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張保生的學術成果
譯著
1、《艾倫教授論證據法(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年版(與王進喜等譯)。
2、《證據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與朱婷、張月波等合譯)。
3、《社會交際心理學-人際行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與李暉、樊傳明合譯)。
4、《證據法——文本、問題和案例》,羅納德.J.艾倫、理查德.B.庫恩斯、埃莉諾.斯威夫特著,張保生、王進喜、趙瀅譯,滿運龍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世界貿易憲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版(與滿運龍合譯)。
6、《社會交際心理學-人際行為》,湖南出版社1992年7月版(與李暉合譯)。
著作
1、《證據法學》(教材第2版),中國政法大學2014年版(主編)。
2、《中國證據法治發展報告2012》,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與常林共同主編)。
3、《中國證據法治發展報告2011》,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與常林共同主編)。
4、《證據法學》(法碩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與王進喜、張中、吳丹紅、房保國合著)。
5、《中國證據法治發展報告2010》,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與常林共同主編)。
6、《中國證據法治發展報告2009》,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與常林共同主編)。
7、《中國證據法治發展報告1978-2008》,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與常林共同主編)。
8、《證據法學》(教材),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版(主編)。
9、《人民法院統一證據規定(司法解釋建議稿及論證)》,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主編)。
10、《法律推理的理論與方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版(獨著)。
11、《思維學引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與陳新夏、鄭維川合著)。
12、《管理哲學綱要》,紅旗出版社1987年10月版(與肖明等合著)。
論文
1、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需處理好十個關系,載《人民論壇》2014年11月上。
2、審判中心與證據裁判,載《光明日報》2014年11月5日理論版。
3、檢察業務考評與錯案責任追究機制的完善(與張晃榕合作),載《中國刑事法雜志》2014年第4期。
4、Reforming theCriminal Evidence System in China, Asian Criminology (2014)9:103-124, DOI10.1007/s11417-013-9179-x(Co-authored by: Fei Zheng).
5、《世界法治指數對中國法治評估的借鑒意義》,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3年第6期(與鄭飛合作)。
6、The Value Basis ofEvidence Rules, in Deshun Li editor, Values of Our Times, Springer the Languageand Science, pp.259-272,3-5-2013(Co-authored by: Chuanming Fan).
7、《刑事錯案及其糾錯制度的證據分析》,載《中國法學》2013年第1期,《新華文摘》2013年第13期全文轉載。
8、Applications andTrends of Digital/Electronic Evidence in Chinese Litigation, IUS GENTIUM,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LAW AND JUSTICE, VOLUME 15, SpringerScience+Business Media B.V. 2012, pp.305-323 (Co-authored by: Huangxun Chen).
9、《2010年中國證據法治前進的步伐》,載《證據科學》2012年第2期。
10、《證據制度建設是司法改革首要任務》,載《中國改革》2011年第9期。
11、Evidentiary Provisions of the People』s Courts andTransition of the Judges』 Role, SUPREME COURT LAW REVIEW (2010), 49 S.C.L.R.(2d), pp.491-509.
12、《證據法學篇》,《中國法治30年回顧與展望1978-2008》,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合作第一作者)。
13、《審判職能、說服責任與「案結事了」》,《證據科學》2009年第6期。
14、《推定是證明過程的中斷》,《法學研究》2009年第5期。
15、《論中國特色證據法學體系的建構》,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09年第6期。
16、《美國證據法的價值基礎——以<聯邦證據規則>為例的分析》,載《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與滿運龍、龍衛球合作)。
17、《證據規則的價值基礎和理論體系》,《法學研究》2008年第2期。
18、《WTO反歧視改革模式與歐盟對華貿易政策》,《國際貿易》2007年8月號。
19、《法律推理中的法律理由和正當理由》,《法學研究》2006年第6期。
20、《學術評價的性質和作用》,《學術研究》2006年第2期。
21、《人工智慧法律系統的法理學思考》,《法學評論》2001年第5期。
22、《法律推理中的基本矛盾》,《法理學論叢》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23、《論法律推理的本質特徵》,《吉林大學學報》1999年第6期。
24、《法律推理活動和學說的歷史考察》,《煙台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譯文
1、[美]羅納德·J·艾倫:「刑事訴訟的法理和政治基礎」,張保生、李哲、艾靜譯,載《證據科學》2007年12月,第15卷,第1、2期合刊。
2、[美]羅納德·J·艾倫:「相關性和可采性」,張保生、強卉譯,載《證據科學》,2010年第3期。
3、[美]羅納德·J·艾倫:「證據法的理論基礎和意義」,張保生、張月波譯,載《證據科學》,2010年第4期。
4、[美]羅納德·J·艾倫:「證據法、訴訟法和實體法的關系」,張保生、馮俊偉、汪諸豪譯,載《證據科學》,2010年第6期。
5、[美]戴維·伯格蘭:「證據法的價值分析」,張保生、鄭林濤譯,載《證據學論壇》第13期。
6、[美]羅納德·J.艾倫:「民事訴訟推定再思考」,張家驥譯,張保生校,載《證據科學》,2011年第4期。
7、[美]羅納德·J.艾倫:「證據與推論/概率與似真性」,張月波譯,張保生校,載《證據科學》,2011年第5期。
8、[美]羅納德·J. 艾倫:「排除規則的困難」,鄭飛、強卉譯,張保生校,載《證據科學》2012年第6期。
9、[美] 羅納德·J.艾倫:「證明責任」,蔣雨佳、強卉、張姝麗譯,張保生校對,載《證據科學》2011年第5期,第19卷。
Ⅱ 我國有哪些電影出版社
中國出版集團 人民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人民文學出版社 人民音樂出版社 中華書局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 中國美術出版總社、 人民音樂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東方出版中心、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上海人民出版社 少年兒童出版社、 上海科技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上海辭書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學林出版社、 上海遠東出版社、 上海科教出版社、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上海書店、 北京世紀文景公司 科學出版集團 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 北京希望電腦公司 北京科海高技術公司 北京中科進出口公司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江蘇教育出版社、 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江蘇美術出版社、 鳳凰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遼寧出版集團 遼寧人民出版社 遼寧美術出版社 遼海出版社 遼寧教育出版社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 春風文藝出版社 遼寧民族出版社 萬卷出版公司 遼寧音像出版社 遼寧電子出版社 廣西出版集團 河南出版集團 大象出版社 海燕出版社 湖南出版集團 湖北出版集團 湖北人民出版社 湖北美術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湖北辭書出版社 湖北音像藝術出版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山東出版集團 山東人民出版社 山東文藝出版社 山東教育出版社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齊魯書社 山東美術出版社 山東友誼出版社 山東畫報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山東電子音像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團 江西出版集團 廣東省出版集團 廣東人民出版社 廣東教育出版社 廣東科技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新世紀出版社 廣東經濟出版社 廣東海燕電子音像出版社 廣東省語言音像出版社 廣東新華印刷廠 廣東廣彩印務有限公司 廣東省印刷物資公司 北京藍洋廣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新周刊雜志社 時代周報社 大經貿雜志社 粵港澳價格雜志社 廣東教材出版中心 廣東省出版集團課程教材研究中心 大學出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體育出版社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華文出版社 中國地圖出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原子能出版社 法制出版社 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世界知識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群眾出版社 專業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體育出版社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華文出版社 中國地圖出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原子能出版社 法制出版社 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世界知識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群眾出版社
Ⅲ 2009年的英語四級考試!!
2009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試點高校----師大中獎了2009年英語四級「機考」基本常識
新四級機考主要有三大不同:
首先是考試形式不同,傳統的四級考試是完全的筆試,而新四級考試則是依靠網路和計算機來進行,對計算機和網路設備等技術上要求較高;
其次是考試時間不同,傳統的四級考試時間為上午9點至11:20分,而新四級機考時間為上午9點至11點,比原來少了20分鍾。據介紹,之所以時間縮短,是因為傳統四級考試是分兩段式進行的,當中有一個收卷、發卷的停頓過程,而新四級機考由於完全在計算機上考試,不要中途停頓;
第三是通過新四級機考的學生除了有四級考試證書以外,還有一張參加機考的證書。
1、增加跟讀環節:
在題型方面,機考的試題大致分為八個部分。在聽力部分後面增加了跟讀的環節,需要考生對著計算機的麥克風重復之前聽到的對話,以此考查考生的口語是否標准。所以在考試前,考生們需要調試計算機的麥克風音量。
2、聽力比重加大:
和傳統筆試重閱讀有很大不同的是,機考更注重聽力,聽力比重佔70%。作文部分也融入了聽力要求,首先要看一段視頻,看懂了視頻以後在作文里簡單描述視頻內容,並闡發自己的觀點。如果沒有聽懂視頻,作文就根本無從下手。
3、經驗分享:
大聲跟讀熟悉鍵盤輸入。在跟讀環節,考生最好大聲跟讀,這樣計算機才能比較好地錄入聲音。機考的聽力語速要快於筆試的聽力,難度更大。而且除了通過電腦做選擇題外,還要根據聽力內容填寫單詞,由於計算機預留給考生答題的時間很短,所以要求考生能夠用鍵盤熟練地輸入英語單詞。此外,所有的題目都已經預設了答題時間,如果在答題時間內沒有答出,電腦將自動進入下一題,考生不能回頭再答卷,這讓習慣自己安排時間的考生有些不適應。也有老師提醒,機考除了閱讀部分外,其他幾個部分都是以第一部分的視頻材料為基礎的。要回答好後面幾部分的問題,考生必須對第一部分的視頻內容有清楚的了解。考生對視頻材料聽懂和了解得越多越深入,後面幾部分的測試結果就越好。反之,考生難獲得高分。
4、四六級機考框架圖
一段來自某個電視節目或實際生活的視頻(五分鍾左右)
考生在觀看1-2遍視頻後回答關於視頻理解的4-5個基本問題
聽力填空:把視頻中的會話按句重播,然後要求考生填出重播句中的關鍵詞
會話測試:把視頻中的會話按句重播,然後要求考生復述,評判使用語音識別技術
閱讀測試:一篇或兩篇短文
語法測試:以視頻和閱讀材料為基礎,回答語法問題
翻譯測試:以視頻和閱讀材料為基礎,完成翻譯
寫作測試:以視頻和閱讀材料為基礎,完成命題作文
CET4題型分為兩大類,與聽力相關的題型分值佔70%,閱讀理解佔30%。
在第一部分聽力的考試中,學生通過音頻和視頻完成考題。
全文:聽第一遍------理解主旨大意-------聽第二遍------獲取重要細節信息;段落或句子:聽寫單詞片語------填寫選擇語法結構------跟讀句子------寫總結或評論。
第二部分的閱讀理解有兩篇仔細閱讀和一篇長篇的快速閱讀。
聽力材料:採用訪談、新聞、報道、講座等,更真實,利用視頻優勢,提高聽力測試的速度。
聽力題材:包括教育、時事、科技、健康、體育、文化、社會、旅遊等。
聽力材料:來源國內為CCTV9,CRI;國外有BBC、VOA、The New York times、Discovery、CNN、National Geographic、NPR、CBS等。
聽力語音:主要有美音和英音;語速為130-150wpm.
2009年06月20日:全國大學英語上半年四六級考試時間
2009年12月19日:全國大學英語下半年四六級考試時間
2009年英語四級機考在1000所學校試點
1、使用清華大學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武漢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福州大學
雲南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湖南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吉林大學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暨南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江南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東莞理工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
桂林醫學院
沈陽建築工程學院
河北師范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湖北工學院
西安郵電學院
湖北經濟學院
西南石油學院
湖南文理學院
燕山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湛江師范學院
黃岡師范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
南華大學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青島建築工程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
遵義師范學院
湖南零陵學院
2、使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北京大學
湖北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華東政法學院
長安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郵電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
青海民族學院
華東理工大學
山西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山東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上海中醫葯大學
四川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
蘇州大學
天水師范學院
天津醫科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同濟大學
揚州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上外/高教)
宜春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南開大學(上外/清華)
中國農業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上外/清華)
中山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上外/清華)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第四軍醫大學(上外/外研)
大連輕工業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上外/外研)
河南財經學院
中南大學(上外/外研)
石油大學(上外/外研)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上外/外研)
西安理工大學(上外/外研)
3.使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 北京林業大學
河北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河北經貿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
廣西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華僑大學
上海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淮陰師范學院
太原理工大學
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
天津大學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景德鎮陶瓷學院
鄭州大學
聊城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南通師范學院
安徽師范大學
寧波大學
北華大學三江學院
大連民族學院
三峽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山西財經大學
廣西工學院
沈陽葯科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
貴陽醫學院
西南師范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外研/上外)
4、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
北京大學(醫學部)
河北科技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河北理工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華北工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第一軍醫大學
吉林農業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東北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東南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遼寧大學
石河子大學
南昌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浙江財經學院
南京農業大學
浙江萬里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北大學(高教/清華)
延邊大學
重慶大學(高教/清華)
北京聯合大學
北京廣播學院(高教/外研)
長春工程學院
哈爾濱工程大學(高教/外研)(黑龍江)
長春師范學院
廈門大學(高教/外研)
華南理工大學
貴州大學
海南大學
Ⅳ 王燦發的學術成果
《環境法基本問題新探》
《環境法學教程》
《生物安全國際法導論》
1. 生物安全國際法導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2. 環境與自然資源法案例教程,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3.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案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4. 政府法制通用教程,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5. 環境糾紛處理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6. 企業依法經營讀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7. 中國大網路全書(環境科學卷);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8. 外國環境法選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9. 中國環境法制疑難問題解析,人民日報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10. 環境法概論,當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11. 環境資源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12. 環境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13.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4月第1版;14. 法律辭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15. 市場經濟網路全書,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16. 環境法學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17. 中國環境執法全書,紅旗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18. 瑞典環境法,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19.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闡釋,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20. 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參編撰稿,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21.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釋義全書,法律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22. 環境法基本問題新探,獨著,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23. 中國環境典型案件與執法提要,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24. 幹部環保法律知識教程,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25. 國際環境法導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26. 中國涉外法律實務大辭典,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27. 環境保護四法一條例詮釋,獨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28. 中國環境執法大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29. 企業轉化經營機制實用法律手冊,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30.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法律制度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31.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詞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32. 經濟法律大辭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33. 中國登記與辦證指南大全,農村讀物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34. 新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常用法律條文闡釋,中國檢察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35. 「二五」普法教育500題,大連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36. 中國環境法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37. 環境科學大辭典;,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38. 法律考試必備知識速成記憶 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學術論文:1. 讓環保審計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審計 2006年第9期,第18頁;2. 不可多得的經典教材——評《環境保護法教程》(第四版) 法學評論 2006年第二期;3. 環境行政處分具體化的重要立法 中國環境報 2006年3月1日3版;4. 中國環境政策的歷史性轉變 中國環境報 2006年2月23日第4版;5.讓「環境優先」成為立法基本原則 法制日報 2006年2月20日第8版;6. 「圓明園鋪膜事件」對環境影響評價法的拷問 中州學刊 2005年第5期;7. 環境違法成本低之原因和改變途徑探討 環境保護 2005年第9期,總第335期,2005年9月出版;8. 跨行政區水環境管理立法研究 現代法學 2005年第5期;9. 環境損害賠償立法框架和內容的思考 法學論壇 2005年第五期,2005年9月5日;10.讓刑法在保護環境中發揮更大作用 法制日報 2005年9月15日第1版;11. 公益訴訟不會導致濫用訴權 綠葉 2005年第3期,2005年3月;12「環保風暴」的影響及其顯現的環境執法問題 華東政法學院學報 2005年第4期第18~19頁;13. 從一起環境行政訴訟看環境公益訴訟的影響和作用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5年7月;14. 《中國の環境紛爭處理と公害被害者に對する法律支援》 載平野孝 編:《中國の環境と環境紛爭》,日本評論社 2005年3月;15. 中國環境維權的現狀:問題與出路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5年3月;16. 四條款彰顯行政民事並重的環境立法趨勢——簡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案中的民事條款(上、下) 中國環境報 2005年1月13日和17日;17. 《環境侵權救濟研究》序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4年12月;18. Transjurisdictional Water Pollution Management: The Huai Rever Example WATER international Volume 29, Number 3,Page 269, September 2004;19. 中國環境糾紛的處理與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 龍谷法學(日) 第36卷,2003年第3號;20. 「戰略環評」法律問題研究 法學論壇 2004年第3期,第19卷,總第93卷;21. 論環境糾紛處理和環境損害賠償專門立法 政法論壇 2003年第5期;22. 談地方徵收排污費實施辦法的制定 中國環境報 2003年7月19日第3版;23. 「戰略環評」的若干法律問題初探 農業環境與發展 2003年第20卷增刊;24. 論我國環境管理體制立法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途徑 政法論壇 2003年第4期第21卷(總第112期);25.生物安全的國際法原則 現代法學 2003年 第4期(第25卷);26;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n China's Trans-jurisdictional Water Pollution Management 黃河水利出版社 2003-5-1第一版;27. 論截留、擠占和挪用排污費構成犯罪的條件 中國環境報 2003-2-15日;28. 中國環境糾紛的處理與公眾監督環境執法 環境保護 2002年第5期;29. 論我國現有懲治環境犯罪立法的缺失及其完善 國際環境法與比較環境法評論 2002年第1卷;30. 環境恢復與再生時代需要新型的環境立法 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 2002年第2期;31. 「三冷」是否構成破壞社會秩序罪 中國環境報 2002年2月2日第3版;32. A summary of Policy and Legal analysis on Dealing with Envoronmental Disputes in China JRP Series No. 128 2002年5月;32. A Case of Water Polution in Pizhou, Jiangsu Province JRP Series No. 128 2002年5月;33. Air Pollution Damage: The Case of a Copper Smelter in Chifeng JRP Series No. 128 2002年5月;34. 試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立法存在的問題 中國環境報 2001年9月8日;35. 論修訂後的《海洋環境保護法》的特點 環境保護 2000年第4期;36. 論新海洋環境保護法對各有關部門管理職責的分工 中國環境報 2000年2月19日;37. 創建框架性法規體系 國際貿易 2000年7月號38. 生物安全管理立法的初步研究——生物安全管理立法初探 城市環境 2000年第4期;39. 我國資源綜合利用立法所存在問題及其對策分析 環境保護 1998年第8期;40. 論我國新刑法關於環境犯罪的規定及其實施 政法論壇 1998年第2期;41. 我國懲治環境犯罪立法的重大突破 中國環境報 1997年5月3日第三版;42. 環境標準是環境執法中的試金石 中國化工報 1997年4月4日;43. 國外環境法現狀與發展趨勢 中國化工報 1997年1月17日;44. 我國環保立法的現狀與展望 中國化工報 1997年1月3日;45. 論自然保護立法存在的問題及完善途徑 中國環境報 1996年7月6日~8月3日;46. 具體情況應具體分析 中國環境報 1996年6月1日第3版;47. 固體廢物關於法律責任的規定 中國環境報 1996年2月24日;48. 我國懲治環境犯罪立法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中國法學 1996年第1期;49. 我國自然資源立法對自然保護的局限性分析 環境保護 1996年第1期;50. 固體廢物的申報登記制度 中國環境報 1996年1月20日;51. 固體廢物的排污收費制度 中國環境報 1996年1月6日;52. 履行法定職責之訴成立的條件及問題 中國環境報 1995年12月30日第三版;53.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中國環境報 1995年12月30第三版;54. 加強懲治環境犯罪的立法勢在必行 中國環境報 1995年11月25日;55. 瑞典環境法的體系及其借鑒意義 中國環境管理 1995年第10期;56. 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自然資源立法的基本原則 環境保護 1995年第8期;57. 論環境保護自衛權 優秀論文選集 1995年3月1日;58. 論我國環境法中的環境保護獎勵制度 環境保護 1994年第2期;59.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對國際環境法發展的影響和貢獻 中外法學 1994年第4期;60. 水污染防治法應對跨行政區水污染防治作出必需的規定 中國環境報 1994年11月3日;61. 大氣法的修改指導思想淺議 中國環境報 1994年7月23日;62. 法與度不可偏頗 中國環境報 1994年5月7日第三版;63. 論環境法律責任的特點 中國環境科學 第12卷第5期;64. 選擇執法手段應考慮執法效果 中國環境報 1993年12月7日第3版;65. 這種污染損失應由第三者承擔 中國環境報 1992年3月12日第三版;66. 這種行政行為無法律依據嗎? 中國環境報 1991年11月12日第三版;67. 談談地方環境立法的技術要求 環境保護 1990年第7期;68. 如何減少和避免環境行政訴訟? 中國環境報 1990年10月6日第三版;69. 環保局為什麼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中國環境報 1990年7月17日第三版;70. 環保部門拒不履行法院已生效的行政判決怎麼辦? 中國環境報 1990年9月20日;71. 什麼情況下環境行政行為可以被判決變更? 中國環境報 1990年9月13日;72. 市政府發布的規范性文件能否作為行政訴訟? 中國環境報 1990年9月6日;73. 環保局成為被告後還能繼續取證嗎? 中國環境報 1990年8月7日;74. 如何製作環境行政訴訟起訴狀? 中國環境報 1990年 月 日;75. 對環保局制定的規章起訴法院為何不受理? 中國環境報 1990年6月21日第三版;76. 提起環境行政訴訟的必備條件有哪些? 中國環境報 1990年6月7日第三版;77. 地方立法將國家環保法具體化的技術方法 中國環境管理 1989年第5期;78. 關於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之我見 中國環境報 1988年4月19日第3版;79. 環境法的調整對象保護對象保護客體辨析 環境法 1987年第1期;80. 應指定限制行政罰款條例 法學季刊 1987年第2期;81. 環境評價單位在環境評價中的權利和義務初探 青年環境學家 1987年第1期;82. 我國環境法的基本原則芻議 環境法 1986年第2期;83. 如何正確處理經濟特區環保工作中的幾個關系 中國環境管理 1985年第6期84. 在防治水污染方面環保部門的職權和排污單位的義務 中國環境管理 1985年第3期; 85. 試論經濟合同的有效條件 福建社聯通訊 1983年第7期 《中國懲治環境犯罪立法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中國法學》
《論中國環境管理體制立法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途徑》
《跨行政區水環境管理立法研究》
《現代法學》
Chinese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Current Deficiencies and Suggested Reforms,Vermo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Spring),Volume 8,Issue 2/007.
Ⅳ 考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專業用什麼書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你說的應該是考研吧?初試的專業課都是一樣的。
專業課初試的書目是這樣的:
法學綜合一:
《法理學》(初試選讀)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舒國瀅主編
《憲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焦洪昌主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國際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2008年 周忠海主編
《國際私法》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2008年 第二版 趙相林主編
《國際經濟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莫世健主編
《行政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年版 張樹義主編
《行政訴訟法學》第二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年版 馬懷德主編
法學綜合二:
《民法學》(必讀)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最新版江平主編
《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王衛國主編
《民事訴訟法學》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版宋朝武主編
《民事訴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宋朝武主編
《刑事訴訟法學》(第三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光中主編
《刑事訴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劉玫主編
《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版 曲新久、陳興良等著
《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版 曲新久主編
行政法的復試的書目是這樣的:
《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馬懷德主編
《行政訴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張樹義主編
還有建議你到了10月的時候可以親自到法大研究生院那裡一下,可以買到法大考研配套的《法研聖經》,對專業課的學習非常有幫助。
國際經濟法的復試書目:
《國際經濟法》(必讀),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莫世健主編
《國際貿易法》(第4版)(必讀),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王傳麗主編
《海商法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必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張麗英主編
《世界貿易組織法》(參考),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王貴國主編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令你滿意,祝你夢想成真,天天好心情:)
Ⅵ 魔獸世界大地的裂變客戶端 黑龍江文化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的能用嗎
我的也是39的是不是帶個盒 2張DVD9的光碟 昨天買的剛使 不知道好不好使 要是坑爹 我就 去他CTM 去
Ⅶ 世圖音像電子出版社的介紹
世圖音像電子出版社成立於2001年8月,隸屬於世界圖書出版公司。是一家以出版教育、科學技術和經濟管理類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為主的專業出版社。
Ⅷ 世圖音像電子出版社的評價
該社將堅持兩為方針,奉行世圖公司繁榮出版事業,傳播科技文化知識,把世界介紹給中國,把中國介紹給世界的宗旨。
Ⅸ 世圖音像電子出版社的歷史沿革
世圖音像電子出版社成立於2001年8月,隸屬於世界圖書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