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調整英語教學目標與英語素養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表現在學習和創新中的綜合能力,它是人才必備的內在需求。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語言能力、 思維品質、 文化意識以及學習能力和情感態度兩個關鍵。依據這種分類,課堂教學可以從情境、 問題和交際三個切入點展開,以 「融合」 為主線, 貫穿學習能力和情感態度的培養與發展, 最終促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是學習的主陣地。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堂是教師專業發展、學生綜合素養的平台,尤其在我們英語教學質量還不盡人意的農村初級中學,課堂教學顯得更為重要。 當「核心素養」成為學校新的育人目標,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陣地,課堂如何承載這一目標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課堂教學要有人的身影
我們的課堂教學不能僅僅為了教書而教書,而要有人的身影。我們要營造氛圍,讓踴躍成為學生的學習習慣,才能打造出彩的課堂。
我認為,要打造「出彩」的英語課堂,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活潑的學生,非常樂意在教學活動中表達自己的看法,他們有著童言無忌的「直腸子」,愛說也敢說;他們有著展現自我的熱情,愛演也敢演。表演是人與生俱來的願望,每個人都願意在合適的場合以最佳的姿態展示自己。然而,隨著年級的增長,他們的這份「童真」反而被我們一板一眼的教學給束縛了,特別是到了高年級以後,很多學生已經遺失了這份「美好的踴躍」。因此,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呵護學生們的這份「童真」,通過生活情境、動畫視頻、歌謠等形式,烘托出熱烈、有趣又具有親和力的活動氛圍,讓學生們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我們的英語實踐中,把學生們這種不由自主的「踴躍」發展為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譯林版英語7A Starter lesson 4《Whose ...is it?》這個版塊時,為了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我在口語訓練前插入了一個「Guessing」小游戲。在這個游戲中,我向學生們呈現了課前製作的百寶箱(紙箱子,內放一些學生平時常穿的衣服),選派小組代表摸出其中一件衣物,和同伴展開「whose…」的對話練習,並猜出這件衣物的小主人。通過這樣的游戲方式,有效地點燃了班級的活動氛圍,為接下去的口語訓練做了熱身鋪墊,使得學生從被動的聽一下子轉向主動、踴躍的參與。
我通過這樣有趣又有效的活動來釋放學生們「愛表現」的天性,讓他們在踴躍展示的過程中,收獲英語學習的樂趣,體驗英語實踐的成就感,把教學的「主場」交還學生,促進他們語言的個性化發展與學習能力的自我成長。
二、 課堂教學要有設計感
教學長期以來,一直深陷高耗低效的泥潭,教師拚命在講,學生也忘我在練,但課堂教學效益始終得不到有效提升。為此,我覺得英語教學要有設計感。枯燥的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新的教學形勢。我們要還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在豐富活動中展示自己,在合作學習中進一步落實其主體地位,最終提升教學的整體效益。活動是我們七年級英語課堂教學的「主心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潛心鑽研教材,努力為學生們創設更多豐富多彩、新穎有趣的英語實踐活動,並有意識地為他們搭建展示的平台,提高他們活動的積極性與目的性,為我們的教學注入全新的活力。
教學7 B Unit 2 這單元時,為了鞏固學生們對「be going to」這個語法知識的鞏固,豐富學生們的口語輸出,提高學生們的口語交際能力,我以臨近的五一節「May Day」為契機,創設了一個「We are going to have a party」的探究任務。在這個活動中,我創設了班級宴會的情境,鼓勵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為我們班級的五一宴會出謀劃策。各個小組需為宴會設計1~2個活動,如游戲、時裝表演、魔術、合唱、小品等,小組成員不僅要設計活動,還要准備道具,在我們下節活動課中,將這些活動展示出來,比一比哪個小組獲得的掌聲最熱烈,收到的「鮮花」最多。
三、 課堂教學構築讓學生有存在感的學習氛圍與情境
在我們日常的英語教學中經常發現課堂越來越沉悶,學生越來越不願意開口說英語。上課能主動舉手發言的學生寥寥無幾,回答問題時幾乎都在等老師「點將」。即使有些學生對答案胸有成竹也不願意主動起來發言。盡管教師運用了各種策略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獎勵,甚至責罵,但也無濟於事,收效甚微。
初中《英語課程標准》也明確地將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英語能力作為教學的核心目標。口語作為語用的核心成員,自然應當是課堂教學的主角。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比小學生多了顧忌心理,在表達上畏手畏腳。即便是基礎較為扎實的學生,也存在陷入"失聲"瓶頸的現象。我們知道,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核心,那麼,作為我們教師應該如何把學生從束縛中解放出來,激發他們的個性潛能呢?這就需要我們的課堂教學構築讓學生有存在感的學習氛圍與情境。
在教學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 時,談到青少年存在的問題時,我鼓勵學生大膽地講目前這個階段所面臨的困惑。我想英語課堂不僅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而且培養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由於許多青少年問題給學生造成了很大壓力,我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應該怎樣減壓,學生可能會想到去跑步、踢球、聽音樂等方式放鬆自己;然後再進一步討論,如果不能及時減壓,壓力過大可能會對你自己、他人及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就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這時學生內心世界的東西、生活的東西、品格的東西,行為的東西全都融合到了語言教學的課堂中,這才是真正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樣就把語言交流目標、思維認知目標和社會文化目標三個目標融合成了一個教學任務,學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國際通用的行為規范,培養了學生的文化品格。
核心素養體系下的課堂教學,它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語用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反應與表現,有針對性地給出指導與評價,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贏得喝彩,讓我們的課堂「出彩」,學生也「出彩」。
正如《英語課程標准》強調:英語課程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將學習變成學生自覺、自願、高興的事,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要通過創設情境,鼓勵表達,引導學生反思等手段,突出培養學生的溝通與合作。「核心素養」培養其實就是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過程,是一個教師與學生角色、地位的轉化過程。
㈡ 學習英語的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是什麼
答:
學好英語的具體目標是什麼呢?
第一步,進行一定量的聽說訓練。這個時內期的訓練不以訓練孩容子的英語交際能力為目的,而是以培養孩子的英語語言感覺為主要方向。通俗的說,只要我們的孩子可以流利背誦英文文章就可以了。
第二步,進行高強度的讀寫訓練。這個階段的訓練目的就是要使孩子的各類英語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在各類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孩子學習英語,當然要在中學的英語和其他學科的考試上拿高分。素質教育並不意味著孩子的分數不重要。不諱言「追求高分」,是爵姆士人務實理性精神的體現。
第三步,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這個階段的聽說訓練,更偏重於聽力的訓練,因為聽力的訓練和口語的訓練略有不同,對語言環境的依賴程度要小於口語訓練,而且聽力水平的提高是流利口語的必要前提。
這個階段是為實現第一個目標的准備階段,將為實現第一個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四步,通過英語的繼續學習,實現第一個目標:能流暢閱讀或者書寫英語文章。
第五步,實現第二個目標:流利自如的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思考。
㈢ 不同階段學生的英語口語的教學目標有什麼不同
義務教育階段英復語課製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並通過英語學習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諸方面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有利於正確地理解語言和得體地使用語言;積極的情感態度有利於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持續發展;有效的學習策略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和發展自主學習能力。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㈣ 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有哪些
一、培養興趣
二、促進學生口語交流
三、檢驗學生學習情況
四、根據教學大綱,上課,教學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㈤ 怎樣有效開展小學英語口語教學
一.情景式口語教學法——讓學生想說
在中國的英語課堂上,有很多學生不願開口說話,擔心自己開口會說錯,會遭人恥笑。這樣「不語」的學生在課堂上始終處於被動位置。根據這一點,教師應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可漸漸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漸漸地讓學生產生想用英語表達的願望。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高於抽象思維能力,對生活中直接接觸的事或物比較了解,而對只限於書上看到,學到的容易忘記。基於此英語對小學生來說是一門從「零」開始的學科,教師要絞盡腦汁把這虛無縹緲的東西在學生腦中留有深刻印象,就得靠依靠現實的生活情景了。一方面,增強學生的形象記憶;另一方面,增強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在教What are you doing?時,設置一個情景:讓一個學生捧著本書,然後回答:I』m reading 。這樣既實際又貼近生活,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口語表達的流利程度。
再者,小學生愛玩、愛動、好表現自己,因而把課文的對話創設成情景,讓學生用表演的形式進行交流,學習語言是最恰當不過了。如復習「Let』s eat」(這一單元時,教師可利用實物、圖片等創設情境,讓學生們進入到餐廳里,再以「Old MacDonald has a farm」這首歌,營造了一個氣氛,接著把帽子戴上,此時教師變成了「waitress」(女侍應),手裡的書變成了侍應手上的托盤,而學生們則變成了顧客,讓學生嘗試向我提出各種要求:如I like hamburgers. I like hot dogs. Can I have some cakes? 也嘗試著讓學生提出各種建議,如:Have some juice. Have some ice creams等。還要嘗試著運用上各種禮貌用語,贊美用語,如Thank you. You』re welcome. Oh, it』s nice. I like it 等。學生們興趣濃厚,他們在模擬的情景中嘗試交流並進行交際,活學活用地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了。
二.直觀式口語教學法——讓學生會說
直觀的教具在教學里一向手到重視。在一些學校多媒體設備不完備,資源缺乏的情況下,直觀教學是極為有效的教學手段,尤其是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低年級兒童心理學表明低年級兒童在學習外語時心理和生理上有很多優勢,短時記憶力強,好奇心重,模仿力強但較為直觀,缺乏抽象能力。因而通過直觀教學則能彌補這一不足。利用教具可以使教學方法多樣化,容易引起和保持學生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教授(Fun of English 3A) Unit3 This is my father. 是在教水果類單詞時,老師可自帶一些水果,或者可讓學生帶一些,讓學生有直觀感受到單詞所對應的實物,同時對照實物練習口語的過程中,減少了學生內心中對英語單詞的翻譯過程,能直接見實物將英語單詞脫口而出,學會用用語表達,從而做到快速而又自然地運用單詞,而並非死記硬背式的單純記憶。
對於高年級的英語口語教學中,可利用圖片,掛圖等直觀教具,結合講故事,復述等教學方法來充分練習學生的口語,從而在說的過程中鞏固句型,語法等,例:Fun of English 5B)Unit4 Halloween,該單元中目標在與學生能運用句型;「What do you like?」,「Do you like…?」,「I like…」在A部分的教授中,可以利用掛圖,學生聽錄音的基礎上,用講述的口氣,將課文內容講述給學生,並且讓學生理解後根據掛圖提示復述出課文內容,以講故事的形式完成教學,還可以讓學生用所學過的內容,靈活的編寫。
三.游戲式口語教學法——讓學生敢說
游戲的過程是激發學生興趣,並最大限度的保持這一興趣,使學生資源,愉快地說英語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課堂英語教學中,採用游戲是練習學生口語的一種很有效的手段。首先,所用來的游戲應符合以下三條基本標准,1)它們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並使課堂教學多樣化;2)它們能增加學生對外語的理解;3)它們將誘導學生去說這種新的語言。其次,採用的游戲應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低年級學生可採用些簡單的,易操作的游戲。例如:在復習水果單詞時,先把水果放在一隻盒子里,讓學生閉上眼睛用手去摸一摸,讓學生猜一猜盒子里裝的是什麼,然後讓學生用英語說出該水果的名稱,接著要求學生找一找該單詞的「好朋友」;或者出示字母卡片,讓學生排隊組成一個個水果單詞。這些活動比單純讓學生讀單詞有效得多。
對於高年級學生來說,則要組織些有難度的游戲,並有適當的獎懲制度。在學生明白游戲規則後,應盡量多的給學生參與的機會。由學生自行組織並參與其中。如,Fun of English 5B Unit6 A PE lesson中對指令的學習,可由老師師范,先發號指令「Put your hands on your shoulders」,「Touch your nose with your finger once」,而後,由學生自己發號指令,其餘學生做,做錯的給予懲罰;或是讓學生分成6~8組上前表演。一個到兩個學生發號指令,其餘組員按指令做動作來練習。
對於游戲的選擇上可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同時可有選擇的改變,結合直觀教學手段,呈現實物,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說英語,用英語來交流,達到「寓教於樂」。
英語口語的教學不僅僅限於教學,在小學教育中低年級英語的課時約每周三節,中、高年級每周英語課時為4節。因此,可以看到除了完成正常的英語教學任務外,用於學生練習口語,開口說英語是少之又少。盡管教師在課堂中盡可能多的讓學生開口練習口語,但這些時間是非常少的。再者,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是與周圍環境的脫離,在課余時間形成良好的英語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最有效地便是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它形式多樣,靈活多變,很能激起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多方面發展英語才能。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活動課時間給學生欣賞一些英語卡通片,利用課前和課上的五分鍾,教學生一些簡單的英語歌曲,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感受英語氛圍,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的環境。教師只有在英語教學中真正將視、聽、說相結合,讓學生敢於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才能達到英語口語的提高。
四、兒歌式口語教學——讓學生樂說
兒歌是少兒口頭傳唱的歌謠,它在任何一種語言中都是語言的啟迪,是孩子們最有效的學習工具。英語兒歌由於內容豐富生動,語言淺顯,節奏明快,是活在孩子們口頭上的英語文學。它很容易激發少兒的學習興趣,保持少兒的學習動力,是非常適合孩子門學習的一種形式,也是英語口語教學的一種方法。
為了增加學生的語言素材,教師可以把一些孤立的單詞用兒歌串連起來,幫助學生記憶,並運用,讓學生在課餘生活中不知不覺得喜歡上用用語進行口頭表達。下面筆者就將自己在教學中經常使用的幾類英語兒歌作簡單介紹:
1.聯想式兒歌:兒童自言自語,用英語兒歌表達自己感興趣的的事物。
Birds, birds, fly, fly, fly;
Birds, birds, I like birds.
Cats, cats, catch, catch, catch;
Cats, cats, I like cats.
2.對話式兒歌:兒童之間一唱一和,以對兒歌的方式展示一段真實的生活情境。
Matter, matter, what』s the matter?
Cold, cold, I am cold.
Jacket, jacket, here』s a jacket.
Thank you, thank you.
Not at all.
Six, six, six o』clock;
Up, up, get up.
All right, all right.
Goodbye, goodbye.
Seven, seven, seven o』clock;
School, school, go to school.
OK, OK.
See you, see you.
3.問答式兒歌:兒童一問一答,可以就有趣的問題自問自答,也可以互相問答。
Doing, doing, what am I doing?
Sweeping, sweeping, I am sweeping.
Doing, doing, what am I doing?
Washing, washing, I am washing.
……
Blue, blue, what is blue?
Sky, sky, sky is blue.
Green, green, what is green?
Grass, grass, grass is green.
以上四種口語教學方法只有綜合使用,循序漸進,互為補充,相得益彰,才能讓學生的英語表達逐步從「不想說」「不會說」「不敢說」「不願說」的尷尬處境中走出來。
總之,英語口語教學不只是使學生系統的掌握了英語日常口語,了解了語言的文化含義,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思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提出見解的能力。
㈥ 英語教學目的和要求
小學英語教學目的及要求
一、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已有一定的基礎,但基於以前的一些不規范的學習習慣, 聽、說、讀、寫英語的能力還有待培養。並且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保持,兩極分化較嚴重。因此,本學期應注重轉化後進生,因材施教,基礎教學,分層教學,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打好語音、語調基礎,幫助他們能夠利用英語進行交際。
二、教學目標
1.養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
2.初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能按三會與四會的要求掌握所學詞語。
4.能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5.能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並做到大膽開口,積極參與,發音清楚,語調正確。
6.能在圖片、手勢、情景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簡單的話語和錄音材料。
7.能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某項任務。
8.能演唱已學的英語歌曲,能誦讀已學過的英語歌謠。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某項任務。
2.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並做到大膽開口,積極參與,發 音清楚,語調正確。
3.養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
四、主要措施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在教學過程中,採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身臨其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3.活用教材,根據學生會的實際情況,將每單元各個板塊重現組排降低難度。
㈦ 學習英語口語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能夠流利的與老外交流,如果只會寫和讀英語,不表示你真正會英語,因為實際生活中,口語最重要。
學好英語口語的用處:
提高自己的素質。
可以教小孩子學習英語口語。
可以交到更多朋友。
可以獲得更多的機遇。
可以更好地欣賞英語電影。
日常生活中偶遇老外時,可以與他們進行寒暄。
出國旅行、學習或者工作時,不用請翻譯。
便於學習外國的文化,並進行跨文化交流。
幫助我們提升自信,增加個人魅力。
為外企工作打下基礎。
空閑時做家教掙錢。
也可以去做口語培訓講師。
一、多聽
少兒語言學習多偏向於「聲音」的刺激,因此,小耳朵變成了接受新訊息地小雷達,「聽」成為寶寶快速吸收語言的開端。讓寶寶時時處在一個聽外語的環境中,除了隨時播放外語教材的CD以外,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外語兒歌CD,為孩子播放輕鬆快樂的英語歌謠,會是一個很好的入門方式。輕鬆快樂的旋律加上淺顯易懂的歌詞,很快地,寶寶便能朗朗上口,輕松學會歌詞中的單詞和簡單用語,並牢牢記住,學習的速度將是顯而易見的。
二、多看
除了聽覺刺激的潛移默化之外,還能利用視覺上的刺激,來幫助孩子強化學習印象。選擇寶寶喜歡的卡通動畫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活潑的動畫、可愛的角色以及劇情的吸引,讓孩子很自然地進入虛擬的情境中,熟悉英語說法,學會用句型,增強聽、說能力。建議家長一定要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來進行。
三、多玩
「玩」是孩子注意力最集中、學習力最強的時候。通過游戲的方式,免去壓力,讓孩子快快樂樂地學習。因此家長要選擇有啟發性、互動性和趣味性的圖書。年齡較小的可使用卡片幫助孩子學習簡單的單詞。年齡稍大時,可利用多媒體互動的方式,通過動畫、圖像、聲音、文字的組合,來引發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多說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在車上播放英文童謠。吃飯時時常問孩子:「What is this?」讓孩子知道肉是「meat」,魚是「fish」。也可以用簡單的英語同孩子交談。
五、小眼瞧一瞧
光靠輸入語言是不夠的,還要有效地運用有意義、有清楚圖畫的卡片,從語音、單詞到語句。讓孩子完整地了解外語的運用模式。另外,故事書、動畫影片對孩子來說也是很有趣的學習,不需特別翻譯,借著生動的圖片,就能讓孩子進入一個有趣的外語世界。
六、聽音樂學外語
通過充滿輕松旋律的童謠,可以糾正孩子的語調、增加孩子的詞彙量,快樂地融入外語的學習中。而音樂的韻律性不但能讓孩子感到開心、愉快,也能加深他的記憶力。
七、親自動動手
最好的語言學習方式,就是親身去體驗。
八、建立完整概念
每個單詞與句型不能之出現一次,通過不同的方式,音樂、動畫、親手製作卡片等方式,加深寶寶的印象和理解力。
㈧ 英語教學法什麼是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
幾種復實用的初中英語制教學法 (一)翻譯法(Translation Method) 翻譯法也叫語法翻譯法,是中世紀歐洲人學習希臘文和拉丁文所採用的方法.在課堂里,教師藉助語法進行教學,認為背誦語法規則是學習外語的捷徑.其主要特點有:1.教材所選的材料是「規范」的語言.2.教學語言大部分是學生的母語.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利用語法並發展學生的理解能力,以提高外語教學的效果.翻譯法曾盛行於歐洲大陸,至今還有部分人將這種教學法投放到小學英語教材里,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這是因為翻譯法使用方便,只要教師掌握了外語的基本知識,就可以拿著外語課本教外語,不需要什麼教具和設備.(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產生於19世紀後半葉,當時歐洲一些語言學家和語言教師深感翻譯法滯後於外語教學,便發起了一場教學改革運動,直接法便應運而生.它的主要特點是:1.強調直接學習外語和直接應用外語,使學生能真正掌握外語.2.強調口語和語音教學.3.注重實踐練習,培養語言習慣.4.通過句型教學,使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有計劃地學習實用語法,發揮語法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
㈨ 學習英語口語的目的是什麼
英語口語學習方法總匯
(1).We study spoken English so as to make oral communications, so this
order of importance of oral English study should be followed: Fluency,
Accuracy, and Appropriateness. That is to say, we hav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actical communicating ability instead of only laying
emphasis on the grammatical correctness.
我們學習口語目的是為了與別人進行交流 , 所以英語口語中的幾個要素的重要次
序應為 : 流利 - 准確 - 恰當 .
(2).Try to find some partners practicing oral English together and
English corner is a good place as where we may exchange English study
experience, widen our sight and improve interest in English.
尋找學伴一起練習口語 . 英語角是個不錯的地方 , 在那我們不但可以練習口語
, 還可以交流英語學習經驗 , 開拓視野 , 提高英語學習興趣 .
(3).If English partners are not easy to get, then we have to create an
English environment ourselves by speaking English to ourselves.
如果找不到學伴或參加英語角的機會很少 , 那麼也沒有關系 , 有很多種方法可
以自己練習口語 . 比如通過自己對自己將英語來創造英語環境 . 可以對自己描
述所看到的景物 , 英語口述自己正在作的事情 .
*(4).This method is very effective and easy to insist on--interpreting
Chinese-English novels or books. First we read the Chinese parts and
then try to interpret them into English and then compare our
interpretation with the original versions in the novels or books so
that we can find out the mistakes, shortcomings and progresses in our
interpretation.
* 這種方法非常有效且很容易堅持 --- 口譯漢英對照 ( 或英漢對照 ) 的小說或
其它讀物 . 首先我們先讀漢語部分 , 然後逐句直介面譯成英文 , 完成一小段後
, 去看書上的對應英文部分並與我們的口譯進行比較 , 我們馬上可以發現我們口
譯的錯誤 , 缺點和進步 . 請注意 : 開始要選擇較簡單的讀物 , 且應大量做 ,
只做一兩篇效果是不明顯的 . 開始可能較慢 , 費時較多 , 但請堅持 , 整體上
這是一個加速的過程 . 高級階段請計時練習 , 以加快反應速度和口語流利度 .
* 作為成人學英語 , 記憶力差是個攔路虎 , 作復述練習或背誦課文往往力不從
心 , 或者由於詞彙量太小覺得直接作口譯太難 , 那麼這樣做可以非常有效地解
決這個問題 : :先學習英文課文 , 通篇理解透徹後 , 再來看漢語譯文 , 把漢
語譯文口譯回英文 . 這樣等於既作復述練習又作口譯 ( 語 ) 練習 , 可謂一石
雙鳥 !
* 這樣作的好處 :
1. 自己就可以練習口語 , 想練多久 , 就練多久 .
2. 始終有一位高級教師指出您的不足和錯誤 --- 英文原文 .
3. 題材范圍極廣 , 可以突破我們自己的思維禁錮 , 比如我們總是喜歡談論我們
自己熟悉的話題 , 所以我們總是在練習相同的語言 , 進步當然就緩慢了 .
4. 選擇小說 , 幽默故事或好的短文閱讀 , 使我們有足夠的興趣堅持下去 .
5. 有一些我們在直接學習英語課文時被我們熟視無睹的地道的英語用法會被此法發掘出來
㈩ 如何制定英語口語學習計劃
如何制定英語口語學習計劃?
口語這一塊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個硬傷。聽不懂導版致不會權講。
要知道學口語,抓住音標很重要,這也推薦大家要找外教學習的原因。外教一是口音純正,能引導學員開口講,二是會講解一些發音技巧。
制定英語口語學習計劃,找一個發音標準的人練習很重要。多聽多讀,聽和說是分不開的,或者聽不懂也沒關系,找對發音感覺就好了。打個比方說:學會一首英文歌比說英語是不是要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