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名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應注意哪幾個方面
應該注意的很多。目前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主要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注意:專
(1)教學安排緊湊合理,屬將課堂講授與學生獨立思考、合作討論與小結有機結合,既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
(2)利用既有技術與教學設置,實施聲、光、電等結合的多模態教學,避免照念課本或者PPT;
(3)注重合作教學,師生互動,既要有師生之間的互動,還要有學生個體之間的互動,學生小組之間的互動;其間,教師需要適時發揮主導作用;
(4)實行動態的過程性評估,科學合理地評估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效果。
祝你教學成功!請採納!
『貳』 如何進行英語閱讀教學
曾經我在洛基英語教學,英語也算可以,我就提幾點建議吧: 1、教學生快速瀏覽全文,迅速找到文章的主題段落和主題句,並通過標題和主題句,對文章的內容、結構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形成整體印象,並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2、引導學生去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Key words)和段落里的主題句(Topicsentences),以便更快地了解課文大意。一般來說,關鍵詞都能交代文章或段落的when, where, what, why,who 之類的問題。特別注意首句和尾句的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呼應關系,快速掌握主題大意;找出文章的主題句,主題句一般都出現在文中段落的首句或末句(有時也出現在中間),能概括說明該段的主要意思或觀點,是文章的骨架所在。弄清楚文章的文體,若是議論文,抓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要點)、結論或觀點;教師可設計練習檢測閱讀效果,幫助學生捕獲信息,練習可採用判斷正誤、排序和選擇填空等形式。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利用略讀技巧,邊讀邊有意識地去尋找他們所需的信息,不僅讓學生對所讀課文有了整體的認知,而且培養了學生歸納和概括信息的能力,提高了閱讀速度和效率。3、幫助學生擴大詞彙量,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對於提高閱讀能力起著很大的作用。
『叄』 如何從教師觀出發加強學習轉變教學觀念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學生在科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
一、教學觀念轉變
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首先應該關注什麼?我想用六個字來概括:一是「學生」,心裡有學生;二是「發展」,學生的發展,也包括教師自身的發展;三是「過程」,即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老師引導學習的過程。這三個方面的核心是關注學生的發展,要處理好教師、學生和教材的關系。按照建構主義的理論(當今的建構主義者主張,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於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卻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的。我們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建構事實,或者至少說是在解釋事實,我們個人的經驗世界是用我們個人的頭腦創建的,由於我們的經驗以及對經驗的信念不同,於是我們對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異。所以他們更關注如何以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為基礎來建構知識。他們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對學習和教學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建構知識的過程。由於建構主義學習活動是以學習者為中心,而且是真實的,因而學習者就更具有興趣和動機,能夠鼓勵學習者進行批判型思維,能夠更易於提供個體的學習風格。因而,建構主義在教學中的應用會帶來一場教學或學習的革命。),教材只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一條線索,並非教學活動的聖經。教師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對教材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理和調整,符合學生具體情況的我們可以參考,不符合的我們可以完善或者改組教材,甚至自己重新進行設計,這就是參與課程設計,這是很重要的。大家經常說,「課本、課本,教學之本」,實際上學生才真正是「教學之本」。
1.強調激活學習者的思維圖式(activation of schima)使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發生直接的聯系。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蓋茨曾對教師提出這樣的建議:「如果有人詢及類似『你是教數學的老師嗎?』的問題時,最恰當的回答應該是:我不是教數學的老師,我是教學生學習的數學老師。」教會學生學習,應當是所有的專業教師共同的也是首要的任務。
2.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融合並發展了「行為主義理論」(behaviorism)(「刺激—反應—強化只能在學習主體身上發生」)和「認知心理學理論」(cognitive psychology)(「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獲得主要靠學習主體的內化來完成」)的互動式教學論(interactive teaching),始終把學生看作是教學活動的主體。
3.強調學生的參與(involvement of students)。即是「過程」,即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老師引導學習的過程。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建構知識的過程。由於建構主義學習活動是以學習者為中心,而且是真實的,因而學習者就更具有興趣和動機。「過程」目標在於幫助學習者習得這些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觀事物(知識及其結構)內化為其內部的結構。
而我們傳統的教育觀即是行為主義的客觀主義觀反映在教學上,認為學習就是強化建立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的鏈;教育者的目標在於傳遞客觀世界的知識,學習者的目標是在這種傳遞過程中達到教育者所確定的目標,得到與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行為主義者根本無視在這種傳遞過程中學生的理解及心理過程。
有研究顯示:外語口語課教師的講授與學生活動的時間比應達到23至14,只有保證學生人均課內的「對活動」(pairwork)與「組活動」(groupwork),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強調對個體的注意(indial attention)。由於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要求,教師應該盡量保持對個體的關注,鼓勵他們樹立不同的學習目標,採取不同的學習策略。
5.強調學習過程的創造性。
二、教學模式的轉變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單一的,它把傳授知識作為整個教育活動的全部內容。中國學生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一直是,並已經習慣於「倉儲式」「填鴨式」教學活動。教師根據既定的教學計劃,把知識作為預先設定的東西教給學生,也把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作為讓學生接受的內容。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的「教」為教學過程的中心,教師對教學「全程式控制制」。由此導致學生死記硬背多,領悟理解少;被動應付學習多,自主創新學習少;學習科學知識多,學習做人真諦少,教育等於讀書,讀書就是為了考試。
現代教學模式則是互動式、聯動式的。
要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參與能力」和「團結能力」,提倡教學過程「開放」,鼓勵學生「發生地」學習,變被動地接受知識為主動地掌握知識。「發生地」學習具有能動作用,學生藉此可以把課堂所學知識舉一反三,逐步減少對教師的依賴[3]。這種互動式、聯動式的教學模式作用於教學實踐環節,其主要作用一是強調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提倡師生平等交往,還學生的「主體地位」。二是吸收學生參與教學決策,讓學生對「學什麼,學多少,怎麼學」發表個人見解,培養「自覺能力」。三是注重學生的主動性,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主張學生在沒有壓制的情況下輕松愉快地學習。
注意學生不同的起點、層次,不歧視後進學生。
三、教學關系的轉變
在傳統的教與學關系中,教師處於主導地位,教育過程的設計、組織都是圍繞教師進行的。教師代表權威、知識和真理,是教育過程的主宰,教師向學生單向傳授和灌輸的知識不會受到懷疑。而學生在這一教學關系中處於被「雕飾」、被改造的地位。人們對「教學」一詞定義在「教」上,而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學」,教學成了一種被動的、強制的單向灌輸式活動。而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在從事「教」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學」,遵循「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的原則,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重新調整教學關系。在新型的教學關系中,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導與主體是矛盾的統一:學生的發展離不開教師的引導,而教師的引導必須建立在學生獨立自主的基礎之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獲得創造的喜悅感和成就感,體驗創新的價值與魅力,發展獨立自主的意識。
四、教師職能的轉變
現代教育理念在構建新型的教學關系的同時,也在豐富和擴展教師的職能。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的不只是傳授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引導」。引導包括以下內容:1.引導學生實事求是地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並幫助學生尋找一條達到這一目標的最好途徑;2.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尋找良好的學習方法;3.引導學生進入一種豐富生動的教學環境,激發其學習積極性,最終達到葉聖陶先生所提出的「一種境界」——「教任何功課,最終目的都在於達到不要教。
綜上所述,我們平時一堂課下來得思考:
1、課堂時間分布怎麼樣?教師用多少,學生用多少?
2、學生參與怎麼樣?(組、小組、個人、全體)
3、對於書本上的知識(定理、定義、公式、語法、字詞的用法等等)我是直接呈現還是讓學生探究再總結得出?
4、我有沒有教給學生學習或解題的方法?
『肆』 如何加強英語的閱讀教學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途徑。閱讀理解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勞動,它是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體現。閱讀理解的能力直接制約著學生的答題效果。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強化閱讀能力的培養,為此我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夯實閱讀基礎,使之「能」讀
詞彙是語言學習的基本材料。在初中階段使用的牛津課本詞彙量大,合計達到2500個。所以,教師要從基礎出發,切實抓好英語詞彙教學,理清句意,排除長句、難句,為閱讀理解的准確性提供保障。重視詞彙教學,並不是簡單地要求學生識記孤立的單個單詞,而是要創設語境,在語境中進行詞彙教學。讓學生多造句,掌握詞的用法。在詞彙與句子結合的基礎上,教師還將詞彙、句子與語篇相結合,進一步擴大詞彙的交流功能。每學完一個對話、一篇文章後,就布置一個聽說任務,讓學生根據所學對話、課文改寫材料,復述或自編對話,復述課文或進行相關的口頭練習。此任務將詞彙與句子、語篇相結合,不但能幫助學生鞏固詞彙,而且能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發展他們語言的表達能力,為閱讀能力的培養打下夯實的基礎。
二、培養閱讀技巧,使之「會」讀
教師在平時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多給學生創造閱讀的機會,掌握閱讀技巧,讓學生「熟能生巧」。從泛讀到精讀,循序漸進理解閱讀材料,具體要求學生根據題目和圖片猜測大意和主要內容,了解閱讀材料的大意。同時教會學生跳躍式的閱讀方法,在閱讀過程中,要善於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和主題句。一篇閱讀文章,通過略讀和跳讀,用適量的問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啟發引導成功了,閱讀教學也就成功了。
當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生詞無疑是「攔路虎」。因此,對生詞的准確猜測無疑至關重要。它不僅可以幫助正確理解句子的意思,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我們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不害怕,不被某個生詞所困,掌握全文大意即可。如,一些人名、地名、組織等諸如此類的生詞不必追究其具體的含義,因為一般不會影響對文章主要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倒是要求學生學會根據某些單詞的前綴、後綴、合成等方法來猜測生詞。讓學生知道單詞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要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長此以往,學生會側重某個重點信息的捕捉,以減少閱讀時間的浪費和低級錯誤的產生,提高閱讀的速度和效率。
三、增加閱讀數量,使之「多」讀
教師應著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也要增加學生的閱讀數量,教師應定期有選擇地為學生提供可讀材料。從最簡單的閱讀材料開始,逐漸拓寬學生閱讀的視野,增加學生課外知識。教師應注意選擇生動有趣、短小精悍、淺顯易懂的閱讀材料,這種閱讀材料能貼近學生生活,短小的文章比冗長的文章對培養閱讀更有效果。學生閱讀得越多,閱讀能力就更強。
四、激發閱讀興趣,使之「樂」讀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英語基礎比較好的學生,自然其閱讀興趣也不成問題,但是對英語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就更應想方設法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滲透激發英語興趣的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培養教學策略。在開展閱讀的同時,要尋找機會多給學生開展單詞競賽、英語演講、諺語教授、書寫比賽、欣賞英語歌曲、觀看英文電影等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不知不覺地感到英語學習是很有趣的。
五、培養閱讀習慣,使之「速」讀
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更是培養閱讀速度的方法之一。教師指導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快速准確閱讀指定的材料內容。
1.當學生在閱讀材料的時候,指導學生視讀。視讀不是一個詞一個詞地讀,是以意群為單位進行成組視讀。意群(word groups)是指一組具有相同意義、相對獨立的片語、短語或句子。閱讀時從一個意群迅速跳到另一個意群,而且把掃描的重點落在意群的重點詞或關鍵詞上。
2.逐行閱讀,不指讀。一些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喜歡用手、鉛筆或其他的器物指著所需閱讀的位置,他們認為這樣可以迫使自己更專注於閱讀材料,其實不然。這種不好的習慣會大大降低閱讀的速度。教師告訴學生要注意閱讀材料,但並不是死扣每一個細節。正確的方法是先泛讀後精讀,逐漸幫助學生改掉指讀的習慣。
3.當學生遇到新單詞或者不理解的句子時,往往喜歡回讀,久而久之,即使文章中沒有新單詞和理解障礙,學生也會不放心地回讀已經看過的內容。這樣也會影響閱讀速度。所以,教師從一開始進行閱讀訓練的時候,就要提醒學生杜絕回讀的習慣。
4.在有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後,圍繞中心思想提出細節性問題,讓學生獲取有關:what,who,when,where,why,how等基本事實,以start,process,end總體過程脈絡。細讀教師所篩選的文章,把握難度、深度,突出一兩個側面。分組討論問題答案,給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總之,教師要讓學生樂讀、善讀,掌握閱讀英語的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其恰當運用英語進行閱讀的方法和技巧,盡可能地克服英語中存在的障礙,這樣才能更快更好地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高英語閱讀水平。
『伍』 教師怎樣進行有效英語閱讀教學
教師怎樣進行有效英語閱讀教學?
一、閱讀前
1、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在閱讀前,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喚醒他們關於文章的知識和體驗,做好鋪墊,使學生處於思維活躍,熱情高漲的狀態。
2.預測文章內容。在閱讀前,教師可以利用課本上的插圖或問中的標題要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文章內容進行預測。
3、正確處理好詞彙。在大多數閱讀材料中都有較多的詞彙,教師在閱讀前要對閱讀材料與詞彙做個分析,對一些重要的引起理解障礙的詞彙,教師可以在閱讀前設置一定的語境引入。
二、閱讀中
1、明確閱讀時間,布置任務。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教師主動積極參與閱讀,要學生明確閱讀時間,教師要布置好任務。
2、整體把握,注重語篇閱讀。教師要學生務必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文章,不要逐詞閱讀,不要太過於注重每個單詞,每句話的意思。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
2、指導學生運用多種閱讀策略。比如學生可以邊讀邊注不理解的內容或重要信息為之後的深入閱讀做好准備。教師可以出示沒有教的單詞,要學生快速找出這個單詞,並學會根據上下文猜測這個單詞的意思。
三、讀後
1、提出問題,深化閱讀內容。在學生閱讀後,教師還可就文章中的某個觀點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既可以提高學生說的能力,也可鞏固閱讀材料,使閱讀材料得到延伸,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
2、精講重難點,鞏固閱讀材料。閱讀結束後,老師可以對重難點進行精講, 使學生掌握一些詞彙和固定短語的用法和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難句,還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
3、抓好文章的朗讀、復述和背誦工作。復述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很好的理清文章的脈絡,還可以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關鍵詞,讓學生口頭復述閱讀材料。也可要學生筆頭對閱讀材料進行縮寫,提高寫作能力。朗讀和背誦更是一種提高學生語感有效的手段。
『陸』 如何有效改進英語閱讀課課堂教學
(1)自身方面 1、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藝術學科,是一種交際工具.在教學實際中,即使沒有一個真實的純英語交際的大環境,但我們絕對有能力營造、創設一個基本接近於說英語、用英語的交際小環境.如我們可以採用上課前幾分鍾讓學生做英語講英語笑話或小故事;創建有特色的英語牆報,黑板報;鼓勵學生課下做英語對話或交流,多參與英語角;了解西方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和不同於我們的文化意識;欣賞優美動聽的英文歌曲等等.2、豐富教學手法,激發學生興趣:不斷變換教學形式有利於保持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方法,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們在上HARRY POTTER 這一課時,我們採用了先讓學生觀看學生非常感興趣的電影哈利波特,一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慾,為後面教學奠定了基礎.3.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成就一個完美課堂.一堂成功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課前的積極准備,設計教學的過程也是教師「先學的過程」.教師應該在學習過程中,應以積極參與的熱情,在利用創新意識來解讀新課標和教材的基礎上,積極有效地發現利用周圍的教學資源,適當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習的實際,刪減和增加教學的一些內容,開發適合自己教學方式,從而把教學內容安排得引人入勝,具有科學性、啟發性,使自己的學生形成一種渴求學習知識的內部動力,能更快掌握理解知識的「新教材」.4、運用激勵評價,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就感.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哪怕是取得很小的成功或微弱的進步,教師都應該給予鼓勵,尤其是對「差生」,更要激發其成功動機.比如一段好的對話,一次測驗的好成績,都可以成為促進英語學習及其它方面成功的契機和內驅力.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出錯,教師要恰如其分地以鼓勵的方式處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語言錯誤.中學生因為不會學習而不喜歡英語者占相當的比例,所以教給學生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和思考方法,培養其良好的英語習慣是極為重要的.5、加強自身修養,提高教學技能及教學水平.在實施任務型家學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教學資源渠道,創造寬松的教學氛圍及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和教育科研能力.英語教師急需更新觀念,學會使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通過聽課、專題討論、案例分析、說課等研討形式,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質.(2)學生方面1.指導他們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有效的預習可以使學生在聽課時有的放肆,會抓重點,從而達到攻克難點的目的.所以我們每天必須給學生安排具體的預習任務,這樣我們的教學進程便會流暢的多,輕松的多.2.課堂學習習慣:課堂上我們可以指導學生用十六字方針去要求自己.即:聲聲入耳,字字入目,動手動腦,用心學習.一個好學生必須要抓住課堂,只有將知識理解於課內,才能靈活應用於課外.一個連基本的知識都沒掌握的學生是談不上提高而言的.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向課堂要效率.3.課後鞏固習慣:復習是鞏固和消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我們可以鼓勵學生每次作業都要先復習然後再做題.然後要像對待考試一樣對待每次作業.我們要告訴學生,人腦畢竟不是電腦,人的記憶力都有一個遺忘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要及時對知識進行鞏固復習.復習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記憶性的復習;二是應用性的復習.第二種類型的復習是建立在記憶的基礎上的.所以我們要告戒學生萬萬不可眼高手低,應該從基礎開始,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搞好自己的學習.(3)師生配合,共同打造「高效課堂」離開了師生的默契配合,任何形式的「高效」都是空談,所以我們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特色課堂」.那麼,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第一,我們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建立了朋友式的師生關系,我們才能知學生之所想,知學生之所需.只有解決了學生的思想問題,他們才會把心思放在學習上.第二,建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師生關系.我們只有充分的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同樣,我們也要充分的相信學生,理解學生,才會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我堅信,只要我們每個英語教師都能積極去思考、研究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每個問題,我們的英語教學改革就會立於不敗之地,我們的課堂效率就能得到不斷地提高.
『柒』 怎樣轉變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和學
根據學生認知發展秘人格發展的具體特點,我們要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觀念。教學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作用,現代教育理論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同時科學素養的的培養是通過科學教育來實現,最有效方法是措施科學探究活動。學生在科學課程中的學習方式也應體現自然科學的特點,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培養實踐能力,我認為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發揮學生學習自主性,讓課堂成為溝通現實生活和書本知識的橋梁,在教學設計上,應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圍繞學生的學習,引導學生在社會大環境中自主學習和探索。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 首先,創設有效的課堂情景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處於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身心得到輕松、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才能產生積極的動力和探究的慾望,才能將精力集中到學習上,才能實現真正的人與人心靈的溝通,彼此產生信任,讓學生充分發現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在潛移默化中主動獲取知識。其次,激發動機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希望被肯定是每個人的心理趨向,特別是身心發展不很成熟的學生,更需要得到老師的肯定,贊賞和激勵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正確認識自身的價值,使學生得到極大的滿足感,從而堅定學生學習的信心和決心。再次,利用問題,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願望,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同時可以激發學生勇於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激發學生學習認識的沖動和思維的活躍性,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總之,只有自主學習才能幫助學生確立自主的尊嚴和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才能真正將學習變成人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的不斷生成、張揚、發展和提升的過程。 二、在科學探究中落實新課程理念 在傳統的實驗課教學模式中,限於探究材料條件,教師一般只能從資料分析→講解教材→歸納現象→得出結論的教學方式,或者教師僅要求學生嚴格遵照教材指導,並受教學時間限制的實驗,在實施教學過程中,科學探究的理念沒有得到較好的落實和體現,僅側重於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技能訓練,而挖掘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科學思維、互相交流合作的空間相對較少,束縛了學生探究願望或創新思維的形成。作為一名生物學教師,應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從有限的資料、圖片、數據的變化中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使學生養成思維的習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積極地創設情境,使學生合作探究,總結強化,學以致用,使學生在探究問題的活動中不斷學習。 三、開發和利用資源,讓學生生活融入課堂 課堂之所以沒有聲音和活力,是因為脫離了學生的生活,沒有突破教材,沒有超越陝隘的教學內容,不能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課堂,應該說與學生的書本世界相割裂無不聯系,受傳統教學的影響,過分的強調其封閉性,在教學設計上,沒有開發和利用新的教學資源,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缺乏生氣,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揮,無法讓教學「活」起來和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不能使學生從被動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為知識的共同的建構者。遠未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徹底的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從中更好的激發教師的創造性。 總之,只有學生來自內在的、發自內心的、貼近生活的、是學生自己的精神需要,才是一種可持續性的學習行為。因此,適應於教育的本質的教學活動,適應於現化教學理念的教學設計,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勇於探索,並創造性地進行學習。
『捌』 英語教師怎樣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中教老師對在新課程教育理念下,實施高中英語教學的理解:版1.要面向全體學生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共同基礎高中英語課程是為高中學生奠定終身發展的基礎課程。2.要樹立新的教學觀念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要符合新課程的需要。3.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對英語學習以及英語文化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
『玖』 作為英語教師如何改變教學觀念,了解英語學習的新理念,新課標的變化
教學與時俱進
想法固然好
多在相關網站了解實時動態
多進行自我培訓
積極參加學校培訓學習
『拾』 如何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育者在通過理性思考和親身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關於教育事物本身及其價值和價值實現途徑的根本性判斷與看法;是在教育教學實踐及教育思維活動中,教育主體者所形成的對教育的理性認識和主觀要求。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在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的時候,既要考慮教育改革的時代發展定位,又要考慮素質教育的大方向,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發展空間,以及教育理念在課堂教育中的應用效果。
一、堅持以人為本,樹立新式教育理念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核心是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這應該成為教育工作的主題。」由此可見,學生是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是主人。每一位教師,都要遵循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實現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變化。首先,教師要從課堂管理者轉變為引導者,由課程實施者轉變為開發者,由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探索者,由教案執行者轉變為教學智慧創造者;學生要從課堂的聽從者轉變為思考者,要從課程實施的被動者轉變為主動者,要從問題的回答者轉變為提問者。只有作為課堂教學主導者的教師角色轉變了,課堂教學才會生活化,學生學習才會主動化,教學過程才會動態化。只有這樣,才能堅持教學理念的核心思想――以人為本,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的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用積極樂觀的眼光和態度來欣賞和預見學生的天性,充分尊重和發展學生的多樣化個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激發學生興趣,打造快樂和諧課堂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快樂的教學情境下,富有興趣的學習,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現在教育者所提倡的「快樂教育」正是以興趣教學理論為基礎的教學理念,通過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情感教學為切入點,創設情境為途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展示表現個性。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打造快樂課堂,把快樂教學的理念應用到實際。
首先,是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設置些教學情景,如引用名言警句、小品編演、課堂辯論等活動,把學生帶入到富有創造性和趣味性的學習中,不僅促使學生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空間。其次,是利用教材啟發學生。教材是我們教學的教本和重要參考依據。裡面有很多內容是可供學生學習和參考的。教材中的插圖或者是漫畫,可以用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政治《資本主義社會性質》一課中。標配的插圖是漫畫「看誰跑的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腳和鞋的關系形象,然後組織討論認識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通過這幅漫畫形象的揭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部分教材最後面會有一些「想一想」「議一議」等發散思維的小單元練習題,教師可以聯系實際,充分運用學生的現有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進行快樂的學習。
三、注重德育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創新式的教育理念內容十分豐富,不僅包括對學生文化知識的教育,同時也包含對每一名學生的德育發展教育。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潛質,作為教師我們要把視角面向全體學生,用積極樂觀的眼光和態度來欣賞和預見學生的天性,充分尊重和發展學生的多樣化個性,使他們都能夠在老師的親切指導下成長成熟、成功成才。現代社會高速發展,教師需要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這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聰明的才智,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既要注重知識能力的培養,又要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努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挖掘利用、靈活處理,真正發揮新形勢下課程的德育功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四、重視學科綜合,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應新教學大綱的要求,目前我國各地的考試內容多以學科綜合考試為主,內容以考查學生能力為主,題目的載體多是各類學科知識點的綜合,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知識之間、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學科之間的綜合包括學科內綜合和跨學科的綜合。首先,學科內的綜合包括知識板塊內的綜合以及不同知識點的相互聯系。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把握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系的基礎上,還要熟練的掌握完整的知識體系,並在知識的綜合中產生新知識。其次,跨學科的綜合。這從小范圍說可指政史地文科知識的綜合、理化生理科知識的綜合,從大范圍說可指所有學科的綜合。這就要求教師要多方搜集資料,廣泛涉獵各科知識,在教學中注意加強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包含關系,在教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不斷地練習和積累,學會熟練應對綜合題目,抓住關鍵的「題眼」理清解題思路。加強學科綜合,體現了教育理念創新思維的多維性、開放性、發散性和內容的交叉性,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創新教育的有效途徑。
古語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自我能力,促進個性全面和諧的發展,並使這種理念成為當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只要教育者本著對教育事業發展負責、對學生學習成長負責的態度,以積極心態和行動迎接素質教育、高效課堂的挑戰,相信我們一定會盡快轉變理念,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