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
http://www..com/s?lm=0&si=&rn=10&ie=gb2312&ct=0&wd=%B8%DF%D6%B0%B8%DF%D7%A8%D3%A2%D3%EF%BD%CC%D1%A7%BB%F9%B1%BE%D2%AA%C7%F3&pn=30&cl=3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作為教育部第一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指導性文件,於2000年10由高等 出版社出版,在全國頒布實施。《基本要求》對我國高職高專教育的重要貢獻是,於2000年就明確提出了「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的教學思想,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這一具有高職高專教育特色並充分體現了大學外語改革方向的嶄新的教學理念,得到教育部有關領導、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和廣大高職師生的充分肯定。 這一創新性成果解決了 98年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高等專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三教統籌後,教育部如何對英語教學宏觀管理與指導這一重大難題,為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制定英語課程教學大綱、編寫教材、設計教學、設計考試提供了理論依據。 《基本要求》主要特色是: 1) 對「三教」從總體上規定統一要求,明確提出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從而能藉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務資料,在涉外交際的日常活動和業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並為今後進一步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打下基礎」。 2)實行分級指導,提出A、B級要求:A級作為標准要求,B級作為過渡要求。 3)適當降低英語閱讀能力的要求,加強聽說能力的培養,降低「學術閱讀」, 加強「實用閱讀」, 即加強對 實用應用文獻的閱讀與模擬套寫, 使「學」與「用」更緊密結合,從而具體體現「培養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的教學方向與目標。 4)增設涉外「交際范圍表」:由「聽說」、「讀譯」、「寫」三大技能模塊,分A、B兩級具體描述涉外交際 的范圍與任務。其意義在於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便於制定教學大綱、編寫教材、設計教學、設計考試。 5)明確質量檢測的手段,把「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作為驗收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質量的標准。 《基本要求》的頒布與實施對轉變教學觀念,推動英語課程教學基本建設和改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自頒布之日起,在全國廣大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近年來,他們努力貫徹《基本要求》,轉變教學觀念,從本科壓縮型英語教學的束縛中擺脫出來,開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改革,在薄弱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領域形成了全國范圍的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朝氣蓬勃的局面。本科研立項有70餘所高職院校完成了它們申報承擔的子課題就是最有力的佐證。幾年來參加全國和地區性《基本要求》宣講培訓的教改骨幹教師達萬人以上。 2. http://www.cflo.e.cn/xueshu/103/103.asp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內容體系和教材的特點 自90年代初開始,在教育部高教司的直接領導下,我國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體系改革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初步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課程教學體系。概括起來,這項成果主要反映在基本要求、教材和檢測等三大方面: 一.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特色鮮明。 90年至93年期間,由教育部高教司組織制定並頒布的《普通高等專科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及後來又經修訂並於2000年頒布實施的「三教統籌」 (兼容高職、高專和成人英語教學)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明確提出了「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教學目標。這一《基本要求》在過去的10年中已成為我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進行教學改革的綱目,突出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已得到各級教學領導和各校的普遍接受和積極貫徹。新的基本要求體現了以下原則和特點: 1.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突出實際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 2. 充分反映十年來普通高等專科英語教學改革所堅持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大方向和所取得的突出成績。以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將語言基礎能力與實際涉外交際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滿足 21世紀經濟發展對高職高專人才的要求。 3. 為適應改革開放對涉外業務交際能力的需求,加強聽說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當務之急。為此,在適當降低『學術閱讀』的要求的同時,要加強『實用閱讀』的訓練與培養,也即加強對實用應用文獻的閱讀和模擬套寫訓練, 使『學』與『用』更緊密地結合,具體體現『培養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的方向和目標。 二. 建立以培養應用能力為目標的教材體系: 教材是體現基本要求的根本保證,為此近十年來我們一直在研究與組織編寫符合基本要求的高職高專和成人英語教材。我們組織編寫的《實用英語》《實用業務英語》和《成人英語》以及《高職高專版英語》等系列教程,由於認真貫徹體現《基本要求》的規定,指導思想正確,編排符合我國學生實際,受到普遍好評。我們特別注意體現如下基本原則: 1.處理好語言基礎與學以致用的關系 打好語言基礎是重要的,但也是相對的。基礎的厚薄決定於培養目標與教學時數。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由於教學時數與學生入學水平的限制,以及學生畢業後參加第一線工作的需要,必須在「學以致用」的前提下打基礎,「學一點、會一點、用一點」。只有學用結合,才能克服教學脫離實際、效果差的局面。實踐證明,套用本科的教學模式,過分強調打基礎,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沒有鮮明的針對性是造成高職高專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基本上不具備使用英語進行工作的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學應緊緊圍繞實用能力的培養 1) 高職高專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用它來進行涉外交際。因此,外語教學的目的應當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應用能力。但是應用能力既可泛指應用語言的一般能力,更是指把語言運用到實際涉外交際環境中的能力。後者也可稱為「實用能力」。「應用能力」是「實用能力」的基礎,「實用能力」則是「應用能力」的最終表現。將二者區別開來,更有利於體現「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英語課程教學體系的建立。也即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應以實用能力的培養為最終目的。 2) 「實際的涉外交際能力」是可以分層次的。這主要體現在語言的准確性和流利程度上。高職高專學生將來從事的是與其業務有關的涉外活動,而不是專業翻譯,只要能用外語解決實際業務問題就可以了。要求他們從一開始工作就能流利地運用「道地」的英語是不切實際的,他們只能在工作中不斷鍛煉和提高。 3.實事求是地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多年來,由於種種原因外語教學「重閱讀輕聽說」,造成學生「開不了口」的後果。然而,外語學習的關鍵是「熟巧」。要達到「熟巧」就不能只是「學懂」,還要「記住」和「會用」。 因此,「表達運用技能」(即說與寫)的訓練是不可或缺的。 1) 改革開放為高職高專學生提供了廣泛參與涉外活動和在外資、合資和涉外等企 業和單位就業的機會。他們首先遇到的是簡單的口頭交際和書面交際。因此,他們有全面發展語言能力的需要。我們編寫《成人英語》的實踐證明,培養一定的聽、說、寫能力是完全可能的,也是符合外語教學規律的,受到了師生的熱烈歡迎。 2) 還有必要提出,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打破「以閱讀專業書刊」為目的的傳統教學模式。高職高專學生將來主要不是通過閱讀外文專著來提高科研和學術水平,而是要看懂應用文獻(單證、說明書、手冊、專利、合同、廣告等等)來進行涉外業務工作;有時還要書寫應用文(通知、商業函件、個人簡歷、廣告、合同等等)。因此,引入應用文的閱讀和寫作教學勢在必行。我們這些年一直在作應用為的寫作教學工作。 4.力求創新、突破傳統 建立高職高專自己的英語教學體系是一項新的任務,我們既要向已有的經驗學習, 也要敢於創新。我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的: 1) 重視思想性。編寫「基本要求」與編寫教材要充分體現改革開放、友好對外的精神,重視中華民族的文化素養;與此同時,還要體現不卑不亢、自強不息的愛國主義精神。 2) 高職高專的教學內容必須是涉外交際中實際需要的,而且要具有典型性。所選用的口頭和書面語言材料以及語言情景,都要符合中國學生在國內的涉外環境下可能遇到的,也是他們所能適應的。要貫徹「少而精」、「用得著」的原則。 3) 體現現代精神。高職高專的英語教材要與當代生活息息相關;鼓勵現代化手段的研製和使用,例如多媒體和視聽軟體的製作與使用。與「實用英語」「成人英語」配套的多媒體教學軟體已受到師生的廣泛歡迎。 4) 注意教材的生動活潑。要改變教材和教學方法枯燥乏味的狀況。趣味性不僅在於教學的生動活潑,而且更要使學生感到就學內容學了就會用並且在交際中用得上。同時,也要使學生覺得「易學」和「好用」。 三. 建立科學的教學檢測驗收體系: 1) 要嚴格區分考試在檢測教學效果中的作用和應試教育。「基本要求」實施以後的效果如何,教學質量是否在不斷提高,只有通過相應的檢測手段,也即考試來檢驗。沒有考試,「基本要求」不可能得到認真的貫徹,因為考試對教學的導向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片面追求應試技巧和通過率,導致應試教育,自然應當反對。事實上,多年來有些高職高專學校不實事求是,強求學生通過大學英語四級,才引起了忽視正常教學的不良後果。 2) 是否達到「基本要求」,只能用根據「基本要求」設計的考試來檢驗。「基本要求」強調了應用能力的培養,用考語言基本功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來檢測,師生顯然不會重視應用能力的訓練,也不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的實際水平。 3) 能真正反映學習效果的考試是會受到教師和學生歡迎的。關鍵是要設計出合理的考試,使其既能科學地反映教學成果,又能推動教學。高職高專英語課程試題庫就是按這一指導思想設計研製的。它既測試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應用能力,又檢測把這些技能用於實際涉外交際的實用能力。以95國家重點科技改革項目《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能力檢測試題庫》為依據設計的「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實施以來,雖然還需要完善,但已經得到了各省市教學領導管理部門和學校師生的充分肯定,現已初步形成規模。 4) 為體現「分類指導」的原則,我們將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分為A, B兩級,其中A級為國家標准,B級為適應當前現實狀況的過渡要求,經過若干年的努力,最終全部達到A級標准。 我們希望,也有決心,在高教司的正確領導下,經過若干年的努力,能夠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和需要的高效實用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和檢測體系。 3. http://www.gjjy.com/news/html/2003-12-9/2003129104022.shtml( 教育部有關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文件選編 )
⑵ 《英語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答案抄是ABCD。
《英語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有六大理念。一是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二是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三是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四是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五是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六是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
(2)高中英語閱讀課的六大要求擴展閱讀:
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音像、電視、書刊雜志、網路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⑶ 有沒有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
一、課程的定義
對課程的概念或定義,目前尚存在一些紛爭。綜觀我國對課程內涵的理解,研究者在這一問題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對概念的定義也越來越精確。有的提出課程是學校學科及其安排和進程,如吳傑認為「課程是指一定的學科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進程。這個進程有量、質方面的要求。它也泛指各級各類學校某級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和安排。」陳俠認為「課程可以理解為為了實現各級學校的教育目標而規定的教學科目及其目的、內容、范圍、分量和進程的總和。」西北師大李秉德主編的《教學論》認為:「課程就是課堂教學、課外學習以及自學活動的內容綱要和目標體系,是教學和學生各種學習活動的總體規劃及其過程。《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指出課程是符合課程目標要求的一系列比較系統的間接經驗與學生的某些直接經驗組成的用以構成學校課程的基本材料。課程的概念揭示了各級各類學校課程共同的本質屬性。而基礎教育課程的突出特點是具有基礎性。
二、課程的產生與發展
課程的產生與發展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但是,從課程與許多因素之間的內部聯系來分析,課程的產生和發展主要受社會發展的要求、科學文化知識的增長和學生成長需要的制約。社會、知識、學生三因素對課程的綜合要求是課程產生和發展的客觀基礎。
隨著科學技術信息化和經濟活動全球化的到來,世界各國的基礎教育課程都在發生深刻的變革。縱覽整個變革趨勢,其目標指向都是培養身心健康發展的人,其目的是提高國民素質,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和激烈的國際競爭。而原有的高中英語課程總體上還是過分注重對語言知識的系統講解,過分強調記憶的功能和機械的訓練,缺乏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關注不夠。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聯系還不夠緊密,與學生所學的其他學科知識的聯系也需要加強。教學中忽視對學生提取信息和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忽視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單一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和被動的學習方式難以使學生形成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難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考外語科目近年來逐步在改革,從重語言知識轉向重語言能力,加強了對學生聽力和閱讀能力培養的導向。
近年來,各地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越來越迫切。有些地區和學校已經進行了多項教學改革實驗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有了較大的轉變。在條件較好的高中,高中教師的業務水平、學校的教學條件、課程的資源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的英語水平已有明顯的提高。現行的教材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已不能適應學生發展思維能力和語用能力的需要。我國的這次基礎教育整體改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
三、《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的特點。
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目的是要使新世紀的每一位高中畢業生都具有基本的英語語言素養,也就是具備共同的語言能力基礎,使他們不論是升學還是就業,都具有終身學習所必備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這一共同的語言能力基礎應該成為普通高中教育為每個學生未來發展所創設的平台和機會。同時,高中課程還應在為每個學生打好共同語言能力的基礎上,使他們能夠按照個人的能力、潛力、特長與志趣,以及未來的職業傾向和長遠發展的目標來學習適合自己的課程,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選擇,從而使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成為具有體現基礎性學習、擴展性學習、提高性學習、個性化學習和自主性學習特點的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為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和表現提供機會和條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新的《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建立了新的評價體系,使評價有利於激勵學生學習,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和具有創造性地參與學習活動,也使評價更加公正、全面和綜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引導高中英語課程更加註重培養學生學英語和用英語的能力,學用結合,促進積極思維和有效表達。特別是在今天的信息社會,學會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能力,高中階段應該特別重視對這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終身受益,為他們今後更好地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把英語課程的設置同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聯系起來,強調了英語課程對促進對外交往和增強國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指出,「高中學生學習外語,一方面可以促進心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和綜合人文素養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門國際通用語種可以為學習國外先進的文化、科學和進行國際交往創造條件。開設英語課程有利於提高民族素質,有利於我國的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有利於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⑷ 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有三度,是什麼
學生樂於交流的態度
英語交流題材選取的適合度
學生參與英語交流的廣度
學生參與英語交流的深度
課堂英語交流的延展度
==========
《課堂英語交流應關注的幾個「度」》
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 吳煒
⑸ 如何理解閱讀教學理論的六個關注點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⑹ 《英語課程標准》對英語閱讀的具體要求是什麼急啊!
1. 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
2. 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內之間的邏輯關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容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
4.能讀懂相應水平的常見體裁的讀物
5.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
6.能利用詞典等工具書進行閱讀。
7 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
⑺ 高中六大素養包括哪些
總體框架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 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十八個基本要點。根據這一總體框架,可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進一步提出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 基本內涵 核心素養課題組歷時三年集中攻關,並經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審議,最終形成研究成果,確立了以下六大學生核心素養。 (一)文化基礎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礎,重在強調能習得人文、科學等各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和運用人類優秀智慧成果,涵養內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統一,發展成為有寬厚文化基礎、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蘊。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人文領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具體包括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等基本要點。 2.?科學精神。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准、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具體包括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等基本要點。 (二)自主發展 自主性是人作為主體的根本屬性。自主發展,重在強調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認識和發現自我價值,發掘自身潛力,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環境,成就出彩人生,發展成為有明確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質的人。 3.?學會學習。主要是學生在學習意識形成、學習方式方法選擇、學習進程評估調控等方面的綜合表現。具體包括樂學善學、勤於反思、信息意識等基本要點。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學生在認識自我、發展身心、規劃人生等方面的綜合表現。具體包括珍愛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點。 (三)社會參與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參與,重在強調能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系,養成現代公民所必須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個人價值實現,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發展成為有理想信念、敢於擔當的人。 5.?責任擔當。主要是學生在處理與社會、國家、國際等關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態度、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具體包括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等基本要點。 6.?實踐創新。主要是學生在日常活動、問題解決、適應挑戰等方面所形成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行為表現。具體包括勞動意識、問題解決、技術應用等基本要點。 主要表現 那麼,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核心素養具體包括哪些要點呢?小編也很好奇。仔細一看,原來六大素養還具體細化為人文積淀、國家認同、批判質疑等18個要點,各要點也確定了重點關注的內涵。 文化基礎——人文底蘊 1、人文積淀 重點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領域基本知識和成果的積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蘊含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等。 2、人文情懷 重點是:具有以人為本的意識,尊重、維護人的尊嚴和價值;能關切人的生存、發展和幸福等。 3、審美情趣 重點是:具有藝術知識、技能與方法的積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藝術的多樣性,具有發現、感知、欣賞、評價美的意識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審美價值取向;具有藝術表達和創意表現的興趣和意識,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華美等。 文化基礎——科學精神 1、理性思維 重點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學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實和證據,有實證意識和嚴謹的求知態度;邏輯清晰,能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解決問題、指導行為等。 2、批判質疑 重點是:具有問題意識;能獨立思考、獨立判斷;思維縝密,能多角度、辯證地分析問題,做出選擇和決定等。 3、勇於探究 重點是:具有好奇心和想像力;能不畏困難,有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膽嘗試,積極尋求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法等。 自主發展——學會學習 1、樂學善學 重點是:能正確認識和理解學習的價值,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能自主學習,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等。 2、勤於反思 重點是:具有對自己的學習狀態進行審視的意識和習慣,善於總結經驗;能夠根據不同情境和自身實際,選擇或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識 重點是:能自覺、有效地獲取、評估、鑒別、使用信息;具有數字化生存能力,主動適應「互聯網+」等社會信息化發展趨勢;具有網路倫理道德與信息安全意識等。 自主發展——健康生活 1、珍愛生命 重點是:理解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具有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掌握適合自身的運動方法和技能,養成健康文明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 重點是:具有積極的心理品質,自信自愛,堅韌樂觀;有自製力,能調節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 重點是:能正確認識與評估自我;依據
⑻ 英語閱讀理解閱讀的技巧
閱讀能力從何而來?更多的是從泛讀中來,而不是精讀。這個問題如同在問:生活經驗從何而來?給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講解結婚的程序,離婚的道理,難道他就象成年人一樣會駕御生活了嗎?否!精讀課文往往短小精悍,生詞多,語法點多,是用來學習語言知識的。切記:語言知識不是語言能力。單純背一萬個單詞,熟記語法規則並不能保證在正常的時間之內,准確領悟篇章的內容。因為語言知識不是一下子就能轉化為能力的。就如同小孩學習成年人的生活。泛讀的過程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
基本閱讀方法:不為單純的學英語而讀,為了獲取知識與樂趣,要與書本產生知識和思想上的交流。一遍讀過,不回頭,讀懂70%-80%的內容即可。基本不查單詞,除非單詞對領悟文章的核心內容構成障礙。鄙人曾經讀Red star over China,遇到如下信息,說毛主席坐在延安的炕頭上,脫下褲子找lice,什麼東西?單詞不認識。對興趣構成重大障礙,查!虱子。
注意事項:
1、一定要有成就感,沒有成就感就無法堅持。
2、材料要適合自己,不然只有挫折感。
3、選擇大腦清醒時讀,感覺不適就放下採集者退散
4、時不時獎勵自己,比如一個冰激凌或者情人的吻,建立良性循環。
註:以上方法是建立在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之上的。合適的材料+閱讀量+興趣。這個規律的合理性不難理解:英語中常用的詞彙也就五六千吧,經過一百萬字以上的閱讀材料的洗禮,自己原有的語匯變的駕御自如,稍生的語匯變的熟悉了,各種結構的句子也由生到熟。最重要的是你已經是一個積累了相當知識和思想的喜愛閱讀的知識分子了。閱讀將伴你一生,會在你沒有伴時給你解悶,會在你困惑時。
專家提供:上海立達國際培訓機構
⑼ 求一份上海高中英語學科教學基本要求的PDF,謝謝。
課堂教學要求
1、 教師應按教學大綱的規定,全面地把握好課程深度、廣度專、教學屬進度和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
2、任課教師要講師德,重師德,為人師表。要關心愛護學生,教育學生更好地做人,幫助學生成長。
3、 教師要加強課堂管理,對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熱情關心,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
⑽ 英語教師備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教師上好課,展現素質風采,需有一定的過程和程序。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個人要結合本班學生實際進行精心和充分的准備。因為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在備課上花一份精力,在教學上就有一份理想的效果。這就要求粗備全書,細備單元,精備課時—精心設計好能體現教改、課改的每一堂課的教案。
第一,備學生。要了解學生,分析學生接受教學內容的規律,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情緒,要求在備課時考慮如何配合教學,結合講解提問或其它作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及時提出合理、嚴格的學習要求和給以鼓勵、幫助和指導;要了解學生學習方法,使之更符合教學實際和學生需要;備課時要考慮每次教學有針對性的解決一兩個問題,到期末就會解決不少的疑難(知識點)。
第二,備教材。要學習和研究中學英語教學大綱,鑽研教材,熟悉教材。初中教師至少要吃透初中全部課本與脈搏,高中教師應吃透初、高中的全部教材及教學參考用書;要了解各年級教材內容和編排體系。對教學任務和內容,心中要有一個底,這樣才好安排一個學期的教學任務,才能自如運用教學內容。備課時,要鑽研教材,做到徹底理解;分析教材,要找出教學要點、難點。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在備課中體現,在課堂上示範,有備無患,才能得心應手進行教學。在進行一般性准備之後,還應進行階段性備課,即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將教材中教學內容統籌安排,以便前後呼應,心中有數,切忌碰到什麼就教什麼,零打碎敲,毫無系統。
第三、備方法。單元劃分後,要按課准備,考慮每單元分幾課時教完,要確定每節課的教學目的、要求,並落實在課堂教學中。課時劃分,要考慮總的目標和要求,要考慮每個課時內容的劃分恰當、科學。確定好課時後,就要按照教材的編排特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上的需要與方便,安排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確定課型。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要適當分散到每一課時中。要注意在後面的課時里有復習、鞏固的任務,安排上要留有餘地。要注意課型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搭配,要在最後一課時里,安排鞏固的課時,以全面整理和復習本課詞彙和語法等。
在備課時,首先是面向全體學生,人性化或人文化,既要考慮多數學生的「口味」,又要照顧到部分學生「吃不了」或「吃不飽」的情況。教學目的要具體、明確,不能偏高或偏低。確定教學目的,達成教學目標,首先要體現聽說讀寫的能力,其次是語言材料(語音、語法和詞彙),最後是語言意義的表達。
備課時要考慮到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因為它們是學語言的基本技能,所以要落實到掌握什麼材料、表達哪些意義上,需要根據語言的內在聯系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對傳授的語言材料認真分析,合理組合,力求學生易於理解、易於接受。對較為復雜的語言材料(無疑是課文、語法或詞彙),教師要研究合理的教學順序,科學安排,務求條理分明,深入淺出。
在備課時要圍繞重點來進行,一篇課文中,有些材料是本課中必須掌握的,就需重點講解,有些是為後續課文或知識點打伏筆的,就不必過多講解,做到詳略得當。一般來說,在新授語言項目時,要把重點放在基本用法上,先一般後特殊;在教學課文時,要把重點放在整體理解上,先掌握文章大意,後進行詳細分述,不要扯得過多或過分拘泥而發生偏題或偏意。
在安排練習時,不要老是學生活動,要確定方法,選擇好練習步驟,根據語言材料性質,圍繞重點,安排有系統的練習,要保證學生能練、練到和練對,且要盡量兼顧聽、說、讀、寫和譯多方面。
備課中考慮教法:適當使用講授式,多利用啟發式或問答式,適時轉變角色,調動學生學習英語並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第四,備設備。備課的充分性還體現在教學輔助工具的准備,如利用小黑板、實物或掛圖、投影/幻燈、錄音機或多媒體電腦,以及上網搜索有關的圖片、有聲材料和背景知識介紹等。其他學科的老師還要准備實驗材料。
我們知道,課時計劃較簡單,只寫一堂課的內容(包括教學目的、課型、教學環節和時間分配等)。但教案的編寫就須詳盡,應盡可能地把要在課上說的每一句話、做的動作及表情和學生的答問等都能在教案中得到反映。優秀教案應該是教學程序清楚,包含教學目的和要求、重點和難點、教學步驟和內容,科學、適量的作業布置,並能體現適中的深度、廣度和密度,最後還應有教後記。而全期的教學計劃應有課時安排、期中和期末考試講評,以及學生學習現狀和考試結果的分析與教法改進的措施等。
另外,英語老師盡量使用英語書寫備課筆記,教案的書寫要美觀,字跡要工整、清楚,有條件的還可以用電腦備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