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評價電影《草迷宮》
一首母親(新高子飾)生前哼唱過的手球歌,令少年阿明(三上博史飾)魂牽夢繞,不知所措。他曾為此求教過校長和僧侶(伊丹十三飾),然而沒人知道這支手球歌的來歷。他走過高山大海,見識過這個世界的光怪陸離,只為尋找困擾自己問題的答案。在此期間,童年和青年時代(若松武飾)的記憶不斷交錯,阿明終於慢慢碰觸到記憶和內心的最深處??本片根據泉鏡花同名短篇小說改編,這是演員三上博史的處女作,著名導演相米慎二則擔任了助理導演的職務。影片拍攝於1979年,但拍攝完畢後卻束之高閣,直到1983年寺山修司去世後才在他的追悼會上首次公開。
我認為,所謂的「迷宮」,正是日本快速發展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暗喻。作為一個民族;日本在高速發展的同時,自身(民族心理)已迷失於與現代生活相脫節的草叢之中——所謂「母子戀」的亂倫——應當這樣分析:島國資源的匱乏(包括性資源),與自我(民族)意識的迷亂纏繞在一起。就此來說,當下我國的各種,其實也正是這種高速發展與自我意識的落後所,帶來的尖銳沖突的某種體現。所謂當代中國人的道德滑坡也好,各地大中小學的各種「門」也好,根源都在於自我意識的迷亂和困惑。甚至可以說,所有國家的現代化都伴隨著或多或少的這種對自我意識和本身歷史的迷亂情緒所困擾的問題。
《草迷宮》中,大量瑰麗的鏡頭,鮮艷的色彩,不斷切換的各種映像在短短的40分鍾內,如煙花綻放在觀眾的眼前。影片的主人公秋在尋找著他的母親留給他的一首「手球歌」。他不斷地行走,為這首歌深深沉迷,他想,也許他有另一個母親,留給他這首歌。為了找到她,他不斷地行走,穿過海洋,山脈,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電影的畫面上,秋赤裸著被綁在寺廟的柱子上,一個提著燈籠的小女孩穿著紅色的和服走過,一個手球落到水中??我只能說,寺山的影像真正是「觸目驚心」。零碎的畫面,各自蘊含著深意,流露出某種玄虛的意境。那長長的延伸到天際的紅毯,飄落在一望無際的白色沙漠中,少年的秋在上面狂奔;半裸的女人,洗梳著她美麗的長發,轉過頭來,宛然一笑;提著燈籠的女孩,穿著紅色的和服,悄然從畫面中滑過;在身上寫滿神秘的字元,被捆綁在樹上面的秋,以及後來那個被他平放在沙灘上面同樣寫滿了字的赤裸女人。所有的畫面亦真亦幻,似乎是真實的回憶,又似乎是秋的腦海中出現的虛假的幻象。影片探討的是秋和母親的關系。少年的秋和成年的秋不斷地交替出現,對於母親的回憶在漫長的旅途中變成一種重構,並且深藏在人物潛意識中的某些東西漸漸呈現。片中有一段,秋走上閣樓,看到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正在做愛,極盡纏綿。他在那裡看著,突然明白原來那個女人是他的母親,而與她痴纏的男人正是他自己。這當然是秋的幻象,但是正是從這中幻象中我們可以看到秋是愛他的母親的,他的心在母親巨大的庇護之下變得非常脆弱,他不能夠離開母親,害怕失去她,所以當母親去世之後,他依賴那首《手球歌》來追尋另外一個母親。而另一方面來說,秋又不原意受到母親的控制,他總是試圖違背母親的意志,想要尋找另一個母親。秋的這種又愛又恨的情感,成為整個影片的基石。
電影《草迷宮》一部資本主義與自我意識的迷失,對此你怎麼看?寺山的作品有著他明顯的風格特點,我很少看到如此表達畫面的導演。好像是一首詩,或者一篇散文,行雲流水,不著邊際。人物的動作被很強烈地表達出來,緩慢地,流暢地,好像一個精雕細琢的木質品。可我看著那些畫面,心裡莫名地悵然。就好像《食神》裡面,那個裁判吃到的那碗叉燒飯,讓人如此黯然。
每個人的回憶都是一個的迷宮,占據著無數或真實,或重構,或剪輯過的映像,它們有時在夢里出現,有時用另一個樣子出現在你的生活中,纏繞著你。《手球歌》彷彿依稀環繞在耳邊,而秋最後說:「那個戴著新娘發飾的女人就是我的母親。白雲是我的向導,穿越海洋,山脈,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都是為了尋找一種意義。不要問我為什麼,我渴望聽到手球歌,我將繼續行走。」也許,我們一出生便是迷途的孩子,丟失了某種珍貴的東西,所以我們要不停地尋找,不停地追逐,慢慢走完人生的旅途。在這場追逐中,沒有什麼是確切的,是註定能夠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