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宣傳一個英語語法名師語法的好處急需!謝謝
1。免費 講一節課
把常見的學生經常用錯的語法總結下,再課 上講~
如果他們聽懂就內OK 了~
2,通過廣播電台容,宣傳,你可以專講一個課程,比如虛擬語氣的用法
3。印些海報傳單~適當誇張點~
初中的語法並不多~
可以隨著課文講啊~
如果專講語法,建議你簡單的語法2節講完
復雜點的3節
~因為畢竟學生需要消化的~
B. 談談如何開展英語語法教學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語法教學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如何講解語法知識開展語法教學,使枯燥乏味的語法變得易懂有趣是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中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文章從形象、趣味、分層、靈活四個角度對語法教學進行闡述。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解釋語法現象,如何講解語法知識,如何開展語法教學,使枯燥乏味的語法變得易懂,有趣?
一、藉助媒體,創設情境,形象學語法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時態是一個很重要的語法項目,但是學生難以掌握,尤其在交際的時候容易出錯。如果僅用孤立的句子去理解和說明這一語法現象,或者讓學生去死記,他們會感到學習語法很枯燥,太抽象。我們可運用多媒體,通過場景的快速切換,有效地調動和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先幫助他們形成直觀的表象,再設計一些有一定信息溝的會話練習,喚起學生的求知慾。例如,在教be動詞的一般過去時態時。
1、鋪墊。媒體出示一卧室,內有一張床和一張課桌,床上有兩件毛衣,床下有一雙鞋,桌上有一隻手機和一些鮮花,牆上掛著一隻風箏。
T:Where』s the mobile
phone?
S1:It』s on the
desk.
T:Where』re the
shoes?
S2:They』re under the
bed.
媒體出示下列句型:
It is on the
desk.
They are under the
bed.
2、導入。隱藏上圖中的手機和鞋,媒體出現兩幅圖,讓學生進行對照。
T:Where』s the mobile
phone now? Is it on the desk?
Ss:No.
T:But it was there
just now.
T:Where are the shoes
now? Are they under the bed?
Ss:No.
T:But they were there
a moment ago.
媒體出示下列句型:
It was there just
now.
They were there a
moment ago.
由學生已知的一般現在時作鋪墊,引出be動詞的一般過去時,兩種時態對比使用,教師作適當解釋。
3、操練。隱藏毛衣和風箏,兩圖對照,讓學生分小組模仿操練。
4、總結。
一般過去時表示過去某時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其謂語動詞要用動詞的過去式。在漢語中不存在這樣的現象,這是中英文的區別之一。還要向學生講清is, are的過去式分別是 was和 were。
5、運用。分組自由創設情景,活用以上所學知識,用英語進行交流。
這樣,藉助媒體,通過對話感知,模仿訓練,歸納語法現象,活用知識進行實踐等一系列活動,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了be動詞一般過去時的用法。
二、歸納總結,提高效率,趣味學語法
詞法是指詞形的變化規則及用法。小學階段講到了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介詞﹑數詞﹑冠詞和連詞等的用法。數詞分為基數詞和序數詞,序數詞的構成與基數詞有一定的關系,但構成方法又不盡相同,如果要讓學生去死記硬背那麼多的序數詞,學生會感到厭煩。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為了使這一語法項目簡單化,我為學生總結了這樣一則順口溜:「一,二,三特殊記,四以上加th, 八減t, 九去e, f來把ve替,ty須變tie.若是碰到幾十幾,改變個位就可以。」 本來很難掌握的內容,通過這么一則富有節奏感,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學生很快便學會了1—100序數詞的構成,可以說是事半功倍。又如在教「是」動詞am,is,are在人稱代詞中的用法時,也可以這樣總結:「我用am, 你用are, is用在他,她,它,凡是復數都用are.」這樣處理簡單易懂,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就連平時學習能力較差,不肯開口說英語的同學,也都說得津津有味,很輕松地理解並掌握了這一重要的語法項目。再如
「物主代詞」。學生容易混淆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不懂分辨。我教學生這樣記:「名詞性物主代詞比別人多點東西,所以單詞比較長,派頭比較大,不允許『東西』跟著它。」又如:在一般現在時結構中,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動詞要用第三人稱單數形式,但很多學生不易記住,我們可以教學生這樣記:「第三人稱單數,勢單力薄,需要一個幫手,你就在動詞上給它加上絲絲(s或es)力吧!」現在進行時中動詞的正確運用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學生用了動詞的現在分詞形式,會缺少be動詞;或有了be動詞,動詞只用原形,少了ing。我們可幫學生這樣形象記憶:「主人正要干大事,要找比比(be動詞)當保鏢,保鏢出門不簡單,後面帶著英英(ing)跟屁蟲」。用這種趣味的學習方法不僅幫助學生掌握了語法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有的學生還學會了自己編順口溜,歸納總結語言規律。
三、設置梯度,正確引導,分層學語法
語法教學要注意梯度,正確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解開謎團。不能要求學生一下子就得到答案。我們要強調的是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與他人對話、交流、討論來達成理解,形成共識,構建自己的知識。我們經常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設置梯度:
1、教師舉例,師生一起完成例句。
2、學生仔細觀察,討論,分析,比較例句,初步歸納出語法規則,教師適時點撥,解答學生疑問。
3、教師對學生歸納的語法規則給予客觀的評價和補充。
4、學生進行操練,教師提供多種形式的題型,如選擇;填空;筆譯和文章理解等,以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四、系統歸納,適當集中,靈活學語法
C. 如何講好英語語法
一、走出認識誤區,在新課程實施中搞活語法教學
在交際法影響我國英語教學開始,就有一些教師認為:根據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理論,只要有足夠的實際交際的語言刺激,對交際中出現的語言形式和語法知識,學生都會自然習得。他們認為只要交際的雙方能溝通、交流,語言形式和語法運用的對錯是無關緊要的。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部分教師則片面強調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誤認為現在的中學英語教學中語言基礎知識教學特別是語法教學已經不重要了,部分教師甚至簡單地認為實施新課標就是淡化語法教學,淡化就是不必重視。結果,不少青年教師不關注中學英語基礎語法,更不研究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最多也就是對教科書上的語法部分照本宣科地過一過。從而導致中學英語教學中,必須而且有效的語法教學淡化到無。導致許多學生由於基礎語言知識和結構掌握不牢,不僅不能用准確、得體的標准英語進行口頭表達,更寫不出幾句沒有任何語法錯誤的完整英語句子。
《英語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此次課程改革的重點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強調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傾向……」,顯而易見,「改變過分強調語法的講解與傳授的傾向」只是要求改變以前語法教學的教法,並不是要求放棄語法教學。因為中國學生不可能象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習者那樣的學習環境,不可能在平時、在課外獲得充分足夠的英語語言刺激並內化其語言規則,進而自然習得英語。中國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要得通過有意識的學習,而學習掌握基礎英語語法規則可以幫助學習者較快地掌握語言形式。何謂「語法」?「Grammar———rules for forming words and combining them into sentences."(《牛津高階英漢詞典》)正因為語法揭示了詞形變化和譴詞造句的規律,所以說,學習語法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理解英語和准確運用英語的能力,可以使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少走彎路,對將英語作為外語來學的學習者來說,稱得上是一條學習的捷徑。
新的《英語課程標准》所倡導的語法教學不論在教學目標上還是在教學方法上與傳統的語法翻譯法的確是不盡相同。新課標要求教師明確中學語法教學的目的,並且改變語法教學的方式。教師教授語法不是最終目的,而是達到目的的有效手段,其最終目的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記住一些語言規則,而是將語言的形式與其意義、交際功能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在實際的語言運用中去內化語言規則,從而達到學生能准確運用語言進行有效交際的目的。在教學方式上則要完全拋棄過去那種以講解與傳授為主,死記硬背語法條文、機械套用基本句型的教學模式,採用一種全新的建立在 FORM、MEANING 和 USE 三個不同維度上的三維語法教學法,即將語法教學與聽說讀寫各項技能的培養融為一體,與語篇理解和語言的實際運用結合起來。
語法教學除了沿用我國傳統語法教學中合理、有效的部分外,必須作出調整、改進和創新,必須體現新課標的語法教學的目標要求及其新的教學理念。例如,新課標的八級語法教學的目標要求是: 「1. 進一步掌握描述時間、地點和方位的表達方式;2. 進一步理解並掌握比較人、物體及事物的表達方式;3. 使用適當的語言形式進行描述和表達觀點、態度和情感等;4. 學習並掌握常見語篇形式的基本結構和邏輯關系。」其中第 1、2 兩條要求學習者掌握某些語言表達形式,這與傳統語法教學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而第 3、4 兩條則在傳統語法教學的目標要求上進了一步,要求學習者將學到的語言形式去做事,這種強調將語言知識在實際交際中的運用、 強調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正是新課標的語法教學目標要求的精髓所在。另外,新課改實施中的語法教學必須體現「發現探究、實踐運用、任務型活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新課標的新理念。
二、新課程實施中語法教學的教學模式
中學語法教學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時段採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1.「觀察-發現-討論-歸納-鞏固-運用」單元常規教學模式
平常教學中不應該也不可能見到一種新的語法項目就深挖細啃,花大量的時間去講解操練。我們應該根據教材編寫者的編排意圖,每一單元用一段時間運用這種歸納法對該單元的重點語法項目進行專項突破。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NSEFC SB1的 Unit 3將 The Present Progressive:expressing fu-turity 作為該單元的語法學習重點。教材編寫者在Warming Up、Rea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 以及Using Language,即全單元的四大主要部分的語言素材中都有意識地、反復多次地呈現了這種語法結構,教師可在Learning about Language階段(也可選擇其它時機)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教材中出現的所有的這類語言形式(教師最好再補充一些含有這類語言形式的典型例句和語篇),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這種語言結構的Form和 Meaning,再通過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討論甚至「爭論」,進而歸納出這種語法項目的結構特徵和使用規則。一般說來,中學階段的語法教學建議更多地使用歸納法,因為與演繹法比較,歸納法能推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有利於學生觀察、思維、分析、綜合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的探究學習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值得強調的是,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語法教學絕不能讓學生僅僅能發現、歸納出語言形式和規則就到此止步,教師還必須向前邁出兩步,那就是認真設計鞏固操練和實際運用兩個環節的教學活動。任何語言形式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加深理解,只有通過實際運用,特別要通過在實際交際或者仿實際交際活動中去運用才能內化其規則、才能真正掌握。
2.「集中呈現——對比分析——專項梳理——鞏固運用」 語法小結復習模式
到模塊復習時,教師可將本模塊所涉及的語法內容並可加上以前模塊學過的相關內容相對集中,通過對比、歸納進行專項梳理,並且加以鞏固運用。例如,在分別學習完賓語從句、表語從句、主語從句和同位語從句後,可用以下一組句子對名詞性從句進行結構對比:
We don't know when Tom will come back.
The question is when Tom will come back.
When Tom will come back is not known yet.
We have no idea when Tom will come back.
然後,將名詞性從句的詞序特徵,以及四大類連接詞:that,if/whether,wh-,及關系代詞型 what 的使用加以對比、歸納、總結。讓學生對整個名詞性從句的全貌有所了解,進而達到能正確運用好名詞性從句的目的。
另外,中考、高考備考復習階段,語法的系統復習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既可以安排相對集中時間,也可以與其它教學內容同步進行,將語法分成名詞、代詞、介詞、形容詞、副詞、冠詞、實意動詞、情態動詞、非謂語動詞、簡單句與並列句、復合句、IT的用法(高中還有倒裝、虛擬語氣)等專項進行系統整理。應注意,此時的語法復習不能漫無邊際,占時過多。語法復習一定有三個維度,即FORM +MEANING +USE,而且重點應該是意義和運用。
三、新課程實施中的語法教學方法
筆者結合平時所觀察到的某些優秀教師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種具體的語法教學方法供大家參考嘗試。
1.綜合訓練式語法學習法
傳統語法教學的操練鞏固活動大多都是以教師為活動的中心,以句型套用、中英文例句互譯為主要訓練手段。雖然,我們現在仍然可以使用一些句型套用、中英文例句互譯方法去操練語法,但總體說來,這種方法顯得枯燥、乏味、單調、陳舊而且效果也不太理想。目前,應該大力倡導教師根據所教語法項目的交際功能去創設運用這個語法項目的情景,將語法教學與聽說讀寫的活動結合起來,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與綜合技能訓練結合起來。我們仍以人教社編寫的 NSEFC SB1 的 Unit 3 為例,要讓學生掌握該單元 The Present Progressive to Express Futurity 這個語法項目,教師必須把握該語法項目的最主要的交際功能是與「表示完全確定的將來計劃」有關,教師應該圍繞「確定的計劃」去創設使用該語法項目的新的語境,去設計使用該語言形式的聽說讀寫活動,讓學生依據語境,通過聽說讀寫活動去熟悉、鞏固、掌握該語法知識。
下邊舉一個活動設計實例:
我們先讓學生聽讀下面一段作為參考樣板的小對話,讓學生明確活動要求。
A:What are you doing tomorrow?
B:I'm seeing my sister off at the airport in the morning.She's leaving for New York and stay-ing there for three days..
A:Are you doing anything special tomorrow after-noon,then?
B:No. I'm staying at home.
A:But I'm playing tennis with Tom. I'm meeting him at 3:30. Will you join us?
B:Great!
然後,要求學生第一步先採用雙人活動形式共同創設一小段對話,其中必須含有 5 個以上的用現在進行時表示已經安排好的將要發生的事態的句子;第二步:在四人或者六人小組中輪流表演他們的小對話;第三步:每個小組推選其中最好的雙人組合並幫助他們修改充實其對話,准備在全班呈現;第四步:教師請出一個雙人組合代表(可用抽簽形式來決定請誰)在全班表演他們的對話,同時要求各小組記錄他們聽到的用現在進行時表示已經安排好的將要發生的事態的句子;第五步:看哪個小組記錄的句子最多最准確並能快速重復出來,就由他們小組的代表接著呈現他們的對話(實際上,成為一個打擂台的有趣活動)。 最後由教師按小組為評價單位,給以講評鼓勵(可以用給分形式納入形成性評價)。
這個活動全面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將語法教學與激發興趣、形成性評價和聽說讀寫技能培養融會在一起,較好地體現了新的語法教學觀。
2. 任務式語法學習法
新課標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這里所講的任務比較起一般活動,應該是更接近實際生活,更接近真實交際,也可以理解為一定要讓學生去做事、要求更高一些的活動。在語法教學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去設計一些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在運用中學習掌握語言形式、語言規則。下邊仍以 The Present Pro-gressive to Express Futurity 這個語法項目為例,介紹一個相關的任務設計:
任務:接待來訪外國學生網友最佳計劃創意大賽
要求:(1) 個人寫出一篇連貫的接待計劃,文中至少包含8個用現在進行時表示已經安排好的將要發生的事態的句子(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在寫之前,通過Brainstorm活動,給學生列出一些可能會用上的動詞或者動詞短語。如;come,go,arrive,return,meet,leave,climb,do,start,invite,stay,spend one's holidays,take a boat ride,see a play,have dinner,play tennis,show sb around ... etc.)
(2) 學生在四人小組內講述自己的安排;
(3) 小組內挑選出最有創意的那一份並集體對它進行補充修改,形成小組成果;
(4) 抽出一個小組准備在全班呈現其成果;同時讓全班其他小組從以下 4 個題目中抽取一個話題,在聽完呈現小組的發言後准備按抽到的話題輪流發言;
4 個話題如下:
① Whose plans sound like the most fun? Why?
② Whose plans sound like the most boring? Why?
③ Whose plans sound like the easiest to ar-range? Why?
④ Whose plans sound like the most original? Why?
(5) 3 個小組的代表講完後,各小組對照 3 個計劃安排,按照抽到的題目進行准備;
(6) 按照 4 個話題的順序,先讓抽到話題 ① 的幾個小組代表發表他們小組的看法,然後話題 ②,直到話題 ④,爭取每個小組都有發言機會;
(7) 教師進行簡要點評後,再布置每個小組課後再次修改敲定他們的接待計劃,並抄寫出來,張貼在英語園地;由各小組投票,最後由評審團評出前三名。
(8) 基礎較好的學校和班級還可以再增加一個說的活動,即安排在第二次課堂活動中以說的形式讓各小組依據以上 4 個話題作為評價標准,再根據其是否至少包含 8 個用現在進行時表示已經安排好的將要發生的事態的句子,發表他們的口頭評價意見,評選出一個最佳創意的接待計劃(可以自薦)。最後對各小組的口頭陳述及其書面接待計劃進行綜合評價,評出前三名。
評價方式:由英語科代表與大組長組成評審團,進行四人小組捆綁式評價
3. 探究互動式語法學習法
新課改提倡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學習。中學語法教學也完全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去學習語法。以小組學習方式,根據教材的內容,依據教師的指引,圍繞某一個語法項目,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自己去收集、篩選、分析、處理、運用各種信息;再通過學生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互相啟發、互相學習,降低學生作為被動學習者的焦慮感,真正使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筆者曾觀察到有一位教師採用每八人小組每學期輪流先在課下准備一個語法項目,並預先准備好一個電腦課件,推選兩個學生充當小老師展示他們小組對該項語法的認識,老師則在旁邊充當助手,進行補台,並將此項活動納入平時的形成性評價。由學生充當老師,課堂氣氛別具一番風味,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4. 佳句格言記憶 FORM 法
我們仍可沿用傳統語法教學中一種好的記憶語言形式的方法,就是精選一些包含某些語法結構的典型句子,讓學生通過記憶和運用這些句子而起到既能背誦一些精典句子,又能熟悉運用某項語法形式的作用,達到一箭雙雕、雙重獲益的效果。例如,可以要求每個學生背熟 What are you doing tomorrow morning? 這個用現在進行時詢問安排好的將要發生的事態的可用於口語的功能性很強的問句。以下每個佳句或者諺語格言都包含一個語法結構: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The more,the better. Roman was not built in a day. Never too old to learn. To see is to believe. Seeing is believing. 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may be done today. Whatever I do,I will do in my power.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All are not friends that speak us fair. He who does no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etc.
總之,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對象、教學時段可以採用不同的語法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但實施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不變的,那就是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參與,學生的活動、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發展。學生不僅僅要掌握語言知識,更要學會語言的實際運用。
D. 怎樣做一個綜合素質高的英語教師
一、人才的培養在於教育的發展,教師教育是重中之重。
隨著中國加入WTO 後,中國國際交流日益頻繁,英語人才大量需要。教師要教育培養出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 《國家英語課程標准》對教師的要求:強化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提高中學英語教學水平指引,強調新教學理論的應用,注重英語綜合能力養成訓練;重視英美文化教育的必要,倡導課堂教學方法多樣性,注重課堂教學設計的合理,推崇教學融入多媒體技術;提倡常規教學形式多樣化,側重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化,講究課型教學模式科學化,鼓勵教學科研行為自動化。 新課標對英語教師素質要求高,不但具有堅實的專業知識,而且具有跨學科知識的素養;不但具有較強的課堂教學駕馭和課堂管理的組織能力,而且能熟練操作現代化多媒體和編寫各種多媒體教學課件。
二.怎樣做一個綜合素質高的英語教師
教學目標的變化對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不但強化教師自身的英語素質的提高和綜合能力提高,其包括教師的口語,西方文化知識、書面表達能力及實際交往的語言活用能力。
(一).教師自身英語素質的提高勢在必行
1. 掌握好聽說讀寫的技能 聽、說、讀、寫是學好英語公認的四個進行語言學習最基本技能。教師不僅要掌握好這四個方面的知識而且要掌握多種轉化知識的技能。
(1).聽:教師要做到能聽懂並及時反映、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抓住問題給予解答和指導,從而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學懂知識。除了聽課堂上的練習錄音外,教師要堅持每天聽15 分鍾至20 分鍾的英語新廣播如 BBC、VOA 等。做到聽力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如何捕捉關鍵詞來構建語篇的結構框架和內容發展,並分清字面意思和形象比喻、事實或觀點(facts or opinions)的區別。例如能將聽到的話語歸結為一個個話語事件(如講故事、開玩笑、祈禱、抱怨等),或將聽到的有關地點、人物或事件進行歸類。然後根據這些歸類來推導整個語篇的主題,或各個話語事件之間的關聯與接續乃至未說出來的細節等等。這樣,才能達到課標要求:學生能聽懂日常生活遇到的各種情景下的交際進行對話,而注重了培養聽力技巧與策略。
(2). 說: 英語教師要能夠發音規范地用英語流利地表達常規教學中的講解、提問,尤其是日常生活或其他專業方面的話題。教師在組織口語教學時能根據學生的現有水平及學生的文化背景因素來預測自己的學生在課堂內外、目前和將來可能遇到的外語口頭交際場合,比如中學生可能要向外賓簡單介紹自己以及學校或家庭等,並把這一系列的會話情景分解或歸納成一個個話語功能如 meeting a stranger, making a request 等等,再選擇在實施某一話語功能時需要用到的語言形式。 例如練習making requests 時可能用到Can I please have…., I』d like to have…., Give me…., 等等。這樣教師可以創造一種近似於真實生活的語言交際模式,氣氛輕松,具有真正「新」的信息交流,學生就會個人接自己的交際目的和願望不斷變換著說話者和聽話者的角色。教師也著重了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行為中英語的使用,從而注重對學生進行實踐交際能力的養成教育。
(3)讀: 英語教師要增加詞彙量,提高閱讀速度,加大閱讀量,提高跨學科的知識 層面,能清晰明了規定閱讀的分類如精讀、泛讀,對不同的體裁和題材的文章能用英語進行解釋和分析。教師能做得以閱讀目標為綱來指導和組織教學:根據外語閱讀理解過程的本質及相關理論來設計閱讀課而不是光憑經驗或通過採用某種新花樣來占據課堂時間;課堂時間主要用於練習而不是講課;堂上的閱讀活動是重在「教」而不是重在「考」;課堂組織結構清晰有條理;課堂活動多樣化;學生的閱讀技能訓練能獲得及時的反饋;將課堂內局部的閱讀技巧訓練和課外正式閱讀中的整體等能結合起來;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這樣學生的詞彙量也得到擴大,閱讀能力、速度、技巧策略也得到培養。
(4)寫: 教師必不可少的課前准備工作——編寫教案的功夫要做足,板書要正規漂亮;同時能夠將教學中的經驗、體會和學術探討上的見解寫出來。這樣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自然會不斷提高。在要求學生方面,教師能做出具體的要求指引,定出大致框架和范圍,要求學生能熟練掌握應用文的寫作基本技巧和應用的技能,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目表達能力。 2.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培養語言活用的交際能力。 什麼話常用,什麼話不用,這是由民族文化決定的。所以作為一門語言課的教師要有豐富的西方文化知識,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學生用正確的語言,在特定的場合下能做到語言得體。這樣有利於培養語言活用的交際能力。例如在學習 「Healthy eating」(SB1B Unit15)時,教師可以以西方人的飲食喜好為切入點,先讓學生熟練 chocolate, cream, potato crisps, hamburger, butter 等帶有西方色彩的食品名稱。從而開展中西飲食文化對比的討論,找出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結論落在What is a healthy diet?通過飲食文化的比較,激發學生學中西飲食文化的興趣,引導學生用英語表達他們對中西文化飲食差異的看法和見解;然後通過閱讀課文深層次地理解,進一步了解不同文化國度的飲食與健康的問題。這樣就把學生課堂學習的過程和文化溝通的過程融為一體,實現對課文內容的全面而深層次地把握,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活用的交際能力。
(二). 教師其他素質的提高也要跟上
會使用現代教學媒體 要在教學中融入多媒體技術,那麼教師一定要掌握一些製作課件的電腦軟體如 Powerpoint, Flash, Authorware, 熟練多媒體課室的操作,懂得播放CD,VCD,DVD,會使用投影儀等來輔助教學。
2. 掌握板畫或稱簡筆畫的基本技巧與應用 簡筆畫具有表現、揭示、辨異、對比、解析、聯想、愉悅、審美等功能。教師在教學實踐——介紹講解新詞彙、新句型、練習語法項目或導入故事情節中運用簡筆畫時,可以充分利用個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到底輔助教學的目的。
3. 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英語教師除了教懂學生基本語言習得技能策略外還要教學生的人品,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行為作風、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優秀的語言藝術。「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要注意身體素質,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實現其他一切。 綜上所述,要做一位綜合素質強的英語教師除了要提高自身英語素質外還要提高其他綜合素質。這樣才能成為一位現代的優秀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E. 已經高中了,但是英語語法完全一竅不通,碰到一個不怎麼會教書的英語老師,語文成績還不錯,語法也不行
和我高一一樣,復每次周考月考不是倒制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二!
方法很簡單:
多記單詞,邊寫邊記,不要只是讀,積累詞彙量,這是語言的基礎;
單詞記得差不多了,去念課文,遇見記過的單詞,先回憶,想不起來就根據上下文推斷它的意思,然後去查單詞表驗證;
只要有時間,就朗讀朗讀朗讀!課文,盡量達到背誦;
語法不是那麼重要,語感最重要,重要語法理解就行,在讀課文時加以注意,學習怎麼用的。
讀的多了,做題時讀到那個地方就知道該填寫什麼了,雖然你不知道為什麼這么填,但你知道這是對的。
F. 名思老師分析英語語法怎麼學好
1.初中語法不難,建議學練結合。看看初中語法講解,做相關練習,不懂的問老師就OK了。
2. 聽好老師上課的講解。做好筆記,反復復習。
3.背經典語法句型,體會領悟。
G. 想開一個英語補習班 新概念的 如何做好宣傳呢 競爭壓力大 這里有很多英語學校 如何讓家長關注一下我這里呢
家長方面:在校門口或小區發傳單和做定點招生、貼宣傳海報,在網站上內做招生廣告(像容58同城、趕集之類的,是可以免費發布信息的),提供免費試聽課活動吸引家長。
學生方面:1、從時下學生熱衷的微博入手,開通培訓機構微博,及時更新培訓信息,關注一些周邊學校,加入周邊學校微群,在微群發布廣告信息或與學生交流,提高培訓機構在學生中的知名度。
2、優化培訓方式吸引學生,如果只是單一的在室內上課,容易讓學生厭倦,可以借鑒大培訓機構,在周六日做些室外英語訓練(比如機構附近的公園、景點),讓學生放鬆心情、鍛煉英語口語。
3、提高教學質量及老師的講課水平。
H. 初中英語語法課 如何做一個有趣吸引人的開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請給點創意
先提到趙本山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然後讓學生說一個一般現在時的句版子,一個現在進權行時的句子。然後說一下,某同學昨天做的事,小時候的事,盡量用一些他們已經掌握的詞。再就是從網上下載一些課件和視頻,可以使課堂生動有趣,而且還避免了講解語法課的枯燥。可以嘗試一下哦。
I. 如何寫名師的宣傳稿
給你個底稿,你把名字換上,把事跡換上就行了。
***從1989 年畢業有 16 年從事高三畢業班歷史教學的經驗,多年來一直從教於省重點中學, 1998-2001 、 2002-2005 連續 8 年奮斗高三歷史教學第一線,高考成績突出。曾在《中學歷史教學參考》、《歷史學習》、《考試報》上發表多篇文章,在市區評課選優二等獎,縣基本功大賽二等獎,有 3 篇教學論文在江蘇歷史學會獲獎並發表,主持省、市、縣級歷史課題研究並結題,所任教的重點班級歷史學科成績突出,多次為市統測命題,擅長高考專題復習研究和熱點問題研究。 2000 年有 2 篇論文在市高三歷史教學研討會上交流《透析「 3+X 」高考,淺談綜合能力的培養》《論素質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002--2004 年參加江蘇教育學會優秀論文賽,有 4 篇論文獲得二等獎, 2002 年參加市歷史新教材培訓,市歷史公開課優秀獎。 2004-2005 年參與編寫湖南大學出版社《最新高考復習 2006 年歷史秘籍》,參與本校歷史資料匯編。多篇教學論文在江蘇歷史學會獲獎並發表,主持市、縣級歷史課題研究並結題,所任教的重點班級歷史學科成績突出,多次為市統測命題,擅長專題復習研究和熱點問題研究。
下面主要從教育工作、教學、教研工作、班主任工作四個方面闡述本人的任職情況。
一、 在教育工作中
某某某用「以人為本,用心熱愛」作為工作理念,從未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盡力做到「尊重學生——樹立平等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服務意識;影響學生——樹立師表意識;相信學生——樹立民主意識」。班主任工作始終堅持「關心、愛護」的原則,實行目標管理體制,著眼集體,針對個性,循循善誘,對「症」下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糾正惡習,既當良師,又作益友,逐步建立了民主、和諧、新型的師生關系。某某某還注重培養班團幹部,讓他們充當 老師的助手,做班級的主人,逐步學會管理自己,從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某某某負責的班級在學校綜合考核中,每期都獲得獎勵,多次奪取流動紅旗,在升學考試中學生成績優異,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大量人才。
二、在教學工作中
某某某嚴格做到教學「六認真」,堅持備課寫詳案,充分發揮教材重、難點,精心設計教法。作業盡量全批全改,並經常採用面批的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力求作業批改富有實效。在學校的教學常規檢查中,某某某次次獲得「優」等。在歷史教學中,某某某注重興趣培養,注重能力訓練,注重學法指導。為全面培養學生素質,某某某結合學科及學生特點,不斷探索新的教法,在「導」字上下功夫,常採用「啟發式」、「探究式」、「實驗法」、「對比法」、「問題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與學生合作、交流、商討,盡可能使學生學得愉快、充實,逐步使他們樂於學習、善於學習,激起學生學習熱情,促使學生在巧練巧學中增強能力,培養智力,從而大面積提高了教學質量。某某某所教學里歷史科成績在期末考試及升學考試中成績優異,榮獲教學質量獎。
在堅持教好書的同時,某某某從未放棄過育好人。 在班主任方面,某某某兢兢業業,盡職盡責,時時以「愛心、耐心、細心」貫穿始終,力求讓學生在一種「寬松、探求、競爭」的氛圍中茁壯成長,注重行為規范教育,從實抓起,用正確的輿論導向,用榜樣的力量,促使學生從被動到主動,從他律到自覺,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習慣,使整個班級形成了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某某某擔任班主任的 2003 級 5 班,在去年中考中有 16 人上了開中統招線,取得了優異成績,某某某被教委評為了優秀班主任。
2004 年高三的專業考試剛完,學校就學安排某某某擔任這個藝術特長班的班主任。某某某覺得,做一個班主任也許不難,但要做一個好班主任就很難了。某某某在班主任工作中,主要做到了兩個字: 「 愛 」 和 「 嚴 」 ,這使某某某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既改變了一批懶散慣了的後進生,又為高等學校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學生。
三、在教研工作中
某某某積極參加教研活動,虛心學習,每期聽課 10 節以上。 2001 年和 2002 年,兩次到 沭陽 中學聽課、學習,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某某某還多次承擔各級公開課教學任務。 2001 年上期某某某校開展教研活動,某某某承擔了復習示範課。 2002 年上期,某某某為全縣崗位培訓的四十多名新教師獻課一節。 2002 年下期,有多所兄弟學校到某某某校開展教研活動,某某某擔任的歷史學科的研究課,效果較好。某某某寫的《歷史指導嘗試法初探》已被入選《中華教師教研教改論文集》,幾年來,某某某組織開展了集體備課、經驗交流、上專題課、說課、評課,學習教育理論等一系列教研活動,達到了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工作之餘,某某某不斷學習、充電,參加本科學習,所學 18 門課程考試成績優良,某某某獲得了「優秀學員」的光榮稱號。積極開展教研和教改 :
⑴探索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
在教學形式方面某某某認真地進行了探索,打破了過去「滿堂灌」、「填鴨式」的刻板僵硬的教學模式,逐步形 成了 老師引導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為主的教學模式,主要形式有課前設問、課堂討論、演講、辯論、試教等等。通過這些形式,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提高了,還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組織教學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突出了師范特點。
⑵開展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
第二課堂活動更具有直觀性、可操作性,因此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此類活動有參觀(包括歷史博物館、歷史名人故居、紀念碑亭、文化遺址等等)、訪問(當地老人、革命前輩等等)、收集與展覽(指能反映歷史文化的實物、資料、圖片)、專題講座、寫小論文等等。某某某曾叫同學們收集生產生活工具,有些帶來實物,有些拍成照片,並要了解它們的用途,如風車、水車、犁、鏵、石磨、石臼、籮等等,通過這些可以了解中國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某某某還叫同學們注意當地過年過節的風俗、婚嫁喪葬的風俗,收集特色食品,了解其製作過程,寫成小論文。通過這些形式教育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群眾,並且幫助他們認識到各地風俗中的一些弊端,認識到移風易俗、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另外,某某某還叫同學們收集當地的一些傳說故事、打油詩、順口溜、山歌詞等等。
⑶認真探索多媒體教學
某某某認真探索現代多媒體教學,特別是對於電腦在多媒體教學中的運用方面進行刻苦的鑽研。 1999 年 3 月某某某採用電腦操作進行歷史優質課(錄像)教學,對於多媒體教學某某某除了身體力行積極實踐外,還認真進行思考和總結,寫成論文《談談電腦在多媒體教學中的運用以及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由於教學工作認真負責,成績突出, 200---2005 年專業技術人員年度考核本人全部被評為 「 優秀 」 。
四、在班主任工作方面
1 、有一顆愛心,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帶著一顆 「 愛心 」 去工作,可以讓學生覺得你是真心地關心他,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他們犯了什麼錯誤,也就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很快地加以改正。這種愛,有對學生思想形成的正確引導,更有對學生生活上實實在在的關心。如某某某班有二個學生叫李 × 和言 × ,在臨近高考前一個多月突然提出退學申請,經過了解後某某某才明白,原來他們感到高考壓力較大,希望不大,想復讀後明年再考,確實,這兩個同學平時學習抓得不緊,文化基礎較差,但他們的專業線都過了合格線,某某某於是跟家長一起分析兩人的情況,又和兩個同學分別對明年高考的變數作了預測,要他們一鼓作氣,苦戰一個月,集中攻綜合科,爭取不重來,兩位同學靜下了心,終於雙雙圓了大學夢。
2 、細心、耐心、誠心這是做好工作的基礎。
教育學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這就需要足夠的耐心。在平時的工作中細心觀察,發現了學生的錯誤,坦誠地和他交流,學生是能夠接受的。如某某某班有一個學生叫謝 × ,平時上課下課很愛調皮搗蛋,上課時不是身子動過來扭過去,就是嘴巴說個不停。第一次找他談話,他就很直爽的告訴某某某,他也想好好學習,但就是坐不住。這時,某某某知道要提高他的成績,首要的是解決他的思想問題,改變他的壞習慣。但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和習慣又豈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於是,某某某耐下性子多次找他談話,只要他犯了錯誤,某某某就找他談。次數多了,他也被某某某的誠心所感動,努力嘗試改變壞習慣。到最後兩個月,他基本能做到和老師積極配合上好課了。在高考中,他還考上了一所武漢有名的專業學院
3 、嚴格要求,措施得力,這是做好工作的保證。
「 嚴是愛,松是害 」 ,在對學生關心愛護的同時,也不忘對他們嚴格要求。某某某班制定了嚴格的班級文明公約,在班宣讀、張貼後,師生一起嚴格遵守。例如,以前某某某班的衛生工作一直不得力,達不到學校的要求。針對這種情況,某某某把班上的同學按自願組合的原則分成若干個組,每組 3-4 人,設小組長一人,明確責任,措施得當,獎懲分明,學生們勞動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衛生狀況多次受到學校有關部門的肯定。
回顧近幾年的工作,某某某感到離「骨幹教師」的要求和標准還相差較遠,特別是在接受先進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入開展教學研究方面做得很不夠,在今後的工作中,某某某將加倍努力,奮力進取力爭工作躍上一個新的台階。
「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 ,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猶在耳,某某某深感一位人民教師的責任,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師的光榮,作為一個教育戰線的老兵,某某某知道某某某的工作需要不斷創新,黨在新時期下的素質教育的方針政策己經確定,某某某惟有勇於進取,不斷創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總之,在這一年多工作中,某某某不僅在業務能力上,還在教育教學工作的技藝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某某某平時工作中出現需改進的地方也較多。如理論知識不夠,論文精品意識不強,電腦知識長進不快等。在今後工作中,某某某將揚長補短,不斷努力。
J. 英語宣傳技巧
學習英語的11條要訣
1. 勤奮和持續堅持。大多數人學不好英語根本的原因是懶惰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2. 把英語當成一門聲音而不是文字來學。英語首先是一門聲音,文字不過是聲音的標本而已。所以大量的聲音輸入和輸出是必不可少的,早期要多運用耳朵和嘴巴,少用眼睛。一個兒童學會母語靠得就是聽說,打通耳朵是其學習語言的第一步,它首先在它聽不懂的噪音里建立聲音秩序。想學好英語復讀機是絕對不可少的工具,你不用壞幾部復讀機你的英語絕對是啞巴英語。
3. 我們建議從學單詞開始就聽音背單詞,建立起人對英語單詞聲音形象的條件反射能力。而且英語單詞的拼寫大多數是有規律的,你記住了它的聲音,拼寫也就簡單了,你說也就能脫口而出了。
4. 單詞學習我們建議一開始就要大批量擴張,先把語法和句型、篇章放一邊。等一個人有700個單詞後再學句型、對話、和篇章。單詞學習要採用聽音背單詞、聽寫的辦法,反復循環,多重分類,要通過句子篇章學單詞,這樣單詞才是活的。要重視那些諸如take、do、get等萬金油動詞及片語的學習。
5. 如果語法不變成語感的話,到用時一定無法無天。語法的突破一定要靠語感的形成,但語感的形成一定要靠大量的背誦和說、閱讀的流量才能形成。但早期對語法規則的記憶也很重要。
6. 聽力是無數學生的薄弱環節,我們認為泛聽百篇不如聽熟背誦一篇。我們建議大家採用鍾道隆老師的聽寫法,聽一句寫一句,聽不懂再反復,直到最後實在寫不出再看原文,這樣每次能擊中你聽力中最薄弱的環節,特別有效。
7. 對於篇章的學習,我們認為沒有比背誦法更好的了。先聽標准音一句一句聽得滾瓜爛熟,再背誦。
8. 我們認為多閱讀中英文對照的讀物也對詞彙量的提高、語感的形成很有幫助。
9. 對於提高寫作水平,我們認為多做漢譯英練習很有幫助。可以選用那些本身有英文原文的中文做翻譯練習。
10. 以上做好後,說的能力只要多練習就可以了,多找英語是母語的人練習。
11. 如果做不到第1條後面10條全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