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的哥哥史鐵生 史嵐 的閱讀答案。
抬頭仰望天空,天空是一面大大的玻璃,大得沒有邊際。玻璃後面好像是另一個世界,有些人靠近玻璃向下觀望,就像坐觀光電梯,裡面人來人往。人們一律穿著黑衣,大多表情凝重,也有的行色匆匆。
我不記得我哭喊了些什麼,總之我是沖著玻璃拚命地哭喊了。他——我哥哥,不知怎麼從裡面走出來了,一下就到了我的跟前,就像我上幼兒園的時候一樣,他胳肢我、捏我,跟我說:「你別哭,以後要是想我了,就到這兒來找我,到這兒就能看見我。」
我醒了。我從來沒有做過這么清晰的夢,夢里的情景清楚極了,身上甚至有剛剛被他捏過的感覺。是啊,這么長時間沒見面了,真想他。
我們兄妹年齡相差十二歲多,按照屬相應該算是十三歲。在我剛開始的記憶中他就已經是個大人了。那時,他快念完初中了,因為「文革」學校不上課,他過得很逍遙。有時媽媽忙,他就去幼兒園接我。我們住在北京林業學院的宿舍,那時候操場上經常放電影,他想看,我也吵著要看,他只好一隻手拿折疊椅,一隻手抱著我去操場。因為我那時太小,看不太懂電影,經常看到一半就鬧著要回家,他只好無奈地抱我回家。為此很多年以後他還經常提起,說我耽誤了他看多少好電影。
還記得他插隊走的那天,我和媽媽去學校送他。我那時五歲多,看到滿街的大紅標語,學校里鑼鼓喧天、彩旗飄舞,還很興奮,根本沒注意到媽媽眼裡含著淚水。他和同學們一起走了,我和媽媽回到家,這時我才猛然看到媽媽已經是淚流滿面了,我也意識到要有好長一段時間見不到他了,於是趕緊跟著媽媽一起哭。過了不久,我們也被下放,要去雲南了,媽媽寫信給他,他從陝北回來和我們一起去雲南。記得我們在昆明玩了幾天,他就要返回陝北,我當時一點都不知道將要發生什麼,只是好奇他下次探親是回北京看奶奶還是來雲南看我們。
我清楚地記得有一天放學回來,看見媽媽哭了,我當時沒敢問,晚上媽媽告訴我哥哥病了,我們可能要回北京。我不知道哥哥病得多嚴重,但是回北京對我來說是個不小的誘惑。
我們回到北京的家,見了奶奶,鐵橋哥哥當時也在。
好像沒過幾天,哥哥就從陝北回來了,我清楚地記得當時他走路需要一隻手扶著牆,走得有點慢,但樣子是高興的,見到我們和鄰居有說有笑。八歲的我以為一切都會好起來。
爸爸一邊帶著哥哥到處看病,一邊給我聯系學校。由於我在麗江的學校不正規,戶口又沒落實,學校領導沒有馬上答應要我。爸爸只好提起哥哥,因為哥哥是這所學校畢業的特別優秀的學生,這么多年了,學校的老師們都沒忘記他。於是我就插班上了二年級。可是我慢慢發現爸爸越來越沉默,有什麼事只寫信跟媽媽說。哥哥的情緒越來越差,病情也不見好轉。我開始擔心了,好像每天都懸著一顆心,老覺得要有什麼不幸發生。
不久,哥哥走路越來越費勁了,他動不動就發脾氣。看見他把雞蛋羹一下扔向屋頂,把床單撕成一條一條,我嚇得已經不會哭了,只是大氣不出地看著,盼著這一天趕緊過去,可是又怕明天還會發生什麼。我親眼看見他把一整瓶葯一口吞下,然後疼得在床上打滾,看見他一把摸向電源,全院電燈瞬間熄滅。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恐懼和絕望。這種事情經常發生。但有時候哥哥的情緒會變得很好,也許是暫時忘了病,他會高興地和我玩兒,使勁地捏我、胳肢我,講鬼故事嚇我。我們倆一起在床上打滾,我誇張地叫喚。只有這時候,爸爸和奶奶才會露出笑臉。不久,哥哥住進了友誼醫院。
哥哥在友誼醫院一住就是一年多,他和醫生、護士們都成了好朋友。我經常看見醫院的走廊里掛著漂亮的黑板報,他們說那是哥哥寫的;有時候哥哥又會拿來一本油印的醫書,那是用他坐在病床上一筆一畫刻的蠟版印成的。醫生、護士每次見我們都誇他,也會惋惜命運對他的不公。我清楚地記得他是扶著牆走進了醫院,一年多後,是朋友們背著、抬著他回到了家。
出院後的第一輛輪椅,是爸爸和鄰居朱二哥一起設計、找材料,再拿著各種零件找地方焊接,最後自己組裝而成的。有了它,哥哥就可以從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裡出來,在院子里自由活動。他的第一輛手搖的三輪輪椅,是他的同學們湊錢買了送給他的,他搖著它去過好多地方,包括天壇。
在這期間他看了好多書,還自學了英語,後來又到街道工廠去幹活。我去過他工作的街道小工廠,他管它叫小作坊。幾間低矮的小平房,十幾個大爺大媽每天在這里往一些舊傢具上畫山水、仕女。仕女的臉美不美,關鍵要看哥哥怎麼畫——他負責畫臉,用他們的行話叫開眉眼。有時候,他搖著輪椅從工廠下班回來,會神秘地沖我伸過來一個拳頭:「猜,是什麼?」然後還沒等我回答就張開手——是五塊錢,是他領到工資給我的零花錢。
那時候,每到周末,他的小屋裡就會擠滿他的同學,他們聊天、唱歌、爭論,熱鬧極了。這時候我總是坐在一邊聽著,覺得他們真了不起,崇拜他們什麼都知道。我還經常翻看他的書,他那裡老有好多書,是他的同學或朋友們帶來的。後來我發現他在一大本一大本地寫東西,他不說,開始也不讓我看,但我知道他開始寫作了,而且相信他一定能寫成。
那些年文化和娛樂活動很少,所以看電影成了人們期盼的事。交道口電影院離我家不遠,有時,我會花幾毛錢買兩張電影票,然後他搖著輪椅,我在旁邊跟著。他把輪椅停在角落裡,就坐在輪椅上看,看完我們一路聊著電影的內容回家。那段時間,我和哥哥經常交流,他心平氣和地給我講了好多事。
有一陣兒,他嘗試著給一個工藝美術廠畫彩蛋,我負責把鴨蛋抽成空殼。後來,媽媽為了讓他開闊眼界,買了一台黑白電視機,我們倆一起興奮地跟著電視學英語,看《動物世界》。他最愛看體育節目,我也不懂裝懂地跟著看。
可是老天爺並沒有饒過我們,我後來才慢慢體會到了媽媽心裡承受著怎樣的痛苦。哥哥的病雖然暫時平穩,但終身殘疾是肯定的了。作為母親,她要時時擔憂兒子的將來,擔憂他的生活和幸福。媽媽是請事假回來的,雲南的單位早就停發了她的工資,而且一直在催她回去,可是家裡又確實離不開她,當時她的心裡承受著怎樣的煎熬啊!本來就體弱多病的她身體每況愈下,終於有一天承受不住了。1977年春天的一個下午,她突然開始大口吐血,爸爸和鄰居把她弄到哥哥的輪椅上,送去醫院,她住進了重症病房。我去看她,她讓我別害怕,囑咐我照顧好哥哥,說她做個手術就好了。手術做完了,她一直昏迷。大家想盡一切辦法,可是情況越來越糟。不到十四歲的我,守在媽媽身邊,看著她艱難地呼吸著,我感到那麼無助。當她在昏迷中痛苦呻吟、大聲叫喊的時候,我嚇得渾身發抖,躲到隔壁衛生間里打開水龍頭,讓流水的聲音壓過媽媽痛苦的叫聲。終於,媽媽熬不住了,在昏迷了一周之後,扔下我們走了。哥哥的好朋友燕琨大哥背著哥哥去見了媽媽最後一面。
我居然沒有哭,我不知道怎麼辦,哭不出來,整個人都傻了,隱約覺得這回這個家的天真塌了。送走媽媽之後好久,我不知道腦子里想的是什麼,只是機械地做著該做的事。如果能夠就這樣慢慢忘記痛苦該多好!可是我沒料到,痛苦會慢慢地又如此強烈地向我們三個人壓過來,讓我們好幾年都緩不過氣來。
我不知道怎樣描述我們三人當時的境況,我們表面上還像往常一樣,忙著各自的事。哥哥仍然到街道工廠去幹活,業余時間仍在寫作。爸爸每天去上班,回來料理家務。我上中學。學校離家很近,中午放學回家,鄰居朱大姐一家已經幫助哥哥進了門。我要麼熱一熱爸爸早晨做好的飯,要麼就和哥哥一起搗鼓點吃的,然後再去學校。我們就這樣一天天地過著看似平靜的日子,但我知道,我們的心裡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對媽媽越來越強烈的思念,就像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把我們的心撕扯得支離破碎。
哥哥那麼年輕就廢了雙腿,未來一片迷茫,偏偏他從小就優秀而要強。直到我也做了母親,才真正體會到媽媽面對這樣一個殘疾的兒子,心裡要承受怎樣的痛苦。就像哥哥在文章里說的,上帝看媽媽實在熬不住了,就招她回去了。媽媽在天堂一定是個幸福的人。
媽媽走後不久,我們搬離了前永康的小院,住進了雍和宮大街26號的兩間平房。在這里,哥哥的作品開始發表了。那時候家裡經常會來好多人,有哥哥的同學——恢復高考後,他們大多考上了大學,還有文學圈裡的作家、編輯。他們經常把哥哥的小屋擠得滿滿的。他們談文學、談時事、談大學里的所見所聞,也談對將來的想像。這段時間,家裡總會有好多的文學書籍和期刊,我拚命地看,愛看極了,心裡對文學充滿了嚮往。也是在這段時間,哥哥的同學孫立哲因為受到「四人幫」牽連,也因為身體突發急病,身心備受打擊,不願意自己在家。他索性搬到我們家,我們在一起生活了一年多,像一家人一樣。
記得那時候,我每天放學回家,爸爸一般還沒回來,立哲哥哥已經在做飯了,我趕緊幫忙。他特會指使我,我忙來忙去地跟著他轉,最後飯還是算他做的。不過他也挺有本事,有時候不知從哪弄來一條魚,過幾天又弄來一隻鴨。基本上是哥哥憑著想像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然後我和立哲哥哥動手。不管味道如何,我們都吃得香極了。也有的時候,他們倆情緒都不高,躺在床上長吁短嘆,後來我越發理解了他們當時的無奈。周圍的同齡人都上大學或工作了,可他倆卻因身患疾病,前途迷茫。盡管這樣,他們都沒放棄自己想要做的事兒,哥哥一直堅持寫作,立哲哥哥一邊在火爐上熬著葯,一邊趴在床上看著厚厚的醫書,准備參加研究生考試。
哥哥後來成為那麼多人喜愛的作家,寫出了那麼多優秀的作品,但我知道他不會忘記我們一起度過的那段艱難的日子。他也許會和我一樣有個永恆的夢,但我願那夢不再是痛苦的,願我們還能在夢里相見。
記得很多年以前,我們一起閑聊時就經常談到生死的話題。我常常問:「死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一切都消失,什麼都沒有了嗎?」他說:「可能不是,等我死了,一定會想個辦法告訴你。」我現在會常常想起他的這些話,會在心裡和他聊天。我告訴他:我去給父母掃墓了,清明的時候我們去地壇了。參加完小水的畢業典禮,我告訴他:小水畢業了,開學就要讀研了……我知道他也會用他的方式告訴我:他那裡不再有病痛,他在那裡能跑能跳……我們用我們特有的方式交流著,許多話不用說,但都能懂。天上、人間,相距並不遙遠。
㈡ 我想學好英語和文學,但我又不知道該怎麼去循序漸進的學好它,各位業界人士指點一下吧!!
學習關鍵在於你的興趣,往往你的興趣越大你學習的動力越大,建議你從最基本的最感興趣的開始。不知道你現在還在上學還是已經畢業,建議你能夠融入英語與文學的圈子裡,相互鼓勵相互交流,這樣的話容易學下去,貴在心有恆
㈢ 專論小說的文學理論書籍
《小說神髓》
《小說神髓》寫於一八八五年,是坪內逍遙的文藝評論,更是日本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重要理論著作。
明治以後,日本文壇流行兩股風氣,一是繼承了江戶幽默傳統的戲劇文學,二是以傳播西方思想為目的的政治小說。而《小說神髓》主張,文學應當排除道德和功利主義,立足客觀描寫。坪內逍遙提出的「寫實主義」對近代日本文學的誕生產生了深遠影響。
全書分為兩大部分,上卷主張小說最重要的是應該描寫人情,並進一步闡釋應描寫當世的面貌和風俗,下卷則論述了具體的寫作方法。
《小說稗類》
喜歡讀小說、寫小說的人應該能體貼胡適把明、清之際的許多小說家「拉拔」到和古文家等高甚至更高一等的地位上去。雖然胡適的《白話文學史》只寫到中唐的元、白詩便戛然而止,壓根兒沒從小說上說明白:中國文學是如何「永永脫離了盲目的自然演化的老路,走上了有意創作的新路」的。然而,在《白話文學史》書成近70年後,胡適的意見乃至於諸多考證研究與觀念的發明,不該只被看成是「獎掖小說」、「揄揚當代」而已。他所觸及的課題倘若不被進一步發現、開展,喜歡讀小說、寫小說的人恐怕也「永永」不會明白:從施耐庵到吳跌人是如何……
《巨匠與傑作》
毛姆對十大小說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的研究,可說是文學批評的典範之作。此處所涉及的,既有此類體裁之所以偉大的一些標准,亦有削弱其力量的瑕疵與異端。由一位小說巨匠所著的《巨匠與傑作》,實在是一部獨一無二、不可估量的文學指南。
1 小說的藝術
2 亨利·菲爾丁和《湯姆·瓊斯》
3 簡·奧斯汀和《傲慢與偏見》
4 司湯達和《紅與黑》
5 巴爾扎克和《高老頭》
6 查爾斯·狄更斯和《大衛·科波菲爾》
7 福樓拜和《包法利夫人》
8 赫爾曼·麥爾維爾和《白鯨》
9 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嘯山莊》
10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拉馬佐夫兄弟》
11 托爾斯泰和《戰爭與和平》
12 尾聲
《文學講稿》
了解納博科夫的藝術觀,有助於閱讀這部《文學講稿》。不同於他的文學創作,在這部《文學講稿》中,納博科夫以簡潔明晰的語言、深入淺出的方式,明確地表達了他對所討論作品的看法。可以說,觀點鮮明、獨到是這部《文學講稿》的一個特點。《文學講稿》的另一個特點,是從本文出發,從分析作品的語言、結構、文體等創作手段入手,抓住要點,具體分析,充分突出了作品的藝術性,點明了作品在藝術上成功的原因。《文學講稿》還有一個特點,即較多地引用了作品的原文。這一方面保留了此書原為課堂講稿的本色,另一方面也具體說明了作者的見解是如何形成的。饒有意味的是,經過納博科夫的講解,作品中那些原來並未顯示出深長意味和特殊價值的文字,就像突然暴露在陽光之下的珍珠,驟然發出絢麗的光彩。
中譯本序言
原編者前言
前言
優秀讀者與優秀作家
簡·奧斯丁(一七七五——一八一七)
《曼斯菲爾德庄園》(一八一四)
查爾斯·狄更斯(一八一二——一八七O)
《荒涼山莊》(一八五二——一八五三)
居斯塔夫·福樓拜(一八二一——一八O)
《包法利夫人》(一八五六)
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一八五O——一八九四)
《化身博士》(一八八五)
馬塞爾·普魯斯特(一八七一——一九二二)
《斯旺宅邊小徑》(一九一三)
弗朗茨·卡夫卡(一八八三——一九二四)
《變形記》(一九一五)
詹姆斯·喬伊斯(一八八二——一九四一)
《尢利西斯》(一九二二)
文學藝術與常識
跋
附錄
《小說的藝術》
我並不擅長理論。以下思考是作為實踐者而進行的。每位小說家的作品都隱含著作者對小說歷史的理解,以及作者關於「小說究竟是什麼」的想法。在此,我陳述了我小說中固有的、我自己關於小說的想法。
小說家一旦扮演公眾人物的角色,就使他的作品處於危險的境地,因為它可能被視為他的行為、他的宣言、他採取的立場的附庸。
第一部分 受到詆毀的塞萬提斯遺產
第二部分 關於小說藝術的談話
第三部分 受《夢游者》啟發而作的札記
第四部分 關於小說結構藝術的談話
第五部分 那後邊的某個地方
第六部分 六十七個詞
第七部分 耶路撒冷演講:小說與歐洲
《小說鑒賞-》
美國新批評派學者布魯克斯和沃倫合編的一部短篇小說鑒賞集,是新批評理論觀點和方法在小說批評與理論領域的體現。選用各種題材和多種風格的短篇小說,加以分析討論和互相比較,提出鑒別好小說的一些原則,闡述小說的形成與發展過程,為我們提供了小說批評與賞析的範例;目的是為了加深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和提高他們的鑒賞力,使讀者更新近於成功小說的真諦。
作為新批評派細讀式批評和理論闡述的名著,本書幫助新批評派在美國大學的文學講壇中確立了「文學批評」的地位,對文學教學與批評實踐影響深遠。它既是一本文學教科書,也是文學愛好者的自修讀物。本書採用中英文對照,對於廣大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文學愛好者和英語專業的師生來講,它又是一部極佳的小說讀本和難得的英語閱讀材料。
《悠遊小說林》
《悠遊小說林》由安貝托·艾柯在美國哈佛諾頓所作講座的六篇演講稿匯集而成。在《悠遊小說林》中,艾柯討論了小說的形式和手法,包括作者是如何向讀者發出尋找模範讀者的信號,模範讀者和模範作者的關系如何,以及敘事是怎樣帶領讀者一步一步地迷失於小說深不可測的空間。
書中引文非常廣泛,從愛倫·坡到曼佐尼,喬伊斯到普魯斯特,甚至是流行小說作者伊安·弗萊明和米奇·斯皮蘭。喜愛電影的艾柯還討論了許多有關電影敘事的問題,包括《卡薩布蘭卡》是否是邪門電影,或者怎樣對一部色 and情電影作出鑒別。當然,全書的中心是對法國作家奈瓦爾的《西爾薇》的敘事分析,艾柯在書中深刻解剖,又把她迷人的魅力還原給了讀者。
這幾本都是我認為不錯的,可能會幫到樓主吧
這幾本個人覺得還是很有用的。。
另外覺得 如果樓主寫的關於小說中環境的理論支持或者與小說中環境設定相關的論文的話,稍微的涉獵一些美學方面的論著也是會有點幫助的。
總之,樓主寫論文加油啊!!!
㈣ 英語文學的分類
威爾士和羅馬時期留下來的遺產,幾乎被低地日耳曼民族(隨後是斯堪的納維亞人)的入侵徹底摧毀,所以直到中世紀早期才出現第一批英語文學。當時使用的語言是各種盎格魯薩克遜方言,其中得到普遍承認的最早的「英語」文本是卡德蒙的贊美詩(Cædmon's hymn)。早期不列顛文化中,口頭傳唱的傳統非常盛行,大多數文學作品寫出來就是為表演用的。史詩很受歡迎,但是只有一首《貝奧武夫》(Beowulf)流傳到了後世,現在已經視作盎格魯薩克遜人的民族史詩。
現存的手稿中,很多盎格魯薩克遜語詩句可能是從大陸上的早期維京或日耳曼戰爭詩歌「弱化」改編而來,不過當時的那些方言卻和今天的挪威語甚至冰島語非常相近。這類詩歌傳入英格蘭時,仍然是遵循口頭繼承的傳統,輔音押頭韻的大量存在也幫助了盎格魯薩克遜民族記憶這些詩歌。這種韻律是日耳曼語族的一個特點,不同於羅曼語族的母音押尾韻。但當坎特伯雷的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Canterbury)和其門徒建立早期的基督教修道院時,書面文學才正式登場;而且很可能為了照顧基督教讀者而對這些文學進行了改編。
拋開比較原始的詩句外,維京戰爭詩歌仍然充滿了血腥和仇恨,詩中頻繁的押韻描繪出在陰霾的天空下刀光劍影的畫面,總是留給讀者一種危險就在眼前的感覺。沒有事物能夠永垂不朽,貝奧武甫罄盡一生與怪獸戰斗,但最終死在它手中。這種世事無常、繁花開盡終有時的悲哀滲透進了基督教,極大程度上影響了英語文學未來的發展。例如,何處是(ubi sunt)的主題反復出現在《哈姆雷特》中,很多詹姆士一世時期的詩歌更是極其明顯。除去復辟時期和新古典主義時期的文學相對輕松樂觀外,憂郁與焦慮的主題受到英語作家廣泛的偏愛,從哥特小說、前浪漫主義一直到近代浪漫主義的誕生都彌漫著這種情緒。
另外古代英語詩歌可以大體分為兩類:宗教詩和世俗詩。 威廉一世1066年征服英格蘭後,也帶來了諾曼語(Norman),不過古英語詩歌仍然繼續傳播,古英語也仍在廣泛使用。13世紀早期英格蘭獨立後,英語才真正開始轉變。隨著諾曼人進入主流文化,法語也滲入社會下層,改變了很多古英語的語法和詞彙。雖然英語並沒有轉變成羅曼語言,不過喬叟的英語比之前一個世紀的英語要貼近今日很多。一般英語使用者讀喬叟的作品(中古英語)是有困難的,但仍能領會大意;讀《貝奧武夫》就必須要用近現代譯本了。
中世紀末期(1200-1500),騎士愛情的主題進入英格蘭,作家們開始書寫浪漫作品,形式有韻文或散文等。最著名的作品是亞瑟王的故事。詩歌《高文與綠騎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就包含了當時文學的很多重要特徵:亞瑟王時期的背景、俠義騎士的行為舉止和宗教寓意等。
此時期的英語戲劇非常宗教化。城鎮中上演神秘劇(mystery plays)慶祝主要的宗教節日,相對不太正式的面具啞劇(Mummers play)也傳達著基督教的思想。
英格蘭文學史上第一位大作家是傑弗瑞·喬叟(1340-1400;Geoffrey Chaucer)。他使用中古英語寫作,最著名的作品為《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是一群去坎特伯雷(Canterbury)的朝聖者在旅途中各自講述的故事,敍述形式迥異。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來自社會的不同階層,因此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和故事的內容也是形形色色。雖然喬叟是英語作家,他也受到了歐洲文學發展的啟發,特別是義大利。《坎特伯雷故事集》深受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的《十日談》(Decameron)的影響。文藝復興已經逐漸向不列顛傳來。 1476年印刷家威廉·卡克斯頓(William Caxton)將印刷機引入英格蘭後,白話文學開始蓬勃發展。宗教改革帶來了白話文的禮拜儀式,最終產生了《公禱書》(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對英語文學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英語文學的文藝復興一直延伸至17世紀中葉查理二世復辟為止,在戲劇、詩歌等方面產生了莎士比亞、馬洛、斯賓塞、瓊森等一批聞名世界的文學大師。
伊麗莎白時期
伊麗莎白時期(伊麗莎白一世於1558年至1603年在位)的英格蘭社會從幾近分裂的混亂狀態逐漸發展到富有強大,因此稱作英格蘭歷史上的「黃金時代」。英語文學也是盛極一時,尤其是在戲劇方面。
◆戲劇
義大利文藝復興重新發現了古希臘羅馬戲劇,開始與傳統的中世紀神秘劇漸行漸遠。義大利劇作家尤其對塞內卡(Seneca)感興趣,他是古羅馬時代有名的悲劇作家和哲學家,是尼祿和普勞圖斯的導師。不過,義大利悲劇有一點和塞內卡的理論不同:允許在舞台上展現血腥與暴力;在塞內卡的戲劇中此類場景都是通過角色敍述出來的。英格蘭的劇作家對義大利戲劇產生了濃厚興趣,當時一大群義大利演員在倫敦定居下來。喬凡尼·傅羅瑞(Giovanni Florio)將很多義大利詞彙和義大利文化介紹進英國。伊麗莎白時代動盪不安,義大利多起政治暗殺使民眾對教廷的恐懼有增無減。所以,將這種暴力呈現在舞台上,對伊麗莎白時代的英格蘭觀眾來講更有感情凈化宣洩的作用。
威廉·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便出現在這個時期。他借鑒早期伊麗莎白戲劇的傳統,創作出了至今仍沒有其他英語戲劇能夠超越的鉅作。雖然他作為詩人和劇作家出名,但本身並不是從事文學職業,可能接受的正式教育也不多。當時律師、貴族等「大學才子」(university wits)壟斷了英語舞台,他不屬於其中任何一類,但極有天賦,多才多藝。莎士比亞在成為詩人之前也做過演員,在戲劇之外的工作也讓他有很強的優勢。他的作品很少單調,因為面對的觀眾群很廣,各個階層的人都能從中找到感興趣的東西。雖然很多戲劇都比較成功,但他在晚期(詹姆士一世統治早期)才寫出自己最高峰的作品:《哈姆雷特》、《李爾王》(King Lear)、《馬克白》(Macbeth)、《終成眷屬》(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暴風雨》(The Tempest)等。莎士比亞的詞彙量大得驚人,後世的英國作者們都多多少少受到他藝術上或語言上的影響。
伊麗莎白戲劇領域其他著名人物有克利斯托弗·馬洛(1564-1593;Christopher Marlowe)、托馬斯·德克(Thomas Dekker)、約翰·弗萊徹(John Fletcher)和弗朗西斯·博蒙(Francis Beaumont)等。20世紀小說家和評論家安東尼·伯吉斯認為,如果馬洛不是29歲時在酒館斗毆中被捅死,憑藉他的才華能夠與莎士比亞一爭高下。馬洛只比莎士比亞晚幾個星期出生,因此應該對他非常熟悉。但馬洛的戲劇主題不同,著重強調文藝復興文人的道德問題。他對近代科學的發展帶來的新事物既著迷又恐懼。戲劇《浮士德博士》(Doctor Faustus)中借鑒了德國的傳說,講述了一位科學家和魔法師浮士德博士為渴求科技與魔鬼定下契約的故事。馬洛本人的生活非常放浪,不過很多人懷疑這只是掩蓋,他其實是伊麗莎白一世的密探;他的死是王室的敵人預先策劃的。馬洛作品使無韻體詩文更加完善,將活力和宏偉加入其中,誇張法也是他常用的手段之一。
博蒙特和弗萊徹雖沒有馬洛出名,但在當時也受歡迎。學界普遍認為他們幫助了莎士比亞完成了一些巔峰時期的作品。「城市喜劇」的形式也在這個時期得以發展。
◆詩歌
16世紀末期,英語詩歌的特點是語言復雜精美,有海量對古希臘羅馬神話的引用典故。這段時期最著名的詩人包括斯賓塞(Edmund Spenser)和菲利普·錫德尼爵士(Sir Philip Sidney)。斯賓塞的名作有《仙後》(The Faerie Queene),由於他的詩韻律精美,也被稱為「詩人中的詩人」。
除戲劇外,莎士比亞也通過改編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h)的模式創造出英語的十四行詩(Shakespearean sonnet)。十四行詩由外交官和詩人托馬斯·懷亞特在16世紀早期引入英國。隨著印刷文學進入尋常百姓家庭,用於譜曲的詩歌也流行起來。
詹姆士一世時期
詹姆士一世於1603年至1625年在位,這段期間內英國的建築、藝術、文學都獨具特色。
◆詩歌除去莎士比亞外,17世紀早期的主要詩人包括約翰·鄧恩(John Donne)和其他玄學派詩人。受到歐陸巴洛克風格的影響,同時選用基督教神秘主義和情色主題,玄學詩歌運用指南針、蚊子等新奇的或「沒有詩感」的物體來達到驚奇的效果。詩中體現出來的恐懼和焦慮也象徵著近代地理科學發現對傳統思想的沖擊。鄧恩的代表集是《歌與十四行詩》(Songs and Sonnets),他的詩體現出來的內容和感受非常現實,並沒有太強的詩化色彩。
◆戲劇
如上所述,莎士比亞藝術成就最高的作品都是在此時期完成。他死後,詩人和劇作家本·瓊森(Ben Jonson)在這個時代最為著名。不過,瓊森的審美觀事傾向於中世紀的,而不是都鐸王朝。他筆下的角色都遵循著舊時的「體液理論」。瓊森強調四元素的不同造成了人的行為差異,創造出已經有些陳詞濫調的形象;而莎士比亞早已轉向了近代心理學。但瓊森對文體的掌握得心應手,也是個出色的諷刺大師。他寫的《狐坡尼》(Volpone)就講述了一群騙子被另一個騙子高手戲耍的故事,表達了善惡有報的主題。
其他與瓊森風格相近的作家有博蒙和弗萊徹(Beaumont and Fletcher)。他們兩人合作也創作出精彩的喜劇《燒火杵之王》(The Knight of the Burning Pestle),對新生的中產階級和暴發戶進行了諷刺。兩個人作品的主要價值之一在於,他們描繪了封建制度和騎士精神早已經變成了勢利的象徵,而新興的社會階層正在逐漸升起。
這個時期內,「復仇戲劇」(revenge play)也很流行,主要人物是約翰·韋伯斯特(John Webster)和托馬斯·基德(Thomas Kyd)。喬治·查普曼(George Chapman)也寫了兩篇復仇悲劇,但他主要的貢獻是翻譯了《荷馬史詩》。譯本對其後所有的英語文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後世的濟慈(John Keats)也是受到了荷馬史詩的啟發才寫出了很多著名的詩篇)。
◆散文
詹姆士一世的英皇欽定本《聖經》是當時英國歷史上最大的翻譯工程之一,1604年開始,1611年結束。從威廉·丁道爾開始,一直有人致力於將《聖經》翻譯為英文,發展到這時達到了頂峰。英皇欽定本成為英國國教(聖公會)的標准版本,也是英語文學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詹姆士一世親自領導這個項目,監督下屬的四十七位學者。1970年後完成了一部更准確的譯本,其後也出現很多版本;不過相比較而言詹姆士一世的詩句最為出色,格律模仿了希伯來語原文的韻文。
培根是這時期另一位散文家,在文學上的代表作有文筆優美的《散文集》。
查理一世時期
查理一世於1625年至1649年在位,期間國王和議會沖突不斷,最終爆發英國內戰。保王黨詩人(Cavalier poets)的作品是這個時期比較有名的文學。這些詩人是在英國內戰中支持查理一世的一派,包括瓊森等。
共和與護國政體時期
1649年至1660年為共和時期(the Commenwealth),中間(年-1659年)則穿插著護國政體時期(the Protectorate)。這段時間清教統治者嚴禁公開的戲劇表演,給英語戲劇的發展造成沉重打擊。
約翰·彌爾頓在這個時期很活躍,著名散文有《論岀版自由》等。
玄學詩人安德魯·馬維爾在這段動盪的時期內也很有名。
日記作家約翰·伊夫林和薩繆爾·佩皮斯也描繪出了當時的文化與社會景觀。 英語文學的新古典主義時期,從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起,到1798年浪漫主義宣言《抒情民謠集》岀現結束。18世紀的英格蘭受到法國起源的啟蒙運動影響,稱作「啟蒙時代」或「理性時代」。詩歌風格非常古典;現實風格的小說十分流行;哥特式小說也很有市場;到18世紀末時,感傷主義小說也逐漸興起,最終由浪漫主義取代繼承。
復辟時期
查理二世於1660年(實際)至1685年在位(復辟時期則一般延伸至1689年)。其間詩歌、戲劇、散文等體裁的分段時間並不相同,但大體都於17世紀末期結束。
◆戲劇
允許劇院重新開張後,出現了「復辟喜劇」形式,對新貴族和崛起的資產階級進行諷刺。前一代人的社會動盪不安,隨之引發社會人群大規模的階層流動,這些都為「禮俗喜劇」(comedy of manners,也譯作世態喜劇、社會風情喜劇等)提供了素材。第一位職業女性英語小說家、劇作家阿芙拉·班就出現在這個時期。愛爾蘭岀生的威廉·康格里夫也是復辟喜劇最有名的劇作家之一。
◆散文、小說
約翰·本仁創作了英語文學中最著名的宗教寓言故事《天路歷程》,風格借鑒自英文《聖經》,筆法具體詳細又十分生動,即使是社會最底層的民眾也能夠閱讀。全篇貫穿著「生命即旅程」的主題。
◆詩歌
約翰·彌爾頓在1667年出版經典的宗教史詩《失樂園》,在強調自由意志和選擇的基調上講述了聖經中人類墮落的故事;除此之外還著有《復樂園》和《力士參孫》。
約翰·德萊頓也是有名的詩人、文學批評家和劇作家。他最高成就在諷刺詩方面,押韻偶句也十分出色。他的詩歌被蒲柏和約翰遜等人借鑒,在18世紀的影響很大。
奧古斯都時期
在當代文學批評界的時間劃分中,英語文學的奧古斯都時期(Augustan Age)大體岀現在1700年至1760年左右(有人認為可以延伸到1789年),其間在位的君主有安妮女王、喬治一世和喬治二世(或加上喬治三世)。這段時期英語小說迅猛成長,諷刺文學遍地開花,戲劇從偏重於政治轉向通俗的情節劇。當時資本主義蓬勃發展、重商主義成為一門正式的價值體系,貿易經濟深入人心,哲學上經驗主義占據主導地位。
◆詩歌
不少詩人很大程度上受到古拉丁文學的啟發,體裁極為正式,在亞歷山大·蒲柏的作品中能清晰體現岀來。蒲柏本人堅定支持新古典主義的發展,他認為當時社會的現存體制已經很理想,但也非對道德、文化的急速淪喪視而不見。他的代表作有《秀發劫》(或《奪發記》)、《論人》、《論批評》和《笨伯詠》等,也翻譯了《奧德賽》和《伊利亞特》。
托馬斯·格雷1751年寫成《墓園輓歌》(或《鄉村墓園輓歌》、《輓歌辭》等)是英語文學中最著名的輓歌之一。格雷寫作十分謹慎、極為斟酌用詞,注重形式和詩句的完美。詩歌外觀精美,詩意復雜間接,人工雕琢的跡象十分明顯。當時很多人都屬於這一派,稱作墓園詩人(有時候也叫「前浪漫主義詩人」),抒發著憂郁的情緒和對自然的熱愛。
◆小說
英語小說直到18世紀才開始廣泛流行。到18世紀中葉時,經過知名作者的努力,小說形式已經完全鞏固了地位。
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出版於1719年,在當時非常流行。魯濱遜象徵著當時英國社會典型的中產階級形象:大英帝國的建設者,先鋒殖民者,辛勤勞動和清教堅忍性格的化身。
喬納森·斯威夫特的經典諷刺小說《格列佛游記》出版於1726年,其中的「小人國」也已經成為兒童文學的一部分。但原書的主要目的在於諷刺當時英國社會和政府中各種荒誕可笑的現象,小說中其他三個國家,尤其是「天空之城」犀利揭露了人類社會的弊病和惡習。
亨利·菲爾丁的《湯姆·瓊斯》完成於1749年,對人性善惡有深刻的描繪。菲爾丁認為,小說的目的不應該只有娛樂,也要指導讀者,要通過真實描寫現實生活來幫助人們更加清晰地認識自我。他試圖保留古典作品中的史詩風格,同時又忠於現實。語言輕松親切、惟妙惟肖;詞句邏輯性很強,也很有韻律;作品的整體構架也經過精心的設計。
勞倫斯·斯特恩的《項狄傳》創作於1760-1770年中,風靡全歐。書中所用的風格是後世意識流作品的前身。
偏愛書信體小說的塞繆爾·理查遜在1740年出版了《帕蜜拉》,1748年出版了《克拉麗莎》。他的作品十分注重宣揚當時的正統道德觀,尤其是最有名的這兩本都是在講述婦女的貞操品行。理查遜在當時也是很有名的小說家,作品影響到了盧梭、歌德、珍·奧斯汀等人。
托比亞斯·斯摩萊特是蘇格蘭的小說家,他的作品對後世的狄更斯影響很深。
◆戲劇
愛爾蘭劇作家理查德·布林斯利·謝立丹的經典之作是1777年的《丑聞學校》(或《造謠學校》),文學界認為此劇是英語「禮俗喜劇」的巔峰之作之一。他的戲劇經常強調人類的道德性。
當時同樣出名的劇作家還有愛爾蘭的奧利佛·戈德史密斯,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威克斐牧師傳》。
◆其他
薩繆爾·約翰遜1755年完成了第一部英格蘭人寫成的英語字典。除此之外,他還是有名的文學批評家、詩人、散文家、傳記作家等。他非常著重人類願望的虛榮性,在文學創作上標准相對保守,強調作者應該領會普世的真理。
浪漫主義文學
蒸氣機的運用使英格蘭城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化使城鎮擴大,圈地運動和農場私有化使鄉村人口迅速減少。很多失去土地的貧農涌進城市到工廠里工作。五個詞的含義改變:instry(工業,曾指創新)、democracy(民主,曾是貶義詞,指暴民統治)、class(帶上了階級含義)、art(藝術,原來的意思只有工藝、手藝)和culture(文化,原來只和務農有關)。與此相反,工人們的慘境、新生的階級沖突和環境污染使人們對都市化和工業化產生了厭煩情緒,促使文學家轉而重新去發現大自然的美麗和價值。人們將大地母親視做唯一的智慧源泉,機器帶來的醜陋只有大自然才能夠將其化解。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十分強調自然和本能相對文明的優越性,這種思想很快就為幾乎所有歐洲詩人接受。
英語文學的浪漫主義時期一般認為從1798年《抒情民謠集》發表正式開始(之前有幾位先驅),到1832年沃爾特·司各特爵士辭世和改革法案(Reform Act 1832)通過結束。當時在位的君主有喬治三世、喬治四世,還可以算上威廉四世。
◆先驅
威廉·布萊克和羅伯特·彭斯。
◆湖畔派詩人
英格蘭首先出現的浪漫主義文人是湖畔派詩人等一小群友人,包括騷塞、華茲華斯和柯勒律治等。他們為文學界注入了新鮮的情感主義和內省的理念;英語文學中第一部浪漫主義宣言就出現在《抒情民謠集》的前言中。這部集子大部分都是華茲華斯的功勞,柯勒律治也貢獻了著名的《古舟子詠》。不過兩人對浪漫主義的理解大相逕庭:柯勒律治努力要把超自然的事物現實化(就像今日的科幻電影中運用特殊效果讓不可能成為可能一樣);華茲華斯則希望通過描繪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人物或湖區的自然風光來使讀者自己進行豐富的想像。
◆積極浪漫主義
「第二代」浪漫主義詩人包括拜倫、雪萊、瑪麗·雪萊和濟慈等,和第一批湖畔詩人描寫田園風光不同,他們的作品鮮明體現岀對抗傳統的戰斗性。
拜倫受19世紀諷刺文學的影響很深,在這幾人當中是最「不浪漫主義」的。他生活方式風流放盪,對上流社會外表虛偽內在淫亂表達著極端的不滿。第一次去歐洲旅行後,他寫下了《海羅德公子游記》的前兩詩章,以模擬英雄史詩般的嘲弄手法講述了一位年輕公子在歐洲的游歷,同時也對英國社會進行了極其尖銳的諷刺。雖然此詩和另兩篇《異教徒》和《海盜》的岀版帶來了巨大成功,但英國國內盛傳他和異母姐姐亂倫,迫使他離開英格蘭去歐陸避難。1816年,他在日內瓦湖畔結識了雪萊夫婦和雪萊的助手約翰·波李道利。雖然波李道利著名的作品只有一篇短篇小說,但這篇引進英語文學的《吸血鬼》值得一提。
雪萊和拜倫十分相像:也是富裕貴族出身,信奉無神論和自由思想,迫於性丑聞逃離英格蘭。他先是因為無神論從大學趕了出來,後是因為支持愛爾蘭獨立從英格蘭趕了出來。之前娶過一位16歲少女哈莉特·維斯布魯克,但很快就拋棄了對方選擇了瑪麗(哈莉特隨後自殺)。哈莉特不同意他對自由戀愛和無政府主義的理想,也沒有受過足夠的教育能夠與他文學辯論。雪萊的代表作是《西風頌》,盡管他聲稱絕不相信有神的存在,但普遍認為這首詩是對泛神論的致敬,承認了大自然中的精神存在。
瑪麗·雪萊是哲學家、革命家威廉·高德溫的女兒,與雪萊興趣相投,自己也是一位詩人。和已故的母親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一樣都是女權主義者。瑪麗不是因為詩歌出名,而是作為科幻小說之母廣為人知。科學怪人的故事提前預計了今天的器官移植、組織再生等技術,也提出了今天仍在困擾人類的道德倫理問題。但這個故事同樣也很富有浪漫主義氣息:雖然「怪物」聰明善良,但因為周圍人對他的恐懼和他本人的絕望使其終於淪為殺人的機器。
約翰·濟慈可能不是很同意拜倫和雪萊的極端革命理念,不過他對泛神論的崇拜和雪萊一樣十分重要。濟慈對古希臘的事物很感興趣,他對藝術的強調尤其體現在《希臘古瓮詠》中,這種情感為浪漫主義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後來也啟發了沃特·佩特和奧斯卡·王爾德等人為藝術而藝術的理念。
㈤ 鮑勃迪倫出過書嗎最好英文原版
有一篇采訪評委的報道,解釋過這個問題,我把報道粘貼給你。
針對這些問題,有媒體采訪了諾獎評委霍拉斯·恩格道爾,請他為這屆諾獎評選解密。
恩格道爾曾任瑞典學院常任秘書10年之久,因勞累過度,他於2009年請辭該職,但他仍是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的5位核心小組成員之一。在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過程中,他的閱讀趣味與選擇至關重要。在恩格道爾看來,鮑勃·迪倫創造了當今最偉大的一些詩歌。
歌詞應該被看作文學的一部分
記者:把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鮑勃·迪倫,是一個容易做的決定嗎?
恩格道爾:既容易,又困難。說容易,是因為瑞典學院的絕大多數成員都是支持這個決定的。說困難,是因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每一次評選,都意味著要對候選人做全面徹底的研究,這個准備過程要持續好幾年。在這個決定中,沒有任何隨機的成分。
記者:今年的評獎結果引來了不少爭議。許多人質疑鮑勃·迪倫是否配得上得諾貝爾文學獎,歌詞是否應該被看作文學,鮑勃·迪倫的歌詞是否達到了偉大詩歌的標准。對此你怎麼看?
恩格道爾:不管瑞典學院做出什麼選擇,幾乎永遠都會引來爭議。在我服務於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的19年,幾乎每年的結果都會引發爭論,或者更糟糕的是,還會引來關於評獎結果的政治和美學性質的質疑。這種紛爭是諾獎活力的一部分。很顯然,既然我們把獎頒給了鮑勃·迪倫,就說明我們認為歌詞應該被看作文學的一部分,我們相信鮑勃·迪倫的歌詞體現了最高水準的詩性表達。
他的歌曲有一種強大的語言動力
記者:現任瑞典學院常任秘書長莎拉·丹紐爾將鮑勃·迪倫的歌曲與荷馬、薩福的作品相比,這種觀點是瑞典學院其他成員普遍認同的嗎?
恩格道爾:這是我們討論的許多層面當中的一個——鮑勃·迪倫的藝術與古老詩歌之間的相似性。和鮑勃·迪倫的歌曲一樣,這些古老的詩歌也是被歌唱或吟詠的。我個人在此還會提到奧維德,特別是他被流放後寫下的作品,它們和迪倫後期的作品有相似性。
記者:通過授予鮑勃·迪倫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認可了他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在你看來,鮑勃·迪倫作品中最突出的詩歌品質是什麼?
恩格道爾:鮑勃·迪倫有一個非常獨特而權威的詩歌聲音,它既是堅決的,又是嘲弄的,既是無我的,又是自我反思的。從主題上來看,他的文本既有敏銳的日常生活的觀察,又有一閃而過的「靈視」意象。他的詞彙量龐大,有一種美妙的混雜性。他是押韻大師,這讓他能夠省去解釋,即便在沒有容易理解的邏輯時也能將歌曲統一起來,而且每一句歌詞都試圖超越前面一句。這讓他的歌曲有一種強大的語言動力,這一點又被他獨特的演唱發音所加強。結果是,他創造了今天我們所擁有的最偉大的一些詩歌。
文學應該將非虛構作品囊括進來
記者:通過承認鮑勃·迪倫,瑞典學院是否在傳遞這樣一個信號——「我們在試圖拓寬對文學的定義」?
恩格道爾:諾獎是一個獨立的獎項,不是文學政治的工具。不過今年的獎項確實傳遞了一個信號。拓寬對文學的定義,是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已經討論了一段時間的話題——不僅擴展詩歌的概念,將音樂詩歌包括進來,同時,文學應該將非虛構作品囊括進來,只要這些作品在形式和創作上帶有文學品質。
記者:在鮑勃·迪倫獲獎前,美國已經有23年沒有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了。你曾批評美國作家「太孤立、太狹隘」,這一評價在美國文學圈引來了很多不滿,許多人認為這一評價過於「歐洲中心主義」。今年將諾獎授予迪倫是對美國文學傳統的一種承認嗎,也許是廣義的美國文學傳統?
恩格道爾:我的批評主要是針對美國的文學體系,而不是美國作家。我的出發點是,我認為在美國的批評家、出版商——更可惜的是——在美國讀者的意識中,外國文學,尤其是非英語文學,是極為邊緣化的。給鮑勃·迪倫這個獎,至少應該說明瑞典學院不是反美的。而且當我們通過鮑勃·迪倫來承認美國歌曲寫作的主導地位時,我們採取了一種更寬泛的視角。
㈥ 文學圈是一個什麼樣的圈
文學圈閱讀教學模式產生的背景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美國許多教育工作者對傳統的英語語文教學提出了挑戰, 他們認為以教授語文技巧為基礎的課程設置與人們的 閱讀行為不相吻合,同時也不符合兒童的閱讀習得的自然發展規律。 美國閱讀教育專家戈德曼提出閱讀是一個「心理語言猜謎游戲」 ,他認為閱讀過程不僅僅是譯注文字密碼,更重要的是理解該文字在特殊文化環境中的獨特含義。
「文學圈」的引入與實踐給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了重大革新。在這種開放性的閱讀教學活動中,融民主與多元為一體,尊重學生的自由表達與獨到見解,關注他們情感、審美、創造力、交流合作與自主學習等多種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幫助學生通過在「文學圈」里的閱讀,發現自我、提升自信、形成良好的綜合能力與思維品質,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和習慣,並使他們獲得終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㈦ 文學圈是什麼意思
就是由許多喜歡文學的人聚集的圈子。
㈧ 請問誰能幫我找找茅國權和Jeanne Kelly的資料,就是《圍城》英文版的譯者
美國印地安娜大學出版社於1979年出版了英譯本。譯者是珍妮·凱利和茅國權。珍妮·凱利,美國威士康辛大學中文系碩士。茅國權,香港新亞書院畢業,美國耶魯大學碩士,威士康辛大學
企鵝經典文庫至今已設立70年,以入選標准極嚴而在英語文學圈影響極巨。針對該文庫收入《圍城》一事,英國的中國文學學者和翻譯家藍詩玲(JuliaLovell,朱麗婭·洛弗爾)日前在英國《衛報》刊出長文,以《大躍進》(Greatleapfor-ward)為題,回溯中國現代文學走向西方的歷史,並剖析了其在西方始終影響甚微的原因所在。
中日在西方的文學圖景
文章首先對比了中日兩國在西方世界映射出的完全不同的文學圖景,並認為,冷戰在其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1950年代,作為美國改造軍國主義日本,藉以抗衡共產主義中國之計劃的擴展,美國出版商諾普夫(Knopf)書局精心選擇、翻譯了一批現代日本小說,並以此構建出一幅溫情脈脈、憂郁敏感、充滿異國唯美情調、與戰前窮兵黷武、侵略成性的好戰國家全然不同的日本文學圖景,將其販售到西方,三島由紀夫和川端康成為那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後來則以村上春樹和吉本芭娜娜(BananaYoshimoto)最為西方讀者所熟知。
日本文學進入歐美主流出版界之時,「竹幕」掩映下的中國,其富於真知的現代作家和作品也與西方隔絕。在英國大學課堂上出現的中國文學,以政治掛帥之作為主。因而在英語讀者的心目中,對中日兩國的文學一度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印象:中國文學是枯燥的宣傳工具,日本文學則充滿了美學意義上的人道主義。在文學評論界,揚日貶中的慣性思維也延至今日。(藍詩玲對中國文學現當代時期的年代定義——19世紀末至1976年為現代,1976年後為當代——與中國學者有大不同。)
文章說,中國現代小說過去至多被視為關於中國狀況的某種信息來源,或是更糟的一無是處。但是,此種局面現已大為改觀。企鵝現代經典文庫首次收入了一部20世紀的中國小說《圍城》。雖晚於日本文學入選50年,但中國小說以如此形式突臨於英語圈讀者,仍好比一次大躍進。
《圍城》企鵝版難稱完美
錢鍾書的《圍城》原作出版於1947年,不久即被從中國文學庫中抹去,1976年之後,才為中國讀者和評論家重新發現,並被奉為現代經典。
藍詩玲介紹了《圍城》的內容,然後說,企鵝的這一版本難稱完美,它採用的是1979年珍妮·凱利(JeanneKelly)和茅國權(NathanK.Mao)沒有靈性的老譯本,其對話的翻譯,尤其呆板而沒有特色(woodenannidiomatic)。英國主流出版社的輕率由此可見一斑,似乎已先入為主地認定了中國文學在美學上的貧乏,從而喪失了對譯文質量的要求。
在過去20年間,英譯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的數量一直在穩定增長,但轟動之作幾乎沒有。究其原因,恐系以往譯文對原作的曲解,使英語讀者缺少對中國文學一脈相承的認識,從而大大影響了對當代中國文學的理解和欣賞。
很多出版商認為中國現代小說不僅少有人知,也缺少文學價值,難以吸引讀者,因而在編輯過程中馬虎行事,令大量粗劣的譯文輕易付諸出版。或許由於中國文化距離英語讀者實在相距過遠,中文之艱深亦是難以逾越的屏障。而兩相對比,中國當代電影——特別是張藝謀的作品,卻在國際上大獲成功,蓋因電影無需過多為語言的翻譯問題操心。
中國現代文學作品在西方上影響甚微的另一個原因是,100年來中國極度動盪的歷史,使作家承受了過多關於國家前途和個人命運的重負,文學創作因此屢遭毀棄。
藍詩玲女士將錢鍾書、沈從文和張愛玲,分別比作中國的伊夫林·沃、屠格涅夫和凱瑟琳·曼斯菲爾德,並指出,優秀的中國文學同樣具有普世意義,而不僅僅是一國歷史簡單的窗口。
㈨ 讀書的英語小報內容
先畫好邊框,然後選好要寫的內容,根據內容的量畫好圖案,邊框。讀書小報的內容一般有:讀書名言,讀後感,讀書小故事和讀書的小笑話。
讀書的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到用時方恨少。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書就應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
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的教材的興趣。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
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
觀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情溢於海。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讀書小故事: 1.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2.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准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台、硃砂盒,啃了多時,塗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麼定義
指學校(通常指小學)中為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豐富知識,開闊視野而開辦的報紙,一般會以彩色圖文並茂的方式活潑生動地表現出來,甚至可以通過閱讀富有人生哲理和智慧的文章,讓學生暢談自己的讀書感想和收獲,並撰寫自己的讀書心得,在紙上、黑板甚至牆上用硬筆書寫、美化,或者寫一些關於名人的著作,歇後語,成語接龍,故事,古詩,謎語等等。
編輯本段
怎樣寫
寫讀書名言,讀書計劃的注意事項,一個好文章的賞析或體會,可以加上一兩個小笑話,加上一些關於讀書的圖片。
讀書名言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莎士比亞)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顧憲成 (明代學者)
退筆如山起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
讀書計劃注意
讀書計劃
1 找出要讀的書
2 時間安排 (每月幾本書 平均幾個星期看完)
3 每本書的作者的簡介
4 每本書的讀後感
文章賞析
作者好象是以一個西方人的口吻來寫作的,但無論如何還是脫不了自己東方女子的靈氣,最後一段「獨自歸來的路上,瘦影在地。——過去的一百二十分鍾,憧憬在我的心中,如同做了一場好夢」,怎麼看也這不可能是一個美國人的內心獨白。以我看來,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概在於以國外人的視角來看一個旅居美國的中國女子的心底世界,但如果真是這樣,不得不說冰心在本文上並沒有獲得十足的成功。
如何正確讀書:博覽精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方法,也是語文學習的優良傳統.在語文教學中,我們首先要教會學生學會選擇.如今的出版物浩如煙海,其中優秀作品不少,但也充斥著不少無聊甚至有害的文章.如果不加以選擇而一概接受,不僅會浪費學生的寶貴時間,還會危害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我們要引導學生選擇那些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書籍,如古今中外大家作品,科普文章,時文選萃等,把好閱讀第一關.
其次,要教給學生朗讀,默讀,精讀,跳讀,速讀,聽讀等多種閱讀方式,口眼耳神並用,高效率地完成閱讀任務.
第三,閱讀過程中,要教給學生培養成勾畫圈塗,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這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加深對關鍵語句的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只有反復地讀,反復地理解,才能准確地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和文章的主旨.
名人名言
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歌 德
編輯本段
讀書小報的內容
常用欄目
讀書之聲
讀書之歌
好書好讀
書齋細語
書齋天地
書聲地帶
快樂書城
飄滿書香
書海拾貝
名人讀書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王亞南苦讀成才
王亞南睡三腳床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年輕時自認為已無書不讀,便大書一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後經一老翁指點,遂改成:「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郭沫若曾寫過一副讀書聯:「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說,讀書要靠平時下功夫,不能一心血來潮就加班加點搞突出。要想獲得成功,必須鍥而不舍,持之以恆,決不能時而勤奮時而懈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華羅庚把讀書過程歸結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兩個階段。當你對書的內容真正有了透徹的了解,抓住了全書的要點,掌握了全書的精神實質後,讀書就由厚變薄了,愈是懂得透徹,就愈有薄的感覺。如果在讀書過程中,你對各章節又作深入的探討,在每頁上加添註解,補充參考資料,那麼,書又會愈讀愈厚。因此,讀書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雙向過程。
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鑿壁借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幹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巴金的讀書方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讀書方法十分奇特,因為他是在沒有書本的情況下進行的。讀書而無書的確算得天下一奇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巴金說:「我第二次住院治療,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時,就下床坐在小沙發上,等候護士同志兩點鍾來量體溫。我坐著,一動也不動,但並沒有打瞌睡。我的腦子不肯休息。它在回憶我過去讀過的一些書,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記憶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點美好的東西。」
原來他的讀書法就是靜坐在那裡回憶曾經讀過的書。這樣有許多好處:
(1)不受條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巴金列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長期被德軍包圍的時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記中寫著「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類的句子。當時沒有電,也沒有蠟燭,整個城市實行燈火管制,她不能讀書,而是在黑暗中靜坐回憶書中的情節。托爾斯泰的小說幫助她度過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個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內亂中的親身經歷。他說:「『文革』期間要是造反派允許我寫日記,允許我照自己的意思寫日記,我的日記中一定寫滿了書名。人們會奇怪:我的書房給貼了封條,加上鎖,封閉了十年,我從哪裡找到那些書來閱讀?他們忘了人的腦子里有一個大倉庫,裡面儲存著別人拿不走的東西。」這兩個事例說明,在一切不具備正常讀書條件的情況下都可以「讀書」。
(2)溫故而知新。通過回憶,將過去讀過的書拿出來一點點地咀嚼,就象牛反芻一樣,能進一步消化吸收。每回憶一次都會有新的理解,新的認識,新的收獲。
(3)能夠不斷地從已讀過的書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說:「我現在跟疾病作斗爭,也從各種各樣的作品中得到鼓勵……即使在病中我沒有精神閱讀新的作品,過去精神財富的積累也夠我這有限餘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熱。」
顧炎武自督讀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家喻戶曉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學者顧炎武最先提出的。
顧炎武自幼勤學。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11歲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讀完《資治通鑒》,並告誡說:「現在有的人圖省事,只瀏覽一下《綱目》之類的書便以為萬事皆了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這番話使顧炎武領悟到,讀書做學問是件老老實實的事,必須認真忠實地對待它。顧炎武勤奮治學,他採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首先,他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讀完的卷數;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讀完後把所讀的書抄寫一遍。他讀完《資治通鑒》後,一部書就變成了兩部書;再次,要求自己每讀一本書都要做筆記,寫下心得體會。他的一部分讀書筆記,後來匯成了著名的《日知錄》一書;最後,他在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溫習前半年讀過的書籍,邊默誦,邊請人朗讀,發現差異,立刻查對。他規定每天這樣溫課200頁,溫習不完,決不休息。
毛主席怎樣讀書?
特殊愛好
幾十年來,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總是擠出時間,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來看書學習。他的中南海故居,簡直是書天書地,卧室的書架上,辦公桌、飯桌、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一個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佔領了。
為了讀書,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動身體的幾分鍾里,有時還要看上幾句名人的詩詞。游泳上來後,顧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書本。連上廁所的幾分鍾時間,他也從不白白地浪費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選》和其他一些書刊,就是利用這時間,今天看一點,明天看一點,斷斷續續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開會或視察工作,常常一帶向箱子書。途中列車震盪顛簸,他全然不顧,總是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按著書頁,閱讀不輟。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樣,床上、辦公桌上、茶幾上、飯桌上都擺放著書,一有空閑就看起來。
毛主席晚年雖重病在身,仍不廢閱讀。他重讀了解放前出版的從延安帶到北京的一套精裝《魯迅全集》及其他許多書刊。
有一次,毛主席發燒到39度多,醫生不準他看書。他難過地說,我一輩子愛讀書,現在你們不讓我看書,叫我躺在這里,整天就是吃飯、睡覺,你們知道我是多麼地難受啊!工作人員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書又放在他身邊,他這才高興地笑了。
認真地學,反復地讀
毛主席從來反對那種只圖書、毛主席從來反對那種只圖快、不講效果的讀書方法。他在讀韓昌黎詩文全集時,除少數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細琢磨,認真鑽研,從詞彙、句讀、章節到全文意義,哪一方面也不放過。通過反復誦讀和吟詠,韓集的大部分詩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誦。《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小說,他從小學的時候就看過,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過。他看過的《紅樓夢》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種以上。一部《昭明文選》,他上學時訊,五真正十代讀,六十年代讀,到了七十年代還讀過好幾次。他批註的版本,現存的就有三種。
一些馬列、哲學方面的書籍,他反復讀的遍數就更多了。《聯共黨史》及李達的《社會學大綱》,他各讀了十遍。《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列寧選集》等等,他都反復研讀過。許多章節和段落還作了批註和勾劃。
不動筆墨不看書
幾十年來,毛主席每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杠、點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許多批語。
開放分類:
媒體,讀書,報紙,美術作品,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