語言學家Dwell Hymes 提出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 它是對20 世紀50 年代末美國語言學家Chomsky 提出的「語言能力」概念的一種修正。Hymes 在《論交際能力》一文中提出交際能力的四個特點: ( 1) 可能性, 即是否符合語法規則並在形式上成為可能, 相當於語言能力。( 2) 可行性, 即某種語言在實踐中的可實施程度, 相當於語言的可接受性。( 3) 適當性, 即語言在特定環境中是否得體。( 4) 現實性, 即現實生活中使用的語言。在此基礎上, 語言學家Canale 和Swain把交際能力概括為以下四方面的能力: ( 1) 語言功能, 也稱為語法功能, 指掌握相關詞彙和語法規則的能力。( 2) 社會語言能力, 即關於如何使語言運用得體的語用知識。( 3) 語篇能力或話語能力, 即組織連貫的話語而不是獨立的句子的能力。( 4) 籌劃會話能力, 即運用言語和非言語的手段進行語言交際的能力。從以上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 一個人語言掌握的好壞, 不僅在於他能否造出合乎語法的句子, 還在於他能否恰當使用語言。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相結合才完整構成交際能力。因此大學老師必須從語言本身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努力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口語交際的特點 1. 直觀性: 通常情況下, 進行口語交際的雙方是面對面的, 雙方都可以通過觀察對方的舉止和面部表情得到更多的非語言信息。 2. 及時性: 為了使交際順利進行, 交際雙方要及時向對方提供相關信息, 由於受到時間和交際者語言水平的限制, 講話中容易出現一些用詞不當或言不達意的情況。 3. 不可預知性: 在口語交際過程中, 一方想要表達的內容另一方難以預料, 特別是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時這個特點更加突出。 三、目前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 現狀一: 多年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 各大學都把通過四、六級考試作為英語教學工作的目標和衡量學生學習水平的標准。這導致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老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精讀、泛讀和聽力課上。在精讀課上, 老師強調語言知識的灌輸, 往往偏重語法知識, 語言點, 文章結構和詞彙教學, 學生則是忙著做筆記。泛讀課上, 老師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快速閱讀文章後通過做選擇題, 問答題等形式來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聽力課上, 老師放錄音, 學生做選擇題、判斷題、聽寫題, 接著老師給出答案並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只能作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 而根本無法參與課堂和開口說英語。 現狀二: 應試教育的存在和高校對口語教學的重視不足引導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偏見, 認為只有英語專業的學生才有必要進行口語訓練, 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只要掌握了足夠的詞彙量, 提高了閱讀能力, 能看懂外文文獻資料就可以了。就是這種錯誤心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 四、改進口語教學, 提高交際能力的策略 1. 注重語音知識的傳授, 打下堅實的口語基礎。 語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所有語言都是由語音、詞位、句法和語篇四大部分組成的。語音是語言的第一特徵。只有通過人的發音器官發出的聲音, 人們才能夠達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我們對漢語的學習往往先從拼音入手, 掌握語言有聲的方面。學一門外語也同樣應從語音入手。只有當學生的口語能力是建立在扎實的語言基礎上, 他們在進行口頭交際時才有可能做到准確流利。所謂「准確」就是指語音、語調基本正確, 語法和用詞恰當得體。「流利」是指在交際過程中運用英語靈活自如地進行交談。教師首先應讓剛進入大學校門的學生明白語音學習的意義, 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在授課過程中, 對語音知識的要求並不局限於對48 個音標的正確發音, 教師還要充分利用聽力、精讀課來解釋連讀、弱讀、同化、不完全爆破等語音現象, 利用業余時間反復訓練發音, 以便學生邊學邊練逐步糾正發音, 為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打下基礎。 2. 擴充詞彙量 不少學生由於詞彙量不夠, 常常在交際過程中找不到對應的詞彙或表達法, 不能及時准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因而降低了交際的質量。針對這種情況, 教師應注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盡量用英語授課。教師用不同單詞構成的句子講解課文, 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英語直接思維的能力, 而且有助於學生了解更多的新單詞, 揣摩意近詞之間的區別、聯系, 理解單詞或固定搭配的用法特點。這對於學生應對不同的交際對象和交際內容都是不無裨益的。 3. 傳授文化背景知識, 消除表達障礙 每個國家和社會都有各自的文化, 而作為文化諸要素之一的語言必然受到文化的影響。不同的文化產生不同的語言, 不同的語言反映不同的文化。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語言的交流離不開文化背景。學習語言必須要注重文化差異。文化因素與語言教學相結合, 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外語學習者更好的運用語言, 提高外語交際能力。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可以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Floyd 和Carret 認為「外語教師應該是恰當的文化內容的傳授者和獲取文化背景知識的促進者。」老師在講授課文內容時可以通過背景知識介紹、交流個人經驗體會、對比中外文化差異等多種方式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 使學生了解國外風土人情, 風俗習慣, 生活方式。學生掌握了相關知識, 在進行口語交際時才能輕松自如的應對。反之,如果語言教學中忽視了文化差異, 學生在交流時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障礙, 影響交流的有效性。因此,在講授語言的同時引入文化知識, 使兩者水乳交融,相輔相成, 才能消除學生的表達障礙, 提高口語交流水平。 4. 通過閱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許國璋先生說過:「閱讀首先是吸收知識, 在吸收知識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吸收了語言。」大量的閱讀, 廣泛而深入地接觸英語語言的實際, 想像虛擬的語言環境, 不斷接受新語言材料的刺激, 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 積累各種語言信息, 與人交談時才有可能應答自如。Krashen 認為: 輸入必須是一種可理解的輸入。這種可理解的輸入應稍高於學習者的現有水平, 並且反復出現。所以閱讀材料的選擇應注意以下幾點: ( 1) 文章篇幅不宜過長, 難度不應太大, 生詞量控制在總詞量的3%- 5%, 以便學生在復習、鞏固大量已知語言材料的同時吸收、掌握部分剛剛了解的內容, 並自然地建構其個體語言體系。( 2) 閱讀材料題材廣泛, 體裁多樣, 應涉及到新聞報道、名人介紹、風土人情、科普知識、文藝作品、民間傳說等。這些豐富多彩的內容不僅能開拓學生的視野, 而且在交流中運用得當, 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5. 聽說結合, 以聽促說 根據Krashen 的第二語言系的理論, 在有大量語言輸入的情況下, 才有可能得到語言輸出。因此要提高輸出口語能力, 就必須把語言輸入放在首位。中國學生在中國學習外, 缺少習得漢語那樣的自然環境, 要獲得足夠的語言輸入, 僅靠閱讀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進行大量的聽力訓練, 獲取盡可能多的語言信息, 通過大腦系統的加工處理, 將這些信息轉換成自己的語言材料, 才能更熟練的運用外語准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認知心理學認為, 說與寫是在聽和讀的基礎上形成的第二級語言能力。聽是理解, 說是表達。聽是說的基礎, 說是聽得提高。聽和說相輔相成, 所以口語水平的提高離不開聽力理解。先聽後說可以使學生一開始就接受正確的語言現象, 通過對這些現象的熟悉學生可以形成正確的語言習慣,從而增強口語交際能力。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交際能力。一方面聽為說做准備,只有聽懂了才可能有說的慾望; 另一方面說又反過來促進聽力水平的提高。教學實踐證明, 正確地領會和理解是提高交際能力的前提, 是語言生成的基礎。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語言生動活潑、口語性強, 內容新穎的聽力材料要求學生復述。聽過的內容, 只有用自己的話轉述出來, 才能有效的實現知識的內化。此外, 教師還可以通過舉辦演講比賽、外語晚會, 組織小組討論, 放映英語電影、電視節目等多種形式在全校范圍內創造一種多維立體的英語口語教學環境, 使學生置身於外語學習的海洋, 在海洋中自己學會游泳。 6. 創造以學生為中心的語言環境 語言習得理論理論指出人類是在自然環境下無意識的掌握母語的。而外語則是在特定的環境中有意識的進行的。Chomsky 認為語言是說話人心理活動的結果。嬰兒天生就有一種學習語言的能力, 對他們的語言錯誤無需糾正, 隨著年齡的增長, 他們會在成長過程中自己改正。Krashen 提出語言習得的關鍵是一個內化的過程, 即把語言的語法和語用規則內化, 成為大腦機制的一部分。他認為, 外語學習是受環境影響的。一是自然環境, 學習者通過與語言接觸自然吸收, 這種學習是潛意識的。二是課堂環境,學習者在正規的課堂訓練中學習語言, 這種學習是有意識的。所以Krashen 進一步指出, 外語教師的職責就是要為學生創造有利於習得語言的環境, 讓學生盡可能多接觸與運用目標語, 這樣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習得這種語言。語言學家Little Wood 指出「課堂中的交際越真實, 越頻繁, 自然環境學習和課堂環境學習的界限也就越模糊。」教師應利用一切有利條件使課堂成為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場所, 將語言知識的學習融入到交際活動中, 使語言能力與語用能力緊密結合起來, 相互促進, 協調發展。

閱讀全文

與論交際策略與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公的家教老師女演員 瀏覽:788
圓明園題材電影有哪些 瀏覽:806
歐洲出軌類型的電影 瀏覽:587
看電影可以提前在網上買票么 瀏覽:288
有沒有什麼可以在b站看的電影 瀏覽:280
今晚他要去看電影嗎?翻譯英文。 瀏覽:951
林默燒衣服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133
哈莉奎茵與小丑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09
維卡克里克斯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961
什麼算一下觀看的網站 瀏覽: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瀏覽:296
朱羅紀世界1免費觀看 瀏覽:311
影院容納量 瀏覽:746
韓國最大尺度電影 瀏覽:130
八百電影 瀏覽:844
手機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瀏覽:182
韓國有真做的電影么 瀏覽:237
歐美愛情電影網 瀏覽:515
一個女的去美國的電影 瀏覽:9
金希貞的妻子的朋友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