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語專業開題報告的國內外現狀怎麼寫
這個要範文 網上文庫有很多 有要求嗎 我們有 原創作品
❷ 初中生英語寫作國內外研究現狀評述怎麼寫
第一句寫國內現狀,第二句寫國外的!如果您對這個回答滿意,請點擊回答內容右下方的「…」,再點擊「採納」。多謝了!
❸ 國內外研究現狀怎麼寫
就是描述下即可
案例:國內外研究現狀
城鎮化,也稱城市化,,這個概念最早是由西班牙的工回程師A.Serda於答1867年在其著作《城鎮化的基本理論》中提出的,目前已經被廣泛接受.在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比較早開始了城鎮化道路,在城市化的發展階段,發展條件同發展中國家相比有明顯區別和差距,一些發達國家在上世紀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城鎮化水平,基本完成了城市化的進程,甚至出現了城鎮人口向城郊迴流,所以國外對城鎮化的研究時間比我們要早,研究范圍比我們要廣研究的程度要深.在我國,城市化是近現代的產物,在建國後的前三十年時間里城市化進程緩慢,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從1992年以後我國城市化才進入全面推進階段,所以我國對於城市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盡管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還是不夠成熟,在理論研究和定性分析上做得較好,對實證研究和定量分析就明顯做得不足.
❹ 國內外研究現狀
總體看,國外偏重資源、環境保護、人口及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主題,較宏觀。而國內偏重的是理論方法、發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比較微觀。有關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與保護研究的著述相對較少。
一、國外研究現狀
(一)提出以人為本的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理論
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問題,眾多學者從不同的學科角度研究提出了諸如環境決定論、人口中心論、增長方式轉變核心論等各種側重點迥異的理論觀點。如1994年開羅會議提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中心是人」,引起學術界強烈反響。這個新的發展觀逐步演變為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理論體系,其基本點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宗旨是為了滿足人的生理、心理、交往、文化等全面發展的需要;發展途徑為實現資源合理有效配置,尤其注重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逐步過渡到以人力轉變積聚和集中為主要手段的發展;基本模式為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科技相互促進和協調發展,由此形成可持續發展理論框架為全方位適度人口論、資源稀缺論、生態系統論、總體經濟效益論、社會協調論等。
(二)提出經濟社會、環境、資源協調一致的可持續發展理論
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理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各類國際文獻以及召開的一系列會議(如基多的「綜合發展觀」專家會議和北京的國際社會發展會議等)都在世界范圍內深化了社會發展理論,強調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們認識到經濟發展就是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而社會發展就是「更好地生存」。
在20世紀人類物質文明高度發達,同時也是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最為嚴重的時期。全球發生了三大影響深遠的變化:一是生產力極大提高和經濟規模空前擴大,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的物質財富,從而迅猛推進人類文明進程;二是人口爆炸性增長,20世紀人口翻了兩番,超過62億,並仍以每年7800萬的速度繼續激增;三是由於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與消耗,污染物質的大量排放,導致全球性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惡化和貧富分化加劇已成為21世紀困擾人類文明進步的桎梏,表明人類社會當今生存方式不可持續,四者的惡性循環為舊工業生產方式掘下墳墓,那種「先污染後治理」,以高消耗刺激增長的傳統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
人們逐漸意識到人類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與自然資源、環境生態緊密相聯,人類的活動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必須納入人口、資源、環境、生態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使人類社會系統與地球自然系統協同進化、良性循環。1992年183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聚會,其中102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討論並通過了《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聯合國氣候發展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關於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等一系列文件,對國土資源的利用與保護提上了日程,並付諸實踐。
(三)社會資源利用與保護發展模式
西方社會也從先前的發展模式中認識到社會發展必須是「整體的」,「綜合的」,也是「協調的」。很多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出台政策,制定法規、採取措施,對國土資源進行重新的定位和開發利用。從大量的消耗資源聚集財富到降低消耗,遵守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到2003年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提出了「低碳經濟」這一新的理論和發展模式,即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總體看,從國外對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的研究成果來看,各國都從自身國情出發,提出的理論和制定的發展模式具有針對性,雖然國外少有直接針對像我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方面的相關研究,但國外發展理論的演變及其規律則為本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研究樣本和理論基礎,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必須指出的是,這些研究常常欠缺對社會背景和社會制度的深入分析,各種發展模式忽略了各國內部存在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和區域之間的巨大差異,從而使理論及模式的預期指導意義相對弱化。
二、國內研究現狀
中國對於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認識是在西方發展理論的輸入,以及我國社會實踐的雙層擠壓中逐漸領悟到的,並部分在國土規劃等研究實踐中得到了應用。
(一)十八大報告等為區域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研究指明了方向
從我國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戰略規劃來看,國內相關的研究在沿襲、借鑒國外發展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根據中國國情,提出我國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同社會可持續發展和諧統一,並在有些細節上有所充實、完善和發展。如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把實施西部大開發、促進地區協調發展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強調:「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關系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關系地區協調發展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重大舉措」。在十六大報告中論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時,提出了「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新概念,認為要「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就必須使「社會更加和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整個現代化過程中,必須進一步樹立全面的發展觀,始終堅持統籌兼顧,更加註重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地區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十六屆三中全會又提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直至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構築「和諧社會」。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了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主要目標,在十七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指出了政策的著力點將轉到提高居民收入、縮小貧富差距、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富裕人民群眾作為全新思路和戰略。
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促進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這些表述為我國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區域國土規劃發展模式和實踐成果
從發展模式和實踐成果來看,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國土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一般採取「層次推進」的模式。堅持讓部分地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原則,這種政策本身並沒有問題,但傳統的發展觀偏重區域發展,卻忽視了區域間協調以及可持續發展。
我國「十一五」規劃首次把東中西和東北地區作為一個整體,完整地闡明了四大區域的戰略布局,即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西部地區大開發、中部地區崛起、東北地區振興。這種全新的區域發展戰略格局的調整充分體現了「全國一盤棋」、各地區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的一貫思想,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同時,我國西部地區尤其是邊境少數民族經濟欠發達地區,在開發利用國土資源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和整個社會協調發展的問題得到了政府和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我國主體功能區劃相關研究成果。2010年12月21日,國務院下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實際上是中國第一個關於國土空間開發的規劃。樊傑等(2009)對中國主體功能區的科學基礎進行了深入研究。這些成果為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區劃提供參考和借鑒。
(三)相關理論研究
從相關理論研究看,代表的研究成果有: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的《國土資源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研究》,從當前國土資源管理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土地資源、固體礦產資源、能源礦產為研究重點,設計了我國國土資源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總體框架,以及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能源安全評價的基本框架;建立了我國耕地糧食生產能力指標、城市用地集約利用指數、礦產品價格指數、礦產資源國際競爭力指數、石油安全度和國土資源管理績效等6個綜合性指標。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從國土資源規劃理論與實踐出發,主要針對國土資源規劃體系、國土資源規劃理論基礎、國土資源規劃編制及國土資源規劃實施等專題進行闡述,重點對國土資源五年規劃編制、國土資源與環境綜合承載力評價等實例進行了專題研究。李新玉等的《國土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主要就中國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區域特徵進行分析,總結出這些資源在空間布局、發揮區域資源比較優勢、區域國土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在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規劃、參與世界經濟分工協作、法制建設、技術進步等方面相應的對策。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的《民族語發展》、樊勝岳等的《西北地區發展戰略與對策研究》、徐建華等的《中國西部地區遲發展效應與後發優勢及創新對策研究》、王文學主持的《甘肅民族地區大開發的戰略與對策研究》、《西部大開發與甘肅區域經濟》,劉敏主編的《西北民族地區社會穩定與社會發展》和王永亮主編的《西北回族社會發展機制》等成果,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等進行了研究。
另外,還有很多零散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都有效地結合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包含了大量的理論見解,豐富和完善了我國民族地區國土資源利用開發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理論研究,對本項目研究的順利開展具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四)阿勒泰地區相關研究成果
近年來,已有一些針對阿勒泰地區土地、礦產、水、草場與畜牧、旅遊5種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的論文、專著等。這些成果對阿勒泰地區單一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有獨到的見解,為本項目研究提供了參考。
有關土地資源的研究成果較少,主要有《阿勒泰地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還有地區申報土地整治項目所形成的部分資料,如《新疆天山北麓阿勒泰地區土地開發整理重大工程論證材料》(2010)等。此外,阿勒泰地區也有一些游牧民定居工程方面的實際經驗和資料,這些材料主要對阿勒泰地區土地利用現狀、存在問題等進行了闡述。上述成果對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具有參考借鑒價值。
礦產資源及礦業發展成果。阿勒泰地區此類相關研究成果較多,主要有《新疆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研究與探索》(2010)、《新疆阿勒泰地區礦業經濟管理研究》(2012)。主要論文有:《加快新疆阿勒泰市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思考》、《新疆阿勒泰地區周邊國家毗鄰地區礦產的可利用性》,研究報告有《阿勒泰地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年)報告》等。這些成果對阿勒泰地區礦產資源概況、礦業經濟發展等進行了研究探索。為本書的編著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針對阿勒泰地區草場與畜牧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論著有:《阿勒泰草原的無奈和期盼》(2009)、《裂變的阿勒泰草原》(2009),《新疆阿勒泰牧區草地資源分類經營機制與可持續發展研究(2008)》(碩士論文)等。這些文獻資料為阿勒泰地區草場與畜牧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提供了研究支撐與參考。
阿勒泰地區為我國重要的旅遊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阿勒泰地區先後編制實施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對阿勒泰地區旅遊指導思想、原則、目標任務、旅遊資源與環境分析、旅遊業發展總體目標和保障措施等進行了闡述。2006年國家旅遊局、新疆旅遊局組織中山大學編制了《大喀納斯旅遊區總體規劃(2006~2020年)》等。2009年,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阿勒泰地區旅遊局完成了《阿勒泰地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9~2020年)》(徵求意見稿)等。
(五)總體評述
從國內對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的研究成果來看,現有的成果涉及我國某一固定區域單項國土資源利用與保護的戰略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多,專注於區域國土資源綜合利用與保護方面的研究較少,尤其是針對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更少。總體考察與本項目相關的研究成果,不足之處主要在於:
(1)大多數研究是將國土資源分種類,具體細化到每種資源不同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方式,專門研究單個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但並沒有同其他相關資源統籌考慮,缺乏一定的系統性與綜合性。
(2)對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現狀、困境和途徑等方面,特別是脫貧、基礎教育、轉移支付等層面,而涉及該類地區國土資源利用與保護的綜合性戰略研究較少,系統總結研究的更少。事實上,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是自然資源豐富和潛力較大的地區,對國土資源利用與保護的研究,將更有利用推動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從而縮小地區差距,縮短區域間的不平衡發展,同時保護相對脆弱的生態環境。
(3)可持續協調發展的本質是要求用社會系統的觀點和方法探索經濟、社會發展問題,而任何發展都需要現實的物質基礎,國土資源作為社會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應對其加以重視。目前學術界對於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研究還較為分散,系統性不強,亟待相對系統完善的成果問世,以期對這類地區的國土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與有效保護,促進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合理開發與保護。
因此,如何把西方社會發展理論和中國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結合起來,借鑒切實有效的理論成果,提出發展戰略、選擇適合該類地區發展的路徑和模式,對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國土資源進行綜合利用、有效保護,是開展本項目研究的首要問題,也是本書研究的重要內容。
❺ 國內外對高中學生英語閱讀習慣的研究現狀
是論文題目還是問卷調查?
❻ 英語翻譯國內外研究現狀
pres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on...)at present
一般用於學術論文版發表權
❼ 國內外對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研究成果
別迷信研究成果,聽說讀寫一起抓吧。需要時間和練習,沒有捷徑。學語言,只要你一直堅持練習,就能有提高。學其他東西,可就不一定了。
❽ 寫論文時如何查詢國內外研究現狀
閱讀了大來量的相關文獻,源在寫之前要先把收集和閱讀過的與所寫畢業論文選題有關的專著和論文中的主要觀點歸類整理,並從中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
參考文獻格式: 著錄參考文獻能起索引作用,著錄參考文獻有利於節省論文篇幅,著錄參考文獻有助於科技情報人員進行情報研究和文摘計量學研究。
論文在形式上是屬於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羅列,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發表論文的過程
作者先了解期刊,選定期刊後,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書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採用電子稿件形式。
普通刊物(省級、國家級)審核時間為一周,高質量的雜志,審核時間為14-20天,核心期刊審核時間一般為4個月,須經過初審、復審、終審三道程序。
國家沒有對期刊進行級別劃分,但各單位一般根據期刊的主管單位的級別來對期刊劃為省級期刊和國家級期刊。省級期刊主管單位是省級單位,國家級期刊主管單位是國家部門或直屬部門。
❾ 國內外研究概況
一、生態地球化學的調查與評價
生態地球化學是從全國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和應用實踐中產生的科學理論,是一項以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為基礎,以生態地球化學評價、生態地球化學評估、生態地球化學預警和生態地球化學修復為主體的系統工程(奚小環,2008)。
21世紀勘查地球化學在解決人類資源與環境的重大問題上發揮了巨大作用,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應用於生態環境與農業地質研究方面的文獻近10年來呈明顯上升之勢。生態地球化學研究工作在國際上的全面開展是從20世紀90年代後。為配合國際地球化學填圖計劃(IGCP259)的實施,俄羅斯、瑞典、加拿大、德國、捷克、南非和紐西蘭等許多國家都進行了區域性的地球化學填圖,並利用區域地球化學資料開展環境、農牧業和地方病等多目標應用研究(王徽,2001;施俊法,2003)。生態地球化學填圖綜合考慮了自然污染和人為污染地球化學狀況,為勘查地球化學解決人為污染問題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並在生態地球化學的理論框架下,進行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調查與評價工作。
隨著人類社會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日益突出,中國勘查地球化學界審時度勢,將工作重點由單一的找礦勘探擴展至以資源與環境並重,立足於為國家社會經濟宏觀發展戰略服務,為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服務的綜合調查與評價。生態地球化學調查是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一項綜合基礎地質工作。它以區域土壤和水體地球化學調查為依託,以第四紀地質體為研究對象,以土地質量評估為主要內容,以服務於農業生產、環境保護和礦產資源普查等多領域為目標。該項工作分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局部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和總體綜合研究4個層次(楊忠芳,2004)。
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生態地球化學調查(農業地質調查)項目自2002年實施以來,已完成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面積近135×104 km2,涉及浙江、江蘇、安徽、湖南和湖北等31個省(區、市),採集測試分析了54個指標值(2008)。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在很大程度上查明了我國土壤中包括有益與有害成分在內的各種元素指標的組成、類型、含量和強度及其分布地區、范圍和面積等,填補了國家長期以來包括土壤污染在內各項元素指標的空白,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成果。調查表明,國家土地質量地球化學總體狀況是好的,符合種植無公害農作物的土地質量標準的土地面積占調查面積的92%,符合種植綠色農作物的土地面積佔87%,達到土壤環境質量一、二類標準的佔87%。同時土地污染狀況不容忽視,占調查面積13%的土壤存在污染(李敏,2009)。中國存在的主要地球化學現象和問題有:①長江流域 Cd 等重金屬異常呈帶狀分布;②黃河流域高As、高F、低I和高I等地方病問題突出;③城市及周邊地區Hg、Pb等異常普遍存在;④全國各大湖泊呈現有害元素匯集的趨勢;⑤西南碳酸鹽岩區Cd、As等重金屬元素背景值普遍較高;⑥土壤酸化問題較為嚴重;⑦各種肥力元素與有益元素的分布存在較大的差異;⑧土壤有機碳儲量分布不均。
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在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基礎上,研究元素和化合物等地球化學指標在土壤圈的分布與分配規律、異常特徵及其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針對性地測定元素形態或價態,研究元素成因來源及其在地球系統中的行為,即在遷移轉化過程中的形態變化作用途徑和機理,預測可能發生的地球化學問題(奚小環,2004)。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又進一步分為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和局部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針對流域或區帶(面積范圍為106~102 km2)內元素和化合物分布特徵,通過對元素及化合物的來源示蹤及遷移途徑研究,評價它們對生態系統及各組成要素的影響,預測其未來變化趨勢。局部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以面積小於數百平方千米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局部地球化學異常為研究對象,運用地球化學方法技術,追蹤異常物質來源,查明異常成因,研究地球化學環境與生態現象或問題的關系,預測生態地球化學環境變化趨勢,提出興利避害的對策措施。
為指導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工作,中國地質調查局於2005年底正式發布了《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技術要求(試行)》,規定了河流、農田、城市、湖泊濕地和淺海等生態系統的評價技術路線。目前各個省份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已經全面進入生態地球化學評價工作階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農業和環境等方面得到普遍應用,產生了廣泛影響。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區生態地球化學評價結果顯示:珠江三角洲土壤Hg污染區面積佔11.57%,主要分布於廣州—佛山一帶,屬人為污染。蔬菜類農產品超過食品衛生標准Hg限量的比例為3.12%,已影響蔬菜的品質,但對蔬菜質量安全構成的威脅並不大。土壤Hg絕大部分以硫化物存在,活潑相態Hg含量極低(林傑潘,2007)。冀東平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屬富集污染,其中以Hg、Cd污染富集較為嚴重,綜合污染級別以輕—中污染為主,重金屬富集污染成因與當地地質背景有關,同時當地強烈的工農業等人為活動加劇了污染與富集(欒文樓,2009)。浙江省依據杭嘉湖平原區土壤中Hg、As、Sb、Pb、Zn、Cd、S、Cu、Mo、Sn等元素的污染分指數和綜合污染指數,進行了區域環境質量評價(朱立新等,1996)。杭嘉湖平原大部分地區屬清潔區、基本清潔區,但由於人類活動和工業污染,在杭州市、紹興市和嘉興市等地區的土壤出現了從初始污染—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現象,特別是杭州市和紹興市周圍存在較大范圍的重度污染區。
生態地球化學與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是研究人類能夠感知的和正在進行的地球化學過程。要解決重大的生態地球化學問題,所有研究工作須跨越學科的界線,將生態學、環境科學、地學、農學和醫學,甚至政治和經濟學等學科融合在一起,通過各學科的相互交叉和滲透,才能了解生態系統復雜性的真諦。中國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區域地球化學資料,深入挖掘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數據所蘊含的信息,更好地服務於當地的經濟建設與社會可持續發展,仍是擺在生態地球化學領域的一個現實課題(廖啟林等,2005)。生態地球化學的發展要立足地質、地球化學,充分考慮岩石—水—土—大氣—生物等層圈的相互作用,評價地球化學因子在不同生態子系統中的生態服務功能、區域空間分異特徵及其變化趨勢,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二、土壤污染研究
土壤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陸地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是生態環境基本構成要素,農業生產的基礎(賴啟宏,2005)。土壤的環境地球化學效應一方面受各圈層影響,同時也對各圈層的生態地球化學過程具有較大影響。近年來,由於現代化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土壤環境污染不斷加劇,土壤污染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性土壤退化的重要因素,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
土壤污染的種類繁多,有化學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甚至復合交叉污染,其中以化學污染最普遍、最嚴重,也最難以治理。土壤污染物質,一般分為兩大類: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由於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潛伏性、不可逆性和長期性,其後果極為嚴重。長期以來人們只考慮土壤具有的交換、吸附、淋濾和降解自凈作用,將土壤作為廢棄物處置場所。然而,在長期污染影響下累積於土壤的化學物質,經植物吸收和動物攝取或溶入水體,可影響農作物產量、農產品質量以至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當氣候環境條件和土地利用方式改變時,短時期內土壤污染物有可能大量活化進入水、植物和農產品,危害動植物和人體健康,導致延緩而突然爆發的有害效應,即所謂的「化學定時炸彈」(stigliani W et al.,1991;謝學錦,1993)。在早期工業化國家都曾發生過因環境污染所引發的環境公害事件,如20世紀50年代日本公布的兩起震驚世界的環境公害事件:富士地區高含量鎘米導致的慢性中毒的「骨痛病」和熊本地區汞污染導致的「水俁病」,都造成了大量人員致病和死亡,均因土壤和水體長時期的污染導致農產品和養殖水產品污染所引發的。因此日本是世界上土壤污染發現最早,也是污染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污染物對環境質量的沖擊程度以及對人類的危害程度,控制並修復土壤污染,諸多國家都陸續開展了不同層面上的土壤污染研究,包括眾多的污染現狀調查、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和風險評價及其宏觀決策管理等,並取得了一定的研究進展。關於土壤污染研究的內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土壤污染物遷移和轉化規律的研究。不同化學物質在土壤中的持留和釋放規律,國內外都做了大量研究(Kinniburgh D G,1986),並形成了反映污染物質持留和釋放規律的平衡模型與動力學模型。這些模型對於預測土壤環境中化學物質的吸附、釋放和運移等行為有積極意義。Pagotto等的研究發現,在公路附近土壤中有Pb、Zn、Cd的積累,且隨著距離的增大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一些土壤樣品有少量Ni、Cr(Pagotto,2001)。交通對環境的影響主要在公路兩側1500 m的范圍內,500 m以內對土壤影響最顯著,超出此范圍,土壤中的Pb含量達到背景值水平。有學者認為: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中的遷移實質上受到重金屬隨土壤水分的遷移,在土壤中的擴散,與土壤顆粒之間和重金屬及其他溶質不同組分之間的化學反應變化,以及被植物吸收等多因素制約和影響(隋紅建,2006)。
二是土壤污染物的生態效應研究。土壤中污染物會對土壤生物類型、生物數量、生物活性、土壤酶系統及土壤呼吸和代謝等作用產生較大影響,危及土壤生態系統的正常結構、功能與平衡。研究發現,施用的農葯有20%~70%長期殘留在土壤中(Calderbank,1994)。殘留農葯對土壤中的硝化細菌、根瘤菌和根際微生物影響較大。我國大多數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許多地方糧食、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中鎘、鉻、砷、鉛等重金屬含量超標或接近臨界值。土壤環境重金屬分布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影響,李森照(1979)討論了環境中Cr與人的健康關系,指出Cr對人體健康產生重要的影響。
三是關於土壤環境質量的研究。土壤污染會直接導致土壤質量的下降,圍繞土壤環境質量問題,目前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土壤重金屬的污染與污染土壤的退化和土壤中重金屬的行為與環境質量和土壤中稀土元素的行為與環境質量等。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土壤環境質量及其指標體系做了較多研究,極大地豐富了土壤質量評價的內容,國外的研究已經開始關注生態系統多樣性、土壤質量演變過程及機理等土壤環境的問題。關於土壤環境質量的評價方法,國內外研究和評價雖然還沒有完善的評價體系,但已有許多學者發表過有價值的資料,所採用的土壤環境質量評價的方法有很多,土壤環境質量評價也越來越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其中包括有指數評價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和灰色聚類法等。
四是關於土壤污染的防治研究。例如對於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防治,世界各國都開展了廣泛的研究工作。由於土壤重金屬污染存在潛在性、不可逆性、長期性和後果嚴重性等特點。因此污染的治理應立足於「防重於治」的基本方針。有學者利用生物措施進行土壤修復,如陳同斌等發現As的超累積植物娛蛤草,在工程中有較好的實際應用價值,並在湖南郴州市建立了亞洲的第一個植物修復基地。此外工程措施包括客土、換土、翻土和去表土等方法,適用於大多數污染物和多種條件。汪雅谷等對土壤重金屬污染進行客土處理,使鎘等重金屬殘留量平均下降50%~80%。
土壤圈是個開放系統,進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過遷移、擴散和生物代謝等途徑進入生物和水等環境中,並產生污染。要科學研究評價土壤污染物的環境行為和環境效應,必須把大氣、水、土壤、生物作為有機整體,研究污染物在不同環境界面上的遷移和轉化規律,重點研究土壤-作物耦合系統污染動力學方面的機理,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對綜合防治地下水和大氣污染及研究土壤環境容量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地方病與地質背景的關系研究
人類的生存依賴於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的優劣將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狀況。20世紀60年代,英國地球化學家哈密爾頓研究發現,人體組織中的元素含量曲線與地殼中元素豐度曲線具有驚人的相似性。地質環境中的微量元素通過土壤—水—植物—食物—人體這個食物鏈進入人體,如果維持人體正常發育所需的微量元素供量不足或過剩,都會影響人體的正常發育生長及代謝。吉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科學院有關院校及國土資源部的部分研究機構就地方病的地質環境和地球化學成因等問題進行了長期研究。美國、英國和印度等國家也在不同地方開展了地方性疾病與地質環境和地質作用的關系研究。
研究表明:目前我國主要的地方病有碘缺乏病(IDD)、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硒中毒、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它們在時空上的分布和地質環境中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層岩性、土壤和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因素密切相關。例如青海省碘缺乏病、慢性氟中毒病和大骨節病區絕大多數分布在東部黃河干支流第三紀(古近-新近紀)河谷盆地內。在水平方向上,病區具有沿不同河段分布的特點;在垂直方向上,病區具有與地形地貌垂直分帶相一致的分布規律(陳梅芬,1994)。
地質構造控制著山崖岩石的分布,由於各地山崖岩石的不同,其危害性礦物對各地區人的身體影響是不同的。因此引起了地方疾病呈區域性或地區性分布,如地氟病病帶范圍與氟異常等值線區基本吻合。我國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和雲貴高原經向構造帶與燕山和祁連山秦嶺兩個東西向構造帶交切形成的十字交叉狀部位(羅衛等,2004)。
我國地球化學工作者在生態環境領域最早進行探索的就是地方病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勘查地球化學工作者利用第二代區域化探資料,進行了農牧業、環境和地方病等領域的研究。如貴州鄧峰林(1980)、湖北童霆(1982)和福建蔡以評(1988)利用水系沉積物測量地球化學資料進行區域環境質量評價;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研究所孫天蔚等(1989)研究了冀東地區1∶20萬水系沉積物元素分布與農作物產量和地方病等之間的關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研究所朱立新等(1993)在浙江杭嘉湖平原區1×104 km2 的范圍內,系統地開展了農業和環境地球化學調查和研究。全國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和生態地球化學評價計劃的實施,突出地展示了現代地球化學為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健康服務的功能和效用。通過對平原、河谷及盆地地區的系統調查和專題評價,存在的生態和環境問題及生態優勢潛力得以查明,城鄉土、水、氣狀況及地方病等問題都得到了系統的研究和評價,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