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沈陽什麼地方
你好。沈陽渾南!
⑵ 沈陽紅番區在哪
在西塔那邊
和平區13緯路19號遼寧冶金大廈
在沈陽站可以乘坐152、328、271、263,鐵西新區一線,216、602路到西塔站下車,往前過了交通崗,再走200多米就到了,慶會樓的門面很大,旁邊有西塔百貨。
⑶ 沈陽在歷史上叫過幾個名字
瀋州、沈陽中衛、盛京、奉天。
公元前300年,燕國將領秦開率軍驅逐東胡,在此地築候城 (候,是斥候的候,為瞭望 之意)。顧名思義,「候城」即為瞭望之城,隸燕遼東郡襄平縣。此為沈陽建城史之初,距今已2300餘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沈陽隸屬遼東郡(遼陽)。
西漢時期,已有史書稱之為「候城」 ,隸屬漢遼東郡(遼陽),為遼東郡中部都尉的治所,說明「候城」在西漢時期已經規模頗大。唐代改稱「瀋州」。五代時期,遼太祖移民到此,修築土城,生產隨之發展。金代時期,金太祖攻佔瀋州,沿用「瀋州」之名。
元朝元貞三年(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改瀋州為「沈陽路」,歸遼陽行省管轄。這里的「沈陽」是取瀋州和遼陽各一字而成,與「瀋水之陽」關系不大。 從此,「沈陽」這一名稱正式出現在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餘年的歷史。
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朝改稱「沈陽路」為「沈陽中衛」。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沈陽為「天眷盛京」,故稱「盛京」。
順治十四年(1657年),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盛京城(今沈陽)設奉天府,沈陽又名「奉天」。中國清朝時期,全國只有在北京城設順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並稱,可見規格之高。
民國十八年(1929年)2月5日,南京國民黨政府改奉天省省名為遼寧省;4月2日,改「奉天市」為「沈陽市」。
民國二十年(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並侵佔沈陽後,又將「沈陽市」改為「奉天市」。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東北光復,「奉天市」恢復「沈陽市」名稱。
(3)在沈陽擴展閱讀
盛京是清朝(後金)在1625至1644年的首都,1644年-1912年的陪都。即今遼寧省沈陽市。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沈陽中衛,並在沈陽著手修建皇宮。沈陽迎來了歷史性轉折,從一個軍事衛所,一躍成為盛京皇城,逐步發展為東北中心城市。
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沈陽為「盛京」。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後,盛京為留都。順治十三年(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盛京城設奉天府,故沈陽又名「奉天」。
奉天,是沈陽市舊稱。1625年,後金遷都盛京(今沈陽)。清兵大舉入關之後,建都北京,稱為京師(今北京)。1657年,以「奉天承運」之意在今沈陽設奉天府,自此奉天之名方開始正式出現,並一直沿用至民國的北洋政府時期。
1928年底,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服從於南京國民政府;並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改奉天市為沈陽市。自1929年起,奉天重新改稱沈陽。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1932年3月,在日本的扶植下偽滿洲國成立,沈陽再次被更名為奉天,直至1945年抗戰全面勝利,重新使用沈陽作為市名,沿用至今。
⑷ 沈陽市第一看守所 在沈陽具體位置
沈陽市第一看守所位於遼寧省沈陽市西北部於洪區造化鎮高力村,從昔日的荷蘭村向西行駛20分鍾,繞過沈陽市造化監獄,在一片稻田的對面就可看到沈陽市第一看守所,也就是在沈陽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旁邊。
沈陽市看守所始建於1999年1月,為適應新形勢下公安監管工作的發展需要,沈陽市公安局於2004年開始籌建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現代化的看守所,並於2005年6月28日落成。
新落成的沈陽市看守所設有辦公區、監管區、生活區、一站式服務大廳、會見提審室、特審室、武警營區等基礎設施。並配置了監控、監聽、錄像、突發事件報警、受虐報警、門禁系統等高科技設備。
下面為沈陽市第一看守所的地圖位置,如圖所示:
(4)在沈陽擴展閱讀:
看守所與監獄區別:
看守所的任務是依據國家法律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實行武裝警戒看守,保障安全;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教育;管理犯罪嫌疑人的生活和衛生;保障偵查、起訴和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
監獄是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依照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監獄內執行刑罰。監獄對罪犯實行懲罰和改造相結合、教育和勞動相結合的原則,將罪犯改造成為守法公民。
自2010年以來,看守所全部對社會開放。2012年10月25日上午,北京市看守所首次對外媒開放,包括美聯社、法新社、英國《衛報》在內的50多家境外媒體參觀了本市第一看守所和第二看守所。
⑸ 現在的沈陽在古代叫什麼
盛京、奉天
盛京是清朝(後金)在1625至1644年的首都,1644年-1912年的陪都。即今遼寧省沈陽市。
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沈陽中衛,並在沈陽著手修建皇宮。沈陽迎來了歷史性轉折,從一個軍事衛所,一躍成為盛京皇城,逐步發展為東北中心城市。
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沈陽為「盛京」。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後,盛京為留都。順治十三年(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盛京城設奉天府,故沈陽又名「奉天」。
奉天,是沈陽市舊稱。1625年,後金遷都盛京(今沈陽)。清兵大舉入關之後,建都北京,稱為京師(今北京)。1657年,以「奉天承運」之意在今沈陽設奉天府,自此奉天之名方開始正式出現,並一直沿用至民國的北洋政府時期。
1928年底,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服從於南京國民政府;並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改奉天市為沈陽市。自1929年起,奉天重新改稱沈陽。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1932年3月,在日本的扶植下偽滿洲國成立,沈陽再次被更名為奉天,直至1945年抗戰全面勝利,重新使用沈陽作為市名,沿用至今。
(5)在沈陽擴展閱讀
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死,清太宗皇太極即位於此,擴建沈陽城並營建宮殿。天聰八年改沈陽為盛京。
順治元年(1644)清軍入關,定都北京,盛京改為留都。陸續設戶、禮、兵、刑、工五部,各部設侍郎,置內大臣為總管,留守盛京。
三年,改內大臣為鎮守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改鎮守昂邦章京為鎮守遼東等處地方將軍。
四年,改稱鎮守奉天等處地方將軍。
乾隆十二年改稱盛京將軍,主要負責當地軍政事務,並兼管奉天府尹事務大臣、監督府尹。光緒三十三年 (1907)罷盛京將軍,改設巡撫。
⑹ 沈陽在三國時期叫什麼
遼東來郡。
西漢時期,已有史書源稱之為「候城」,隸屬漢遼東郡(遼陽),為遼東郡中部都尉的治所,說明「候城」在西漢時期已經規模頗大。唐代改稱「瀋州」。五代時期,遼太祖移民到此,修築土城,生產隨之發展。金代時期,金太祖攻佔瀋州,沿用「瀋州」之名。
沈陽,簡稱「沈」,別稱盛京、奉天,是遼寧省省會、副省級市、沈陽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
(6)在沈陽擴展閱讀:
沈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 。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於此,皇太極建盛京城,並在此建立中國清朝,這是沈陽歷史的轉折點,從小小的軍事衛所一躍變為清代兩京之一的盛京皇城,開始成為東北的中心城市。
沈陽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等稱號,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兩化融合示範區,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生態宜居之都,全力推進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⑺ 沈陽在中國那個省份
東北遼寧生,美麗的地方
⑻ 沈陽在哪個省
遼寧省
沈陽是遼來寧省的省會源,東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通和商貿中心,全國的工業重鎮和歷史文化名城。沈陽現轄九區一市三縣,總面積1.3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495平方公里。總人口720.4萬人,市區人口506.6萬人~~
⑼ 中糧集團在沈陽有哪些分公司
在沈陽就一個分公司(沈陽大悅城項目)。
大悅城,是集大型購物中心、甲級寫字樓回、服務公寓答、高檔住宅等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實現購物、娛樂、觀光、休閑、餐飲等功能,節約資源,高效運營城市生活,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
大悅城已成為中糧集團城市綜合體的核心品牌。以18-35歲新興中產階級為主力市場,以年輕、時尚、潮流、品位為特徵,以購物中心為主體,組合公寓住宅、寫字樓、酒店等多業態形成的全服務鏈城市綜合體。
年輕、時尚、潮流、品位的大悅城,已成為高品質城市生活新標志。
(9)在沈陽擴展閱讀:
沈陽大悅城地處中街核心商圈。中街是中國著名步行街之一,東北大區人流量最大的商業街,商業氣氛濃郁,購買能力強,是人們購物休閑必選之地,也是眾多商家必爭之地。
沈陽大悅城集合了地鐵、中街步行街等眾多商業硬體元素,配置以眾多潮流品牌、餐飲娛樂和國際院線等軟體支持,在年輕消費者心中樹立起娛樂生活的消費理念,打造他們心中最潮流的新生活購物體驗中心。
開業時間:2009年5月
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
建築組成:大型購物中心、高檔住宅
⑽ 現在沈陽去哪裡可以玩到,j
沈陽適合遊玩的地方:
1、【沈陽故宮】地址:瀋河區沈陽路171號
作為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的「盛京皇宮」,是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在這里,努爾哈赤皇太極將女真改稱為滿洲,於1636年將國號改稱為「清」,乾隆帝在位期間也曾運送數批皇家珍寶於此貯藏,以示「不忘根本」。