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語閱讀與英語學習效果
學習任何語言都需要大量閱讀,學習英語也需要閱讀,英語學得好的人,一般來說,都讀相當數量的書籍,反之,也只有讀得書多的人,才能真正學好英語」這段話是一位教學專家對英語閱讀教學重要性的闡述。並且無獨有偶,在電視上,曾經播放了這么一個故事:一個男孩,父母離異,男孩到了上學的年齡,父親也不讓他去學校讀書。因此母親告上法庭,說男孩的父親剝奪的男孩上學的權利。在法庭上,父親展示了男孩的學習成績,別的科目如何咱姑且不談,就這男孩的英語水平,令在法庭內的所有人員吃驚不小。他能用英語流利與別人進行對話,並且,能讀英語原版的報紙。據記者講,一般的博士生也達不到這男孩的水平。記者問男孩的父親,是如何教孩子英語的。父親回答:先是背誦一些英語單詞,當英語單詞達到一定程度後,就開始讓他每天都讀英語報紙,不會單詞可以查英語詞典。現在,男孩已經養成每天都讀英語報紙的習慣。不管是專家的闡述,還是男孩的實踐,都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的。
在英語學習中,主要體現的是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聽、說、讀是輸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讀是最主要的輸入途徑。那麼,閱讀在英語學習中到底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首先,閱讀可以輸入給學生大量的單詞。單詞是學習英語的關鍵。學生只有擁有一定的單詞量才能進行閱讀,一般情況下,學生只要掌握了三四百個單詞,就可以進行簡單的短文閱讀。反之,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既可以鞏固已學的單詞,還可以增加新的單詞。記憶單詞和閱讀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的,英語閱讀的量越大,獲得的單詞越多。英語單詞記憶的越多,閱讀的內容就會越深,涉及的范圍越廣。
第二、閱讀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源泉和動力。在英語閱讀中,有很多漫畫、幽默、風趣的內容,一旦被學生所接受,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閱讀,可以了解英美的風土人情、文化蘊含,通過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對比,更能產生學習英語的後繼動力。而這種動力,是其它外語內容所無法比擬的。
第三、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在英語閱讀中,學生需要調動各種器官才能進行,既要懂得發音,又要知道單詞的含義,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英語語法,還要了解課文的來龍去脈,作品的背景等等,這些無疑都在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
第四、閱讀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英語的發音、斷句、輕重的讀法等很多方面和我們的漢語都有差別。大量的閱讀就可以讓學生在無意中獲得這些知識。其實,只不過是閱讀把學生的語感培養出來了。
Ⅱ 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徵,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水平和特點,主要以辨析、分類、概括、推斷、分析等方式呈現。這些思維品質都可以通過英語學科教學來提升,而閱讀則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活動的設計來引發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思維,引導學生辨析、概括文本信息,建構新的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判斷各種思想觀點,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促使學生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從而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的能力。
縱觀現今的英語閱讀教學,雖注重以任務為載體,以活動為依託,課堂已從沉悶走向了活力,但是經過理性觀察與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在熱鬧的課堂背後,大多數老師還是把閱讀教學的視野局限於「淺閱讀」狀態,沒能引領學生走進深度閱讀,不能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如果教師設計的閱讀活動思維含量過低,學生長期處於「思辨缺席」的閱讀課堂中,其思維必定會受到抑制,尤其是學生的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很難得到有效訓練。
LQ閱讀表演教學法
為了推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重點的教學改革,引進北美閱讀教學法,90年代開始美國汲全國人力財力通過研究閱讀的過程打造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課內外通過大量全面泛讀的方式汲取知識,專業教師通過用精讀的方式完成課標,並通過完成任務單布置的任務、動手探究、演講等方式引導學生能夠深度高品質自主學習的一種個性化教學法。
LQ教育結合中國學生學習狀況,汲取教育心理學和腦科學的成長規律,並針對中國教學重課本,不重視閱讀、動手實踐、拓展教學。重聽、寫,輕說、讀,導致中國孩子欠缺表達、實踐創新、批判性思維的特點。也考慮到北美教學過程中,教師配合過程中訓練環節缺失、訓練強度不夠,造成K12階段學習成績堪憂,創造性地提出了著重開發聽說讀寫問創演七大能力環節的閱讀表演教學法,並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再分配了教學載體和資源,標准化了課件和教學環節,融合了中西課程和文化,打造了學習和教學自主學習環境,把方法環節、內容和學具的銜接融合,打造了能夠自主學習的聽說課程、讀寫課程、形式多樣的問創演課堂,更完美的實施七大能力訓練的教學方法。除了標准化的聽說讀寫基礎性教學課程設計,還添加了個性化問創演拓展性教學課程設計。
讀中活動,訓練思維
讀中活動是核心部分,是閱讀教學的輸入和理解環節,在該環節,教師需要巧設活動,引導學生使用有效的閱讀技巧,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入理解。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文本的內容及語言特點,靈活設置任務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尤其是學生的邏輯性思維。
借用思維導圖設計教學活動
在這張思維導圖中,所填的信息不僅僅只限於文本規定的范圍之內,還給思維導圖增添了若干空白信息條,以引發學生展開更多的信息聯結,激發發散思維,保證了思維的流暢性和獨特性。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活動
從培養思維角度看,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同時,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語言進行個性化表達,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使所學內容變得條理化,這是語言學習中的遷移運用,同時這一活動也達到了助人為樂的道德情感的積極遷移。
閱讀後活動形式多樣,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閱讀篇章的特點出發,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思維特點,准確把握學生思維的維度和節奏。在讀後環節緊扣閱讀主題,搭建各種必要的支架,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篇章主題,引起思考,激起表達慾望,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和互相交流。
以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為宗旨的閱讀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鍛煉學生的思考方式;不是向學生解釋什麼是對的或是錯的,而是把「對、錯」交給學生,並協助他們獨立做出判斷。有效的活動是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腳手架,在教學活動思維的指引下,學生能夠有序進行文本解讀和思維訓練,達成理解文本、拓展內涵、發展思維的閱讀教學目標,逐步提升自我思維品質。
Ⅲ 課外閱讀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是什麼
一、立志是學習動力的源泉
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說過:「立志、工作、成功是人類活動的三大要素。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大門,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這旅程的盡頭就有一個成功在等待,來慶賀你努力的結果。」
作為一個高中學生,應該學會把握時代的脈博,面向未來,立振興祖國之志,立自我成才之志,還要逐步培養和樹立自己的專業方面的志向和理想。有了遠大的志向抱負,就有力爭上游、奮鬥成才的強大動力,刻苦學習,努力爭取優異的成績。
二、跨越好從初中到高中的學習台階
初、高中之間,在知識上有它的連續性。初中所學過的知識,都是高中學習的知識基礎。但是,跟初中比較起來,高中各學科在知識廣度、內容深度上有明顯的提高。因此,認識高、初中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方面有什麼不同,做好思想准備,並主動積極地創造條件,盡快適應各科學習,是非常必要的。
相對初中的學習,高中的學習跨越了知識和能力兩大台階。高中的知識內容與知識結構與初中相比出現了兩個飛躍: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在能力方面,高中的學習對同學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概括思維能力、邏輯推理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自學能力等等都要求有較大的發展和提高。
從初中階段進入到高中階段,在學習上要跨上一個較高的台階。為了順利地跨越這一台階,我們要有足夠的思想准備,要以新的、不同於初中的學習方法,學好高中的課程。
三、尋找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每個同學都應根據自己的特點,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好的學習方法。下面提出一些高中階段一般較為適合的學習方法,供同學們參考。
1.努力做到全面發展與培養個性特長相結合
中學生應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就學科學習來說,也要全面發展。語文、英語作為語言文字的基本工具,數學作為運算的基本工具,首先必須學好;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作為現代科技的基礎,也要努力學好;政治課的學習,能使我們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歷史、地理知識以及音樂、美術等藝術科目,對於文化修養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以及培養對高雅藝術的欣賞鑒別能力的發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作為一個中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也要培養自己的個性特長。培養自己的個性特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對自己准備選考的X科目,既要培養對它的興趣,又要努力把這個X科目學得較好。第二個含義是要有自己特別熱愛的領域或技能,如電腦技術、書法、繪畫、音樂、體育等,力爭達到較高的水平。要擺脫那種千人一面的傳統軌道,讓自己的個性、創新精神和潛在才華得到發展。你有哪一項特長,你就在那一項活動及其相關的競賽或考試中一顯身手,展示你的才華。
2.學會讀書
成功的學問家,都有著迷地讀書的特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作為中學生,讀書,首先要讀好課本,然後還要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
(1)正確使用課本
課本,是教與學的根據。要學習好各個學科,必須重視並學會閱讀課本。有些同學不知道應該怎樣使用課本,往往只是在課後從書本中找出解題的公式,把習題做出來,就以為是讀了課本了。這種用書的方法,在高中是決不可行的。在不同的學習環節中,都要閱讀課本,但有不同的要求。
在上課前,最好先預習課本中將要講授的內容,這一遍是略讀,只要知道將要講什麼就可以了,有不明白之處記下來,課堂上認真聽明白它。預習是為了使聽課心中有數,提高聽課效率。
課後第一件事不是做練習,而是閱讀課文。課後復習,是消化階段,是自己進行深入理解、分析綜合的積極思維過程,必須及時地、仔細地、逐字逐句地閱讀課本,並在此基礎上,動腦動手,積極消化。
最後,在學完每章之後,還應把整章課文再閱讀,做一個全章總結,把全章內容整理成有綱有目的系統內容,有系統地掌握它。這是一種知識歸納。
(2)廣泛的課外閱讀
除了精讀課本外,為了開拓自己的視野,培養自學能力,還應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特別是科普書籍和報刊。對科普報刊上的文章,除了自己特別有興趣的可以精讀外,一般只要泛讀就可以了。在泛讀中可能遇到一些自己讀不懂或讀得不太懂的問題,這不要緊,從閱讀中知道有這么一回事,也是有益處的,這種閱讀的主要意義在於擴大你的知識面,活躍你的思維。
3.認真做好實驗
實驗是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基礎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學習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時,實驗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鞏固有關知識。因此,必須學會實驗。在高中,我們怎樣會科學實驗呢?
(1)要認真學好歷史上的著名實驗。學習這些歷史上著名實驗的實驗方法、實驗原理和實驗裝置,可以啟發我們自己的思路,使我們在自己進行實驗時可以進行借鑒,吸取其精華,並認識到對現象的認真觀察和科學歸納的重要性。
(2)正確觀察演示實驗。課堂上的演示實驗,是教師進行操作,引導我們正確觀察、從實驗中分析總結得出規律的實驗。這時我們雖然沒有機會動手,但在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地看和聽,還可以充分地思考。觀察演示實驗。首先要認真聽清老師關於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和怎樣安排實驗的講解,明確實驗目的,知道要考慮哪些因素,排除什麼干擾,用什麼儀器,它們的作用如何等等。在演示的過程中,要看清每個步驟的目的、操作過程、現象變化過程、怎樣做可以獲得成功、怎樣將導致失敗等等。總之,看演示實驗,要認真觀察和思考,把注意力放在觀察和思考實驗目的、原理、裝置、實驗操作步驟和變化過程上,而不能單看實驗結果,更不能只覺得好看、好玩就心滿意足了。
(3)認真動手做好實驗。教學中安排的學生實驗,是極為寶貴的學習機會。百聞不如一見,更不如一做,要真正掌握實驗技能,必須通過自己的實踐。怎樣動手做好實驗呢?那就要做到「六要六不要」:
一要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原理、步驟,做到胸有全局。不要心中無數,實驗中手忙腳亂,實驗後對實驗結果茫茫然。
二要理解儀器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項,愛護儀器。不要隨意玩弄,任意亂用。
三要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及變化過程細節,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粗心大意看熱鬧。
四要操作規范,養成良好的實驗素養,這是獲得准確的實驗結果和取得實驗成功的保證。不要隨心所欲、胡亂操作甚至損壞儀器。
五要既動手又動腦,不但在操作上下功夫,而且積極動腦深入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不要光做不思考。
六要認真處理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找出產生誤差的原因,填好實驗報告。不要潦草馬虎,為了得到滿意結果而拼湊數據。
4.養成做練習的良好習慣和規范
做練習是高中學習中的重要環節,歷來為同學們所重視,它對透徹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培養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起很大的作用。要做好練習,必須有良好的習慣。如果只追求解題的答案和數量,陷入題海中,必然收效甚微。
理解掌握基礎知識,是正確完成練習的前提條件。基本概念、規律是解題的依據。不會解題或解題錯誤,常常是因為基本概念和規律沒有理解好的緣故。
做練習的正確方法和良好習慣應是怎樣的呢?
首先要認真審閱題目。例如在解物理題時,首先應認真分析研究對象和物理過程。要仔細閱讀題目中每一句,每一個概念,每一個數字,每一個單位,使自己清楚題意。然後確定研究對象是哪個物體或哪個系統,這些對象經歷什麼過程,從而確定解題的目標和依據。
畫草圖是幫助我們分析題目,使題目形象化、具體化的途徑。
要把已知條件和未知量一一列出。練習題中的已知條件,有的是直接給出為已知數,有的不是直接給出,而是間接給出,隱含在一些給出的數值或信息中,要通過分析,根據一些相互關系,才能求出來。
根據題意分析,找出各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確定解題的物理公式。要特別注意某些習題中的近似條件或發生轉折的臨界狀態。還要注意許多物理習題,由於思考的角度和思路不同,選擇的研究對象不同,運用的物理公式和數學方法不同,可有幾種不同的解法。做習題時,進行一題多解的練習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對各種解法加以分析比較,不但能使知識融會貫通,而且能學會選擇最簡捷、最巧妙的解法。
在運算中,必須統一單位制。
解物理習題,不能一解出結果就認為達到目的了,還要研究這些結果是否合理,是否已經齊全,是否有取值范圍,等等。必須確認答案已經全面合理,正確無誤,解題才算結束。
做練習時,要注意培養認真嚴謹的學風,做到表達規范。
練習、測驗經老師批改發回後,不能只看分數,要認真研究老師批改中指出的問題,檢查發現自己在理解和運用知識方面的漏洞和錯誤,及時補上和改正。應建立一個錯題記錄,仔細分析原因,找出相應的薄弱知識點加以強化,這樣才有可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5.掌握記憶的方法
學習中,有大量的知識都要求我們記憶,以便隨時可以拿出來加以應用。怎樣才能迅速、完整、准確地記住它們呢?
理解是記憶的基礎。進入了高中階段,更要強調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在理解和記憶的結合上有更高的要求。
理科的概念和規律有些似乎簡單,有些則很抽象、復雜,不論如何,在學習時都應加以分析,弄清來龍去脈,突出要素,抓住關鍵,這樣就能加深印象,可以在達到理解的同時記憶下來,並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能靈活運用了。(突出重點記憶法)
在研究某些問題時,許多概念、規律往往成組出現。在學習時除了弄清它們的來龍去脈,還應縱橫比較,弄清如何得來,如何應用,如何從一些公式推出另一些公式,還應將它們與有關的相類似的公式從形式上、內容上、特徵上加以比較鑒別。可以進行列表類比、知識歸類,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和相互區別。這樣,對較為復雜的內容,也能理出體系和線索,並能清晰地記憶和運用它們。(對比聯系歸類記憶法)
反復自我撿查,反復應用,是鞏固記憶的必要步驟。每節課後的復習、單元復習、解題應用、實驗操作、學期學年復習,都應有計劃做好安排,才能不斷鞏固自己的記憶。
四.把學知識和學方法結合起來,發展能力
學習中,不但要掌握各科的基礎知識,而且要與學習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結合起來,培養有效地從事學習、工作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有了這些能力,就可以學得快而好,長大後就有更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發明創造能力。
在解題時,不能只會解就算了,而是要提高到掌握解題的基本方法的高度。
在高中階段,要培養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下面主要談談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問題。
觀察能力 一個有較強的觀察能力的學生,在觀察實驗時和自己做實驗時,就能抓住過程和現象的特徵,能夠敏銳地發現一些原來設想不到的或有細微差別的現象,也能從周圍的日常生活中獲得很多的知識。怎樣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呢?
觀察時必須目的明確、專心致志,抓住觀察現象的特徵。對實驗的每一步驟,都要明確主要是探索或驗證什麼,把觀察的注意力集中到這點上。觀察還必須精細,留心有什麼新的現象發生,而不是浮光掠影、視而不見。
我們還要敏於觀察,對一些現象還要反復觀察。在觀察過程中積極思考,在實踐中就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
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的核心。思維包括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推理、想像等過程。應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識的應用等培養思維能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要學到知識,還要學到科學的思維方法,發展思維能力。
要提高思維能力,就要經常用比較法進行學習。首先,在學習每一個新概念時,不但聽老師講解,還要自己進行比較,找出相似的例子,加深認識。第二,學到意義相近的概念、規律時加以比較,從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其區別與聯系。經常用比較法進行學習,可以學會全面分析問題,從多種事物發現它們的聯系、區別和各自特徵,使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得到提高。
實踐動手能力 學習中既要善於動腦,也要善於動手。實際操作能力主要指能夠做出東西來,並且養成一系列有關智力的意志品質(如事前設計好操作步驟、能正確使用儀器和工具、注意准確和精密、及早糾正偏差或迅速改用更合理的方案等)。課堂上做好分組實驗和隨堂小實驗,在課外積極參加各種創意實驗設計和科技發明創造活動,都能使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在課堂、課外的實驗和各項設計、製作活動中,都要努力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結合起來,培養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培養自己的創造才能,首先要學會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愛因斯坦說過:「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要敢於對已有的結論提出疑問,敢於抒發自己的不同意見,敢於通過自己的探索去「發現」知識。要通過課內老師指引下的研究性學習,以及課外自訂題目、獨立進行的研究性的探索,體驗知識的發現過程,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求異,學會創新。要知道,科學的發展離不開創造,要想將來在科學上有所建樹,是離不開創造性思維的。今天具有創新性的學習精神,他日就能在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中,搶占科技發展高級領域中的「制高點」,進而控制一大片的開闊地帶,成為攀登科技高峰的優秀人才。
一、預習。預習一般是指在老師講課以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課的准備。所以,預習就是自學。預習要做到下列四點:
1、通覽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
2、預習時如發現與新課相聯系的舊知識掌握得不好,則查閱和補習舊知識,給學習新知識打好牢固的基礎。
3、在閱讀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發現自己難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聽課時特別注意。
4、做好預習筆記。預習的結果要認真記在預習筆記上,預習筆記一般應記載教材的主要內容、自己沒有弄懂需要在聽課著重解決的問題、所查閱的舊知識等。
二、上課。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環節,不言而喻,上課也應是同學們學好功課、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決定性一環。上課要做到:
1、課前准備好上課所需的課本、筆記本和其他文具,並抓緊時間簡要回憶和復習上節課所學的內容。
2、要帶著強烈的求知慾上課,希望在課上能向老師學到新知識,解決新問題。
3、上課時要集中精力聽講,上課鈴一響,就應立即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有意識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種因素。
4、聽課要抬頭,眼睛盯著老師的一舉一動,專心致志聆聽老師的每一句話。要緊緊抓住老師的思路,注意老師敘述問題的邏輯性,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
5、如果遇到某一個問題或某個問題的一個環節沒有聽懂,不要在課堂上「鑽牛角尖」,而要先記下來,接著往下聽。不懂的問題課後再去鑽研或向老師請教。
6、要努力當課堂的主人。要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認真觀察老師的每一個演示實驗,大膽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積極參加課堂討論。
7、要特別注意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老師的「開場白」往往是概括上節內容,引出本節的新課題,並提出本節課的目的要求和要講述的中心問題,起著承上起下的作用。老師的課後總結,往往是一節課的精要提煉和復習提示,是本節課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8、要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最好是一邊聽一邊記,當聽與記發生矛盾時,要以聽為主,下課後再補上筆記。記筆記要有重點,要把老師板書的知識提綱、補充的課外知識、典型題目的解題步驟和課堂上沒有聽懂的問題記下來,供課後復習時參考。
三、作業。作業是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通過作業不僅可以及時鞏固當天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學過的知識加以運用,以形成技能技巧,從而發展自己的智力,培養自己的能力。作業必須做到:
1、先看書後作業,看書和作業相結合。只有先弄懂課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則,才能順利地完成作業,減少作業中的錯誤,也可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2、注意審題。要搞清題目中所給予的條件,明確題目的要求,應用所學的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3、態度要認真,推理要嚴謹,養成「言必有據」的習慣。准確運用所學過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業之後,認真檢查驗算,避免不應有的錯誤發生。
4、作業要獨立完成。只有經過自己動腦思考動手操作,才能促進自己對知識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養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同時也能檢驗自己掌握的知識是否准確,從而克服學習上的薄弱環節,逐步形成扎實的基礎。
5、認真更正錯誤。作業經老師批改後,要仔細看一遍,對於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要認真改正。要懂得,出錯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弱點的地方。經過更正,就可以及時彌補自己知識上的缺陷。
6、作業要規范。解題時不要輕易落筆,要在深思熟慮後一次寫成,切忌寫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業塗改過多。書寫要工整,解題步驟既要簡明、有條理,又要完整無缺。作業時,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學科的作業規范去做。
7、作業要保存好,定期將作業分門別類進行整理,復習時,可隨時拿來參考。
四、復習。復習的主要任務是達到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知識的技能技巧,使知識融匯貫通。同時還要通過歸納、整理,使知識系統化,真正成為自己知識鏈條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復習要做到:
1、當天的功課當天復習,並且要同時復習頭一天學習和復習過的內容,使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對老師講授的主要內容,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和關鍵,特別是聽課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更應徹底解決。重點內容要熟讀牢記,對基本要領和定律等能准確闡述,並能真正理解它的意義;對基本公式應會自行推導,曉得它的來龍去脈;同時要搞清楚知識前後之間的聯系,注意總結知識的規律性。
2、單元復習。在課程進行完一個單元以後,要把全單元的知識要點進行一次全面復習,重點領會各知識要點之間的聯系,使知識系統化和結構化。有些需要記憶的知識,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地記憶。
3、期中復習。期中考試前,要把上半學期學過的內容進行系統復習。復習時,在全面復習的前提下,特別應著重弄清各單元知識之間的聯系。
4、期末復習。期末考試前,要對本學期學過的內容進行系統復習。復習時力求達到「透徹理解、牢固掌握、靈活運用」的目的。
5、假期復習。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各科作業外,要把以前所學過的內容進行全面復習,重點復習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這樣可以避免邊學邊忘,造成高三總復習時負擔過重的現象。
6、在達到上面要求的基礎上,學有餘力的同學,可在老師的指導下,適當閱讀一些課外參考書或做一些習題,加深對有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五、考試。考試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通過考試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以便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學習方法,為以後的學習明確努力方向。考試時應做到:
1、要正確對待考試。考試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方法,考得好,可以促進自己進一步努力學習,考得不好,也可以促使自己認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問題,以便今後更有針對性地學習。所以,考試並不可怕,絕不應當產生畏考心理,造成情緒緊張,影響水平的正常發揮。
2、做好考試前的准備工作。首先是對各科功課進行系統認真的復習,這是考出好成績的基礎。另外,考試前和考試期間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這是取得優異成績的必要條件。
3、答卷時應注意的主要問題是: ①認真審題。拿到試卷後,對每一個題目要認真閱讀,看清題目的要求,找出已知條件和要求的結論,然後再動手答題。②一時不會做的題目可以先放一放,等把會做的題目做完了,再去解決遺留問題。③仔細檢查,更正錯誤。試卷答完以後,如果還有時間,就要抓緊時間進行檢查和驗證。先檢查容易的、省時間的、錯誤率高的題目,後檢查難的、費時間的、錯誤率低的題目。④卷面要整潔,書寫要工整,答題步驟要完整。
4、重視考後分析。拿到老師批閱的試卷後,不僅要看成績,而且要對試題進行逐一分析。首先要把錯題改正過來,把錯處鮮明地標示出來,引起自己的注意,以便復習時查對。然後分析丟分的原因,並進行分類統計。看看因審題、運算、表達、原理、思路、馬虎等因素各扣了多少分;經過分析統計,找出自己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對做對了的題目也要進行分析,檢查自己對題目的表達是否嚴密,解題方法是否簡便等。
5、各科試卷要分類保存,以便復習時參考。
6、杜絕各種作弊現象。
六、課外學習。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和擴展,二者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整體。在搞好課內學習的基礎上,適當進行課外學習,可以開闊自己的知識領域,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同時對課內學習也會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課外學習應注意:
1、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有目的地選擇學習內容,原則是有利於鞏固基礎知識,彌補自己的學習弱點。
2、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選擇一些有關學科的課外讀物學習。
3、課外閱讀一定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量力而行,寧可少而精,也不多而濫,切忌好高鶩遠、貪多求全。
七、實驗課。實驗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手段,實驗的目的是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有效地擴大知識領域,培養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技巧,培養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實驗課要做到:
1、實驗前做好預習,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實驗原理及實驗方法、步驟等。
2、注意熟悉實驗用儀器設備的名稱、功能和操作方法。
3、實驗要自己動手操作,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認真測定數據,做好記錄。同時要分析出現誤差的原因。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愛護儀器設備,注意安全。
4、實驗完成後,要認真而實事求是地寫好實驗報告。
我是初中生,也許我的答案並不能給你很大幫助.我認為良好的心態也是非常之重要的,所以千萬不要心理負擔過重,只要自己做到水平能力線就很好,要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信心大部分來源於起床睜開眼睛的時候,所以早上要保持良好心態,一天就會神清氣爽,學習能力與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參考資料:心靈天空
Ⅳ 如何在高中英語課堂中進行快樂英語閱讀教學
一、新課標的具體要求
《江蘇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教學要求》七級目標中讀的目標描述為:
1. 能從一般性文章中獲取和處理主要信息。
2. 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圖。
3. 能通過上下文克服生詞困難,理解語篇意義。
4. 能通過文章的線索進行推理。
5.能根據需要從網路等資源中獲取信息。
6. 能閱讀適合高中生的英語報刊或雜志。
7. 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23萬詞以上。
八級目標中讀的目標描述為:
1. 能識別不同文體的特徵。
2. 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長句和難句。
3. 能理解閱讀材料中不同的觀點和態度。
4.能根據學習任務的需要從多種媒體中獲取信息並進行加工處理。
5. 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英語文學作品。
6. 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
「英語閱讀不但是中國大多數英語學習者的學習目的,而且是中國大多數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手段。」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一個主要目的。
閱讀能力的高低,一般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理解程度,即閱讀理解;二是讀速快慢,即閱讀速度。閱讀不是被動的接受型語言活動,它不僅涉及語音、語法、詞彙這些語言因素,還有非語言因素,如背景知識、邏輯推理、評價判斷等,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活動。閱讀的過程,就是讀者運用自己的經驗、知識,對文章進行猜測、證實、再猜測、再證實的心理活動,通過這些心理活動過程,達到對文章的深度理解。理解與速度是主次關系,理解是主,速度是輔,速度的快慢以理解為標准而進行調節。英國教育學家愛德華。費賴博士認為:「一個中等水平的英國人或美國人,閱讀速度可達到250詞每分鍾(wpm),或者更快一些,閱讀理解的准確率為70%左右」。新課標要求我國學生的閱讀速度達到60-100wpm,理解准確率達到70%。
二、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抓住英語閱讀課堂教學
影響中國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主要原因是語言因素,即學生的英語水平問題。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學生語言知識的學習,如對詞彙、句型、語法的掌握,為學生實施進一步閱讀活動奠定必要的語言基礎。
基於語言的兩種功能――用於表達內容的事務功能與用於表達社會關系與個人態度的交往功能,語言課堂應包含以下兩種活動:解釋領會語言點的活動與實踐語言點的活動。換句話說,課堂教學應該為達成語言點學習活動與交際活動的融會貫通提供平台。閱讀課上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文本這一融語言點與語境於一體的媒介,加強對語言基本功的夯實與實際運用能力的提升,達到「教學做合一」。
牛津教材每單元reading後Exercise D是訓練學生在語境中理解生詞的含義,在完成此題後,教師可以進一步設計語境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鞏固對他們的理解,最後可要求學生以課文為基礎,對這些詞彙進行拓展性造句或復述課文。
(二)精心組織、指導學生泛讀
要達到《課標》對讀的要求,單靠教科書是遠遠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的,沒有一定的輸入量,就無法保證一定的輸出量。因此,我們要有計劃地指導學生的泛讀。學生在泛讀時,不僅僅在提高閱讀的流利程度,還在增加著新詞彙,加深著舊詞彙,鞏固著語法知識。另外,泛讀還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及聽力和口語。更重要的是泛讀能培養學生閱讀英語的積極態度,提高英語學習的動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問題:
1. 指導學生合理選擇閱讀材料
英語原著、中學生閱讀教材、專業報刊雜志或網路資源等為學生的閱讀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選擇時應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1)聯系性原則,指材料的選擇應考慮與課文、句型、語法、詞彙教學的聯系,考慮學生的聽、說、讀、寫水平;(2)專題性原則,指閱讀同一話題的若干篇文章,其優點在於隨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對某一話題的了解和背景知識的積累,他會相對容易地了解相關話題的文章;(3)時效性原則,指選取的材料要貼近現實和社會,能放映各個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發展等;(4)趣味性原則;(5)難易度適中原則,一般認為,選材時應對詞彙和語法進行嚴格的控制,生詞不超過總詞彙量的2%,新句型不超過5%,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基本無語言障礙。
2. 幫助學生有效激活圖式
由於讀者頭腦中先存的知識(背景知識)及知識結構(圖式)在閱讀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教學中就要以激活學生的相關圖式為目的,通過對文章標題、插圖、關鍵詞等線索的討論,迅速調動頭腦中的相關背景知識,幫助他們理解閱讀中碰到的新內容,以提高閱讀速度。預測(讀者藉助邏輯、語法、文化等線索,對文章的主題、體裁、結構及相關詞彙進行猜測)是激活圖式的一個重要方法,在閱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預測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成功的預測能較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下一步的閱讀與理解做好導向性的
Ⅳ 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
1. 情景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英語語言能夠在一定的情景中充分表達講述者的意思,如果語言失去了情景,那麼語言的魅力和講述者的表意就無法適當展現,也無法讓人理解。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將情景教學充分發揮,體現的是交際活動的重要意義。
1.1培養學生適應用英語上課和學習的習慣
在現在的英語課堂中,漢語和英語的矛盾已經上升為主要矛盾。在平日的生活中,學生聽到的、講述的都是母語,即漢語,而到了英語課堂上才能少量地接觸到英語,如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依然堅持使用漢語,那麼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依然被漢語所包圍,對英語學習效果是不利的。因此,教師應該保證教學時全程使用英語,製造英語的學習氛圍,那麼學生也就會養成習慣,藉助英語情景進行學習。
1.2理論結合實際
教學情境決定了教學的效果,教學情景基本上都是虛構出來的,但終究離不開生活素材。只要對生活中的細節進行挖掘提煉,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生活感悟,將情景作為取之不盡的資源並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充分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例如,在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三中,第一模塊的第二段首句話中:... because it』s now easier to find out about and visit other countries and towns. 這句話中的about是什麼意思。
這時就需要將文章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只要理解了about在句中的應用模式和斷句意義,就能理解其含義。而正確的思路為: ... because it』s now easier to find out about (other countries and towns) and visit other countries and towns.這里visti和find out about之間的關系是並列的,other countries and towns則是並列主語共有的賓語。
2. 情景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2.1多聽多看原聲的英語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應該將培養學生感情放在重要的位置。在特定的英語學習環境將學生包圍的時候,學生就會逐漸與情景相融合,把英語理解並說出來。因此,在教學英語時,教師能夠播放一些原聲英語電影和歌曲,學生在欣賞電影和歌曲的同時,心中就能對英語的發音和使用情況做出記憶和模仿。長時間後,學生在說英語時就會下意識模仿那些發音和語調,逐漸形成標準的英語發音和思維。在閱讀中,學生對復雜的句子和語境就能快速解讀和理解。
2.2為閱讀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
當學生形成了上述學習習慣後,就能針對這種習慣對其進行閱讀方面的訓練和教學。例如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22頁中的第三模塊:He learned to play the harpsichord when he was four, (he) started composing music when he was five, and when he was six, he played the harpsichord in a concert for the Empress of Austria.那麼教師可以提問,該句子為何有兩個主語。這時,學生就應該利用平時培養的英語學習方法,對該句子進行快速的理解和反應。
仔細閱讀後可知,該句子是由三個排比句組成的,主要意思是講述莫扎特的才能驚為天人。而在從句中,第二個從句的主語若是省略,句子就不完整。此類排比句與一般的聯動句不同。而類似He got up, washed his face and went to school.這樣的連動句,就不需要重復修飾主語。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時將情感色彩有目的性地與學科知識相綜合,形成形象的、生動的學習場景,進而吸引學生的態度體驗,最終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也便於在生活中的靈活運用。外研版英語教材與其他版本的有所差異,其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具備言語、感情和行動的綜合體驗。
Ⅵ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有效閱讀
引導為先,培養興趣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在於著重培養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能力,這需要教師充分運用各種道具和小物件,對學生在閱讀學習上進行引導,增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在准備教材的時候,可以先將文章的內容進行改編,改變成具有故事性、對話性的表達方式[2]。通過這種故事性強的文章,引導學生讀英語閱讀的認可,在學生今後的閱讀過程中逐漸形成這種分解文章的習慣,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對英文的學習和理解。
2 培養整體英語閱讀技巧
小學是學習英語的入門階段,尤其是在英語閱讀上,往往存在一些閱讀技巧上的不足,在一些更加深入性的文章上,文章不同角度,不同意思層面更加對學生設置了難度。在把握英語閱讀層次上時,教師的作用很大,教師在通讀文章整體意思後,需要先將文章中心思想傳達給學生,這能有效幫助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整體把握。
要更有效地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不僅僅只專注於英語閱讀上,還要將聽、說、讀、寫全面掌握,一起相輔相成,達到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最大化。
3 擴充英文閱讀資源
一直以來,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英語閱讀主要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受其他條件的影響,在課堂外,學生往往缺少進行英語閱讀學習的環境,導致學生英語閱讀學習過於被動[3]。這時候,學校應該積極為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提供資源,為學生准備豐富多彩的閱讀渠道,基於小學生喜歡圖文並茂的讀物,小學英語教師可以迎合小學生的心理,將一些故事讀本、連環畫分享給學生,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喜愛。
學校和教師還可以將英語閱讀方式有組織地向課外拓展,例如,策劃籌建學校的英語閱讀角,學生之間互贈英語閱讀材料,每周安排學生閱讀一些有趣味性的文章,然後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在同學之間分享英語閱讀的體會,之後對所有的故事性文章加以整理,展開討論,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定期舉辦英語閱讀方面的競賽,提高學生之間的英語閱讀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主要在於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理解上的能力,為學生在今後英語學習過程中打下基礎,在各方面教學資源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國小學英語教學質量變得更加實用有效,為學生搭建一個理想的提高英語閱讀的平台。
Ⅶ 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英語(English)是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下的語言,由26個字母組合而成,英文字母淵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英語是國際指定的官方語言(作為母語),也是世界上最廣泛的第一語言,英語包含約49萬詞,外加技術名詞約30萬個,是詞彙最多的語言,也是歐盟以及許多國際組織以及英聯邦國家的官方語言,擁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語使用者人數,僅次於漢語和西班牙語母語使用者人數。
Ⅷ 如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發揮學法指導的作用
英語教學不僅僅是教給學生一些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在小學英語教版學活動中,要始終堅持權把學習方法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並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掌握運用、提煉總結.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後,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學習方法遷移運用到其他內容的學習中去,使英語教學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Ⅸ 如何在英語聽力和閱讀教學中實現聽說讀寫
1、如何進行聽說讀寫的整合教學。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只有將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有機結合,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培養其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聽 精聽和泛聽相結合,將聽英語和語音教學有機結合。 (一)泛聽: 英語老師應該在課堂上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讓學生在英語的氛圍內學習語言。課堂用語屬於泛聽形式的內容,對學生沒有什麼硬性規定與要求,只要聽懂會做或簡單問答就可以了,因此對學生沒有什麼壓力。多聽會起到增加英語氣氛,培養語感的作用。在開始的一兩節課,可以英漢並用,說一句英語,重復一遍漢語,如Hello, boys and girls. 同學們好!Good morning/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早上/下午好,同學們!Is everyone here? 都到齊了嗎?Who's absent?誰缺席?What day is today? 今天星期幾?等等。有的話可以藉助表情、姿勢、動作、手勢幫助學生聽懂,如Sit down, please. 請坐。用雙手,手心向下擺動示意,表示讓坐下,或教師自己以起立、坐下的動作表示,邊說邊做便可清楚。用左手手心朝下,右手直立於左手心下,示意學生停止說話,邊說Stop talking, please. 或雙唇緊閉用右食指豎立雙唇前,也可示意"停止說話或別說話"。如果雙唇翹起,用食指豎唇前作發噓聲則可表示 Be quiet, please."請安靜"的意思等,另外如Come here. Go back to your seat, please. Turn to Page…. Think it over. 等都可用表情、動作或手勢表明意思。只要教師堅持每堂課都用,經常說,反復做,學生會慢慢習慣形成自然的反應,如老師一說Practise the dialogue. 用兩手指一示意說In pairs, please. 學生馬上就會意,兩人一組練習起來。長此以往形成習慣,師生配合越來越默契,教師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口語熟練程度,學生可以逐步養成聽英語並用英語思維的習慣,不斷提高聽的能力,收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 (二)精聽: 中學生愛模仿,模仿性強,但缺乏自控能力。課堂上,常有學生一聽教師示範發音,就急於開口模仿,輕聲跟講,結果導致自身發音欠准,而且還影響了他人聽音。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靜心聽,可採用「手勢暗示法」,即教師隨著示範發音打手勢「一、二」,這時學生邊聽教師發音,邊看教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做到看明、聽清,當手勢打「三」時,全班齊聲模仿。這樣,發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中學生聽錄音跟說跟讀,往往只滿足於「聽到」,能跟得上說,跟得上讀,而不注意語音、語調、句重音、停頓等。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聽清」,在播放錄音前,可分步提出聽的具體要求,使學生聽一遍錄音,便有一次收獲。 二、說 培養良好說的習慣的培養 中學英語教材為「說」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選內容均來源於學生學習及日常生活,為學生所熟悉。這是培養大膽開口講英語的又一個有利條件。因此,教師得抓住時機,充分運用教材,從起始年級,培養學生良好的話的習慣。 首先,教師應十分注意發揮「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教師要用「師愛」去贏得學生的親近和信任,使師生感情雙向交流,密切師生關系,形成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克服怕開口說英語的緊張心理,開創敢講英語、爭講英語、愛講英語的局面。 同時,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優化教學方法,利用一切教學媒體(圖片、實物、玩具、幻燈、投影、錄像、錄音、指套、木偶等等)創設情景,寓教於樂,讓學生身置語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開口練說,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說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讀 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 中學英語教材課文句短簡單,讀來朗朗上口。有些學生覺得這些句都已能講能背了,在朗讀時漫不經心,不是看著一句句朗讀,而是滑句,一古腦兒讀完,存在「假讀」現象。有的朗讀時語速、節奏掌握不好,過慢、拖沓,一字字頓著讀,或是過快,發音不到位,無停頓,混著讀。特別是在集體朗讀時,伴有拖音明顯,節奏較差,語速偏慢等現象。為此,教師要對症下葯,變換教法,隨時糾正學生朗讀的不良傾向,刻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讀的習慣 四、寫 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讓學生明白書寫坐姿、握筆方法不正確會影響身體健康,影響書寫質量與速度,對今後學習不利。啟發學生加強自我督促意識,保持正確坐姿,握筆方法。在書寫教學一開始,學寫字母時,教師就必須十分重視培養學生按照規范筆順書寫,在四線三格中位置正確。值得一提的是,要強調每個字母都要稍向右斜,斜度要一致。學生由於寫漢字的習慣,豎直橫平,有稜有角,四方端正。因此,在書寫英文時,常出現直、方、角現象。對此教師要運用「比較法」教學,及時指正。隨著學習的進展,教師要繼續堅持不懈地抓好單詞、句子、段、篇的書寫及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切實做到英文書寫規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的習慣。 總之,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不會自然生成的,而是經有意識培養形成的。中學生學習英語,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形式。所以,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主要是靠教師。教師必須十分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注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有計劃地、有步驟、嚴格地訓練學生,將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在課堂中有機結合,才能使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請按照讀前—讀中—讀後的過程,設計一個閱讀教學案例。(300字)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概述Do you believe…? We learn to read by reading. The best way to improve your knowledge of a foreign language is to go and live among its speakers. The next best way is to read extensively in it. 閱讀是讀者從語篇中獲取信息的過程。著名語言學家 Christine Nuttall認為,作者將自己頭腦中的信息編碼,形成語篇,讀者再把語篇解碼,獲取信息。閱讀活動各環節的設置應注重其心理效應、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語篇的整體性。閱讀是讀者與文章的交互過程。傳統觀點認為閱讀就是要從文章中獲取信息,了解文章的內容就是達到了閱讀的目的。然而現在語言學家們提出了新的看法。「 閱讀是一個語言心理的猜測過程」 ( Goodman )。讀者在對語言層次的詞語進行解碼的同時,也在運用自己的知識(事實和社會文化方面的知識、有關閱讀材料話題的知識、文章結構組織的知識、情景上下文的知識等)對文章的下文進行預測,閱讀檢驗自己的預測、修訂自己的預測、進行新的預測…… 整個閱讀過程實際上就是讀者與文章的交互過程。字面閱讀( read the line )字面閱讀是對閱讀的最基本要求。低級層次( lower level skills of reading )推理閱讀 (read between the line) 指讀者能依據文章的細節材料推測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根據字面意思進行必要的推理、推論。閱讀的高級層次( higher level skills of reading )形象閱讀 (read beyond the line) 讀者能將閱讀材料與真實的生活聯系起來,特別是與讀者自身的經歷、知識、觀點聯系起來。只有當低層次閱讀和高層次閱讀共同作用時,才能實現流利閱讀的目的。這樣的閱讀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而這,也正是我們閱讀教學的目的。閱讀教學的定義《英語課程標准》指出:「 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學生應通過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英語課程標准》,第 9 頁)英語課程標准》閱讀五級要求:1 .能 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 的含義;2 .能理解段落中各 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 ;3 .能找出 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 ;4 .能讀懂 常見體裁 的閱讀材料;5 .能根據 不同閱讀目的 運用簡單的 閱讀策略 獲取信息;6 .能利用 字典等工具書 進行學習;7 .除教材外, 課外 閱讀量達到 5 萬詞以上 ,累計 15萬字。閱讀教學的目的教師通過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獲取 信息,得到 感知語言的能力,從而達到全面提高英語能力的目的。閱讀的基礎與建立途徑基礎途徑語言知識 語言知識學習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學習深度閱讀學習 廣度閱讀學習(相當於精讀) (相當於泛讀)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域界語言知識學習通過閱讀課文學習新的語言知識(通過教材學習)閱讀能力的深度學習精深閱讀,形成新的閱讀能力(通過教材學習)閱讀能力的廣度學習廣泛閱讀,強化深度學習獲得的新的閱讀能力(通過課外閱讀學習)閱讀教學的原則 整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是指在閱讀教學中採用語篇教學法 (text approach),實際上就是從語篇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入手把語篇教學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要求學習者從其層次結構及內容上入手,最大量地獲取和掌握文章所傳遞的信息,同時逐步地培養其恰當使用語言的能力,即(口筆頭)交際能力。所以這種方法可以達到把語篇分析、打語言基礎以及交流能力的培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的目的。現代語言教學研究證明,人們的閱讀是一種主動的「猜測——證實」的過程,是一種心理語言的揣摩過程,是一種(作者與讀者)「相互交流的過程」。要進行語篇教學,將閱讀材料進行整體的理解,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要採用從整體到細節的「自上而下 (top down)」的模式,調用學習者的圖式知識 (schematic knowledge)。教課文必須從整體入手,一是學生的預習必須先整體理解內容;二是教師上課必須先從背景知識入手,要求學生說說與之有關的 background information,問幾個 global questions。然後,有重點地討論一下語法、詞彙等知識點。點面結合的原則閱讀理解的對象是整篇文章,而考查時命題卻絕大部分是詞、句、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始終要把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總體理解與句、段的理解分析緊密結合起來,把握「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規律。既要考慮全面,又要注重細節,做到點面結合。精泛結合的原則精讀和泛讀是閱讀的兩個方面。英語課堂上的精讀應以「精雕細刻」「點滴不漏」 的「講深講透」英語知識為重;泛讀課應以「拓展視野」「培養習慣」「發展技巧」為主。精讀與泛讀相互結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它們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聽說讀寫統籌兼顧原則在教學中,我們只能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有所側重,而不能採用簡單的方法,重視閱讀就不顧其他技能的發展。閱讀的作用與功能從高考的角度講,得閱讀者得天下從中考的角度講,得閱讀者得三分天下二、初中英語閱讀常用教法 閱讀教學模式 1 .自上而下模式 Top-down model 2 .自下而上模式 Bottom-up model 3 .互動模式 Interactive model 自上而下模式 Top-down model 自上而下模式反對逐字逐句閱讀,強調學生已有知識在閱讀過程中的作用,主張調動學生對課文進行積極思考和擴展的主觀能動性。但這種模式忽視詞句結構,忽視語言知識等其他因素在閱讀理解中的作用,容易導致學生對英語語言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導致閱讀水平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下降。自下而上模式 bottom-up model 該模式強調教師在閱讀教學前先為學生解決文中的生詞生句以及新的語法結構。認為學生只有掌握了英語語言、詞彙和句法的基本知識,就能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要求學生根據基本的英語知識逐句地閱讀和理解,已達到理解全篇的目的。該模式沒有重視語言篇章層次上的語言意義和閱讀理解必須有的分析、推斷等思維能力及有關的社會文化知識。互動模式 Interactive Model 這種模式基本觀點:在閱讀中,底層面與高層面的加工方式對閱讀理解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底層面的加工需要高層面的參與,其加工結果為高層面的加工過程提供「材料」,信息的傳遞具有雙向性。強調讀者與讀物的相互作用,即強調讀者所掌握的詞、句等方面的語言知識和有關題材的背景知識與讀物所傳遞的思想和情感之間的相互作用。提問式(問答式)閱讀教學模式。在提問式閱讀教學模式中,老師運用設問—引導—啟發—對話—交流交替模式,展開教學程序。通過設問、解答、幫助、指導等多元教學行為的綜合利用,促使課堂教學信息由單向活動,即教師向學生傳授,變成了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也會增多,從而改變了教師一言堂的局面。對話式閱讀教學,課堂教學就比較注重教學情景的設計與學生的參與,教學活動從師生的雙向交流轉向師生間、學生間的多向互問互答。教師較為自然地融入學生之中,並與他們建立起對話式夥伴關系。討論式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由教師設計、布置討論、組織討論、討論總結四個前後緊密聯系的環節組成,在其具體實施過程堅持知識與能力並重、課上與課下並重、面向全體與照顧重點相統一和恰當性原則。」情景導入—設問—閱讀—疏通、理解—深層問題—討論、擴展—結合實際再討論—總結—布置口頭和筆頭作業、加強語言實踐。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閱讀教學三階段:pre-reading 主要目的:1 )激發學生閱讀的動機;2 )激活或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識,引出話題;3 )為進一步閱讀解決理解上的語言障礙。活動形式可以有:問答、討論、小測驗、 游戲等。??Warming-up: 提出話題,激發學習興趣??Presentation: 提供文化背景知識 (根據需要安排 ) ??Revision: 回顧上節課所學語言要點注意:呈現那些對閱讀理解形成重大障礙的生詞。while-reading 1 .是學生自己閱讀的環節。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關鍵信息,去獲得關鍵信息。2 .要給學生留有充分閱讀的時間,要讓學生有眼睛看、用腦思考的時間和過程。老師盡量少提問題或講解。可以在學生閱讀後再做這些事情。3 .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一定要能夠動手操作一些事情,如:瀏覽以了解文章大意、捕捉具體信息、將信息圖表化、記錄要點、回答各種問題等。注意:為了保證閱讀的有效性,必須交待清楚閱讀的任務。該階段所設計的活動以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為目標。設計流程:General comprehension: 首次接觸閱讀材料,解決整體理解問題創設情景—確定理解目標—通過默讀解答所給問題(可伴有錄音)—討論問題答案(先小組後全班)2 .Detailed comprehension: 再次接觸閱讀材料,解決細節理解問題確定理解目標—通過默讀獲取所需信息—解答所給問題—討論問題答案(先小組後全班)3 .Target discussion: 通過掃讀發現教學重點和難點(包括詞彙和語法),並逐個加以解決過程:個人掃讀—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內容:研究情景—確立概念—熟悉結構4 .Mechanical practice: 替換練習、造句練習、朗讀訓練等5 .Meaningful practice: 復述、改寫等6 .Focus summary: 歸納總結所學語言(先小組後全班)閱讀任務建議Put these cut-up paragraphs back in the correct order 段落排序Find words in the text that mean the same as these 文中找同義詞Read the text and find the mistakes in these sentences 讀課文找句中錯誤Give headlines to each section of the article 寫段落標題Put this list of events in the correct order 事件排序Write a reply 寫出應答Discuss interpretations of, reactions to, feelings about the text 討論對課文的認識、反應和感受post-reading 主要目的:1 .根據閱讀內容進行各種思維活動;鼓勵學生將所閱讀的內容與自己的經歷、知識、興趣和觀點聯系起來。2 .學習語言知識,並將閱讀技能與 其他語言技能進行整合,對學生進行綜合語言能力訓練。活動形式:Pre-task: 布置任務 (一般為筆頭任務 )(可根據學生水平提供不同任務)創設情景(完成任務的必要性) --布置任務—提供實例2. .While-task: 完成任務(以小組為單位)收集資料—討論方法—制定方案—實施計劃—總結結果3 . Post-task: 展示評價小組展示—全班評價—確立榜樣—糾正不足注意:讀後理解性的檢測環節,重在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習技能。 Homework適量的語言知識練習和對課堂內任務成果的完善三、初中英語閱讀案例分析 看光碟並評課 四、初中英語閱讀策略指導和案例分析 閱讀教學策略 1 .合作閱讀策略教師可首先提出閱讀要求,使學生帶著疑問閱讀,接著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然後檢查小組活動情況,請一個小組宣讀自己結果,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評論,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2 .交互閱讀策略閱讀教學前使學生了解閱讀過程所涉及的四種技能:概況技能 (summarizing),提問技能 (questioning),析疑技能 (clarifying),預測技能 (predicting)。教師鼓勵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進行提問,及師生輪流提問。3 .同伴閱讀策略一個問,一個讀。提問的同學根據對方的回答進一步發問,由此一直進行到無問題可問為止。注意,只有在聽到對方的問題時才可以閱讀,根據對方問題的種類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這樣可以訓練學生對閱讀技巧的運用。4 .質疑作者策略1 )布置閱讀任務時交代閱讀時應回答的問題:What is the author trying to tell you? Why is the author telling you that? Does the author say it clearly? How could the author have said things more clearly? What could you say instead? 2 ) 學生討論自己「質疑」過程中對問題的回答情況。3 ) 對學生閱讀情況進行評估。5 .圖片故事策略1 ) 根據故事製作相關的系列圖片;2 ) 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3 ) 展示第一幅圖片,組織學生根據圖片故事的發展進行預測;4 ) 以此方式依次展示圖片,直至故事結束;5 ) 圖片故事閱讀完後,指導學生閱讀文字材料,對比與圖片的差別。閱讀基本技能1 .略讀 (適用於判斷短文主旨大意及中心思想)2 .掃讀 (適用於細節搜索、捕捉、提取及理解 ) 3 .細讀 (適用於推理判斷、揣摩、理解作者意圖)略讀 (skimming ) 和掃讀 (scanning ) 「 Skimming 」 就是選取課文中的重要部分和重要細節,以求抓住主要意思,對課文內容進行總的理解。這一技巧可幫學生時時把注意力集中在課文的主要意思上,而不是與主題無關緊要的細節和個別單詞上。「 Scanning 」 是在學生查找特定信息時,通常無需認真閱讀全文,只需找到信息所在的段落,然後認真閱讀,來了解課文細節。利用這一技巧進行閱讀時,應指導學生尋找課文的有關細節,幫助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與主題有關的段落中。閱讀策略指導課例(兩節)泛讀教學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閱讀能力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才能培養起來,閱讀能力的增強是與閱讀量的多少成正比的。所以《課標》明確指出:「在教學中……,特別要注意增加泛讀訓練。 」 泛讀教學的目的要求中學英語泛讀教學的任務是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理解主要內容,通過學生對文字的快速感知能力。同時鞏固和擴大詞彙及英語知識,培養學生閱讀英語的興趣和習慣,擴大知識面,培養自學能力。英國學者弗蘭科斯·格雷里特( Francoise Grellet)認為:「泛讀是一種熟練活動,主要是解決對文章的綜合理解問題。進行泛讀訓練時,首先應該從綜合理解開始,然後再詳細理解過渡。要求學生完成的任務應該是綜合理解性的,同時,設計閱讀理解練習也應該從對選文的整體意義理解開始,而不是詞彙或較具體的內容。」中學英語泛讀訓練的目的更應掌握選文的基本思想,強調對選文的整體理解,而不應偏離這個方向,去要求過細、過精的理解。明確的泛讀教學的目標,我認為還應包括以下兩方面:第一,泛讀強調在單位時間內更多更好的獲取信息,所以泛讀的根本目的是掌握文章的主旨,即了解其基本內容和中心思想。在進行泛讀訓練時,教師不必講深、講細,對詞彙不做過高的要求,對語法不做過多的分析。第二,泛讀是為了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在進行泛讀教學時,對選文閱讀理解的程度,在不同年級有不同層次的明確的目標和要求。教師在進行泛讀訓練時,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使學生理解層次不斷深入,逐漸實現由知識向技能的轉化。進行泛讀訓練的方法很多,如: SQ3R法: Survey、 Question、 Recite、 Review、 Rewrite。Matching :分別給學生若干篇文章和若干個文章標題,讓學生迅速找出哪個標題應該是哪篇文章的。Skimming :略讀,只要求了解文章的大致梗概。Scanning :只為獲得個別信息,如年代、數據、事件等而閱讀。Task-reading :為了解決某個實際問題而閱讀。Authentic-reading :用實際生活中的資料,如廣告、時間表、商業信函等作為閱讀理解材料。Timed-reading :限時閱讀。在實際教學中,廣大教師要不拘形式,採用靈活、多樣的訓練方法,一方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分析、綜合、推理、想像等思維能力的形成。鼓勵泛讀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