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淺談如何進行高中英語語法教學
高中英語老師們大部分忽視對學生語法能力的培養,沒有注意到語法對版學生的口語、詞彙和句型權的掌握,英語文章的理解,英語寫作等有直接的影響。其實語法是一門學科,是語言的組織規律,它賦予語言以結構系統,指導語言正確、貼切的表達思想和傳遞信息。
㈡ 任務型教學法在中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有哪些實踐方法
(一)功能策略給學生提供和創設真實的語言交際情景和創造性運用語言的機會,從而使他們能運用語言規則達到能交際的目的。它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1. 情景教學法是指運用目的語的環境。學習語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正確理解和運用。教師應利用真實的環境或設置模擬的情景進行語法教學。其中包括利用實物、真實的語境、體態語言、非語言手段以及多媒體等手段,使語法教學更形象化、直觀化、真實化和趣味化。
(1)創設一個對話情景,設置猜測性任務在復習不定式這堂課上,為了讓學生直觀地了解這堂課的重點。教師創設一個與遲到的同學進行對話的情景。通過對話,讓學生思考對話中用了什麼結構,布置學生任務:
猜一猜「What will we review today?」(對話如下)
T: Why are you late today?
S: Because my bike is broke on my way toschool. It's too old. T: Don't you want to buy a new one? S: Yes, I want to buya new one this Sunday. But I can't decide which one to choose. Why don't youask your parents to go with you?
S: That's a good idea. If they are free, I'll ask them to go with me.
T: Ok. I believe that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bicyclesto choose in the shop. It's not difficult for you to choose a nice one.
S: Thank you.
T: You're welcome.
聽完對話,學生很容易猜出對話中運用了許多不定式結構,從而了解到今天課上復習的重點。創設對話情景的活動能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集中注意力,在語言環境中找到目標。同時,也可訓練學生的聽力水平。
(2)利用圖片呈現目標,設置舉例型任務在總結「It's+adj.+for sb. +to do」的句型時,藉助圖片進行教學,教學效果較好。先呈現第一幅交通燈為紅色的圖,然後問學生: When the traffic lights are red, what's it dangerous for you to do?」 學生很快回答:It's dangerous for us tocross the road 把這句話寫在黑板,學生對這個句型產生印象。然後,再呈現其它幾幅圖,如交通燈變成綠色,孩子們在踢足球,骯臟的環境等,布置學生根據圖的內容,運用黑板上的句型進行列舉。在學生思考時,教師給予一些提示性的問題,學生根據圖片列舉了以下句型:
It'ssafe for us to cross the road.
It'sinteresting for the children to play football.
It'simportant for peopl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句型,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用所學句型造句。在這種以圖片創設情景的活動中,語法知識由抽象變為具體,從而使語法學習降低了難度,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學得快,記得牢,用得活。
2.活動育智法活動是為了鞏固、擴充知識,活動是為了發展思維,培養能力。學生在活動中運用語言,才會對所學的語言理解得更加清晰,想像更活躍,思維更深刻,記憶更牢固。學習要活動化,活動要交際性,教師應把語法規則活化為活動,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和主體意識都動起來。
(1)用游戲法來完成任務教師可以利用教學游戲活化語法規則。設計精巧、難易適度的游戲活動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如:在練習to do作賓語成份時,教師設計了「接龍」游戲,即學生運用黑扳上所列舉的動詞編成問句,向下一個學生提問 , 下一個學生必須先回答問題,再用其它動詞編問題,然後依此類推。例如:
S1:What do you want to do this Sunday?
S2: I want to go shopping. What do you decide to do this summer?
S3: I decide to travel to Beijing. What do you hope to be in thefuture?
S4: I hope to be a doctor. What did you learnto do last summer?
S5: I learned to swim last summer.
在這種開放的意義性操練活動中,學生既練習了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又鍛煉了思維能力與快速反應能力,還加深了對所學語法現象的理解和鞏固,使語法學習既輕松又有效。
(2)在討論中完成任務小組討論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學生能積極參與,在交際中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在復習「to do」的不同用法後,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用不定式句型討論如何學好英語。同學們組成四人一組,展開討論,並且寫下他們的觀點。學生們很快進入狀態,討論熱烈,平時不發言的學生也積極參與,出主意。最後每個小組派代表闡述各組的觀點。綜合他們的意見,給出討論的結果,學好英語應做到以下幾點:
1.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speak English asmuch as possible in class or out of class
2. You need to read English books andnewspapers, or listen to English programme on TV or on the radio. .It can helpyou know much about English knowledge
3 . When you don't know how to solve theproblems, you may ask your teacher to help you. Of course, if you never giveup, you'll find it not difficult to learn English well.
這種小組討論,提供了相互學習口語,人人參與的機會。小組討論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學生綜合不定式的用法貫穿於語言交際中,既鞏固了這堂課所學的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這種創造性的任務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有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認知策略在課堂上教師通過一系列方法進行語言知識的滲透,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交際活動活用語言規則,進行創造性語言活動。它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1.分析歸納法即教師先向學生逐步滲透具體的語言現象,然後讓學生觀察、分析並找出規律,歸納和總結出語法規則。這樣就能使語法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復習不定式做賓語的句型結構時,教師先啟發學生:Do
you think it very important for you to learn English?學生會立刻回答:Yes. 教師就把「I think it very importaritto learn English well." 的句子呈現到黑板上。此時,教師不急於點明"to do"的用法,而是請學生用完成句子的形式來呈現更多的句子,以檢驗學生對語法要點的理解。
如: We feel itpossible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贏得比賽的勝利)。
He foundit very h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決這個問題)。
Jimthought it interest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爬山)。
教師在呈現每個句子時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兩人一組討論,待學生完成句子後,讓他們思考這些句子結構是否相同,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發現它們結構相同,教師進一步問他們能否總結一下它們相同的句型結構。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很容易找到規律,歸納出結構如下:主語+動詞 (feel/find/think……)十it+adj.+to do 教師還請學生注意句型中「it」 和「to do」的關系,學生很快發現他們在句子中的成分相同,「it」稱為形式賓語,"to do」稱為真正的賓語。在上述語法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分析比較的練習很快歸納了「to do」做賓語的句型結構,較好地掌握其用法。這樣的語法歸納教學能使學生充分地理解和內化語法規則,並使他們逐步建構起清晰且完整的語法知識圖式。
2.比較法學生對於一些比較接近的語法規則會出現概念混淆,往往理不清頭緒。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組織學生將所學的語法知識進行思維加工,引導他們對類似的語法現象進行觀察、比較和分析,啟發學生找出關鍵點及區別,有針對性地解決語法問題。在復習不定式的公開課中,教師運用了比較法幫助學生找出現象之間的區別,以掌握其用法。在復習「看見某人做某事」 的結構時,教師在黑板上呈現兩句看似相同的例句:
1)I often see him________football. (play)
2)I saw him_________ football when was walking past.(play) 然後,弓l導學生觀察並找出上述三個句子的不同之處。學生會發現,第一句話中含有「often",表示看見他踢足球的動作經常發生,第二句話中含有「when I was walking past」表示當教師走過時,看見他正在踢足球。通過比較,學生發現了兩句句子的差異,確定第一句應運用 「see sb. do sth」 的結構,空格上要填"play";第二句應運用「see sb. doing sth」結構,空格上要填"playing"。運用比較法,把看似容易混淆的語法知識「化難為易」,學生很輕松地掌握其不同的用法。
四、運用任務型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1. 教師設計任務活動要有針對型,所設計的活動應吸引全體學生參加,保證有效的分層教學。基礎差的同學可以進行難度較小的任務,成績好的同學可以執行難度較大的任務。另外,設計任務時要採用「階梯型任務鏈」。所設計的任務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高級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教師還應該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有意義,貼近生活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大腦始終處於一種激躍狀態,通過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使其學習自化、自動化、智能化。
2. 教師應該是「任務」的評判者。學生經過合作學習後,教師應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狀況做出評判。教師不能以命令的方式對學生的言行做出生硬或有傷學生的自信心的評價,在不違背合作型原則下,教師以暗示法對錯誤進行糾正,對正確加以強調。真正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相信每個學生都有進步,使學生有更大的積極性去獲取知識。
3. 任務型教學更要求每位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英語教師要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學習先進的外語教學方法,還必須有深厚的漢語和外語語言知識儲備,廣泛了解英語國家的人文知識和風俗習慣,具有熟練的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特別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英語教學,能給學生們創造廣闊的視覺空間,大量的圖形信息和多姿多彩的畫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趣,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
五、結束語在語法教學中實施任務型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觀察事情,實踐語言的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把學生置於一種動態的、開放的、生動的、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它改變的不僅僅是學生的知識內容,更重要的是提供學生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渠道,使他們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索中獲得一種新的學習體驗。教師要採用靈活的教學策略、精講精練,以學生為中心,創設活潑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才能積極地參加課堂學習活動,使語法教學生動有活力,為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㈢ 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任務型教學
新課程高中英語的中的任務型教學的主要方式就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習任務為基礎,讓學生在用英語完成各種交際任務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語言運用和英語學習能力。在任務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主要方式就是探究,在進行英語對話的過程中,學生不再單純的關注語言項目,而是對相互之間傳達的意義進行探討。學生在實行任務時,對語言項目進行感受以及體驗和創造性的應用,在一種自然的狀態下進行英語語言的學習。
一、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的運用
1.1任務型教學活動要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主要就是在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興趣為基礎,學生對某一事物的興趣越濃厚,其求知慾就越強,相應的參與意識就越高,從而在最大程度上發揮自身的主體性,積極主動的完成學習任務。所以老師在設計任務型的教學活動時,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以及興趣出發,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感知以及體驗和探究合作的方式,實現學習任務的目標。
1.2任務型教學活動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及合作學習,在最大程度上拓展學生的視野
新課程下的高中英語學習過程的本質就是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過程,要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老師就要大膽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在進行任務型教學時,老師要注意教學活動的「面」,一定要做到學生全體參與,達到「活而不亂」,課堂秩序的動靜有序。在新課程的指導下,老師要根據牛津版教材的特點有意識的進行學習項目作業的探究性的設計,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收集課外學習信息,利用合作探究的的方式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例如,在牛津版高中英語的第二模塊第二單元中有一節課程是「 Reading An Adventure in Africa」。老師在對這節課進行任務型教學的設計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課文進行非洲之行的路線設計,然後在小組內對沿途的見聞進行互相采訪,兩人一組或者多人一組進行采訪練習。在新課程高中英語的教材中第二模塊第一單元中的Reading這一環節中,老師可以設計這節課的主要學習目標,讓學生通過小組內合作或者是自由組合進行采訪練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Policeman」對另外的三個人進行采訪,然後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1.3任務型教學法的運用要與學生的語言實踐相結合
語法課是學生高中英語學習的關鍵,是學生強化詞彙運用的重點方式。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極為有效地教學策略的實施,進行語言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語言運用的實踐中去理解以及掌握語法知識。所以,老師要在學生了解和掌握相關的語法知識結構之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學習任務的設計,把抽象的語法學習的過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場景相結合,讓學生在趣味性的環境中進行枯燥的語法的學習。
例如,在高中英語教材中的第一模塊語法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定語從句,在教學中就可以進行任務的設計:Look For A Friend要求學生首先要對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現在的情況進行簡單的介紹,然後說明白自己對想找的「Friend」的要求,同時要求學生在介紹自己的過程中合理的運用「Who」「Whom」「That」「When」等引導定語從句,在學生完成口頭任務以後,在進行書面英語作文的完成。
1.4任務型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善於運用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新課程中的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中,學生不僅要理解閱讀材料的主要內容,還要掌握相關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所以,老師在進行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時,要確定閱讀的主要目的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進行具體任務的設計。學生帶著不同的學習任務,主動的去圖書館以及網上等進行信息的搜集,在這個過程中,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使課堂的學習內容豐富多彩,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英語語言的信息量。老師還可以通過閱讀報告改寫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展示自己任務完成的情況。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參與學習任務活動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還在最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極大地提高了高中英語的課堂教學效率。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的運用原則
2.1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以及興趣出發的原則
教學環境的多樣性以及真實性,使高中英語的教學任務更加復雜,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完全脫離了實際的生活以及現實的場景,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就只是機械的應付考試,這就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程的指導下,老師要從實際的生活場景出發,貼近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創新設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在進行任務型教學活動的設計時,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場景就顯得尤為重要,讓學生置身於現實的語境中,積極主動的去參與任務活動,同時將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與生活的實際相結合,進而達到學以致用。
2.2任務型教學活動要遵循探究合作學習的原則
學生進行探究合作學習的前提就是擁有相應的教學環境。因此,老師要積極進行合作學習教學環境的創設,讓學生在探究合作中實現動手以及動口和動腦,實現情境任務的目標。這樣就可以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事項互幫互助,開拓學生的創造思維。在高中英語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組織學生採用對話、采訪、辯論以及角色扮演等形式,充分開發學生的交際潛能,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團結合作。
2.3任務型教學活動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任務型教學活動中,老師是學習過程的設計者,同時也是組織和指導者,老師通過進行情境的創設對學生進行指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任務的完成者,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討論以及對話等學習活動,在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新的知識,同時在整個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自身的主體地位。
三、結束語
任務型教學法的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真正實現了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主體地位,同時以教學活動以及活動任務為中心,在最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以及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因此,老師要在運用任務型教學法的過程中,注重各個教學環節的有效性,讓高中英語課堂更加具有生機和活力,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
㈣ 任務型教學法在中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論文提綱怎麼寫
畢業論文是學術論文的一種形式,為了進一步探討和掌握畢業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回要對畢業論文進行答分類。由於畢業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畢業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㈤ 淺談新課標下如何進行高中英語語法教學
高中英語老師們大部分忽視對學生語法能力的培養,沒有注意到語法對學生版的口語、詞彙和句型的掌握權,英語文章的理解,英語寫作等有直接的影響。其實語法是一門學科,是語言的組織規律,它賦予語言以結構系統,指導語言正確、貼切的表達思想和傳遞信息。
㈥ "新課改背景下任務型教學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作用"的英文翻譯
high school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the function of task-base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grammar of senior high in the contex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㈦ 淺談如何改進高中英語語法教學
近年來,隨著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滯後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語法教學歷來是困擾廣大師生的一大難題,語法是框架,沒有它就無法建立起語言的大廈.我認為,目前語法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1.新課程中對語法項目的編排順序不像以前教材中的語法項目那樣有順序性、系統性和針對性。所以,教師在講解語法的時候也是支離破碎的,難成系統。 2.語法是英語學習中最難、最枯燥的部分。 語法是一門語言的使用規則,我們只有利用語法才能更好地進行相互之間的溝通。在語言學習中,學習語法是基礎,教師在傳授語法知識的同時,一定要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把枯燥的英語語法的學習變成英語學習中最有魅力的部分。 3.多數老教師有水平、有經驗。但是由於考試制度的牽制,以及學校的升學壓力,他們長期使用的都是傳統教學法,突然面對全新的教材實在是無從下手,不知所措,只有用傳統教法上新教材,違背了教材編寫的初衷。最終還是導致學生課文學得囫圇吞棗,語法學得支離破碎,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難見長進。近幾年剛走上講台的年輕教師沒有經驗,難以應付新教材,不會運用交際教學模式,而自身的語法功底不扎實,在使用口語和板書造句時,時常出現語法錯誤,語法教學當然也就無法駕馭,造成的後果和老教師的一樣。 4.教師沒有領會新課程的理念,沒有採用正確的教學 方法 ,沒有處理好交際法與語法教學的關系,造成中學生的語法知識缺乏,英語閱讀水平下降,寫作、翻譯中詞法、句法錯誤多,不妥之處更是比比皆是。 5.許多學生是接受老師用傳統的語法翻譯法來進行教學的。他們已經習慣了坐在教室里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語言點。教師採用交際教學法進行教學,便不會集中解釋、操練學生所期待的語言點。許多學生並不能理解交際教學法後面隱藏的東西,語法知識難以融會貫通並且牢固掌握,語言的運用能力也就無法提高。 面對現在語法教學的現狀,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創設情景.呈現知識.。 如在講授虛擬語氣,首先教師口頭造了一個句子:If I were a bird, I would fly in the sky.(假如我是一隻鳥,我就在天空中飛翔。)此時學生好生奇怪:主語是I,be 動詞卻用were,通常情況下是用am或was。於是大家疑惑一陣就紛紛發言了:老師,怎麼用were,是不是弄錯了。這樣,教師就把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隨後老師進行解釋:這就是虛擬語氣,要注意它的句式。 二.對比訓練,歸納總結. 三.提醒學生預習。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前奏,是一種有效的接受知識的手段。是一種讓學生把瞬時記憶轉變為長時記憶的方法。在導入一個新語法之前,把預習當作讓學生必做的家庭作業。 四.循序漸進,逐步掌握. 有些語法知識內容多而雜,教師不可能在一節課全部讓學生融會貫通。可用幾節課中去講解。 五.注意反復運用. 講完一個語法知識點後,教師要在課堂上讓學生反復練習,從而喚起學生的記憶。 六.在語法練習中讓學生體驗成功感。 作業和測驗要有針對性,階梯性,只要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當然他們就對這種語法現象充滿自信,從而為以後更深層次的知識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七.注意因材施教.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採用不同的傳授方法和指導方法。練習難易要適當,要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學有成就感.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創設情景,提高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綜上所述,只有把新的教育理念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並且充分發揮教師的潛能.才能搞好高中英語語法教學。
㈧ 用任務型教學法教授教授高中英語語法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步驟
間接引語是拉丁語語法名詞,又叫間接引述,英文為 indirect statement也可表達為reported speech。只用在表述意見的動詞 perception 之後的一種從句,這種從句並非由主語直接敘述出來,而是通過第三人轉述的。實際上間接引語大都是賓語從句,當直接引語為祈使句,陳述句,疑問句被轉換成間接引語時,句子的結構,人稱,時態,時間,時間狀語和地點狀語等都要發生改變。間接引語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三人稱轉述。
引述或轉述別人的話稱為「引語」。直接引用別人的原話,兩邊用引號「 」標出,叫做直接引語;用自己的語言轉述別人的話,不需要引號的叫做間接引語,實際上間接引語大都是賓語從句(其中由祈使句轉換的間接引語除外,其轉換後是不定式)。那麼直接引語為陳述句、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和祈使句,轉換為間接引語時,句子的結構,人稱、時態、時間狀語和地點狀語等都要有變化,如何變化呢?
直接引語
(DirectSpeech):當我們引用別人的話語時,若引用的是原話,被引用的部分叫直接引語。
間接引語
(IndirectSpeech):當我們引用別人的話語時,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把意思轉述出來,這種轉述的別人說話的部分叫做間接引語。
典型例句:
She said,」I like English very much.「(直接引語)
(她說:「我非常喜歡英語」。)
She said she liked English very much.(間接引語)
(她說她非常喜歡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