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素質教育強調課堂學生應以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為主體,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生本理念的實施中,要強學生獲得學習能力提升,需要我們教師改變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主學習能力。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策略之後,發現明顯激發學生學習的活力與思維,讓學生能學會學。
一、小學英語教學需要思維導圖
英語心理學家托尼·巴贊(Tony Buzan)在20世紀60年寫就了《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一書認為以放射性思維的表達方式的圖形技術是能夠打開人類的大腦潛能的萬用鑰匙。因而,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改進學習能力和學習的思維方式。就學科學習而言,思維導圖是依據一個中心主題並圍繞這一中心主題向四周放射關聯,並關鍵詞或圖形對分支進行標識,再充分利用色彩和字體的變化將知識點聯系起來,形成思維的過程和可視化的結果。
就小學英語教學而言,我們在學生學會單詞之後,主要是在一定的語篇情境中引導學生識記單詞、片語並理解其運用中獲得語法知識,提高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這些內容的學習與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引導他們能夠前後關聯,能夠在不斷強化、理解和運用中形成一定的學習方法和能力。就拿我們小學英語高年級的教材來說,我們的學習主要是以語篇閱讀為主,篇章的內容覆蓋面廣,涉及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雖然教材上也有圖片和一定的故事情境,但是幫助學生系統整理方面還是不夠的,也就是多是零碎的知識點,如果我們還是以往那樣先單詞學習,後從詞到句逐一解析,便缺少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使得學生缺少思考和運用語言的機會。採用反射性的思維導圖,能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性,使得學生保持注意狀態,在觀察、記憶、思維、想像中完成學習任務,獲得自我整理知識和能力,從而能夠自主學習,形成學習方法。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應用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重在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能動學習的能力。運用並巧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記憶理解和運用能力。
1.在單詞學習中運用思維導圖。英語是一門語言運用學科,而單詞是學生深入有效學習英語的前提。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基本單詞、片語的識記和運用能力。如在在學習和復習新單詞的時候,巧用思維導圖教學策略,會讓學生對一類單詞或者一些相近單詞有清晰的記憶和理解。如在四(下)Unit 5 《Seasons》教學中,以Its a warm day today, isnt it?導入,然後讓學生看教材的插圖,理解「warm」的含義。從這個單詞為中心,我們設計思維導圖,讓學生回去並補全季節以及相對應的特點和我們的生活相關的一些單詞,引導學生將不同思維串連起來,由此及彼產生聯想,從而不但鞏固了一些單詞,也能將本單元中要學的新單詞串起來。
可見,在單詞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使得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聯想到更多的詞彙;不僅幫助學生鞏固記憶,還能擴充學生的詞彙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語言能力。
2.在語法教學時應用思維導圖。語法是學好英語必須弄清楚的知識點,以往我們教學就遇到的語法現象去講,缺少前後聯系,或是聯系了而不能讓學生印象深刻。這里我們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去完善樹形圖,如三年級(下)Unit 6 What time is it? 中its time 的用法。可以在學生初步學習這一語法之後,畫好樹形圖,讓學生說說Its time to (for)——等句子,構成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觀念。再如在5A Unit 2學習中,讓學生回答問題:Where is the mouse now?之後,將Where is(are)、Where was(were)以及人稱變化和時態變化融入進來,讓充分發揮想像力,幫助學生建立起已有知識與新知識的聯系。獲得這一語法點的深入理解。
3.在語篇閱讀中運行思維導圖。語篇是高年級英語學習的主要形式,在語篇的學習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形成整體閱讀和學習的能力。如在5B Unit 3 Asking the way學習中,在幫助學生解決新單詞、片語掌握之後,可在黑板上畫出笑臉圖形,在嘴巴位置寫上「way」單詞,因為問路是本課的中心主題,然後在笑臉兩側畫上手,左手寫「ask」,右手寫「show」,然後,讓學生去結合語篇內容補全內容,從而提綱挈領等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學習的開展,也提高了學生准確提取信息的閱讀與分析的能力。當然,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設計一個小小的迷你城市,將電影院、醫院、學校、公園等場所,以及道路等都表示出來,讓學生運用句型進行自主和合作學習,從而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參與熱情,增強自主學習效果。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教學策略,能夠將知識形象化、生活化和系統化,能讓學生在愉悅和有趣的學習氛圍中形成學習方法,獲得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質量。
2. 思維導圖在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影響有哪些
英語作為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學科,全面強調了聽、說、讀、寫的能力,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是其實踐性的主要表現.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運用英語口語進行交際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從中獲得一些英語的感性知識,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培養他們的交際能力,使學生敢於大膽開口說英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和提高學生的視聽能力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模擬表演創設的情境,往往受時空限制無法全部做到,在這種情況下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移植情境,形象生動地再現有關對話的時空,做到聲像結合,圖文並茂,這適合小學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齡特點.教師將學生要學的對話融入其中,會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幫助學生在語言與表達對象之間建立起聯系,從而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自覺、更有趣的進行英語交際活動.
例如:教授動物的情景課堂上是難以描敘,而讓學生聽預先錄下的動物聲音,首先猜出動物的名稱,然後學習有關對話內容,學生學習的興趣性就會逐漸提高.學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覺自主實踐,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華,在相互評價中體現自我.
二、運用模擬表演,創設交際情景
我們都知道對話是在一定的情景下所用的習慣性語言,如果脫離了情景,對話也就相應的失去了一定的意義.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將真實的生活情景搬入課堂,但卻能模擬真實的情景,創設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境,這有利於提高學生理解和掌握對話內容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如何詢問某人的能力,教師課前准備好一個麥克風讓學生模擬表演對話情景,一個學生拿著麥克風采訪另一個學生:Can you……?另一位學生進行回答:Yes,I can./No,I can』t.這簡單的表演既容易又逼真,能有效的提高學生興趣性,學生在表演時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對內容的理解也理所當然的不感到困難.解決了學生對如何運用情態動詞can的難點.
這些對話表演,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對話內容,逼真地再現對話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大大激發了他們的表達慾望,從而能積極地參與對話活動,加深對對話內容的理解,並能較好的掌握對話內容.
三、設計游戲活動情景,復習和鞏固交際內容,培養學生認知、熟知能力
在對話復習教學中設計適合兒童口味的游戲情景,是寓教於樂的好辦法,它能幫助教師把單調乏味的復習工作變得生動活潑,為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進行語言操練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使學生對此樂而好學.
例如:在教There be句型時,設計一個介紹動物園,「我是最佳小導游」的游戲.讓學生在愉快而輕松的氛圍中進行游戲.使學生在游戲情景中深入角色、踴躍表演;在玩中復習鞏固.這既符合孩子們樂於模仿與好玩的天性,又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還調節了學習節奏.在愉快歡樂的氣氛中,鞏固了學到的語言知識,鍛煉了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教唱英語歌曲、繞口令和小韻文,形成輕松的學習氛圍
多數小學英語學習的內容可以用歌曲、繞口令和小韻文的形式來表達,這有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分散課文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融合音樂、繞口令、小韻文為一體,有助於學生理解對話,表現情景內容,創設有聲語言環境,使學生自然而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中.
在教授歌曲、繞口令和小韻文過程中,可以根據歌曲的內容進行「齊和分」的表演,體現其中的交際情景.讓學生從緊張,機械,單調,呆板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消除學習的疲勞,並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
根據英語學科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年齡特徵,靈活運用情景教學法,達到英語教學的最優化,使學生在輕松而愉快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3. 初一英語思維導圖怎麼畫
圖1是九年級第一學來期Unit 3 School Uniform與思維導圖自的應用,通過思維導圖,將文章進行深入剖析,從而幫助學生更直觀,深刻地理解到文章的全局和整體把握。可以用下列圖示幫助學生對穿校服有新的認識。
通過思維導圖與英語閱讀理解結合應用,通過其在初一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將教學的過程及結果呈獻出來,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詞與文相結合,避免孤立片面;將所想解決的文章通過導圖的方式,能夠劃出文章的脈絡結構,便於分析和掌握。從以上思維導圖可以得知,教師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將各個部分用圖示的方法展現給學生,不僅能夠幫學生易於理解,更能加強學生的分析和綜合能力。學生在認真思考並畫好圖後,教師讓不同閱讀水平的學生展示並簡介自己的思維導圖。
這個過程既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力,也可以讓聽的學生多角度理解文本,並讓教師可以監控到學生理解過程以及理解程度,從而對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具體的指導,使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都能夠有所進步發展。思維導圖將枯燥無味,冗長繁瑣的英語篇章轉化為輕松易懂的圖片,從視覺和理解力上更易接受,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4. 初一英語思維導圖怎麼畫
初一英語思維導圖要根據思維關系來畫。這類繪圖工具有迅捷思維導圖軟體5. 英語思維導圖(teacher)漂亮畫法
如圖:
思維導圖的運用應該考慮文本的體裁與題材特徵。只有對文本內容進行充分的分版析,才權能更好地運用思維導圖來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全面的理解。
思維導圖的圖式結構應具有鮮明的層次性。雖然思維導圖的「形式」多種多樣,但就形式圖式的本質結構而言,思維導圖的形式圖式具有明顯的層次性,且一般由「主題—要點—核心詞—信息源」等四個基本環節構成。
作用:
有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從而使知識得以內化、活化;
促進新舊知識的整合,並把整合的過程清晰地呈現出來,使學習者看到知識之間的關系;
有效地促進讀者對文本的理解、把握和使用,所以將思維導圖融入文本解讀必將大幅提高文本閱讀的深度和效度;
加強學生合作意識,培養自我評價能力。
6. 本人,在這求初一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技巧!!!總是拿不到分
先看文章後做題,要注意題目的細節,掌握選擇題的解題技巧,如排除法啊,另外,你做不出來,肯定是文章看不懂,所以多背單詞
7. 初中英語閱讀課教案中的思維導圖有哪些
1.鑽研大綱、教材,確定教學目的
在鑽研大綱、教材的基礎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廣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學目的一般應包括知識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課時教學目的要訂得具體、明確、便於執行和檢查.教學過程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制定教學目的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內容、學生素質、教學手段等實際情況為出發點,考慮其可能性.
2.明確本節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確定教學重點、難點
在鑽研整個教材的基礎上,明確本節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及重點和難點.所謂重點,是指關鍵性的知識,學生理解了它,其它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說教材重點才重要,其它知識就不重要.所謂難點是相對的,是指學生常常容易誤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難點.寫教案時,主要考慮這樣幾類知識常常是學習的難點:①概念抽象學生又缺乏感性認識的知識.②思維定勢帶來的負遷移.③現象復雜、文字概括性強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闡述的知識.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識.⑥數學知識運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難的知識.
3.組織教材,選擇教法
根據教學原則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校設備條件來組織教材考慮教法,初步構思整個教學過程.教材的組織是多種多樣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組織結構.但不論是那一種結構都必須圍繞中心內容,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系貫穿重點,確定講解的層次和步驟.同時,在選擇教法上,還必須充分重視考慮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
4.設計數學程序及時間安排
對於上課時如何復習舊知識引入新課題;新授課的內容如何展開;強調哪些重點內容;如何講解難點;最後的鞏固小結應如何進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時間問題,都應在編寫教案前給予充分的考慮.
5.設計好板書、板畫
板書、板畫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編寫教案時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板書的設計可以從鑽研分析教材的知識結構入手,也可以從分析學生的認知規律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