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語六級 > 英語四六級翻譯岳陽樓

英語四六級翻譯岳陽樓

發布時間:2020-12-28 01:57:26

A. 岳陽樓介紹(英文)

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1988年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Yueyang Tower is located on the wall of the west gate of the ancient city of Yue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overlooking Dongting and looking ahead to Junshan. It has been known as "Dongting Tianshui and Yueyang Tianlou" since ancient times.

It is also called "three famous buildings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together with Huanghe Tower in Wuhan of Hubei Province and Tengwang Pavilion in Changxi of Jiangxi Province. In January 1988, it was designated as a key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unit by the State Council.

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

The main building of Yueyang Tower is 19.42 meters high, 14.54 meters deep and 17.42 meters wide. It has three stories, four columns, eaves, helmet top and pure wood structure.

Four Nanmu gold pillars in the middle of the building run through the roof directly. They are surrounded by corridors, rafters, rafters and purlins, joining each other as a whole.

岳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其獨特的盔頂結構,更是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Yueyang Tower is the only ancient building among the three famous buildings to keep its original appearance. Its unique helmet structure reflects 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 working people and the ingenious design and skills of skilled craftsmen.

The famous Yueyang Tower by Fan Zhongyan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made Yueyang Tower more famous in the world.



(1)英語四六級翻譯岳陽樓擴展閱讀

建築特色

岳陽樓坐西朝東,構造古樸獨特,岳陽樓台基以花崗岩圍砌而成,台基寬度17.24米,進14.54米,高度為0.65米。岳陽樓高度19米,在建築風格上,前人將其歸納為木製、三層、四柱、飛檐、斗拱、盔頂。岳陽樓是純本結構,整座建築沒用一釘一鉚,僅靠木製構件的彼此勾連。

「四柱」指的是岳陽樓的基本構架,首先承重的主柱是四根楠木,被稱為「通天柱」從一樓直抵三樓。除四根通天柱外,其餘的柱子都是四的倍數。其中廊柱有12根;檐柱是32根。這些木柱彼此牽制,結為整體,既增加了樓的美感,又使整個建築更加堅固。

斗拱是中國建築中特有的結構,由於古代中國建築中房檐挑出很長,斗拱的基本功能就是對挑出的屋檐進行承托。這種方木塊叫做「斗」,托著斗的木條叫做「拱」,二者合稱斗拱。岳陽樓的斗拱結構復雜,工藝精美,幾非人力所能為,當地人傳說是魯班親手製造的。


B. 岳陽樓翻譯和原文

【原文】
岳陽樓記 (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téng)子京謫(zhé)守巴陵郡(jù)。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zhǔ)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xián)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橫無際涯(yá);朝暉(huī)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xiāo)湘(xiāng),遷客騷(sāo)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連月不開;陰風怒號(háo),濁浪排空;日星隱曜(yào),山嶽潛(qián)形;商旅不行,檣(qiáng)傾楫(jí)摧;薄暮冥冥(míng),虎嘯(xiào)猿啼(tí)。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chán)畏譏(jī),滿目蕭(xiāo)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zhǐ)汀(tīng)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hào)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bì),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yí),寵(chǒng)辱偕(xié)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譯文】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了的事業都興辦起來。於是就重新修建岳陽樓,增加它的舊的規模,在岳陽樓上雕刻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詩詞歌賦。囑咐我寫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連接著遠方的山脈,吞噬著長江的流水,水波浩盪,寬闊無邊;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景物變化無窮無盡。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了,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麼北面通向巫峽,南面直到瀟水、湘水,降職遠調的人和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不同吧?
像那連綿的雨繁密不斷,連月不放晴,陰冷的風怒吼著,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嶽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無法通行,桅桿倒下,船槳斷折;傍晚天色昏暗,就能聽到老虎的長嘯和猿猴的哀啼。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離開國度,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十分地悲傷啊!
至於那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游來游去;岸上與小州上的花草,茂盛青綠。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一唱一和,這樣的樂趣哪有窮盡!登上這座樓,就會有心胸開朗,精神愉快,光榮和屈辱一並忘了,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來喝,那簡直是高興到了極點啊。
唉!我曾經探求過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為什麼呢?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就為百姓擔憂;不在朝廷上做官就為君主擔憂。這樣(看來),在朝廷上做官也擔憂,不在朝廷上做官也擔憂。既然這樣,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吧。啊!(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C. 岳陽樓竇垿的古文翻譯

岳陽樓長聯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版陽三過必醉。詩耶?權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
岳陽樓
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岩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D. 〈登岳陽樓〉翻譯

《登岳陽樓》
作者: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內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容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註解】:
1、吳楚句:吳楚兩地在我國東南;坼:分裂。
2、乾坤:指日、月。
3、戎馬:指戰爭。
4、關山北:北方邊境。
5、憑軒:靠著窗戶。

【韻譯】:
很早聽過名揚海內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
大湖浩瀚象把吳楚東南隔開,
天地象在湖面日夜盪漾漂浮。
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
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
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
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評析】:

E. 岳陽樓翻譯

原文如下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譯文如下

宋仁宗慶歷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貶謫到岳州當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許多已廢弛不辦的事情都興辦起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來的規模,在樓上刻了唐代名人和當代人的詩賦。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觀賞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著遠處的山,吞長江的水,水勢浩大,無邊無際,早晨陽光照耀、傍晚陰氣凝結,景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的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既然這樣,那麼北面通到巫峽,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江,降職的官史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觀賞自然景物所產生的感情能沒有不同嗎?
象那連綿的陰雨下個不斷連續許多日子不放晴,陰慘的風狂吼,渾濁的浪頭沖白天空;太陽和星星失去了光輝,高山隱藏了形跡;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桿倒了、船槳斷了;傍晚時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奸人的誹謗、害怕壞人的譏笑,滿眼蕭條冷落,極度感概而悲憤不端的種種情緒了。
就象春日晴和、陽光明媚,波浪不起,藍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綠廣闊無邊;成群的沙歐,時而飛翔時而停落,美麗的魚兒,時而浮游,時而潛游;岸邊的香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蔥。有時大片的煙霧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著千里大地,浮動的月光象閃耀著的金光,靜靜的月影象現下的白璧,漁夫的歌聲互相唱和,這種快樂哪有窮盡!在這時登上岳陽樓,就有心胸開朗,精神愉快;榮辱全忘,舉酒臨風,高興極了的種種感概和神態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跟上面說的兩種思想感情的表現不同,為什麼呢?他們不因為環境好而高興,也不因為自己遭遇壞而悲傷;在朝庭里做高官就擔憂他的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就擔憂他的君王。這就是進入朝延做官也擔憂,辭官隱居也擔憂。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他們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人的憂愁之先就憂愁,在天下人的快樂之後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

F. 岳陽樓記原文及翻譯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為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安居樂業,各種荒廢了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增它舊有的規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詩賦刻在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它連接著遠方的山脈,吞吐著長江的水流;浩浩盪盪,寬廣無邊;早晴晚陰,氣象萬千。這是岳陽樓盛大壯觀的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然而北面通向巫峽,南面直到瀟湘,被貶的政客和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不同吧?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陰冷的風怒吼,渾濁的波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辰隱藏起了光輝,山嶽也潛伏起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桿倒下、船槳斷折;傍晚的天色暗了下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產生被貶離京,懷念家鄉,擔心誹謗、害怕譏諷的情懷,(會覺得)滿眼蕭條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

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白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游來游去;岸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翠。

有時大片的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浮動的光閃著的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漁夫的歌聲一唱一和,這種樂趣哪有窮盡呢!在這時登上岳陽樓,就有心懷開闊,精神愉快;榮耀和屈辱一並忘了,端著酒杯對著風,那心情真是快樂極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是什麼原因呢?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為百姓擔憂;不在朝廷上做官就為君主擔憂。這樣看來是在朝廷做官也擔憂,不在朝廷做官也擔憂。既然這樣,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9月15日)。

(6)英語四六級翻譯岳陽樓擴展閱讀: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 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歷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發起「慶歷新政」。不久後,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於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謚號「文正」,世稱範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有《範文正公文集》傳世。

G. 《登岳陽樓》翻譯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注】吳楚:指今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等鴅省一帶。

【簡析】大歷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峽,因兵亂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這年冬天,杜甫從公安到了岳陽,這首詩就是登岳陽樓後所作。詩人寫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氣勢,亦觸景傷情,寫自己身世的凄涼孤寂,反映出詩人對時局地憂慮和關心。全詩對仗工整用韻謹嚴,前後映襯,渾然一體。

登岳陽樓譯文
早就聽說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終於等上了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雄闊壯觀的大湖,將吳楚分割在東南兩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晝夜都浮於其上。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流。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北方邊關戰事又起,我倚窗遠望淚流滿面。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一、背景介紹

。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之後,杜甫出峽漂泊兩湖,此詩是詩人登岳陽樓而望故鄉,觸景感懷之作。時年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患肺病及風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聾,靠飲葯維持生命。

二、詩歌賞析
頭聯虛實交錯,今昔對照,從而擴大了時、空領域。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願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之情。用「昔聞」為「今上」蓄勢,歸根結蒂是為描寫洞庭湖醞釀氣氛。
頷聯是洞庭的浩瀚無邊。洞庭湖坼吳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無際,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幾雲夢!這是寫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贊為「雄跨今古」。寫景如此壯闊,令人玩索不盡。
頸聯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親朋無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質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從大歷三年正月自夔州攜帶妻兒、乘舟出峽以來,既「老」且「病」,飄流湖湘,以舟為家,前途茫茫,何處安身,面對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敘如此落寞,於詩境極悶極狹的突變與對照中寓無限情意。
尾聯寫眼望國家動盪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上下句之間留有空白,引人聯想。開端「昔聞洞庭水」的「昔」,當然可以涵蓋詩人在長安一帶活動的十多年時間。而這,在空間上正可與「關山北」拍合。」「憑軒」與「今上」首尾呼應。

三、總結
通篇是「登岳陽樓」詩,卻不局限於寫「岳陽樓」與「洞庭水」。詩人屏棄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畫,從大處著筆,吐納天地,心系國家安危,悲壯蒼涼,催人淚下。時間上撫今追昔,空間上包吳楚、越關山。其世身之悲,國家之憂,浩浩茫茫,與洞庭水勢融合無間,形成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

四、〖譯文〗
很早聽過名揚海內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
大湖浩瀚象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象在湖面日夜盪漾漂浮。
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
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H. 岳陽樓文言文 翻譯

《岳陽樓記》譯文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為巴陵群郡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務推行順利,百姓安居樂業,各種荒廢了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展它舊有的規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詩賦刻在上面,(並)囑咐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依我看來,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這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方的山脈,吞噬著長江的流水,浩浩盪盪,無邊無際.清晨,湖上灑滿陽光;傍晚,又是一片昏暗,景物的變化無窮無盡.這些就是岳陽樓的壯麗的景色.前人已經描述得很詳盡了.然而,(此地)北面通向巫峽,南面直達瀟湘,被降職外調的官員和不得志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景物時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在那春雨連綿不斷,整月不睛的時候,陰冷的風怒吼著,渾濁的浪翻騰到空中,日月星辰的光輝消失了,山嶽也隱藏在陰霾之中,商人和旅客無法通行,桅桿歪斜,船槳折斷,(特別是)在傍晚時分,湖上一片昏黑,(只聽到)老虎的長聲吼叫和猿猴的悲啼.這時人們登上這座樓來,就會產生被貶離開京城,懷念家鄉,擔心遭到誹謗和諷刺的心情,抬眼望去,盡是蕭條的景象,(必將)感慨橫生而十分悲傷的了.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待到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日子來臨),湖面浪靜,天光和水色交相輝映,碧綠的湖水一望無際,沙洲上的白鷗時而展翅高飛,時而落下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魚兒游來游去,岸上的芷草和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綠,時湖上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湖面上金光閃爍,月兒的影子猶如一塊璧,靜靜的沉浸在水底,漁夫的歌聲也響起來了,一唱一和,這樣的樂趣,真是無窮無盡!這時人們登上這座樓來,就會感到胸懷開闊,精神愉快,一切榮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於是)在春風吹拂中舉杯痛飲,高興到了極點.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唉!我曾經探究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們的思想感情,他們或許跟上面說的那兩種表現不同,這是什麼緣故呢 (是因為)他們不因環境順心而高興,也不因個人失意而悲傷.在朝廷做官就為平民百姓憂慮,退處江湖就替君主擔憂.這樣看來,進朝廷做官也擔憂,退處江湖也擔憂,那麼,他們什麼時候才快樂呢 大概他們一定會說"擔憂在天下人之前,享樂在天下人之後吧!啊!除了這樣的人,我還能和誰同道呢。

I. 《岳陽樓》翻譯

感慨盡生而十分悲傷了。
即景生情,寫出因天氣惡劣引起「遷客騷人」悲傷的感情。

J. 岳陽樓記三四段翻譯。

岳陽樓記三四段翻譯: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嶽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一譯: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

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

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

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蘭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並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出自:《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作的一篇散文。

原文三四段節選: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10)英語四六級翻譯岳陽樓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慶歷新政失敗後,范仲淹貶居鄧州。昔日好友滕子京從湖南來信,要他為重新修竣的岳陽樓作記,並附上《洞庭晚秋圖》。

范仲淹一口答應,但是范仲淹其實沒有去過岳陽樓。慶歷六年六月(即1046年6月),他揮毫撰寫的著名的《岳陽樓記》一記敘文,都是看圖寫的。

賞析:

這篇文章通過寫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

文章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

全文記敘、寫景、抒情、議論融為一體,動靜相生,明暗相襯,文詞簡約,音節和諧,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對比,成為雜記中的創新。

本文全篇僅368字,卻內容充實,情感豐富,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自然結合起來,既有對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對湖光水色的描寫。

既有精警深刻的議論,又有惆悵悲沉的抒情。記樓,記事,更寄託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於以簡馭繁,巧妙地轉換內容和寫法。

篇文章的語言很有特色。它雖然是一篇散文,卻穿插了許多四言的對偶句,如「日星隱曜,山嶽潛形。」「沙鷗翔集,錦鱗游泳。」「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這些駢句為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錘煉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銜遠山,吞長江」這兩句的「銜」字、「吞」字,恰切地表現了洞庭湖浩瀚的氣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簡潔的八個字,像格言那樣富有啟示性。「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把豐富的意義熔鑄到短短的兩句話中,字字有力。

閱讀全文

與英語四六級翻譯岳陽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公的家教老師女演員 瀏覽:788
圓明園題材電影有哪些 瀏覽:806
歐洲出軌類型的電影 瀏覽:587
看電影可以提前在網上買票么 瀏覽:288
有沒有什麼可以在b站看的電影 瀏覽:280
今晚他要去看電影嗎?翻譯英文。 瀏覽:951
林默燒衣服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133
哈莉奎茵與小丑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09
維卡克里克斯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961
什麼算一下觀看的網站 瀏覽: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瀏覽:296
朱羅紀世界1免費觀看 瀏覽:311
影院容納量 瀏覽:746
韓國最大尺度電影 瀏覽:130
八百電影 瀏覽:844
手機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瀏覽:182
韓國有真做的電影么 瀏覽:237
歐美愛情電影網 瀏覽:515
一個女的去美國的電影 瀏覽:9
金希貞的妻子的朋友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