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漢相比 現代漢語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有什麼特點
漢語是分析性的語言,缺乏詞類標志和詞形變化,這就使現代漢語呈現出一系列的特點。(1版分權) ⒈語序和虛詞是表達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1分) ⒉語法結構具有一致性;(0.5分) ⒊詞具有多功能性;(0.5分) ⒋詞語組合受語義、語境的制約;(0.5分) ⒌量詞、語氣詞十分豐富。(0.5分) 音節界限分明、樂音較多,加上聲調高低變化和語調的抑揚頓挫,因而具有音樂性強的特點。(2分)具體表現如下: ⒈沒有復輔音;(1分) ⒉母音占優勢;(0.5分) ⒊有聲調。(0.5分) 一般認為現代漢語有七大方言,(0.5分)分別是: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少一項扣0.5分)
B. 現代漢語的特點分別從語法、語音、詞彙方面與英語相比較並舉例
一、語音:
1、 漢語是一種有聲調的語言:
漢語每一個音節不僅有母音和輔音,還有聲調,而且聲調有區別意義的作用,像「bā (八) 「「bá(拔) 、bǎ (靶) 、bà(爸)」聲調不同,意義也不一樣。
2、在漢語普通話里,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基本聲調。這與印歐語系一些非聲調語言相比,確實是漢語一個很大的特點,也正是外國學生一個很大的學習難點。
二、語法:
1、漢語缺少嚴格意義的形態變化,屬於非形態語。
人們在語言研究中,按照形態分類法,把世界上的語言分為四大類,即:曲折語、孤立語、膠著語和多式綜合語。
人們認為漢語是沒有內部屈折變化,缺少嚴格意義的構詞形態,屬於孤立語(也有不同看法)。英語屬於形態語,它是通過詞的形態變化,來表現語法意義的比如:
2、英語名詞有數的變化 (table—tables); 人稱代詞有格的變化 (主格I—賓格me);形容詞有比較級的變化 (good—better—best);
數詞有基數詞和序數詞的變化 (one—first, two—second); 動詞有時態的變化 (do,did, done, doing)。漢語的詞沒有這種形態的變化 。
但這並不是說,漢語語法極其簡單。漢語主要是通過詞序和虛詞來展現語法意義的。
三、語序:
我們知道,人類語言中常使用的語法手段有三種:
1、語序或詞序;
2、虛詞;
3、 形態。
漢語是缺少形態變化的,所以語序在語言單位組合中是十分重要的,「狗咬人」和「人咬狗」語序不一樣,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
漢語語序組合的一般規律是,修飾成分在被修飾的成分前面;支配的用在被支配的前面;狀語用在動詞前面。這與很多國家語言的語序是不一樣的。
另外,從語言類型分類法來看漢語屬於分析語類型。漢語的詞沒有語法范疇的形態變化,詞在句中的語法意義,主要是靠詞序和虛詞來決定的。
現代漢語虛詞的數量不是很多,大約有800多個。但它在漢語中,使用的頻率卻是相當之高。據《現代漢語頻率詞典》的統計,虛詞 「的」和 「了」,在漢語所有詞的使用中,是使用最多的兩個。
虛詞主要以其語法意義左右著句子結構,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表達。我們從下面這個例句中,可以看到虛詞的語法作用。
「李強老師去買報」 這句話,全是實詞,沒有虛詞,由於它按照一定的詞序排列,所以表達了一定的意義。如果我們加上不同的虛詞,它的意義就變了。請看:
李強老師去買報。
李強的老師去買報。
李強和老師去買報。
李強讓老師去買報。
李強為老師去買報。
李強或老師去買報。
四、漢語的量詞極為豐富。
量詞的使用是漢語很突出的一個特點, 漢語量詞很多,中央民族學院(現中央民族大學)1975年編寫的《現代漢語量詞手冊》中,收錄的量詞有500多條。
中國人說話,在數詞、指示代詞和名詞之間一定要加量詞,如,一本書、兩張報、五輛汽車、這個學生、那盞燈等等而且每個名詞都有固定的量詞與其搭配。
這對於相當多母語量詞沒有漢語這么豐富的學生來說,真是感到很是困難,他們記不住哪個量詞與哪個名詞搭配。
所以在說話時常常出錯,其表現之一是不用量詞,說出來的漢語句子,數詞與名詞連著,沒有量詞。
另外一點是,量詞和名詞搭配得不對,或以「個」蓋全。
5五、漢語是單音節性很強的語言。
有人認為,漢字是一個個方塊字,每個字是一個音節,又有一定的意義,所以說漢語是單音節語。這種說法是不夠確切的。
在現代漢語里,漢語詞彙的發展更加雙音節化,以單音節為基礎,出現了大量雙音節詞。
漢語詞的音節數和其它語言相比,是少的。漢語普通話只有400多個音節,加上四個聲調和兒化韻,也不過1600多個音節左右,這比起有10,000多個音節的英語來說,真是少得多。
當然音節少,必然出現若干個字共為一個音節的現像,也就是說有大量的同音詞。比如,在《現代漢語詞典》里,「x ī」這個音就有「西、希、夕、昔」等77個字。
另外,漢語詞所含的詞素是少的,也就是說,漢語詞比較短。在漢語詞中,大量的詞是單音節或雙音節,如,「人、天、日、走、說、朋友、道路、出發 」等。
三音節詞和四音節詞,數量較少,如,「圖書館、總司令、自由泳、核武器、研究生院、自來水筆、鉛保險絲」等。
六、漢語崇尚簡略,重在會意,保留著古漢語的一些成分。
由於漢語歷史悠久,現代漢語中仍然保留著古漢語的一些文言成分和許多習慣用法。比如,「老年之家」不能說成老年的家,「三分之二」不能說成三分的二。
另外,漢語很早就出現了言、文分家,形成了口語和書面語不同的詞彙和文體特點。
漢語又崇尚簡略,重在會意,能省則省,能略則略,如:「你不去,我去。」(省略「如果」);「昨天他買一電視機。」(省略量詞)這些省略都是有條件,有一定語境的,不能濫用。
(2)英語的語法特點對比現代漢語擴展閱讀:
並列短語:
由兩個以上的詞並列組成的短語。有的用連詞和、或、並且等連接,有的不用。
1、個人和集體贊成或反對。
2、討論並且通過了。
3、多快好省。
4、偉大、光榮、正確的。
偏正短語:
由中心詞(正)和對中心詞起修飾作用的詞(偏)兩部分組成的短語。「偏」在前,「正」在後,兩者之間有的用助詞「的」、「地」連接,有的不用。
1、精妙的對聯。
2、好孩子。
3、不斷地提高。
4、認真學習。
述賓短語:
由動詞(述)和被動詞支配的詞(賓)兩部分組成的短語。「述」在前,「賓」在後。又稱動賓短語。
1、看書。
2、洗衣服。
3、聯系實際。
4、建設中國。
述補短語:
由動詞或形容詞(述)和對動詞或形容詞補充說明的詞(補)兩部分組成的短語。「述」在前「補」在後,兩者之間有的用助詞「得」連接,有的不用。
1、寫得簡明扼要。
2、好得很。
3、看完。
4、看不完。
5、交代清楚。
主謂短語:
由被陳述的詞(主)和陳述的詞(謂)兩部分組成的短語。「主」在前「謂」在後。
1、(他寫)的對聯。
2、(意義深遠)的大會
3、(我們堅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
介賓短語:
由介詞和賓語組成的短語。「介」在前,「賓」在後。
他(在教室里)看書我(從去年)就開始練習書法了
C. 現代漢語與英語語法的異同點
這個問法太大復了,沒有辦法制回答,只能歸納一些現代漢語語法上的一些特點,
比如說,漢語表示語法意義的手段主要用語序和虛詞,不大用形態(形態指表示語法意義的詞形變化),如英語中第三人稱作主語,謂語要加s;
在漢語中,詞、短語和句子的結構基本一致,都有主謂、動賓、補充、偏正、聯合五種基本語法結構關系,這和英語也是不同的;
還有,漢語的詞類和句法成分關系復雜,比如說動詞、名詞、形容詞都可以作定語,名詞主要作主語和賓語,而在英語當中,名詞主要作主語和賓語,形容詞主要作定語,基本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另外,漢語中量詞和語氣詞豐富,英語顯然比不了。
這些都只是從大的方面看,歸納的也不全,如果分析得更細的話,那應該是說不完的。
D. 同英語相比,現代漢語語法的特點
英語是世界上所有語言中影響最大、研究最深入的,也是許多中國人從小就接觸和學習的第二語言。我們對英語語法特點的熟悉掌握不亞於漢語。這兩種語言的語法特點存在著明顯的差別。我們可以通過對他們的幾個方面的具體比較來分析漢語的語法特點,一方面印證前人的成果,另一方面加深我們對漢語語法特點的理解。 缺少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是漢語語法不可爭辯的事實。這在英漢對比中表現最為突出。(一)英語的名詞有單復數的用法,例如:shop—shops,house—houses,city-cities③,而漢語沒有;(二)英語中名詞的主格、賓格、所有格有特定的形式來表示,例如:I、me、my/he、him、his/Tom』s④,而漢語名詞主格、賓格完全一樣,所有格式最後面加「的」,沒有明顯的形式上的變化;(三)英語中用特地的形式來表示性、數一致,例如:We help him./She helps him.⑤而漢語不區別性、數;(四)英語用不同動詞形式表示不同的時態。例如:I will go out./I went out just now.⑥漢語動詞沒有這種形勢變化;(五)英語的比較級、最高級用給形容詞加-er,est來構成,漢語採用介詞、程度副詞來構成,形容詞沒有形式上的變化。這種漢語沒有,英語有的形式變化很有很多,這里不一一舉例。當然,我們常常把漢語中的「重疊」,「老、小、子、兒」等視為前後綴,把助詞「著、了、過」以及表復數的「們」看作是漢語的廣義形態那樣具有強制性,所以我們說漢語「缺乏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 正因為漢語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要表達特定的語法意義,主要依靠次序和虛詞。我們可以通過英漢實例比較來看漢語這一語法特點。(一)例如:「她很不好。」「她不很好。⑦」「不」的位置不同,表達的意思就不一樣,而在英語中由於有豐富的形態變化,可以不依靠詞序表達語法意義,例如:Standing at the top of the hill,we can see the whole city./We cansee the whole city,standing at the top of the hill.⑧盡管詞序不同,兩句表達的意思完全一樣。(二)虛詞是漢語表示語法關系的重要手段,所用虛詞不同,語法關系自然不同,在「我吃著香蕉」,「我吃了香蕉」中,「著」表示動作正在進行,「了」表示動作已經完成,由於虛詞「著」與「了」的不同,語法意義也不相同。英語表達不同的語法關系和語法意義主要依靠形態變化,我們可將上述兩個句子譯成英語「I am eating the banana.」「Ihave eaten the banana.」⑨,兩種不同的語法意義是由動詞的不同形態表示出來的。 漢語的量詞十分豐富,有數詞修飾名詞的時候,中間必須有量詞,組成數量短語,修飾或限定名詞。此外,漢語有語氣詞,用在句子末尾表示種種語氣。這兩個語法特點都是漢語有而英語沒有的。漢語中不同的名詞所用的量詞也往往不同,例如:「一個人」、「一頭牛」、「一支筆」、「一片葉子」、「一本書」⑩,除了這些,根據名詞的不同還有很多不同的搭配,而且現代漢語除了傳統的量詞之外,還可以隨時借用動詞、名詞做量詞,例如:「一絲白發」、「一抹陽光」、「幾縷情思」、「一線希望」⑾等。但是這些量詞只是動詞、名詞的活用,在英語中也存在這種活用現象,例如:a glass of water,four cups of tea,⑿因此我們不能把臨時的活用看作是真正的量詞,英語沒有量詞,表示數量時考的是詞形的變化,例如:a pen,two pens.⒀漢語的數量短語也常常跟在動詞後面作補語,表示動作行為的單位,例如:「走一趟」,「吃一頓」,英語沒有這種語法特點。語氣詞也是漢語獨有的,表示陳述語氣的有「的」「了」,表示疑問語氣的有「嗎」「呢」,表示祈使語氣的有「吧」,表示感嘆語氣的有「啊」,例如:「你出去玩了嗎?」「多美啊!」「他呢?」「你跟我來吧!」「知道
了!」⒁英語沒有這些語氣詞,他表示語氣靠的是語調,所以許多來自英語國家的外國人在學習漢語的時候常常被語氣詞搞得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怎麼用,要麼用錯,要麼忘記用。 英語的詞類和句法成分之間對應很整齊,名詞作主語、賓語,動詞作謂語,形容詞作定語,副詞作狀語,每一類詞都必須出現在自己該出現的位置上,不能夠隨便越位去充當其他句法成分,要想充當其他句法成分,必須通過構詞法手段,改變自身的形態,使自己具有某類詞的性質,例如:He reads a book./the reading room.⒂「read」是一個動詞,當它作定語時,它必須加-ing,變成另外一種形式。漢語則不然,它的某一類詞往往可以作多種句法成分,詞形和詞性不發生變化,例如:「她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人人喜歡漂亮。」「漂亮是每個女孩子追求的目標。⒃」「漂亮」是一個形容詞,但它卻既能做定語,又能作賓語,還能作主語,詞形不變,它具有多種功能。可見漢語詞類和句法成分之間不存在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 漢語句子的構造原則跟片語的構造原則基本上是一致的,片語成片語,詞和片語組成句子,都有諸位、動賓、補充、偏正、聯合五種基本語法結構關系,例如片語「陽光燦爛」和句子「我愛大自然」都是主謂結構。片語加上表示語氣的標點就可以構成一個句子。而且漢語詞的構造也遵循這一基本原則,例如詞「心酸」也是主謂結構。英語句子的謂語部分必須由限定式動詞充當,包孕在句子中的子句也可以像獨立的句子一樣由限定式的動詞作謂語,但片語則不用限定式動詞,即句子和子句的構造原則不同於片語的構造原則。例如:Arriving at the construction site,the workers set down to work at once./Surrounded by a group of boys,the teacher walked into theclassroom.⒄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兩個句子前半部分的片語構造原則不同於後半部分句子的構造原則。特別值得提及的一點是,主謂結構可以做謂語是漢語語法一個明顯的特點,英語中沒有這種可能,主謂結構只能是句子,顯然這源於英語片語、句子構造原則的不一致。 通過英漢對比,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他們幾個方面的明顯差別,也加深了對漢語語法特點的認識。目前,漢語語法的研究更加深入,理論、方法呈現多元化,研究的領域也不斷得到擴展。漢語的語法特點構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琳琅滿目的世界,有待我們進一步探索,開掘出更多的「寶藏」。
E. 請用英語與現代漢語比較,舉例說明現代漢語的特點
漢語是分析性的語言,缺乏詞類標志和詞形變化,這就使現代漢語呈專現出一系列的特點。(屬1分)
⒈語序和虛詞是表達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1分)
⒉語法結構具有一致性;(0.5分)
⒊詞具有多功能性;(0.5分)
⒋詞語組合受語義、語境的制約;(0.5分)
⒌量詞、語氣詞十分豐富。(0.5分)
音節界限分明、樂音較多,加上聲調高低變化和語調的抑揚頓挫,因而具有音樂性強的特點。(2分)具體表現如下:
⒈沒有復輔音;(1分)
⒉母音占優勢;(0.5分)
⒊有聲調。(0.5分)
一般認為現代漢語有七大方言,(0.5分)分別是: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少一項扣0.5分)
漢字具有很強的表意性;英語具有表音性
漢字是音節--語素文字;英語為26個字母組成
漢字的形音義關系密切;英語沒有
實際上都是由主謂賓定狀等組成
但是排列上有區別
F. 請用英語與現代漢語比較,舉例說明現代漢語的特點。
漢語是分析性的語言,缺乏詞類標志和詞形變化,這就使現代漢語專呈現出一系列的特點屬。(1分)
⒈語序和虛詞是表達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1分)
⒉語法結構具有一致性;(0.5分)
⒊詞具有多功能性;(0.5分)
⒋詞語組合受語義、語境的制約;(0.5分)
⒌量詞、語氣詞十分豐富。(0.5分)
音節界限分明、樂音較多,加上聲調高低變化和語調的抑揚頓挫,因而具有音樂性強的特點。(2分)具體表現如下:
⒈沒有復輔音;(1分)
⒉母音占優勢;(0.5分)
⒊有聲調。(0.5分)
一般認為現代漢語有七大方言,(0.5分)分別是: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少一項扣0.5分)
漢字具有很強的表意性;英語具有表音性
漢字是音節--語素文字;英語為26個字母組成
漢字的形音義關系密切;英語沒有
實際上都是由主謂賓定狀等組成
但是排列上有區別
G. 與英語相比,現代漢語語法具有哪些特點
第一,現代漢語缺乏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一般不通過形態變化來表示特定的語法范疇(如性、數、體、時、態、格等)。例如:漢語的「他」不論做主語、賓語還是定語,形式上都不會發生變化,但英語中的「他」卻分別有「he」、「him」、「his」三種形式。
第二,現代漢語運用虛詞表達語法結構和語法意義。例如:漢語的「吃飯」是述賓短語,「吃的飯」是偏正短語;「吃著飯」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吃了飯」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在英語里,詞性和時態往往都是通過形態變化來體現的,並不藉助虛詞;如果變換虛詞,改變的大多是語義,結構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例如:「in
the
air」指「在空中」,「onthe
air」則指「在廣播中」。
第三,現代漢語的詞、短語、句子的結構方式基本一致。例如:詞「頭疼」、短語「身體好」和句子「他身體好」都是主謂結構。但在英語中,詞、短語、句子的結構方式卻各不相同:詞性隨形態變化而變化;短語和句型在結構上也沒有必然的聯系。例如:漢語的「騎車」,在英語中可以用述賓短語表達「ride
bike」(充當謂語),也可以用介詞短語表達「by
bike」,如果做主語,就要表達為「to
ride
a
bike」或「riding
a
bike」。
第四,現代漢語語序靈活,與語法結構、語法意義關系密切。由於現代漢語的詞、短語、句子的結構方式基本一致,所以一旦組合關系發生改變,語法結構和語法意義也會隨之改變。例如:「總結經驗」和「經驗總結」前者是述賓短語,後者是主謂短語。英語的短語屬於固定搭配,語序不能隨意變化。例如:「beautiful
girl」不能說成「girl
beautiful」,否則就會出現錯誤。
第五,現代漢語的詞類和句法成分之間的關系復雜。英語的詞類同句法成分有簡單的對應關系,一般說來,名詞做主語、賓語或定語,動詞做謂語,形容詞做定語,副詞做狀語。但漢語的詞類主要是通過語法功能來判斷的,詞類和句法成分之間並非一一對應的關系。例如:漢語的「學習」屬於動詞,既可以做述語「學習文化」,也可以做主語「學習要下苦工夫」,還可以做賓語「喜歡學習」。
第六,現代漢語的語氣詞豐富,可以表達豐富的語法意義。例如:漢語的「了」、「嗎」、「呢」、「嘛」、「吧」、「的」都是語氣詞,各自具有不同的語法意義。相比之下,英語的語氣大多藉助語調來實現,陳述句一般為降調,疑問句一般用升調。
H. 總結現代漢語語法的特點,特別是與英語相比
漢語語法化不應受英語語言學理論過多的影響
漢語和英語都經歷過漫長的發展,都處於高度完善的狀態,詞彙分類非常相似,語句結構在表面上也大致相同,從表面上看許多英語語言學理論應該適用於漢語語法學的學科建設,特別是漢語語句的解析是完全可以套用英語的句法解析模式的。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漢語語法化不應受英語語言學理論過多的影響,因為漢語與英語相比在構詞造句方面具有許多本質上的差異。
例如,我們暫時認定英語句子「All of us believed him honest.」翻譯成「我們都相信他誠實」。從表面上看這兩個句子結構幾乎完全相同,可以認定這兩個句子的結構都為SVOC,其中S為主語、V為動詞、O為賓語、C為補語。但經過仔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許多可能是因為本質不同而帶來的不同之處。
第一,在英語語句結構中人群與其他事物一樣,在主語結構中可以被任意劃分,如,some of us, any of us, all of us,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 people。而漢語則不同,人群一般都作為整體充當主語,在謂語中用「完全」、「大都」等副詞來履行英語中的「some of 」、「all of 」等成分的職責。在漢語中我們一般不會用「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來做主語,而用「我們大多——」、「我們當中多數人——」等結構代替。「我們當中有一些人不同意你的看法。」這樣的句子才是典型的漢語語句。
第二,英語的動詞有詞形的變化,漢語的動詞則沒有。例如,在漢語句子「我們都相信他誠實。」中,「相信」一詞沒有任何詞形變化,因此我們單從這個句子來看可以認定「現在,我們都相信他誠實。」是正確的理解。但是在英文句子「All of us believed him honest.」中,由於「believed」為動詞「believe」的過去形式,我們只能認定「過去,我們都相信他誠實。」是正確的理解。因此,可以相信,漢語中的動詞根本不具有許多英語中的動詞在語言表達中擔當的語法功能,所以英語的句法解析模式和規則,甚至其他語法范疇中的某些規則、解析方法可能不適合於漢語語法化相關的學術研究工作。
第三,在英文句子中「All of us believed him honest.」中,「honest」作為賓語補語成分存在,但在相應的漢語句子「我們都相信他誠實。」中,「誠實」一詞就不應該作為賓語補語成分存在,因為那樣會使漢語的語法規則復雜化。為了說明這一點,再取一個英文句子「All of us believed that he was honest.」來進行進一步的分析。雖然它也可以直譯成「我們都相信他是誠實的」,但是我們同樣可以把它譯成「我們都相信他誠實」。這是因為漢語具有一個英語語法根本不具有的語句特徵,漢語的句子中可以沒有動詞而只有形容詞,也就是說,漢語中只要有形容詞便可以構成完整的句子,如「他誠實。」和「他是誠實的。」一樣,都是完整的句子。因此,既然漢語的語句具有這一特徵,那麼依據簡化的原則,在漢語中句子「我們都相信他誠實。」和句子「我們都相信他是誠實的。」就應該具有同樣的句法結構,其中「他誠實」和「他是誠實的」都應視為完整的句子、相同的成分存在於各自的復雜句中,而且「他誠實」中的「誠實」一詞是謂語成分,而不是賓補成分,「他」一詞也應視為主語,而不是賓語。這樣的解析才符合漢語的特點。相反,如果受英語句法解析模式過多的影響而認定漢語句子「我們都相信他誠實。」中的「誠實」作為賓語「他」的補語,那麼漢語語法就會因為英語的特點而被人為地復雜化了。總而言之,在漢語中單獨一個形容詞就可以作為完整的謂語,就因為這個英語語句不具有的特徵,完全可以把漢語中SVOC這樣的句法結構變為「主語+動詞+簡單句」的句式而使漢語語法盡量簡化。英語之所以具有SVOC的句式,是因為英語句子只有在存在動詞的情況下才能被視為完整的句子。因此,英語具有SVOC的句式是適應了英語的特徵,但漢語不具有這個特徵,我們採用這種句式可能並不適合漢語自身的特點。
第四,最關鍵的是,如果我們用「S、V、O、C、A」這些句子成分為漢語句子做句法解析。那麼有些句子我們將很難分析其句法結構。例如:
(1)老王太極拳打得特別好。
(2)我們中有一些人贊成你的看法。
在第1句中,我們把「老王」一詞當作主語,那麼「太極拳」一詞應該是何種句子成分呢?在第2句中,如果「我們中」是狀語,那麼「有」和「贊成」哪一個是主要的動詞呢?我們沒有任何線索來判斷,因為漢語的動詞只有一種詞形,也就是說,漢語的動詞根本就沒有原形和與之相區別的其他形式這一劃分。如果認定「有」一詞為第二句的主要的動詞,那麼第二句可能會出現兩個主要的動詞,因為動詞「贊成」表達的是句子的主要內容。
綜上所述,雖然英語和漢語在句法結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於二者在組詞造句上存在著許多本質上的重大區別,各自都有一些獨有的句法特徵,因此漢語句子的語法解析應以漢語自身特點為基礎建立一套適合漢語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的句法解析模式。
句法解析模式是任何一門語言語法學的重要學術領域,它往往包含和體現了一門語言與其他語言在許多語法范疇內的語法內容的不同之處,也就是說,這些不同之處往往也會造成不同語言,特別是在語言文字構成形態方面有重大區別的語言在句法解析模式有重大區別,甚至完全不同。
語法學幾乎是所有語言語言學體系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內容是其他分支語言學科的學術成果的集中體現,實質上是以其他分支語言學科的學術成果為基礎進行學術研究而得到的,語法學的內容體現了語言的基本特徵和發展軌跡。
由於英語和漢語是兩門有重大區別的語言,不論是文字形態還是組詞造句都有本質的區別,二者的所有分支語言學科都必定有不同的內容,過多地受英語語言學學術成果的影響,特別是過多地受英語語法學,尤其是句法解析模式的影響,必將使漢語語法化的進程嚴重受阻,使漢語語法化的方向很難正確把握。
因此,漢語語法化不應受英語語言學理論過多的影響。
I. 與英語相比較,現代漢語句型有哪些特點
現代漢語句型有:疑問句。陳述句。肯定句。否定句。感嘆句。感嘆句又叫驚嘆句。還有一種分類。分為單句復句和句群。另外還有一些特殊句式。連動式句子。雙賓語句。兼語句。把字句。被動句。反問句。
J. 與英語相比,現代漢語的語法特點有哪些
中文可以不要主語也是一句話,可英語不行
英語永遠要把時間,地點放在句子的最後說,漢語就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