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學英語
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大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欠缺,使他們只不到10%能夠滿足跨國公司的要求。我深有感觸,為什麼這么多大學生花這么多年時間也學不好英語?
首先是一些大學生學習英語的目標不明確,為什麼要學英語?學英語到底有什麼用?對這些問題很迷茫。有的人僅僅把目標定在過四級上,以為過了四級就大功告成。現在很多學校四級和學位不再掛鉤,有些人就覺得可以不考四級了,甚至都可以不用學英語了。
這種想法很不對,如今英語已經成為國際間交流的一種工具,是國際化青年必須具備的特徵之一,如果不能熟練掌握,將來無論是求職還是工作,都會遇到很大阻礙。很多大學生嚮往外企,但實際情況是,有的人一打電話,聽到對方說的是英語,就不敢回答,立馬把電話掛斷了。要進外企,英語是第一塊敲門磚,不好不行。
有的同學說,自己在偏遠地方的大學讀書,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英語,沒必要學英語。這樣的想法是荒唐和沒有道理的。如今是互聯網時代,獲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途徑已經不僅僅是報紙和電視,而網上的信息,英語的要佔大部分。英語是國際化的語言,不再單屬於英國或是美國,它已經沒有了國界。
很多大學生希望學好英語,但學習的方法不太對路。比如沒有規劃:往往是今天背單詞,明天看語法,後天練聽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缺乏系統性,就更別提整個大學四年的英語學習規劃了。當然,問題也不全在學生身上,學校的英語教育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沒有在新生入學的時候告訴學生,大學階段英語到底應該怎麼學。盡管國家教育部有教學大綱,但是很少有學校從一開始就制定具體學習的總體規劃。由於沒有計劃性,所以一到考試,就容易病急亂投醫。最後形成的一個頑固的症狀是,一些人步入社會,每次遇到挫折,覺得不會英語不行,於是從頭學。舉個例子,很多學生畢業工作了很多年,一旦學起英語,不管以前是什麼水平,都還是從新概念第二冊開始,以上現象,我把它稱為「補丁英語」或是「補吧英語」(patchy english)。
有的學生即便明確了自己要去外企,但學到的英語並不夠用。換句話說,他們學到的英語不是實用的英語(practical english),而是教科書英語(textbook english),求職說英語很生硬,彷彿沒有現在大家正在說的語言那麼鮮活,也沒有職場英語那麼規范。
大學生學英語,不是要成為英語專家。我比較反感同學刨根問底地問一些用法上的問題,尤其是語法。要記住:看到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寫的優秀句子或用法,你就可以搬過來寫;聽到以英語為母語的一些有修養的人這樣說,你也可以照搬,而不必去問為什麼。用多了用慣了之後,這些東西就都是你自己的了。
不敢開口說英語,往往是擔心自己的語音語調不標准,想把語音語調先在家練「純正」後再和別人對話交流,其實這完全沒必要。就跟每個人說普通話都會帶自己的家鄉腔一樣,中國人說英語也可以帶有自己的口音,不必覺得放不開或者不敢說。我在英國學習的時候遇到的英國教授或者講師,是印度人就講印度腔英語,是中國人就講中國腔英語,不要以為在英國就人人都講bbc式的英語。所以想要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前提是一定要拋棄自卑心理,勇敢開口,現在就開口。
學習效率低是學不好英語的又一個原因。很多人覺得自己每天都在學英語,但實際效果卻和預想大相徑庭,這和學習習慣也有關系:不夠堅持。學語言需要很長時間的浸潤,最關鍵的一點也就在於堅持。如果一個人急功近利,一兩個月看不到學習成效,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也就犯了學習語言的大忌。如果他連續半年不學英語,肯定就把學到的僅有一點東西也忘得差不多了。更有甚者,在大二考完四級後,兩年時間不再學習英語,等到考研的時候再撿起來學,到那時候肯定又是重頭來過,學習效率肯定也就低了。
這就是沒有毅力和耐心學英語的典型例子。
學習效率低不能完全怪學生,部分原因是教材激不起學生的興趣。一打開書本,話題很枯燥。所以我說,學習教材需要有及時性,現時性或是鮮活的特徵。就拿現在大家都比較關注的神六來說,讓我們來設想一下,如果想談談神六中人的生存狀況,比如身體會出現的某些反應,太空中的垃圾如何處理等等,想講的時候卻沒有詞;又比如開奧運會的時候,想就奧運項目談談感想,開口的時候卻不會;再比如,如果要去談判,面對談判對手時卻頻頻詞窮,空有滿腦子想法難以開口,這些都是一種什麼樣的窘境。而上述現象產生的原因就是我們教材中語料的時效性比較差,缺乏最及時的英語語料和相應的表達方式。如果大學每個月開設新聞英語、報刊選讀之類的選修課,就可以讓大家接觸到一些貼近時代和當今生活的主題,也就可以很好幫助學生把課本和現實熱點結合起來。
外企中一般會用英語作為工作語言,我把這種英語叫做國際英語。國際英語不同於大學英語的地方在於,這種英語的使用者之間是一種工作關系。所以在學英語的時候應當首先明確學習目標,不要誤入歧途。有的同學喜歡學俚語俗語,覺得很時髦,但是只有很熟的朋友之間才可以很隨便地說話,一般的工作關系是很不合適的,在禮儀上也是不合時宜的。實際上,國際英語指的是在各種場面交往時,可以合理使用的共同的一部分、核心的一部分。
國際英語中很庄嚴肅穆的場景很少見,很至交很隨便的說法也不多,多的是在職場環境中都可以使用的英語。國際英語是屬於中性的,介於正式和非正式兩者之間的。比方說,offspring是正式用詞;children是中性詞;kids是非正式的用詞,都是指孩子或後代。如果在正式場合或是非正式場合都說children,這是可以的;但如果在正式場合說kids,或是非正式場合說offspring,都是不可以的。
無論是在校園里接受系統教學,還是在輔導班接受培訓課程,最後都要離開課堂走上社會。對於國際英語的學習來說,最重要的是要notice patterns,要注意觀察,重視規律。如果三個人在開會,忽然第四個人進來,他會怎麼說話?這不僅取決於會議的性質,還取決於這三個人與他的關系。如果是陌生的,或者是很好的朋友,那麼語言風格也會不一樣。一定要注意培養這樣的觀察能力,否則英語是很難學好的。
要適應外企,良好的聽說讀寫能力是必備的,但說和寫必須更加突出。我們的教學比較強調聽力和閱讀,而一般會忽略說和寫。對於大多英語學習者來說,他們會考試會做閱讀理解,但是不會表達。要實現從理解到表達的飛躍,需要一個長期的學習積累過程。大量的說需要建立在大量的聽的基礎上。還有寫作,這里主要是指應用文的寫作。對於學生來說,應用文的寫作能力一定要加強。現在四級和研究生考試都增加了應用文寫作,這也說明了考試也在向應用能力方面發展。我比較反對英語速成的說法,因為英語是不能在一夜之間學好的,它不是一個overnight miracle。英語正在走向應用,要use your english,這和實用英語(practical english) 也是不同的,前者是動態的,而後者是靜態的。現在所謂的一流的英語能力,不是光在考試中拿高分,還需要實際應用的能力
② 為什麼我們要英語閱讀
看得出你英語的感興趣程度不高,以上的樓主們發表的意見都可以作為參考,況且閱讀英語回就猶如你念書答一樣,是否越念得多書就越浪費時間?重要的就是讀了之後你才知道有沒有用,但念得多書總比念得少書的好,起碼到了社會求職以及創業的時候可以少走幾條冤枉路,正如你現在要閱讀英文小說一樣,雖然讀了考試未必會考,可看得多一個單詞的出現率時你就會無師自通,也有個大概理解的意思了,習慣看一連串的英語時再對著考卷那一連串的雞腸你也不會那麼容易犯頭暈與慌亂了。
③ 為什麼要用閱讀學習英語,而不是聽說寫
在剛開始學的時候詞彙量不多,說也說,寫也寫不出特別有意義的。
④ 淺談為什麼要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指的是一種閱讀英語書面材料和理解其中意思的專能力,也是一種系統應屬用英語知識的能力。最近,英語應用知識能力越來越得到重視,因此,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也越來越得到重視。總的來說,有兩個方面可以衡量閱讀理解能力—速度和准確率。眾所周知,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信息。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就是要提高速度和獲取有用信息的效率。目前,許多教育家、學者、專家和經驗豐富的老師都探討了怎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並且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經驗。本文將在他們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自己的見解,除了介紹增加詞彙量,大量閱讀,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外,本文將進一步闡述學生在考試中解決問題的技巧。如果學生能掌握解決問題的技巧,他們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⑤ 為什麼要讀書,英語30
以前復給我們上兩學的那位老師說制:「教育的本質就是使人看到希望。」在我看來,希望不是一本書就能給到的。而是自己內心對知識的渴望。為什麼要讀書。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准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這段培根的名言就被放在大學圖書館網站上。」附上培根的名言。
⑥ 英語為什麼要大量閱讀
英語閱讀 可以積累句型和詞彙。
看的多了,不用語法 你也知道句子應該這么說。 沒有這個積累的過程,腦子里沒有積累,就沒有輸出了。
你的後半句 我真的沒看懂。。。
⑦ 為什麼要讀英語
英語可以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交談能力,而且如果你認真學,你會發現你會愛上英語的!
⑧ 為什麼要讓閱讀英語成為孩子的習慣
從最簡單的英文原版小說讀起,通過閱讀來培養語感。比如:哈利波特、版神奇動物在哪裡、夏權洛的網、月亮與六便士等等,它們的單詞、語言和敘述方式都是「入門級」的,容易上手。最好能做到每天都讀幾頁至幾十頁。
我閱讀一般是快速閱讀法。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原理在於激活「眼、腦」的潛能,培養和提高閱讀速度、整體感知、歸納理解、注意力集中等方面的能力,對應於閱讀理解方面的幫助很大。快速閱讀的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掌握快速閱讀後,可以快速的對文章的關鍵信息進行提取,提高做題效率和准確性,同時可節約大量的時間,做到游刃有餘。
做英語閱讀理解的時候要注意:閱讀時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譯,也不要一句話反復閱讀,即閱讀時碰到一時不理解的句子就一遍一遍地沉浸在閱讀那個句子當中,反復琢磨。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要選對答案並不意味著對原文的每個句子都要讀懂,抓住一些重點句子就夠了,正確的做法是,以理解整個段落和整篇文章為主,在涵蓋出題點的句子上用心捉摸。
⑨ 人為什麼要讀書和學英語
不讀書。以後邇找什麼樣的工作。
以後的社會人人都要會英語。邇不會。
要怎麼活下去。哪個公司肯要邇啊。
⑩ 你為什麼要看書用英文
你好,高興為你回答。
這句話用英語表達
Why do you read books ? (一般現在時,表示通常專, 一般的情屬況)
或 Why are you reading books? (現在進行時, 表示正在看書)
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