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古籍出版社的<<清史稿>>怎麼樣
可以把這個窗口擴大再截圖嗎?窗口太小,難看 主要原因:Quests 插件報的錯誤,刪除即可 插件報錯原因:可能是不兼容伺服器,聯系插件製作者。
Ⅱ 天津古籍出版社 暑假作業七下地理答案
不知道吧
Ⅲ 我在網上買了一套書,天津古籍出版社的,商家說是出版社直接發的貨,為什麼一套書紙質還不一樣呢紙質還
最好直接找出版社購買
Ⅳ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天津古籍出版社 購買
作者介紹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著名作家,出生於烏克蘭一個普通工人家庭,12歲開始勞動生涯,15歲加入共青團,參加過保衛蘇維埃政權的國內戰爭。1920年因傷重轉業,投入到經濟建設的潮流之中,先後負責過團與黨的下、中層領導工作,是蘇維埃:「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在傷病復發導致身體癱瘓、雙目失明後,他又是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1935年獲得國家最高榮譽——列寧勛章;1936年逝世。一生著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內容介紹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寫保爾·柯察金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嚴峻生活。
保爾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受盡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發,老布爾什維克朱赫萊在鎮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萊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
朱赫萊被匪徒抓去了。保爾與朱赫萊一起逃跑。由於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投進了監牢。從監獄出來後,保爾跳進冬妮亞的花園。冬妮亞和保爾產生了愛情。
在激戰中,保爾頭部受了重傷。出院後,他參加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冬妮亞和保爾思想差距越來越大,便分道揚鑣。
在築路工程快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體質越來越壞。1927年,他幾乎完全癱瘓了,接著又雙目失明。他一方面決心幫助自己的妻子達雅進步;另一方面決定開始文學創作工作。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同冬尼婭的愛情糾葛,同麗達磊落的友誼,以及對達雅誠摯的感情表現了保爾精神世界的純潔。
主題思想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描寫新人成長歷程和揭示新人優秀品質的優秀小說。該書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光輝形象,歌頌了他在革命戰爭時期自強不息、意志剛強、歷經磨難、勇斗病魔的精神。書中洋溢著革命激情和理想主義精神,給人以強烈的震撼,並因此影響了幾代人……
當一位英國記者問作者為什麼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書名時,奧斯特洛夫斯基回答說:「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成為堅硬的,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斗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
這個書名,形象地概括了他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自己這一代人的成長道路和思想性格。
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小說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在斗爭中百煉成鋼,這是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
通過揭示保爾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敢於戰勝任何艱難困苦的剛毅性格,小說形象地告訴青年一代,什麼是共產主義理想,如何為共產主義理解去努力奮斗。革命戰士應當有一個什麼樣的人生,這是小說的又一主題。保爾在憑吊女戰友娃蓮的墓地時所說的那段話,就是他的共產主義人生觀的自白,也是對小說這一主題的闡發: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可以這樣來概括小說的主題思想:人的一生應當象保爾.柯察金那樣去度過。
Ⅳ 天津古籍書店與古籍出版社是什麼關系
2009-11-24
工作人員正在對館藏古籍進行整理維護 人民網·天津視窗11月24日電:在天津市 武清區圖書館有一間被厚重的防盜門和防盜窗嚴密「包裹」起來的房間。您可不要認為這是一間普通的財務室,實際上這裡面珍藏著近7000冊古籍。近日,記者走進這特殊的房間,...《近代中國看天津》系列叢書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9-09-08
叢書編委會主任、天津市旅遊局局長佘清文介紹說,此套系列叢書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歷經數載反復論證審修完成。包括《百座風貌建築》、《百處名人故居》、《百件歷史大事》、《百位知名人物》四冊,圖文並茂,中英文對照,近1000幅圖,...視頻:全國優秀古籍圖書揭曉 天津四種圖書獲獎 2009-09-04
由天津古籍出版社承辦的第24屆全國古籍出版社社長年會暨優秀古籍圖書評獎會在津舉辦。會議討論了未來10年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和古籍社的發展方向,並舉行了2009年度全國古籍整理優秀圖書評獎活動。天津古籍出版社的《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等獲獎。 全國優秀古籍圖書揭曉 天津古籍出版社四圖書獲獎 2009-09-02
人民網·天津視窗9月2日電:由天津古籍出版社承辦的第24屆全國古籍出版社社長年會暨優秀古籍圖書評獎會在津舉辦。會議討論了未來10年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和古籍社的發展方向,並舉行了2009年度全國古籍整理優秀圖書評獎活動。天津古籍出版社的《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等獲獎。 ...天津博物館敦煌遺書入選珍貴古籍 2009-08-19
天津博物館館藏文物350卷敦煌遺書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包括大量佛經、俗文學、文書、民族文字、碑帖和道教的一些經書,都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 天津博物館館藏的這些敦煌遺書在對佛學、古敦煌的歷史和文化,...《吳玉如詩文輯存》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9-08-05
本報訊(記者 張連傑)由天津市文史研究館編輯整理,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天津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著述叢書之《吳玉如詩文輯存》日前出版發行。 吳玉如生前系天津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是公認的國學大師,上世紀30年代與沈尹默齊名,並稱「南沈北吳」。...
Ⅵ 天津古籍出版社的歷史教學社
《歷史教學》創刊於1951年1月,是新中國建立後國內創辦最早的歷史專業刊物之一,在天津出版,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目前《歷史教學》的發行,在國內已覆蓋了包括港、澳、台地區在內的所有省區,國外除主要發行日本、韓國、東南亞地區外,還有歐洲、美洲、大洋州、非洲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創刊以後,除1961年上半年曾暫時休刊、「文革」期間被迫停刊外,一直堅持出版,到2002年底,已出版78卷,469期。自1992年以來,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的歷次評定中,《歷史教學》均名列其中。2000年以來,《歷史教學》又被列入中國社會科學引用資料來源重要期刊。2002年,《歷史教學》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列入中國期刊方陣,授予「雙效期刊」稱號。
醞釀創辦《歷史教學》是在1950年下半年,當時,京津兩地幾位有志於推進新中國文化事業發展的史學工作者,經過一番籌劃,向天津軍管會文教部提出出版申請,立即獲得批准。當時創辦刊物的有7人,他們是:張政烺(時為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李光璧(時為河北女子師范學院歷史系主任)、楊生茂(時為南開大學歷史系教授)、傅尚文(時為知識書店出版部主任)、孫作雲(時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人員)、丁則良(時為北京大學歷史系講師)及關德棟。如今這幾位學者,健在的只有楊生茂、張政烺。
初創的《歷史教學》可以說是同人刊物。創辦之始即成立了「歷史教學月刊社」和」歷史教學月刊社編輯委員會」,李光璧任主編,其他幾人為編委。創刊之始,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經費問題。幾個創辦人每人從自己的薪水中拿出一點作開辦費,但杯水車薪,最後,張政烺先生毅然賣掉自己珍藏的二十四史,才湊足創辦費用。時中共天津市委文教部部長黃松齡得知此事後,十分關心和支持,又幫助籌辦人從銀行貸了一部分款,並指示知識書店協助發行。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時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為《歷史教學》題寫了刊頭。1953年著名學者、教育家馬敘倫(時任中央教育部部長)也為《歷史教學》題寫了刊頭,始刊於1953年第7期,沿用至今。
《歷史教學》創刊號印行2000冊,受到讀者的歡迎,發行量逐漸上升,到1952年已發行1萬冊。1952年由錢君曄(時為津沽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任月刊社經理。當時中國史學會天津分會成立,《歷史教學》創辦人商同史學分會申請刊物由中共天津市委領導。自1952年7期起,刊物由天津史學分會主辦,原「歷史教學月刊社編委會」改稱「歷史教學月刊編委會」,同時擴大編委會編制。老一代史學家鄭天挺、吳廷璆、魏宏運、來新夏、錢君曄、尚鉞、榮孟源、嵇文甫及王金鼎等擔任了編委。 《歷史教學》創刊後的前兩年,沒有專職工作人員,編輯、校對、出版等工作均由在津部分編委輪流負責。1953年,建立了編輯部,陸續調入幾位專職編輯和出版行政人員。1954年,《歷史教學》發行量已達4萬份,在國內外史學界產生較大影響,出版工作日益繁重。為加強編輯工作,歷史教學月刊社並入天津通俗出版社(1956年改為天津人民出版社),並確定了《歷史教學》「為中學歷史教學服務的方針」。
1956年,教育部主要負責人研究決定:《歷史教學》繼續在中共天津市委領導下出版,教育部在業務上給予指導;並指示人民教育出版社指定專人參加歷史教學編委會,以建立經常聯系。
1959年,歷史教學編輯部從天津人民出版社分出,成立歷史教學社,由中國科學院河北省分院領導,左建(時任研究所副所長)兼任社長,魯濱任專職副社長。
1960年,河北省科學分院撤銷後,歷史教學社由河北大學代管。1963年,改由天津市文教委員會管理,1964年起由市教育局代管,劉冀農(時任教育局副局長)兼任社長、左建兼任副社長、魯濱任原職。
「文革」開始後,《歷史教學》被迫停刊,機構被撤銷,辦公地點被佔用,人員被下放,圖書資料受到嚴重損失。特別令人惋惜的是,徐特立、馬敘倫題寫的刊頭手跡,郭沫若、葉聖陶的題詞手跡,範文瀾幾次來信的手跡,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手跡等,均遭毀棄,盪然無存。
1978年6月,中國史學規劃會議籌備會議在天津召開,會議倡議恢復《歷史教學》月刊。隨後,成立復刊籌備小組,8月,批准復刊。10月,國務院教育部恢復對《歷史教學》的業務指導關系。
1979年1月,《歷史教學》正式復刊,同時恢復歷史教學社,劉冀農(時任天津市教育局局長)兼任社長,魯濱、楊寶林先後任專職副社長。
1986年,歷史教學社由天津出版局管理,楊寶林任社長;1990年,侯萬明任社長;2001年4月至今,劉文君(女)任社長。1998年,歷史教學社與天津古籍出版社合並,但仍保留了歷史教學社名稱。
《歷史教學》自創刊後,一直擁有一支由著名史學家組成的編委會隊伍,他們為《歷史教學》的發展付出了心血,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歷史教學編委會的成員在各時期有一些變化,從創立到現在,編委會分別在1952年、1954年、1961年、1979年、1986年和1994年進行了6次調整。自創刊始擔任《歷史教學》編委的有(按時間先後順序):張政烺、楊生茂、李光璧、傅尚文、孫作雲、丁則良、關德棟、鄭天挺、吳廷璆、王金鼎、魏宏運、來新夏、錢君曄、尚鉞、榮孟源、嵇文甫、王仁忱、耿夫孟、朱星、劉冀農、韋力、盧士林、鞏紹英、雷海宗、翁獨健、萬九河、金寶祥、沈鍊之、梁寒冰、左建、潘強、吳雨、梁卓生、邱漢生、蘇壽桐、李純武、楊志玖、王玉哲、韓烽、王敦書、龐卓恆、程秀、張景賢、王連升、王永祥、羅澍偉、王宏志、李樹人、鄭先進、杜漢鼎。 《歷史學習》是中國唯一面向高中生的歷史雜志,自2005年第9期全面改版,欄目重新設置,有「高考導向分析」、「學科綜合提示」、「理解教材」、「材料解讀訓練」等一系列新欄目。內容大體圍繞高考要考什麼?教學和復習中應注意什麼?學生易忽略、易弄錯的問題怎樣解決,等等。改版後更突出了辦刊特色——為高考服務,為高中教學服務,為高中文科生服務,並且增強了實用性,在裝幀方面更貼近學生,增加閱讀的快感。
Ⅶ 天津古籍出版社怎麼樣
天津古籍出版社成立於1983年,主要出版中國古籍文獻整理(包括天津地方館藏史料)讀物、文史類學術著作、普及類傳統文化讀物以及書法碑帖、古玩鑒賞讀物。
Ⅷ 天津古籍出版社的組織機構
室主任:張瑋,198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第一編輯室現有編輯4人,其中編輯2人,副編審2人。所攻專業包括歷史、文學、考古及古典文獻。出版的圖書主要分古籍整理、影印;古典文學名著;學術精品以及博士生論文等幾大類。
古籍整理、影印圖書重點選擇善本、孤本以及填補空白的項目。如箋注,校注等。其中潘
光旦先生的《中國民族史料匯編》以及《飲冰室文粹》、《建安七子集校注》、《屈原天問今譯考辨》、《潘岳集校注》等都是前人所未整理、出版過的,資料價值及學術價值都很高。學術精品主要選取名家名作,如《飲冰室文粹》、《大師講壇》、葉嘉瑩先生的《南宋名家詞講錄》、《古典詩詞文賦選講》、范曾先生的《詩意的裁判——范曾藝史談話錄》、鄒逸麟先生的《椿廬史地論稿》等。
社科學術著作主要關注近年來在學術界頗有建樹的中青年學者,以及他們處於學術前沿地位的專著及博士論文,如《德國克虜伯與中國的近代化》、《幻滅的夢——翁文灝與中國早期工業化》、《魏晉南北朝社會經濟史》、《罪過與懲罰》、《權力與公正》等。
近來,該編輯室又承擔了國家十一五規劃以及國家古籍出版規劃領導小組的一些項目,即將付梓出版的有《治河全書》、《天津圖書館藏善本圖錄》、《諸葛亮集校注》等,同時還承擔了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的國家清史纂修工程的出版任務。已出版的《這些從秦國來——中國問題論集》、《一個日本記者筆下的袁世凱》博得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的一致贊譽。
本室同仁齊心協力,積極策劃,挖掘選題,嚴把圖書質量關,為廣大讀者及學界朋友提供價值更高、質量更高的精品圖書,正在策劃與即將出版的圖書有《中國明史民族史料匯編》、《中國荒政全書》、《傅斯年與中國文化》、《萬曆起居注》等,同時懇望得到各界朋友的熱情幫助與支持。 室主任:彭莘,1982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中國史專業,1982年至2002年先後在《歷史教學》、《歷史學習》雜志工作。2002年始在本室工作。
共有編輯4人,其中編審1人,副編審2人,策劃編輯1人。主要編輯出版的圖書有古籍整理、社會科學學術著作、大眾文史讀物、書法碑帖,等等。近年來編輯出版的圖書在海內外有很大影響。如:《欽定熱河志》、《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校譯》、《唐太宗全集校注》、《明史·刑法志考注》、《中國社會歷史評論》、《近代華北區域社會史研究》;「名師講義叢書」之《朱自清中國文學批評研究講義》、《聞一多詩經講義》、《游國恩中國文學史講義》、《馬漢麟古代漢語講義》、《周祖謨文字音韻訓詁講義》;《古典詩詞札叢》、《古文精讀舉隅》、《漢語侗語關系詞研究》、《漢語存在句的歷時研究》;《中國崇龍習俗》、《佛教文化的關鍵詞》、《吳小如戲曲隨筆集》、《京劇形式特徵》、《京劇劇目概覽》、《天津建城600年叢書》;《近代碑帖大觀》、《唐拓十七帖》、《樂善堂帖》、《王羲之放大蘭亭序》,等等。目前正在編輯、即將出版的圖書有:《虞集全集》、《中國古代史史料
學》、《齊思和史學概論講義》、《北洋海軍研究》等等。本室近年來承擔了社內許多重點圖書的策劃、組稿、編輯任務,許多是國家「十五」、「十一五」出版規劃項目和國家古籍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資助項目,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廣泛的社會影響。 編輯室主任:楊蓮霞,2000年獲西北師范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專業學位。1997年西北師范大學歷史教育學學士畢業,1996年獲西北師范大學英語專科學歷。2000年就職於天津古籍出版社文史室(今第一編輯室),2005年8月被聘為天津古籍出版社第三編輯室主任。
第三編輯室以教材、教師教學用書、教學輔導書、普及類讀物和大文化類讀物為主要出版對象,同時兼顧出版社社重點選題項目——古籍整理、名師講義和學者文叢。
出版社出版的教師教學用書有《嶽麓版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包括「政治文明歷程」、「經濟成長歷程」「文化發展歷程」、「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等四種)。出版的教學輔導書有《嶽麓版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學生課後練習》(包括「政治文明歷程」、「經濟成長歷程」「文化發展歷程」、「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等四種),《新課標學案專家伴讀》(歷史科四種),《新課標學案專家伴讀》(英語課六種),小學一至六年級《隨堂·課後同步訓練》,初中一至三年級《隨堂·課後同步訓練》,小學一至六年級《隨堂·課後·單元評價測試卷》,初中一至三年級《隨堂·課後·單元評價測試卷》,《新中考熱線》,《中學古詩文基本詞彙》,《初中歷史課本圖畫解說》及《小學數學學慣用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