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語閱讀 > 農村英語閱讀滲透情感素養

農村英語閱讀滲透情感素養

發布時間:2021-02-14 08:51:20

❶ 英語教材如何滲透情感

圖片為輔 翻譯為主 閱讀和速度只是必要條件
圖片幫助理解內容
翻譯成中文 更好理版解 因為要想讓讀者產權生共鳴 必定有可以觸動心靈的詞彙 英語非母語 所以 也要有相應的中文註解 才能更好的滲透理解 最好是要把文章假設成一個故事 這樣才能造就可讀性。

❷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唐小龍

開發這種潛能的關鍵所在。學生的學習能力依賴於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圖的確立。其中學習興趣是第一位的,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改變教學方法。
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要改變我們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長期受老師的控制而被動地學習;一切圍繞老師的思維轉。也就是說:學生處於被動的學習狀態。老師甚至包攬了學生的一切。比如老師教單詞和短語;詳細地講解翻譯課文、語法、語言點。老師滔滔講,學生默默地聽,認真地記筆記,學生的課堂活動毫無發展性和創造性。這樣的學生只知道默默地聽老師講,機械的背誦和訓練。如今,學生已經使用新教材,而我們的教法仍然是舊的傳統的教法。傳統的教法桎梏了學生的創造力。所以只有改變傳統的教法,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過程是十分寬容的。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自由確定教學過程,採用各種風格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發揮個人的創造性,取得不同層次學校英語教學效果的整體提高。對話、課文、語言教學等和某節課的整體教學方法絕非固定不變的陳式,而應該是多元的和多層次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和技巧的集合。教師只要認真研究英語學習過程的規律和結構,堅持整體教學思想、整體設計教學和保持教學內容完整的原則,實行教學過程與學習過程的統一,就能夠根據各自教學的實際,發揮個人的創造性,採用多種風格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取得不同層次學校英語教學效果的整體提高。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習能力的培養關鍵是要有學習興趣。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作好閱讀前的思考。
在每次的閱讀課上,我給學生五分鍾時間去快速閱讀,然後就這篇文章進行討論。再簡單地復述課文。也可以讓學生講些有關的幽默故事為閱讀做鋪墊。這些預備訓練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現在我們以牛津初中英語教材九年級上冊unit5「Films」為例,我們可以激勵學生講一些關於Hepburn的故事,讓學生自由發言,講一些有關Hepburn事。很多學生會仰慕Hepburn的精神。也有學生崇拜Hepburn的簡朴而又有意思的人生。通過對Hepburn的討論,聯繫到本班,那一位學生具有Hepburn的這種精神?我們又能從他身上學到些什麼?我們再以九年級下冊Unit1 「Life on Mars」為例。我先讓學生設想我們的未來生活是個什麼樣子。一個學生對他的同伴說:「去另一個星球」 我問他為什麼,他答到:「因為地球上的能源越來越少,而人口越來越多」另一位學生說:「將來我呆在家裡使用電腦去做我想做之事,有機器人為我代勞」其他各組的討論都很激烈。
學生學習主動性在聽力和閱讀課上也十分重要。如果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學習,那麼口語課上學生就能積極主動地使用英語練習口語;閱讀課上也能積極地快速地進入閱讀狀態。
2.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讀後的一系列任務。
以unit5「Films」為例。當學生閱讀完這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復述課文。學生會盡力做准備。他們會看課後補充材料,會去改寫、背誦、會查閱自己要使用的詞或短語。這無疑中訓練並培養了學生積極地閱讀習慣。
3.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學,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中,使學生能夠讀懂簡單的文章是教學的主要目的。怎樣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學習方法的引導。閱讀前要給學生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學生回答有困難的題,可以設計成用「 yes」 「no」回答的題型。有時也設計一些能開發學生思維的「why」一類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並試著回答。如果學生完成任務時有困難,老師要加以引導。比如,學生第一遍讀了「Films」。 我讓學生完成一些在句子中填入單詞的題。或者縮寫課文。當學生完成了這些任務之後,再讓學生就有關Hepburn的故事進行討論。不同的是:在閱讀九年級下冊Unit1 「Life on Mars」 這篇文章時,我要求學生寫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如果學生有困難,我給他們幫助。
怎樣引導學生學會新的語言知識點,那是對學生另一種能力的培養。我是這樣做的:讓學生查出在學習中遇到的新單詞的意思;自己先找出不懂的新的語言知識點,然後我讓學生用這些新詞造句。根據情況,可以口頭訓練,也可以做筆頭訓練。當然,學生查出新詞的意思,找出不懂的句子後,不是說老師就馬上去講解,而是要學生認真地逐字逐句地再讀,然後學生再不懂的話,老師就有必要講解。然後就這些句子復述課文某一句子或某一段落。這種方法是給予學生必須需要的幫助。
三、用平等和無私的師生關系溝通情感教育
1、良好的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從而增強師生情感交融,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教學中應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信任感、親近感產、親切感。教師可輕松愉快地通過英語教學上的藝術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語教材本身的魅力,達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學生剛上七年級時,先復習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如見面、道別、致謝、道歉、家庭成員的稱謂、時間、年齡、性別等。鼓勵他們在適時地適當地使用這些用語,我們應非常有耐心地與他們交流,消除他們對學習英語的恐懼感,打消他們的顧慮,讓學生們感覺我們與他們是平等的夥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師」,所以很快這些學生就可能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老師健康熱情、開朗的形象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先決條件。教師教育學生不僅要靠口耳相傳,更要注意言傳身教的示範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都具有很強的感染性。試想一位整天死氣沉沉、板著一副面孔的教師,學生怎麼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說讓他們和你一起走入課堂內容,積極思考和解答問題;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師,把本職工作當作苦差事來應付,學生更不可能與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讓學生以主動進取的心態去投入學習中。每當我們步入學校走進教室,心中應油然升起一種責任感和神聖感,發自內心地自覺遵循職業道德規范,一絲不苟地教讀每一個單詞,講解每一個知識點,耐心細致地解答每一個疑難問題;自始自終熱情飽滿,從而不知不覺地感 染著每一個學生,鼓舞著每一個學生。在細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們的課堂中師生舉手投足應心領神會,和諧相處,在這種教學氛圍中,教學成績便會逐年上升。
3、「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情感教育必須以「愛」為核心。在英語教學中,整個班級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這是許多教師都不可迴避的一個現實。教師的愛心不僅體現在優秀學生身上,更要傾注在學習困難的「學困生」身上。在2007屆九(2)班,王誠等同學在八年級上學期在英語學習上就掉了隊,我為他們幾位同學專門制定了適合他們程度的學習方法,並相應調整我的教學設計,盡量在教學中面向多數,兼顧「兩頭」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收獲,從而避免了進入九年級後成績的大面積滑坡現象。
4、情感教育重在教學中的全過程,但課堂上師生交流時間畢竟有限。個體的情感教育不易進行。因此,課外的情感投入至關重要。通過與學生或者學生家長的共同交流,常常產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在2005屆七年級有一名學生叫王琳,由於小學時就對英語產生濃厚興趣,因而提前學了一些簡單的英語單詞。進入初中後,剛開始對英語學習興趣很濃,上課積極回答問題,書寫工整,屢屢受到好評。但半期之後,英語成績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計厭背書,認為是「死記硬背」;我了解他的真實想法以後與他的家長進行溝通,針對他的「觀點」,允許他背書,改為每課默寫;一段時間後,他自己覺得背書可以幫助他形成良好「語感」,於是,他自覺地找到我要求背書。由於是他自身有了切實感受,他的英語成績又得到回升。由此可見,教學之外擴展情感教育,是對教學的充實和幫助。

❸ 論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

教師教學抄的心態,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情緒,它是教師自身心理素質的反映,也是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體現,要保持教學是最佳的心理狀態,首先,課前准備要充分。課前應認真仔細地做好准備工作,特別是對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學各主要環節能歷歷在目,做到教學過程清新、結構合理、方法恰當、內容適度,符合學生的心理規律和認知特點。

❹ 淺談如何培養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詳細

作為一名多年從事農村英語教學的教師,我對英語閱讀能力對初中生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深有體會—— 英語閱讀能力是農村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的橋梁,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但是,農村初中學生閱讀興趣不濃,缺乏閱讀策略。他們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我們農村英語教師經過長期堅持、有計劃地努力,一步步提高。 關鍵詞:課內精讀、閱讀興趣和能力、課外泛讀 在閱讀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首先要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並由課堂主陣地向課外延伸。不重視精讀課本,一味強調課外泛讀,就會造成基礎不實,對所讀材料理解不透徹。而只重視精讀課本,不進行課外泛讀,就無法擴大知識面,無法提高閱讀速度和能力。 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 1.立足課本,開展課內精讀,堅守培養學生閱讀技能的主陣地。 閱讀能力依賴於綜合訓練。聽說讀寫扎實,學生語言結構意識強,基本詞彙掌握牢固是閱讀能力提高的先決條件。農村初中大多數學生只能通過課本來獲取信息,提高詞彙量。為此有效地進行課本材料的閱讀教學是重中之重。同時面對中考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輕單純的語言點和語法考查的趨勢,教師應在進行扎實的語言點訓練的同時,緊抓學生的情感技能、學習技能、閱讀技能和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培養。故將閱讀教學分兩課時進行,可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第一課時:進行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即把課文當作一個整體來讓學生感知,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整體內容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著眼於學生閱讀技能的訓練。第二課時:在對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語法,進行聽、說、讀、寫綜合訓練,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綜合語言知識的能力。 第一課時:進行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 教師設置教學情景,導入完成第一課時閱讀課堂教學必須掌握的詞彙和短語(其餘詞彙和短語可在第二課時教學)。這樣安排更符台中考閱讀考查的標准——語篇中可存在3%的生詞。這些生詞多為通過上下文可猜測詞義或不妨礙學生完成閱讀任務的詞彙。而後介紹一些跟閱讀內容相關的一些背景知識,,根據文章標題,插圖或利用簡筆畫等引導學生預測文章內容。 設置情景教學詞彙和短語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幾種:①納舊迎新——由歸納復習學生已知的相關詞彙和短語,導入本課需新授的詞彙和短語;②頭腦風暴——確定風眼(本閱讀課話題),由此啟發學生聯想,進行詞彙和短語教學;③問答授詞——用幾個問題得出與此詞彙和短語密切聯系的關鍵詞,輕松引出所教的詞彙和短語。 教師分層次設計閱讀任務,逐步完成對學生情感技能、學習技能、閱讀技能的培養。 a.要求學生瀏覽全文,設計2 -3 個與中心思想有關的問題,培養學生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能力。問題的設計應能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習動機,引出本課話題,切忌問題設計過於簡單,學生不需瀏覽全文便可回答。 b.要求學生了解文章大意,獲取具體信息。可設計選擇題、判斷題、表格填寫等題型,培養學生捕捉信息和理清文章脈絡的能力。 c.要求學生根據文章情節或寫作順序,寫出各段段落大意,或設置Who,When, Where,What, How 等細節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以此為提綱,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整體的簡短復述。 選擇與學生學習生活經歷有著密切聯系的文章,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經歷和觀念。練習的設計以鞏固本節課閱讀技巧為重點,兼以訓練其他閱讀技能。 仍以鞏固本課閱讀技巧為重點,進行閱讀訓練。並要求學生預習Reading 中的重點坷匯,短語和句型,發現問題,排除障礙,為閱讀課堂教學第二課時作好充分的准備。 第二課時:加強語言點教學及聽、說、讀、寫綜合訓練。 學生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接下來應就課文內容進行講解和精練。本課時主要是對重點詞彙,短語和句型等語言點的教學。多數教師更習慣於本課時的教學,且經驗豐富。但重點詞彙,短語和句型範圍的確定仍是長久以來令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多年教學經驗告訴我,其劃分標准大致有:①圍繞本單元話題的詞彙和短語;②含有四會詞彙的短語;⑤具有本單元重點語法特徵的句型;④現時不作要求但常見常用,且有益於學生寫作的短語、句型。同時注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也是重要的劃分標准之一。那些超越課程標准和大綱要求的教學難點,教師一定要理智地處理,要求學生理解即可。那種見語法就講,見片語就背的無限延伸的做法,容易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熱情,弊遠大於利。 復習Reading 第一課時的閱讀信息,並由此導入新詞彙、短語的教學。主要做法是要求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切忌完全用中文解釋詞義。 這是一個排憂解難的過程,是強化重點的必經之路。解難的形式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由教師提出文章中較難理解的語言點,由學生思考、討論,然後解讀。另一種是讓學生提出預習時或閱讀後不解的問題,師生共同討論剖析。這一環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歸納出本閱讀短文中的重點詞彙、短語和句型,做到精講精練,增加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具體操練時可將第一課時中的題目合理改變。將練習重點由閱讀技能的訓練轉移為對語言點的訓練。 在解難後教師可將課文按段落讓學生復述,真正實現綜合語言能力的訓練,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鞏固練習題可設計為課堂上的小測試,重點仍為檢測本閱讀短文中的重點詞彙、短語和句型。用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同意句轉換、單句改錯、漢譯英等都為較好的題型。 應以閱讀文章中的重點詞彙、短語和句型為基礎,予以適當拓展。讓學生能用已掌握的知識獲取新知識,培養新能力。 2.精心選材,培養閱讀興趣,掌握閱讀策略,訓練閱讀技能。 (1)興趣是一個人熱愛、嚮往追求某物的心理狀態,是他或她希望達到目標的精神力量。陶行知說:「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為此,選材內容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趣味故事、童話、幽默小品等,同時還包括天文、地理、人文、歷史、科技、社會生活、體育、衛生、環境、生活、習俗、風土人情、醫學網路、動植物、語言文學等。閱讀材料的體裁要具有多樣性,可包括描寫文、敘述文、說明文、文學作品、廣告、說明、圖表、圖示、電報、會議記錄等等。 (2)根據《英語課程標准》,可以把初中階段英語閱讀的技能概括為:接受性技能、解碼性技能和創造性技能。 ①、接受性技能。 考察學生了解讀物提供的事實的技能,可以通過一些記憶性問題來實現。 ②、解碼性技能。 考查學生對閱讀材料內容,包括其創作意圖的理解技能,可以通過一些理解性問題來實現。如: a.確定讀物主旨大意的題目。e.g.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b.確定讀物標題的題目。e.g.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 c.確定事物發展線索的題目。e.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right order of…? d. 辨認重要事實的題目。e.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true? e.猜測生詞詞義的題目。e.g. The underlined words in the first paragraph means/refers to…? ③、創造性技能。 運用作者提供的知識和觀點去解決問題,或在其觀點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觀點,發表新的看法。考查學生創造性技能,可以通過一些創造性問題、評價性問題來實現。如: a.根據上下文推斷作者意圖、態度等的題目。e.g. By saying…, the writer means…? b.根據讀物線索推斷事物的發展趨勢的題目。e.g. According to the last paragraph,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most probably happen next? c.根據讀物線索總結事物的發展規律的題目。e.g. From the text, we learn that … d.用讀物中的觀點解決類似的問題的題目。e.g. What is the advice given in the text? e.進行合理的邏輯推理(如數量推測、實踐圖冊、故事解決推測、人際關系推測等)的題目。e.g. After learning the text, we can infer that … 在掌握了以上的技能以後,學生就能夠在獲取文章一定量的信息之後,進行再加工,做出正確的、合乎邏輯的判斷推理,有助於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3)只有教會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策略,學生在閱讀上才會有所收獲,能力才能夠得到提高。我們在平常閱讀教學中,可以嘗試以下閱讀策略: a、預測內容。 學生可以根據標題、上下文、圖片等預測文章內容。 b、猜測詞義。 1)利用上下文的語境猜測詞義;2)利用對比法猜測詞義; 3)根據構詞法猜測詞義。 c、辨認文章結構。這將有助於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和意義的推測、理解,也有助於改進學生的寫作能力。 d、看清楚題目要求。有的題目是考查學生概括文章的能力,而有些是考查學生了解文章細節的能力。對於前者,學生要留意文章的題目及關鍵句(通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而做後一種題目時,無須一字一句地讀文章,只需掃讀與題目有關的信息即可。 e、 在做題的程序上,可以參考以下的方法:一是文章不長時,可以考慮先看文章,如果文章非常長,則可先看題目,帶著問題去閱讀。二是看題目是應該特別留意題目中的關鍵詞。三是看題目是不一定要看選擇項,避免受錯誤信息的干擾。 f、在做選擇題時,當沒有非常大的把握決定選項時,可以運用排除法。 總之,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研究閱讀能力的基本組成,教會學生有效的閱讀策略,對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3. 開展課外泛讀,拓展學生的閱讀面,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將課堂閱讀教學延伸到課外才能達到現代英語教學的高度。有了課堂閱讀方法的科學傳授,學生便掌握了有效的閱讀策略。但相對於有限的課堂,要真正實現閱讀能力的提高,達到《英語課程標准》的要求,還必須注重學生課外閱讀。初中生的自我學習、自我計劃能力還不強,需要教師對課外閱讀進行必要的指導及檢查,逐漸養成學生課外自覺閱讀的習慣。以下方式可供參考: (1)開辟「英語角」,張貼一些較簡單的、原汁原味的英語文章,使學生了解更多有關其他國家的社會、文化、風土人情、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 (2)每日在黑板上寫一句名言警句、英語諺語或英語繞口令,並要求學生做好摘記。 (3)可利用課堂教學中的值日報告時間,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外閱讀材料,檢查課外閱讀的效果。並由值日生提問,要求其他同學回答,來實現信息的再傳遞與再理解,從而擴大學生的閱讀知識面,達到知識積累。 (4)組織閱讀競賽,可分為速度賽(比時間)、成功賽(比准確率)、能力賽(比難度),使學生了解彼此的閱讀優勢,認識自身的不足,互相取長補短,達到閱讀理解能力整體提高的效果。 (5)現代的網路資源為學生們收集信息和開闊眼界拓寬了渠道。每周制定一個主題,要求學生自行收集材料進行閱讀。如名人生平、社會熱點、新聞時事、歷史事件、科技問題、環保問題等。 (6)學生課外興趣自由閱讀。針對程度較好的學生,可推薦一些難易適中且趣味性強的英文課外閱讀書籍,可既拓寬學生視野,又提升學生的文學積累和文化素養。 (7)引進獎勵機制。結合學校少先隊組織的雛鷹獎章活動,在「英語閱讀章」下增設三枚子章,定期進行考核。「小讀者章」頒給能閱讀英語小短文的學生;「小學者章」頒給能閱讀各種文體且有一定難度的英語材料的學生;「小文豪章」則頒給能閱讀名著簡易讀本的學生。 小結 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項復雜艱巨的工作,沒有固定的模式。學生必須經過長期的、大量的、廣泛的閱讀,才能逐步積累知識和經驗,,養成良好的語感,達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目的。我們——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必須不斷地思考、不停地探索、反復地實踐,為加快這一進程而不懈努力。 《初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法》2004,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❺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和價值觀教育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全面推進,小學英語新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滲透情感教育?本人就自己的經驗,談談基點看法。美國教育學家布魯姆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和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因此,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重視與學生的情感協調,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情感,使學生情感處於飽滿狀態,從而促進學生學習,實踐能力的提高。那麼如何在小學英語教育過程中滲透情感教學?根據實踐經驗,本人談談自身的體會。一 關愛學生— 情感的根基蘇聯教育家蘇姆霍林斯基曾說「教育是人和人心靈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成長為有義務感和責任心的、善良而堅定、溫厚而嚴格的、熱愛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惡行為的真正的公民,我們就應該真誠地對待他。」因此,教師要想在教學上取得成功,不僅要對教育事業有一份執著的愛,還要注重感情投資,以自己真摯的愛增進師生間:「以心換心,將心比心」的情感交流,讓學生產生親切感,信任感,從而喚起學生對老師的愛,進而讓學生對所教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得到情感激勵,產生奮發向上的力量。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師生積極情感的根基。二 良好的教學環境——情感的提升現代生活教育理論認為,教學環境是作用於兒童主體發展的重要因素,讓學生置身與特定的情景中,不僅有益於兒童認知心理的發展,而且能有效地調動兒童的情感參與,從而提高學習效率。1寓教於樂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說過:「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教師應盡量激勵兒童的學習興趣,帶著快樂的情趣去學習知識,變求知為一種快樂事,獲得情感的滿足。小學英語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激發學生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敢於大膽開口,獲得一些英語感性知識,打下較好的基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師生之間的情感交融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與學習和活動的動力之一。1(1)尋求合適的教學內容 課文話題影響著語言材料的選用,活動形式是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的先導。例如,動物、植物、自然現象、天體變化以及其他的充滿奇幻的童話和故事,最令兒童感興趣;充滿鮮明的節奏感和韻律感的兒和曲,滿足他們傾聽和口頭交際的語言材料,也是他們的興趣所在。教學中,如果把充滿童趣的教學內容,用兒童所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來體現,主義活動方式的匹配,那麼在兒童的興趣作用下,就可以取得較顯著的教學效果。1(2)充分利用各類教學手段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指望靠表面看得見的來加法學生對學習、對課程的興趣,那就永遠也培養不出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熱愛。要力求使學生親自去發現興趣的源泉,使他們在這種發現中感到自己付出了勞動和獲得了進步,這本身就是一個主要的興趣源泉。」當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學習能聽懂卡通人物對話的內容,能夠用簡單的英語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和情感,能看懂一些簡單讀物或演唱一些曲,或者能用英語表演小品時,他們的興趣會更大。如我在教weather 詢問天氣情況,組織學生當氣象台的氣象預報員。當「遊人」詢問他「How is the weather in Fujian?」可用」It』s a sunny day」等來回答。在這種活動中,語言情景逼真地體現出來,學生們有身臨情景的感受。如我在教學食物單詞時,諸如corn、yam、pumkin pie之類,事先准備好這些食物,然後一個個展示實物並學習它相應的單詞。鞏固時,用多媒體播放corn等單詞圖片,看哪個學生最先說出相應的單詞。課堂情緒很高,所教的幾個單詞學生很快就掌握了。 2教師影響 在教育過程中,不少學生受到任課老師的影響,從而對所學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並最終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英語老師的個性風貌、知識廣博性、技能(專業技能與教學技能)嫻熟性、能力多面性以及情意的發展,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一位熱愛英語專業、教學懂法、心境年輕的教師,會將自己對英語的興趣轉移到他的學生身上,從而促進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對英語的學習之中。庫姆斯在他的《教師的專業教育》一書中提出了「自我」的概念,認為一個好的教師首先是一個人,是一個有獨特人格的人,是一個知道運用「自我」的教師,傾向於以積極的方式看待自己,具有自我滿足感、自我信賴感和自我價值感。充滿信心而努力投身於小雪英語教學工作的教師,終將贏得學生的熱愛,並將成為他們模仿的榜樣。三 正確的評價形式——情感的補充《英語課程標准》及《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明確指出:對管住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發展過程,學生的評價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所表現的興趣、態度和交流能力為主。當代教育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價值觀。這種教育價值觀決定了教學評價的觀點和方法,突出了教學評價為學生發展服務,關

❻ 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情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英語課程標准》的日益完善,為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將傳統的知識傳授型教學轉變成語言交際運用型教學。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課,教師如何教、引導學生如何學,已經成為所有英語教育工作者都在關心的問題。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能使學生能夠得心應手的應付考試,而且對於學生的終身學習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筆者作為一線教師,想就如何在初中課堂開展閱讀教學,淺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1.高度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改革英語閱讀的教學方法,使教學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現代語言教學理論認為,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單純是要學生學習掌握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獲取信息、學習文化、發展閱讀技能和策略,為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英語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認知方式、學習方式、英語水平、性格特點、情感態度、對老師的態度,學習環境等方面。這些因素決定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及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因此,從初一開始,我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就特別注意,難易一定要適度。材料過分容易,學習起來沒有成就感;過難,學生就會喪失興趣和閱讀信心。我會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為他們選擇難易不同的讀物。而且閱讀材料的內容必須多樣化,故事、傳記、歷史、地理知識等都能培養初中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開闊了眼界,了解了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及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從而極大的增加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課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是有區別的。課文一般是一個主題一個篇章。在教學中,老師常會對課文進行很細的分解,以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而純粹的閱讀,我們可以更多的去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教材中的那些淺顯易懂的課文,我從不花大量時間去精講,通常會通過一些活動讓學生自己去領悟;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可以讓學生排成課本劇進行表演;一些有難度的文章,可以讓學生帶著任務分組討論後在全班進行講解,有時候也會要求學生寫英文的讀後感。這樣一方面可以使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日後的高層次學習打下了基礎。
2.抓好課堂教學,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獲。
從初一起,教師就應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明確初中階段閱讀教學的目標和應採用的措施。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把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細化到每一個教學模塊,避免閱讀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在組織課堂教學時,無論是哪種課型,我們都必須首先明確教學目標,其次才是針對這些目標考慮採取哪種教學模式。閱讀有多種目標,包括尋找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提高閱讀技能(read for skill)、獲得語言知識(read for language)、增加生活樂趣(read for enjoyment)等。對於中學階段的英語課程來說,其閱讀教學的首要目標應該定位於培養學生read for skill和read for language兩種能力,這是英語教師首先必須明確的①。在初中階段,從初二下冊及初三的教材才開始出現較長較難的閱讀材料,在處理這些文章時,應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去設計一些活動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初中學生的語言知識有限,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分析課文中的語言現象及其內容,對課文中的詞、短語和語言現象進行有重點的分析和講解,不能過於復雜,必須帶領學生一步一步的去閱讀。可以在上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及語言有一定的了解並帶著一些疑問來到課堂。

❼ 淺談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怎樣滲透音標教學

一 情感的內涵和作用
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態度和體驗,是由客觀事物是否滿足個體需要而產生的,它反映客觀事物與個體需要之間的關系。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的情感狀態有利於發揮學生潛在的各種技能,使學生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深刻,想像豐富活躍,記憶力增強,反之,消極的情感,則會抑制心志技能,降低學習效果。
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提出了第二語言監控模式,此模式建立在習得與學習假設、監控假設、自然順利假設、輸入假設及情感過濾假設之上。克拉申指出:「接受可理解語言的輸入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學習者不同的情感因素對語言習得也有影響。這種情感因素包括學習目的、學習動機、自信、焦慮等,克拉申把他們統稱為「情感過濾」因素。小學生學習英語是第二語言習得,他們的情感因素也對第二語言——英語的學習有著更為重要的影響。
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和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這是因為:「恐懼的心會麻痹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動:知覺、記憶、思維、語言等。一個學生在正常的狀態下能夠完全正確地回答問題,而在恐懼地狀態下就會驚慌失措,變得愚笨。即使他腦子里有這些知識,他也可能連一句話也說不出或者說得顛三倒四。」學生對事物的感知往往是憑直覺上的好惡,而不是經過理性得分析,而且一旦他們覺得外界事物不合自己的口味,就會變得興趣索然,甚至產生逆反心理。正是因為這種特點,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重視與學生的情感協調,自覺與不自覺地流露出憑直覺和印象去教學,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積極情感,以致使部分學生地情感處於飢餓狀態。久而久之,教師的情感影響學生,反過來學生的情感又對學習產生反作用。由於學生對教師的不信任而產生對學習成見,致使一部分本來不應當成為「學困生」的學生變成了「學困生」,教師的確是在一種麻木與不自覺的狀態中傷害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情感的變化,加強情感的協調,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實踐能力的提高。
1、 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圍繞教材所進行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材、教師、學生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三要素。
(1).教材中蘊涵的情感因素。
英語學科的課程內容取材廣泛,形式多樣,具有較強的基礎性、時代性和思想性,多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探索並體驗其中所蘊涵的情感因素的興趣。
新《英語課程標准》明確規定,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的。其中,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情感態度包括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性格、自信心、意志等。新課標首次把情感態度列入目標要求,這體現了新教材以學生為主體的人文主義觀念。傳統的英語教學太重視知識與技能,以教師為中心,把生動、復雜的教學活動囿於固定、狹隘的認知主義框框中。正如前蘇聯教學論專家斯卡特金所指出:「我們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邏輯性的教學過程,但它給積極情感的糧食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學生的苦惱,恐懼和別的消極感受,阻止他們全力以赴地去學習。」「新課程標准要求擺脫唯知主義的框框,強調教學必須進入認知與情意和諧統一的軌跡。而新的人教版小學英語PEP教材從內容的編排和設置上就可窺見一斑。
整體來看,每一單元都包括A、B、C三大部分。每單元都著重訓練一個話題,並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為主線,兼顧語言結構,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目的的語言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
具體來說:⑴Let''s talk部分畫面逼真,內容生動有趣,貼近生活,語調自然流暢,學生非常喜聞樂見;教師根據對話內容精心創設的情景和學生生動的表演,大部分同學能積極參與。⑵Let''s learn主要學習一些常用單詞,且其中大部分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的見,摸的著的。詞卡色彩鮮艷,形象生動,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Let''s play; Let''s chant; Let''s sing ; Let''s do; Let''s make等部分與Let''s talk , Let''s learn部分緊密結合,是對他們的補充和練習,同時也是對他們的訓練和加強,內容設計新穎,節奏明快,通過活潑的音樂和各種動作及各種塗塗畫畫的游戲,來感染學生的情緒,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2).教師的情感因素。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考與和管理者。教學中,教師的情感包括五方面:對英語學科以及教材內容的情感;對學生的情感;教師的教學心境;對教學效果的期待;對情緒的表達。
(3).學生的情感因素。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又是教學的對象,是處在身心發展過程中的尚未成熟的個體,其情感本身多變幻性、波動性。教學中,學生的情感涉及以下方面:對學習活動本身以及對英語學科的情感(學習興趣、動機);對教師的情感(師生關系狀態);學生的學習心態(積極的情緒應是快樂、自信,消極的情緒則是焦慮、厭倦等);課堂情緒氛圍(師生關系、教學情境的融洽度等);表現情緒的能力。
2、情感態度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語言密不可分。本人認為為情感的因素至少在以下四個方面影響英語教學的效果。
(1)良好的心理氣氛有利於激發學習動機。
動機的一個重要來源是良好的自我概念,而自我概念在很大成度上取決於對他人態度的感知。在深得信任和期待的外語課堂上,學習者變得更自尊,對自己
學習外語能力更自信,從而大大激發起學好外語以及通過學好外語勝任社會角色、完善自我的內部動力。我們在幫助「學困生」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使他們感到受到信任,有所歸屬,從而克服自卑,樹立信心。動機的另一來源是興趣,愉悅的氣氛,教師良好的態度以及積極自主的探究學習本身,都是重要的興趣源。有了興趣,學習的內部動力就更加強烈。
(2)安全感導致身心「向經驗開放」,減少情感過濾,提高外語交際的效率。
情感是大腦皮層和皮下中樞協同活動的結果,它能左右注意力對智力活動的引導,能影響對輸入信息的反應和輸出信息的選擇。這也就是Krashen的監查模式中的「情感篩選」作用。它可表現為兩方面:a.態度。對所學對象,對交際內容喜愛、感興趣、接受,則過濾就少,反之就多。b.心境。煩惱、緊張不安等會導致聽力下降,閱讀理解受阻、口誤語塞等,使交流的信息量衰減。很明顯,情緒狀態對外語交際訓練中的表達、理解極有影響。
(3)良好的課堂氣氛鼓勵外傾和進取。
小學英語課口頭活動量大,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多,而學生怕出錯,羞於開口,惰於交往等心理障礙極為常見。在安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生不用擔心教師的懲罰、同學的譏笑,減少了心理障礙,大膽練習,從而大大可提高課堂效率。
(4)非語言表達的情感信息有助於使語言交際中的表達和理解更加確切。
研究表明,人的情感表達的組成是: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調,7%的音詞。外語課教材是載有文化信息、富有情感內容的,如果教師表達的方式得當,則更能提高課堂交際訓練的效果。
二、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調動積極的情感因素
眾所周知,情感因素對英語教學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如何形成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調動積極的情感因素呢?我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略作探討。
1、寓教於樂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說過:「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須以某中興趣為先決條件。」教師應盡量激勵兒童和學習興趣,帶著快樂的情緒去學習知識,變求知為一種快樂事,獲得情感的滿足。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激發學生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敢於大膽開口,獲得一些英語感性知識,打下較好的語音基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⑴精心把握每個「第一次」
小學生對初次看到的、聽到的事物常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奇有趣就更讓人難以忘懷,教師善於利用「第一次」,會使之成為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試想:英語教師第一次走進課堂,就對孩子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始學英語。」給孩子們的印象是多少的平淡。而換一種方式,比如在黑板上用優美的英語寫上「Welcome to English!」;錄音機里播放歡快的英語歌曲;再來一段教師的英語自我介紹;請學生談談英語在我們生活中的用處(如有各種英語說明書,長大後可以出國留學等)。這樣的效果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使他們感受到英語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學英語是一件多麼有趣而又有益的事。
當學生開口說第一句英語,第一次羞澀的用英語和老師打招呼,第一次和同學表演對話,第一次唱英文歌曲,第一次做英文游戲……這些新奇、喜悅、自豪、快樂的情感培養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無數個培養興趣的機會會隨著這一個個「第一次」悄然而至。
⑵巧妙設計每堂英語課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英語興趣的重要途徑,但居於重要地位的則是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我們應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以主人自居,積極、主動、大膽、愉快地參與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在各種操練和交流中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激發積極學習的情感。
①善用游戲
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處在8歲-12歲的童年時期,具有好奇、好活動、
愛表現、善模仿等特點。他們愛玩、愛唱、愛游戲、愛活動,他們坐不住更坐不久。根據他們這些身心發展特點,我們的教學方法要生動活潑,緊扣「興趣.情景.活動」這三個重要因素,讓學生手、腦、口、耳、眼、肢、體並用,靜態、動態相結合,而英語教學游戲是其中最有效的形式。游戲如Guessing game和Bingo讓學生樂此不疲而且參與面廣,又如「Bomb」游戲,學生指句子,老師猜學生指的是哪一句,猜中了炸彈爆炸,全班作爆炸狀,猜錯了說明炸彈是臭彈,全班作「嘶」狀,這個輸入階段的游戲,令全班氣氛熱烈,同學們覺得很好玩,注意力自然不會分散,而是豎起耳朵聽老師讀的句子,這樣既聽進了句子,又玩得痛快。游戲教學不但可以使課堂活躍,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孩子們變得活潑開朗大方。
②巧設情景
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還不發達。情景能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形象化,在生動、形象的情景中講解操練英語知識,能促進學習理解,記憶所學英語和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使英語課堂教學趣味化、形象化。我在教學中常用以下幾種方法設置情景:
A、實物巧設情景。實物是最常用的直觀道具,教師應當利用那些易於准備和攜帶的實物,。比如在學習Animals這一話題時,我讓學生帶來自己的玩具動物,課堂上一一展示,使他們在欣賞玩具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學會了語言知識。又如在第四冊講到prices,涉及到How much is it? One yuan./ Two pounds./ Three dollars等功能項目時,為了不讓內容顯得枯燥,增加對英語國家貨幣文化的了解,增強國際意識,我想辦法借到了美元、英鎊、法郎,馬克等多個國家貨幣,讓同學們傳遞觀摩,加以認識,然後利用這些貨幣來進行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功能對話,有了這些具體的東西,整節課也就有血有肉了。
B、生活景觀情景。教師可結合貼近有關日常生活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現場實況轉播」「答記者問」等活動。如在PEP第五冊講到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時,我以「My Favourite Food」我最喜歡的食物為主題,請學生說出自己最喜愛的食物,然後再讓部分學生以小記者的采訪的形式來提問,eg.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這種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學生十分喜歡,踴躍參加,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
③勤於動手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怎樣讓他們動起來,做到「動中學,學中動」有機結合,在課中適當設計些動手做的任務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學習邊動邊學,使枯燥的句型操練變得生動活潑,趣味無窮,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在現行的PEP英語教材中就安排了許多讓學生動手做的內容,教師對學生小製作的完美程度要求不要過高,重要的是過程和語言,將聽、說、讀、寫的訓練穿插其間。如在學習鞏固26個字母時,要求學生製作一個打字鍵盤,學生首先學習了keyboard ,cardboard ,paste等詞,然後邊做邊學:Find some cardboard. Cut out the 「keyboard」. Paste it on the cardboard.一個鍵盤就製作成功了。然後要求學生運用鍵盤玩游戲(Play a keyboard game.),如:找字母Where is A/B/C…?/拼單詞Type the word cat/dog…? /邊找邊唱Type and sing the ABC song.如此一來,學生的興趣就不言而喻了。
④巧排座位
任何一種一成不變的方法,時間久了,學生都會感到索然無味,課堂中,每個學生基本上都處於同一個位置,全班上課,也大都按教師在前面,學生分排就坐的傳統方式。其實課堂教學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適當的給學生的座位換種排法,或是改變一下教師和學生的位置,使學生猶如置身於一個新的環境,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不但能使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也會為課堂教學提供許多方便。如在上講故事課或以表演對話為主的課時,可以排成半圓形;以游戲為主如做「擊鼓傳花」時,可以排成圓圈形;有手工製作時,可以分4-6人一小組;低年級英語課中,還可增加隨意性,根據課中內容的發展,設計各類活動時,也可以中途換位置。

❽ 如何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

新課程標准對英語教學要求的核心是:貫徹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小學英語作為基礎教育學科和其他學科一樣,肩負著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養和文化素質的責任,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為學生提供富有情趣、內容健康的語言材料,同時盡量設計真實的語言情境,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多數農村小學生對英語既沒有熱情也沒有信心,更為嚴重的是,有些學生對英語學習已經產生了厭煩的心理,他們英語基礎較差,長期以來英語成績差,大大地挫傷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在英語教學中,如克服上述困難滲透素質教育呢?本人通過幾年的英語教學實踐,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將德育教育寓於教學中
縱觀目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造成英語成績差的原因有很多,如智力、情感、行為習慣、學習態度、性格等方面。作為英語教師要仔細研究自己的學生,分析造成他們不愛學英語的主要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英語教材中有許多德育載體,其中不少對話、日常用語、都具有豐富的德育知識,教師用這些教材實施教學,在傳授英語知識、培養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要自熱而然地滲透人文性、思想性教育。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聽、說、讀、寫的過程中,要善於發現教材內容中的德育價值,完成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另外,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活實際,找出教材中學習的內容和思想教育內容的結合點,以防止德育空泛化。因此,我認為在英語教學中要講究教學藝術。緊扣教材、適當補充、合理發揮,使英語教學有新意、有創新、有激情,使素質教育得以落實,使教育教學功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開辟第二課堂,將英語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
素質教育要求「以人為本」,我們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品質的培養,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新世紀的英語教師我們應該以更高的姿態去迎接挑戰,去學習、研究新大綱,體會其精神和要旨,並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中去。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可能在英語的某方面有優勢。教師要會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開辟第二課堂,如朗誦比賽、默寫單詞競賽、聽寫競賽、日常口語交際競賽、英語黑板報、根據課文內容自編短劇、讓學生參加英語角活動等,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趣味性。與此同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按照教材體系和學生認識水平,使學生養成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語音為首的聽說習慣、按時預習新課習慣、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課習慣、主動參與課堂實踐活動習慣、聽說讀寫齊頭並進習慣、及時復習所學知識習慣等,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滲透各國文化知識,增強學生英語文化素養
從目前農村學生學習英語的狀況來看,學生的視野太小,從而制約了學生的學習,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在教學中增強文化素養的教學。我們的教材涉及的內容、語言風格和時代背景是相當廣泛的,其中包含著許多外國歷史的、人文的、文學的、科學的甚至經濟的知識,我們只要在課堂上勻出一定時間,有意把課文的內涵展開。那麼,我們的英語教學就會變得豐富,就會產生無窮的樂趣,學生的求知慾便會多方位地延伸。
農村的學生勤奮、刻苦,如果能使他們意識到探求外語背景文化的重要性的話,他們便會提出更有質量的問題。因此,外語教學有責任也有條件努力去做這方面的引導和培養。通過英語教學,使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學好英語,擴大他們的視野,還有助於他們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為此,在進行日常教學時,我們應處理好語言和文化的關系,達到輕松學英語的目的。
四、創設交際情景,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藝術學科,是一種交際工具。實踐證明學習語言除了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外,還要有一個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在教學實際活動中,即使沒有一個真實的純英語交際的大環境,我們也要營造、創設一個基本接近於說英語、用英語的交際小環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態,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優美動聽的英文歌曲,勇於探索創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現代教育技術在語言教學中的運用等無不給語言教師提供了豐富的交際素材。如問候、指路、購物、看病、打電話、邀請親友、日常生活及學習活動等題材,教師可以通過實物及教具演示、看圖及投影會話、扮演角色形象、詩歌故事演講、日常生活小事對話等課堂活動,運用聽錄音、放錄像、繪制簡筆畫等手段、創設語言交際情境,提高學生綜合技能。教師還要不斷調查研究,掌握交際動態,力求面向全體學生,克服部分中差生不敢說、害怕說錯、羞於啟齒的語言心理障礙,盡可能多地為中差生提供交際機會,分層、分組組織他們進行情景會話表演,使轉化中差生工作上一個台階。這樣,將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和學生實際相聯系,通過動耳、動口、動手、動腦組織大量聽、說、讀、寫等交際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了初步語感,並內化知識,形成技能,增強了語言實踐運用能力。
五、英語教學中教師也應提高自身素質,改進教學方法
素質教育要求必須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思維、學會選擇、學會審美、學會健體,具有終身的學習能力、發展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一改只顧「教」而不顧「學」的做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首先應大力提倡並實行「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真正把傳授知識的過程當做學習交流和自主探索的過程,教學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上,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為主體,注重學習水平層次和個性差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肯定要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有些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往往與老師有隔膜,存在抵觸或逆反。較強的溝通能力有利於和學生的交流,消除學生尤其是英語「學困生」對教師的戒備之心,及時了解學生內心世界,從而能更有效的進行教學工作。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質,在學生中,樹立威信。烏申斯基曾說:「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有利於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
此外,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必須充分尊重愛護學生,絕不能損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蘇霍姆林斯基強調,對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會環境條件不良影響而表現異樣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的態度和方式對他,因為只有對學生發自內心真摯的愛,才能給他們以鼓舞,才能使他們感到無比的溫暖,才能點燃他們追求上進、成為優秀生的希望之火。情感轉化將在這里發揮巨大的威力。
對學生過多的表揚或批評,容易讓學生產生心理疲勞。但是對學生尤其是英語「學困生」的表揚和批評要掌握好度,對學生寬容但絕不能縱容,嚴格但絕不能苛刻。
總之,小學英語實施素質教育,尤其在農村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一次教育改革的重大問題,使我們英語教師面臨的極大的挑戰,我們要在以後的英語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實踐。

❾ 如何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一 情感的內涵和作用
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態度和體驗,是由客觀事物是否滿足個體需要而產生的,它反映客觀事物與個體需要之間的關系。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的情感狀態有利於發揮學生潛在的各種技能,使學生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深刻,想像豐富活躍,記憶力增強,反之,消極的情感,則會抑制心志技能,降低學習效果。
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提出了第二語言監控模式,此模式建立在習得與學習假設、監控假設、自然順利假設、輸入假設及情感過濾假設之上。克拉申指出:「接受可理解語言的輸入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學習者不同的情感因素對語言習得也有影響。這種情感因素包括學習目的、學習動機、自信、焦慮等,克拉申把他們統稱為「情感過濾」因素。小學生學習英語是第二語言習得,他們的情感因素也對第二語言——英語的學習有著更為重要的影響。
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和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這是因為:「恐懼的心會麻痹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動:知覺、記憶、思維、語言等。一個學生在正常的狀態下能夠完全正確地回答問題,而在恐懼地狀態下就會驚慌失措,變得愚笨。即使他腦子里有這些知識,他也可能連一句話也說不出或者說得顛三倒四。」學生對事物的感知往往是憑直覺上的好惡,而不是經過理性得分析,而且一旦他們覺得外界事物不合自己的口味,就會變得興趣索然,甚至產生逆反心理。正是因為這種特點,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重視與學生的情感協調,自覺與不自覺地流露出憑直覺和印象去教學,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積極情感,以致使部分學生地情感處於飢餓狀態。久而久之,教師的情感影響學生,反過來學生的情感又對學習產生反作用。由於學生對教師的不信任而產生對學習成見,致使一部分本來不應當成為「學困生」的學生變成了「學困生」,教師的確是在一種麻木與不自覺的狀態中傷害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情感的變化,加強情感的協調,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實踐能力的提高。
1、 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圍繞教材所進行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材、教師、學生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三要素。
(1).教材中蘊涵的情感因素。
英語學科的課程內容取材廣泛,形式多樣,具有較強的基礎性、時代性和思想性,多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探索並體驗其中所蘊涵的情感因素的興趣。
新《英語課程標准》明確規定,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的。其中,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情感態度包括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性格、自信心、意志等。新課標首次把情感態度列入目標要求,這體現了新教材以學生為主體的人文主義觀念。傳統的英語教學太重視知識與技能,以教師為中心,把生動、復雜的教學活動囿於固定、狹隘的認知主義框框中。正如前蘇聯教學論專家斯卡特金所指出:「我們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邏輯性的教學過程,但它給積極情感的糧食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學生的苦惱,恐懼和別的消極感受,阻止他們全力以赴地去學習。」「新課程標准要求擺脫唯知主義的框框,強調教學必須進入認知與情意和諧統一的軌跡。而新的人教版小學英語PEP教材從內容的編排和設置上就可窺見一斑。
整體來看,每一單元都包括A、B、C三大部分。每單元都著重訓練一個話題,並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為主線,兼顧語言結構,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目的的語言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
具體來說:⑴Let''s talk部分畫面逼真,內容生動有趣,貼近生活,語調自然流暢,學生非常喜聞樂見;教師根據對話內容精心創設的情景和學生生動的表演,大部分同學能積極參與。⑵Let''s learn主要學習一些常用單詞,且其中大部分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的見,摸的著的。詞卡色彩鮮艷,形象生動,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Let''s play; Let''s chant; Let''s sing ; Let''s do; Let''s make等部分與Let''s talk , Let''s learn部分緊密結合,是對他們的補充和練習,同時也是對他們的訓練和加強,內容設計新穎,節奏明快,通過活潑的音樂和各種動作及各種塗塗畫畫的游戲,來感染學生的情緒,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2).教師的情感因素。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考與和管理者。教學中,教師的情感包括五方面:對英語學科以及教材內容的情感;對學生的情感;教師的教學心境;對教學效果的期待;對情緒的表達。
(3).學生的情感因素。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又是教學的對象,是處在身心發展過程中的尚未成熟的個體,其情感本身多變幻性、波動性。教學中,學生的情感涉及以下方面:對學習活動本身以及對英語學科的情感(學習興趣、動機);對教師的情感(師生關系狀態);學生的學習心態(積極的情緒應是快樂、自信,消極的情緒則是焦慮、厭倦等);課堂情緒氛圍(師生關系、教學情境的融洽度等);表現情緒的能力。
2、情感態度對英語教學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語言密不可分。本人認為為情感的因素至少在以下四個方面影響英語教學的效果。
(1)良好的心理氣氛有利於激發學習動機。
動機的一個重要來源是良好的自我概念,而自我概念在很大成度上取決於對他人態度的感知。在深得信任和期待的外語課堂上,學習者變得更自尊,對自己
學習外語能力更自信,從而大大激發起學好外語以及通過學好外語勝任社會角色、完善自我的內部動力。我們在幫助「學困生」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使他們感到受到信任,有所歸屬,從而克服自卑,樹立信心。動機的另一來源是興趣,愉悅的氣氛,教師良好的態度以及積極自主的探究學習本身,都是重要的興趣源。有了興趣,學習的內部動力就更加強烈。
(2)安全感導致身心「向經驗開放」,減少情感過濾,提高外語交際的效率。
情感是大腦皮層和皮下中樞協同活動的結果,它能左右注意力對智力活動的引導,能影響對輸入信息的反應和輸出信息的選擇。這也就是Krashen的監查模式中的「情感篩選」作用。它可表現為兩方面:a.態度。對所學對象,對交際內容喜愛、感興趣、接受,則過濾就少,反之就多。b.心境。煩惱、緊張不安等會導致聽力下降,閱讀理解受阻、口誤語塞等,使交流的信息量衰減。很明顯,情緒狀態對外語交際訓練中的表達、理解極有影響。
(3)良好的課堂氣氛鼓勵外傾和進取。
小學英語課口頭活動量大,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多,而學生怕出錯,羞於開口,惰於交往等心理障礙極為常見。在安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生不用擔心教師的懲罰、同學的譏笑,減少了心理障礙,大膽練習,從而大大可提高課堂效率。
(4)非語言表達的情感信息有助於使語言交際中的表達和理解更加確切。
研究表明,人的情感表達的組成是: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調,7%的音詞。外語課教材是載有文化信息、富有情感內容的,如果教師表達的方式得當,則更能提高課堂交際訓練的效果。
二、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調動積極的情感因素
眾所周知,情感因素對英語教學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如何形成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調動積極的情感因素呢?我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略作探討。
1、寓教於樂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說過:「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須以某中興趣為先決條件。」教師應盡量激勵兒童和學習興趣,帶著快樂的情緒去學習知識,變求知為一種快樂事,獲得情感的滿足。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激發學生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敢於大膽開口,獲得一些英語感性知識,打下較好的語音基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⑴精心把握每個「第一次」
小學生對初次看到的、聽到的事物常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奇有趣就更讓人難以忘懷,教師善於利用「第一次」,會使之成為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試想:英語教師第一次走進課堂,就對孩子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始學英語。」給孩子們的印象是多少的平淡。而換一種方式,比如在黑板上用優美的英語寫上「Welcome to English!」;錄音機里播放歡快的英語歌曲;再來一段教師的英語自我介紹;請學生談談英語在我們生活中的用處(如有各種英語說明書,長大後可以出國留學等)。這樣的效果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使他們感受到英語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學英語是一件多麼有趣而又有益的事。
當學生開口說第一句英語,第一次羞澀的用英語和老師打招呼,第一次和同學表演對話,第一次唱英文歌曲,第一次做英文游戲……這些新奇、喜悅、自豪、快樂的情感培養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無數個培養興趣的機會會隨著這一個個「第一次」悄然而至。
⑵巧妙設計每堂英語課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英語興趣的重要途徑,但居於重要地位的則是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我們應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以主人自居,積極、主動、大膽、愉快地參與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在各種操練和交流中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激發積極學習的情感。
①善用游戲
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處在8歲-12歲的童年時期,具有好奇、好活動、
愛表現、善模仿等特點。他們愛玩、愛唱、愛游戲、愛活動,他們坐不住更坐不久。根據他們這些身心發展特點,我們的教學方法要生動活潑,緊扣「興趣.情景.活動」這三個重要因素,讓學生手、腦、口、耳、眼、肢、體並用,靜態、動態相結合,而英語教學游戲是其中最有效的形式。游戲如Guessing game和Bingo讓學生樂此不疲而且參與面廣,又如「Bomb」游戲,學生指句子,老師猜學生指的是哪一句,猜中了炸彈爆炸,全班作爆炸狀,猜錯了說明炸彈是臭彈,全班作「嘶」狀,這個輸入階段的游戲,令全班氣氛熱烈,同學們覺得很好玩,注意力自然不會分散,而是豎起耳朵聽老師讀的句子,這樣既聽進了句子,又玩得痛快。游戲教學不但可以使課堂活躍,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孩子們變得活潑開朗大方。
②巧設情景
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還不發達。情景能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形象化,在生動、形象的情景中講解操練英語知識,能促進學習理解,記憶所學英語和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使英語課堂教學趣味化、形象化。我在教學中常用以下幾種方法設置情景:
A、實物巧設情景。實物是最常用的直觀道具,教師應當利用那些易於准備和攜帶的實物,。比如在學習Animals這一話題時,我讓學生帶來自己的玩具動物,課堂上一一展示,使他們在欣賞玩具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學會了語言知識。又如在第四冊講到prices,涉及到How much is it? One yuan./ Two pounds./ Three dollars等功能項目時,為了不讓內容顯得枯燥,增加對英語國家貨幣文化的了解,增強國際意識,我想辦法借到了美元、英鎊、法郎,馬克等多個國家貨幣,讓同學們傳遞觀摩,加以認識,然後利用這些貨幣來進行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功能對話,有了這些具體的東西,整節課也就有血有肉了。
B、生活景觀情景。教師可結合貼近有關日常生活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現場實況轉播」「答記者問」等活動。如在PEP第五冊講到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時,我以「My Favourite Food」我最喜歡的食物為主題,請學生說出自己最喜愛的食物,然後再讓部分學生以小記者的采訪的形式來提問,eg.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這種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學生十分喜歡,踴躍參加,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
③勤於動手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怎樣讓他們動起來,做到「動中學,學中動」有機結合,在課中適當設計些動手做的任務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學習邊動邊學,使枯燥的句型操練變得生動活潑,趣味無窮,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在現行的PEP英語教材中就安排了許多讓學生動手做的內容,教師對學生小製作的完美程度要求不要過高,重要的是過程和語言,將聽、說、讀、寫的訓練穿插其間。如在學習鞏固26個字母時,要求學生製作一個打字鍵盤,學生首先學習了keyboard ,cardboard ,paste等詞,然後邊做邊學:Find some cardboard. Cut out the 「keyboard」. Paste it on the cardboard.一個鍵盤就製作成功了。然後要求學生運用鍵盤玩游戲(Play a keyboard game.),如:找字母Where is A/B/C…?/拼單詞Type the word cat/dog…? /邊找邊唱Type and sing the ABC song.如此一來,學生的興趣就不言而喻了。
④巧排座位
任何一種一成不變的方法,時間久了,學生都會感到索然無味,課堂中,每個學生基本上都處於同一個位置,全班上課,也大都按教師在前面,學生分排就坐的傳統方式。其實課堂教學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適當的給學生的座位換種排法,或是改變一下教師和學生的位置,使學生猶如置身於一個新的環境,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不但能使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也會為課堂教學提供許多方便。如在上講故事課或以表演對話為主的課時,可以排成半圓形;以游戲為主如做「擊鼓傳花」時,可以排成圓圈形;有手工製作時,可以分4-6人一小組;低年級英語課中,還可增加隨意性,根據課中內容的發展,設計各類活動時,也可以中途換位置。

閱讀全文

與農村英語閱讀滲透情感素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公的家教老師女演員 瀏覽:788
圓明園題材電影有哪些 瀏覽:806
歐洲出軌類型的電影 瀏覽:587
看電影可以提前在網上買票么 瀏覽:288
有沒有什麼可以在b站看的電影 瀏覽:280
今晚他要去看電影嗎?翻譯英文。 瀏覽:951
林默燒衣服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133
哈莉奎茵與小丑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09
維卡克里克斯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961
什麼算一下觀看的網站 瀏覽: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瀏覽:296
朱羅紀世界1免費觀看 瀏覽:311
影院容納量 瀏覽:746
韓國最大尺度電影 瀏覽:130
八百電影 瀏覽:844
手機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瀏覽:182
韓國有真做的電影么 瀏覽:237
歐美愛情電影網 瀏覽:515
一個女的去美國的電影 瀏覽:9
金希貞的妻子的朋友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