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突破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文本解讀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最為關鍵的一環,英語閱讀教學在發展學生的能力中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通過閱讀教學,它既可以促使學生儲備豐富的語言基本知識,培養語感,發展閱讀技巧,形成閱讀能力,同時又能陶冶學生情操,提高跨文化學習意識,培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據筆者了解,新目標英語(Go for it)八、九年級教材中的拓展閱讀材料文章長、詞彙、語法等語言知識點多,文章有一定難度。最使教師困惑的問題是:如何處理文本解讀和語言學習的矛盾。老師們都有這樣的深切體會,鑒於學生很難對文本內容和語言學習同時做理性的分析,在處理閱讀中的語言時會產生兩種弊端,一是課堂只就課文內容進行講解和問答活動,不關注文本詞彙和語言,導致課堂活動有時脫離文本。二是在分析內容過程中脫離文本進行詞彙和語言講解和操練,隔斷了學生文本解讀的連貫思維。
《英語課程標准》關於閱讀技能(五級)的目標描述為:學生應該能夠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能夠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能夠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積累達到15萬詞以上。
因此,教師在關注文本的同時關注詞彙,提高學生語言意識和運用能力。在處理閱讀中的語言教學時始終把握兩個要點:一是語言學習是為了加深對文本的解讀。二是語言學習和操練不能脫離文本語境。
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文本解讀呢?
正確處理文字、文學與文化三個層面的關系。
閱讀文本,可以從文字、文學與文化三個層面進行解讀。按照從單詞到句子,再到段,這是文字性解讀,重點學習有關目標語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文本塑造的人物,承載的寫作意圖、觀點和技巧進行分析,是對文本的文學性解讀,重點訓練閱讀技巧。讀者以自身的知識經驗,將自己所處的現實世界和文本所創造的語義世界相聯結,對內隱在文本里的、作者秉持的觀點和價值取向進行批判性意義建構,實現個體經驗世界的重組,是對文本的文化性意義建構,重點培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而文字、文學與文化三個層面的解讀,都離不開對文本語言的研讀,而這些文本語言也構成了閱讀課的目標語言。
優化文本資源,注重自主閱讀和主動探究。
文本是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載體,也是學生獲取豐富語言信息的橋梁。對此,在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文本資源本身出發,創新教學思維模式,對文本資源進行優化,以此來發揮其重要的基礎作用。這種優化文本資源的方式,首先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即要求學生能夠在充分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運用文本的核心詞彙來表達文章大意;其次是要求學生體味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培養其語言信息篩選能力;最後,則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拓展延伸能力,即要求學生在發揮自身想像思維的基礎上能夠深入體味文本的思想情感及其拓展價值和意義。
三 、感悟文本內容,提高學習思維和感知能力。
閱讀教學既然是基於對文本的理解感悟基礎之上,那麼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培養則是其中的核心。筆者以為,培養學生的感悟文本能力,應該在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基礎上,注重對文本的語言信息、深層內涵等方面予以關注,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思維。學生感悟文本應該在閱讀的基礎上了解文章大意,並以此來提高他們的整體閱讀理解能力;其次是注重對文本主要信息的提煉,以此來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最後則是要求學生在「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學習思維中不斷總結。
豐富文本閱讀資源,積累知識內涵和文化底蘊。
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積累達到15萬詞以上。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跳出文本學習范圍,注重不斷地補充自己的語言閱讀量,以此來幫助自己積累更為豐富的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從學習發展的需要角度來看,文本僅僅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橋梁,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在多樣化的閱讀資源基礎上注重積累自身豐富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筆者以為,豐富文本閱讀資源應該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利用好現有的閱讀學習資源,鼓勵學生通過閱讀課外書籍等文字資料來積累閱讀量;(2)藉助電子讀物來積累閱讀量,即要求學生能夠通過互聯網、電子書等途徑來豐富自己的語言素材;(3)閱讀現代化的報刊雜志,鼓勵學生通過閱讀貼近生活,用具有時代性的文字材料來增加對異域民俗風情的了解,提高跨文化學習意識。
閱讀課堂教學設計中正確解讀文本
<<新目標英語(Go for it)>>閱讀課堂教學分為三個階段: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三個階段各有側重。
1. Pre-reading
Pre-reading階段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主要目的就是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為接受新知識做好准備。因此這一階段要復習文本相關語言知識、設計有趣味性,體驗性,可說性的問題,拓展學生視野,預測文本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想像力和英語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2. While-reading
課文文本處理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是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關鍵所在,課文是文化背景、詞彙、語法、篇章等知識的載體。通過課文處理,要求學生能把握課文基本思想和篇章結構,了解作者思路等,具有語篇理解能力。
這個階段要加強文本語言、文本內容和文本結構等的指導,使教學語言與閱讀相融,加強師生交流,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學會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3. Post-reading
在課文文本處理完成以後,設計一些問題,對文本內容進行復習、復述、總結、表演、辯論、小組討論等進行鞏固,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掌握。這一階段的活動應與文本密切相關,但不能拘泥於文本本身。這一階段應讓學生發揮想像,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原文,培養其思維和應用語言的能力。
② 如何解讀英語文本,構建思維型閱讀的課堂教學模式
不知道你指的是什麼意思,英語課本其實未必講的是國外的歷史故事啥的
也就是身邊時常發生的事情,我還是覺得中文的課本更有一些特殊的教導意義的
③ 如何設計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活動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方面,閱讀課往往被認為是最容易上但又是最難上好的課型。盡管對於閱讀教學,教師在觀念和做法上都已經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但還是存在著諸多問題,如:以「閱讀課」的名義進行單純的詞彙、語法教學,即課型定位與實際操作不一致;閱讀過程只是走程序,沒有突出重點;閱讀活動缺乏針對性,不能有效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詞彙教學脫離所教文本的語境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對文本的解讀不夠充分,教學設計不合理。那麼如何才能合理設計閱讀課教學呢?下面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一些粗淺的心得,願與讀者共享。
一、全方位解讀文本,確定閱讀課教學目標和重點
「文本解讀」是教學的一項基本功,新課程標准理念指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逐步從對文本進行簡單的文字信息處理,過渡到深層涵義的文學性解讀和文化性意義建構。教師在解讀文本時應從多個層面去解讀,抓住文章的重點內容,把握文章的結構特點和語言特色,理解作者的深層意圖,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學價值,為教學目標的設定和教學活動設計做好充分准備。以人教版NSEFC Book6 Unit5 AN EXCITING JOB 為例,總體來看,這是一篇難度較大的文章,篇幅長,材料難,生詞較多,內容與學生生活距離遠;但通過仔細品讀文本可以了解到這是一篇記敘文,是一位火山學家的自述。作者通過自述介紹了他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說明了他熱愛該項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能幫助人們免遭火山襲擊。他還詳細描述了一次親歷火山爆發和到火山口采樣的經歷,說明做火山工作者的樂趣和危險性。深入解讀文本,不難從全文中作者使用的the greatest job, I』m never bored, … excites me and makes me feel alive, It was an absolutely fantastic sight, enthusiastic, amazed 等詞句體會到作者對作為火山工作者的極度熱愛。同時,透過作者對工作的描述可以了解到從事火山工作對工作人員特殊的素質要求。通過深度挖掘,全方位理解,可設置以下教學目標:
After this period you will have been able to
1. know more about the work and qualifications of being a volcanologist.
2. use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such as alongside, appoint, wave, fountain, suit, make one』s way, to talk about the work of a volcanologist.
3. use some reading skills, such as skimming, scanning and taking notes, to get the main idea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圍繞已確立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把作者描述第一次目睹火山爆發和到火山口采樣的經歷部分作為閱讀理解的重點,其餘部分只在尋讀環節的問答和讀後討論活動中涉及,這樣就突出了閱讀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