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語語法 > 英語教學要從語法解讀中解放出來

英語教學要從語法解讀中解放出來

發布時間:2021-02-13 12:12:39

A. 中學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語法知識的滲透

摘要:英語教學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語法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在教學中通過對語法教學手法的改革,發現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自主發現規律。這樣才能對所學知識自如運用,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系統。 關鍵詞:語法教學;傳統教學模式;改革;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課後反饋;課後反思;主動參與;情感態度;教學相長 英語教學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語法是運用基礎知識的組成部分,因而語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教學措施 筆者一直擔任著中學英語教學工作,同時在教學中也十分注重不斷地思考和創新英語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筆者也就語法教學嘗試過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 第一,筆者在以往的英語語法教學中,本著越細越好的思想,因而把語法講得細而全,學生只是坐在台下不停地記錄一些語法規則,然而卻發現,通過教師細而全的講解之後,學生可能基本上掌握了新學的語法內容,可是他們的實際運用能力卻未得到改善和提高。也就是說,即使學生已經能背誦語法規則,但仍不能在實際使用中正確而自如地運用。 第二,筆者又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師點評」的教學模式,結果教學效果大為改觀。下面筆者以過去分詞作定語的教學為例: 首先,在屏幕中給出本內容的教學目標(Teaching Aims),讓學生明確所學的教學目的;然後,給出幾個帶有過去分詞作定語的句子讓學生觀察並從中發現規律;最後,讓各小組進行討論並派出代表上台介紹討論結果,其它學生可以適時提問,如: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st Participle used as the Attributive and the V-ing Form used as the Attributive?學生完成以上操作之後,教師及時進行點評,指出存在的問題,肯定學生的成績。最後,屏幕中出現一些關於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作定語的習題讓學生當堂訓練,以便達到「堂堂清」的目的。 二、課堂反饋 新課標要求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經過本次教學改革,筆者認為: 1.教學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 傳統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科學知識的灌輸活動,教師講得又細又全,學生記得又多又詳,結果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致力於挖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給學生一些自由創造和充分發揮的空間,才能讓其展開想像的翅膀,積極參與學習。 2.教學要根據學生情感因素為學生的「學」而教 近年來,情感因素在語言學習中的作用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注意。由於學生在學校的環境中學習一門外語,學生一開始可以憑借興趣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但隨著語言越來越復雜,學生會發現他們經常犯各種語言錯誤,而且又看不到使用這種語言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有多大的關系,他們就會失去興趣,最終放棄努力。因此,教師應當盡量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英國心理學家Krashen談到情感過濾假設時認為,如果學生認為課堂的語言學習是一個使他們暴露自己錯誤的地方,如果他們上課時心理緊張,他們的情感因素就會阻止語言輸入。表面上看起來他們也是在做各種語言練習,但實際上,他們心理的情感因素會形成一個「過濾器」(filter),把語言的輸入阻擋住。結果,雖然學生好像表面上暫時掌握了,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記住什麼,也不會在今後的生活中運用。所以,Krashen認為:當學生注意語言所表達的意義時,他們會暫時「忘記」自己是在使用一種他們還沒有完全掌握的語言時,他們的「情感過濾」就降到了最低點。 第二種教學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師點評」的教學模式充分地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讓學生充分展現了新的自我形象,滿足了一種心理需求,明確了語言學習的目的,領悟了語言學習的過程,提高了用英語思維和交際的能力。 3.教學要為達到「教學相長」而教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先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語言思維和交際能力。同時在學生學的過程中,他們也會隨時提出問題,也可能一些詞彙或內容教師不一定知道,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活動中學到很多新東西。因而,教師應不斷擴大詞彙量,提高自身修養,增進教學能力。 [2]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薛榮.情感過濾假說及其在外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平原大學學報,1996. [4]教育部.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5]文秋芳,王立非.影響外語學習策略系統運行的各種因素評述[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5).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學

B. 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對英語語法的講解

小學生 沒必要 講 那麼多語法吧

C. 高中英語語法講解從頭開始

用 高中英語語法通霸。 嘉興英語網能免費下載電子文檔。下面是對該書的介紹。

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上面倡導的是淡化語法教學。實施這么多年來,老師們普遍感到的是學生英語水平的下降,特別是「寫」的能力。大部分學生寫的英語作文「慘不忍睹」。這實際上就是淡化語法教學所產生的嚴重後果。一些英語基礎差的學生到美國去上學,他們整天「浸泡」在英語環境中,「聽」、「說」的能力提高了不少,但很多人「寫」的能力卻鮮有提高。我們知道,在美國學英語同我們在國內學語文一樣,是不太講語法的。這說明,沒有語法基礎,再「習」也難「得」。語法差的學生,總是感到自己的英語一塌糊塗。許多學生英語從「差」中逆轉過來,就是從學好語法開始的。只有學好了語法,才能寫出語法正確、句式靈活的句子來;只有學好了語法,才能讀懂文章中的長難句;只有學好了語法,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語法是什麼?語法是幫助你解決 「寫」、「讀」、「說」、「聽」中遇到的困難的知識的總稱,語法是指導你如何使用英語的精華。
但現在許多人都害怕語法。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盛行的教學理論在作怪,過於淡化語法教學,過於強調語言的「習得」,導致學生的語法基礎較差。另一方面,是因為沒有合適的語法資料。教材上的語法講解,「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總是放不下架子,就是講一點,其深度比考試的難度要低得多,根本靠不住。書店裡的語法資料,一類是語法大家們編的,旨在解釋一些語法現象,本來就不是給高中學生看的,有些知識學生看了沒有用,有些知識學生根本看不懂。再一類就是一些名校編的資料,由於編寫有時間要求,這些資料總是先籠統地把語法講解一下,再弄點題一湊就好了。這樣結果是,考點沒講清,練習針對性又不強,學生前學後忘,印象不深。
本書由有二十多年教學經驗的一線教師所編,所以對語法教學的重點難點把握較好。本書原是編者教學中的積累、整理多年的講義,發到網上後,成為熱門資料,在熱心讀者的推薦下,獲得出版社的正式出版。在編排上,本書有以下特點:
一、針對性強。在編寫時,用的是「歸納」法。先下載近十幾年的高考真題,逐題按考點歸類,歸類時特別注意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和易混點。最後再在需要的地方加上必要的講解。所以重難點突出,詳略得當,針對性強。
二、選題經典。書中的練習題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在選擇練習題時,主要是從其典型性、思維容量和所含語言點是否豐富,寫作是否能用,裡面是否含有完形填空可能出的詞等多個方面考慮。因此也有相當多的題是保留了十幾年前的題而舍棄了近幾年的高考題。
三、題量科學。我們發現,針對每個考點的練習量如果過大的話,效果也不好。練習量少的話,譬如兩三個,我們就可以輕松自如地在腦中翻動、回味這些題,效果反而更好。因此,就忍痛刪去了許多來之不易的好題。
四、重視習題排序。有人說,像這樣把同類型的題編排在一起,學生容易猜到答案,而不去思考。於是我們就做了一個實驗,我們把不同類型的題混在一起,但再看時,發覺做後效果反而不好了,做後印象不深、規律在腦中不清晰。然後又把題按類型編排,同類型的題列在一起,再看一下,感覺真好!學知識同如向某個空間放東西一樣,有條理了就好放也好找,雜亂了就不好放,用時也不容易找到。科學家對大腦的研究也表明,信息在腦中存放、排列是有規律的。
五、考點目錄化。本書編了詳細的目錄,分為「章」、「講」和「考點」三個級別。老師想講解某個知識點或者學生想查看某個知識點的講解時,可以藉助目錄輕松找到。
六、練習題型多樣化,基礎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同步提高。書的主體部分「考點精講精練」以單選題的形式對所學語法知識進行練習,在練習題的下面,讀者可以通過「溫馨提示」下面提供的鏈接頁碼輕松地找到第二部分中「改錯」、「完成句子」、「漢譯英」等題型中相對應的練習題。這些題型都是學習英語語法的常規題型,都起著鞏固所學語法知識的作用。高考題型中沒有「短文改錯」、「語法填空」的省份也可以利用這些題型來鞏固前面所學的語法知識。
七、適用於多個題型的備考。學語法,不僅是為了做單選,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高學生英語寫作的能力和閱讀能力。本書第一部分以單選題的形式對語法常考點精講精練,第二部可以看作是對第一部分知識的鞏固,也可以作為備考「短文改錯」、「語法填空」、「書面表達」、「閱讀理解」等題型的專題講義單獨使用。在「長難句分析技巧」一章介紹的「七字秘訣」是破解長難句的鑰匙;「短文改錯」和「語法填空」兩章對常考點按「考頻」排序,可以使你備考少走彎路;「寫作能力提升」通過大量的翻譯練習,使你熟練掌握常用語法句式。
本書的這種編排,適合全國各省考生的使用。學生一看就懂,一做就會,有效地解決了語法學習中費時低效的問題。老師利用這本資料,可以使語法課不再空洞乏味。學生利用這本書,可以使語法學習變得有趣高效,優生可以利用此書來鞏固自己的學科優勢,待優生可以利用此書來實現英語上的徹底逆轉

D.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語法教學

推薦你一篇相關論文吧,我認為很符合你懂需要。希望能幫到你。
新課改中如何進行英語語法教學
新課程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全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雖然掌握語法並不等於掌握語言運用能力,但語法知識的欠缺會制
約學生准確運用英語能力的發展。實踐證明,忽視語法教學產生了
不少不良後果。學生的聽說能力表面上比過去強了,但准確性上卻
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閱讀速度的確比過去的學生快了一些,可理
解程度卻不盡人意;在寫作和翻譯方面, 學生的總體水平有所下降。
新《課標》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
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
力的培養的傾向。」顯然,「改革過分重視語法的講解與傳授」,只是
要求改變以前傳統語法教學的某些教學方法和傾向,並不是要求放
棄語法教學。事實上,語法已滲透到聽、說、讀、寫的每一個環節中。
學生掌握了足夠的語法知識,才能提高語言的質量和正確運用語言
的能力,真正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1、新課程背景下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原則
認識語法教學,不只是要求教師認識語法教學的重要性,改變
傳統的語法教學模式,重新認識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目的。教師必
須更新教學理念,正確領會新課程標准關於語法教學改革的精神,
讓語法教學真正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服務。
1.1 注重語法課的趣味性。新《課標》強調要「激發和培養學生
學習英語的樂趣」。而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中較難的部分。如果老
師只是為語法而教語法,再加上一味平鋪直敘地灌輸,學生就會覺
得語法枯燥乏味,教學效果也就不理想。所以,英語教師教語法要
重視學生的參與,形式要靈活多樣,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2 注重語法課的實踐性。教學中有不少學生反映,所學的語
法結構基本都懂,但用起來就亂,考起來就不行。究其原因大都出
在語法的學、用不能結合上。英語語法教學應與新《課標》同步,以
學生為中心,運用、實踐相結合,利用一切機會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
逐步去掌握語法規則。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新的教學思想,在教
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使語法教學更好地為培養學生綜
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服務,並在邊學邊用中體現其作用,以此來調動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3 注重語法課的互動性。語法教學之所以乏味,關鍵是缺乏
能引起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交流,在授課過程中仍只重視語法學
習與考試之間的聯系, 忽略了語法的交際功能和運用目的。教師必
須擺脫傳統教學中「滿堂灌」的做法, 不斷接受新的教學思想,認真
研究新《課標》精神,在課堂上盡可能創造互動的機會,改變語法課
堂的沉悶氣氛,讓語法課充滿生機。
2、課程背景下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
英語語法教學的宗旨是為了培養學生准確運用語言的能力,因
此,教師在語法教學過程中要自始至終地體現以運用為前提,以運
用為目的,以運用為核心的教學理念,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和教學
內容把語法教學與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結合起來,把語
法講解和語法運用結合起來,以筆頭、口頭等多種形式將語法練習
有機地、靈活地融會於各種交際活動和課堂任務之中。
2.1 在提供語篇中進行語法教學。國內外語言學家認為,語境
是語言交際的基礎,人們交流思想和獲取信息都是在一定語境中進
行的,語言活動離開了語境就無法進行,詞語離開了語境其意義就
無法理解。因此,語境在英語教學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主要部分。
教師在教授語法知識、鞏固練習時,要重視通過篇章語境,使學生更
好地理解,並提高語法的運用能力。通過語篇為學生提供一個語言
使用的真實環境,改善傳統語法教學只注重形式和意義而忽視用法
的被動局面,不斷地向學生輸入英語的語言特徵,提高英語語法教
學的實效性。
2.2 在創設情景中進行語法教學。情景是語言對客觀事物的反
映,它對語法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語法句型的操練要有情景、有
意義,要盡可能減少枯燥乏味的機械訓練。如在學生比較了情態動
詞作推測性用法和非推測性用法的區別以後,教師可總結情態動詞
的推測性用法的幾個特點,然後要求學生在課後自擬語境,運用情
態動詞寫一篇短文,這樣學生就容易學會運用所學的語法規則進行
謀篇,達到掌握語法的目的。
2.3 在完成任務中進行語法教學。新《課標》明確倡導在英語教
學中實施任務型語言教學。所謂「任務」,簡言之,就是「做事」,在
「做事」的過程中,學習者始終處於一個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心理狀
態。任務型語言教學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有效途徑之
一。在語法教學中,教師應設計一些任務,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
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讓學生通過實踐、思考、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
學習任務、掌握語言形式和語法規則。因此,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
不同的語法內容設計不同的任務,讓學生掌握語法知識的同時發展
語言能力。
1) 提出觀點型任務。這類任務讓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如在
學習Getting to knowSteven Spielberg 之後,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
生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設計的課堂活動將語法始終與課堂活動聯
系起來,學生在用中學,一邊將所學的語法用法用於實踐,學生頗有
成就感。
2) 信息差型任務。這類任務指當交際一方有新信息同時願意
提供信息時,另一方可以獲得信息,雙方進行的交際活動。在這樣
的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來獲取信息,彌補信
息缺口,完成交際任務。
3)解決問題型任務這類任務是分配給學生一個任務和一些相
關信息,學生需要經過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答案可以有幾個,
也可以是唯一的。
4)在對比歸納中進行語法教學。系統論認為,客觀事物都是相
互聯系、不可分割的,事物的整體功能大於局部之和。沒有對整體
的綜合感知,部分的感知必然是片面的、淺層的。現行教材採用循
環式編排語法項目,把同一個語法項目分層次分階段在教材中呈
現,這對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理解、鞏固語法知識是有利的,但又
割斷了語法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不利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語法知
識、形成整體概念,甚至會造成舊知識對新知識的干擾。因此,教師
在教學中要重視系統講解,並引導學生對教材中分散的語法作適當
的歸納,特別是在學完了某方面的語法後,更應對這方面的語法規
則作全面的綜合歸納,以達到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系統性。
作為一門語言學科的英語,聽、說、讀、寫的訓練固然重要,但語
法教學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過,語法教學應避免走極端,
不能以語法教學為中心,為語法而教語法。在語法教學中要注意在
語境中教,在互動中練,在對比歸納中變得清晰,在實踐中提高語言
表達的質量。
作者簡介:韓建斌,玉門市赤金中學。
[摘一要]—在英語教學中存在忽視語法教學和過分強調語法教學兩個極端。我從多年教學實際出發,就如何遵循英
語教學的原則進行英語語法教學,從而避免費時低效的英語教學現狀,達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改;英語語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9-5489(2009)09-0118-01
韓建斌
(赤金中學,甘肅玉門735207)

E. 談談如何開展英語語法教學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語法教學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如何講解語法知識開展語法教學,使枯燥乏味的語法變得易懂有趣是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中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文章從形象、趣味、分層、靈活四個角度對語法教學進行闡述。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解釋語法現象,如何講解語法知識,如何開展語法教學,使枯燥乏味的語法變得易懂,有趣?

一、藉助媒體,創設情境,形象學語法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時態是一個很重要的語法項目,但是學生難以掌握,尤其在交際的時候容易出錯。如果僅用孤立的句子去理解和說明這一語法現象,或者讓學生去死記,他們會感到學習語法很枯燥,太抽象。我們可運用多媒體,通過場景的快速切換,有效地調動和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先幫助他們形成直觀的表象,再設計一些有一定信息溝的會話練習,喚起學生的求知慾。例如,在教be動詞的一般過去時態時。

1、鋪墊。媒體出示一卧室,內有一張床和一張課桌,床上有兩件毛衣,床下有一雙鞋,桌上有一隻手機和一些鮮花,牆上掛著一隻風箏。

T:Where』s the mobile
phone?

S1:It』s on the
desk.

T:Where』re the
shoes?

S2:They』re under the
bed.

媒體出示下列句型:

It is on the
desk.

They are under the
bed.

2、導入。隱藏上圖中的手機和鞋,媒體出現兩幅圖,讓學生進行對照。

T:Where』s the mobile
phone now? Is it on the desk?

Ss:No.

T:But it was there
just now.

T:Where are the shoes
now? Are they under the bed?

Ss:No.

T:But they were there
a moment ago.

媒體出示下列句型:

It was there just
now.

They were there a
moment ago.

由學生已知的一般現在時作鋪墊,引出be動詞的一般過去時,兩種時態對比使用,教師作適當解釋。

3、操練。隱藏毛衣和風箏,兩圖對照,讓學生分小組模仿操練。

4、總結。

一般過去時表示過去某時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其謂語動詞要用動詞的過去式。在漢語中不存在這樣的現象,這是中英文的區別之一。還要向學生講清is, are的過去式分別是 was和 were。

5、運用。分組自由創設情景,活用以上所學知識,用英語進行交流。

這樣,藉助媒體,通過對話感知,模仿訓練,歸納語法現象,活用知識進行實踐等一系列活動,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了be動詞一般過去時的用法。

二、歸納總結,提高效率,趣味學語法

詞法是指詞形的變化規則及用法。小學階段講到了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介詞﹑數詞﹑冠詞和連詞等的用法。數詞分為基數詞和序數詞,序數詞的構成與基數詞有一定的關系,但構成方法又不盡相同,如果要讓學生去死記硬背那麼多的序數詞,學生會感到厭煩。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為了使這一語法項目簡單化,我為學生總結了這樣一則順口溜:「一,二,三特殊記,四以上加th, 八減t, 九去e, f來把ve替,ty須變tie.若是碰到幾十幾,改變個位就可以。」 本來很難掌握的內容,通過這么一則富有節奏感,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學生很快便學會了1—100序數詞的構成,可以說是事半功倍。又如在教「是」動詞am,is,are在人稱代詞中的用法時,也可以這樣總結:「我用am, 你用are, is用在他,她,它,凡是復數都用are.」這樣處理簡單易懂,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就連平時學習能力較差,不肯開口說英語的同學,也都說得津津有味,很輕松地理解並掌握了這一重要的語法項目。再如
「物主代詞」。學生容易混淆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不懂分辨。我教學生這樣記:「名詞性物主代詞比別人多點東西,所以單詞比較長,派頭比較大,不允許『東西』跟著它。」又如:在一般現在時結構中,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動詞要用第三人稱單數形式,但很多學生不易記住,我們可以教學生這樣記:「第三人稱單數,勢單力薄,需要一個幫手,你就在動詞上給它加上絲絲(s或es)力吧!」現在進行時中動詞的正確運用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學生用了動詞的現在分詞形式,會缺少be動詞;或有了be動詞,動詞只用原形,少了ing。我們可幫學生這樣形象記憶:「主人正要干大事,要找比比(be動詞)當保鏢,保鏢出門不簡單,後面帶著英英(ing)跟屁蟲」。用這種趣味的學習方法不僅幫助學生掌握了語法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有的學生還學會了自己編順口溜,歸納總結語言規律。

三、設置梯度,正確引導,分層學語法

語法教學要注意梯度,正確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解開謎團。不能要求學生一下子就得到答案。我們要強調的是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與他人對話、交流、討論來達成理解,形成共識,構建自己的知識。我們經常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設置梯度:

1、教師舉例,師生一起完成例句。

2、學生仔細觀察,討論,分析,比較例句,初步歸納出語法規則,教師適時點撥,解答學生疑問。

3、教師對學生歸納的語法規則給予客觀的評價和補充。

4、學生進行操練,教師提供多種形式的題型,如選擇;填空;筆譯和文章理解等,以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四、系統歸納,適當集中,靈活學語法

F.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從哪裡開始講起啊

你可以先從詞性講起,如名詞、動詞、介詞等等
再將時態,如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等等

G. 如何把握英語語法教學

一、語法教學的困境
英語語法一般較枯燥。人教版的教材每一單元都有一項語法知識。而傳統的英語語法教學,教師都會在課堂上一味地對學生進行語法知識的灌輸,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反復詳細講解語法規則,具體採用語法知識的講解,句型分析,專項訓練,以及最後的習題講解等傳統的模式,學生只是機械地操練,缺少在真實語言情境中運用的機會,這勢必會導致學生在語法的學習中存在很多問題。有些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來掌握學習的內容,理解了所學的語法規則,老師在旁邊一點即通。但是一旦自己獨立解題或者分析句子成分時,就把握不大。我通常的做法是對其進行集中的講解和分析,讓學生做一些練習,再對典型錯誤進行分析,最後再讓學生把易錯題抄寫在糾錯本上,利用課余時間翻看以前做錯的題目,不定期地鞏固加強以往所學的語法知識。同時,讓學生課後能背會各種語法規則,再配以大量練習進行操練,最終達到教學目的。但是,這樣的結果是學生學的累,教師教的累,而往往事倍功半。於是,在課余時間我和同事以及學生進行了溝通交流。通過了解,我發現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語法項目紛繁復雜,每個單元都有新的語法項目,重現率低,使用機會少,學生見了覺得生疏。其次,語法教學成為語法知識的單一羅列和講解,單調、乏味,學生提不起來興趣。課堂氣氛非常沉悶,久而久之,學生厭倦了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產生畏難情緒。因此非常有必要探索實施有效的語法教學的方法和途徑。
二、解決困境的策略
為了解決這一些問題,課標中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在中學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要以教材為基礎,靈活運用其中的知識點。但同時,又不能過度地依賴教材,應把教材中的知識點與現實的使用結合在一起,轉化成學生容易掌握的學習內容。這就要求把語言形式和內容結合起來,把語法規則和靈活運用結合起來。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際生活出發,倡導實踐、參與、合作和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而,在實施新課改下的語法教學必須體現發現探索、任務活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理念。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理念,在語法教學中我們應注意少學條條框框的語法規則,多學如何使用語法;培養學生的規范的能力與敏感度。而且,語法教學不是簡單的要學生記住一些語言規則,而是通過有意識的學習某一語法現象,將語言的形式與其意義、交際功能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際的語言運用中去內化語言規則,從而達到學生能准確運用語言,進行有效交際的目的,充分發揮和體現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以下兩種方法可供大家參考:
1.情景教學法
在語法教學中,運用對話的方式,經過幾次對話後,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總結規則,老師再給出情景,提供學生操練的機會。在情景中教學語法能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目標語法的用法,為在實際交際中准確而得體地表達打下基礎,使學生通過觀察、感悟、運用來內化語法知識,提高語法教學的有效性。如在講解高一教材中「prefer」時,我就設計了這樣幾個對話: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apples or pears?
I like apples better.
Good! That means you prefer apples to pears. What does she prefer?
She prefers apples to pears.
通過情景設置,以幾句對話的形式,讓學生明白了「prefer」這個單詞的含義,接著我又對學生進行了反復的操練,通過這些操練,讓學生熟練地掌握了「prefer」的意義及用法。
2.敘述法
為了促進學生對所學語法點的掌握,使其逐漸形成語法技能,教師必須精心設計任務和場景,讓學生在這些口語或者書面任務中練習所學的語法知識。比如,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有一個語法是關於:表方位的介詞或副詞放在句首的倒裝結構。我根據自己和學生的位置,進行敘述:
On my left stands the door, on my right is Li Lei, in front of me sits Zhou Yang, behind me is the blackboard.
我敘述完後,讓學生根據我的句型,敘述自己的位置。這樣,在不斷的敘述中,學生自然而然地了解了這一倒裝結構。這種方法促使學生認真觀察、思考,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很好地實踐了所學的內容。使他們有機會根據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有意義地使用語言,會引起他們的興趣,也有助於語法的學習。
另外,為了更有效地吸引學生,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所教語法項目的交際功能,將語法教學與聽、說、讀、寫活動結合起來,可以運用圖片、動畫或實物來激發學生興趣。而且,為了更直觀地認識某一語法,教師還可以運用歸納、運用的方法,讓學生先找出和某一語法有關的句子,加以朗讀,然後,從特定的語境中歸納出語法規則,最後加以運用。
總之,英語學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語法是語言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准確理解和准確輸出語言的前提。語法教學要克服其枯燥性,非真實性,例句簡單化,公式化的特點,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准確分析學生的難點並實施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語言習得環境,便於其激發主動參與的願望和渴望學會的熱情。充分發揮,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使其理解所學語法現象,已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H. 如何正確認識英語語法在語言教學中的作用

有語言學家說過:「語言是語法化的詞彙。」也就是說,語言是按照語法規則組織起來的詞彙。一句話表達得是否正確,主要是看它是否符合語法規則;任何一個錯句,都能從語法上找到原因。因此,學好語法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基礎。
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上面倡導要淡化語法教學,要重視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實施這么多年來,老師們普遍感到學生准確應用英語的能力下降了很多,特別是「寫」的能力。大部分學生寫的英語作文「慘不忍睹」。這實際上是淡化語法教學所產生的嚴重後果。
學習母語不學語法只要「浸泡」得多就能學好,但在我國英語畢竟是一門外語,連第二語言都不是,只靠「浸泡」而不通過學習語法知識來幫助理清規律,至少對於相當多的學生是不適用的。一些沒有學好語法的學生去美國上學,他們整天「浸泡」在英語環境中,「聽」、「說」的能力提高了不少,但很多人「寫」的能力卻鮮有提高。
語法差的學生,總是感到自己的英語一塌糊塗。許多學生英語從「差」中逆轉過來,就是從學好語法開始的。只有學好了語法,才能寫出語法正確、句式靈活的句子來;只有學好了語法,才能讀懂文章中的長難句;只有學好了語法,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語法是什麼?語法是幫助你解決「寫」、「讀」、「說」、「聽」中遇到的困難的知識的總稱,語法是指導你正確使用英語的精華知識。
但現在許多人都害怕英語語法。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盛行的教學理論在作怪,學校教學過於淡化語法教學,過於強調語言的「習得」,導致學生的語法基礎較差。另一方面,是因為沒有合適的語法資料。教材上的語法講解,「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總是放不下架子,就是講一點,其深度比考試的難度要低得多,根本靠不住。書店裡的語法資料,一類是語法大家們編的,旨在解釋一些語法現象,本來就不是給高中學生看的,有些知識學生看了沒有用,有些知識學生根本看不懂。再一類就是一些名校編的資料,由於編寫有時間有限、稿酬是按編的頁數給的,這類資料大部分粗製濫造,總是先籠統地講解一下,再弄點題一湊就好了。結果是,考點沒講清,練習針對性又不強,學生前學後忘,印象不深。
本書由有二十多年教學經驗的一線教師所編,原是編者在平時教學備課中精細編寫的教學講義,經過多年修改完善,日臻系統、成熟。發到網上後,成為熱門資料,在熱心讀者的推薦下,獲得出版社的正式出版。在編排上,本書有以下特點:
一、針對性強。在編寫時,用的是「歸納」法。先下載近十幾年的高考真題,按考點逐題歸類,歸類時特別注意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和易混點。最後再在需要的地方加上必要的講解,因此重點、難點突出,詳略得當,針對性強。
二、選題經典。書中絕大部分練習題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高考真題。在選擇練習題時,主要是從其典型性、思維容量和所含語言點是否豐富,寫作是否能用,裡面是否含有完形填空可能出的詞等多個方面考慮。因此也有相當多的題是保留了十幾年前的題而舍棄了近幾年的高考題。
三、題量科學。我們發現,針對每個考點的練習量如果過大的話,效果也不好。練習量少的話,譬如兩三個,我們就可以輕松自如地在腦中翻動、回味這些題,效果反而更好。因此,就忍痛刪去了許多來之不易的好題。
四、重視習題排序。有人說,像這樣把同類型的題編排在一起,學生容易猜到答案,而不去思考。於是我們就做了一個實驗,我們把不同類型的題混在一起,但再看時,發覺做後效果反而不好了,做後印象不深、規律在腦中不清晰。然後又把題按類型編排,同類型的題列在一起,再看一下,感覺真好!學知識同如向某個空間放東西一樣,有條理了就好放也好找,雜亂了就不好放,用時也不容易找到。科學家對大腦的研究也表明,信息在腦中存放、排列是有規律的。
五、考點目錄化。本書編了詳細的目錄,分為「章」、「講」和「考點」三個級別。老師想講解某個知識點或者學生想查看某個知識點的講解時,可以藉助目錄輕松找到。
六、練習題型多樣化,適用於多個題型的備考。本書每一節分為兩部分。「考點精講精練」先按考點進行簡明講解,然後以單選題的形式強化所學考點知識。「綜合技能提升」以單句改錯、語法填空、漢譯英三種形式對所學的重點語法知識再進一步鞏固。這部分的練習題,大部分來自高考真題,但又不拘泥於高考真題,可以從根本上來提高學生做短文改錯、語法填空、書面表達的能力。「長難句分析技巧」一章介紹的「七字秘訣」是破解長難句的鑰匙,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高中英語語法通霸》的這種編排,適合全國各省考生的使用。學生一看就懂,一做就會,有效地解決了語法學習中費時低效的問題。老師利用這本資料,可以使語法課不再空洞乏味。學生利用這本書,可以使語法學習變得有趣高效,優生可以利用此書來鞏固自己的學科優勢,待優生可以利用此書來實現英語上的徹底逆轉。
本書使用方法:
與其看好多書,前看後忘,還不如反復把一本書看熟。因此,在心中要樹立「我要把這本書上所有的題都做熟」這個目標,要有「只要把這本書學好,我的語法就是最棒的」這種信念。本書的使用方法:認真做、反復看。
做: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從前到後按順序全做;如果時間不允許的話,可以挑自己不太懂的專題或重點專題有針對性地做。
查:在做別的資料上的練習遇到難題時,可以藉助本書前面的目錄方便地找到相應的考點,裡面有講解、有針對性的練習,從而有效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
讀:還有同學花費大量時間來「讀」這本書,效果也非常好。「讀」並不是死記硬背,因為「讀」可以使「看題」的速度慢下來,從而可以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理解掌握語法規律。本書所選習題大都語言點豐富,讀熟後對提高寫作能力和做完形能力的幫助也很大。
使用此書的注意事項:
速度要慢:要讀完每個選項,既要知道為什麼要選這個,也要知道為什麼不選那幾個。
標記難題:對做錯的題或一些好題,要做上標記,以便隨後復習。
及時復習:對標記過的題,還有用粉紅底紋標記出的概念及要點,都要及時復習,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要反復復習,這樣才能確保學習效果。
要「有效」學習:一章完全學會弄熟後再學下一章,這樣才有成就感。學習最忌諱半生不熟,前學後忘。

閱讀全文

與英語教學要從語法解讀中解放出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公的家教老師女演員 瀏覽:788
圓明園題材電影有哪些 瀏覽:806
歐洲出軌類型的電影 瀏覽:587
看電影可以提前在網上買票么 瀏覽:288
有沒有什麼可以在b站看的電影 瀏覽:280
今晚他要去看電影嗎?翻譯英文。 瀏覽:951
林默燒衣服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133
哈莉奎茵與小丑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09
維卡克里克斯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961
什麼算一下觀看的網站 瀏覽: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瀏覽:296
朱羅紀世界1免費觀看 瀏覽:311
影院容納量 瀏覽:746
韓國最大尺度電影 瀏覽:130
八百電影 瀏覽:844
手機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瀏覽:182
韓國有真做的電影么 瀏覽:237
歐美愛情電影網 瀏覽:515
一個女的去美國的電影 瀏覽:9
金希貞的妻子的朋友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