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語論文本科段的急需~
英語動詞名詞化認知功能探討
摘要:名詞化是英語的一種常見語言現象。通過名詞化,一個詞可以表達幾個不同的概念,從而具有雙重、乃至多重的語
義特徵。從認知功能的角度出發,探討名詞化的認知特點和理據,進一步揭示其功能和應用。
關鍵詞:名詞化;認知;功能
所謂的名詞化(nominalization)是「指從其他某個詞類形成
名詞的過程,或指從一個底層小句得出一個名詞短語的派生
過程。」(克里斯托爾,2000)而動詞名詞化指的是用名詞來表達
原屬動詞所表達的概念,其過程就是動作逐步從動態靜化為
抽象概念,甚至涉及到與該動作相關的人或事物的過程。這樣
經過名詞化,一致式小句中的過程就變成了隱喻式中的事物。
例如:They danced on the board.
They did a dance on the board.
那麼,名詞化過程中的詞類變化是任意的,還是有理據
的?為什麼人們可以理解這種變化後的詞類?名詞化後的詞是
怎樣獲得意義的?對這些問題,不同的語言學家從不同的角度
進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結論。本文主要對動詞名詞化進行
分析,並試圖通過分析來探尋這種語言現象的語義理據。
一、動詞名詞化的認知依據
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是觀察和研究認知的窗口。語法結
構調整和轉換的深層動因在於我們對客觀世界的體驗感知、
認知途徑、識解方式、心智框架。
(一)認知語法的基本論點
認知語法的基本出發點是:語言表達基於人們對外界現
實的感知體驗和認知加工,語法結構取決於人們的認知系統
和語義結構。因此,要揭示動詞名詞化這一語言現象,除了對
其句法轉變這一現象進行研究,還要從人的認知規律上尋求
更深層次的解釋。
從另外一方面說,對於同一事件,我們可以選取不同的詞
語、採取不同的句式來表達,這是因為在描述某一實體或情景
時,人們會選擇不同的注意焦點、突顯部分和視角,並在大腦
中形成不同的意象,以便去理解和把握某一感知到的事物和
場景。任何一個表達式都在相關認知域之上形成的一個意象(
image)。認知域可以是一個基本的知覺或概念,也可以是一個
復雜的知識系統,任何概念或知識系統都可以是一個認知域。
意象的形成由於受到識解操作方式如詳略度(Specificity)、轄域
(Scope)、背景(Background)、視角(Perspective)、突顯(Prominence)
的影響而變化。
(二)動詞和名詞的認知特點
Langacker(2005)根據突顯側面把詞彙分為兩大類:事體
(Thing)和關系(Relation)。他認為,名詞明顯地指向事體本身,可
定義為勾畫事體,突顯個體、事件、抽象關系,有三維空間的「東
西」(Thing)等。名詞強調整體掃描(summary scanning),即對一個
事件從宏觀上作整體性掃描,事體被視作一個整體或一個完形
(格式塔),掃描結束後,事體各方面信息的被整合起來,各個位
置被映射入一個完整的畫面,側重於掃描的整體效果。名詞所
勾畫的事體在我們的經驗中是作為一個整體實體而存在的。
而動詞被定義為勾畫動作、過程、特徵、關系等,突顯一維時間
過程關系或者動作性,是一種過程掃描(sequential scanning),即
人們依照一定的順序對事體進行掃描,信息按事件的各個連續
階段進行整合,側重於掃描過程及可感知事件在各個階段的變
化,類似於電影、錄像的工作程序。
1.英語名詞詞性的認知分析。我們知道,英語由於其特有
的歷史原因,在形成過程中,並非每個名詞都嚴格按性、數、格
特徵來執行(例如有的詞只有性的變化,沒有數的變化或格的
變化)。在考察名詞的特徵時,我們可以從人類語言的普遍語法
出發,從意義和功能看英語名詞的典型性。英語中,名詞有很
多不同的種類,在普通名詞中有一些名詞表示的是單獨的個
體,例如「apple」;而「flood」表示的物體雖然在自然狀態下沒有
界限,但可以和數量詞以及表容器的詞連用;「training」這類詞
就不能和數詞連用,但可以受定語修飾。根據這些特徵,我們
可以將英語名詞的特徵大致總結為:(a)表示空間中的離散個
體;(b)可以受數詞或量詞的修飾;(c)可以受定語的修飾;(d)可
以在句中作主語和賓語。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知道:(d)是做名
詞應該滿足的基本條件,由(d)到(a),限制條件漸漸嚴格。(a)是做
名詞的最高條件,具有特徵(a)的名詞一定具有其他幾項特徵,
是最典型的名詞;具有特徵(b)但不具有特徵(a)的典型性次之;
只具有特徵(d)的名詞可以認為是非典型名詞。由於人類行為
的經濟省力原則,人們在判定詞性過程中,總是試著將該類詞
最典型、最直觀的特點用上,而且各個層次的名詞都應該具有
一個特點即有界化。有界化可以在現實世界中依靠容器進行,
也可以在抽象世界中依靠思維進行,所以名詞的典型性強弱與
思維使事物有界化而所做的努力大小有關。由於使具體名詞
有界所作的努力小於抽象名詞,具體名詞詞性的典型性自然強
於抽象名詞。
2.動詞詞性的認知分析。英語動詞詞性的認知分析問題要
相對復雜一些,因為動作存在的基礎是時間,而時間是會消逝
的,留下的只是動作的結果和伴隨它的一些相關事物,所以動作通常難以像事物一樣分為不同的類別,不能明確歸納出如
名詞那樣的等級特徵。而且英語動詞是以單個獨立詞形式存
在的,動詞內部沒有句法關系,而意義又不能成為判定動詞典
型與否的唯一標准,所以英語動詞詞性的典型性不明顯。
(三)動詞名詞化的認知特徵
動名詞和動詞派生名詞是名詞化的主要手段。兩者雖然
都是名詞,突顯的是一件事情,但它們所代表的意義在詳略度
上略有不同。認知語法認為,同一情形可以用不同詳細程度的
詞或句子來描述,形成描述同一情形的不同詳細程度的語言
連續體,比如:do>break>shatter>completely shatter,從詳略
程度上而言,do最粗略,而completely shatter在動作的描寫和
刻畫上最詳細。凡動作都具有時體特徵,時是指動作的時間占
有性質,體則是動作的運動狀態。動作在名詞化時,其時體意
義也相應發生變化,其情形也就如同鏡頭的推近或拉遠,所不
同的是,動詞名詞化時所體現的是時間距離的推近或拉遠而
非空間距離。換句話說,使用動名詞,認知者突出動作的內在
過程,看不到動作的終點。相反,使用動詞派生名詞,認知者所
突出的是一個有時間終點的動作概念。從這個意義上說,動名
詞的詳細度要高於動詞派生名詞。
二、動詞名詞化的功能分析
動詞名詞化可以實現不同的句法功能。作為名詞,它可以
在句中擔當主語、賓語、表語等成分;因為其動詞的本源,名詞
化的動詞又可以通過擴張使其擁有邏輯上的主語、賓語或狀
語,保留某些動詞的特徵。例如:
Would you mind my opening the door?
此例中,opening在句中做賓語,但它同時又擁有自己的賓
語the door,集名詞與動詞的特徵於一身。
除了句法功能外,動詞的名詞化還具有眾多的應用功能。
一是通過重新范疇化,使原本動態的過程變為靜態,為人們認
識世界提供了新的途徑;二是通過名詞化,隱喻式中所含的單
詞總數一般少於一致式,但信息量基本不變。因此名詞化具有
濃縮信息、增加小句信息量的功能,從而可以大量地應用在科
技廣告文體中。
三、動詞的名詞化總體評價
對於動詞名詞化的表達是好是壞,一千個人會有一千種
答案。實質上,動詞名詞化的表達弊益皆有。
(一)動詞名詞化的「益」
1.便於抽象信息處理,增強客觀性。動詞名詞化有利於表
達客觀真理和客觀事實。動詞的一致式通常體現過程,有自己
的參與者,有時還帶有環境。名詞化後,動詞體現的過程變為
另一過程中的參與者,原過程中的參與者常被省略,從而使語
篇顯得更客觀。
2.促使語篇簡潔化。名詞片語的特性之一就是其信息的密
集性。動詞名詞化可使語篇更簡潔、更緊湊。表示過程的動詞
後,原來的簡單小句被「打包」成片語,或兩三個小句被「打包」
成一個小句,詞彙密度增加,用詞量減少。因此,在信息量相同
的情況下,名詞化的表達法往往比一致式更簡潔。
3.適應語篇功能變體。英語的名詞化程度與文體的正式程
度密切相關。動詞的名詞化程度越高就越抽象,越正式,越書
面化。動詞名詞化促使語篇功能變得正式。
4.語篇內部之間的過渡或銜接。動詞名詞化不僅在語篇的
信息結構中舉足輕重,而且也和其它語法或詞彙銜接手段一
樣,對語篇的連貫、流暢起著重要的銜接作用。動詞名詞化在
英語語篇中的銜接功能主要是通過建立「主位—述位」銜接而
實現的。
5.適應表達需要。動詞名詞化會使語義模糊,然而語義模
糊在一定條件下還可掩飾交際者含混或真實的思想,以迎合
某種表達的特定需要。
(二)動詞名詞化的「弊」
雖然動詞名詞化具有以上的優點,但也有一些「美中不足」,
其主要原因在於名詞化手段轉換而來的詞多為抽象名詞,使語
篇信息密度急劇增大,語義關系經常出現歧義,讓人難以理解
甚至發生誤解。有時,如果某一篇文章十分復雜抽象,很大可
能就是其中的抽象名詞用得太多,特別是名詞化動詞,例如以
「-tion,-ment,-ence」等結尾的詞。動詞的名詞化形式在語法上
或事實上雖然可能是對的,但其語義表達模糊,因而在學習過
程中,遠沒有具體的動詞或形容詞那樣生動形象,易於學習。
因而現在,不少文體學家主張根據交際需要,使用具體與抽象
相結合的詞才是最佳的選擇。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
面,就是避免濫用名詞化。也就是說,在英語中有些地方的名
詞化是不可取的,最好用動詞形式。通過研究可知,不可濫用
的動詞名詞化主要有:第一,空泛意義的謂語動詞不能名詞化。
即具體而實在內容的動詞才能名詞化,因為名詞化後果是「物
化」狀態;第二,多個名詞化不能連用,必須將其中之一變為動
詞。這主要是出於結構布局或平衡的考慮。
參考文獻:
[1]何星,孫金華.識解操作與名動互轉[J].外語研究,2007(2).
[2]胡壯麟.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3]克里斯托爾·戴維.現代語言學詞典[M].北京:中國醫葯科
技出版社,2000.
[4]劉國輝,余謂深.英語名詞化的「功過」論辯及其在語篇運用
中的量化考察[J].外語教學,2007(1).
[5]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6]謝金榮.從認知角度分析英語名詞化現象[J].西南政法大學
學報,2006(2).
B. 陳香蘭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師
陳香蘭,山西人、博士後、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學術帶頭人。 理論語言學研究所所長
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理事
全國語用學研究會會員
國際認知語言學研究會會員
國際專題研究組 成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重點基地研究員
全國創新英語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西南大學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員 2012.2---今英國華威大學訪問學者
2006.10—2008.9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後
2003.9— 2006.7 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博士
1997.9— 2001.9 遼寧師范大學外文學院英語系碩士
1994.9— 1996.7 山西省教育學院外語系學士
1980.9---1983.7山西省忻州師專英語系學習 2008.9---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
2006.10—2008.9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後
1996.7--2003.7 忻州師院外語系 1.計算機英語教材與普通大學英語教材中的語塊對比分析(CSSCI).《外語界》2012,(1)
2.商務話語建構模式探討 (CSSCI). 《外語教學》2011,(2).
3.「的」字結構的語塊構式觀與轉喻源域類型(CSSCI). 《外國語》2011,(5).
4.Metonymy Matrix Domain and Multiple Formations In Indirect Speech Act in Benczes, Reka, Antonio Barcelona Sánchez & Francisco J. Ruiz de Mendoza Ibá ez (eds.), What is Metonymy An Attempt at Building a Consensus View on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Notion of Metonym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forthcoming. 2011,(1).
5.感受質」和「感受意」(CSSCI).《現代外語》2010,(6).
6.從全國中小學英語學習成績測試(NEAT)看《標准》的執行情況——基於全國中小學英語學習成績測試(NEAT)的效度研究《英語考試研究》2010,(3).
7.加強學校科研文化,促進學校可持續性發展,《現代中小學英語》2010,(6).
8. 商務廣告製作的共性探討 《商務外語研究》2010, (2).
9.「的」字結構的語塊構式觀與轉喻源域類型《語言語塊研究在中國的進展》2010, (11)
10.《商務外語研究》與商務外語學科建設《商務外語研究》2010,(1).
11.「的」字結構的構式觀與轉喻思維屬性特點(CSSCI).《外語研究》2010,(5).
12.感受質」和「感受意」(CSSCI).《現代外語》2010,(6)
13.當代語言學研究的工具價值 (CSSCI). 《外語學刊》2010,(6).
14.構式與語境:What』s X doing Y 構式的轉喻限制性因素探討(CSSCI).《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2) .
15.間接言語行為的轉喻多域操作. (CSSCI). 《外語學刊》2009,3).
16.轉喻與語篇:伏應與轉喻思維. (CSSCI).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5).
17.語言語塊教學與研究在中國的進展. (CSSCI). 《外國語》2009,(6).
18.認知語言學研究面臨思維方式和認識工具的巨大變革. (CSSCI). 《中國外語》2009, (5).
19.「事實」勝於「雄辯」嗎?(CSSCI). 《外語電化教學》2009,(5).
20.認知語言學構式觀. (CSSCI). 《重慶大學學報》2009,(2).
21. NEAT試題之效標特質研究.《英語考試研究》2009,(2).
22.轉喻矩陣域觀. (CSSCI). 《外國語》2008,(2).
23.間接言語行為類型轉換與轉喻. (CSSCI).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1).
24.高層轉喻研究. (CSSCI). 《外語教學》2008,(6).
25.轉喻思維的多樣性. (CSSCI). 《外語學刊》2008,(6).
26.異形回指和聯想回指理解的轉喻動機. (CSSCI).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 (2).
27.仿擬理解與轉喻思維的異同. (CSSCI). 《外語學刊》2007,(5).
28.從認知因素的重視程度縱覽語用推理研究. (CSSCI). 《外語研究》2007,(5).
29.第十屆國際認知語言學會議在波蘭. (CSSCI).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5).
30.轉喻的普遍性.《太原大學學報》2007,(4).
31.轉喻概念映射之意義釋解.《外國語言文學研究》2007,(3).
32.初中英語教材評析與選用建議.《中小學英語教育》2006, (4).
33.轉喻:從「辭格」到認知研究的回顧. (CSSCI).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8).
34.《轉喻、語法與交際》評介. (CSSCI). 《現代外語》2005, (4).
35.索緒爾與結構主義形成.《太原大學學報》2005, (2).
36.功能主義研究概說. (CSSCI). 《外語研究》2004, (5).
37.銜接與連貫.《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3,(2).
38. Improving Writing by Combining Reading.《外語教學與研究論文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6) .
39.語言哲學對迷信的闡釋.《忻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2, (2).
40.《麥田裡的守望者》的敘述者與名義聽眾.《牡丹江學院學報》2002,(4).
41. Bickerton線下思維及其理論.《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0,(4) .
42. How to Treat Mistakes in EFL Class.《忻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1999,(1) . 1.專著.《高層轉喻與語言表達》北京大學出版社. 待出版.
2.專著.《轉喻與語用推理》待出版.
3.副主編.《高一英語同步注釋精講精練》必修1.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6. (8).
4.副主編.《高一英語同步注釋精講精練》必修2.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6. (8).
5.副主編.《200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專項復習指導》.世界圖書出版社. 2002. (6).
6. 主編.《輕巧奪冠3+x高考英語復習指導》.九州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 2002. (8).
7. 參編.《高考英語聽力》.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2001. (10). 1.主持國家人文社科項目:「英漢語法中的高層轉喻機制研究」。課題編號:11BYY010 .
2.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42批)項目:轉喻與語法。
3.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語言中的高層轉喻思維機制研究。項目號:09YJA740022.
4.主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0年度規劃項目:「商務話語名物化的語料庫考察及批評話語分析」.
5.主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商務話語的批評隱喻分析:基於語料庫方法」(項目批准號:12YJC740092).
6.主研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轉喻視角下特殊結果句式識解的構式研究》」(批准號:12YJC740022)
7.主持商務英語國家教學團隊項目:商務英語認知研究與課程改革。課題編號:09YYJN08.
8.主持山西省21世紀初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銜接與高級英語閱讀.
9.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中心資助金項目:
學習者的認知心理機制與基礎英語教學。課題編號:JJWYYB2006033.
10.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中心資助金項目
重點課題子課題:全國中小學英語學習成績測試(NEAT)研究。課題編號:
JJWYZD2006010.
1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中心資助金項目
重點課題子課題:NEAT試題效度研究。課題編號:JJWYZD2006010.
1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中心資助金項目
重點課題子課題:測試(NEAT)信度研究。課題編號:JJWYZD2006010.
13.主持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新進教師科研啟動項目:轉喻與間接言語行為。課題編號:08QD18
14.主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度研究生教學研究項目:商務英語的變遷與發展。項目編號:x09017
15. 2009. 9.主持(第二負責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中心資助金項目重點課題全國中小學英語學習成績測試(NEAT)研究的子課題:NEAT成績測試研究.課題編號:JJWYZD2009006. (立項時間2009.9.5,完成時間2010.4.1 )
16. 2009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級重點基地項目:商務語言學。 項目號:2009005。0.5萬。商務語言研究的價值
吉林省歌舞劇院藝術總監陳香蘭
陳香蘭,女,吉林省長春市人,吉林省歌舞劇院藝術學校教授、國家一級編導、吉林省歌舞劇院藝術總監。畢業於朝鮮平壤國立藝術大學、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歷任吉林省歌舞劇院演員、副團長,吉林省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全國第五次文學藝術界代表大會代表,全國第七次第八次舞蹈家代表大會代表,第三屆全國舞蹈比賽評委,,政協吉林省委員會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委員,吉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常委,吉林省對外友好協會理事,吉林省海外聯誼會理事,東北朝鮮族舞蹈編導學會副會長。
曾受吉林省政府獎勵,獲吉林英才獎,獲吉林省德藝雙馨舞蹈家稱號,獲吉林省世紀藝術金獎,獲愛國奉獻獎,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創編:兩部大型舞劇及百餘個舞蹈作品,擔任我省第一部自編自演的大型舞劇《人參女》總編導,獲首屆文華獎,新劇目獎,獲省長白山文藝獎;擔任大型舞劇《長白山天池的傳說》總編導,獲首屆全國舞劇觀摩演出五項優秀獎,並獲省長白山文藝獎;編導的的朝鮮族群舞《寶石姑娘》獲國慶30周年文藝匯演二等獎;編導並表演的三人舞蹈《節日的金鈸》獲第一屆全國舞蹈比賽編導二等獎;群舞《春意正濃》、《山裡妹子》、《花棍舞》均獲省級創作一等獎;擔任第六屆全國冬運會開幕式表演總導演;第13屆哈爾濱冰雪節開幕式演出舞蹈總監;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表演編導、分場總導演;多次擔任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廳至辦的綜合性大型文藝晚會總導演。
論著:主編《吉林省五十年文藝作品選舞蹈卷》。曾在國家級和省級舞蹈刊物上發表論文《試論朝鮮族舞蹈的呼吸》、《繼承與發展》、《發人深省的路》、《深入生活的反思》和《日本舞蹈演員的境況》等數篇論文。
教學:多年來一直從事舞蹈教學工作,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用高超的技藝和愛心,在近十年來,培養出許多優秀的舞蹈人才到全國各文藝團體任演員、編導工作,有的還在一些藝術院校、藝術館擔任教學工作。
C. 語法規則具有哪些性質和特點
1、語法規則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2、語法規則具有強大的遞歸性;
3、語法規則具有嚴密的系統性;
4、語法規則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D. 英語從三年級學到初二的語法還有結構式~
你的狀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1.英語單詞記憶不清楚,看到試卷上的英語單詞,好像見過,但是記不得它的漢語意思。
2,英語語法不明,老師在講解語法的時候,你根本就是聽不懂,看不清,不會用。
3,對英語的學習恐懼和考試的緊張。
4,英語學習的無序無方法化。
建議:1,對英語中的一些重點語法,重點的短語和結構死記硬背,然後在試卷中找出是如何考察的,學會如何使用,如何造句。如果英語語法不會造句,不會做題(考試本是就是對語法結構的考察),那麼學習會非常吃力,費力不討好。
2,要學會在邊記單詞,邊使用的習慣,盡量使用語法,不是空泛的記憶語法,這樣會有成就感。比如。eat.動詞,你就可以:我吃蘋果。i eat apple,然後逐漸找出錯誤,可數名詞前面要加冠詞。i eat an apple. i ate an apple yesterday.
3,英語語法是語言結構體系,如果不會的話, 記單詞就會很難,閱讀和完形填空就會完全無從著手,作文更是不會。
4, 要學會多問,吧學會的詞彙,短語,結構,重點語法,慢慢的使用,錯了要問, 不管問多少次,知道搞懂為止。
5, 要搞清楚英語的很多符號。n是名詞,vt是及物動詞。vi 是不及物動詞。adj 是形容詞,adv是副詞。等等, 英語詞典上都有,記單詞的時候要知道, 不僅僅是英語漢語意思的相對。
6,要搞清楚各個詞性在句子結構中的位置。一般情況下和漢語有點相似。名詞作主語。動詞作謂語。形容詞作定語或表語。副詞做狀語。
7,力爭入門,入門的關鍵就是上完課以後,知道學了什麼東西,怎麼使用來造句,如果不是,那麼還沒有入門。
8,初中的英語語法是淺顯的,你只要在網上輸入,初中英語語法,就會出來一堆,下載一個,
我個人覺得還是靠正確的方法和嚴謹的學習態度,充分的練習,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