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英語教學中如何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
小學生學習英語知識,不僅僅是為了認識學會英語單詞,更重要的是學會運用知版識,把在權課堂上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以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對於小學生的教育來說,小學生英語寫作的目的主要是把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去,把生活中那些與英語相關的知識運用到英語寫作中去。在實踐中促進英語知識的學習,同時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文章試圖探究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以促進知識的學習。
2. 任務型教學法在中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論文提綱怎麼寫
畢業論文是學術論文的一種形式,為了進一步探討和掌握畢業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回要對畢業論文進行答分類。由於畢業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畢業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3. 談談如何開展英語語法教學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語法教學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如何講解語法知識開展語法教學,使枯燥乏味的語法變得易懂有趣是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中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文章從形象、趣味、分層、靈活四個角度對語法教學進行闡述。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解釋語法現象,如何講解語法知識,如何開展語法教學,使枯燥乏味的語法變得易懂,有趣?
一、藉助媒體,創設情境,形象學語法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時態是一個很重要的語法項目,但是學生難以掌握,尤其在交際的時候容易出錯。如果僅用孤立的句子去理解和說明這一語法現象,或者讓學生去死記,他們會感到學習語法很枯燥,太抽象。我們可運用多媒體,通過場景的快速切換,有效地調動和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先幫助他們形成直觀的表象,再設計一些有一定信息溝的會話練習,喚起學生的求知慾。例如,在教be動詞的一般過去時態時。
1、鋪墊。媒體出示一卧室,內有一張床和一張課桌,床上有兩件毛衣,床下有一雙鞋,桌上有一隻手機和一些鮮花,牆上掛著一隻風箏。
T:Where』s the mobile
phone?
S1:It』s on the
desk.
T:Where』re the
shoes?
S2:They』re under the
bed.
媒體出示下列句型:
It is on the
desk.
They are under the
bed.
2、導入。隱藏上圖中的手機和鞋,媒體出現兩幅圖,讓學生進行對照。
T:Where』s the mobile
phone now? Is it on the desk?
Ss:No.
T:But it was there
just now.
T:Where are the shoes
now? Are they under the bed?
Ss:No.
T:But they were there
a moment ago.
媒體出示下列句型:
It was there just
now.
They were there a
moment ago.
由學生已知的一般現在時作鋪墊,引出be動詞的一般過去時,兩種時態對比使用,教師作適當解釋。
3、操練。隱藏毛衣和風箏,兩圖對照,讓學生分小組模仿操練。
4、總結。
一般過去時表示過去某時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其謂語動詞要用動詞的過去式。在漢語中不存在這樣的現象,這是中英文的區別之一。還要向學生講清is, are的過去式分別是 was和 were。
5、運用。分組自由創設情景,活用以上所學知識,用英語進行交流。
這樣,藉助媒體,通過對話感知,模仿訓練,歸納語法現象,活用知識進行實踐等一系列活動,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了be動詞一般過去時的用法。
二、歸納總結,提高效率,趣味學語法
詞法是指詞形的變化規則及用法。小學階段講到了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介詞﹑數詞﹑冠詞和連詞等的用法。數詞分為基數詞和序數詞,序數詞的構成與基數詞有一定的關系,但構成方法又不盡相同,如果要讓學生去死記硬背那麼多的序數詞,學生會感到厭煩。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為了使這一語法項目簡單化,我為學生總結了這樣一則順口溜:「一,二,三特殊記,四以上加th, 八減t, 九去e, f來把ve替,ty須變tie.若是碰到幾十幾,改變個位就可以。」 本來很難掌握的內容,通過這么一則富有節奏感,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學生很快便學會了1—100序數詞的構成,可以說是事半功倍。又如在教「是」動詞am,is,are在人稱代詞中的用法時,也可以這樣總結:「我用am, 你用are, is用在他,她,它,凡是復數都用are.」這樣處理簡單易懂,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就連平時學習能力較差,不肯開口說英語的同學,也都說得津津有味,很輕松地理解並掌握了這一重要的語法項目。再如
「物主代詞」。學生容易混淆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不懂分辨。我教學生這樣記:「名詞性物主代詞比別人多點東西,所以單詞比較長,派頭比較大,不允許『東西』跟著它。」又如:在一般現在時結構中,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動詞要用第三人稱單數形式,但很多學生不易記住,我們可以教學生這樣記:「第三人稱單數,勢單力薄,需要一個幫手,你就在動詞上給它加上絲絲(s或es)力吧!」現在進行時中動詞的正確運用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學生用了動詞的現在分詞形式,會缺少be動詞;或有了be動詞,動詞只用原形,少了ing。我們可幫學生這樣形象記憶:「主人正要干大事,要找比比(be動詞)當保鏢,保鏢出門不簡單,後面帶著英英(ing)跟屁蟲」。用這種趣味的學習方法不僅幫助學生掌握了語法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有的學生還學會了自己編順口溜,歸納總結語言規律。
三、設置梯度,正確引導,分層學語法
語法教學要注意梯度,正確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解開謎團。不能要求學生一下子就得到答案。我們要強調的是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與他人對話、交流、討論來達成理解,形成共識,構建自己的知識。我們經常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設置梯度:
1、教師舉例,師生一起完成例句。
2、學生仔細觀察,討論,分析,比較例句,初步歸納出語法規則,教師適時點撥,解答學生疑問。
3、教師對學生歸納的語法規則給予客觀的評價和補充。
4、學生進行操練,教師提供多種形式的題型,如選擇;填空;筆譯和文章理解等,以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四、系統歸納,適當集中,靈活學語法
4. 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的實施方法
小學英語任務抄型教學的實施襲方法
第一一定要給孩子們講清楚,學習外語的重要性
第二,每一個教學步驟一定要完善
第三,由於孩子們比較小,接受能力不強,要多進行反復的復習
第四,和家長配合,使孩子們在家裡,能夠有效的復習
最後一定要進行教學反饋
5. 簡述任務型教學途徑與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在哪些方面有著明顯不同
1.語法翻譯法的優勢:教師通過教授新詞及語法、講解課文、鞏固練習,逐步幫助學專生。理解抽象復雜的語屬法,使學生語法概念清晰;學生反復練習,能夠掌握大量的語法和詞彙,有助於培養其翻譯和寫作能力;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教學用具較少,便於課堂管理;通過單詞量、語法習題及課文背誦的方式,易於檢驗學習成果。
2.任務型教學法的優勢:任務型教學法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任務不僅有利於開拓學生思維,激發其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更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獨立學習習慣的養成。而學生要完成任務,就需要將理論知識與現實情境結合起來,需要小組成員共同協作。
3.語法翻譯法的劣勢:語法翻譯法在教學內容上,注重語法詞彙而輕視口語練習,學生的口語發音較差且運用外語進行表達的能力欠缺;在教學方法上,是滿堂灌的單一模式,重視教師「教」,而忽視學生「學」,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積極性。
6. 任務型教學法在中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有哪些實踐方法
(一)功能策略給學生提供和創設真實的語言交際情景和創造性運用語言的機會,從而使他們能運用語言規則達到能交際的目的。它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1. 情景教學法是指運用目的語的環境。學習語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正確理解和運用。教師應利用真實的環境或設置模擬的情景進行語法教學。其中包括利用實物、真實的語境、體態語言、非語言手段以及多媒體等手段,使語法教學更形象化、直觀化、真實化和趣味化。
(1)創設一個對話情景,設置猜測性任務在復習不定式這堂課上,為了讓學生直觀地了解這堂課的重點。教師創設一個與遲到的同學進行對話的情景。通過對話,讓學生思考對話中用了什麼結構,布置學生任務:
猜一猜「What will we review today?」(對話如下)
T: Why are you late today?
S: Because my bike is broke on my way toschool. It's too old. T: Don't you want to buy a new one? S: Yes, I want to buya new one this Sunday. But I can't decide which one to choose. Why don't youask your parents to go with you?
S: That's a good idea. If they are free, I'll ask them to go with me.
T: Ok. I believe that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bicyclesto choose in the shop. It's not difficult for you to choose a nice one.
S: Thank you.
T: You're welcome.
聽完對話,學生很容易猜出對話中運用了許多不定式結構,從而了解到今天課上復習的重點。創設對話情景的活動能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集中注意力,在語言環境中找到目標。同時,也可訓練學生的聽力水平。
(2)利用圖片呈現目標,設置舉例型任務在總結「It's+adj.+for sb. +to do」的句型時,藉助圖片進行教學,教學效果較好。先呈現第一幅交通燈為紅色的圖,然後問學生: When the traffic lights are red, what's it dangerous for you to do?」 學生很快回答:It's dangerous for us tocross the road 把這句話寫在黑板,學生對這個句型產生印象。然後,再呈現其它幾幅圖,如交通燈變成綠色,孩子們在踢足球,骯臟的環境等,布置學生根據圖的內容,運用黑板上的句型進行列舉。在學生思考時,教師給予一些提示性的問題,學生根據圖片列舉了以下句型:
It'ssafe for us to cross the road.
It'sinteresting for the children to play football.
It'simportant for peopl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句型,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用所學句型造句。在這種以圖片創設情景的活動中,語法知識由抽象變為具體,從而使語法學習降低了難度,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學得快,記得牢,用得活。
2.活動育智法活動是為了鞏固、擴充知識,活動是為了發展思維,培養能力。學生在活動中運用語言,才會對所學的語言理解得更加清晰,想像更活躍,思維更深刻,記憶更牢固。學習要活動化,活動要交際性,教師應把語法規則活化為活動,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和主體意識都動起來。
(1)用游戲法來完成任務教師可以利用教學游戲活化語法規則。設計精巧、難易適度的游戲活動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如:在練習to do作賓語成份時,教師設計了「接龍」游戲,即學生運用黑扳上所列舉的動詞編成問句,向下一個學生提問 , 下一個學生必須先回答問題,再用其它動詞編問題,然後依此類推。例如:
S1:What do you want to do this Sunday?
S2: I want to go shopping. What do you decide to do this summer?
S3: I decide to travel to Beijing. What do you hope to be in thefuture?
S4: I hope to be a doctor. What did you learnto do last summer?
S5: I learned to swim last summer.
在這種開放的意義性操練活動中,學生既練習了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又鍛煉了思維能力與快速反應能力,還加深了對所學語法現象的理解和鞏固,使語法學習既輕松又有效。
(2)在討論中完成任務小組討論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學生能積極參與,在交際中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在復習「to do」的不同用法後,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用不定式句型討論如何學好英語。同學們組成四人一組,展開討論,並且寫下他們的觀點。學生們很快進入狀態,討論熱烈,平時不發言的學生也積極參與,出主意。最後每個小組派代表闡述各組的觀點。綜合他們的意見,給出討論的結果,學好英語應做到以下幾點:
1.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speak English asmuch as possible in class or out of class
2. You need to read English books andnewspapers, or listen to English programme on TV or on the radio. .It can helpyou know much about English knowledge
3 . When you don't know how to solve theproblems, you may ask your teacher to help you. Of course, if you never giveup, you'll find it not difficult to learn English well.
這種小組討論,提供了相互學習口語,人人參與的機會。小組討論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學生綜合不定式的用法貫穿於語言交際中,既鞏固了這堂課所學的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這種創造性的任務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有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認知策略在課堂上教師通過一系列方法進行語言知識的滲透,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交際活動活用語言規則,進行創造性語言活動。它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1.分析歸納法即教師先向學生逐步滲透具體的語言現象,然後讓學生觀察、分析並找出規律,歸納和總結出語法規則。這樣就能使語法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復習不定式做賓語的句型結構時,教師先啟發學生:Do
you think it very important for you to learn English?學生會立刻回答:Yes. 教師就把「I think it very importaritto learn English well." 的句子呈現到黑板上。此時,教師不急於點明"to do"的用法,而是請學生用完成句子的形式來呈現更多的句子,以檢驗學生對語法要點的理解。
如: We feel itpossible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贏得比賽的勝利)。
He foundit very h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決這個問題)。
Jimthought it interest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爬山)。
教師在呈現每個句子時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兩人一組討論,待學生完成句子後,讓他們思考這些句子結構是否相同,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發現它們結構相同,教師進一步問他們能否總結一下它們相同的句型結構。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很容易找到規律,歸納出結構如下:主語+動詞 (feel/find/think……)十it+adj.+to do 教師還請學生注意句型中「it」 和「to do」的關系,學生很快發現他們在句子中的成分相同,「it」稱為形式賓語,"to do」稱為真正的賓語。在上述語法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分析比較的練習很快歸納了「to do」做賓語的句型結構,較好地掌握其用法。這樣的語法歸納教學能使學生充分地理解和內化語法規則,並使他們逐步建構起清晰且完整的語法知識圖式。
2.比較法學生對於一些比較接近的語法規則會出現概念混淆,往往理不清頭緒。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組織學生將所學的語法知識進行思維加工,引導他們對類似的語法現象進行觀察、比較和分析,啟發學生找出關鍵點及區別,有針對性地解決語法問題。在復習不定式的公開課中,教師運用了比較法幫助學生找出現象之間的區別,以掌握其用法。在復習「看見某人做某事」 的結構時,教師在黑板上呈現兩句看似相同的例句:
1)I often see him________football. (play)
2)I saw him_________ football when was walking past.(play) 然後,弓l導學生觀察並找出上述三個句子的不同之處。學生會發現,第一句話中含有「often",表示看見他踢足球的動作經常發生,第二句話中含有「when I was walking past」表示當教師走過時,看見他正在踢足球。通過比較,學生發現了兩句句子的差異,確定第一句應運用 「see sb. do sth」 的結構,空格上要填"play";第二句應運用「see sb. doing sth」結構,空格上要填"playing"。運用比較法,把看似容易混淆的語法知識「化難為易」,學生很輕松地掌握其不同的用法。
四、運用任務型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1. 教師設計任務活動要有針對型,所設計的活動應吸引全體學生參加,保證有效的分層教學。基礎差的同學可以進行難度較小的任務,成績好的同學可以執行難度較大的任務。另外,設計任務時要採用「階梯型任務鏈」。所設計的任務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高級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教師還應該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有意義,貼近生活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大腦始終處於一種激躍狀態,通過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使其學習自化、自動化、智能化。
2. 教師應該是「任務」的評判者。學生經過合作學習後,教師應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狀況做出評判。教師不能以命令的方式對學生的言行做出生硬或有傷學生的自信心的評價,在不違背合作型原則下,教師以暗示法對錯誤進行糾正,對正確加以強調。真正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相信每個學生都有進步,使學生有更大的積極性去獲取知識。
3. 任務型教學更要求每位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英語教師要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學習先進的外語教學方法,還必須有深厚的漢語和外語語言知識儲備,廣泛了解英語國家的人文知識和風俗習慣,具有熟練的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特別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英語教學,能給學生們創造廣闊的視覺空間,大量的圖形信息和多姿多彩的畫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趣,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
五、結束語在語法教學中實施任務型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觀察事情,實踐語言的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把學生置於一種動態的、開放的、生動的、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它改變的不僅僅是學生的知識內容,更重要的是提供學生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渠道,使他們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索中獲得一種新的學習體驗。教師要採用靈活的教學策略、精講精練,以學生為中心,創設活潑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才能積極地參加課堂學習活動,使語法教學生動有活力,為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