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代漢語語法與英語語法的區別
1 首先說時態 中文是用副詞以及虛詞來說明的,但是英語是用結構的
比如i have had my coat cleaned 中文 我洗回好了我的答大衣
不管是你在洗還是洗好了,你用的都是洗,而用「了」來表示動作已經完成,而英語顯然不是這樣的
2 其次,詞性與在句中充當的成分
比如 中文的「發展」可以當動詞,可以在中文中當主語,當謂語
但是develop只能在句中當動詞使用 也就是基本英文里你是什麼詞性和句中成分基本一一對應的,但是中文不是
個人認為這兩個是最大的區別,別的語序之類的都還好。語序其實就牽扯到de 's這種,一個是從前往後,一個是從後往前。
2. 舉例對比中文語法與英語語法的異同急用 謝謝。。
語法的東西我個人認為最最關鍵的是能充分了解句子的結構,認清其組成成分,尤其是有從句存在的情況。
看到句子先劃分主語的「主謂賓」,然後是主句的「定狀補」,從句本身以一個整體當成主語的一個「定狀補」成分。
然後才是在「把從句恢復成正常語序」的基礎上,按主句的分析方法,分析從句的「主謂賓、定狀補」。
「主謂賓、定狀補」,你應該結合漢語的句子中相應成分的應用習慣進行判斷,建議你可以用初中語文中劃分句子成分的符號和方法來劃分英語的句子。我覺得漢語語法在這點上能對你的英語語法學習有相當大的幫助。
劃分過程中要注意的幾個方面(也是自己書寫英文句子要注意的幾個方面)是:
1、片語搭配:這個只能通過字面的理會、背誦、實際應用來增強對片語的感覺。這個理會過程有個經驗告訴你,就是一些片語前後詞並不是平等的,而是有所強調、有所弱化或否定,比如上面的too..to...強調的是too,著重描述too後面描述的一種狀態的程度,弱化(這里包含否定含義)的是to後面的描述,所以在理解上加入了「不能」這個否定詞。
2、語序顛倒:一般是1)疑問句中「賓、定、狀」成分變為疑問詞提前引起語序變化;2)特殊單詞(如so、neither)提前指代前面描述表示強調;3)從句中謂語以分詞形式提前引起從句的語序顛倒。
3、成分位置調整:某一個句子成分(分詞短語或從句,也有時是名詞)太長,如果保持其位置會引起其他成分的理解的時候,對該成分在其原位置前後做適當的調整。
4、主被動態的分析,這個和漢語是相通但又有所不同,關鍵是要在漢語表述基礎上去嘗試加入「被」的理解,即去體會名詞與動作的單詞描述之間能否加上「被人」的含義。如漢語「花瓶打碎了」在英語上就應該按「花瓶被人打碎了」來翻譯。主動態的分析對「動詞選擇是現在分詞還是過去分詞作從句」的應用有直接的影響。
5、前後一致,主要表現在動詞上,漢語語句中沒有這方面的描述,但是英語語句要突出這個內容。主要在時態、單復數、第三人稱上去注意。單復數、第三人稱的注意完全靠個人細心。時態一致要靠你依據上下文描述對動詞發生時間點的判斷。
當然也會在一些詞的用法上需要注意前後一致,比如前面「漫雪飛舞」說的「No,I haven't」,如果按中文習慣回答yes,就是前後不一致了。
至於固定搭配(如there be、be going to、would like to do)、時態應用什麼的,只能多多記憶,多應用來加強這方面的語感。
以上個人看法,可能說多了,有些散亂。總之是英語語法和漢語語法有相同的地方、有相近的可以通過適當注意應用來貫通的。絕對的差異個人覺得並不是很明顯(至少現在想不起來)
3. 英語的語法和中文的語法有什麼區別
漢語是漢藏語系,英語是印歐語系,兩者差別很大。
漢語是意合語言,重在語義回,不講求語言形式答,講究「形散而神不散」,比方說,名詞沒有格的變化,也沒有性數配合,動詞不分人稱,也沒有時態,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漢語被認為是沒有語法,沒有詞類的;但英語是形合語言,以形式為主,它的人稱代詞與動詞均具有固定的句法形態來標定,英語已經算是比較簡略的了,德語法語的語法規定得更嚴格更死板,而且他們本國人也覺得自己國家的語法很愚蠢。所以,還是我們的漢語博大精深些~
4. 英語語法和中文語法的區別
1.在漢語和英語中,同一個詞語或單詞往往詞性不止一個。
例如,在漢語中,「美麗」既可以作名詞也可以作形容詞;在英語中」work」既可以作名詞也可以作動詞,都表示「工作」的意思。在漢語中,我們大都可以用同一個詞語作不同的詞性來使用,而英語中,詞義相同而詞性不同時,往往不能使用同一個單詞。
例如:
(1)She is very kind. (她很善良)
(2)Her kindness moved me deeply.(她的善良深深打動了我)
(3)She is a happy girl. (她是一個快樂的女孩)
(4)I like chatting happily with others.(我喜歡跟別人快樂地聊天)
在例句(1)中,kind(善良)是形容詞,作表語,而例句(2)中,kindness(善良)是名詞,作主語;在例句(3)中,happy(快樂)是形容詞,修飾名詞girl,而在例句(4)中,happily(快樂)是副詞,修飾動詞chat。
2.英語的動詞有時態,而漢語沒有
英語的時態大都體現在謂語動詞上,而漢語的時態則用一些虛詞來表現。例如:
(1)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我已經完成我的家庭作業)
在這個例句中,漢語我們用虛詞「已經」來表示動作的完成,而在英語中,則是將句中的謂語動詞finish轉變成現在完成時結構have finished來表現finish這個動作已經發生過了。
(2)She is reading a book carefully. (她正在認真看書)
在漢語中,用虛詞「正「來表示「讀書」這個動作正在進行,而英語中,則需要將「read」轉變成現在進行時結構」is reading」
(3)He will be back in ten minutes. (十分鍾後他將回來)
在漢語中,用虛詞「將」來表示將來的動作,而英語中則需要用一般將來時的結構「will +動詞原形」來表現。
5. 英語語法與漢語語法的區別
語法的東西我個人認為最最關鍵的是能充分了解句子的結構,認清其組成成分,尤其是有從句存在的情況。 看到句子先劃分主語的「主謂賓」,然後是主句的「定狀補」,從句本身以一個整體當成主語的一個「定狀補」成分。 然後才是在「把從句恢復成正常語序」的基礎上,按主句的分析方法,分析從句的「主謂賓、定狀補」。 「主謂賓、定狀補」,你應該結合漢語的句子中相應成分的應用習慣進行判斷,建議你可以用初中語文中劃分句子成分的符號和方法來劃分英語的句子。我覺得漢語語法在這點上能對你的英語語法學習有相當大的幫助。 劃分過程中要注意的幾個方面(也是自己書寫英文句子要注意的幾個方面)是: 1、片語搭配:這個只能通過字面的理會、背誦、實際應用來增強對片語的感覺。這個理會過程有個經驗告訴你,就是一些片語前後詞並不是平等的,而是有所強調、有所弱化或否定,比如上面的too..to...強調的是too,著重描述too後面描述的一種狀態的程度,弱化(這里包含否定含義)的是to後面的描述,所以在理解上加入了「不能」這個否定詞。 2、語序顛倒:一般是1)疑問句中「賓、定、狀」成分變為疑問詞提前引起語序變化;2)特殊單詞(如so、neither)提前指代前面描述表示強調;3)從句中謂語以分詞形式提前引起從句的語序顛倒。 3、成分位置調整:某一個句子成分(分詞短語或從句,也有時是名詞)太長,如果保持其位置會引起其他成分的理解的時候,對該成分在其原位置前後做適當的調整。 4、主被動態的分析,這個和漢語是相通但又有所不同,關鍵是要在漢語表述基礎上去嘗試加入「被」的理解,即去體會名詞與動作的單詞描述之間能否加上「被人」的含義。如漢語「花瓶打碎了」在英語上就應該按「花瓶被人打碎了」來翻譯。主動態的分析對「動詞選擇是現在分詞還是過去分詞作從句」的應用有直接的影響。 5、前後一致,主要表現在動詞上,漢語語句中沒有這方面的描述,但是英語語句要突出這個內容。主要在時態、單復數、第三人稱上去注意。單復數、第三人稱的注意完全靠個人細心。時態一致要靠你依據上下文描述對動詞發生時間點的判斷。
6. 漢語語法和英語語法的優劣
這是個不一般的問題。我簡單說一下。
英語的語法算簡單了,不信你看看德語西班牙語或法語,那才是繁瑣。
英語的語法原本也很復雜,不過歷史使它慢慢演變成更加簡單。
不過,一位法國農民說過:正是這些語法,才使得法語的魅力。
的確,正是語法,使字母語言有了魅力。但你愛上它的時候你會明白。
中文的語法其實更難,如果你不是出生在中國而把中文作為母語的話,漢語的語法千變萬化的,拋開成語,歇後語,術語等不講,就拿平常生活用語來講,都是千變萬化,一個意思有很多不同講法。所以,漢語有很大的自由度,你一旦懂得字,就能掌握基本用語。而英語不行,英語單詞十分多,雖然說記住不難,但是生僻的詞,很少人會,特別是術語,一些數學上的術語,化學物理的術語,不是專家就不會很懂。因為英語是表音的,如果你沒有親眼見過,你看到或聽到一個詞,不會理解意思。但是中文不同,你看到一個物理術語,可能可以初步知道那是什麼。
而且,英語相對來說浪費紙張,佔位置。不節約能源。英語打字速度不如中文。不過,我個人覺得英文的書寫漂亮過中文,特別是圓體和花體,很美。
我覺得,英語的語法最大優勢就是准確度大,不想中文那麼容易被曲解。雖然英語不如法語那麼精確,但是還是比中文精確。但是,漢語的詞更為精細細膩。
總的說,更有所長。
7. 中文語法與英語語法的區別
1、概念不同
英語語法是針對英語語言進行研究後,英語語法系統地版總結歸納出來的一系列權語言規則。
現代中文語法是對於現代中文內在的表達規則進行分析、整理和解釋的理論。
2、詞語不同
英語語法:名詞(noun)是指人或事物的名稱。代詞(pronoun)用於代替名詞等。數詞表示數量或順序等。分為基數詞(cardinal number)和序數詞(ordinal number)。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感嘆詞是用來表示說話時表達的喜、怒、哀、樂等情感的詞。
中文語法:名詞,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動詞,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可能意願及心理活動的詞。形容詞,表示事物性質、狀貌特徵的詞。數詞,表示事物數目的詞。量詞,表示事物或動作的單位。代詞,能代替事物名稱的詞。擬聲詞,模擬事物的聲音的詞。
3、句子構成不同
英語中要求主謂一致,漢語中沒有。在英語句子里,謂語受主語支配,其動詞必須和主語在人稱和數上保持一致。
8. 漢語語法和英語語法比較
英語語法與漢語語法的比較
首先來看漢語語法與英語語法的一致性。
漢語里有主謂賓、動詞、名詞、形容詞,英語也有。比如,「孩子們喜歡漂亮的花朵。」翻譯成英文則是「Children like beautiful flowers.」在這句話當中,漢語與英語的主語分別是「孩子們」和「Children」,謂語是「喜歡」和「like」,賓語是「漂亮的花朵」和「beautiful flowers」。動詞、名詞、形容詞也很明顯是一致的,漢語與英語中用來修飾名詞的定語同時又是形容詞的「漂亮的」和「beautiful」也一一對應。在這種句子結構完全一致的情況下用漢語分析英語或反之都是可以的,而碰到兩種語言不一致的地方,就堅決不能用澤中語言的語法套用那種語言的語法。平時在課堂里,都是英語語法講得多,漢語語法講得少,因此同學們對英語語法更為熟悉,對漢語語法反倒生疏。易用語法知識去分析問題,就很容易用英語語法的只是去分析漢語句子。比如英語里有「a red apple(一個紅蘋果)」,「a」是冠詞,而漢語里卻沒有冠詞。同樣,英語里沒有量詞,誰要是「a piece of news(一條消息)」中的「piece」說成是量詞,英國人也決不會同意。所以一定要注意漢語語法與英語語法的區別。
下面來詳細分析二者的不同點。
第一,在詞類方面不一樣。漢語的名詞里有方位詞,如「里、內、外、上、下、前、後、左、右、中」等,其中的幾個在英語里溶入了介詞,如in、on、behind,有的成了形容詞,如inner、outer、outside、middle。因此,見到了漢語的方位詞,就不能說它們是介詞或形容詞。漢語的許多動詞後面能夠加「著、了、過」,於是大家容易認為「著」是現在時,「了、過」表示過去時,但漢語中的「著、了、過」並不表示「時態」。「他昨天吃著飯還看書呢」, 「他明天看著電影還會想到我的」,這里的「著」與兩個句子的過去時與將來時顯然無關。
第二,在句子成分方面不一樣。漢語里有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六大句子成分,英語還有一個補語。英語中用狀語表示漢語用補語表示的意思,而在漢語中,則用賓語表示英語里的表語。我們見到「他在這兒逗留了三個小時(he stayed here three hours)」,就不能把「三個小時」當作狀語而要當做補語。在句子「他是學生(he is a pupil)」中,就不能說「學生」是表語,而應當是賓語。其他的句子成分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漢語里有把字句,如「他把書包拿走了」,「把書包」要分析為狀語。英語里則沒有把字句,或者說,在英語中,漢語的「把字句」被譯為「被動句」。我們可以說「He takes the schoolbag.」或「The schoolbag is taken by him.」前者的 「takes schoolbag」構成了整個句子的動賓部分,後者則由「The schoolbag」做主語,「taken」做表語,句子的結構已經完全改變。第三,句式方面不一樣。英語里當然有一些非主謂句,如「Wonderful!(妙極了!)」但是這樣的句子極少。漢語裡面的非主謂句則很多。除了一個詞構成的非主謂句,如:「棒!」「好!」之外,漢語里還有大量由各種短語構成的非主謂句,如「好球!」、「我的帽子呢?」、「我的老天爺!」、「你這個小鬼!」、「瞧你!」、「下雨了。」、「刮風了。」等。如果用英語表現這些意思,則需要用一個主謂賓或主系表皆齊全的句子,如「It is raining(下雨了)、where is my cap(我的帽子呢?)」 。更特殊的是,在漢語里,有一種主謂語句。「他臉色蒼白」、「這個人鼻樑很高」、 「這里的樹,楊樹居多」這些句子的謂語都是主謂短語。而在英語中,這種句式結構是無法表現的。
呵呵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祝樓主進步哈 聖誕節快樂O(∩_∩)O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